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其毅有机化学课本内容梳理
- 格式:pdf
- 大小:119.17 MB
- 文档页数:55
有机化学总结--邢齐毅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基础有机化学第一章、绪论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碳化合物— carbon compound KekuleA 提出碳四价理论。
Synthesis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表示方法命名烃(hydrocarbon)R---rectus ; S ---- sinister第三章、立体化学第四章、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小环烷烃的开环反应:与氢反应属于自由基反应,与卤素和氢碘酸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第五章、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紫外和可见光谱(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um) UV凡是能在一段光波内产生吸收的基团,就称为这一段波长的生色基团。
关键词:助色效应,助色基团,红移,蓝移(紫移),增色效应,减色效应。
Woodward Fieser规则。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 IR实际吸收峰的数目少于振动自由度的数目:1.简并;2.偶极变化为零;3.仪器分辨率不高。
孤立甲基只在1380附近出现单峰,异丙基的双峰强度相等,三级丁基的双峰强度不等。
影响化学键和基团特征频率的因素:共振减三十,氢键减六十。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弛豫:纵向弛豫,横向弛豫。
偶合常数与化学位移不同,它不随外磁场的改变而改变。
磁等价化学一定等价,反之则不成立。
质谱(Mass Spectrum) MS分子被电子束轰击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称为分子离子。
分子离子峰的质量数要符合氮规则。
麦氏重排:γ氢转移。
第六章、脂肪族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及β-消除反应关键词: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
Walden转换:构型转换。
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烷基的结构、离去基团的离去能力、试剂的亲核性及溶剂在反应中的作用。
基础有机化学刑其毅第二版本文档旨在介绍《基础有机化学刑其毅第二版》一书的内容及要点,帮助读者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以及反应机理等方面的知识。
首先,本书详细介绍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命名规则。
通过学习化合物的命名方法,读者可以准确描述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同时,本书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归纳,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不同类型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
其次,本书重点讨论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
读者将深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和探讨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读者可以准确预测化合物的反应过程,从而提高有机合成的效率和选择性。
除此之外,本书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合成方法和反应类型。
读者将学习到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实验操作技术,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化学研究和生产中。
同时,本书还提供了大量的例题和习题,帮助读者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最后,总结一下,《基础有机化学刑其毅第二版》是一本系统、全面且具有实用性的有机化学教材。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书的学习,深入理解有机化学的精髓,为将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基础有机化学刑其毅第二版》的内容简介。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该书的参考和指导,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
祝读者学习愉快!。
第2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表示方式命名2.1 复习笔记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表示方式及结构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按碳价分类,各类化合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按官能团的不同,可分为烯烃、炔烃、醇、醛及羧酸等。
2.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式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次序和键合性质叫做构造,表示分子构造的化学式称为构造式。
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表示方式有:路易斯结构式、蛛网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
分子的结构除了质分子的构造外,还包括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即它们的立体结构。
3.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具有相同分子式而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isomerism)。
分子式相同、碳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 脂环族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 脂杂环化合物 芳杂环化合物环形化合物 开链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isomer),有机化学中的同分异构体可划分为如下类别:同分异构体可分为构造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
前者是指因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或者键合性质不同引起的异构体,可分为5种:碳架异构体、位置异构体、官能团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和价键异构体。
(1)碳架异构体:因碳架不同而产生的异构体称为碳架异构体(carbon skeleton isomer),如正丁烷和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2)位置异构体:因官能团在碳链或碳环上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异构体称为位置异构体(position isomer),如正丙醇和异丙醇。
(3)官能团异构体:因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种类不同而产生的异构体称为官能团异构体(functional group isomer),如乙醇和甲醚。
(4)互变异构体:因分子中某一原子在两个位置迅速移动而产生的官能团异构体称为互变异构体(tautomeric isomer),如丙酮与1-丙烯-2-醇。
(5)价键异构体:因分子中某些价键的分布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也改变了分子的几何形状,从而引起的异构体称为价键异构体(valence bond isomer),如棱晶烷与苯等。
基础有机化学背景综合大学化学系使用的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第一次是于1980年在长春制订的,当时规定的教学时数为129学时(讲授120学时,机动9学时),第二次于1982年于宜昌召开的教育部属综合性大学理科化学系课程结构研讨会上讨论确定,总的教学时数减少为108学时,并对原大纲内容作了部分调整。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系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总时数为90学时,在2004年以前,采用的教材是邢其毅、徐瑞秋、周政、裴伟伟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该书是根据1977年教育部在武昌召开的高等学校理科化学教材会议精神编写的,第一版于198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曾获国家优秀教材奖),第二版于199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于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2005年9月开始,将采用的教材是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与平行的教材相比该书的内容十分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
地位和作用基础有机化学历来是化学系的四大门基础课之一。
相对于其它三门基础课而言,有机化学的发展异常迅速,新的有机化合物不断涌现。
这些层出不穷的有机化合物不仅带动了有机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也成了其它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
因此,无论从事化学哪一个领域的工作,都必须具备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而新的有机反应、新的有机研究领域也在不断产生,它们使有机化学的面貌日新月异,气象万千。
有机化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十分广泛。
例如:发展很快的生物有机是有机化学与生物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对于研究生命现象十分重要;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则是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之间的边缘科学;迅速发展的材料科学则是有机、高分子和无机化学交叉渗透的新型学科。
综合治理环境也需要有比较全面的有机化学知识。
此外,有机化学在国民现代化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这一切都使有机化学在化学各学科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