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三)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解决问题的三要素是指
解决问题的三要素:起因,过程,结果
成功解决问题的步骤:
一、了解问题的主要特征,找出问题发生原因
了解问题发生的本质,需要具备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来做判定,原因如果比较明朗,就可以直接寻找改善方案。
如果不能明确,就需要实际测试寻找原因,以下几种方法经常被用到:
1、刨根究底法------从后往前反推所有涉及流程,逐步排查。
(此方法基本用在已经确定了量产方案之后发生的品质异常处理。
)
2、对比实验法-----测试的某一个因素不相同,其它因素全部相同(此方法用于逐步排除可能造成问题发生的原因,缩小范围,最后寻找出问题点。
测试条件必须满足: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必须全部相同,否则将影响测试结果的判断。
此方法基本用于在确定量产流程前,或者量产初期遇到的问题,更多发生在测试方案阶段的问题解决。
对比测试具有针对性,测试结果往往也很明朗。
)
3、排除法------排除共同点,寻找差异性,着重调查(此方法用于大范围内的单独某个小范围异常。
如不同楼层的生产品质异常,不同时段的品质异常,甚至不同地域等等。
)
二、研究问题原因,寻找改善措施,进行慎密的改善测试
三、结案,提交总结报告
四、制作相应的管制重点,将成果分享到实际操作人员
五、问题点总结报告入库,统一管理,方便日后查询。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3课时)》教学设计 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2.会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题目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应用方程的意识。
重点分析行程问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地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活动1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是什么?,,s s v s vt t t v=== 相遇问题的时间、路程有什么特点?追及问题的时间、路程有什么特点?活动2请看例4某运动员在一条公路上进行骑摩托车训练,平均速度为90Km/h 。
出发时有一辆公共汽车和摩托车同时同地出发并同向行驶。
公共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60Km/h 。
摩托车跑完80Km 掉头返回,途中和公共汽车相遇。
这次相遇是在出发后多长时间?此时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如果我们设汽车行驶的路程为x ,由于路程和为160Km ,可知摩托车行驶的路程为160-x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汽车、摩托车的行驶时间分别为60x 、16090x -由于他们的行驶时间相等,所以,可以列出来方程60x =16090x -。
请同学们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我们看表格中,同一行之间的关系、同一列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请以行驶时间为x,再把表格填一遍,并列出方程。
请看课本,P21提出的问题。
你能通过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吗?你可以设计一个表格,来表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吗?请同学们完成“做一做”。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行程问题。
在行程问题中,一定涉及到速度、时间、路程,它们之间有固定的关系,你知道是什么关系吗?在分析问题时,你学到了什么新的方法?布置作业:课后习题(P21)第1、2、3、3题。
【导语】做数学题可以⾼效帮助学习者理解全⽅位,多⾓度理解基本知识,拓展思路,积累技巧。
⽽这些恰是考试所需要的。
但是,做题有⽤的前提是,做过的题必须知道⾃⼰为什么做对,为什么做错,做错的完全理解没有,否则,只是练字,起不到做题的作⽤。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学⼆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篇⼀ 1、教室⾥有3个同学,⼜进来9个男⽣和9个⼥⽣,现在⼀共有⼏个同学? 2、做⼀件衬⾐,正⾯要钉5粒扣⼦,每只袖⼝分别钉2粒。
做⼀件这样的衬⾐共要钉多少粒扣⼦? 3、⼀根短绳长6⽶,⼀根长绳的长度是短绳的3倍,这根长绳长多少⽶? 4、⼤雁有22只,鹅⽐⼤雁少9只,鸭⽐⼤雁多19只,鸭和鹅各有多少只? 5、明明、兰兰和乐乐给校园⾥的⼩树苗浇⽔,平均每⼈浇6棵,⼀共浇了多少棵? 6、有24盒花,送给幼⼉园⼀些后还剩8盒,送给幼⼉园多少盒? 7、马路两边种树,⼀边种了8棵,⼀边种了9棵,两边⼀共种了多少棵? 8、⼩明拼装⼀辆玩具赛车⽤了27分,⼩亮⽤了34分,⼩明⽐⼩亮快多少分? 9、果园⾥有7⾏苹果树,每⾏有8棵,⼀共有苹果树多少棵? 10、停车场停着3排⼩汽车,每排3辆,⼀共停着多少辆⼩汽车? 11、⼩海⽤8厘⽶长的尺⼦量数学书⾯的边长,正好量了三次,数学书⾯的边长是多少厘⽶? 12、学校在教室⾛廊的两边摆花,⼀边摆6盆,另⼀边5盆,⼀共摆⼏盆? 13、学校在教室⾛廊的两边摆花,每边都摆6盆,⼀共摆⼏盆? 14、⼩轿车有27辆,⾯包车⽐⼩轿车少15辆,⼤客车⽐⼩轿车多15辆。
