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车身漆膜橘皮的成因及其预防
- 格式:docx
- 大小:25.67 KB
- 文档页数:6
乘用车车身漆膜橘皮的成因及其预防核心提示:1漆膜橘皮的定义涂层表面类似橘子皮形状的波纹称橘皮,它是涂层最常见和难以控制的缺陷之一,已成为国内外各大汽车厂面临的棘手问题。
乘用车面漆外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面漆橘皮是评价乘用车车身面漆涂装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光泽和映象清晰度常用于控制涂层的外观。
然而即使光泽度很高的涂膜,其表面的波动度也影响着整个涂膜的外观,同时认为光泽测量也控制不了波动的视觉效果,这种效应被称为“橘皮”。
橘皮或微波动是尺寸在0.1~10mm之间的波纹状结构造成的。
在高光泽的涂层表面,人们可看到波状、明暗相间的区域。
可以区分2种不同等级的波动:长波动也称为橘皮,这是在2~3m的距离上能观察到的波动;另一种叫短波动或微波动,这是间距约50cm处观察到的波动。
要指出的是有时为了遮盖底材的表面缺陷或者获得特殊的涂层外观会有目的地设计一定的波动度或波纹结构。
因此“橘皮”可定义为“高光泽表面的波状结构”,其使漆层表面产生斑纹、未流平的视觉外观。
粉末涂料涂膜的视觉外观(光泽、雾影度、流平、橘皮)的控制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不同场合喷涂的部件组装时。
2影响涂膜流动和外观的因素在工业涂料中,粉末涂料在制备和成膜过程中的相变化是独特的。
由于缺乏溶剂来润湿和提高涂膜流动性导致粉末涂料比液体涂料更难去除的表面缺陷。
虽然两者的主要组分类似,但相比于液体涂料,热固性粉末涂料的成膜机理不同。
粉末涂料是无溶剂的均一体系,在制备过程中颜料和其它组分通过熔融混合被分散和部分包裹于低分子固体树脂中。
粉末涂料的使用是通过空气把粉末传送到底材上(粉末悬浮于空气中),再通过电荷使之附着于底材上。
在预定的温度下加热使粉末颗粒熔化、聚集(聚结)在一起、流动(成膜),接着流平,这期间通过一个有黏性的液态阶段润湿表面,最后化学交联形成相对分子质量高的涂膜,这就是粉末涂料的成膜过程。
成膜过程可分为熔融、聚结形成涂膜、流平3个阶段。
汽车涂料橘皮的原理汽车涂料橘皮是指涂料表面出现的一种不规则、颗粒状的凸起,它与橘子表面的凹凸不平相似,因此得名为“橘皮”。
橘皮不仅会影响汽车的外观美观度,还会降低涂料的保护性能和耐久性。
本文将介绍汽车涂料橘皮的原理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汽车涂料橘皮的原理汽车涂料橘皮的原理是由于涂料表面的流动性不足,导致涂料在干燥过程中出现不规则的凸起。
涂料的流动性是指涂料在涂刷或喷涂后,能够自行流动并形成平整的表面的能力。
如果涂料的流动性不足,涂料就会在干燥过程中出现不规则的凸起,形成橘皮。
二、汽车涂料橘皮产生的原因1. 涂料粘度过高涂料粘度过高是产生橘皮的主要原因之一。
涂料粘度过高,会使涂料在涂刷或喷涂后难以流动,形成不规则的凸起,最终形成橘皮。
2. 涂料稀释不足涂料稀释不足也会导致橘皮的产生。
涂料稀释不足会使涂料的粘度过高,难以流动,形成不规则的凸起。
因此,在涂料喷涂前应该充分稀释涂料,使其流动性达到最佳状态。
3. 涂料喷涂厚度不均涂料喷涂厚度不均也是产生橘皮的原因之一。
如果喷涂涂料的厚度不均,会导致涂料在干燥过程中出现不规则的凸起。
因此,在涂料喷涂前应该控制好喷涂厚度,使其均匀。
4. 涂料干燥过程中湿度过大涂料干燥过程中湿度过大也会导致橘皮的产生。
湿度过大会使涂料在干燥过程中难以流动,形成不规则的凸起。
因此,在涂料干燥过程中应该控制好湿度,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5. 喷涂设备不当喷涂设备不当也是产生橘皮的原因之一。
如果喷涂设备的喷嘴不清洁或损坏,会导致喷涂涂料不均匀,形成不规则的凸起。
因此,在喷涂前应该检查喷嘴是否清洁和损坏,保证喷涂的涂料均匀。
6. 喷涂环境不当喷涂环境不当也会导致橘皮的产生。
如果喷涂环境的温度过低或过高,会影响涂料的干燥速度和流动性,导致涂料形成不规则的凸起。
因此,在喷涂前应该控制好喷涂环境的温度,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三、汽车涂料橘皮的解决方法1. 涂料粘度控制控制涂料的粘度是解决橘皮问题的关键。
