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讲 第3章6 链转移

19讲 第3章6 链转移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2讲 追及问题

第二讲追及问题 【知识要点】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例题精讲】 1.甲、乙两人相距150米,甲在前,乙在后,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75米,两人同时向南出发, 几分钟后乙追上甲? 【巩固】甲、乙两人从A地去B地,甲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走了8千米。甲出发后多少小时可以追上乙? 2.骑车人与行人同一条街同方向前进,行人在骑自行车人前面450米处,行人每分钟步行60米,两人 同时出发,3分钟后骑自行车的人追上行人,骑自行车的人每分钟行多少米? 【巩固】姐妹两人在同一小学上学,妹妹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从家走向学校,姐姐比妹妹晚10分钟出发,为了不迟到,她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从家跑步上学,结果两人却同时到达学校,求家到学校的距离有多远? 3.两辆汽车从A地到B地,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4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63千米,第一辆汽车先 行2小时后,第二辆汽车才出发,问第二辆汽车出发后几小时追上第一辆汽车? 【巩固】哥哥和弟弟两人同时在一个学校上学,弟弟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先去学校,3分钟后,哥哥骑车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也向学校骑去,那么哥哥几分钟追上弟弟? 【巩固】姐妹两人在同一小学上学,妹妹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从家走向学校,姐姐比妹妹晚10分钟出发,为了不迟到,她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从家跑步上学,结果两人却同时到达学校,求家到学校的距离有多远?

4.甲、乙两人从A地去B地,甲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甲出发时,乙已先走 了3小时,甲走10千米后,决定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前进。甲还要几小时追上乙? 【巩固】两地相距900千米。甲走需15天,乙走需12天。甲先出发2天,乙去追甲,要走多少千米才能追上? 5.小王和小李共同整理报纸。小王每分钟整理72份,小李每分钟整理60份。小王迟到1分钟。当小王、 小李整理同样多份的报纸时,正好完成任务。问:一共有多少份报纸? 【巩固】甲厂有原料120吨,乙厂有原料96吨,甲厂每天用15吨,乙厂每天用9吨,多少天后两厂剩下的原料一样多? 6.B处的兔子与A处的狗相距56米。兔子从B处逃跑。狗同时从A处追兔子。狗一跳前进2米,狗跳3 次的时间与兔子跳4次的时间一样。兔子跳出112米时被狗追上。兔子一跳前进多少米? 【巩固】唐老鸭在米老鼠前面56米处开始跑。米老鼠同时以每秒3米的速度追唐老鸭。唐老鸭跑出112米时被米老鼠追上。唐老鸭每秒行多少米? 7.一列慢车在上午8点钟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由甲城开往乙城。一列快车在上午9点钟以每小时56 千米的速度也从甲城开往乙城。铁路部门规定:向相同方向前进的两列火车之间相距不能少于8千米。 问:这列慢车最迟应当在什么时候停下来让快车超车?

模拟电路习题答案第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题解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自测题 一、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3)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4)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解:(1)×(2)√(3)×(4)√ 二、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只填入A、B、C或D。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3)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4)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解:(1)B (2)C (3)A (4)D 三、判断图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并求 A 或f s u A 。设图中所有电容出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f u 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 解:图(a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 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分别为 L 3 1321f 32131 R R R R R R A R R R R R F u 式中R L 为电流表的等效电阻。 图(b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 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分别为 1 2f 2 1R R A R F u 图(c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 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分别为 1 1f u A F 图(d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正反馈。 四、电路如图所示。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六单元 第19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选项 考点题号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4、6、8、9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5、7、10、11 整体认识及综合分析2、3、12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中山检测)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的学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正确的是( ) A.孟德尔的假说认为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才分离 B.艾弗里提出的有关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没有得到科学家的一致公认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转化因子是DNA D.赫尔希等用35S和32P同时标记同一个噬菌体,然后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遗传物质 2.(2012·苏北四市三模)关于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实验证实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存在的转化因子是DNA B.艾弗里的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设计思路基本相同 C.艾弗里的实验没有设置对照 D.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可得到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 3.(2012·广州市测试)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 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③⑤ B.②④ C.①⑤ D.①④ 4.(2012·广东华附检测)美国科学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实验思路是:从细胞中分离得到具有转化能力的粗提取液,用化学或酶方法去除提取液中的某种成分,然后检测去除该成分后的提取液是否具有转化能力。如果去除某成分后仍保持转化能力,则去除的成分不是转化因子;如果去除某成分后丧失了转化能力,则去除

2020届中考语文总复习限时训练(19)名家散文阅读

限时训练(十九) 名家散文阅读 (时间:20分钟) 班级: 姓名: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端午的鸭蛋(节选)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作“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

