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与MRA在诊断脊髓血管畸形中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4
·118·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1年第5卷第10期CTA 与MRA 对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史春静,周 玥,马 晶,孙海峰(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9)摘要:目的 研究CT 血管造影(CTA )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对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共检查出726处狭窄血管,其中膝上动脉485处,膝下动脉241处;910处非狭窄血管,其中膝上动脉460处,膝下动脉450处。
所有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CTA 与MRA 检查,比较CTA 与MRA 对膝上、下动脉血管狭窄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膝上、下动脉狭窄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特异度。
结果 两种诊断方法对膝上与膝下动脉狭窄血管的检出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MRA 对膝下动脉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CTA 检测(均P < 0.05);两者对于膝上动脉诊断的检出率、灵敏度、准确度及特异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在临床诊断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中,相比于CTA ,MRA 可显著提高对下肢动脉狭窄血管的检出率,且可提高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对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糖尿病足 ; 下肢动脉病变 ; CT 血管造影 ; 磁共振血管造影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1.10.0118.03作者简介:史春静,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疗。
通信作者:孙海峰,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下肢麻木等,其是由神经异常和下肢血管病变后引发患者出现足部感染,严重者易导致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可造成糖尿病伤残与截肢[1]。
DSA、CTA、MRA、TCD评价颅内血管狭窄和闭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摘要]:脑梗死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比例的增加而不断上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管狭窄是脑梗死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如果能在梗塞发生前发现脑血管狭窄并采取预防性的治疗措施,对于降低脑血管病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公认为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金指标”,但由于其具有创伤性且检查费用昂贵等原因而无法作为脑血管病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CTA(CT血管造影)和MRA(核磁共振血管造影)、TCD(经颅多普勒)等无创性检查对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也明显提高。
本文就DSA、CTA、MRA、TCD对诊断颅内血管狭窄和闭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关键词]:DSA、CTA、MRA、TCD、颅内血管狭窄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管狭窄是脑梗死等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在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70%与颅内血管狭窄有关[1]。
而且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存在着国家和种族差异,发达国家和白种人中,颅外段血管狭窄多于颅内段,而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和亚洲人种以颅内血管狭窄更为多见[2、3]。
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1、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影像增强技术、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建立在图像相减的基础之上,将造影剂进入血管前的一帧或几帧图像采集存储下来作蒙象,并以造影剂进入血管后的图像一帧、一帧的依次相减。
在减影图像中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结构,使低浓度的造影剂所充盈的血管在减影中显示出来,并可以动态显示出血液流动情况,因而能清晰的显示病灶。
DSA的检测方法是经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插管,直接在靶血管注射对比剂,它对大脑末梢血管的显示较好,除能观察血管解剖结构外,还能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它可以显示从颈部到颅内的所有血管,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血管内通过的全过程,而且经过减影后处理的图像更加清晰可辨,并能够动态观察血流的动脉期、毛细血管期情况。
对比CTA、MRA 及DSA检查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CTA、MRA及DSA检查在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CVD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依次给予CTA、MRA及DSA诊断,对比3种检查方法在患者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检查部位及敏感性效果。
结果:本组96 例患者分别给予MRA、CTA、DSA检查得出,患有动脉瘤的人数依次为45例、46例、47例,最后经3种方法联合诊断确诊为45例。
采用MRA诊断发现动静脉畸形的患者23例,经CTA诊断为22例,采用DSA诊断发现24例,3种方法联合诊断得出患有动静脉畸形的患者为25例。
对比3种诊断方法对脑动脉瘤与动静脉畸形的感性得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RA不需要造影剂的辅助,具有无电离辐射、无创性的优点,是进行CVD 诊断的首选无创方法。
若想要获取最佳的诊断检出率,可以使用联合诊断方案。
【关键词】CTA、MRA及DSA检查;脑血管疾病;临床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093-02本文以我院收治的96例疑似CVD患者展开研究,对比3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效果,从而找出更适宜临床诊断的方法,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0月神经内科收治的疑似CVD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7例,女性39例,患者的年龄在16~70岁,平均年龄为43.7±3.6岁。
