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国家级)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5.30 MB
- 文档页数:17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霍城经济开发区)简介霍城经济开发区1992年成立,2000年10月升格为自治区级开发区,2011年9月30日,8平方公里被国务院划定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清水河配套园区,正式更名为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地处伊犁河谷西端,是中国向西开放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
开发区总面积为366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常住人口约7.5万人,流动人口约2.5万人,是周边5个乡镇和4个团场的中心,辐射人口30万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为外向型经济的“前店后厂”加工集聚区,新丝绸经济带上的商贸物流区和优势资源精深加工区。
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具有六大优势:一、区位交通优势(两条国道、两条高速、一条铁路、口岸、机场)清水河国家级开发区位于312、218国道交汇处,连霍、伊清霍高速公路、精伊霍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
开发区东临乌鲁木齐630公里,西接霍尔果斯口岸28公里,距伊宁机场60公里,距哈国最近的城市雅尔肯特60公里,距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300公里,距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493公里,距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980公里,距杜尚别(塔吉克斯坦)1158公里,距阿什哈巴德(土库曼斯坦)1968公里,距德国柏林7300公里,西行班列北线全程运输仅15天,比海运缩短了15天,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交通枢纽和亚欧大陆的衔接点,是出入“亚欧大陆桥”和“一带一路”的咽喉要道,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二、政策优势(税收、土地、电价、设备补助)1、国发[2011]33号、新政发[2012]48号、新党办发[2014]10号等文件对清水国家级开发区做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税收政策:所得税“五免五减”(前五年免征,后五年地方分享部分免征),如:绿色无公害饲料及添加剂开发、管道输煤、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铜、铅、锌、铝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功能性外墙保温涂料、新型墙体材料开发与生产、民族药物开发和生产、农业、林果业、畜牧业机械制造、天然香料新技术开发与生产、浆果果汁及谷物饮料开发生产、传统主食工业化生产、旅游纪念品生产、5万锭以上棉纺织生产、城市燃气工程、粮食、棉花、食用油、食糖、化肥、石油等重要商品现代化物流设施建设、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制作等对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在用电、运输等方面给予特殊价格”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条例【法规类别】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文字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2号【发布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17.11.29【实施日期】2018.01.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2号)《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条例》已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2017年11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
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2017年11月29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条例(2017年11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服务第三章开发建设第四章产业发展第五章投资促进第六章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和保障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与发展,规范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实行特殊经济政策进行经济开发、开放的特定区域。
开发区包括霍尔果斯口岸园区(含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伊宁园区、清水河园区和兵团分区。
开发区的开发、建设、管理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坚持统筹规划、内引外联、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开发区应当利用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拓展对外联结通道,发挥口岸和交通枢纽的作用,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示范区。
第五条鼓励境内外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在开发区内投资、兴办企业或者设立机构。
开发区内企业、机构和个人依法享受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优惠政策,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开发区内企业、机构和个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诚实守信、依法经营。
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1.09.30•【文号】国发[2011]33号•【施行日期】2011.09.3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文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中发〔2010〕9号)精神,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战略定位(一)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
充分发挥喀什地区和伊犁州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拓展对外联结通道,发挥口岸和交通枢纽的作用,加强与中亚、南亚、西亚和东欧的紧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努力打造“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开放合作平台,把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推动形成我国“陆上开放”与“海上开放”并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实施特殊经济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充分发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喀什和霍尔果斯的特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突出特色,加大对经济开发区的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推进与中亚、南亚、西亚和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着力加强与内地的紧密联系,着力提升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将喀什市和伊宁市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促进我国向西开放大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新疆伊犁州加快推进以霍尔果斯为中心,辐射带动伊宁市、清水河的“一区三园”大特区规划申报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复实施。