⾯包车和⼤客车各有多少辆? 15、花店⾥还剩36盆花,卖出的和还剩的⼀样多,原来有多少盆花? 16、⼯⼈叔叔已经修好了16把椅⼦,还要修8把,⼀共要修多少把椅⼦? 17、友谊路⼩学的学⽣分两批看电影,每批6个班,⼀共有多少个班? 18、妈妈买了4个蛋糕,每个蛋糕7元,30元钱够吗? 19、原来有22⼈看戏,来了13⼈,⼜⾛了6⼈,现在看戏的有多少⼈? 20、⾯包房做了54个⾯包,第⼀组买了22个,第⼆组买了8个,还剩多少个?(两种⽅法)⼩学⼆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篇⼆ 1、学校美术组有25⼈,唱歌组⽐美术组多17⼈。
三年级数学(上)解决问题专项训练(一)班级:姓名:1.公园每天开放的时间有多长?2. 爸爸要坐这列火车,他最晚什么时间从家出发?3.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什么时候能到达?4. (1)小红早上7:45来到阅览室门口,她还需要等多长时间才能进入阅览室看书?(2)阅览室全天共开放多长时间?5.6.7.妈妈有400元,买这两样商品够吗?8.9.三年级数学(上)解决问题专项训练(二)班级:姓名:1. 一辆小型汽车的载质量是800千克。
估一估,能一次运完吗?2.(1)甲车两次大约运了多少棵白菜?(2)乙车还剩多少根萝卜没运?3.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根做凳子腿。
这个凳子的高大约多少?4.一根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这段绳子有多长?5.一个游泳池长50米,如果游1千米,要游多少个这样的长度?6.跑道一圈长400米,小帅跑了5圈,他一共跑了几千米?7.王老师每天从家步行20分钟到学校,他每分钟大约走100米。
王老师的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8.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
他们上午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9. 有28名同学去旅游,如果每辆车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车?(限乘人数里包含司机)(列表写出所有方案)10.一共有20只兔子入住兔子酒店。
酒店有如下两种房子。
如果每间房都住满,可以怎样订房?(列表写出所有方案)限乘5人限乘7人三年级数学(上)解决问题专项训练(三)班级:姓名:1.黄雯雯有5元和1元的人民币各9张,如果要买一套42元的课外书,她可以怎样付钱?(列表写出所有方案)2.一共有28人,小船限坐4人,大船限坐6人。
(1)如果每条船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2)如果租一条大船10元,租一条小船8元,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3.今天有家快餐店刚刚开业,A套餐每份18元,B套餐每份21元。
有80元,买4份,有几种买法?4.妈妈想给乐乐买一台复读机和一盏台灯,乐乐估算了一下,然后告诉妈妈应该带450元。
(完整word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大全(3)(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大全(3)(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大全(3)(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解决问题——促销问题1、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2、每棵树苗24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3、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
176元最多能买多少这样的树苗?4、一条裤子原价80元,五一期间商场举行优惠活动,买三送一,爸爸用原来买3条裤子的钱买裤子,每条裤子便宜多少钱?5、每瓶饮料3元钱,买5送1, 45名学生每人一瓶,要买多少平饮料?需要花多少钱?6、文化用品商店搞促销活动,钢笔14元一枝,买5赠2,一次买5枝,每枝便宜多少钱?7、我有1858、饮料促销妈妈带了200元去买饮料,最多能买多少瓶?9、新华超市对某品牌的牛奶进行促销。
王阿姨带钱?10、四(1)班的同学为看望福利院的小朋友筹集了215元钱,最多可以买几个布娃娃?还剩多少钱?11、李老师用了2001、一块长方形的绿地宽8米,面积为560平方米.现在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2、一个长方形草坪面积是420平方米,长是30米,如果宽不变,将长增加到90米后,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有一条6米宽的人行道,占地面积是720平方米,为了行走方便,道路的宽度增加了18米,长不变,问扩宽后这条人行道的面积是多少?4、一个长方形的草坪面积是100平方米,扩建后,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扩建后的草坪是多少?5、园林工人准备把花圃的宽增加到原来的2倍,长不变,扩大后的花圃的面积是多少?276、一个长方形的花圃的长是132米,宽是55米,如果把宽也增加到132米,成为正方形花圃,面积会增加多少?7、如图是一块绿地,如果长不变,要把宽增加到绿地成为正方形,这块绿地的面积要增加多少平方米?6米8、如图是一块绿地,如果长不变,宽要增加到24米.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9、如图是一块长方形草地的宽要增加到27米,长不变.