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成为投资兴业热土吸纳各类产业项目17
- 格式:pdf
- 大小:72.53 KB
- 文档页数:1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霍城经济开发区)简介霍城经济开发区1992年成立,2000年10月升格为自治区级开发区,2011年9月30日,8平方公里被国务院划定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清水河配套园区,正式更名为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地处伊犁河谷西端,是中国向西开放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
开发区总面积为366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常住人口约7.5万人,流动人口约2.5万人,是周边5个乡镇和4个团场的中心,辐射人口30万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为外向型经济的“前店后厂”加工集聚区,新丝绸经济带上的商贸物流区和优势资源精深加工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具有六大优势:一、区位交通优势(两条国道、两条高速、一条铁路、口岸、机场)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位于312、218国道交汇处,连霍、伊清霍高速公路、精伊霍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
开发区东临乌鲁木齐630公里,西接霍尔果斯口岸28公里,距伊宁机场60公里,距哈国最近的城市雅尔肯特60公里,距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300公里,距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493公里,距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980公里,距杜尚别(塔吉克斯坦)1158公里,距阿什哈巴德(土库曼斯坦)1968公里,距德国柏林7300公里,西行班列北线全程运输仅15天,比海运缩短了15天,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交通枢纽和亚欧大陆的衔接点,是出入“亚欧大陆桥”和“一带一路”的咽喉要道,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二、政策优势(税收、土地、电价、设备补助)1、国发[2011]33号、新政发[2012]48号、新党办发[2014]10号等文件对清水国家级开发区做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税收政策:所得税“五免五减”(前五年免征,后五年地方分享部分免征),如:绿色无公害饲料及添加剂开发、管道输煤、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铜、铅、锌、铝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功能性外墙保温涂料、新型墙体材料开发与生产、民族药物开发和生产、农业、林果业、畜牧业机械制造、天然香料新技术开发与生产、浆果果汁及谷物饮料开发生产、传统主食工业化生产、旅游纪念品生产、5万锭以上棉纺织生产、城市燃气工程、粮食、棉花、食用油、食糖、化肥、石油等重要商品现代化物流设施建设、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制作等对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在用电、运输等方面给予特殊价格”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霍尔果斯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1.08•【字号】新政发〔2021〕1号•【施行日期】2021.0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霍尔果斯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新政发〔2021〕1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是党中央设立并赋予特殊政策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是自治区党委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支点。
为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推动霍尔果斯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区域开放和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积极融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向西开放总体布局,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推进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和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建设为突破,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为载体,以“两霍两伊”(即霍尔果斯市、霍城县、伊宁市、伊宁县)一体化发展为支撑,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旅游经济、口岸经济,加快推动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高标准推进城镇化建设,高水平构建外向型经济体系,加快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战略支点和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积极作用。
乐税智库文档财税法规策划 乐税网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标 签】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若干意见【颁布单位】国务院【文 号】国发﹝2011﹞33号【发文日期】2011-09-30【实施时间】2011-09-30【 有效性 】全文有效【税 种】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中发[2010]9号)精神,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战略定位 (一)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
充分发挥喀什地区和伊犁州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拓展对外联结通道,发挥口岸和交通枢纽的作用,加强与中亚、南亚、西亚和东欧的紧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努力打造“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开放合作平台,把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推动形成我国“陆上开放”与“海上开放”并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实施特殊经济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充分发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喀什和霍尔果斯的特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突出特色,加大对经济开发区的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推进与中亚、南亚、西亚和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着力加强与内地的紧密联系,着力提升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将喀什市和伊宁市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促进我国向西开放大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印发《兵团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6.18•【字号】新兵办函〔2021〕42号•【施行日期】2021.06.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进出口贸易正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印发《兵团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新兵办函〔2021〕42号各师市,兵团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兵团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已经兵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办公厅2021年6月18日兵团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40号),结合《关于印发自治区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新政办函〔2021〕54号)精神,按照“同区同策”原则,结合兵团实际,现就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创新开拓方式,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一)优化周边经贸环境,推进地方经贸合作机制建设。
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贸易与产业互动。
充分依托上合组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合作机制及国家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混委会、联委会机制,新疆与周边国家的地方经贸合作机制平台,提高兵团参与度,逐步提升兵团与周边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
(牵头单位:兵团商务局,配合单位:兵团发展改革委、外办,兵团贸促会)(二)开拓新兴市场。
充分把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机遇,依托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等国际展会,不断开拓西亚、东盟、南亚、欧洲、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牵头单位:兵团商务局,配合单位:兵团发展改革委、外办,兵团贸促会)(三)利用新技术新渠道开拓国际市场。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条例【法规类别】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文字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2号【发布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7.11.29【实施日期】2018.01.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2号)《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条例》已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2017年11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
