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向导
- 格式:doc
- 大小:189.50 KB
- 文档页数:1
RTK操作说明(S82、S86)方法1.操作:工程→新建工程→输入作业名称,选择“向导”,点击ok→选择“北京54椭球”,点击“下一步”→输入中央子午线→点击“确定”→点击“设置”→选择“其他设置”中的“移动站天线高”→输入天线高,并选择直接显示实际高程→去至少两个已知点测量84等坐标(每个点可以多测几次,比较一下选择最好的点)→点击“设置”,选择控制点坐标库,→点击“增加”→输入已知点坐标,点击“ok” →选择“从坐标管理库选点” →选择“导入”→选择扩展名为RTK(例:905.RTK) →选择与刚才输入的已知点坐标对应的84坐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ok” →增加第二个已知点(重复增加第一个已知点的操作)→增加若干点完毕后,点击“保存”→为参数文件起一个名字→点击“确定”→点击“ok” ”→点击“应用” →点击“设置”→选择“测量参数”,“四参数设置”→察看比例尺是否接近于1(最好小数点后有5个9或者5个0)→开始测量或放样工作方法2. 工程→新建工程→输入作业名称,选择“套用”,点击ok→选择被套用的工程设置文件(例:905.ini)→点击“确定”→点击“工具”,“校正向导”→选择“基准站架在未知点”,下一步→输入当前已知点坐标及天线高,点击“校正”→检合然后开始作业。
RTK简易操作步骤(以s82为例)RTK由两部分组成:基准站部分和移动站部分。
其操作步骤是先启动基准站,后进行移动站操做。
一.基准站部分1.架好脚架于已知点上,对中整平(如架在未知点上,则大致整平即可)。
2.接好电源线和发射天线电缆。
注意电源的正负极正确(红正黑负)。
3.打开主机和电台,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和卫星质量达到要求后(大约1分钟),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5秒钟快闪2次,同时电台上的TX指示灯开始每秒钟闪1次。
这表明基准站差分信号开始发射,整个基准站部分开始正常工作。
注意:为了让主机能搜索到多数量卫星和高质量卫星,基准站一般应选在周围视野开阔,避免在截止高度角15度以内有大型建筑物;为了让基准站差分信号能传播的更远,基准站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的位置。
广东科力达仪器有限公司GPS简易操作系列文档
如何使用校正向导
一、国内RTK软件通用的作业模式说明
与进口仪器不同,国产的GPS在作业时允许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启动,这种作业的模式的优点是明显的,因为基准站和发射电台连接在一起,所以普遍要求需要架设在较高地形处,这样,若架设已知点,则对中整平工作量较大,而且每次关机后重新作业均要反复操作,非常麻烦。
二、科力达公司的措施
科力达仪器公司在RTK软件中增加了一个校正向导功能,省去了上述麻烦,将RTK外业模式修改为:四参数+ 校正参数模式。
下面详细讲述作业过程。
第一天外业:第一天外业时,找好空旷、高地形处随意架设基准站开机,依次完成“新建工程”、“求四参数”步骤便开始作业,这一步不涉及校正参数的问题。
第二天外业:当第一天未完成任务,需要第二天在同一块测区继续作业,或者在第一天作业时由于意外导致基准站关机,须重新开机补测时,均需要在四参数基础上增加一个校正参数,否则就出现测量错误。
操作步骤如下:
打开昨天的工程(此时已有四参数)→“工具”菜单→校正向导→弹出“校正模式选择”→默认为“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一个已知点(比如:A1点)的地方坐标→拿着移动站走到A1点上并且对中整平同时固定解的情况下,点击“校正”按钮(注意这一步的顺序,一定要在对中整平且固定解情况下点击“校正”)→弹出“校正向导提示”,点击“确定”→自动返回主界面,这时显示的坐标就是“四参数+校正参数”共同作用下地方坐标了。
1。
一、仪器设置86/86T仪器设置Ⅰ.切换工作状态如果机子已经设置好了,可以直接开机,会进入到上次关机时的工作模式。
如果要改变工作模式,需要重新设置,操作方法如下:打开S86 电源后进入程序初始接口,初始接口如下图:初始接口中的选择初始接口有两种模式选择:设置模式、采集模式;看到屏幕左上角出现倒计时数字时按键进入设置模式(如下图),如不选择则进入上次关机时的默认模式。
进入设置模式主接口,按或选择项目,选好后按确定。
进入下图:按或键可选择静态模式、基准站工作模式、移动站工作模式以及返回设置模式主菜单,移动到相应项目上按键确认,并进入到相应的模式下,可以设置或修改相应参数。
例如基站设置:进入基准站模式可选择基准站模式设置,如图选择修改进入参数设置接口,如图按可分别进入差分格式、发射间隔、记录数据的设置。
如下图设置完毕后,按确认,最后返回到下图界面最后确认完后机子会自动重启。