扩大后的草地面积是多少?9106米11一个长方形宽25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12、下面这个长方形花坛,如果长不变,宽增加到24米后,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60平方6解决问题——行程问题11、一辆汽车往返于甲乙两地,去时的速度是56千米/时,共用5小时,返回时只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2、汽车上山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行驶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3、爸爸去开会,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5小时到达,返回时,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能到达吗?4、李叔叔骑摩托从甲地开往乙地,当驾驶到超过中点10千米时,离终点还有140千米,李叔叔要行使多少小时才能到达乙地?5、一辆卡车从工厂出发去某港口送货,每小时行78千米,2小时后离全程的中点还有24千米。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三》教学反思•相关推荐《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三)》教学反思(通用10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
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三)》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三》教学反思篇1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三)》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教学中,重视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此类题目的思考方法,有利于学生顺利地说出解题思路。
所以我安排找单位“1”,说数量关系式。
例题的教学基本上都让学生来说、来做,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画线段图,想可以怎样列式,再让学生说想法及解题思路,在学生表达解题思路时,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最后通过计算,使学生掌握了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生的思路更为开阔。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三》教学反思篇2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老教材在解题方法上是以算术方法为主,侧重于让学生找单位“1”,分析单位“1”的量是否已知,然后根据单位“1”的量知道与否决定是用乘法还是除法。
在列算式的时候,注重量、率对应分析,即用公式模式。
而新教材中的解题方法则淡化了这种用算术解题的要求,更侧重于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侧重于用代数思想解题,注重让学生分析题中的意思,用代数思维解题即让学生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方程,这样思路达到统一。
但由于小学生目前尚未接触到比较复杂的,用算术方法很难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对方程解法的优越性认识不足。
一些学生觉得用方程解需要写设句,比较麻烦,因此喜欢用算术解法。
不足之处:1.本节课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说不同的思考方法、思考过程,对于哪些学困生来说是不是有必要,因为他们只能听懂其中的某一些解法,在别人说的时候,他们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成了“观众”和“听众”,如何更好地面向每一位学生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第37周解决问题(三)专题简析:这一周,我们来学习一些较复杂的典型问题,如平均数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往往需要通过适当的转化,使数量关系明朗化,从而找到解题思路。
例题1:甲、乙、丙三个公司到汽车制造厂订购了18 辆汽车,按合同三个公司平均分配,付款时丙没有带钱,甲公司付出10辆车的钱,乙公司付出8辆车的钱,丙公司应付款90 万元。
甲、乙两公司应收回多少万元?练习:1、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12个面包平分着吃,用付了7个面包的钱,乙付了5个面包的钱,丙没有带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拿出4元钱。
甲应收回多少钱?2、王叔叔和李叔叔去江边钓鱼,王叔叔钓了7条鱼,李叔叔钓了11条鱼。
中午来了位游客,王叔叔和李叔叔把钓的鱼烧熟后平均分成3份。
餐后,游客付了6元钱给王叔叔和李叔叔两人。
问王叔叔和李叔叔各应得多少元?3、小华、小明和小强三人合用一些练习本,小华带来8本,小明带来7本,小强没有带练习本,他付出了10元。
小华应得几元钱?例题2:加工一批零件,徒弟单独做要10小时,师傅单独做要8小时。
已知师傅比徒弟每小时多做3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练习二:1、师徒二人加工同一批零件,师傅6小时加工的零件和徒弟8小时加工的零件同样多。
