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现实主义文_外国文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51 MB
- 文档页数:154
第七章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概述及法国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俄国专制农奴制的危机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日益尖锐化唯物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空想社会主义的推动前期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发展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强调题材的当代性;以历史家的责任感书写时代篇章;强调细节的真实性。
2强烈的批判性与暴露性政治批判: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阶级的批判;经济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的批判;道德批判:财富的增长与道德的沦丧。
批判现实主义的阶级基础:中小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的思想基础:人道主义对博爱的刻意强调-人文主义到人道主义的演变。
3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与作家的历史感典型人物对历史的强调历史的变动性与人物性格形成的过程人道主义对人物塑造的影响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文学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向批判现实主义过渡阶段斯丹达尔梅里美古典现实主义阶段巴尔扎克转向阶段:对客观、科学原则的强化福楼拜一、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1、批判现实主义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是继续和发展。
不少作家是从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的。
2、内容上对封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批判,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上升。
3高度的艺术自觉和创新意识。
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不断推动现实主义的发展。
梅里美(1803-1870)一、梅里美作品录(共15篇)《马铁奥·法尔哥尼》(1829)《查理十一的幻觉》(1829)《夺堡记》(1829)《塔芒戈》(1829)《费德里哥》(1829)《古花瓶》(1830)《一盘双六棋》(1830)《错中错》(1833)《炼狱里的灵魂》(1834)《伊勒的维纳斯》(1837)《高龙巴》(1840)《阿尔赛纳·吉约》(1844)《卡门》(1845)《奥班神父》(1846)《罗基斯》(1869)《马铁奥·法尔哥尼》马铁奥·法尔哥尼是科西嘉岛上一个强悍粗犷的农民,为人豪爽,重侠义,在当地有神枪手的美誉、同乡人都钦佩他。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红与黑司汤达•经历了19世纪初期席卷全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激情荡涤后,欧洲文坛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对社会诸方面的冷静思虑,作家们又一次将目光注视到他们先前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来,这之中尤为突出的是表现出对社会弊端的批判和对人性卑劣的针砭。
于是一种既继承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现象的写实;。
传统、又偏重于批判和暴露社会黑暗的文学思潮应运而生了。
高尔基将这一文学思潮称之为资产阶级的“浪子文学”、“批判的”现实主义文学。
二、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背景•拜金主义、自然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发展以及现实主义传统方法。
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首先,现实主义作家强调冷静地观察现实和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
•其次,现实主义作家主要采用小说这一体裁,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第三,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暴露社会的黑暗.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同情下层人民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四、各国发展概况1.英国•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出一种改良主义和带有感伤主义气息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代表作家:狄更斯2. 德国•鲜明的政治色彩•进步作家的创作中一般都有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内容•这一时期德国文学最重要的作家是毕希纳、海涅和维尔特。
3.俄国•从塑造“多余人”到“新人”形象转换,代表作家:屠格涅夫•两个阶段:60年代前剖析俄罗斯社会要害的“谁之罪”文学60年代后探讨俄罗斯社会出路的“怎么办”文学。
4.法国•1830年司汤达发表长篇小说《红与黑》,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巴尔扎克的创作使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得以巩固和确立——《人间喜剧》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前后期代表作家•前期代表作家司汤达、梅里美和巴尔扎克都受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存在着强烈的激情,情节故事多带有较强的戏剧性。
•三个作家在创作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在以文学为武器批判法国社会弊端的前提下,司汤达多从政治角度介入生活,巴尔扎克多从经济角度介入生活,而梅里美则多从伦理道德和人性角度介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