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清水河配套产业园区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扶持政策全国最优近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计划到2021年,基本完成新疆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西部地区开发,加强与中亚、南亚的贸易合作。
霍尔果斯,向西开放的前沿霍尔果斯是位于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一个陆路口岸,与哈萨克斯坦隔霍尔果斯河相望。
精伊霍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2国道和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道在这里结束。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面积约73平方公里(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包括霍尔果斯口岸30平方公里左右(含国务院已批准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13.16平方公里)、伊宁市35平方公里左右、清水河配套产业园区8平方公里左右。
霍尔果斯已成为“哈国公民一日游”及欧洲游客的首选。
很多来自国外的游客都把霍尔果斯作为他们旅游的必经之处。
据霍尔果斯边检统计,每天从霍尔果斯口岸入境的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旅游团达三、四十个入境游客日均在800多人次,高峰时突破1500多人次。
霍尔果斯以其价廉物美的商品,日趋完善的城市建设,方便快捷的入出境环境,吸引着哈国公民来口岸旅游、购物。
扶持政策全国最优针对处在向西开放前沿的两个开发区,中央提出十大扶持政策,除了从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用电、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硬环境方面给予扶持外,还从海关、边检、金融机构设立、土地政策倾斜、开放直通国际航线及口岸签证等软服务方面给予支持。
《意见》称,喀什经济开发区将重点发展出口机电产品配套组装加工、纺织、冶金、可再生能源等产业。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将重点发展化工、农产品深加工和生物制药等产业。
“到2021年,大幅度提升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
”《意见》称,中国政府计划鼓励中外航空企业开通喀什机场直达周边国家的新航线,积极推动中吉乌、中巴铁路建设。
新疆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宁说,喀什、霍尔果斯两开发区将吸引大量投资进驻,一片新兴经济先行区将分别矗立在新疆的南、北疆两地,喀什市和伊宁市也将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促进我国向西开放发挥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清水河配套产业园区(清水河开发区)简介一、概述清水河开发区(镇)是联结亚欧陆路交通的枢纽,毗邻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的中亚五国,是国内经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各国的必经陆路通道,是出入伊犁河谷“八县一市”的咽喉要道。
历史上这里是古丝绸之路北道的窗口,今天是国家向西开放、拓展亚欧新兴市场的对外贸易重要加工基地,是全县乃至全州的经济重镇,也是伊犁将军府下辖著名九城之一的瞻德城所在地,有“伊犁第一镇”之称。
二、地理特点清水河开发区(镇)位于312、218国道交汇处,清伊、清霍高速公路和精伊霍铁路环抱开发区(镇),构筑起快捷高效的运输网络。
开发区南濒伊犁河,北倚天山科古琴山,西接霍尔果斯口岸28公里,距伊宁机场60公里。
三、行政特点清水河开发区(镇)隶属伊犁州霍城县,1992伊犁州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清水河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10月升格为自治区级开发区,2005年12月清水河开发区和清水镇区镇合一。
2007年更名为“霍城经济开发区”。
区(镇)总面积3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万亩,总人口1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7.5万人,由汉、维、回、哈等l 8个民族组成。
区(镇)下辖1 5个村、4个社区居委会,1 2所中小学校,综合性二级医院1所,规模以上企业22家。
四、历史沿革清水河开发区(镇)的前身是历史上著名的伊犁九城之一的瞻德城。
乾隆二十二(1757)年,清朝平定准噶尔部阿睦尔撒拉叛乱后,于乾隆二十七(1762)年任命明瑞为第一任将军。
将军府设在惠远,以后以惠远为中心(距清水河28公里)又先后修建了瞻德城(今清水河镇)、广仁城(今芦草沟)、拱宸城(今62团)等连同绥定城统称为伊犁九城。
瞻德城所在地原名为“察罕乌苏”,为准噶尔语“白水”或“清水”的意思, 故当地汉民称其为“清水河子”,现在的清水河也是沿用而来。
《西域水道记》记载:“瞻德城者,地曰察罕乌苏。
乾隆二十五年阿桂疏定伊犁建置事宜云,伊犁田地肥沃,无过察罕乌苏,可建一小城。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可克达拉产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告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4团委托,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可克达拉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的公告:》等相关法规要求,现进行第二次信息公告如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见本公告附件)。
