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水浒传》
- 格式:docx
- 大小:29.73 KB
- 文档页数:4
童年读《水浒传》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学习重点:1、品读语言文字,体会“我”爱看《水浒传》,从读书中感受到的快乐。
2、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实际感受阅读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了解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课文,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3)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传》里的故事:“程咬金三板斧”、“秦叔宝卖马”、“武松打虎”等等故事。
2、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自学生字。
特搬秦材拳涕竞赤纲浒4、读一读下列词语,抄写它们。
水浒传特别搬家秦叔宝身材魁梧赤手空拳破涕为笑毕竟生辰纲5、多音字转()好()没()()()()曲()分()空()()()()6、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百听不厌破涕为笑迫不及待豪情壮举赤手空拳如闻其声如见其人7、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写了“我”时读《》的故事,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之情。
课时作业修改病句1、就在这以后不久。
2、不到一个星期,就把全套《水浒传》看完了。
3、我大概用了整整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会使用电脑。
童年读《水浒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在童年阶段对《水浒传》的热爱。
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质疑探究,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自主探究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作者读《水浒传》的几个过程?(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的收获)A、学习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思考:“我”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请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一读1—3自然段。
童年读水浒传这篇文章中第四部分的小标题可以怎样
一、引言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这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自成书以来,一直备受读者喜爱。
在众多读者中,不少人在童年时期便与这部作品结下了不解之缘。
本文将围绕童年阅读《水浒传》的经历,探讨文章第四部分的小标题可以如何设定。
二、童年阅读《水浒传》的背景和意义
在童年时期,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尚处于起步阶段,心灵如同白纸,亟待各种知识的填充。
而正是在这个阶段,许多孩子开始了对《水浒传》的阅读。
这部作品不仅为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故事情节,还让他们认识到了忠诚、勇敢、正义等品质。
在童年的成长过程中,这样的阅读体验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文章第四部分的主要内容概述
本文的第四部分主要讲述了童年时期阅读《水浒传》时,对作品中人物和情节的深刻印象,以及这些印象对自己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的塑造。
这部分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细腻的描绘,展示了《水浒传》在作者童年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四、第四部分小标题的建议
考虑到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为第四部分设置以下小标题:
1.“水浒传”中的英雄梦:童年时代的向往
2.正义与勇气:童年的价值观启蒙
3.故事里的智慧:成长过程中的启示
4.经典的魅力:童年阅读的影响深远
五、总结
童年阅读《水浒传》的体验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这部作品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传授了智慧,陶冶了情操。
15 童年读《水浒传》学习目标:1、学会12个生字,认识7个字。
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3、读懂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4、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阅读乐趣。
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水浒传》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识《水浒传》1展示《水浒传》全套书。
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些什么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
2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
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3、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
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有何不懂之处?4、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质疑。
师适时小结。
三、探究学习1-3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爱上读《水浒传》的?勾画出重点词,特别是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
⒉同桌交流讨论。
⒊全班交流讨论。
4 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评点,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重点体会:百听不厌好奇破涕为笑四、学习生字⒈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识记生字。
⒉学生按字的结构给生字归类。
⒊同学上台当老师,全班交流。
⒋重点指导书写:套烧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作者是如何爱上《水浒传》的?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他是怎样读《水浒传》的。
二、探究爱读《水浒传》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从文中的那些句段,可以体会出“我” 爱读《水浒传》?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4-5自然段后汇报学习成果。
3、想象画面,深入体会“爱读”。
4、品读“武松打虎”的细致描写,以第5自然段的描写为剧本,小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剧。
5、感情朗读,读出“我”的痴迷与喜爱,感受阅读水浒传的愉悦。
三、说《水浒传》论《水浒传》⒈学了这篇课文,你的收获?⒉简介水浒及作者。
小学生《水浒传》读后感29篇小学生《水浒传》读后感1这几天我在看《水浒传》这本书。
我要讲的是第十五回景阳冈打虎。
这一回讲的是武松告别宋江后来到阳谷县,到景阳冈山下时正巧路过一家酒店,店主说,来过他家店的喝三碗都会醉,武松偏不信,一口气喝了18碗。
店主说,山上有只大老虎,武松始终不相信,向景阳冈上走去,走啊走啊,走到了下午,他说也没看到有什么老虎,就想歇一会儿,就在一块大石头上躺了下来。
刚躺下来,就见一只大老虎从灌木丛中扑了过来,武松突然跳到老虎的'后面,老虎回头想抓住武松,武松又一闪,老虎见抓不住武松,大吼一声,像空中打雷。
这时候,武松拿起木棍,朝老虎头上打去,结果打到树上,把木棍打成两半。
这时他就把老虎的头放在地上,而且狠狠的踢了他一脚。
然后又抡起拳头,狠狠的打了几拳,打的老虎是奄奄一息。
之后又拿起那半截木棍,打了老虎两百下,直到老虎没有气的时候才肯罢手。
武松打虎的壮举惊动了阳谷县,成为了督头,威震一方。
我太喜欢这本书了,我还要继续看下去!小学生《水浒传》读后感2《水浒传》写的是英雄好汉们由于受地主的掠夺、迫害及不满官府的剥削,被迫逼上梁山及各位英雄为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勇猛地向封建统治阶级反抗的历史故事。