Ⅱ.切换数据链在正常工作模式下可以更改数据链,方法如下:在正常工作模式下,按一下可进入模块设置界面,如图当基准站和移动站连接上后,需要更改工作模式,如原来用的电台数据链,现在想改用GPRS/CDMA 模块,或想改变电台通道等等。
则可以通过模块设置进行操作, 按一下可进入修改数据链界面,如下图:在这个界面下把数据链改成自己需要的即可。
82主机操作说明Ⅲ.状态查看82仪器设置Ⅰ.切换工作状态长按P+F开机等六个灯(3个灯均有红灯和绿灯)都同时闪烁,双手松开,进入切换状态,如果不是同时闪烁,请关机再重新操作。
左边F进行选择,右边电源P进行确认,确认以后主机会重新启动。
按F切换到第一个红灯,按P确认,主机切换为移动站按F切换到第二个红灯,按P确认,主机切换为基站按F切换到第三个红灯,按P确认,主机切换为静态注:切换到绿灯为调试状态,只有红灯为切换工作状态Ⅱ.切换数据链按电源P正常开机以后,长按F键,主机蜂鸣2声以后松开F键,只剩一个绿灯在闪烁,表示进入数据链切换状态,如不是只有绿灯闪烁,请再次长按F键。
使用RTK校正向导的操作流程1. 简介RTK(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al-Time Kinematic)是一种高精度的GPS定位技术。
RTK校正向导是一款简单易用的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在RTK定位中进行校正操作。
本文档将介绍使用RTK校正向导的详细操作流程。
2. 安装和启动RTK校正向导在开始使用RTK校正向导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安装。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下载RTK校正向导安装包。
2.执行安装包,按照提示完成安装。
3.双击桌面上的RTK校正向导图标,启动应用程序。
3. 连接GPS设备使用RTK校正向导之前,需要先将GPS设备连接到电脑上。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保GPS设备已经正确连接到电脑并且供电正常。
2.启动RTK校正向导应用程序。
3.在菜单栏中选择“设备”-“连接”,然后选择正确的GPS设备端口和波特率进行连接。
4. 创建新项目在进行RTK校正操作之前,需要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在RTK校正向导主界面点击“新建项目”。
2.输入项目名称和描述,然后点击“确定”。
3.系统将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并自动切换到该项目。
5. 设置基站和移动站参数在进行RTK校正之前,需要设置基站和移动站的参数。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在项目菜单中选择“设置”-“基站参数”。
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基站的位置坐标和高度信息。
3.点击“确定”保存设置。
4.在项目菜单中选择“设置”-“移动站参数”。
5.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移动站的类型和通信方式。
6.输入移动站的ID和其他相关参数。
7.点击“确定”保存设置。
6. 进行RTK校正完成基站和移动站参数设置后,可以进行实际的RTK校正操作。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在项目菜单中选择“校正”-“开始校正”。
2.RTK校正向导将开始接收GPS数据并进行校正操作。
3.校正过程中,请确保基站和移动站之间保持良好的通信连接。
南方gnss简单操作流程1、仪器开箱,安装三脚架,把gnss主机安装到三脚架上,整平,架设电台三脚架并整平,架设电台天线,把电台挂到主机三脚架上,并连接好电台电源线和信号线,打开电台开关。
2、设置基站:长按住开关键和F键,等六个灯同时闪烁时松开,按F键切换到基站模式(中间红灯),10秒后,长按F键,听到第二声响时松开,按F键切换到外接模式(右边绿灯)。
3、取出手簿,按PWR键开机,开机后进去主菜单,设置—蓝牙—点击添加新设备—点击添加设备串号—下一步—输入密码—完成。
点击屏幕上方的COM端口—新建发射端口—选择端口(如COM8)--完成--住此端口。
4、返回到主菜单,点击工程之星3.0—点击配置—端口配置—选择刚才3中配置的端口。
波特率选择115200。
--点击确定。
点击工程—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称并牢记—点击确定—选择坐标系(China/BJ54/38)--点击编辑—选择中央子午线(114)和投影方式(高斯投影)--点击确定—点击确定。
5、点击配置—仪器设置—主机工作模式—主机数据链设置—下一步—外置—确定。
点击基准站设置—格式(RTCM3)--点击单点定位—点击启动基站。