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可克达拉产业园区)概况作为兵团所确立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发展道路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的建设肩负着推动兵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改革开放力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责任。
作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的补充,兵团通过从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土地利用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论证,决定在兵团第四师63团、64团建设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B区(可克达拉产业园区)(以下简称B 区)。
B区工业园区位于兵团第四师六十四团和六十三团,共分为四个分区,总用地44.59km2。
其中: “一区”“位于六十四团团部可克达拉镇西侧,紧邻可克达拉镇,规划用地面积2.76 km2,“二区”位于六十四团团域南部,在十六连、十九连和二十连区域内,距团部约30公里,规划用地面积28.35 km2。
“三区”地跨六十三团和六十四团,位于十六连以西,榆三公路以南的平沙地地带上,规划用地面积约为5.4 km2;四区位于六十三团团域内,自六十三团十连通往十五连的的霍都公路以西的路边弃置地带上,规划控制面积约为8.06 km2。
其中一区主要布置农副产品深加工区、高新科技区;二区主要布置金属冶炼区、非金属冶炼区、煤化工区、煤电区和公共服务中心等,主要以三类工业为主,配套布置其上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三区主要布置煤化工区、非金属冶炼区、新材料区及公共服务区,规划主要以非金属冶炼、新材料为主;四区主要布置新材料区、建材加工区、机械组装区、仓储区及公共服务区等,重点发展机械组装以及建筑材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新疆伊犁州加快推进以霍尔果斯为中心,辐射带动伊宁市、清水河的“一区三园”大特区规划申报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复实施。
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重点的产业基础和国际化服务体系,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至少新增工业增加值100亿元以上;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简介商贸中心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初步规划为100平方公里,呈不规则形状。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本着少占耕地的原则,选定区域有沙漠、荒地和农田,其中沙漠和荒地占到了近60%,包括兵团农四师62团场的一部分,是本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到的欢迎兵团共建的原则,将其规划其中的。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规划思路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实行“一区三园”模式,即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以伊宁市为中心,包含霍尔果斯口岸、清水河开发区、伊宁市3个园区(包含位于霍尔果斯口岸的新疆兵团农四师工业园)。
近期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200平方公里。
同时,以国家支持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合作中心开发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战略合作伙伴和战略项目,力争2011年全面运营,把合作中心打造成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示范基础和前沿阵地。
[1]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规划措施一是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定位为基础,以政策落实为突破口,成立由州党委、政府领导挂帅的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认真研究制定特区建设工作方案,全力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抽调外经贸、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人员组成特区规划论证工作组,围绕“三个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服务中心、国际区域性进出口加工中心)、“五大支柱产业”(进出口加工、物流、外贸、旅游、房地产)、“四大园区”(合作中心、中心配套区、铁路口岸、兵团经济开发区)开展规模论证工作,委托国家开发区协会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力争6月底以前完成特区规划论证,提交上级部门审核。
二是加快推进以霍尔果斯为中心,辐射带动伊宁市、清水河的“一区三园”大特区规划申报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复实施。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新疆伊犁州加快推进以霍尔果斯为中心,辐射带动伊宁市、清水河的“一区三园”大特区规划申报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复实施。
