高中化学3.3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盐类的水解导学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326.60 KB
- 文档页数:14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盐类水解[第一课时](精选3篇)教学目标:1. 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盐类水解的常见类型及其化学方程式。
3. 理解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1. 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原理。
2. 盐类水解的常见类型及其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1.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1. 盐类水解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盐类水解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你们是否知道盐类水解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与盐类水解相关的现象?Step 2: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的方式,讲解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原理。
重点讲解盐类水解的定义、原理以及常见类型,包括酸性盐的水解、碱性盐的水解和中性盐的水解。
同时,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说明和解释。
Step 3:示范实验(20分钟)进行一次盐类水解的示范实验,以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的理解和记忆。
选择一个酸性盐(如氯化钠)和一个碱性盐(如氯化钾),使用酸和碱进行水解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Step 4:讨论分析(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结合实验结果,讨论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例如:盐类的离子性质、溶液的浓度、温度等是否会影响盐类的水解程度?Step 5:小结(5分钟)对盐类水解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对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预告。
同时,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盐类水解的理解。
Step 6:课堂实施评价(5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同时,收集学生的问题和意见,以便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扩展阅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盐类水解的教学要求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高二化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常见类型及其化学方程式,理解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和讨论,使学生能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规律,并能够进行推理和归纳,形成对盐类水解的深刻理解。
《盐类的水解》说课材料指导思想: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把研究性学习方式推广到课堂教学中。
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盐类的水解》是高中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是前面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利用。
本节教学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节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等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指导高三有关电解和物质的检测等知识的学习。
3 .教学大纲的要求盐类的水解〔强酸弱减盐和强碱弱酸盐〕4 .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以及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确立本节的教学目标为:①知识:使学生理解强酸弱减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②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德育: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④情感:创设宽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5 .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教学重点:盐类的水解的本质确立依据:根据教材的地位及教学大纲的要求,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盐类的水解是前面学过的许多知识的综合利用。
教学难点:盐类的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确立依据:与高一时所学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有所不同,同时需考路盐类的水解的实质,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6.教材处理〔1〕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并改为微观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同时增加学生检测纯水的pH的实验,与其他比较,更能说明问题。
〔2〕将盐类的水解的实质用多媒体模拟,微观过程宏观化促进学生对这一过程的理解。
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已学过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溶液的pH,这几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均有一定的难度,而盐类的水解又是这几部分的综合利用,就更有难度。
甘肃省兰州市高中化学3.3 盐类的水解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甘肃省兰州市高中化学3.3 盐类的水解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甘肃省兰州市高中化学3.3 盐类的水解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3.3 盐类的水解教学背景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以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平衡、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的综合应用。
大纲要求1、学生了解水的电离;2、学生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3、常识性介绍盐类水解的利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具体数据体会到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2、学生通过列表比较,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于温度有关。
3、学生通过具体分析纯水中加酸或碱后溶液中c(H+)c(OH-)的变化,能说出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