患者临床表现为:头晕、视觉异常、意识不清、肢体偏瘫、癫痫等。
对患者依次给予CTA、MRA及DSA,CTA及DSA检查间隔为5~7d[1]。
1.2 检查方法CT设备:64排128层螺旋CT机,所有患者1.3 方法1.3.1 MRA检查主要采用时间飞跃法MRA展开诊断。
采用西门子1.5T磁共振仪器为患者进行头部检查,TOF3D TR和TE分别设置成8s、30ms;FA控制为20,把DWI扫描参数设置为SEEPI,TR控制为6000ms,TE=100mm,FA=90。
MRA与CTA检查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
均行MRA及CTA检查,以DSA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验方式脑血管疾病诊断的结果。
结果:经DAS动脉造影检查(金标准检查方式)后,76例疑似脑血管病患者共检出脑血管病患者62例,阴性14例;MRA共检测出阳性54例,阴性22例,其中误诊1例,漏诊7例;CTA共检出阳性64例,阴性12例,其中误诊2例,无漏诊。
检测结果一致性高(Kappa值=0.900,95CI为0.434-0.873,P=0.000);MRA及CTA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64% VS 97.37%、98.15% VS 96.88%、92.86% VS 85.71%、98.15% VS 96.88%、59.09% VS100.00%。
结论:CTA检查方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与DAS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诊断结果一致,CTA诊断价值较MRA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取适配诊断方式。
【关键词】MRA;CTA;脑血管疾病;诊断;预测值脑血管疾病包含脑动静脉瘘、脑动脉炎、脑出血、脑梗死、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瘤等,症状严重时患者甚至会残废或死亡。
早期诊断脑血管疾病对早期疾病确诊价值重大。
近年来MRA及CTA成像于脑血管疾病诊断中广泛应用,其中MRA具备病灶显示清晰,应用无创的特点,检查中可清晰显影颅底血管网;CTA技术能对颅内血管形态多角度成像,便于医师获取颅内血管周边组织解剖结构关系。
有学者[1]研究显示,通过对上述两类检测方式予以综合,能够提升检测准确率水平。
为验证这一结论,笔者特选择2021年10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76例开展研究,数据汇报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资料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
CTA与MR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用中的对比摘要目的对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采用CT血管造影(CT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进行临床诊断的效果。
方法66例ASO患者,随机分成CTA组和MRA组,各33例。
CTA组采用CTA进行诊断,MRA组采用MRA进行诊断。
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
结果CTA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84.85%,明显高于MRA组的5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A 诊断ASO患者的诊断符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effects by CT angiography (CTA)an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ASO). Methods A total of 66 ASO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TA group and MRA group,with 33 cases in each group. CTA group received CTA for diagnosis,and MRA group received MRA for diagnosis. Diagnos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TA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diagnosis accordance rate as 84.85% than 57.58% of MRA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TA shows high accordance rate in diagnosis of ASO,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CT angi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近几年来,由于老龄化进程的逐年加快,ASO患者也愈发增多,其主要是由于血管病变使患者的肢体发生缺血现象而导致活动受到限制。
CTA与MRA在诊断脊髓血管畸形中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苏宇;时博;高思佳【摘要】目的:评价640层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3.0T动态MR血管成像(CE-MRA)在诊断脊髓血管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例临床怀疑脊髓血管病变的患者,其中11例行多层螺旋CTA检查,10例行CE-MRA检查,16例接受DSA 治疗,3例接受手术治疗.结果:11例行CTA检查中有4例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4例为髓周动静瘘(PMAVF),2例为脊髓动静脉畸形(SCAVF),8例与DSA 诊断一致,1例DSA为阴性;10例行MRA检查中有7例为SDAVF,其中2例SDAVFCTA检查未显示供血动脉及瘘口,CE-MRA显示很好的供血动脉及瘘口,2例为PMAVF,1例为SCAVF,均与DSA诊断一致.结论:3.0T CE-MRA对显示脊髓血管畸形的供血动脉及瘘口,在诊断脊髓血管畸形中优于CTA;脊髓CTA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可作为DSA检查前的筛选检查,并对DSA有指导作用;而3.0TCE-MRA可快速、无创、清晰地显示脊髓血管畸形的供血动脉及瘘口;CTA、CE-MRA在诊断脊髓血管畸形、协助制定治疗方案及术后随访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15(026)004【总页数】4页(P267-270)【关键词】动静脉畸形;脊髓;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磁共振血管造影术【作者】苏宇;时博;高思佳【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0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超声科,辽宁沈阳 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1;R814.42;R814.43;R445.2脊髓血供比较复杂,正常脊髓血管非常纤细,如脊髓前动脉(Anterior spinal artery,ASA)直径约0.2~0.8 mm,Adamkievicz动脉(Adamkievicz artery,AKA)直径约0.5~1.0 mm[1]。