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2017年11月29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条例(2017年11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服务第三章开发建设第四章产业发展第五章投资促进第六章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和保障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与发展,规范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实行特殊经济政策进行经济开发、开放的特定区域。
开发区包括霍尔果斯口岸园区(含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伊宁园区、清水河园区和兵团分区。
开发区的开发、建设、管理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内引外联、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开发区应当利用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拓展对外联结通道,发挥口岸和交通枢纽的作用,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示范区。
第五条鼓励境内外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在开发区内投资、兴办企业或者设立机构。
开发区内企业、机构和个人依法享受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优惠政策,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开发区内企业、机构和个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诚实守信、依法经营。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可克达拉产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告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4团委托,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可克达拉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的公告:》等相关法规要求,现进行第二次信息公告如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见本公告附件)。
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可克达拉产业园区)概况作为兵团所确立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发展道路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的建设肩负着推动兵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改革开放力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责任。
作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的补充,兵团通过从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土地利用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论证,决定在兵团第四师63团、64团建设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可克达拉产业园区)(以下简称B 区)。
B区工业园区位于兵团第四师六十四团和六十三团,共分为四个分区,总用地44.59km2。
其中: “一区”“位于六十四团团部可克达拉镇西侧,紧邻可克达拉镇,规划用地面积2.76 km2,“二区”位于六十四团团域南部,在十六连、十九连和二十连区域内,距团部约30公里,规划用地面积28.35 km2。
“三区”地跨六十三团和六十四团,位于十六连以西,榆三公路以南的平沙地地带上,规划用地面积约为5.4 km2;四区位于六十三团团域内,自六十三团十连通往十五连的的霍都公路以西的路边弃置地带上,规划控制面积约为8.06 km2。
其中一区主要布置农副产品深加工区、高新科技区;二区主要布置金属冶炼区、非金属冶炼区、煤化工区、煤电区和公共服务中心等,主要以三类工业为主,配套布置其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三区主要布置煤化工区、非金属冶炼区、新材料区及公共服务区,规划主要以非金属冶炼、新材料为主;四区主要布置新材料区、建材加工区、机械组装区、仓储区及公共服务区等,重点发展机械组装以及建筑材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1.09.30•【文号】国发[2011]33号•【施行日期】2011.09.3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文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中发〔2010〕9号)精神,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战略定位(一)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
充分发挥喀什地区和伊犁州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拓展对外联结通道,发挥口岸和交通枢纽的作用,加强与中亚、南亚、西亚和东欧的紧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努力打造“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开放合作平台,把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推动形成我国“陆上开放”与“海上开放”并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实施特殊经济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充分发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喀什和霍尔果斯的特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突出特色,加大对经济开发区的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推进与中亚、南亚、西亚和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着力加强与内地的紧密联系,着力提升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将喀什市和伊宁市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促进我国向西开放大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发展战略研究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发展战略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兵团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兵团分区作为兵团发展的基础单元,其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就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的发展战略为例,探讨其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发展现状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哈萨克斯坦边境,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近年来,随着中亚地区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兵团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地区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力水平。
截至目前,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已经形成以农产品加工、物流和贸易、能源开发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尤其是农产品加工方面,该地区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厂,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面临的挑战虽然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该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待完善。
虽然近年来通过加大投资,该地区的公路和铁路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不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限制了该地区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
其次,人才培养和引进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该地区加大了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但与主要发达地区相比,该地区的高素质人才仍然相对不足。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再次,生态环境保护亟待加强。
作为一片重要的边境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该地区政府加大了力度,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但仍需要加大投入和力度,以提升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未来发展方向针对上述挑战,我们认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新疆伊犁州加快推进以霍尔果斯为中心,辐射带动伊宁市、清水河的“一区三园”大特区规划申报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复实施。
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重点的产业基础和国际化服务体系,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至少新增工业增加值100亿元以上;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简介商贸中心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初步规划为100平方公里,呈不规则形状。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本着少占耕地的原则,选定区域有沙漠、荒地和农田,其中沙漠和荒地占到了近60%,包括兵团农四师62团场的一部分,是本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到的欢迎兵团共建的原则,将其规划其中的。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规划思路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实行“一区三园”模式,即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以伊宁市为中心,包含霍尔果斯口岸、清水河开发区、伊宁市3个园区(包含位于霍尔果斯口岸的新疆兵团农四师工业园)。
