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体格检查 张
- 格式:ppt
- 大小:820.50 KB
- 文档页数:20
肩关节脱位诊查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病史询问:了解受伤机制,如摔倒、运动损伤等,以及疼痛、肿胀、关节功能受限等症状。
2. 体格检查:观察患肩外形是否对称,有无肿胀、畸形、压痛等。
检查者可进行被动活动试验,观察关节活动是否受限。
触诊时可检查肩峰、肱骨头等部位是否有异常活动或空虚感。
3. 辅助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肩关节脱位的金标准,可明确脱位类型、方向及程度。
必要时可进行CT、MRI等检查,了解关节周围结构的损伤情况。
4. 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既往病史等,以评估手术风险及预后。
5. 评估神经、血管损伤情况:如检查皮肤感觉、肌肉力量、脉搏等,以判断有无神经、血管损伤。
6. 评估合并损伤:如肩袖损伤、肱骨骨折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7.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如恐惧、焦虑等,以便进行心理疏导和术后康复指导。
dr报告模板肩关节骨折
[医院名称]
[科室名称]
[日期]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诉:
患者主诉右肩剧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病史:
患者于[日期]右肩受伤,伴有剧烈的肩部疼痛和肿胀。
无肩关节相关疾病或手术史。
体格检查:
右肩可见局部红肿和触痛。
活动受限,主动肩关节活动呈现明显疼痛。
初步诊断:
肩关节骨折(具体类型待进一步确认)。
检查结果:
1. X射线检查:右肩肱骨头骨折可见,伴有肩胛骨相关损伤的可能性。
2. CT扫描:将进一步评估肩部骨折的类型和范围。
鉴于以上检查结果,我们将继续明确诊断并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
1. 保守治疗:
- 维持肩关节的固定和支撑,以减少疼痛和促进骨折愈合。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
- 应及时进行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和肩关节的活动和功能恢复。
- 定期随访以监测骨折的愈合情况。
2. 外科治疗:
- 如果骨折严重或存在关节不稳定的风险,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干预。
- 外科手术的选择将根据具体骨折类型和患者的整体情况而定。
预后和随访:
预计根据治疗情况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恢复时间和预后有所不同。
患者将被安排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骨折愈合情况。
请注意,此为初步报告,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将根据进一步检查和患者的整体情况做出调整。
医生签名:
[医生姓名] [职称/头衔]。
肩关节mri报告模板前言本报告是根据患者进行肩关节MRI检查的结果所生成的,旨在为医生提供详细的肩关节病变信息。
本报告根据MRI影像,对患者肩关节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描述,以协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检查信息-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检查日期:- 检查部位:- 设备型号:- 检查方法:肩关节MRI扫描影像描述1. 肩关节结构- 肩袖:肩袖主要由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长头肌腱、冈上肌腱和冈下肌腱组成。
在本次检查中,肩袖结构显示正常。
- 关节囊:关节囊显示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 肱骨头:肱骨头显示规整,未见明显畸形。
- 肩胛骨:肩胛骨骨皮质显示规整,未见明显骨质改变。
- 关节软骨:关节软骨显示光滑,未见明显异常。
2. 肩关节周围组织- 肩关节囊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积液或肿胀。
- 皮下组织:未见明显肿块、积液或炎症。
3. 肌肉和肌腱- 肱二头肌:肱二头肌显示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 肱三头肌:肱三头肌显示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 肩胛提肌:肩胛提肌显示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 肩胛下肌:肩胛下肌显示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4. 线索性病变根据MRI图像,未观察到明显的线索性病变,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评估。
结论根据本次肩关节MRI检查结果,未发现明显的异常情况,肩关节结构和周围软组织显示正常。
然而,完整的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是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
建议为了明确患者的肩关节疾病情况,建议医生与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根据MRI结果和临床表现,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来帮助确定诊断。
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并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变化。
注意事项- 报告结果仅供参考,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 如果患者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 报告内容未来代替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意见,请仔细阅读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以上为肩关节MRI报告模板,希望能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标准演示」AAOS体格检查系列—肩关节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每个骨科医师的必备技能,标准、科学是医师们的极致追求,小编特别总结了《美国骨科医师协会骨科疾病诊疗教程》的系列体格检查内容,附视频演示详情,不容错过!系列第一篇为您详解肩关节体格检查!一、视诊/触诊1.前侧视诊患者站立位,观察异常的轮廓和骨性突起。