已知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加工3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2、妈妈去超市买水果,她所带的钱正好能买18千克苹果或24千克梨。
已知每千克梨比苹果便宜2元,妈妈共带了多少钱?3、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快车行完全程只用了4小时,而慢车用了6小时。
已知慢车比快车每小时少行驶25千米,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例题3:学校三个兴趣小组共有学生180人,每人只参加一个兴趣小组,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比科技义兴趣小组和美术兴趣小组人数的总和还多12人,科技兴趣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兴趣小组多4人。
三个兴趣小组各有多少人?练习:1、三只船运9800块木板,第一只船比其余两只船共运的少1800块,第二只船比第三只船多运200块。
【导语】数学是⼀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去学习,尤其是孩⼦,更要去学习数学,并且以此来构架⾃⼰的思维体系。
学数学就是在学⼀种思维体系,在⽇常教导孩⼦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这⼀点。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三篇)》,希望帮助到您。
【篇⼀】 1.有两根铁丝,第⼀根长35⽶,第⼆根的长度⽐第⼀根的4倍多2⽶。
第⼆根长多少⽶? 2.修路队修⼀条长1500⽶的公路,已经修好了300⽶,剩下的要在6天修完,平均每天要修多少⽶? 3.运动场跑道⼀圈是400⽶,王叔叔每天坚持跑2圈半。
他每天跑多少⽶? 4.⼩丽⾛⼀步长约5分⽶,她从家到学校⼀共⾛了540步,算⼀算,她家到学校⼤约有多少⽶? 5.兰兰⾝⾼134厘⽶,东东⽐兰兰⾼5厘⽶。
东东⾝⾼是多少厘⽶? 6.红领⼱⼩学三年级有男⽣257⼈,⼥⽣235⼈,已经体检⾝体的有387⼈,没有体检的有多少⼈? 7.图书室借出456本图书,还剩207本,现在⼜还回285本,图书室⾥现在有多少本? 8.红领⼱⼩学买来⽪球380个,⾜球70个,课外活动时借出去423个,现在学校还剩多少个球? 9.三(2)班捐赠图书400本后还剩273本,现在⼜买来125本,现在三(2)班有图书多少本? 10.冬冬想买⼀辆310元的滑板车,已经攒了200元。
如果他每⽉攒30元,再攒⼏个⽉就够了? 11.东⽅红⼩学的学⽣为希望⼯程共捐赠900本书,其中故事书326本,科技书475本,其余的是连环画。
连环画有多少本? 12.⼀个正⽅形的边长是8厘⽶,如果把它的边长增加10厘⽶,那么它的周长增加多少厘⽶? 13.⼀个长⽅形的操场周长是400⽶,长是宽的3倍,这个操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14.有两个同样的长⽅形,长是8分⽶,宽是4分⽶。
如果把它们拼成⼀个长⽅形,这个长⽅形的周长是多少分⽶?如果拼成⼀个正⽅形,这个正⽅形的周长是多少分⽶? 15.冬冬借了⼀本科技书有40页,⼀周后归还,他每天准备看6页,能按时归还吗? 16.三(2)班有44⼈,⽼师准备分成8个⼩组讨论,每组可分⼏⼈,还剩⼏⼈? 17.⽤⼀段长4⽶的布料可以裁5件同样⼤⼩的背⼼。
第6课时解决问题(3)▶教学内容教科书P41~42例6,完成教科书P44~45“练习九”中第1~5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解决“已知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及和的关系,求这两个未知量”这一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题中两个未知量的方法,能充分利用两个等量关系列方程进行解答。
2.在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方程的思想和价值,体验解题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积累相关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两个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教科书P41例6。
师:同学们,在学校篮球比赛中,六(1)班成绩如图所示。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哪些信息是未知的?【学情预设】预设1:已知信息为全场得分是42分,以及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
预设2:有两个未知量,分别是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得分。
2.提问导入新课。
师:你们想知道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吗?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3)]【教学提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教科书提供的一般步骤进行讨论交流,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设计意图】创设“篮球比赛”这一贴近生活的情境,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
题中的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和发现,有助于培养其读题能力。
二、深入感知,建构模型1.分析已知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师:根据已知信息,你能找出哪些等量关系?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