汽车涂装漆面橘皮问题的评估方法一、橘皮问题的定义和原因汽车涂装漆面橘皮问题是指在汽车喷漆过程中,出现了表面不平整、凹凸不平、像橘子皮一样的现象。
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喷涂时的温度、湿度、喷枪压力不当等多种因素导致。
二、橘皮问题的影响汽车涂装漆面橘皮问题会严重影响汽车外观质量,降低整车价值,甚至可能导致客户投诉和退货。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橘皮问题非常重要。
三、评估方法1.外观检查法通过肉眼观察汽车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凹凸不平,以及是否有类似于橘子皮一样的现象。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检查表面是否存在橘皮问题,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2.手感检查法用手轻轻摸汽车表面,感受是否有明显的凹凸不平或粗糙感。
如果手感不好,则很可能存在橘皮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辨别出表面质量差异,但同样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3.光线检查法使用特殊的灯光照射汽车表面,观察反射情况。
如果表面存在橘皮问题,则反射会出现明显的起伏和不平整。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确定表面是否存在橘皮问题,但仍然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4.显微镜检查法使用显微镜对汽车表面进行观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微小的凹凸和不平整。
这种方法可以确定橘皮问题的具体位置和大小,并初步判断可能的原因。
5.化学分析法通过对喷涂材料、溶剂等进行化学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喷涂材料不匹配、溶剂挥发过快等问题。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但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橘皮问题的原因。
四、解决方法1.调整温度和湿度在喷涂过程中,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是避免橘皮问题发生的重要措施。
一般来说,温度应该在20℃左右,湿度应该在50%左右。
2.调整喷枪压力喷枪压力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橘皮问题的发生。
因此,在喷涂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喷涂均匀、细腻。
3.更换合适的材料如果橘皮问题是由于喷涂材料不匹配导致的,那么需要更换合适的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应该根据具体车型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
4.控制溶剂挥发速度溶剂挥发速度过快也可能导致橘皮问题的发生。
喷漆的一些原因及处理方
法-桔皮
在喷涂时不能形成平滑的干漆膜面,而成桔皮状的凹凸现象.凹
凸度约3μm左右.
1、产生原因
(1)涂料黏度大,流平性差.
(2)压缩空气压力低,导致雾化不良.
(3)施喷件和空气的温度偏高,喷漆间内风速过大,溶剂挥发过
快.
(4)晾干时间短,喷涂厚度不足.
(5)喷涂时喷枪与施喷件表面距离较远.
2、防治方法
(1)选用合适的溶剂,添加流平剂或挥发较慢的高沸点有机溶剂,
以改善涂料的流平性.
(2)选择合适的压缩空气压力,选择出漆量和雾化性能好的喷涂
工具,使涂料达到良好的雾化.
(3)一次喷涂到规定厚度(控制到不流挂的程度),适当延长晾干
时间,不宜过早进入烤房烘干.
