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童年读《水浒传》解答
- 格式:ppt
- 大小:662.00 KB
- 文档页数:12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童年读《水浒传》篇一教学目的: 精读课文。
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自读自悟,知道"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从中心得"我"对《水浒传》的喜欢之情。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心得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欢之情。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交流读书收获(能拟出小题目更好)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武松打虎,百听不厌;(2)盼望长大,能读《水浒传》;(3)答应买书,破涕为笑;(4)买来新书,爱不释手;(5)细读《水浒传》 ,无比喜悦;(6)成绩提高,读书有益。
2.小结:同学们总结归纳得非常好,作者就是这样写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脉络非常分明。
3.质疑释疑。
二、引导精读,自读自悟1.那么"我"终究是怎么读《水浒传》的呢?请找到相关的自然段,读一读。
2.重点学习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答复,‘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3 )课件出示语句,品读心得:①虽然有些字还不认识,有些内容还不理解,我依然津、津有昧地看下去。
(从中心得到作者非常喜爱《水浒传》这本书)②早上在晨曦中看,晚上在煤油灯下看,放学回来的路上,还坐在草地上看个没完。
师生配合读这句话,学生谈领会。
(作者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抓紧一切时间看,说明沉迷其中,对《水浒传》的到达痴迷的程度)3这一段,我重复读了好几遍。
,从"重复"一词中,你又领会到什么? (读的次数多,读得细致)(4)把这些语句重复读一读,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
三、引导质疑,心得表达方法⑴结合课习题,引导质疑。
课习题是:童年读《水浒传》那么课文只写第4,5两个自然段的内容不就行了吗?课文的第⑴2,3,6自然段与中 t关吗?⑵学生讨论、交流,各持己见。
3.老师小结: 摞文通过写童年的"我"读(水浒传》的情形,表达了"我"对这部书的喜欢之情。
童年读《水浒传》教材分析:本文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他是如何爱上读《水浒传》,怎样读《水浒传》及读了《水浒传》后的收获。
文章层次清晰,语言平实自然。
透过文字,我们和作者一起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了解了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12个生字,认识10个字。
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情感,并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阅读乐趣。
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水浒传》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识《水浒传》1.播放《好汉歌》,出示水浒108将人物图,调动人物情绪。
2.展示《水浒传》全套书。
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些什么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
3.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
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3.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
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有何不懂之处?4.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质疑。
师适时小结。
三、探究学习1-3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爱上读《水浒传》的?勾画出重点词,特别是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
2.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4.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评点,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重点体会:百听不厌好奇破涕为笑四、学习生字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识记生字。
2.学生按字的结构给生字归类。
3.同学上台当老师,全班交流。
4.重点指导书写:套烧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作者是如何爱上《水浒传》的?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他是怎样读《水浒传》的。
童年读《水浒传》教材分析:本文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他是如何爱上读《水浒传》,怎样读《水浒传》及读了《水浒传》后的收获。
文章层次清晰,语言平实自然。
透过文字,我们和作者一起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了解了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12个生字,认识10个字。
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情感,并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阅读乐趣。
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水浒传》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识《水浒传》1.播放《好汉歌》,出示水浒108将人物图,调动人物情绪。
2.展示《水浒传》全套书。
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些什么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
3.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
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3.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
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有何不懂之处?4.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质疑。
师适时小结。
三、探究学习1-3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爱上读《水浒传》的?勾画出重点词,特别是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
2.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4.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评点,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重点体会:百听不厌好奇破涕为笑四、学习生字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识记生字。
2.学生按字的结构给生字归类。
3.同学上台当老师,全班交流。
4.重点指导书写:套烧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作者是如何爱上《水浒传》的?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他是怎样读《水浒传》的。
《童年读《水浒传》》教学反思《《童年读《水浒传》》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童年读《水浒传》》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的积累,并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
”《童年读<水浒传>》这篇课文,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课外阅读习惯很好的素材。
教学这篇课文我没有怎么做讲解,只是由课题导入,作者是怎样读《水浒传》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