【学情预设】预设1:根据“我们班全场得了42分”可以得出“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42分”。
教师引导:这是两个未知量的和的关系。
预设2:根据“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可以得出“下半场得分=上半场得分×12或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2”。
解决问题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借助具体情境了解工程问题的特点,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熟练地解答工程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理清数量关系、找准工作总量来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掌握用假设、验证等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及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难点:理解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与单位“1”的关系及工作效率的求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的道路,第一小队每天能修150 m,第二小队每天能修2021m,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师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后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生:要求多少天能修完,是求工作时间的问题,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两个小队同时工作,所以工作效率应该是两个小队工作效率的和,列式为1400÷150+2021 3.课件出示复习题2。
生活中的数学。
一个苹果,小冬每天吃一半,能吃几天?每天吃错误!呢?师引导学生根据下面的思路填一填。
把看做单位“1”,每天吃的占单位“1”的,这样,天能吃完。
如果每天吃错误!,是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份,每天吃的占单位“1”的,这样,天能吃完。
操作指导通过有趣的工程师语音试听,体验工程中包含的各种量以及这几种量之间的关系,复习整数的工程问题,为学生学习新知打好基础。
走进生活,通过分苹果,每天吃错误!、每天吃错误!,离开了具体数量,渗透用“1”代表总量,而每份量改变成分率,也能知道完成时间,初步渗透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降低了接受新课的难度。
板块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活动1创设情境,识别差异1.探究工程问题的解法。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例7。
如果合修,多少天能修完?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填空:这是类型的应用题,要求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要知道这条路的,还要知道两队合修时修的长度,然后根据,求出两队合修这条路所用的时间。
解决问题(3)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假设法”解决分数工程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的分数工程应用题的基本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通过猜想验证、自主探究、评价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掌握其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工程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做铺垫师:同学们,我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做工问题涉及到哪三种量?生: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师:那它们的关系又如何呢?(课件出示)生: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如果不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该怎么解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工程问题。
(师板书:工程问题)1. 出示例7。
2.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需12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做需18天完成,两队合做需多少天完成?师:那怎样理解什么是独做?什么是合做?我们先来演示一下,我们就以同学的课桌的长度为一项工程,以笔的运作为工作效率,同桌分别扮演甲乙工程队,独做就是一个同学从左运作到右,另一个同学从右运作到左。
合做就是两个同学相向运作,直到相遇表示这项工程完成了。
同学们看看,完成一项工程是独做的快还是合做的快?3、师:同学们再动动脑筋,看哪个小组又对又快地讨论出下面的问题?(播放轻松的音乐,学生在音乐声中讨论。