4、学生通过操作溶液pH的测定的实验,知道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5、学生通具体问题的分析解答,能说出CH3COON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6、学生通过CH3COONa的水解方程式,能说出盐类水解的概念。
7、学生能参照CH3COONa的水解过程,能分析出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和NaCl溶液显中性的原因。
8学生通过填写相关表格,能说出盐的类型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实验操作论证”的过程体会到“提出假设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论证的结论”的科学学习方法.2、通过对盐类水解实质的揭示过程,体会透过宏观现象分析微观本质的科学方法。
盐类的水解【学法指导】1.从组成盐的离子成分角度分析盐类水解的本质。
2.以动态平衡的观点分析盐类水解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
3.以离子方程式的形式,表达盐类水解。
【基础梳理】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归纳总结强酸强碱盐:。
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
【典例1】正误判断。
(1) 盐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是盐的水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 )(2) NH4Cl溶液呈酸性是由于溶液中c(H+)>c(OH-)( )(3) 在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c(H+) ( )(4) 水电离出的H+(或OH-)与盐电离出的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结合,使盐溶液呈碱性(或酸性)( )答案:√×√√二、溶液呈现酸碱性不同的原因用生成弱电解质c(H+)和c(OH-)的相对大小结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在水中电离出来的离子和水电离出来H+或OH-能否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有关。
(1)强酸弱碱盐的水解(NH4Cl溶液)理论解释平衡时溶液的酸碱性离子方程式(2)强碱弱酸盐的水解(CH3COONa溶液)理论解释平衡时溶液的酸碱性离子方程式试分析NaCl 溶液呈中性的原因: ☂名师点拨Na 2CO 3的水解分两步进行:第一步:Na 2CO 3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CO 32-与水电离出来的H+结合生成HCO 3-2323CO H OHCO OH ---++第二步:生成HCO 3-继续与水电离出来的H+结合成弱电解质H 2CO 33223HCO H OH CO OH --++Na 2CO 3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CO 32-与水电离出来的H+结合生成HCO 3-,HCO 3-又与水电离出来的H+结合生成H 2CO 3,促进水继续电离,溶液中c(H +)<c(OH -),溶液显碱性。
Na 2CO 3第二步水解的程度比第一步小得多,平衡时溶液中H 2CO 3的浓度很小,不会放出CO 2气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温云富单位:康乐县第一中学《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康乐县第一中学温云富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是已学过的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利用。
本节是本章教学的重、难点,通过本节的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对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等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指导有关电解和物质检测等知识的学习。
同时,掌握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是高考必考内容。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溶液的pH等知识,这几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均有一定的难度,而盐类的水解又是这几部分知识的综合利用,就更有难度,因此,学生能否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认识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原理;2.增强学生实验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完成水解概念学习建构,形成实验探究意识,掌握实验探究一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真实问题解决,体会化学社会价值,更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一)盐类水解的概念: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二)盐类水解的本质: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促进水的电离(三)盐类水解的规律:1.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2.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3.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不水解)七、教学设计反思:一方面,本节内容的理论性较强,设计时对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理念渗透还不够到位;另一方面,本节内容和生产生活联系比较密切,要注意将知识讲解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再者,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在授课中必须精心组织及时调控;最后,学生对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需要加强训练。
高二化学 盐类的水解 知识精讲 人教版一. 学习目标:1.理解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C(H +)与pH 的关系 2.理解水解原理3.理解盐的水解的应用 二. 重点、难点1. 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2. 学会并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
3. 理解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具体内容(一)盐类的水解实验:把少量的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的晶体分别投入三个盛有蒸馏水的试管,溶解,然后用pH 试纸加以检验。
现象:CH 3COONa pH>7 )()(-+<OH c H c NH 4Cl pH<7 )()(-+>OH c H c NaCl pH=7 )()(-+=OH c H c思考:醋酸钠、氯化铵都是盐,是强电解质,他们溶于水完全电离成离子,电离出的离子中既没有氢离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OH -与H +毫无疑问都来自于水的电离;也就是说,由水电离出来的H +和OH -的物质的量浓度总是相等的,为什么会出现不相等的情况呢?分析:醋酸钠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发生了作用。
CH 3COONa === Na + + CH 3COO -+H 2O OH - + H +CH 3COOHCH 3COO -能与水溶液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难电离的醋酸分子,从而使水的电离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这时,)(3-COO CH c 下降,)(-OH c 升高、)(+H c 下降, 使得)()(-+<OH c H c ,溶液呈碱性。