基站设置完毕。
6、拿出移动站主机安装到测量杆上,安装移动站天线。
设置移动站:长按住开关键和F键,等六个灯同时闪烁时松开,按F键切换到移动站模式(左边红灯),10秒后,长按F键,听到第二声响时松开,按F键切换到电台模式(左边绿灯)。
7、快速按两下手簿WIN键,切换到主菜单。
设置—蓝牙—点击添加新设备—点击添加设备串号—下一步—输入密码—完成。
点击屏幕上方的COM端口—新建发射端口—选择端口(如COM7)--完成。
记住此端口。
8、返回到主菜单—打开任务管理器—双击工程之星3.0进入—端口配置—选择刚才7中配置的端口。
波特率选择115200。
--点击确定。
--点击配置—仪器设置—主机工作模式—主机数据链—电台—确定。
9、点击移动站设置—数据差分格式(RTCM3) --确定。
RTK测量的前期步骤:●第一步:架设基准站,把基准站的机头架设在三脚架上,然后把发射天线、电台和电瓶连接好,打开主机电源,机头的基准站状态是红灯在中间的灯上,然后看电台的发射信号灯是否正常,查看电台的电台通道(手簿上的电台通道必须要和电台的电台通道一直才可以接收到信号达到固定解),若电台正常发射电台信号表明基准站架设完成。
●第二步:手簿要和移动站连接,打开移动站和手簿,点开手簿蓝牙,收索移动站串号与移动站配对(记清楚配对的com口是多少),然后打开工程之星,配置里面的com口设置和蓝牙里面的必须一样,点连接或确定连接到移动站,看是否收到电台信号(在电台信号一致的情况下),若移动站达到固定解表明移动站设置完毕●第三步:新建工程文件(若还是用上次的工程这不必新建,只需打开以前的工程即可,看软件的左上方的工程名字),选择正确的坐标系(必须和设计单位的坐标系要一致),填好正确的当地工作地点的中央子午线,然后点击确定工程建立完毕。
●第四步:做转换参数,在移动站固定解的状态下采集多个控制点坐标,然后点”配置”里面的求转换参数,把控制点的已知坐标输入和刚刚采集的点的坐标一一对应输入手簿里面,在精度都可以的情况下,点击计算——保存——应用,找一个控制点检验一下没有问题即可开始工作。
以后在同一地点工作即可打开相应的参数文件,做一个点校正即可(注意:基准站每关机一次就必须做一次点校正)。
检查无误即可进行后续工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参予计算的控制点原则上至少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控制点等级的高低和分布直接决定了四参数的控制范围。
经验上四参数理想的控制范围一般都在5-7公里以内。
四参数的四个基本项分别是:X平移、Y平移、旋转角和比例。
,校正参数的使用通常都是在已经使用了四参数或者七参数的基础上才使用的。
(主界面——输入——求转换参数——增加——输入控制点已知坐标点名,XY高程——确定——从坐标管理库选点——坐标库中找对应采集过的控制点,选中——确定——确认,如上增加个个控制点,最后点击保存——输入文件名——Ok——应用——是)●后续的点校核(点校正或矫正向导),把移动站立在已知的控制点上,把控制点的坐标和移动站的杆高输入后点击矫正按钮——确定即可1、作业流程2、流程细则(1)基站架设架设仪器之前首先考虑测区的范围大小,周围环境情况:是否有高压线、大面积水域或者高层建筑。
GPS(RTK S86T)简易操作手册已知两点坐标,求参数转换操作一、我的设备(手簿连接移动站)点击:控制面板1、设备属性→蓝牙设备→扫描设备,进行扫描,搜寻到移动站后,点击“+”(对应的移动站机身号)→串口服务;弹出相应的界面→串口号com 7 (默认) 或者选择任意一个串口号如图选择8→确定,点击“ok”回到桌面。
注:工程之星中端口设置串口号必须与连接蓝牙时选的串口号相同!此设置在配置里将提到。
2、基准站不用连接操作二、EGStar(工程之星)一、点击:配置1、端口设置端口改为连接移动站蓝牙时所选串口号com7 (默认)波特率 115200仪器类型 RTK确定注:工程之星串口号必须与蓝牙串口号(移动站)相同!如图所示选择8号4、仪器设置移动站设置(第一次设置后,一般不用改动)解算精度水平: commonRTK解算模式: NORMAL差分数据格式要与移动站和基准站一致5、电台设置读取主机信息(即基准站与移动站连接)切换通道设置为: 1 。
→点击:切换。
→点击:确定。
注:4)、5)一般情况下不用改动,使用默认值。
以上五步都设置完成后,退出工程之星。
重新进入。
1、工程设置(增加新的坐标系)配置—工程设置—编辑—增加“参数系统名”指的是对坐标系的命名,“椭球名称”按需选择,如“Beijing54”、“X ian80”,输入“中央子午线”,点击OK、再点击确定,回到工程设置的界面(见下图)点击天线高注:各个地区中央子午线不一样,详询技术人员二、点击:工程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称→确定→选择坐标系→确定。
点击屏幕左下角的,查看卫星状态点击退出卫星信息界面三、点击:测量点测量→(把移动站杆放到第一个控制点位上,对中后按键盘:“1”(要求有固定解),在弹出界面输入杆高 2 米→确定(按ENT键)。
再在第二控制点重复上诉步骤。