教师巡视,对个别组辅导)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课件出示)1)题目里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可用什么来表示工作总量?2)甲队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分?3)乙队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4)两队合做,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5)两队合做,需几天完成?4.准备题:修一段600米长的公路,甲工程队单独做20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做30天完成,两队合作多少天完成?师:谁能说说工程问题的特点是什么?生:工作总量可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用单位“1”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浅论基层文化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引言基层文化站作为我国基层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宣传文化、服务群众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不可忽视基层文化站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基层文化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帮助基层文化站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公众,促进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
问题一:设施落后、薄弱人员配置基层文化站普遍存在设施老旧、薄弱的问题。
由于资金有限,基层文化站的设施更新、升级缓慢,导致公众在使用时感到不便。
此外,基层文化站的人员配置也存在问题,有的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公众的需要。
解决办法: 1. 加大资金投入,将设施升级和更新作为重点项目。
2. 引进专业人才,提升基层文化站的服务水平。
3.加强培训,提高基层文化站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问题二:服务内容单一、缺乏创新部分基层文化站在服务内容上存在单一化的问题,只提供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缺乏新颖刺激的项目。
这导致公众对基层文化站的兴趣不高,长期缺乏参与热情。
解决办法: 1. 拓宽服务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如展览、讲座、比赛等,增加参与度。
2. 加强文化创意的开发,引入新颖、时尚的文化元素,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3. 鼓励公众参与,提供平台让公众发表自己的创作,共同参与文化创新。
问题三: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低下基层文化站在宣传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宣传渠道单一,知名度低下,导致公众对其存在缺乏了解,影响了基层文化站的发展和服务效果。
解决办法: 1. 拓宽多样化的宣传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如社交媒体、户外广告等。
2.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提高文化站的曝光度。
3. 注重口碑传播,引导公众通过口耳相传来了解基层文化站的服务和活动。
问题四:缺乏与上位机构的有效联系与支持基层文化站与上位机构的联系不畅,各方面的资源和支持得不到充分发挥。
基层文化站在资金、人才和项目方面缺乏有效的支持,限制了其发展的空间。
解决办法: 1. 加强与上位机构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反馈问题和需求,争取更多的支持。
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专项练习6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1.红星小学有1076名师生去春游,一列火车每节车厢有118个座位,预定9节车厢,座位够吗?2.王老师家的书可多了,书房内并排列着3个同样的书橱,每个书橱有2层,里面的书都放得整整齐齐的,我数了其中的一层共142本书,同学们你能猜一猜王老师有多少本书?3.387加上528与7的积,和是多少?4.三年级两个班去植树,平均每人植树3棵,三(1)班有36人,三(2)班有34人,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5.如果要买8套下面这样的桌椅,需要多少钱?6.一批水泥,已经运走48袋,剩下的袋数是运走的5倍.这批水泥一共有多少袋?7.晓峰每分钟能跑296米,操场跑道每圈400米,他6分钟能跑完5圈吗?8.一辆公交车可以载客32人,4辆这样的公交车可以载客多少人?9.自行车厂现在有162个车轮,够不够装配84辆自行车?10.同学们一起去参加植树活动,女生栽杨树,男生栽柳树。
男生再栽多少棵柳树,柳树的棵数就正好是杨树的2倍了?11.一头小象的体重是908千克,一条鲸鱼的体重等于9头小象的体重.这条鲸鱼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2.(1)买7个地球仪需要多少钱?(2)买8部电话大约需要多少钱?(3)拿1000元买9个小帆船,够吗?13.从甲地到乙地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21千米。