论文分繻号 R 816.1 单位代码 1 0 1 8 3 密级内部研究生学号 32000160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TA、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溻疗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CT Angiography 、MR Angiography In The Detecction And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作者姓名于伟东专业外科学(神经外科)导师姓名赵丛海及职称教授论文起止年月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目 录提要 (1)前言 (3)临床资料 (6)结果 (9)讨论 (11)结论 (15)参考文献 (16)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4)综述 (1)附图 (1)致踢提要目前,颅内动脉瘤(Aneurysm AN)影像学诊断方滕主要有三种:CT血管造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传统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其中,DSA仍被视为颅内AN诊断的金标准,但近些年来,CTA、MRA应用于临床后,人们对它们在颅内AN诊断及溻疗方面应用价值的评价越来越高。
本文对我院1994年3月~2002年12月间收溻的249例病人(行CTA、MRA及DSA单独或联合检查)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手术溻疗231例共240个AN,术前行CTA、MRA及DSA单独或联合检查,CTA 125例(132个AN)、MRA8例(8个AN)、DSA85例(87个AN)、MRA+CTA 3例(3个AN)、CTA +DSA10例(10个AN),根据检查结果,对AN行手术溻疗,其中CTA、DSA单独确诊的AN,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MRA检查8例AN病人中7例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另1例术前MRA诊断右大脑中AN,术中证实为右颈内-后交通AN,10例行CTA检查高度怀疑AN,后行DSA检查确诊,并经手术证实,3例行MRA检查怀疑AN,后行CTA检查确诊,也经手术证实。
RESEARCH WORK引言脊髓血管畸形的发病率低,仅占脊髓疾病的2%~4%[1-3],但常会导致严重的症状,治疗以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为主,术后残留或复发是临床常见的问题[2-5]。
本研究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联合MRI检查,并对照选择性全脊柱动脉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结果,探讨CTA和MRI在脊髓血管畸形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之间155例脊髓动静脉畸形术后复查的患者,年龄范围为9~78岁,平均年龄40.3岁。
男女比例为106:49(2.16:1)。
入组标准:进行过脊髓血管畸形手术治疗的患者,包括血管内栓塞治疗畸形血管团、单纯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或栓塞后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术后时间3个月到6年,患者有脊髓出血、缺血、受压、脊髓神经根受压等有关临床症状。
155例患者全部在CTA或MRI检查后1周内完成DSA检查,其中80例患者进行了CTA检查,126例进行了MRI检查。
所有接受DSA的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接受CT 或MR增强检查的患者均签署《造影剂知情同意书》。
1.2 CT和CTA方法CT扫描仪为飞利浦公司128层CT,扫描条件为120 kV,电流采用自动毫安模式,管电流-时间乘积为200~300 mAs,CT血管造影和MRI在脊髓血管畸形术后随诊中的价值李大胜a,黄河a,王娜娜a,徐海旺a,王志潮b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海淀院区(北京市海淀医院)a. 放射科;b. 神经外科,北京 100080[摘 要]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和MRI在脊髓血管畸形术后随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55例脊髓血管畸形术后复查的患者全部完成选择性全脊柱动脉造影检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3名放射科医生对其中80例完成CTA和126例完成MRI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选择性全脊柱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评价CTA和MRI这2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对这2种方法串联后的结果进行评价。
探讨CT与MR检查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分析作者:李炳超来源:《健康之友·下半月》2020年第05期【摘要】目的:分析CT检查与MR检查用于诊断患者脑血管畸形的效果。
方法:本文对2018.10-2019.10期间在本院确诊的34例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确诊为脑血管畸形,探究CT检查临床效果与MR检查临床效果。
结果:经由CT检查,21例动静脉畸形患者中19例检查出异常,2例未见异常。
4例静脉畸形患者均无特异性。
经由MR检查,21例动静脉畸形患者均存在异常,4例静脉畸形患者均无特异性。
两类检查结果差异不大(P>0.05)。
CT检查发现病灶13个。
MR检查发现病灶18個,均能够发现“桑椹”与“铁环征”,T1WI与T2WI混杂。
经由SWI检查,发现病灶23个(20个T1WI)。
结论:对动静脉畸形与静脉畸形患者进行检查,CT、MR均可适用,但是在对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检查时MR检查准确性更高,综合来看,建议选用MR检查方法。
【关键词】CT检查;MR检查;脑血管畸形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056-01脑血管畸形主要指头颅内的血管出现畸形症状,该疾病发病部位可遍布颅内,患者容易出现脑血管破裂问题,继而导致颅内出血,损坏神经系统,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1]。
临床对此极为重视,为了更准确诊断疾病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精准治疗,加强了对检查方法的研究。
CT检查、MR检查是常见有效检查方法,现本文对2018.10-2019.10期间在本院确诊的34例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确诊为脑血管畸形,探究CT检查临床效果与MR检查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10-2019.10期间在本院确诊的34例脑血管畸形患者为分析样本展开回顾性分析,获取全部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均配合本研究工作。
34例患者基本资料如下:年龄分布20-56岁,平均(40.55±2.32)岁;性别17例男性,17例女性。