追及问题讲座及练习答案

追及问题精讲 知识导航 追及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甲的速度×追及时间—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时间. 例1: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地出发,每小时行60千米.同时一列快车从乙地出发,每小时行90千米.两车同向行驶,快车在慢车后面,经过多少小时快车可以追上慢车?(火车长度忽略不计) 解析:追及路程即为两地距离240千米, 速度差90-60=30(千米) 所以追及时间240÷30=8(小时). 【巩固1】下午放学时,弟弟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步行回家.5分钟后,哥哥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也从学校步行回家,哥哥出发后,经过几分钟可以追上弟弟?(假定从学校到家有足够远,即哥哥追上弟弟时,仍没有回到家). 解析:若经过5分钟,弟弟已到了A地,此时弟弟已走了40×5=200(米);哥哥每分钟比弟弟多走20米,几分钟可以追上这200米呢? 40×5÷(60-40)=10(分) 答:哥哥10分钟可以追上弟弟. 【巩固2】甲、乙二人都要从北京去天津,甲行驶10千米后乙才开始出发,乙每小时行驶15千米,甲每小时行驶10千米,问:乙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甲?

解析:出发时甲、乙二人相距10千米,以后两人的距离每小时都缩短15-10=5(千米),即两人的速度的差(简称速度差),所以10千米里有几个5千米就是几小时能追上: 10÷(15-10)=2(小时) 答:还需要2个小时. 【巩固3】解放军某部先遣队,从营地出发,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向某地前进,12小时后,部队有急事,派通讯员骑摩托车以每小时78千米的速度前去联络,问多少时间后,通讯员能赶上先遣队? 解析:追及路程就是先遣队12小时行驶的路程。 (6×12)÷(78-6)=1(小时). 答:通讯员1小时能赶上先谴队. 例2:小明步行上学,每分钟行70米.离家12分钟后,爸爸发现小明的文具盒忘在家中,爸爸带着文具盒,立即骑自行车以每分钟280米的速度去追小明.问爸爸出发几分钟后追上小明?爸爸追上小明时他们离家多远? 解析:如图: 当爸爸开始追小明时,小明已经离家: 70×12=840(米), 即爸爸要追及的路程为840米,也就是爸爸与小明的距离是840米,我们把这个距离叫做

6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题解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自测题 一、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 (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 (3)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 ) (4)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 解:(1)× (2)√ (3)× (4)√ 二、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 A .电压串联负反馈 B .电压并联负反馈 C .电流串联负反馈 D .电流并联负反馈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只填入A 、B 、C 或D 。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3)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4)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解:(1)B (2)C (3)A (4)D 三、判断图T6.3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 并求出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或f s u A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T6.3 解:图(a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 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分别为 L 3 1321f 32131 R R R R R R A R R R R R F u ?++≈++= 式中R L 为电流表的等效电阻。 图(b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 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分别为 1 2f 2 1R R A R F u -≈-= 图(c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 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分别为 1 1f ≈=u A F 图(d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正反馈。 四、电路如图T6.4所示。

2018版高考英语二轮(浙江专用)训练题:专题限时集训(十九) 训练2 读后续写

专题限时集训(十九)读后续写 训练2 (对应学生用书第193页),,)} A (2017·浙江吴越联盟二模)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所给情节进行续写,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Will you take me to go trick-or-treating,Chad?”Zoe asked when I came home from school.My little sister was already wearing her fairy wings and taking a wand(魔杖). “Mom's taking you,”I said.“Mommy slipped on the mat and hurt her ankle,”my sister said.Mom limped(一瘸一拐地走)down the hallway just then,and her left ankle was wrapped in a bandage.“I'll be OK sitting in the car.But could you take Zoe from door to door?She's really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Halloween.”“I'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it,too,”I said and didn't want anything out of expectation. I had to admit,though,Zoe was more excited than I was.She'd been trying on her costume(化妆服)every day for a week.“I'm a fairy,”she said,twirling(旋转)around.“I have plans with my friends,”I said.Our plans consisted of racing around the neighborhood to collect as much candy as we could,not bothering too much with costumes. “Please,Chad,”Zoe begged.“Fine.”There would be my chance for fun and candy,I thought.Zoe twirled on her https://www.doczj.com/doc/0a2287750.html,ter,Zoe walked to the first house while I hung back.“I don't want anyone to know that I'm taking you to go trick-or-treating,”I'd said to her.I'd told my friends that I couldn't hang out with them tonight,but I didn't tell them why,being afraid of being laughed at. “Take a candy bag,”said Mom sitting in the car at the end of the block.When I turned back,Zoe was already 15 steps ahead.“Zoe,wait!”Zoe stopped and turned around.“Hurry,hurry,”she said.I ran to catch up.Looking after her would be more work than I'd expected.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要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要得到一个由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导增益A iuf= I O/U i稳定应选[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阻增益A uif=U O/I i稳定应选[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电流增益A iif=I O/I i稳定应选[ ]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放大电路引入交流负反馈后将[ ] A.提高输入电阻 B.减小输出电阻 C.提高放大倍数 D.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 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 ] =1 =-1 C.|AF|=1 D. AF=0 放大电路引入直流负反馈后将[ ] A.改变输入、输出电阻 B.展宽频带 C.减小放大倍数 D.稳定静态工作点 电路接成正反馈时,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 ] A. AF=1 B. AF=-1 C. |AF|=1 D. AF=0 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开环放大倍数A增加一倍,则闭环增益A f将 A. 基本不变 B. 增加一倍[ ]