(4)施喷件温度应冷却到50℃以下,喷漆间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
(5)调整喷枪与喷涂表面的距离.。
简述涂料桔皮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桔皮是在涂料表面形成的皱纹或凹凸表面,它可以给涂料表面带来不平整的外观,严重影响涂料的外观效果,使涂料的美观度不佳。
桔皮的出现会影响涂料的质量和性能,严重影响涂料的整体使用效果。
涂料桔皮产生原因
1、温度过低:涂料使用过程中,温度过低最容易产生桔皮。
如
果在涂装过程中,空气湿度或温度过低,涂料将会出现冷凝,并不断地产生新层皮。
2、涂装批制错误:涂装时,涂料的混合比例不合理,或者在混
合过程中,涂料添加剂的添加量不合理,都会使涂料性能发生变化,容易形成桔皮。
3、涂装表面的温度:当涂装表面温度过低或过高,也容易导致
涂料表面产生桔皮。
涂料桔皮的防治方法
1、选择合适的涂料:涂料的类型和性能与涂装表面的温度有关,因此在选择涂料时,应考虑涂装表面的温度,根据表面的温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涂料,以提高涂料的性能。
2、合理添加涂料添加剂:添加剂是涂料配制时必不可少的一种
添加物,它是影响涂料性能及涂装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添加涂料添加剂时,应根据涂料的技术要求,添加恰当量的添加剂,以使涂料性能协调,提高涂装效果。
3、保持合理的温度:涂装过程中,应保持室内合理温度,空气
湿度,以有效防止涂料表面出现桔皮现象。
4、正确的涂装方法:在涂装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涂装方法,平稳连贯的涂料表面,有利于涂装效果。
总结
涂料桔皮是一种不佳的涂装效果,它可以严重影响涂料的外观和性能。
要有效防止涂料桔皮的产生,应在涂装过程中,保持合理的温度和湿度,选择合适的涂料,合理添加涂料添加剂,并采取正确的涂装方法,以确保涂料的美观度及性能。
油漆漆膜产生桔皮的原因
桔皮:
1、现象:涂膜表面不光滑,呈现凹凸的状态如桔子皮样
2、原因:
(1)油漆太稠,稀释剂太少;
(2)喷涂压力过大或距离太近,喷涂漆量少,距离远;(3)施工场所温度太高,干燥过快,漆不能充分流平;(4)作业环境风速过大;
(5)使用低沸点稀释剂,漆雾抵达涂面时,溶剂即挥发;(6)加入固化剂后,放置时间过长才施工。
3、对策:
(1)注意油漆配比,注意合理调漆;
(2)充分熟练喷枪使用方法;
(3)改善施工场所条件;
(4)防止在强风处涂装;
(5)使用适当的稀释剂调漆;
(6)加入固化剂调漆后尽快用完。
油漆桔皮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周杰陈慕祖【摘要】分别从车身板材、油漆材料,涂装工艺及喷涂设备等方面对油漆桔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防治油漆桔皮的方法。
【关键词】油漆桔皮、长波、短波、粗糙度。
一、前言目前轿车竞争日益激烈,各大汽车厂为了给客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涂装质量也愈加重视。
油漆桔皮是评价涂装表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桔皮的好坏将显著影响人们的视觉效果。
绝大多数汽车厂将油漆桔皮列为Audit检查的必检项目之一。
由于影响因素众多,控制难度高,因而降低油漆桔皮是各大汽车厂都会碰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当光线聚焦在高光泽涂膜表面时,可以看到光亮区和非光亮区的反差。
当出现0.1mm~10mm 大小的波纹结构,就会出现亮/暗的波纹,这种类似桔子皮表面的波纹俗称油漆桔皮。