14.651只螃蟹总共有多少条腿?15.育英小学5位老师带领185名学生去科技馆参观。
租6辆车够吗?16.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千米,港珠澳大桥的长度比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长度的2倍少17千米。
港珠澳大桥全长多少千米?17.一列火车每节车厢有118个座位,实验小学共有980名师生去春游,预定了9节车厢,座位够吗?18.绿色林场今年打算种植杨树567棵,种植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4倍。
(1)该林场今年种植了多少棵松树?(2)该林场今年杨树和松树共种植了多少棵?19.如果每人每天节约2千克水,算一算,一个三口之家一年(按365天算)可以节约多少千克水?20.书店开展庆元旦“买书满200元减30元活动”,聪聪买了8本科技书,平均每本28元,聪聪实际只要付多少元?21.光明小学三年级共有245名同学去秋游,租6辆大巴车,每辆最多乘坐38名乘客,这样坐得下吗?22.4个小队的少先队员去摘西瓜,每个小队有12人,每人摘8个,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23.列式计算。
四年级奥数题(三)解决问题1、菜市场运来1520千克蔬菜,分别装在24个大筐和40个小筐中,已知两个大筐装的蔬菜和3个小筐装的蔬菜一样多。
每个大筐和每个小筐分别能装多少千克?2、一瓶油,连瓶重46千克,把油加到原来的3倍,连瓶重86千克。
原来瓶中有油多少千克?瓶重多少千克?3、一筐鲜鱼,连筐共120千克,先卖出鲜鱼的一半,再卖出剩下的一半,剩下的鱼连筐共39千克。
原来筐里有鱼多少千克?4、有8盒糖果,如果从每盒中取出200克,那么8盒剩下的糖果质量正好等于原来4盒的质量。
原来每盒糖果多少克?5、一批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80,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20个,结果提前1天完成任务。
原计划要生产多少个玩具?6、丽丽写毛笔字,计划每天写15个,实际每天多写5个,结果前2天完成任务,丽丽共要写多个毛笔字?7、甲、乙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
甲队每天修18米,乙队每天比甲队少修6米,结果甲队修完路的一半后8天乙队才修完另一半。
这条路其长多少米?8、有两袋大米,第一簧有100千克,第二袋有76千克,从第一袋中取出几千克放人第二袋,才能使两袋大米的质量相等?9、用一只平底锅做煎饼,每次能同时放两块饼,如果煎一块拼需要4分钟(正反两面各需2分钟),问2004块拼至少需要几分钟?10、妞妞每天早晨要完成这样几件事,烧一壶开水要8分钟,灌开水要1分钟,取牛奶和报纸要5分钟,整理书包要6分钟,为了尽快做完这些事,怎样安排才能使所用的时最少?最少需要几分钟?11、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要给客人茶,洗水壶要1分钟,绕开水要10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取茶要1分钟,泡茶要2分钟。
为了让客人早点上茶,你来设计,如何安所需时间最少?12、玲玲帮奶奶下面:买面条5分钟,切葱花2分钟,洗锅4分钟,烧开水9分钟,把面条煮熟3分钟。
为了让奶奶尽快吃到面条,你帮玲算算最少要多少时间。
人教版数学二下3.3《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难点: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把握问题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内容安排1.复习与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2.新知讲解:–分析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
–教授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点,示范解题过程。
3.练习与训练:–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并解决提出的问题。
–师生互动,指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方法。
4.巩固与拓展:–布置作业,巩固学生的解题能力。
–提出拓展问题,挑战学生思维。
四、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问法: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本质。
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知讲解–分析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思路。
–示范解题方法,讲解相关知识点。
3.练习训练–分组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解题方法。
4.巩固拓展–布置作业,巩固学生解题能力。
–提出拓展问题,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六、教学资源•课件:相关案例分析课件•教材:人教版数学二下册相关教材•板书:主要解题思路和方法七、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解题表现。
2.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解题思路是否正确。