完成后→取消。
回到工程之星界面。
四、点击:输人1、求参数转换增加→输人第一控制点坐标值:点号、X、Y、H。
蠕动泵的功能介绍与故障分析一,安全注意事项危险:请使用与机器铭牌上一致的电源,否则将损害设备!请勿自行拆装机壳和改造设备内部,否则会引起故障,甚者电击事故!危险:安装和拆卸泵管时,请关闭电源,不要靠近转动的滚轮部位,防止手指和衣物被卷入机械机构!警告:泵管可能发生破损引起液体外溢,请采取必要保护措施,定期检查泵管!安装和拆卸外部控制装置,请务必关闭电源,防止损害设备!警告:再连接外控或通讯接口时,请切断电源!警告:请将机器的保护地与大地连接,否则会有触电的危险或电磁干扰!警告:本产品不建议直接用于医疗。
二,部件及接口泵头触摸屏泵头固定架联轴节驱动器电源插孔电源开关外控接口RS232接口风扇三,显示面板及操作按键:启停键。
控制泵的启动和停止:方向键。
控制泵运转的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之间切换:全速键。
泵以最高的转速运行,用于充满或排空液体:简易分装。
设置简易分装量或者启动简易分装触摸显示屏A:键盘锁。
当键盘锁定时,无法进入修改控制模式和系统参数。
点击图标,锁定和解锁之间切换,图标如下:B:静音键。
触摸提示音和按键音开启或关闭。
图标如下:C:控制模式。
点击图标进入控制模式选择界面,共有四种模式●内控模式:泵的操作由按键和触摸屏控制;●脚踏模式:泵的启停由脚踏开关控制,其他参数由按键和触摸屏控制;●电流模式:泵的流量由外部模拟量4-20mA控制,启停和方向由外部信号控制,按键不起作用。
●电压模式:泵的流量由外部模拟量0-5V或0-10V控制,启停和方向由外部信号控制,按键不起作用。
D:快速设定。
点击图标进入快速设定界面,可对累计液量和累计次数清零。
图标如下图E:系统设置。
点击图标进入系统设置菜单,可再选择相应菜单修改参数。
图标如下图F:流量设置。
显示当前的流量。
在停止状态下,可点击数值在弹出的对话框直接输入要修改的数值,注意对话框上的数值范围和流量单位。
G:流量单位。
显示当前的流量单位,在停止状态下,点击其可改变单位。
RTK坐标参数转换,图文教程!一、求重合点参数转换的主要工作就是测定重合点。
重合点是指的同时有两种坐标系坐标的大地点(或各等级控制点)。
重合点的成果获取又可以分为两种:一、通过实测得到;二、通过收集获取已有控制点成果获得。
下面就是两种成果的列子:假设我们在一个地方要加密图根或者测图、放样:我们有四个地面点的1980西安坐标。
点名 X 坐标值 Y 坐标值 1985高程(m) (m) (m)D05 3372824.402 35 564413.221 359.523D10 3371097.742 35 567824.123 355.942D13 3370286.806 35 564590.361 274.045D15 3370077.975 35 562012.967 276.000我们来利用这两种方法求取参数:1、实测点2、已有控制点成果点名纬度 B 经度 L 大地高H(°′ ″ ) ( °′ ″ ) (m)D05 30 28 25.54978 105 40 14.84791 317.676D10 30 27 28.80871 105 42 22.30994 314.169D13 30 27 03.11715 105 40 20.92242 232.224D15 30 26 56.82404 105 38 44.27925 234.140你看几个点的经纬度坐标都有了,就不需要实地测量了,直接输入到坐标管理库求转换参数就行了。
(GPS控制点经纬度在严密平差计算后会得到,并会随计算成果一并上交,收集测区控制资料时注意收取)在求取参数之前大家先看下面的说明:无论什么牌子的GPS 接收机输出的数据都是 WGS-84 经纬度坐标,需要转化到施工测量坐标,这就需要软件进行坐标转换参数的计算和设置,转换参数就是完成这一工作的主要工具。
求转换参数主要是计算四参数或七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可以方便直观的编辑、查看、调用参与计算四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的校正控制点。
南方RTK测量如何求七参数通常最大距离小于10公里的测区,使用四参数就可以了,很多论文的实验结论都证明了对于小范围的测区,使用四参数坐标转换的结果优于七参数坐标转换的结果。
1.参数求解的过程基本相同,就是在测区中心位置架设好基准站,然后使用流动站新建工程,设置基本的投影的参数,如西安80坐标系,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线,Y坐标常数500km等,2.直接使用流动站到三个及以上已知高等级控制点测量固定解状态下的坐标。
3. 求解参数:依次输入已知控制点的成果坐标,并指定之前RTK 测量获得对应控制点的坐标,保存参数后应用。
4.检核:使用应用参数后的RTK流动站,测量一个已知的控制点,并检查观测坐标值与成果坐标的互差。