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重点的产业基础和国际化服务体系,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至少新增工业增加值100亿元以上;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简介商贸中心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初步规划为100平方公里,呈不规则形状。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本着少占耕地的原则,选定区域有沙漠、荒地和农田,其中沙漠和荒地占到了近60%,包括兵团农四师62团场的一部分,是本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到的欢迎兵团共建的原则,将其规划其中的。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规划思路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实行“一区三园”模式,即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以伊宁市为中心,包含霍尔果斯口岸、清水河开发区、伊宁市3个园区(包含位于霍尔果斯口岸的新疆兵团农四师工业园)。
近期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200平方公里。
同时,以国家支持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合作中心开发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战略合作伙伴和战略项目,力争2011年全面运营,把合作中心打造成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示范基础和前沿阵地。
[1]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规划措施一是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定位为基础,以政策落实为突破口,成立由州党委、政府领导挂帅的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认真研究制定特区建设工作方案,全力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抽调外经贸、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人员组成特区规划论证工作组,围绕“三个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服务中心、国际区域性进出口加工中心)、“五大支柱产业”(进出口加工、物流、外贸、旅游、房地产)、“四大园区”(合作中心、中心配套区、铁路口岸、兵团经济开发区)开展规模论证工作,委托国家开发区协会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力争6月底以前完成特区规划论证,提交上级部门审核。
二是加快推进以霍尔果斯为中心,辐射带动伊宁市、清水河的“一区三园”大特区规划申报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复实施。
霍尔果斯口岸考察报告一.霍尔果斯基本情况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位于亚欧大陆桥我国最西端,处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与观察国整体区域在西部的核心位置。
开发区面积73平方公里,其中霍尔果斯口岸30平方公里(含兵团园区10.8平方公里)、伊宁园区35平方公里、清水河配套产业园区8平方公里。
今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霍尔果斯市,行政区域面积1908.55平方公里,辖区人口8.5万人,辖四个街道办事处、两个乡(镇)场、两个兵团团场(61团、62团)。
开发区(市)内有我国最早向西开放的霍尔果斯口岸,1881年正式通关,通关历史133年。
1983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恢复开放,是我国面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距离最近、最便捷的开放窗口。
距上海4818公里、乌鲁木齐670公里,距哈萨克斯坦原首都阿拉木图市378公里,对外覆盖半径在1000公里范围内,是中亚地区人口稠密区、经济发展带和市场中心。
目前,连霍高速公路已全线贯通,铁路口岸通车运营,中亚天然气管道实现通气。
随着伊宁机场口岸加快建设,霍尔果斯将成为集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具备良好的对外贸易基础和优越的外部发展条件。
二.合作中心基本情况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总占地面积5.28平方公里,其中中方区域3.43平方公里,哈方区域1.85平方公里。
按照中哈两国的管理协定和国务院[2006]15号文件精神,合作中心的基本管理模式和政策如下:中哈两国对项目用地实施封闭后各留一个出入口,两国人员、第三国人员和无国籍人员、车辆、货物,持有效证件由各自出入口进入后可以跨境自由流动;对合作中心的监管采取一线放开、二线监管的基本原则,两国的查验机构由边境一线退入二线,两国项目连接通道属于无障碍区;两国人员、第三国人员和无国籍人员进入合作中心后,可以在区内自由选择停留点,一次性合法免签停留30天(这就意味着全年可以在区内居住,一年出来12次即可);合作中心各自一侧受本国司法管辖,适用本国现行法律及有关国际公约或中哈协议。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霍城经济开发区)简介
霍城经济开发区1992年成立,2000年10月升格为自治区级开发区,2011年9月30日,8平方公里被国务院划定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清水河配套园区,正式更名为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地处伊犁河谷西端,是中国向西开放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