C. 减小一倍 D. 不能确定 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反馈系数F增加一倍,闭环增益A f将[ ] A. 基本不变 B.增加一倍 C. 减小一倍 D. 不能确定 分析下列各题,在三种可能的答案(a.尽可能小,b.尽可能大,c.与输入电阻接近)中选择正确者填空: 1、对于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使反馈作用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2、对于并联反馈放大电路,为使反馈作用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3、为使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输出电阻尽可能小,应使信号漂内阻。在讨论反馈对放大电路输入电阻R i的影响时,同学们提出下列四种看法,试指出哪个(或哪些)是正确的: a.负反馈增大R i,正反馈减小R i; b.串联反馈增大R i,并联反馈减小R i; c.并联负反馈增大R i,并联正反馈减小R i; d.串联反馈增大R i,串联正反馈减小R i;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1、反馈放大电路的含义是。(a.输出与输入之间有信号通路,b.电路中存在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c.除放大电路以外还有信号通路) 2、构成反馈通路的元器件。(a.只能是电阻、电容或电感等无源元件, b.只能是晶体管、集成运放等有源器件, c.可以是无源元件,也可是以有源器件) 3、反馈量是指。(a.反馈网络从放大电路输出回路中取出的信号,b.反馈到输入回路的信号,c.反馈到输入回路的信号与反馈网络从放大电路输出回路中取出的信号之比) 4、直流负反馈是指。(a.只存在于直接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b.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c.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5、交流负反馈是指。(a.只存在于阻容耦合及变压器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b.交流通路中的负反馈,c.放大正弦波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1、在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可以引入;若要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某些场合为了提高放大倍数,可适当引入;希望展宽频