《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吴用为晁盖献计献策,智取了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智,夺取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在宋江和宋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眼看就要刑斩时,吴用用计谋劫持了法场,就出了宋江和戴宗。
宋江第三次攻打朱家庄时,吴用又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朱家庄……。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也很使我佩服,鲁智深表面上表现出粗鲁、野蛮、性格直率、暴烈如火,但是他为了救穷苦人,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他勇猛地挥动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他那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我佩服他是真正的汉子英雄。
《水浒传》这本书使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它赞扬了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社会腐败的丑恶嘴脸,这的确是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书。
《童年读<水浒传>》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王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情感,并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阅读乐趣。
教学准备:《好汉歌》歌曲,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识《水浒传》1、播放《好汉歌》,调动学生的情绪。
2、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什么了解。
(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作者读《水浒传》的几个过程?学生默读课文。
2、现在我们就开始具体的看看“我”读《水浒传》有哪几个过程?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3、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的看看“我”是如何经历这几个过程。
(三)学习第一部分(1-3自然段)1、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思考:“我”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指导学生体会:(a)小时侯听邻居老大爷讲故事,初次接触水浒故事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对于武松打虎更是百听不厌。
(b)写在家里找到一套《水浒传》,虽然看不懂,却盼望能读像《水浒传》这样有趣的书。
(c)写当心爱的书被大火吞没了后,哭着要《水浒传》,直到妈妈答应了才破涕为笑,更表明了“我”想看《水浒传》的心情。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相关的部分。
师:通过这几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我”爱上了读《水浒传》。
2、齐读1-3自然段。
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1-3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部分(4、5自然段)爱看《水浒传》1、从这4、5自然段中的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我”爱看《水浒传》?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4、5自然段后汇报学习成果。
3、指名朗读。
让学生想象画面,深入体会“爱读”。
(a)师: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谁能说说“迫不及待”的意思?“我”是怎么“迫不及待”地读的?(b) 师:“我”还怎么读呢?(还读了“武松打虎”)4、品读“武松打虎”的细致描写。
15 童年读《水浒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12个字,会认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4、鼓励学生了解水浒人物故事,感受阅读的快乐。
5、学习围绕中心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查找资料的方法,与自身相结合方法、阅读、讨论、谈话等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点: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我”爱读《水浒传》教学难点:复述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会写“乘、肚”等12个字,认识8个字。
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词语意思。
2.检查预习情况。
3.能在预习的基础上,说出文章具体讲了什么事情,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4.学习1~3自然段,体会“我”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
教学重点:1.检查预习。
2.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难点:从哪些词句能够体会“我”爱上读《水浒传》的?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初识《水浒传》1、播放《好汉歌》,调动学生的情绪。
2、展示《水浒传》全套书。
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什么了解。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a)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b)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我”读《水浒传》的几个过程?c)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传》里的故事:“程咬金三板斧”、“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等故事。
2.自由读文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读词语)3.反馈交流。
分小组读--------齐读师:谁能把你读懂的和不懂的内容跟同学们说说?(指名说)师:老师知道还有不少同学都有疑问,我想请你们做上符号,看看等我们这篇课文学完了以后,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三)新授:师:下面我们就默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作者读《水浒传》的几个过程?[激励]同学们把握机会,积极参与讨论吧!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具体的看看“我”读《水浒传》有哪几个过程?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的收获现在我们就来具体的看看“我”是如何经历这几个过程。
童年读《水浒传》_五年级读后感500字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其中,有一本叫《水浒传》的书,书面上刻着苍劲有力的大字:水浒传,这本书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以前,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读了一篇《童年读水浒传》的课文,看到一半,我就深深地爱上了《水浒传》这本书。
一回家,我就吵着要妈妈给我买《水浒传》。
次日,妈妈带我去了图书馆,终于看到了我那梦寐以求的《水浒传》了,于是,我买了下来。
刚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翻开书,密密麻麻的字,如同小蚂蚁一般印在洁白的书面上,不过我还是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起初,这本书写洪太殿误起伏魔殿放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看到这里,我还以为是神话小说呢。
我最喜欢吴用,杲用的故事,有一个叫智取生辰纲。
他先是找来一个人卖酒,找几个人扮成卖枣的商人。
骗杨志他们喝下酒。
看到这里,我迷惑不解,为什么商人喝酒没事儿,而杨志他们会昏呢?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吴用他们是在勺子里下了蒙汗药呢。
可见吴用非常聪明,不愧是智多星!《水浒传》还写了许多故事:武松打虎,鲁达拳打镇关西,林冲风雪山神庙等,都在我童年的心海里,激起来喜悦的浪花。
我深深的喜爱《水浒传》,做梦都会梦见,梦见我变成智多星吴用,用豹子头林冲,劫富济贫,做了许多助人为乐的好事。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毛主席曾说过:“人可以一日不吃饭,但不可一日不读书!”书对人们多么重要。
《水浒传》这本书是我的宝贝,我要好好珍藏。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