以前桔皮的判定都是通过检验人员用肉眼观察进行的,虽然这样可以判断桔皮的好坏,但难以定量描述,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机性。
现在油漆桔皮可以用激光桔皮仪进行定量测定。
该仪器利用60℃激光聚焦在涂层表面,模拟人的视觉,在10cm的距离内定量测定出表面波纹的光学轮廓,获得一组组的准确数据。
为了模拟人眼的分辩率,我们将结构尺寸>0.6mm的测量数据归纳为长波,代表了表面较长波幅的变化;将结构尺寸<0.6mm的数据归纳为短波,代表较短波幅的变化,有时短波会叠加在长波上。
桔皮仪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会将他们分别正确统计后,给出准确的数值。
数值低的,自然表示涂层表面的桔皮少,表面质量好。
油漆桔皮,既长短波的影响因素众多,车身板材、电泳、中涂、色漆及清漆对长短波都有影响,其中车身板材、电泳及中涂对短波的影响最为明显,而中涂、色漆及清漆对长波的影响明显。
本文将从车上板材、油漆材料、涂装工艺及喷涂设备等方面对油漆桔皮的运行和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和推论。
二、车身板材白车身钢板粗糙度对油漆短波有较大的影响,控制钢板粗糙度是降低短波的有效措施。
钢板粗糙度的衡量指标很多,主要有高度参数如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微观不平度10点高度值Rz,轮廓最大高度值Ry等,间距参数如轮廓单峰的平均间距S等,形状参数如轮廓的峰点数Pc等。
水性面漆涂膜橘皮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浅析0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汽车的评价不仅限于汽车的动力性能、安全性能、操作舒适性能等,还特别要求汽车漆膜的装饰性,因此汽车的外观质量也成为人们评价汽车质量的重要依据。
以往对汽车漆膜涂层外观质量视觉效果的评估主要是通过它的颜色及肉眼的视觉效果进行,现在对漆膜的影像清晰度及表面是否有橘皮亦提出了要求,波纹大小不同的表面,给人的视觉感官也不同。
此时,汽车厂商将漆膜橘皮列为涂装车间下线检查工位的必检项目之一,但是在汽车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汽车使用的板材、涂装材料、喷涂设备、喷涂环境、现场工艺参数管控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影响,汽车涂膜难免产生橘皮缺陷。
橘皮会导致车身鲜映性、丰满度和平整光滑度等外观性能下降,会直接影响中高档轿车的漆膜外观质量。
如何解决漆膜橘皮缺陷问题,提高漆膜外观质量是各大汽车厂商都会遇到的一个难题。
本文将结合涂装实际生产现场,就水性面漆涂膜橘皮的成因,检测方法以及改善措施等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橘皮定义及成因1.1 橘皮定义橘皮是涂膜表面的一种波浪式纹路,在对车身进行喷涂时漆膜表面出现类似的橘子皮、柚子皮那样的皱纹。
皱纹的凹凸度约3μm左右。
我们根据波长范围不同分为长波、短波两种,汽车漆波纹结构的波长一般在0.1到30mm,视觉进行评估时通常用橘皮程度或纹理大小等主观术语来描述。
在高光泽表面能观察到橘皮,即在亮暗区域交替的波纹结构,由于表面波纹每点的倾斜度不同,造成入射光线会朝着不同方向放射,只有对应我们人眼方向的反射光线的部分被视为亮区域,所以橘皮也可定义为“高光泽表面的波状结构”。
在涂装车间,车身漆膜表面的橘皮使涂层表面目视有斑纹、未流平的感官。
1.2 橘皮的成因车身涂层的颜色、光泽、雾影度和表面结构等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效果,光泽和影像的清晰度常用来衡量涂层的外观。