南方灵锐S82RTK操作步骤及使用技巧分享首次分享者:郜亚辉已被分享1次评论(0) 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一.基准站部分1)基准站安装1.在基准站架设点上安置脚架,安装上基座,再将基准站主机用连接头安置于基座之上,对中整平(如架在未知点上,则大致整平即可)。
注意:基准站架设点可以架在已知点或未知点上,这两种架法都可以使用,但在校正参数时操作步骤有所差异。
2. 安置发射天线和电台,将发射天线用连接头安置在另一脚架上,将电台挂在脚架的一侧,用发射天线电缆接在电台上,再用电源电缆将主机、电台和蓄电池接好,注意电源的正负极必须连接正确(红正黑负),否则保险丝将被烧断。
注意:主机和电台上的接口都是唯一的,在接线时必须红点对红点,拔出连线接头时一定要捏紧线头部位,不可直接握住连线强行拨出。
2)主机操作1.打开主机主机上只有一个操作按钮(电源键),轻按电源键打开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和卫星质量达到要求后(大约1分钟),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5秒钟快闪2次,表明基准站开始正常工作。
2.打开电台在打开主机后,就可以打开电台。
轻按电台上的“ON/OFF”按钮打开电台,当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5秒钟快闪2次时,同时电台上的TX指示灯会开始每秒钟闪1次。
S-82操作步骤1.基准站模式切换:在关机状态下同时按住F键和开机键,不要松手,等到6个灯同时闪了之后松手。
然后按F键切换到第二个红灯亮,按开机键确认。
仪器响3声之后按住F键不要松手,响一声后松手,然后按F键切换到第二个绿灯亮为网络模式、第三个绿灯亮为电台模式,按开机键确认即可!架好基准站后,接好发射天线。
按住电源键开机。
当基准站收到至少5颗卫星,PDOP<3后,基准站主机开始工作。
基准站可以架在已知点,也可以架在未知点。
基准站架设首先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地势要高、开阔,最好没有什么干扰因素(如高压线、发射电台、大的水域等,最好远离200米以上),如果需要远距离作业时,基准站架设的越高越好,总之,如果有条件可以架设在比较高,干扰因素比较少的楼顶上面最好。
2.移动站模式切换:在关机状态下同时按住F键和开机键不要松手,等到6个灯同时闪了之后松手,按F键切换到第一个红灯亮,按开机键确认。
等到仪器响3声后按住F键等到响一声后松手,然后按F键切换到第一个绿灯亮为电台模式,第二个绿灯亮为网络模式,第三个绿灯没有意义。
选择好之后按开机键确认即可!3.手簿操作:(1)在基准站架设完毕(选择好电台通道并开机),移动站设置好开机之后,按住手簿上的红色回车键打开手簿。
(2)然后双击屏幕下方任务栏中的黑色图标,打开蓝牙—点击上方菜单的“设备”—点击“扫描”,完毕后点击与手簿相连的移动站机身编号,选择“配对”—“下一步”,把屏幕中的Serial Port前面的勾选上,然后选择端口(注意:必须的COM几,然后记住这个数字,接下来能用到),选好之后点击下一步—完成—OK。
(3)双击“我的设备”—“Flash Disk”—“SETUP”—双击工程之星的图标打开工程之星。
(4)此时可能会提示“打开端口失败”,这时点击“设置”—连接仪器—选择下面的“输入模式”—后面的数字就是在上面选择的COM几的数字,两者必须保持一致。
到此蓝牙连接就结束了,看屏幕右下方的状态是否达到固定解。
西安北斗星联测绘RTK在同一地区多天作业的操作时间:2011-10-14 10:48来源:未知作者:xabdxl 点击: 109次在同一地区进行多天作业,这是使用RTK最为常见的问题,较多数人是每天都到已知点上去校正,其实这种方式在RTK刚出来的时候才这样做,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南方公司在常规的四参数、七参数校正中,增加了一个单点校正参数,其实这个校正参数就是我们的三参在同一地区进行多天作业,这是使用RTK最为常见的问题,较多数人是每天都到已知点上去校正,其实这种方式在RTK刚出来的时候才这样做,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南方公司在常规的四参数、七参数校正中,增加了一个单点校正参数,其实这个校正参数就是我们的三参数。
我们知道,七参数可进行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完全转换,包括平面与高程,而四参数,只是进行了平面的有效转换。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两个已知点来进行校正后测量,就是计算我们的这个四参数,而对于高程,它的改正是在我们的校正参数里。
也就是说,当我们校正第一个已知点的时候,是将GPS坐标系与已知坐标系进行了一个坐标平移,求得x,y,h增量,得到我们的三参数,在手薄中,可查看此校正参数。