备战2021高考高三语文限时训练十九附答案

备战2021高考高三语文限时训练十九附答案 班级姓名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老人崔立 ①老人真的是老了。 ②有点迫不及待地老了。 ③早上,阳光缓缓地照射在马路上,老人佝偻的背影,缓步地前行中。微风从老人的身边轻轻滑过,都像比老人的速度要快。老人,是要从人行道的一端,走到人行道的另一端。看起来,距离并不是很远,甚至用眼睛去看,应是触手可及的。但老人的眼睛,无法真切地触及到那里,只能迈开着她的脚步,艰难地往前走。有一个年轻人,急急地走过老人的身边。人行道并不宽,老人走在稍偏中间的位置。年轻人走过去时,带起了一阵风,也碰触了老人柔弱的肩膀一下,是风要刮倒了老人,还是年轻人撞到了老人。老人的身子踉跄地顺势往前仰了一下,像是要摔倒,摇摇晃晃地要倒下了,还是艰难地撑住了。老人很不容易地站在那里。匆匆而过的那个年轻人,在老人的眼睛里早已不见了踪影。 ④又一天,老人走着同样的路,缓缓地,在那条人行道上蹒跚着步子。老人走得还是很慢,慢慢悠悠地,看起来像在走,看起来又不像在走。有阳光照射在老人的头上,照出一头黑白相间的老人的鬓发。老人缓缓行走在人行道的中间。一个女孩,原本是在离老人身后很远的距离,接着是越来越近,直至女孩已经到了老人的跟前。老人站在人行道的中间,挡住了女孩前行的路线,女孩几次想走过去,但空间太窄,还是走不过去。女孩咬了咬牙,想说什么,又憋了回去。反复犹豫,女孩终于是忍不住开了口。女孩说,阿姨,你能让我一下吗?有好几秒的停顿,老人缓缓转过了身,看向女孩。顺势地,女孩在老人转身时多出来的空档,匆匆忙忙地走了过去。女孩真的是太匆忙了,连一声“谢谢”也忘记说出口,人已走出去好远。 ⑤…… ⑥再一天,老人还在那里行走,缓缓地,若你说她停在那里,其实也未尝不是真的。老人却是在行走,继续缓慢地行走在这条路上。这条路很漫长吗?老人披了一件外套,天是有些冷的,哪怕阳光是高高挂着的,也难以抵挡冬日的寒冷。老人的脖子上,是围着一条围巾的,围巾有些老旧,像老人漫长的年华。老人缓缓地在行走,不知不觉间,本来围得就有些松的围巾悄无声息地滑落。老人毫无察觉,老人丝毫感觉不到因围巾掉落后的寒冷,老人本来就很冷,冷与再冷之间差异不大。老人走了有几步路了,老人的那几步路,已经走了好久。老人在往前走时,身边是一个女人的声音。不知什么时候,女人已经到了老人的身旁。老人注意过,原来她身边是没有人的。女人喊了声:阿姨!老人听到了,老人是有几秒钟的停顿,老人缓缓地转过身,老人以为还是要让开路,然后有一个人会像阵风般匆匆忙忙地从她身边走过。这次,没有风,要是风,也是空气中的寒风。女人停在了老人面前,女人说,阿姨,这围巾,是您掉的吗?老人看到了女人手上的围巾,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脖子间空荡荡的。无疑,眼前的这条围巾是老人掉的。老人从女人手上接过了围巾,说,谢谢。老人轻轻地摸索着往脖子里围,老人围得很艰难。女人说,阿姨,我帮您围吧。女人为老人围上了围巾,围得很严实,让那寒风吹不进脖子里。女人还说,阿姨,您是要往前面走吗?我送您过去吧。老人脸上挂起笑容,说,谢谢你。女人扶着老人缓慢地往前走,天还是冷,冷中却跃动着一丝暖意。是春天快要到来的暖意。 ⑦这是电视台做的一个节目,老人不是真的老人,老人是电视台请的一位知名演员。演员表演得很到位。演员在这条短短的人行道上行走了一个星期,没有人怀疑老人是假的老人。也没有人关注过老人。女人是这个星期的最后一天出现的。电视台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找到了愿意帮助老人的女人。

环形跑道中的相遇追及问题完整版

环形跑道中的相遇追及 问题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九讲:环形跑道问题 教学目标:理解环形跑道问题即是一个封闭线路上的追及问题,通过对环形跑道问题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环形跑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思路的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环形跑道问题,第一次相遇时,速度快的比速度慢的多跑一圈 需要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正确将环形跑道问题转化成追及问题 解题关键:环形跑道问题就是封闭路线上的追及问题,关键是要掌握从并行到下次追及的路程差恰好是一圈的长度。 例1:环形跑道的周长是800米,甲、乙两名运动员同时顺时针自起点出发,甲的速度是每分钟40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375米,多少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甲、乙两名运动员各跑了多少米甲、乙两名运动员各跑了多少圈 思路点拨:在环形跑道上,这是一道封闭路线上的追及问题,第一次相遇时,快的应比慢的多跑一圈,环形跑道的周长就是追及路程,已知了两人的速度,追及时间即是两人相遇的时间。 400-375=25(米)800÷25=32(分钟) 甲:400×32=12800(米)乙:375×32=12000(米)甲:12800÷800=16(圈)乙:16-1=15(圈) 例2:幸福村小学有一条200米长的环形跑道,冬冬和晶晶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冬冬每秒钟跑6米,晶晶每秒钟跑4米,问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米,第2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圈? 解:①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所需要的时间:200÷(6-4)=100(秒)②冬冬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他所跑的路程应为:6×100=600(米)③晶晶第一次被追上时所跑的路程:4×100=400(米) ④冬冬第二次追上晶晶时所跑的圈数:(600×2)÷200=6(圈) ⑤晶晶第2次被追上时所跑的圈数:(400×2)÷200=4(圈) 练习: 1、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小青每分钟跑260米,小兰每分钟跑210米,两人同时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 2、两人在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小明每秒跑3米,小雅每秒跑4米,反向而行,45秒后两人相遇。如果同向而行,几秒后两人再次相遇 3、林玲在45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跑一圈,已知他前一半时间每秒跑5米,后一半时间每秒跑4米,那么他后一半路程跑了多少秒? 作业: 1、两名运动员在湖周围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甲每分钟跑250米,乙每分钟跑20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45分钟甲追上乙,如果两人同时同地反向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 2、甲乙两人在周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竞走,已知乙的速度是平均每分钟80米,甲的速度是乙的1.25倍,乙在甲前100米,问多少分钟后,甲可以追上乙? 3、一条环形跑道长为400米,小明每分钟跑300米,小红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小明第一次追上小红? 4、甲乙两人绕周长为1000米的环形跑道广场竞走,已知甲每分钟走125米,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现在甲在乙后面250米,乙追上甲需要多少分钟? 5、光明小学有一条长为200米的环形跑道,小明和小红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小明每秒跑6米,小红每秒跑4米,小明第一次追上小红时两人各跑了多少米? 6、甲乙两人沿运动场的跑道跑步,甲每分钟跑290米,乙每分钟跑270米,跑道一圈长400米,如果两人同时从起跑线上同方向跑。那么,经过甲经过多长时间才能第一次追上乙?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六单元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讲义含解析必修2