但当漆膜表面有橘皮时,细小的波纹会干扰反射影像,使图像边缘变得模糊且不再清晰,降低漆膜表面的明亮度或鲜映性,降低漆膜外观质量,所以橘皮是涂装过程中常见又较难克服的流平性问题(主要是垂直面),影响漆膜表面橘皮的因素包括涂料本身的粘度、底材粗糙度、喷涂工艺、喷涂环境等很多方面,现在国内使用的大部分涂料厂家都会选择合适的稀释剂用于调整涂料粘度,优化流平效果,除此之外,现场车身漆膜存在的橘皮缺陷,主要是由生产控制,底材粗糙度、喷涂工艺及喷涂设备等方面造成的。
导致喷涂漆膜干后出现波纹桔皮的因素有哪些?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02-14 16:31:03 阅读:31次
桔皮的意思就是,经干燥后的涂层表面外观呈现许多半圆状突起,像桔皮一样的波纹。
涂层产生桔皮的现象多是由于涂料的流平性差所造成的。
流平性差有涂料本身和施工不当等多种因素造成。
为了防止桔皮的产生,在施工中应注意:
(1)保证喷涂后的流平性,还要保证每一涂层有一定的厚度,也不能过薄,过薄或过厚都会导致桔皮现象,建议每一涂层厚度控制在5—30微米左右。
(2)保证喷涂时粘度不能太大。
(3)保证喷涂后的流平时间,在保持晾干房适宜的温度外,晾干房的风速不能太大,否则都将加速溶剂的挥发而缩短涂料的流平时间。
(4)底层处理要好,用封闭漆封闭白坯将有助于流平。
另外被涂表面要充分打磨平整,并达到一定的光滑度,以便保证涂料湿润的一致性及涂料的流平作用。
(5)保证喷涂后表干不能太快,环境温度不能过高(一般200C左右),喷涂后不能马上进行烘干。
余姚市今日成工艺品厂,本厂是一家从事表面喷漆,喷涂加工的厂家,拥有5000平米的厂房,并拥有数条自动喷漆流水线和一条手工喷漆流水线。
承接各类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的表面喷漆业务。
本厂拥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多名,由于技术过硬深受广大客户的好评。
油漆桔皮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摘要】分别从车身板材、油漆材料,涂装工艺及喷涂设备等方面对油漆桔皮的影响因素进行一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防治油漆桔皮的方法.【关键词】油漆、桔皮、长波、短波、粗糙度一、前言目前轿车竞争日益激烈,各大汽车厂为了给客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涂装质量也愈加重视。
油漆桔皮是评价涂装表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桔皮的好坏将显著影响人们的视觉效果。
绝大多数汽车厂将油漆桔皮列为Audit 检查的必检项目之一。
由于影响因素众多,控制难度高,因而降低油漆桔皮是各大汽车厂都会碰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当光线聚焦在高光泽涂膜表面时,可以看到光亮区和非光亮区的反差.当出现0.1 mm-10mm大小的波纹结构,就会出现亮/暗的波纹,这种类似桔子皮表面的波纹俗称油漆桔皮。
以前桔皮的判定都是通过检验人员用肉眼观察进行的,虽然这样可以判断桔皮的好坏,但难以定量描述,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机性。
现在油漆桔皮可以用激光桔皮仪进行定量侧定。
该仪器利用60°激光聚焦在涂层表面,模拟人的视觉,在10cm 的距离内定量测定出表面波纹的光学轮廓,获得一组组的准确数据。
为了模拟人眼的分辨率,我们将结构尺寸>0.6mm 的测量数据归纳为长波,代表了表面较长波幅的变化;将结构尺寸<0.6mm的数据归纳为短波,代表较短波幅的变化,有时短波会叠加在长波上。
桔皮仪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会将它们分别正确统计后,给出准确的数值。
数值低的,自然表示涂层表面的桔皮少,表面质量好。
油漆桔皮,既长短波的影响因素众多,车身板材、电泳、中涂、色漆及清漆对长短波都有影响,其中车身板材、电泳及中涂对短波的影响最为明显,而中涂、色漆及清漆对长波的影响明显。