学生先是很快找到了描写“爱读”的段落,我启发他们再细细地读,找出“爱读”的.句子和词语,把学生引导到揣摩语言文字上来,抓住“迫不及待”“津津有味”“早上在晨曦中看,晚上在煤油灯下看,放学回来的路上还坐在菜地上看个没完”“不到一星期就读完了”来体会作者的痴迷。
带着体会再用读来表现“我”的痴迷与喜爱,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
最后以作者读《水浒传》的收获作结,让孩子们说说阅读的作用并推荐阅读书目。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这一节课的致力追求,尽管我进行了有益的积极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还有少数学生主动性仍然不够,有待于以后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2、《水浒传》教学反思名著导读,关键是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将“要我读”变成“我要读”,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水浒传》做为中国四大名著,备受人们青睐,特别受到了男性的垂爱。
上课过程中,我班男生的高涨情绪明显优于女生,谈起《水浒传》中的武松、宋江等人物,男生们津津乐道,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水浒传》导读,我设置的'目标非常明确,也很简单,便于更好的引导学生完成课堂任务。
由刘欢的《好汉歌》激情导入,学生们情不自禁的跟着哼唱,很容易将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中。
25、童年读《水浒传》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学习重点:1、品读语言文字,体会“我”爱看《水浒传》,从读书中感受到的快乐。
2、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实际感受阅读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了解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课文,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3)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传》里的故事:“程咬金三板斧”、“秦叔宝卖马”、“武松打虎”等等故事。
2、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自学生字。
特搬秦材拳涕竞赤纲浒4、读一读下列词语,抄写它们。
水浒传特别搬家秦叔宝身材魁梧赤手空拳破涕为笑毕竟生辰纲5、多音字转()好()没()()()()曲()分()空()()()()6、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百听不厌破涕为笑迫不及待豪情壮举赤手空拳如闻其声如见其人7、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写了“我”时读《》的故事,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之情。
课时作业修改病句1、就在这以后不久。
2、不到一个星期,就把全套《水浒传》看完了。
3、我大概用了整整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学会使用电脑。
25童年读《水浒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在童年阶段对《水浒传》的热爱。
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质疑探究,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自主探究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作者读《水浒传》的几个过程?(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的收获)A、学习第一部分(1—3自然段)。
1、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3自然段,思考:“我”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请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一读1—3自然段。
《水浒传》专题系列训练(十)1、名著阅读。
(4分)《水浒》中的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直安分守己的他却在高俅等人步步追杀之下,雪夜上梁山。
他既有骁勇善战的一面,又有隐忍退让的一面。
答:示例:①在大相国寺里,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林冲竟然忍气吞声放走他。
②刺配沧州道中,差役(董超、薛霸)将林冲的双脚强按进滚烫的水中,烫伤了脚,第二天又让他穿硌脚的新草鞋上路,林冲都强忍了下来。
③初到柴进庄上,面对洪教头的傲慢,林冲只是低头行礼。
④到沧州城牢营内,被里面的差拨骂得狗血淋头也没有抬头应答一句,待其发作后,再陪笑送礼。
⑤初到梁山,王伦妒贤,故意为难林冲,要他在三天内取“投名状”来,他虽然闷闷不已,但还是按王伦的要求去办。
(简述故事梗概即可)2、《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本意只是想教训一下对方,文中哪件事可以证明这一点?在意外打死郑屠之后,鲁达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
你知道他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时所发生的精彩故事吗?(写出一件事即可)(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浒传》可例举的主要有两件事:鲁提辖妥善安排金氏父女逃离后再去找郑屠算账;故意让郑屠亲自操刀,消遣他。
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时主要有三件事:收服众泼皮;倒拔垂杨柳;偶遇林冲并结为兄弟。
3、(2011年江苏省盐城市)《水浒传》第六十八回回目是“宋公明夜打曾头市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1)宋公明的外号是______________;卢俊义曾被梁山好汉______________(人名)用计骗上梁山。
(2分)(2)简述“宋公明夜打曾头市”的原因。
(3分)答:及时雨,吴用(2)为晁盖报仇4、名著阅读(5分)(2011年四川省广安市)材料一:A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
A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5.童年读《水浒传》_湘教版
导到揣摩语言文字上来,抓住“迫不及待”“津津有味”“早上在晨曦中看,晚上在煤油灯下看,放学回来的路上还坐在草地上看个没完”“不到一星期就读完了”等词句来体会作者的痴迷。
学生先交流找到的句子,我再引导他们说出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我”爱读《水浒传》的,然后让他们带着自己的体会进行个性化的朗读,用朗读来再现“我”的痴迷与喜爱,在读中让学生评价,再比赛读,读得好的,给予肯定,再让学生跟着齐读,让孩子们感受阅读的快乐。
三、不足之处
些学生行动不起来,放不开,有的无精打采,有的心不在焉,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配合默契,少数学生主动性仍然不够,我想以后还要更多的鼓励和引导他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帮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争取人人参与学习活动中来,真正让课堂成为他们人人展示的舞台。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由课题导入,作者是怎样读《水浒传》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
学生先是很快找到了描写“爱读”的段落,我启发他们再细细地读,找出“爱读”的句子和词语,把学生引导到揣摩语言文字上来,抓住“迫不及待”“津津有味”“早上在晨曦中看,晚上在煤油灯下看,放学回来的路上还坐在菜地上看个没完”“不到一星期就读完了”来体会作者的痴迷。
带着体会再用读来表现“我”的痴迷与喜爱,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
最后以作者读《水浒传》的收获作结,让孩子们说说阅读的作用并推荐阅读书目。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童年读《水浒传》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其中,有一本叫《水浒传》的书,书面上刻着苍劲有力的大字:水浒传,这本书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