肩锁关节脱位可在锁骨远端产生阶梯样畸形。
肩关节前脱位会使肩峰后侧突出和三角肌前方膨隆,并且上肢会处于一个轻度外展和内旋的强迫体位。
与此相反的是,肩关节后脱位会使喙突和肩峰前侧产生突出,三角肌后方膨隆,上肢处于内收和内旋的强迫体位。
2.后侧视诊患者站立位,注意肩部高度和轮廓的对称性(休息时优势肩往往略低于对侧肩)。
观察是否有肌肉萎缩,特别是斜方肌、三角肌和冈下肌。
颈部到肩部后方轮廓的缩小提示斜方肌萎缩。
伴随冈上肌/冈下肌萎缩时,三角肌区肩外侧轮廓会缩小,可看到突出的肩胛冈。
在观察肩后部时,让患者在肩胛平面抬高双臂到水平位,并评价双侧肩胛是否有任何运动障碍(视频中未显示)。
3.肩锁关节评估肩锁关节时,需触诊锁骨远端与肩峰侧是否有压痛和刺激。
压痛通常在后关节间隙最明显,且在水平方向向对侧肩方向内收手臂时疼痛会加剧。
4.肩峰下滑囊评估肩峰下滑囊,需触诊肩峰的前外侧部分,沿着三角肌下移至触到肩肱间隙为止。
该区域压痛通常与肩峰下滑囊炎或肩袖撕裂(冈上肌腱)相关。
5.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评估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需在肱骨结节间沟触诊肱骨头。
肌腱炎患者会有压痛和肿胀,肩部转动时压痛部位会随着肱骨头移动。
▼长按二维码立即观看视频演示二、活动度检查1.屈曲运动正常肩关节运动是一种联合了盂肱关节和肩胛骨/胸廓运动的复合运动。
肩胛运动由来自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运动。
肩关节的活动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屈曲,手臂在体侧的外旋,手臂外展90°后的外旋和内旋。
评估肩关节屈曲范围,使手臂置于身侧(A)。
要求患者在矢状面抬起手臂(B),以胸椎为参照测量主动和被动运动范围。
被动内旋活动用手摸后背,到达肩胛区,拇指尖指示脊柱节段代表肩关节内旋程度。
该患者左肩关节内旋L3水平,右肩关节内旋T7水平。
主动全肩关节上举活动背靠墙站立,可以防止背部后伸,病人向天花板举起上臂,检查者侧面观察肘关节跨过的弧度。
后方不稳定实验(Jerk试验)在后方不稳定患者中,将上臂前屈90°、内旋90°和轻微内收,接着施加向后作用力,患者肱骨头可以出现向后的半脱位.Lift—off试验检查者将患者手置于离开背部的位置时,有肩胛下肌功能但肌力差的患者还能将手保持在离开背部的位置;肩胛下肌功能丧失的患者不能将手退离后背,也不能将手维持在离开后背的位置。
压腹试验压腹试验(—):患者完成压腹动作的同时能够保持腕关节伸直并保持肘关节位于身体前方;压腹试验(+):患者需要屈腕关节才能完成压腹动作。
Napoleon试验—改良的压腹试验让患者将手置于腹部,肘关节置于体侧,接着病人保持手的位置而将肘关节置于病人身体前方,如果需要将整个肩胛带前移才能将肘关节置于身体前方,则Napoleon试验(+)。
Bear hug试验病人将手置于健侧肩关节上,检查者握住其肘关节以防屈肘,检查者试图将患者的手从对侧肩关节上抬起,而患者能抵抗这一动作,不出现疼痛,说明患者肩胛下肌功能良好;检查者能够将患者的手从对侧肩关节上抬起,说明肩胛下肌无力或没有功能。
冈上肌肌力测试(冈上肌不易从三角肌活动中分离)患者肩关节在肩胛骨平面上上举90°,并将上臂完全内旋.检查者将上臂下压,病人抵抗下压动作。
(如果三角肌没有受伤,任何肌力上差异都与冈上肌有关)冈下肌和小圆肌测试(冈下肌和小圆肌容易从三角肌活动中分离)检查者将病人上臂最大限度被动外旋,当检查者放开上臂时,患者不能维持刚才位置,说明Lag征阳性(肘关节屈曲90°时病人在体侧能维持住上臂的位置),冈下肌和小圆肌无力或者功能缺失。
(三角肌对于外旋肱骨能量有限,任何外旋力量下降都与这些肌肉功能异常相关.)Hawkins—Kennedy撞击征检查者站在病人体侧,病人肩关节置于90°前屈位,肘关节屈曲90°,检查者内旋患侧上臂,重现肩峰下撞击导致疼痛。
肩关节体格检查方法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之一,它的运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前屈、后伸、内旋、外旋、上举和下压等。
因此,肩关节的体格检查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肩关节状况,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肩关节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病史询问在进行肩关节体格检查之前,医生需要先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的发生时间、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
此外,还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过肩部外伤、手术、炎症、肿瘤等病史,以及是否有其他疾病或服用药物等情况。
2. 视觉检查肩关节的视觉检查主要包括观察肩部的外形、肌肉的萎缩和肿胀等。
正常的肩部应该是对称的,肌肉丰满,没有明显的萎缩或肿胀。
如果患者的肩部出现明显的变形、肿胀或萎缩,可能是由于肩部外伤、肌肉疾病或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的。
3. 活动检查肩关节的活动检查主要包括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两种。
主动活动是指患者自己进行的肩部运动,被动活动是指医生帮助患者进行的肩部运动。
通过活动检查,可以了解患者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和运动受限的情况。
主动活动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前屈:患者双臂自然下垂,向前伸展双臂,尽量触及前方的物体。
(2) 后伸:患者双臂自然下垂,向后伸展双臂,尽量触及后方的物体。
(3) 内旋:患者双臂自然下垂,向内旋转双臂,尽量触及背部。
(4) 外旋:患者双臂自然下垂,向外旋转双臂,尽量触及侧面。
(5) 上举:患者双臂自然下垂,向上举起双臂,尽量触及头顶。
(6) 下压:患者双臂自然下垂,向下压双臂,尽量触及大腿。
被动活动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前屈:医生帮助患者向前伸展双臂,观察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疼痛程度。
(2) 后伸:医生帮助患者向后伸展双臂,观察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疼痛程度。
(3) 内旋:医生帮助患者向内旋转双臂,观察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疼痛程度。