本文将从车身板材、油漆材料、涂装工艺及喷涂设备等方面对油漆桔皮的影晌和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二、车身板材白车身钢板粗糙度对油漆短波有较大的影响,控制钢板粗糙度是降低短波的有效措施。
钢板粗糙度的衡量指标很多,主要有高度参数如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微观不平度10 点高度值Rz,轮廓最大高度值Ry等;间距参数如轮廓单峰的平均间距S 等:形状参数如轮廓的峰点数Pc等。
乘用车车身漆膜橘皮的成因及其预防核心提示:1漆膜橘皮的定义涂层表面类似橘子皮形状的波纹称橘皮,它是涂层最常见和难以控制的缺陷之一,已成为国内外各大汽车厂面临的棘手问题。
乘用车面漆外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面漆橘皮是评价乘用车车身面漆涂装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光泽和映象清晰度常用于控制涂层的外观。
然而即使光泽度很高的涂膜,其表面的波动度也影响着整个涂膜的外观,同时认为光泽测量也控制不了波动的视觉效果,这种效应被称为“橘皮”。
橘皮或微波动是尺寸在0.1~10mm之间的波纹状结构造成的。
在高光泽的涂层表面,人们可看到波状、明暗相间的区域。
可以区分2种不同等级的波动:长波动也称为橘皮,这是在2~3m的距离上能观察到的波动;另一种叫短波动或微波动,这是间距约50cm处观察到的波动。
要指出的是有时为了遮盖底材的表面缺陷或者获得特殊的涂层外观会有目的地设计一定的波动度或波纹结构。
因此“橘皮”可定义为“高光泽表面的波状结构”,其使漆层表面产生斑纹、未流平的视觉外观。
粉末涂料涂膜的视觉外观(光泽、雾影度、流平、橘皮)的控制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不同场合喷涂的部件组装时。
2影响涂膜流动和外观的因素在工业涂料中,粉末涂料在制备和成膜过程中的相变化是独特的。
由于缺乏溶剂来润湿和提高涂膜流动性导致粉末涂料比液体涂料更难去除的表面缺陷。
虽然两者的主要组分类似,但相比于液体涂料,热固性粉末涂料的成膜机理不同。
粉末涂料是无溶剂的均一体系,在制备过程中颜料和其它组分通过熔融混合被分散和部分包裹于低分子固体树脂中。
粉末涂料的使用是通过空气把粉末传送到底材上(粉末悬浮于空气中),再通过电荷使之附着于底材上。
在预定的温度下加热使粉末颗粒熔化、聚集(聚结)在一起、流动(成膜),接着流平,这期间通过一个有黏性的液态阶段润湿表面,最后化学交联形成相对分子质量高的涂膜,这就是粉末涂料的成膜过程。
成膜过程可分为熔融、聚结形成涂膜、流平3个阶段。
在给定温度下控制熔融聚结速度最重要的因素是树脂的熔点、熔融态粉末颗粒的黏度以及粉末颗粒的大小。
为了使流动效果最佳,熔融聚结应当尽可能快地完成,以便有较长的时间来完成流平。
固化剂的使用虽然缩短了可供流动和流平所需的时间,但活性较高的粉末形成的涂膜常呈现橘皮。
影响涂膜流动和流平的关键因素是树脂的熔融黏度、体系的表面张力和膜厚。
熔融黏度取决于固化温度、固化速率和升温速率。
粉末喷涂时流动和流平的动力来自体系的表面张力,该作用力与施加到涂膜上的分子间的引力相反,其结果导致熔融黏度高,对抗流动和流平的阻力大。
因此表面张力和分子间引力之间的差值大小决定着涂膜流平的程度。
对于流动性很好的涂料,显然该体系的表面张力应尽可能高且熔融黏度应尽可能低。
这些可通过加入能提高体系表面张力的助剂和使用相对分子质量低的低熔点的树脂来实现。
根据以上条件制备的涂料具有极好的流动性,但是由于其高的表面张力会导致缩孔,同时由于较低的熔融黏度会产生流挂且边角涂覆性差。
实际工作中体系的表面张力和熔融黏度都控制在特定范围内,这样可得到合格的涂膜外观。
太低的表面张力或太高的熔融黏度会阻止涂膜流动导致涂膜流动性差,而表面张力太高时会在成膜过程中出现缩孔。
熔融黏度太低会使粉末的贮存稳定性变差,施工时边角涂覆性差且施工于立面时易产生流挂。