当新建工程还为校正时,此校正参数中的x,y,h都为0,当校正第二点的时候,软件实际是利用这两个点自动计算出了四参数并加载到我们四参数选项中,去查看校正参数,你会发现其中x,y都为0,h还有一个改正值。
这是因为x,y已知参与计算并最终计算出了四参数,所以在校正参数x,y都为0,在四参数中没有高程改正,所以高程改正还会在这里显示,并且在这一地区作业都将以这个高程改正为基准来改正其它的测量点高程。
我们弄明白了单点校正与两点校正各自的参数后,对于同一地区多天作业我们也就大致知道怎么做了。
有一部分刚接触RTK测量的人员,他们说我第一天基站架在某一点上,第二天还架在那里,把仪器的高度也调成那么昨天的高度,不就可以用了吗,其实这是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RTK操作步骤1,架设好基准站,确定电瓶正负极没有接反,然后将电台开机,然后开主机,等待几分钟,确认基准站已经发射,发射状态为:PWR灯常亮,STA灯一秒闪一次,DL灯5秒钟连续闪烁2次,卫星灯每隔30秒连续闪烁,闪几次就是锁定几颗卫星,电台上的TX 灯一秒闪烁一次。
作业区域比较远时,可以将电台后面的扳手板到H上,也就是高档,这个距离一般为8-10公里左右。
2,架设好移动站,将移动站开机,然后将手簿打开,点击进入工程之星,手簿屏幕下方出现不断变动的数据时,也就是手簿左下角的状态不是“无数据”时,蓝牙就连结上了,否则重新连接,然后看通道是否跟基准站电台上的数字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话就在手簿的设置菜单下选择电台设置,选择对应的通道然后选择切换,等出现切换成功的字样时退出即可。
当蓝牙连接不上时,可以将手簿热启动,然后重新进入工程之星。
3,将移动站放在已知点上,在手簿的工程菜单下选择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称,然后选择OK,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椭球系,然后点击下一步,在中央子午线栏输入坐标系要求的中央子午线,然后点击确定,再在工程菜单下选择新建文件,输入对应的文件名称,然后确定,再选择工具菜单下的校正向导,选择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上,点击下一步,出现校正向导一,输入已知点坐标,然后选择校正,此时移动站一定要对中整平,然后再选择确定,这时移动站可以拿走了,校正完后最好在已知点上测一次点。
4,将移动站放到第二个已知点上,然后选择工具菜单下的校正向导,选择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上,选择下一步,到向导一,然后再选择下一步,到向导二,在这里输入第二点的坐标,然后选择校正,同样,移动站要对中整平,再选择确定,再在这个已知点上测一个点。
5,校正完成后,点击设置菜单下的测量参数,选择四参数,察看四参数的比例,比例应该大于0.9999……至少4个9,小于1.0000……最少4个零,这样的参数就是合格的,然后将移动站放到第三个已知点上,测个点,与已知点比较一下,看误差多少,等级比较高的控制点的误差应该控制在2公分以。
西安北斗星联测绘RTK在同一地区多天作业的操作时间:2011-10-14 10:48来源:未知作者:xabdxl 点击: 109次在同一地区进行多天作业,这是使用RTK最为常见的问题,较多数人是每天都到已知点上去校正,其实这种方式在RTK刚出来的时候才这样做,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南方公司在常规的四参数、七参数校正中,增加了一个单点校正参数,其实这个校正参数就是我们的三参在同一地区进行多天作业,这是使用RTK最为常见的问题,较多数人是每天都到已知点上去校正,其实这种方式在RTK刚出来的时候才这样做,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南方公司在常规的四参数、七参数校正中,增加了一个单点校正参数,其实这个校正参数就是我们的三参数。
我们知道,七参数可进行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完全转换,包括平面与高程,而四参数,只是进行了平面的有效转换。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两个已知点来进行校正后测量,就是计算我们的这个四参数,而对于高程,它的改正是在我们的校正参数里。
也就是说,当我们校正第一个已知点的时候,是将GPS坐标系与已知坐标系进行了一个坐标平移,求得x,y,h增量,得到我们的三参数,在手薄中,可查看此校正参数。
当新建工程还为校正时,此校正参数中的x,y,h都为0,当校正第二点的时候,软件实际是利用这两个点自动计算出了四参数并加载到我们四参数选项中,去查看校正参数,你会发现其中x,y都为0,h还有一个改正值。
这是因为x,y已知参与计算并最终计算出了四参数,所以在校正参数x,y都为0,在四参数中没有高程改正,所以高程改正还会在这里显示,并且在这一地区作业都将以这个高程改正为基准来改正其它的测量点高程。