近期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200平方公里。
同时,以国家支持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合作中心开发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战略合作伙伴和战略项目,力争2011年全面运营,把合作中心打造成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示范基础和前沿阵地。
[1]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规划措施一是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定位为基础,以政策落实为突破口,成立由州党委、政府领导挂帅的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认真研究制定特区建设工作方案,全力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抽调外经贸、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人员组成特区规划论证工作组,围绕“三个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服务中心、国际区域性进出口加工中心)、“五大支柱产业”(进出口加工、物流、外贸、旅游、房地产)、“四大园区”(合作中心、中心配套区、铁路口岸、兵团经济开发区)开展规模论证工作,委托国家开发区协会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力争6月底以前完成特区规划论证,提交上级部门审核。
二是加快推进以霍尔果斯为中心,辐射带动伊宁市、清水河的“一区三园”大特区规划申报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复实施。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新疆伊犁州加快推进以霍尔果斯为中心,辐射带动伊宁市、清水河的“一区三园”大特区规划申报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复实施。
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重点的产业基础和国际化服务体系,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至少新增工业增加值100亿元以上;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简介商贸中心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初步规划为100平方公里,呈不规则形状。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本着少占耕地的原则,选定区域有沙漠、荒地和农田,其中沙漠和荒地占到了近60%,包括兵团农四师62团场的一部分,是本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到的欢迎兵团共建的原则,将其规划其中的。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规划思路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实行“一区三园”模式,即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以伊宁市为中心,包含霍尔果斯口岸、清水河开发区、伊宁市3个园区(包含位于霍尔果斯口岸的新疆兵团农四师工业园)。
近期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200平方公里。
同时,以国家支持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合作中心开发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战略合作伙伴和战略项目,力争2011年全面运营,把合作中心打造成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示范基础和前沿阵地。
[1]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规划措施一是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定位为基础,以政策落实为突破口,成立由州党委、政府领导挂帅的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认真研究制定特区建设工作方案,全力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抽调外经贸、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人员组成特区规划论证工作组,围绕“三个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服务中心、国际区域性进出口加工中心)、“五大支柱产业”(进出口加工、物流、外贸、旅游、房地产)、“四大园区”(合作中心、中心配套区、铁路口岸、兵团经济开发区)开展规模论证工作,委托国家开发区协会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力争6月底以前完成特区规划论证,提交上级部门审核。
二是加快推进以霍尔果斯为中心,辐射带动伊宁市、清水河的“一区三园”大特区规划申报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复实施。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发展环境与战略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以下简称兵团分区),作为兵团五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于2012年5月正式挂牌运作。
目前,园区的基础设施已初步形成规模,招商引资显示强劲势头,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虽然目前来看,兵团分区的开局建设发展良好,但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说优质项目引进压力大,高素质优秀人才极度缺乏、引进难度很大等等。
因此在“新思路经济带”建设的新局面、新机遇的当下,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铸造具有兵团特色的国家级开发区,全力筑建新疆向西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简介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成立以来,迅速抢占战略性机遇,积极启动组建工作,全力推进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项目。
经过各方努力,目前园区各项工作进展良好、成效显著。
园区的建设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运用BT模式建设的“四横五纵”道路、20万平方米创新创业科技孵化基地、“九通一平”工作等基础设施小有规模,并辅助于相关全面的配套设施。
另外,众多产业集聚园区,“中国醋王”恒顺、央企巨头中节能、中烨氢能源、天盛国际中心等重量级项目被引入,更有“中资神秘大户”郑建明及其团队投资千亿元建设的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及科技农业示范电站。
目前为止,园区内共有各种产业项目17个,总投资百亿余元。
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发展环境(2)威胁分析。
①周边地区的激烈竞争。
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起步早,并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发展规划。
兵团分区与其相比,起步晚,发展程度低,不仅在区位上没有优势,甚至某些方面处于劣势。
因此,兵团分区未来在发展现代园区,争做新疆向西开放的排头兵方面,面临着众多挑战和威胁。
②市场规则与机制的缺少。
目前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大多是针对园区总体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方向,对处于建设初级阶段的兵团分区来说,缺乏针对执行和发展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的解决和指导。
同时,园区缺乏相关的专职人员进行专门管理。
[收稿日期]2012-03-07[作者简介]谢伊苹(1965~),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党校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陈勇(1964~)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商务局局长,硕士研究生;李敏(1978~)女,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区管委会副主任;姚刚(1964~)男,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区管委会副主任。
2012年第2期No.22012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 区域经济研究[内容提要]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在霍尔果斯设立经济开发区,霍尔果斯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窗口。
兵团抓住机遇,研究推动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区域的发展,使其成为兵团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三化”建设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兵团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兵团区域发展模式创新[D O I 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2.02.14[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12)02-0046-032010年5月,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在霍尔果斯设立经济开发区,实行特殊的政策,将其建设成为新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霍尔果斯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将其从口岸提高至经济开发区,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其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国家积极向西开放,加强与中亚乃至亚欧各国积极合作的决心。
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区域发展的意义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
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
佩鲁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与创新,创新集中于那些规模较大、增长速度较快、与其他部门的相互关联效应较强的产业中,具有这些特征的产业为推进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