综上所述,粉末涂料涂膜最后的表面状况、缺陷和不足(如橘皮、流动性差、缩孔等)是密切关联的,同时也被成膜过程中参与相变的流变力所控制。
粉末颗粒的大小及分布状况也影响着涂膜的外观,颗粒越小由于其热容较大颗粒的低,因此其熔化时间比大颗粒的短,聚结也较快,形成涂膜的外观较好。
而大的粉末颗粒熔化的时间比小颗粒的长,形成的涂膜就可能会产生橘皮。
粉末静电施工方法(电晕放电或摩擦放电)也是导致橘皮形成的一个因素。
3橘皮的检测方法在涂层外观质量指标中橘皮指标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许多国内的整车厂家在这项指标上采用了量化值,这使得对涂装工艺的控制要求更加严格。
用人眼在涂装车身上找到反射光源(一般是在双管荧光灯下),定性分析反射光的清晰度,就可以从视觉上评估漆膜的流平效果。
在流平性差的情况下,2个荧光灯管看起来模糊,荧光灯的边界线有不同程度的扭曲;流平性好的涂膜外观,可获得清晰的反射光,橘皮也不明显。
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就需要高精准的测量仪器对其做出质量判断,而通过人眼目测判断橘皮的程度是不完善、不科学的。
目前,涂装行业普遍采用橘皮仪来测量橘皮的状况。
橘皮按人眼远看物体和近看物体分成长波和短波,人眼在2.5m的距离能看到35条0.1mm阔的线条,归纳为长波;人眼在50cm的距离看到35条0.6mm阔的线条,归纳为短波。
橘皮仪使用60°的激光作为点光源照射被测表面,在缓慢匀速推动10cm的距离内发射1250次激光照亮被测表面,读取1250个数,每个读数之间的距离为0.08mm。
在光源对面同样角度通过狭缝滤波的方法测量反射光,由于表面存在波纹,当光线照射在波峰或波谷时,反射光最强,仪器检出最大信号;光线照在斜坡时,由于反射角的变化,反射光偏离60°角,仪器检出信号最小,因此测得的信号频率正好是被测表面机械轮廓频率的2倍,与人眼观察到的光学轮廓相一致。
橘皮仪将结构尺寸大于0.6mm的测量数据定为长波,将结构尺寸小于0.6mm的数据定为短波。
长波反映涂料的流平特性及零件结构的影响,短波反映底材粗糙度的影响。
上海大众使用长短波指标,上海通用则使用了橘皮综合指标。
橘皮指标采用BYK公司的激光橘皮测试仪(Garden-4806)来测试,仪器给出3个数值,分别是:短波(ShortWaves)、长波(LongWaves)、级数(Rate)。
其含义分别是:长短波模拟人眼观察到的产品表面高低变化的幅度,数值越大说明指标越差,橘皮越严重。
长波模拟的是人眼距离产品表面2.5m的观察结果,短波模拟的是人眼距离产品表面50cm的观察结果。
级数是另一种评价指标,数值越大指标越好,是长短波的综合值。
上述两公司的要求大致相当,实际上,生产中也是通过长短波的分别控制来达到最终等级值。
4车身漆膜橘皮的成因及其防治橘皮是湿膜未能充分流动而形成的类似橘皮状的痕迹。
原因是乘用车喷涂施工时,施工黏度较高,喷枪口径大小不适,导致雾化程度不足,喷枪离被涂工件的距离过远,喷漆室的过度通风,烘干前的闪蒸时间不当,稀释剂的质量,底材的温度等均会影响漆膜橘皮的产生。
由于影响橘皮的因素太多,要减少橘皮,就需对涂装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主要从涂装设备、工艺和材料等方面进行改善。
涂装材料、不同涂层之间的配套性,以及各种材料对工艺设备的适应性及施工环境对橘皮的影响很大。
在乘用车生产过程中,影响涂膜流平的关键因素是树脂的熔融黏度、体系的表面张力和膜厚,表面张力和分子间引力之间的差值大小决定涂膜流平的程度。
实际生产中常使用快、慢流平剂来改善涂膜外观,以消除橘皮、缩孔、针孔等漆膜缺陷。
性能好的流平剂能降低熔__融黏度,从而有助于熔融混合和颜料分散,提高底材的润湿性和涂层的流平性,同时有助于消除表面缺陷且便于空气的释放。