我们弄明白了单点校正与两点校正各自的参数后,对于同一地区多天作业我们也就大致知道怎么做了。
有一部分刚接触RTK测量的人员,他们说我第一天基站架在某一点上,第二天还架在那里,把仪器的高度也调成那么昨天的高度,不就可以用了吗,其实这是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
1,架设好基准站,确定电瓶正负极没有接反,然后将电台开机,然后开主机,等待几分钟,确认基准站已经发射,发射状态为:PWR丁常亮,STA灯一秒闪一次,DL灯5秒钟连续闪烁2次,卫星灯每隔30 秒连续闪烁,闪几次就是锁定几颗卫星,电台上的TX灯一秒闪烁一次。
作业区域比较远时,可以将电台后面的扳手板到H上,也就是高档,这个距离一般为8-10公里左右。
2,架设好移动站,将移动站开机,然后将手簿打开,点击进入工程之星,手簿屏幕下方出现不断变动的数据时,也就是手簿左下角的状态不是“无数据”时,蓝牙就连结上了,否则重新连接,然后看通道是否跟基准站电台上的数字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话就在手簿的设置菜单下选择电台设置,选择对应的通道然后选择切换,等出现切换成功的字样时退出即可。
当蓝牙连接不上时,可以将手簿热启动,然后重新进入工程之星。
3,将移动站放在已知点上,在手簿的工程菜单下选择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称,然后选择0K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椭球系,然rb后点击下一步,在中央子午线栏输入坐标系要求的中央子午线,然后点击确定,再在工程菜单下选择新建文件,输入对应的文件名称,然后确定,再选择工具菜单下的校正向导,选择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上,点击下一步,出现校正向导一,输入已知点坐标,然后选择校正,此时移动站一定要对中整平,然后再选择确定,这时移动站可以拿走了,校正完后最好在已知点上测一次点。
4,将移动站放到第二个已知点上,然后选择工具菜单下的校正向rH导,选择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上,选择下一步,到向导一,然后再选择下一步,到向导二,在这里输入第二点的坐标,然后选择校正,同样,移动站要对中整平,再选择确定,再在这个已知点上测一个点。
校正完成后,点击设置菜单下的测量参数,选择四参数,察看5,四参数的比例,比例应该大于...... 至少4个9,小于 ....... 最少4个零,这样的参数就是合格的,然后将移动站放到第三个已知点上,测个点,与已知点比较一下,看误差多少,等级比较高的控制点的误差应该控制在 2 公分以内。
一、SDE-230测深仪菜单及功能快捷栏二、水深测量操作流程介绍1)在测量船上固定、连接好测深仪换能器和GPS接收机。
2)测深仪开机,运行『自由行』测量导航软件,此时会同时打开『SDE-230』控制软件。
3)在『自由行』软件界面新建测量工程、正确输入各项测量参数、导入测量底图,正确设置通讯端口后,点击连接仪器快捷按钮,连接好GPS接收机,保证数据通讯正常。
4)在『SDE-230』控制软件界面,点击『自动』或者『手动』按钮,进入测量模式。
5)点击『SDE-230』控制软件『记录』按钮,在弹出的『另存为』界面点击『保存』。
此时测深仪开始工作,在『SDE-230』软件主界面有水深显示。
6)点击『SDE-230』软件『设置』菜单下的『参数设置』,弹出『测量设置』界面,在该界面内设置好『吃水』、『声速』,依次点击『应用』、『确定』。
7)在『自由行』软件界面,点击『开始测量』快捷按钮,软件开始记录测量数据,就可以开船进行测量了。
8)测量完成后,用《自由行》软件进行数据后处理,将最终结果在南方CASS中展点成图。
水深数据后处理的方法,请参照《自由行》软件使用说明书。
测深仪测量时,『SDE-230』软件记录的图形文件是水深测量数据后处理时的重要参考文件,因此测量时最好予以保存,以供后期调用;同时,为了方便后期数据调用,该图形文件默认以“年.月.日—时.分”时间格式命名,建议客户最好不要进行重命名。
三、测深仪菜单介绍3.1 文件菜单1)『新建』:用于新建一个水深图形文件。
2)『页面设置』:打印测深仪波形文件时,用于设置打印页面参数。
3)『打印预览』:打印波形文件时,进行打印预览。
4)『打印』『连续打印』:打印波形文件命令。
5)『最近文件』:显示最新的波形文件文件名。
6)『退出』:退出SDE-230软件。
3.2设置菜单设置菜单包括『参数设置』、『通讯设置』、『测量参数设置』、『记录速度』设置、『单位』和『语言』设置。
RTK测量的前期步骤:●第一步:架设基准站,把基准站的机头架设在三脚架上,然后把发射天线、电台和电瓶连接好,翻开主机电源,机头的基准站状态是红灯在中间的灯上,然后看电台的发射信号灯是否正常,查看电台的电台通道〔手簿上的电台通道必须要和电台的电台通道一直才可以接收到信号到达固定解〕,假设电台正常发射电台信号说明基准站架设完成。