化学方程式为:CH 3COONa + H 2O CH 3COOH +NaOH 同样,NH 4Cl 溶液中:NH 4Cl === NH 4+ + Cl -+H 2O OH - + H +NH 3·H 2O化学方程式为:NH 4Cl + H 2O NH 3·H 2O + HCl1. 盐类的水解:在溶液中由盐电离出的弱酸的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其平衡向右移动,引起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变化。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学问目标:1、使同学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2、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
力量目标:1、培育同学分析问题的力量,使同学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2、培育同学归纳思维力量和规律推理力量。
3、培育同学的试验技能,对同学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训练。
美育目标:通过对盐类水解规律的总结,体会自然万物变化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的规律。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试验引导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当溶液中,c(H+) = c(OH-) 中性,常温下,pH = 7c(H+) < c(OH-) 碱性,常温下,pH > 7c(H+) < c(OH-) 酸性,常温下,pH < 7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酸与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显什么性?讲解:同学们,试验是我们探求未知问题的好方法,下面我们做一个试验来看看,将盐溶于水后,溶液的酸碱性到底如何呢?试验:①取少量CH3COONa溶于水,滴加几滴酚酞试剂,观看颜色变化。
②取少量NH4Cl溶于水,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观看颜色变化。
③取少量NaCl,溶于水,找一名同学测一下pH值。
注:对于②可以做一个对比,清水中加几滴紫色石蕊试剂,进行比较。
结论:①CH3COONa 碱性②NH4Cl 酸性③NaCl 中性同学试验:用PH试纸检验Na2CO3、Al2(SO4)3、KNO3溶液的酸碱性。
争辩:由上述试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有什么关系?小结: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叙述:下面我们分别来争辩不同类盐的水溶液酸碱性不同的缘由。
同学活动:请同学们争辩一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CH3COONa水溶液呈碱性呢?醋酸钠、氯化钠都是盐,是强电解质,他们溶于水完全电离成离子,电离出的离子中既没有氢离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而纯水中[H+]=[OH-],显中性。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1课时盐类的水解1.能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2.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及规律。
3.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盐溶液的酸碱性1.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将广范pH试纸剪成小段,放在点滴板的凹槽内;然后用干燥而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分别点在试纸中部,在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相对照,读出最接近的pH。
完成下表。
2.(1)NH4Cl溶液NH+4+H2O NH3·H2O+H+3CH3COO-+H2O CH3COOH+OH-①电离过程:NaCl===Na++Cl-,H2O H++OH-。
②水的电离平衡:溶液中没有弱电解质生成,水的电离平衡未受到影响,溶液中c(H+)=c(OH-),溶液呈中性。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 )(2)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是因为溶液中c(OH-)>c(H+)。
( )(3)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型无关。
( )(4)只要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c(H+)≠c(OH-),溶液就会呈现酸碱性。
( )(5)碳酸氢钠是碳酸的酸式盐,其水溶液呈酸性。
( )答案:(1)×(2)√(3)×(4)√(5)×2.判断下列溶液的酸碱性并进行解释:(1)FeCl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ClO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酸性 Fe3+和OH-结合生成弱碱Fe (OH)3,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使溶液中c(H+)>c(OH-),溶液呈酸性(2)碱性ClO-和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ClO,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使溶液中c(H+)<c(OH-),溶液呈碱性1.盐的类型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2434常见的强碱:NaOH、KOH、Ca(OH)2、Ba(OH)2等。
3.常见的弱酸:HCOOH(甲酸)、醋酸(CH3COOH)、HClO、H2CO3、H2SiO3、HF、H2SO3、H3PO4、H2S、H2C2O4等。
常见的弱碱:NH3·H2O、Fe(OH)3、Cu(OH)2等。
下列关于盐溶液呈酸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B.NH4Cl溶液呈酸性是由于溶液中c(H+)>c(OH-)C.在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c(H+)D.水电离出的H+或OH-与盐中弱离子结合,造成盐溶液呈酸碱性[解析] 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c(H+)≠c(OH-),故A对;溶液显酸性则一定有c(H+)>c(OH-),故B对;根据水的电离方程式:H2O H++OH -,在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c(H+),故C错误;水电离出的H+或OH-与盐中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正是造成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故D对。
[答案] C在某些肉类制品中加入适量亚硝酸钠(NaNO2),可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增加香味。
但NaNO2有毒,其外观和食盐很相似且有咸味,因而将它误认为食盐食用而发生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你知道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进行鉴别吗?(已知HNO2为弱酸)答案:常温下,用pH试纸来测盐溶液的酸碱性,pH>7的溶液是NaNO2溶液,pH=7的溶液是NaCl溶液。
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1.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小于7的是( )A.NaCl B.CH3COONaC.NH4Cl D.NaHCO3解析:选C。
A项是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B、D项是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C 项是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
2.有下列盐溶液:①KNO3②CuSO4③K2CO3 ④FeCl3⑤K2SO4⑥NaClO⑦NH4NO3呈酸性的是____,呈碱性的是____,呈中性的是____。