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重点的产业基础和国际化服务体系,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至少新增工业增加值100亿元以上;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简介商贸中心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初步规划为100平方公里,呈不规则形状。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本着少占耕地的原则,选定区域有沙漠、荒地和农田,其中沙漠和荒地占到了近60%,包括兵团农四师62团场的一部分,是本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到的欢迎兵团共建的原则,将其规划其中的。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规划思路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实行“一区三园”模式,即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以伊宁市为中心,包含霍尔果斯口岸、清水河开发区、伊宁市3个园区(包含位于霍尔果斯口岸的新疆兵团农四师工业园)。
近期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200平方公里。
同时,以国家支持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合作中心开发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战略合作伙伴和战略项目,力争2011年全面运营,把合作中心打造成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示范基础和前沿阵地。
[1]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规划措施一是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定位为基础,以政策落实为突破口,成立由州党委、政府领导挂帅的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认真研究制定特区建设工作方案,全力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抽调外经贸、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人员组成特区规划论证工作组,围绕“三个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服务中心、国际区域性进出口加工中心)、“五大支柱产业”(进出口加工、物流、外贸、旅游、房地产)、“四大园区”(合作中心、中心配套区、铁路口岸、兵团经济开发区)开展规模论证工作,委托国家开发区协会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力争6月底以前完成特区规划论证,提交上级部门审核。
二是加快推进以霍尔果斯为中心,辐射带动伊宁市、清水河的“一区三园”大特区规划申报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复实施。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新疆伊犁州加快推进以霍尔果斯为中心,辐射带动伊宁市、清水河的“一区三园”大特区规划申报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复实施。
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重点的产业基础和国际化服务体系,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至少新增工业增加值100亿元以上;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开发区简介商贸中心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初步规划为100平方公里,呈不规则形状。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本着少占耕地的原则,选定区域有沙漠、荒地和农田,其中沙漠和荒地占到了近60%,包括兵团农四师62团场的一部分,是本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到的欢迎兵团共建的原则,将其规划其中的。
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规划思路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实行“一区三园”模式,即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以伊宁市为中心,包含霍尔果斯口岸、清水河开发区、伊宁市3个园区(包含位于霍尔果斯口岸的新疆兵团农四师工业园)。
近期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200平方公里。
同时,以国家支持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合作中心开发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战略合作伙伴和战略项目,力争2011年全面运营,把合作中心打造成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示范基础和前沿阵地。
[1]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 规划措施一是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定位为基础,以政策落实为突破口,成立由州党委、政府领导挂帅的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认真研究制定特区建设工作方案,全力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抽调外经贸、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人员组成特区规划论证工作组,围绕“三个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服务中心、国际区域性进出口加工中心)、“五大支柱产业”(进出口加工、物流、外贸、旅游、房地产)、“四大园区”(合作中心、中心配套区、铁路口岸、兵团经济开发区)开展规模论证工作,委托国家开发区协会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力争6月底以前完成特区规划论证,提交上级部门审核。
二是加快推进以霍尔果斯为中心,辐射带动伊宁市、清水河的“一区三园”大特区规划申报工作,争取国家尽快批复实施。
霍城县清水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情况霍城县清水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最西端。
1992年5月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清水河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0年10月,升格为自治区级开发区。
2007年更名为“霍城经济开发区”。
2011年9月30日,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清水河配套产业园区8平方公里)。
霍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3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万亩,总人口1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7.5万人,由汉、维、回、哈等18个民族组成。
开发区规划面积31.7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20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6.4平方公里。
一、区位优势开发区位于312、218国道交汇处,南濒伊犁河,北倚天山山脉,东临乌鲁木齐630公里,西接霍尔果斯口岸28公里,距伊宁机场60公里。
它是国内经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各国的陆路必经之地,是出入“亚欧大陆桥”的咽喉要道,穿境而过的精清霍、伊清霍高速公路、精伊霍铁路环抱开发区,使这里形成承东启西、联南络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之势。
二、资源优势1、矿产资源:霍城境内到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33种,主要有煤、铁、铜、铅、锌、钼、金、银、水晶、冰洲石、磷、石灰岩、矿泉水、医疗热气等。
- 1 -现有各类矿山62家,其中煤矿5家,石灰岩4家,铅锌矿1家,长石矿1家、砂石、粘土51家。
2、生物资源:森林资源中树种以雪岭云杉为主,山杨、白桦混交林;野果林有苹果、杏、山楂、野酸梅等;野生动物有马鹿、黄羊、野鸡、天鹅、野猪、野兔、水獭、雪鸡等;野生植物有伊犁贝母、甘草、党参等。
3、旅游资源:开发区周边有风景如画的塞里木湖、果子沟峡谷、阿里玛里城遗址、福寿庙遗址、伊犁将军府、183公里边境线、秃黑鲁•帖木尔汗麻扎等名胜古迹。
4、林果资源霍城水土光热资源充足,适合苹果、西瓜、桃子等水果生长,被称为“雪山脚下的瓜果之乡”5、农业资源开发区是新疆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甜菜、棉花、玉米、黄豆、打瓜籽、蓖麻、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年交易量达1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