(4) 外旋:医生帮助患者向外旋转双臂,观察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疼痛程度。
(5) 上举:医生帮助患者向上举起双臂,观察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和疼痛程度。
四肢体格检查中的关节稳定性评估方法关节稳定性评估方法在体格检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关节是否稳定,以便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本文将介绍四肢体格检查中常用的关节稳定性评估方法,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解析。
一、功能活动评估法功能活动评估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关节稳定性评估方法,通过观察患者在特定动作中的关节活动范围和稳定性来判断关节的健康状况。
这种评估方法广泛应用于肩、膝、踝等关节的稳定性评估。
1. 肩关节稳定性评估肩关节稳定性评估时,患者被要求完成一系列功能性动作,如抬手、转动手臂等。
医生观察患者在动作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力量、协调性以及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进一步判断肩关节的稳定性。
2. 膝关节稳定性评估膝关节稳定性评估方法常采用正常步态或者蹲下站起等功能活动。
医生观察患者在这些动作中的膝关节屈伸幅度、稳定性和对称性来评估关节的稳定性。
3. 踝关节稳定性评估踝关节稳定性评估常用功能活动包括行走、转弯等。
医生观察患者在这些动作中的踝关节的稳定性以及是否出现异常摆动或疼痛等症状,以判断踝关节的稳定性。
二、特殊测试法特殊测试法是通过应用特定的测试手段来评估关节的稳定性,它更加客观和精细。
在四肢体格检查中,常用的特殊测试法包括稳定性试验和影像学检查。
1. 稳定性试验稳定性试验是一种通过特定手法来测试关节的稳定性的方法。
例如,肩关节稳定性试验可以通过应用拉伸力来检测肩袖的稳定性。
这些试验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正确进行,医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技巧。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评估关节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X线、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可以提供关于关节结构和稳定性的详细信息。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关节是否存在断裂、脱位或其他异常,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三、测量与评分法测量与评分法是一种通过量化测量来评估关节稳定性的方法,它可以提供客观的结果。
常用的测量与评分法包括肩关节稳定性测量和踝关节稳定性评分。
右肩关节袖损伤报告单
右肩关节袖损伤报告单
姓名:***
性别:男
年龄:**
检查日期:*****
临床诊断:右肩关节袖损伤
病史:患者反映右肩疼痛,伴有活动障碍,起病时间约为*个
月前。
无明显外伤史。
体格检查:右肩关节外形正常,肌力减弱,Schmidt试验阳性。
肩关节正位片未见明显异常。
超声检查所见:对右肩关节超声检查显示,超声机采用7-
12MHz线性探头,扫描右肩关节,肩关节皮下脂肪厚度正常。
检查显示肩袖肌腱形态均正常,但啼约1.5cm的区域内有高回声信号,提示为肩袖损伤。
肩袖软骨增厚无明显异常,超声图象符合右肩关节袖损伤特征。
结论:根据检查结果,右肩关节袖损伤。
建议进一步行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损伤程度,并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
【医嘱】
1. 保守治疗:局部冷敷,避免重复高处抬举、上肢负重等活动。
2. 解除疼痛:可口服非处方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等,控制疼痛。
3. 定期复查:建议在*个月后进行复查。
4. 康复锻炼:请配合物理治疗师进行康复锻炼,包括肩关节活动度恢复、肩袖肌群力量训练等。
5. 核磁共振检查:建议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损伤程度。
备注:以上仅为初步诊断报告,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循医生建议。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记录模板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记录模板
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 年龄:______
主诉:肩关节脱位
体格检查:
1. 肩部外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肩部活动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肩部压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肩部肌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神经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诊断:肩关节脱位
治疗:
1. 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外展90度,肘关节屈曲90度。
2. 医生用一只手固定患者的肩部,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上臂,向外旋转上臂,同时向上提拉上臂。
3. 当肩关节复位时,会听到“啪”的一声,患者会感到肩部疼痛减轻或消失。
4. 复位后,检查肩部活动度、压痛点、肌力和神经功能。
5. 给予患者必要的止痛药物和抗炎药物,并嘱咐患者注意肩部保护,避免剧烈活动。
6. 随访患者,观察肩部恢复情况。
备注:
1. 复位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疼痛感受,避免过度用力。
2. 复位后应及时检查肩部活动度、压痛点、肌力和神经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3. 患者应遵守医生的嘱咐,注意肩部保护,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影响肩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