解析:CuSO4、FeCl3、NH4NO3属于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K2CO3、NaClO属于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KNO3、K2SO4属于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
答案:②④⑦③⑥①⑤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3.判断下列溶液的酸碱性并进行解释:(1)AlCl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S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2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酸性 Al3+和OH-结合生成弱碱Al(OH)3,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使溶液中c(H+)>c(OH-),溶液呈酸性(2)酸性 NaHSO4完全电离,产生Na+、H+、SO2-4,使溶液中c(H+)>c(OH-),溶液呈酸性(3)碱性SO2-3和H+结合生成HSO-3,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使溶液中c(H +)<c(OH-),溶液呈碱性(4)中性Na2SO4完全电离,产生Na+、SO2-4,在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c(H +),溶液中没有弱电解质生成,水的电离平衡未受到影响,溶液中c(H+)=c(OH-),溶液呈中性盐类的水解1.概念在溶液中,由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实质生成弱酸或弱碱,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新的平衡。
3.特征(1)一般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
(2)盐类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3)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4.表示方法(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水酸+碱。
如NH4Cl水解:NH4Cl+H2O NH3·H2O+HCl。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如AlCl3的水解:Al3++3H2O Al(OH)3+3H+。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CH3COONa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H2O、CH3COO-、Na+、H+、OH-。
( )(2)盐类的水解过程促进了水的电离。
( )(3)盐水解后,溶液不是显酸性就是显碱性。
( )(4)某盐溶液呈酸性,该盐一定是强酸弱碱盐。
( )(5)某溶液中水电离的c(OH-)=1×10-4 mol/L,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 )答案:(1)×(2)√(3)×(4)×(5)×2.下列各物质常温下发生水解,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CO3:CO2-3+2H2O H2O+CO2↑+2OH-B.NH4Cl:NH+4+H2O NH3·H2O+OH-C.CuSO4:Cu2++2H2O Cu(OH)2+2H+D.NaF:F-+H2O===HF+OH-解析:选C。
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多元弱碱阳离子一步完成,故A错误,C正确;B中应水解生成NH3·H2O和H+;D应用“”连接。
1.盐类水解的规律(1)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①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显中性,如NaCl、K2SO4等。
②强酸弱碱盐:弱碱对应的阳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如CuSO4、NH4Cl等。
③强碱弱酸盐:弱酸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如CH3COONa、Na2SO3等。
④弱酸弱碱盐:弱酸酸根阴离子及弱碱阳离子都水解,溶液酸碱性由弱酸与弱碱的电离常数决定,谁强显谁的性质,如NH3·H2O的K与CH3COOH的K相等,所以CH3COONH4的水溶液显中性。
(2)越弱越水解:盐中离子对应电解质越弱,其水解程度越大,相应酸碱性越强。
2.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一般应用“”连接,且一般不标“↑”“↓”等状态符号。
模式为“水解的盐离子+H2O弱酸(或弱碱)+OH-(或H+)”。
(2)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应分步书写,水解是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如SO2-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O2-3+H2O HSO-3+OH-。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比较复杂,一般一步写出。
值得注意的是,其最终生成的弱碱即使是难溶物也不标“↓”等状态符号,因其水解生成的量极少,不会生成沉淀,如Fe3+。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常写成:Fe3++3H2O Fe(OH)3+3H(4)水解相互促进的盐①“完全水解”反应同一溶液中一种盐的阳离子与另一种盐的阴离子都发生水解,使两种离子水解趋于完全,此时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水解生成的难溶物和气体可加“↓”和“↑”。
例如:2Al3++3CO2-3+3H2O===2Al(OH)3↓+3CO2↑,Al3++3HCO-3===Al(OH)3↓+3CO2↑。
②“微弱水解”反应水解的阴、阳离子虽然相互促进反应,但水解程度仍然较小,不能趋于完全,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同一般盐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例如:NH+4+CH3COO-+H2O CH3COOH+NH3·H2O。
水解方程式的书写也要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3.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1)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既有水解倾向又有电离倾向,其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①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
例如:NaHCO3、NaHS、Na2HPO4。
②若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溶液显酸性。
例如:NaHSO3、NaH2PO4。
(2)多元强酸的酸式盐多元强酸的酸式盐中,酸式酸根离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酸性。
例如:NaHSO4===Na++SO2-4+H+。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 A.Na2CO3NaHCO3NaCl NH4ClB.Na2CO3NaHCO3NH4Cl NaClC.(NH4)2SO4NH4Cl NaNO3Na2SD.NH4Cl (NH4)2SO4Na2S NaNO3[解析] 首先判断(NH4)2SO4和NH4Cl是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NaCl和NaNO3是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Na2CO3、NaHCO3和Na2S是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
(NH4)2SO4、NH4Cl 溶液因NH+4水解而呈酸性,(NH4)2SO4中NH+4浓度大于NH4Cl溶液中的NH+4浓度,其水解产生的c(H+)较大,故前者pH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