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自读自悟,知道”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从中感悟”我”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交流读书收获(能拟出小标题更好)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武松打虎,百听不厌;(2)盼望长大,能读《水浒传》;(3)答应买书,破涕为笑;(4)买来新书,爱不释手;(5)细读《水浒传》 ,无比喜悦;(6)成绩提高,读书有益。
2.小结: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作者就是这样写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楚。
3.质疑释疑。
二、引导精读,自读自悟1.那么”我”究竟是怎么读《水浒传》的呢?请找到相关的自然段,读一读。
2.重点学习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回答,‘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3 )课件出示语句,品读感悟:①尽管有些字还不认识,有些内容还不理解,我仍然津、津有昧地看下去。
(从中感悟到作者非常喜欢《水浒传》这本书)②早上在晨曦中看,晚上在煤油灯下看,放学回来的路上,还坐在草地上看个没完。
师生配合读这句话,学生谈体会。
(作者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抓紧一切时间看,说明沉迷其中,对《水浒传》的达到痴迷的程度)3这一段,我反复读了好几遍。
,从”反复”一词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读的次数多,读得细致)(4)把这些语句反复读一读,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童年读《水浒传》篇一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
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自读自悟,知道"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从中感悟"我"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交流读书收获(能拟出小标题更好)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武松打虎,百听不厌;(2)盼望长大,能读《水浒传》;(3)答应买书,破涕为笑;(4)买来新书,爱不释手;(5)细读《水浒传》 ,无比喜悦;(6)成绩提高,读书有益。
2.小结: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作者就是这样写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楚。
3.质疑释疑。
二、引导精读,自读自悟1.那么"我"究竟是怎么读《水浒传》的呢?请找到相关的自然段,读一读。
2.重点学习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回答,‘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3 )课件出示语句,品读感悟:①尽管有些字还不认识,有些内容还不理解,我仍然津、津有昧地看下去。
(从中感悟到作者非常喜欢《水浒传》这本书)②早上在晨曦中看,晚上在煤油灯下看,放学回来的路上,还坐在草地上看个没完。
师生配合读这句话,学生谈体会。
(作者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抓紧一切时间看,说明沉迷其中,对《水浒传》的达到痴迷的程度)3这一段,我反复读了好几遍。
,从"反复"一词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读的次数多,读得细致)(4)把这些语句反复读一读,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
三、引导质疑,感悟表达方法1、结合课题,引导质疑。
课题是:童年读《水浒传》那么课文只写第4,5两个自然段的内容不就行了吗?课文的第1、2,3,6自然段与中 t关吗?2、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5、童年读《水浒传》教案长港路小学鄂燕华教材解读:本文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他是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怎样读《水浒传》以及读了《水浒传》后的收获。
课文条理清晰,通过亲切的第一人称,让我们走进文中,深切感受到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文中语言贴近学生,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有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品读语言文字,体会“我”爱看《水浒传》,从读书中感受到的快乐。
2.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实际感受阅读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了解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123自然段,体会“我”是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人:1引导回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爱听故事的孩子,说说文中的“我”是如何想读《水浒传》。
(指名学生复述上节课内容)2导入新课:终于盼到四年级,我认识了许多字儿,妈妈送给我一套崭新的《水浒传》。
同学们想想,当“我手里拿着崭新的《水浒传》时”会怎样做呢?(学生说)【学生说时结合了课文中的语句】让我们在课文中去感受一下“我”是怎样地爱读《水浒传》的吧!二、学习第4、5自然段,感受“我”爱读《水浒传》1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把最能体现“我”爱读《水浒传》的句子勾画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此处课后练习中以“句段”为要求,更加准确】2揣摩语言文字,交流读书感受。
预设⑴“九岁时,我读四年级了,妈妈给我买来一套崭新的《水浒传》,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抓住“迫不及待”,体会“我”的喜爱。
【这个词除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还可以让学生用“迫不及待”说句子。
《水浒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9知识点一、选择题1.阅读《水浒传》的四个片段,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甲)“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乙)他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得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容我。
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放将起来。
李鬼手提着斧,纳头便拜。
(丙)有诗为证: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魁奇伟丈夫。
(丁)(王伦)说言未了,只见林冲双眉别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说粮少房稀。
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便说道:“头领息怒。
自是我等来的不是,倒坏了你山寨情分。
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送与盘缠,又不曾热赶将去,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去罢休。
”A.(甲)文中的“俺”是鲁智深,他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豁达明理,选文写出他粗中有细的另一面。
B.(乙)文写的是“李逵遇到李鬼”的故事,李逵虽然脾气火爆、疾恶如仇,却头脑简单,选文写出了他直率率真、善良孝顺的特点。
C.(丙)文中的“伟丈夫”指武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写的是“武都头风雪山神庙”这个故事。
D.(丁)文节选自“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
文中劝说王伦不要生气的是吴用,其目的是激怒林冲火并王伦,体现了吴用足智多谋。
2.名著简答题。
(1)请简要概括玉帝第一次降旨招安悟空的原因与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并按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横线上。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______——______——鲁智深大闹野猪林3.酒在经典作品中能使人物形象更具个性,结合《水浒传》《朝花夕拾》两部名著中“酒”的相关情节,按要求完成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