开发区总面积为366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常住人口约7.5万人,流动人口约2.5万人,是周边5个乡镇和4个团场的中心,辐射人口30万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为外向型经济的“前店后厂”加工集聚区,新丝绸经济带上的商贸物流区和优势资源精深加工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具有六大优势:
一、区位交通优势(两条国道、两条高速、一条铁路、口岸、机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位于312、218国道交汇处,连霍、伊清霍高速公路、精伊霍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
开发区东临乌鲁木齐630公里,西接霍尔果斯口岸28公里,距伊宁机场60公里,距哈国最近的城市雅尔肯特60公里,距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300公里,距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493公里,距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980公里,距杜尚别(塔吉克斯坦)1158公里,距阿什哈巴德(土库曼斯坦)1968公里,距德国柏林7300公里,西行班列北线全程运输仅15天,比海运缩短了15天,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
重要交通枢纽和亚欧大陆的衔接点,是出入“亚欧大陆桥”和“一带一路”的咽喉要道,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二、政策优势(税收、土地、电价、设备补助)
1、国发[2011]33号、新政发[2012]48号、新党办发[2014]10号等文件对清水国家级开发区做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税收政策:所得税“五免五减”(前五年免征,后五年地方分享部分免征),如:绿色无公害饲料及添加剂开发、管道输煤、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铜、铅、锌、铝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功能性外墙保温涂料、新型墙体材料开发与生产、民族药物开发和生产、农业、林果业、畜牧业机械制造、天然香料新技术开发与生产、浆果果汁及谷物饮料开发生产、传统主食工业化生产、旅游纪念品生产、5万锭以上棉纺织生产、城市燃气工程、粮食、棉花、食用油、食糖、化肥、石油等重要商品现代化物流设施建设、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制作等
对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在用电、运输等方面给予特殊价格”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2、土地政策: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用地按14类工业用地最低标准84元/平方米执行。
3、电价最低可到0.35元/度,如纺织服装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等,居民用电0.55元/度、商业用电0.75元/度、普通工业用电0.58、大宗工业用电0.462元/度(以上电价为一千伏以下)。
4、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对于投资大、产业带动性强、税收贡献大的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政策。
三、配套设施优势
园区累计投资4.02亿元建设完成果霍高速公路清水河互通立交桥、日供水4万立方米自来水厂、23公里供排水主管网、35千伏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日处理1.6万立方米污水的污水处理厂,园区道路绿化亮化都已到位。
已达到“六通一平”(上下水、电、路、通讯、天然气)。
是伊犁各园区中配套设施最好的园区。
四、人力资源优势
青壮年劳动力20万人,普工工资在2000元/月左右,劳动成本低。
霍城县有职业技术学校一座可以承载企业技术人才的培训。
五、资源优势
霍城境内已发现的矿种有33种,石灰石30亿吨,煤炭资25亿吨。
开发区所在地清水河镇是新疆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甜菜、棉花、玉米、打瓜籽、蓖麻、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年交易量达100万吨。
红地球葡萄种植面积在超过6万亩,薰衣草2万亩。
亚洲独有的野樱桃李原始林区面积4000亩,种植面积为3000亩,樱桃李富含蓝梅中所含有的所有物质,且氨基酸含量比蓝梅的含量高30%,有补钙、补气、降血脂、血压等功效,目前是急需开发区的好项目。
开发区周边旅游资源丰富,有风景如画的赛里木湖、果子沟、历史遗迹伊犁将军府、阿里玛里城遗址、福寿庙遗址和图开沙漠等,具有着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六、自然环境优势
开发区气候属大陆型气候,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7.9-9.1摄氏度,昼夜温差最大20度,平均降水量300-500毫米,年日照2250-3000小时。
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海拔高度在715米,地质主要由0.2—1.5米亚粘土、粘土组成,地耐力30kpa以上,土层致密坚实。
一带一路作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贯穿中亚、东南亚、南亚。
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沿线有44亿人口、26个国家地区、21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我国总投资有望达到1.6万亿美元,一路一带也将迎来新的财税政策。
郑新欧、渝新欧、汉新欧等西行班列已正常运营,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将是投资者实现梦想的高地,创造财富的平台;是政策叠加的洼地,是开发和投资的热土。
这里百业竞兴,商机无限。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