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 格式:ppt
- 大小:190.00 KB
- 文档页数:18
高中化学:分子极性一、分类:按照分子的极性,可把分子分为两类。
1、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分子对外不显示电负性的分子。
例如:等。
疏水分子是指不溶于水的分子。
非极性分子是指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分子里电荷分布均匀,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
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分子很难溶于水。
但疏水分子也可能是极性很大的分子,例如各类脂肪酸,所以疏水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2、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分子对外显示电负性的分子。
例如HCl、H2O2等。
二、掌握常见分子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常见分子极性及其空间构型可用下表表示。
三、了解常见分子空间构型及其键角:中学常见分子空间构型及其键角列举如下:(1)等双原子单质分子为直线形,夹角为180°。
(2)为平面形,夹角为104.5°。
(3)为三角锥形,夹角为107°18”。
(4)S为平面形,夹角为92°。
(5)为正四面体形,夹角为109°28”。
(6)为四面体形,夹角不确定。
(7)为直线形,夹角为180°。
(8)为平面形,夹角为120°。
(9)为平面形,夹角为60°。
(10)为正四面体形,夹角为109°28”。
(11)为直线形,夹角为180°。
(12)为平面形,夹角为120°。
②③④⑤注意:中学常见的四面体物质有①CH4⑥⑦⑧⑨等。
其中是正四面体的有①、⑤、⑥、⑦、⑧、⑨共6种。
四、分子极性判断规律。
①双原子单质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等。
②双原子化合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
如HCl、HBr、HI等。
③多原子分子极性要看空间构型是否对称,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否则是极性分O、等是极性分子;子。
如H2等是非极性分子。
④形分子极性判断: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全部参与成键,这种分子一般为非极性分子。
如等。
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没有全部参与成键,这种分子一般为极性分子。
如果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的,那么价电子就被键合原子相等地共用。
因而,在分子中电子是呈对称均匀分布的。
这种均匀分布的发生与化学键的数目和它们在空间的伸展方向无关。
具有这种特性的分子叫做非极性分子。
如H2,Cl2,N2,O2等。
像HCl和HBr这类双原子分子只有一对电子形成化学键,并且是极性键。
其电子云分布是不对称、不均衡的,被叫做极性分子。
如果分子含有多个极性键,从分子的整体来看,它可能是极性的,也可能是非极性的,这取决于分子中化学键的空间排布。
如果分子中的极性键都相同,从分子的极性的总体来说,它只取决于化学键的空间排布。
以上的看法可以从用带静电荷的棒来靠近细水流及四氯化碳流所发生的现象来证实,细的水流受到吸引而四氯化碳流不受影响。
可以说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而四氯化碳分子尽管是由4个极性键构成但因为其排布均匀,就其总体来说是非极性分子,具有类似结构的还有CH4、C2H6等。
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当原子相互结合时,它们所形成的分子可以是极性的或非极性的。
在对分子进行分类时,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例如化学键的类型、电子云的分布等等。
本文将介绍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
一、什么是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分子,其中原子之间不会产生极性化学键。
这些分子通常由相同性质的原子组成,例如氧气(O2)、氢气(H2)和氮气(N2)。
这些分子的化学键是非极性化学键,这意味着它们是由共价键组成的,共享电子对在两个原子之间平均分布,没有正负极性区。
非极性分子的化学键非常稳定,因为它们通常不与其他分子形成氢键或离子键。
这些分子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不易被其他物质影响。
例如在空气中,氧气、氮气和氢气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它们不会被其他物质影响,从而不易被氧化和/或还原。
极性分子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其中至少一个化学键是极性化学键。
化学键的极性是由于电子云的分布不均匀所导致的。
每个原子中的电子云在分子中形成了偏移,这意味着它们的电荷分布不再对称。
正因为如此,分子在两端存在带有相反的电荷部分,并能与其他分子发生氢键或离子键。
极性分子的极性化学键会导致分子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因此分子更容易被其他分子吸引。
这导致了极性分子在不同物理和化学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例如水(H2O)是一种重要的极性分子,因为其中的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形成了一个极性化学键。
水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例如可溶性高、极性化学反应性强等等。
1、化学键类型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显著区别在于它们的化学键类型。
非极性分子通常由非极性化学键组成,而极性分子则包括至少一个极性化学键。
2、电子云分布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电子云分布也是不同的。
非极性分子原子间的电子云均匀分布,而极性分子原子间的电子云分布不均匀。
3、化学性质由于极性化学键的存在,极性分子在化学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例如易溶于水、易发生化学反应等。
极性分子非极性极性分子指的是拥有极性的分子,它们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同电荷的原子组成,而非极性分子则指的是没有极性的分子,这些分子具有相同电荷的原子组成。
极性分子通常拥有不对称的结构,它们有一个或多个极性中心,各自有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电荷。
这种不对称的结构使得这些分子能够以两种不同的方向被电磁场滑入一起,从而形成复杂的化学结构。
例如,水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其中一个原子拥有负电荷,另一个原子拥有正电荷,这被认为是极性分子的极性中心,产生了电磁相互作用,使得它们能够结合在一起。
非极性分子具有平衡的结构,它们不具有极性中心。
它们由相同电荷的原子组成,不会产生电磁力。
此外,由于它们没有电磁相互作用,因此它们也不会结合成复杂的化学结构。
例如,氢气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一个典型例子,它由两个氢原子组成,每个原子都有一个负电荷,由于它们没有极性中心,因此不存在电磁相互作用产生。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气体的极性结构以及极性中心的存在与否。
极性分子具有极性中心,而非极性分子则没有极性中心,因而它们不具有电磁相互作用。
而且,极性分子可以形成更复杂的结构,而非极性分子则不会形成复杂的结构。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另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溶解性。
极性分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通常能够被水溶解,而非极性分子则很难被水溶解。
极性分子可以通过电荷的相互作用,与水分子形成可溶解的络合物,而非极性分子则无法与水分子形成可溶解的络合物,因此其被溶解的能力很低。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最终结果也有很大的不同,极性分子可以与其他极性分子形成络合物,从而产生新的物质,而非极性分子则无法形成复杂的结构,所以它们也无法形成新的物质。
总之,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都有不同的特性,这些不同的特性使得它们在化学领域有着不同的应用,这是很有意义的。
因此,在化学实验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都需要特别识别,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