●第二步:手簿要和移动站连接,翻开移动站和手簿,点开手簿蓝牙,收索移动站串号与移动站配对〔记清楚配对的com口是多少〕,然后翻开工程之星,配置里面的com口设置和蓝牙里面的必须一样,点连接或确定连接到移动站,看是否收到电台信号〔在电台信号一致的情况下〕,假设移动站到达固定讲解明移动站设置完毕●第三步:新建工程文件〔假设还是用上次的工程这不必新建,只需翻开以前的工程即可,看软件的左上方的工程名字〕,选择正确的坐标系〔必须和设计单位的坐标系要一致〕,填好正确的当地工作地点的中央子午线,然后点击确定工程建立完毕。
●第四步:做转换参数,在移动站固定解的状态下采集多个控制点坐标,然后点〞配置〞里面的求转换参数,把控制点的坐标输入和刚刚采集的点的坐标一一对应输入手簿里面,在精度都可以的情况下,点击计算——保存——应用,找一个控制点检验一下没有问题即可开场工作。
以后在同一地点工作即可翻开相应的参数文件,做一个点校正即可〔注意:基准站每关机一次就必须做一次点校正〕。
检查无误即可进展后续工作。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参予计算的控制点原则上至少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控制点等级的上下和分布直接决定了四参数的控制范围。
经历上四参数理想的控制范围一般都在5-7公里以内。
四参数的四个根本项分别是:*平移、Y平移、旋转角和比例。
,校正参数的使用通常都是在已经使用了四参数或者七参数的根底上才使用的。
〔主界面——输入——求转换参数——增加——输入控制点坐标点名,*Y高程——确定——从坐标管理库选点——坐标库中找对应采集过的控制点,选中——确定——确认,如上增加个个控制点,最后点击保存——输入文件名——Ok——应用——是〕●后续的点校核〔点校正或矫正向导〕,把移动站立在的控制点上,把控制点的坐标和移动站的杆高输入后点击矫正按钮——确定即可1、作业流程2、流程细则〔1〕基站架设架设仪器之前首先考虑测区的范围大小,周围环境情况:是否有高压线、大面积水域或者高层建筑。
本文将分三种情况介绍野外实际操作过程(一)用户有已知坐标,基站架未知点1.第一次开始作业2. 关基站或收测后第二次作业(二)用户有已知坐标,基站架已知点1.第一次开始作业2. 关基站或收测后第二次作业(三)用户没有已知点,测自定义坐标1.第一次开始作业2. 关基站或收测后第二次作业(四)坐标文件的转换输出(一)用户有已知坐标,基站架未知点1.第一次开始作业1.1 基准站在测区中央选择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位置架好基站(不用对中整平、不用量取仪器高,只用架稳就行了),连接好基站、电台、电瓶连线,开机。
Ok!(开机时主机STA和PWR指示灯常亮,达到条件会自动发射,发射时,STA灯1秒闪一次,DL灯5秒快闪2次,电台的TX灯1秒闪一次)主机和电台都由电瓶供电1.2 移动站1.2.1进入工程之星软件,新建工程比如nanning开主机,主机和手簿正常连接后,新建工程,选择北京54椭球,输入当地中央子午线。
中央子午线的算法:假如测量的经度是110度23分30秒,则用110.2330除以3四舍五入取整得到36.7 ->37,再用所得的整数乘以37*3,就得到常用的中央子午线了111。
改移动站天线高点击“设置-其他设置-移动站天线高”进入输入2米,选择杆高,选中直接显示实际高程,点击ok。
注意:每次新建工程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改天线高1.2.2在没有任何转换参数的情况下测出两个已知点的RTK固定解坐标,并保存。
在固定解状态下,测出已知点A的坐标(对中后,按手簿上的字母A或者向左的方向键,弹出储存的界面,点名输入A,杆高是固定的2米,回车或者确定);同样,到B点扶平对中杆,测量并保存B点坐标。
1.2.3 计算转换参数(至少两个已知点,一个已知点只能求出平移Δx、Δy、Δz)点击设置-> 控制点坐标库,点击增加,把用于求转换参数的点增加到库里面计算参数。
输入刚才所测的已知点A的已知坐标,输入后点击OK进入原始坐标的输入界面:点击“从坐标管理库选点”,如果坐标管理库里面没有坐标,点击“导入”,把刚才所测的原始值导入到临时库里以供选择。
1 校正向导
校正向导一般是用在求完转换参数而基站进行过开关机操作,或是已有工作区域的转换参数,可以直接输入的时候。
常用方法:基准站架在未知点校正(直接校正)
当移动站在已知点水平对中并达到固定解时软件进行以下操作才有效。
步骤依次为:
一.在参数浏览里先检查所要使用的转换参数是否正确,然后进入“输入”中的“校正向导”。
二.在校正模式选择里面选择“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再点击“下一步”(下图左)。
三.系统提示输入当前移动站的已知坐标,再将移动站对中立于点A 上,输入A 点的坐标、天线高和天线高的量取方式后“校正”,系统会提示是否校正,对中整平之后点击“确定”即可。
(上图右及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