CT与MRI检查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对应用CT、MRI进行检查的方法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将本院从2015年至现在收治的经临床或者是病理诊断的脑血管畸形患者共计20例作为研究资料,对患者的CT与MRI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CT与常规MRI序列(T1WI、T2WI、FLAIR)、MRA和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影像表现、检出率,对其诊断准确性进行统计。
结果:在全部的患者中,有10例患者为动静脉畸形、有6例患者为海绵状血管瘤,有4例患者为静脉畸形。
在动静脉畸形患者中,应用CT进行平扫没有异常的患者为3例,应用CT进行平扫表现为边界不清的混杂密度影与迂曲扩张的血管影的患者有7例。
而应用常规MRI与MRA进行检测的结果显示:患者都有扩张迂曲的异常血管团影存在。
应用SWI进行检测,结果为:患者都能看见斑点状、迂曲的条状低信号影存在。
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应用CT进行平扫的检出结果为:6例患者有18个病灶。
应用常规的MRI进行检测,检出26个病灶,“桑椹”状高低混杂信号与“铁环征”较有显著的特征。
应用SWI进行检测,检出病灶有40个,其中38个为低信号,2个为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
静脉畸形患者均为单发,应用CT进行平扫、应用常规MRI进行检查均没有特异性的表现,应用SWI进行检查的表现为放射状异常信号影聚集,呈“水母头”征。
结论:应用MRI常规序列结合SWI序列进行扫描能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诊断信息,是临床上诊断脑血管畸形的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脑血管畸形;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027-02【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MRI and CT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l vascular malformation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5 to now were treated by clinical or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vascular malformation in 20 cases as the research data of patients with CT and MRI examinat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T and conventional MRI sequences (T1WI、T2WI、FLAIR), MRA and MRI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 the imaging findings, the detection rate and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statistics. Results in all the patients, there were 10 cases of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6 cases of cavernous hemangioma, 4 cases of venous malformation. In patients with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CT scan without abnormalities were 3 cases, CT scan showed no clear boundary and mixed density shadow and tortuous and dilated vessels in 7 patients. The application of conventional MRI and MRA were detec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patients have dilated abnormal blood vessels in the group. The application of SWI detection results, there is a strip low signal intensity can be seen in patients with punctate and tortuous. In patients with cavernous hemangioma,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plain scan using CT were as follows: 18 cases had 6 lesions. The application of conventional MRI were detected, 26 lesions were found in the "mulberry" and "hoop shaped level mixed signal sign is significant feature. Application of SWI for detection, detection of lesions have 40, 38 of which are low signal, 2 for low signal based hybrid signal. Patients with venous malformation were solitary, the application of CT scan, using conventional MRI examination showed no specific performance, were examined by SWI for the performance of radial abnormal signal gathering, a "jellyfish" syndrome.Conclusion Using MRI routine sequence combined with SWI sequence can provide more and more accurate diagnostic information, which is a better method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cerebral vascular malformations.【Key words】Cerebral vascular malformation;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脑血管畸形是患者的脑血管先天发育不正常。
MRA在评价脑动脉畸形方面的临床价值【摘要】脑动脉畸形,实质上就是临床上的一种先天畸形,准确的早期诊断与有效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脑动脉畸形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其死亡率。
本文主要针对MRA对脑动脉畸形的评价进行深入分析,探究MRA在脑动脉畸形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主要包括动静脉畸形、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动脉瘤以及烟雾病。
【关键词】MRA;评价;脑动脉畸形;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195-02就目前来看,MRI、CT成像技术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率不断提升,主要在于CTA技术与MRA技术日益成熟,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诊断整体水平。