3.课后小测: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八、反思与展望本节课主要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教学,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解决问题(一)姓名分数1.要往灾区运送250袋大米,每辆车能装50袋,需要几辆车才能一次运完?2.一本240页的《童话故事》,每天看20页,几天能看完?3.一本240页的《童话故事》,每天看40页,几天能看完?4.一本240页的《童话故事》,每天看30页,几天能看完?5.把200瓶罐头装入箱子,如果用50瓶装的,需要几个箱子?6.把200瓶罐头装入箱子,如果用40瓶装的,需要几个箱子?7.李庄乡现有农用汽车270辆,小汽车30辆,农用汽车的辆数是小汽车的多少倍?8.一双1号鞋23元,一双2号鞋69元,买一双2号鞋的钱能,买几双1号鞋?9.铁路工人要检修644米长的铁轨,每天检修92米,需要多少天?10.要运走434吨货物,每节车皮限重62吨,需要多少节车皮?11.360粒胶囊,每板12粒,能装多少板?12.360粒胶囊,每版18粒,能装多少板?13.某小学要向山区小朋友赠196本书,每28本包一包,能包多少包?14.18只青蛙一小时能吃害虫162只,平均每只青蛙一小时能吃几只害虫?15.一块展牌可以展示24件作品,192件作品,需要制作多少块展牌?16.一块26平方米的地里种了234棵月季,平均每平方米种了多少棵?17.修路工人要铺一条112千米长的高速公路,要求2周铺完,每天要铺多少千米?18.2010年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举办,共有736名运动员参加,有32支球队参赛,平均每队有多少名运动员?19.一个长方形篮球场的面积是420平方米,这个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多少米?20.春光粮油公司要出口680吨粮食,如果用装17吨的集装箱,需要多少个?21.王大爷的果园收获苹果270千克,每个纸箱能装30千克,需要几个纸箱?22.聪聪和红红从同一天开始分别看两本故事书,聪聪看的故事书有70页,聪聪每天看14页,5天能看完,红红看的故事书有140页,每天看28页,不计算,红红几天能看完?23.某服装厂接到一份加工800套出口服装的订单,客户要求半个月内发货,如果每天加工50套,能按客户要求完成任务吗?24.每箱牛奶24盒装,850盒牛奶需要多少个包装箱?25.电视机厂要把250台电视机运到仓库,一辆运输车每次能装32台,多少次才能运完?26.一个托盘能放24个鸡蛋,230个鸡蛋需要多少个托盘?27.红星小学师生523人去参观航天博物馆。
HE染色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一:染色不均匀问题描述染色结果不均匀,导致在组织切片中出现深浅不一致的染色效果。
可能的原因1.组织固定不充分:染色前,组织可能没有充分固定,导致染色时组织颜色不均匀。
2.染色时间不足:染色时间不足,可能会导致染料在组织中未完全着色。
解决办法1.可以尝试使用更加强力的组织固定剂,确保组织得到充分固定。
2.增加染色时间,确保染料充分渗透并与组织结合。
问题二:颜色过深问题描述染色结果过深,导致组织切片中细胞结构难以观察。
可能的原因1.染色时间过长:染色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染料过度渗透,造成颜色过深。
2.染液浓度过高:染液浓度过高也会导致染色结果过深。
解决办法1.缩短染色时间,适当减少染色时间可以使染料渗透达到合适的程度。
2.调整染液浓度,根据实际情况尝试减少染液浓度。
问题三:背景杂色问题描述染色切片的背景出现杂色,影响组织结构的观察。
可能的原因1.去脱水不充分:组织在染色前的去脱水处理可能不充分,导致背景杂色。
2.染液污染:染液可能被外部杂质污染,导致出现背景杂色。
解决办法1.确保去脱水过程充分,使用足够的次数进行去脱水处理,确保组织完全脱水。
2.尽量避免染液的污染,严格控制实验操作的卫生条件。
问题四:细胞核染色不明显问题描述细胞核染色效果不明显,导致细胞核结构难以观察。
可能的原因1.染料浓度过低:染料浓度过低可能会导致细胞核染色效果不明显。
2.染色时间过短:染色时间过短,染料可能无法充分染色细胞核。
解决办法1.调整染料浓度,根据实际情况尝试增加染料浓度。
2.增加染色时间,确保染料充分染色细胞核。
问题五:组织失真问题描述染色后,组织出现失真现象,形状和结构不正常。
可能的原因1.组织切片过厚:组织切片过厚可能会导致在染色过程中组织形状出现失真。
2.染色时间过长:染色时间过长,细胞可能会发生变形和退缩,导致组织失真。
解决办法1.控制组织切片的厚度,尽量保持切片均匀薄片。
2.控制染色时间,避免过长的染色时间导致组织失真。
解决问题(三)
姓名
1、王老师向希望小学捐款909元,小明向希望小学捐款9元,王老师的捐款数
是小明的几倍?如果一本故事书的价格是6元,他们的捐款可以购买多少本故事书资助给希望小学?
2、小熊9元,皮球6玩,铅笔盒8元,钢笔5元,李老师为幼儿园买一种玩具
用去114元,买一种文具用去125元,李老师买了哪种玩具,哪种文具?各买了多少?如果李老师用这些钱只买文具盒,可以买多少个?
3、小轿车每辆3元,中巴车每辆5元,大客车每辆8元,管理员收了366元小
轿车的停车费,收了610元中巴车的停车费,管理员分别收了多少辆小轿国和中巴车的停车费?如果管理员收的停车费都是从停的大客车中收取的,那么停车场有多少辆大客车?
4、杨叔叔4天卖了8箱冰棍,每箱30根,3元一根,杨叔叔平均每天卖多少根
冰棍?杨叔叔4天卖了多少钱?
5、李老师6天制作了12盒蝴蝶标本,每盒有5只,制作每只蝴蝶标本需要10
分钟,平均每天制作蝴蝶标本多少只?李老师在这6天中制作标本花了多少时间?
6、王大爷5天卖了8筐黄瓜,每筐30千克,每千克3元,王大爷5天卖了多少
钱?他平均每天卖了多少千克黄瓜?
7、王阿姨5天卖了9盒钢笔,每盒40枝,8元一枝,王阿姨5天共卖了多少钱?平均每天卖多少枝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