把握好流动改性剂用量与效果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其用量不足会导致缩孔和橘皮,而用量过多又会导致失光、雾影,对附着力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生产中要选用合适的溶剂,添加流平剂或挥发慢的高沸点溶剂,以延长湿膜的流动时间,使之有足够的时间使整体表面张力趋向一致,从而改善车身漆膜橘皮病态。
现代化的涂装线一般都采用高压静电自动喷涂系统,其出漆量不随气压、电压、温度、湿度、黏度的变化而发生波动。
采用高压静电自动喷涂系统,要求车身的晃度保持在±5mm之间。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不断摸索各色涂料的施工特性;针对不同的涂料,选择最佳的自动喷涂机参数(出漆量、成型空气压力、电压值等),调整幅度对外观的影响都要在生产实际中进行摸索,这对现场施工调整是很重要的。
当然要想得到一个均匀的涂膜,只通过这3个参数的调整是不够的,还可以通过旋杯主针在不同位置的开关和旋杯的转速来达到想要达到的目的。
另外,也可适当地运用仿形设计参数来进行调整,如自动喷涂机的仿形路线,根据不同位置调整不同的喷涂距离[一般在(27±1)cm枪距]、喷枪上下左右的摆幅、旋杯间距、旋杯喷涂的角度等参数,从而得到最佳的喷涂仿形路线。
喷涂时,车身的边角最难以处理,容易出现流挂和肥边,边缘区域易产生橘皮。
为了消除或减少这个缺陷一般采用2种方法。
⑴贴纸胶带防流挂法:对那些能被遮蔽或不外露的边角部位张贴纸胶带,将垂流下来的涂料引到纸胶带下端,这样就可减少甚至消除流挂,在喷完清漆后卸下。
有些工件在喷涂清漆后卸下纸胶带仍有流挂点产生,那么纸胶带可等烘干后再撕除。
但这种方法有一个缺陷:纸胶带撕除易产生漆膜毛刺,需要进行处理,可用橡胶小锤轻轻敲除或用其它方法解决。
但要慎重的是,不能在处理毛刺时将边角的涂膜刮伤,否则边角易锈蚀。
另外,在张贴纸胶带时不能太大、太小或张贴位置不准确,太大易黏到外露的油漆表面,太小或张贴不到位都不能起到引流多余涂料的效果。
⑵制作边角防流挂静电吸附工装:其目的是将工件的边角或边缘形成一个过渡电场面,从工件的边角延伸到工装上。
在自动喷涂机喷涂时,由于边角静电吸附效应,若没有这个工装,涂料粒子在工件边缘会吸附较多,从而产生工件边缘位置的漆膜肥边。
这个肥边容易产生流挂或白点(溶剂没有及时挥发出来而包裹在边缘的涂料中)。
利用防流挂静电吸附工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缺点是工装件较大,制作成本较高,运输、摆放、安装、清洗较麻烦。
而且工装件越多越易发生因工装而产生的磕碰伤及工装所带来的颗粒污染。
车身所使用工装的合理性对漆膜外观质量的保证也是非常重要的。
设备运行参数的选择和优化同样十分重要,设置的高压静电值、转速、成形空气的压力、涂料的黏度等等都必须在生产现场反复调整至最佳范围,才能使橘皮降到最低程度,甚至消除。
设备运行参数的选择和优化同样十分重要,设置的高压静电值、转速、成形空气的压力、涂料的黏度等等都必须在生产现场反复调整至最佳范围,才能使橘皮降到最低程度。
车身钢板(粗糙度Ra≤1μm)、磷化处理及电泳涂层的质量好坏对车身的橘皮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若这些涂层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将不能为中涂和面漆提供一个良好的涂层基础。
中涂应选择对电泳涂层填充效果好、抗流挂和流平性能好的涂料,并且中涂的颜色应尽可能与面漆一致或相近,这样色漆就会很容易对中涂层进行遮盖。
减少色漆的膜厚、提高清漆的膜厚,对减少橘皮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同时对短波值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好处。
在处理漆膜表面缺陷时,要尽量减少因打磨而损伤漆膜,防止影响上涂层的湿膜流平效果。
为了减轻边角流挂对边角面的影响,对中涂层边角应进行打磨,这对边角流挂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