现阶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已经成为血管性疾病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是MRA在病变程度、性质以及周围结构关系等多个方面的诊断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尤其是全身性血管性病变。
1 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MRA的临床价值脑动静脉畸形,英文简称为AVM,即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是引起癫痫、颅内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临床上青少年患者经常发生的一种脑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状况,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畸形中排名第一。
MRA(3D TOF法)结合MRI平扫能够将畸形血管团的大小、出血方式、数目、供血动脉来源、引流静脉数目、部位、结构以及流向充分显示出来,还能够准确反映出软化灶、颅内出血等一系列不良情况。
为临床诊断与治疗AVM提供大量的相关信息。
同时,MRA无创伤、无射线照射,能够及时发现、诊断AVM,能够有效满足外科医师对于手术方案制定的基本需求,并且适合运用于手术之后的复查、随访。
MRI对于AVM结构细节的显示,还无法达到临床要求,特别是引流静脉与供血动脉,但是3D CE MRA有效弥补了此方面的缺陷。
3D CE MRA结合MRI对于AVM的临床诊断,能够做到无创性准确定性定位,能够充分显示出AVM的内在构成,已经成为高度怀疑AVM的首选检查,在临床评价脑动静脉畸形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320排动态容积CTA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价值邹佳妮;黄文才;陈信坚;吴倩;陆然;马廉亭;杨铭;向伟楚【期刊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22)12【摘要】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A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A共诊断脊髓血管畸形20例,其中16例CTA检查后1周内行DSA检查。
结果同时完成CTA和DSA检查的16例脊髓血管畸形中,10例CTA与DSA获得的诊断相符,包括髓内动静脉畸形2例、髓周动静脉瘘3例和硬脊膜动静脉瘘5例。
2例髓周动静脉瘘在CTA显示的供血动脉(1例)、病变范围(1例)与DSA不符;3例硬脊膜动静脉瘘在CTA未显示供血动脉,其中2例在DSA未显示异常血管结构;1例海绵窦硬脑膜动静脉瘘在CTA被误判为髓内动静脉畸形。
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A可作为筛查脊髓血管畸形的重要手段,但CTA可能遗漏小的供血动脉,或因扫描范围受到限制有可能导致脊髓血管畸形类型的误判。
【总页数】5页(P814-818)【关键词】脊髓血管畸形;320排动态容积CT血管成像;DSA;诊断【作者】邹佳妮;黄文才;陈信坚;吴倩;陆然;马廉亭;杨铭;向伟楚【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放射科;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1;R455.3【相关文献】1.CTA与MRA在诊断脊髓血管畸形中的价值及其临床应用 [J], 苏宇;时博;高思佳2.一站式全脑动态容积CTP-CTA成像对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价值 [J], 余惠平;张和平;李进淼3.无创性脊髓血管成像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J], 曹际斌;高思佳;李燕燕;崔玲玲;蒋旭远;韩鹏4.一站式全脑动态容积CTA-CTP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王新正; 丁玲; 邱波; 吴志清; 张玉忠; 刘仁伟5.一站式全脑动态容积CTP-CTA成像对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J], 王新正; 张玉忠; 汪丽娅; 邱波; 丁玲; 刘仁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A和MRA诊断脑血管狭窄临床应用价值的Meta分析李华;李闯;韩静静【期刊名称】《农垦医学》【年(卷),期】2016(038)005【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CTA与MRA对诊断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005年1月~2015年12月,Pub 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从建库到2015年12月,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关于CTA与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价值的研究,提取资料、进行质量评价后,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2篇前瞻性的研究,其余8篇均为回顾性研究,合计623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CTA诊断脑血管狭窄及重度、完全闭塞血管的敏感度分别为0.95(95%CI:0.92-0.97)、0.99(95%CI:0.98-1.00),特异度为0.98(95%CI:0.97-0.98)、0.99(95%CI:0.98-1.00),OR为287.85 (95%CI:158.05-524.26)、1262.63 (95%CI:212.62-7497.96),SROC曲线下面积0.9969、0.9942;MTA诊断脑血管狭窄及重度、完全闭塞血管的敏感度分别为0.91 (95%CI:0.88-0.93)、0.94 (95%CI:0.91-0.96),特异度为0.99 (95%CI:0.98-0.99)、0.99 (95%CI:0.98-1.00),OR为578.70 (95%CI:51.08-6556.35)、1262.63 (95% CI:212.62-7497.96),SROC曲线下面积0.9942、0.9942.结论:CTA对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高于MRA,但仍需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加以证实.【总页数】6页(P395-400)【作者】李华;李闯;韩静静【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医学中心,新疆石河子,832000;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医学中心,新疆石河子,832000;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三门峡,4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相关文献】1.探讨CTA、MRA诊断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J], 于加贝;张婷娟2.CTA、MRA与DSA诊断在脑血管狭窄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J], 段青顺3.MRA联合CTA检查对脑血管狭窄诊断的应用价值 [J], 郭宝静; 徐红卫4.MRA联合CTA检查对脑血管狭窄诊断的应用价值 [J], 郭宝静; 徐红卫5.CTA与MR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比研究 [J], 陈冠亚;祁冬;乔晓春;胡淑敏;田欧;沈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