第讲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考纲明细]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课前自主检测 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型细菌可以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具有毒性。(—正文)(√).格里菲思证明了将无毒性的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型细菌的物质是。(—正文)(×).艾弗里及其同事对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和鉴定,将提纯的、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 分别与型菌混合培养。(—正文)(√).艾弗里证明了才是使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正文)(√)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正文)(√).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是蛋白质,是,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硫,磷几乎都存在于分子中。 (—相关信息)(√).赫尔希和蔡斯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和的培养基中直接培养噬菌体。(—正文)(×).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 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正文)(√) (·江苏高考)下列关于探索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型转化为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噬菌体的是用直接标记的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答案 解析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型转化为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错误;格里菲思实验 证明了型肺炎双球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艾弗里实验证明了是遗传物质,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噬菌体的是利用大肠杆菌中含的脱氧核苷酸标记的,该实验证明了是噬菌体的遗传物 质,错误,正确。 知识自主梳理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 ()实验材料:型和型肺炎双球菌、小鼠。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训练(十九) 记叙文型完形填空配套作业(一)(解析版,新课标)

(限时:30分钟) (一) From the time I was seven, I had a dream of becoming a member of the Students’ Union.I always __1__ my school leaders for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all of us.So I dreamed of being a leader. Years flew by, and soon I was ab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elections, __2__ I would win.But the reality struck that I hadn't had a chance.I wasn't pretty.Girls across the school hardly knew me.I just did not have what it __3__ to win a school election.I was __4__. As I cried in my room that evening, I __5__ took a deep breath and decided I wouldn't stop dreaming.I decided that I would __6__ for elections again in my final year at school—and I would win. I realized that my __7__ had a lot of things in their favor.What were the __8__ that would work in my favor? I had good grades, and I was friendly and helpful.And my biggest __9__ was the faith I had.I would not allow my __10__ appearance to hold me back from putting my best foot forward.That evening, I __11__ my election plans a whole year in advance. I realized that girls would have to get to know me and recognize that I had the ability to __12__ them.I loved making friends and I liked being helpful, __13__ I decided that perhaps I could use these qualities to work to my advantage.In order to learn how to present a great election __14__, I also attended a course on effective public speaking. The day after the election, when the principal announced I won the second highest number of votes, the students __15__.That joy on the faces of all my friends showed me that my victory was __16__ theirs. Suddenly, I realized that I had __17__ much more than I had dreamed of.I had made many new friends and had helped people __18__ the way.I had won the __19__ and love of my schoolmates and they knew me as somebody who would stand by them.I was able to put a smile on their faces and __20__ their day. 1.A.admired B.remembered C.praised D.believed 2.A.praying B.planning C.calculating D.judging 3.A.assessed B.provided C.meant D.took 4.A.concerned B.depressed C.surprised D.confused 5.A.gradually B.immediately C.suddenly D.impatiently 6.A.pay B.stand C.speak D.wait 7.https://www.doczj.com/doc/0a2287750.html,petitors B.companions C.enemies D.schoolmates 8.A.cases B.methods

第19讲 行程问题三-完整版

第19讲行程问题三 内容概述 运动过程较为复杂的行程问题,一般通过分段、比较等办法进行考虑。在往返问题中考虑多次相遇和多次追及的过程,需要注意从整体考虑两个对象的路程和或路程差,并从中找到规律。 典型例题 兴趣篇 1.莉莉和莎莎一起从家去学校,莉莉步行,莎莎骑车.莎莎到学校后发现自己没带文具盒,便立刻骑车回家去取,到家取出文具盒后又马上骑向学校,结果她和莉莉一起到校,如果莉莉每分钟走53米,那么莎莎骑车每分钟行进多少米? 答案:每分钟159米 解析:注意到莉莉与莎莎两人同时从家出发,同时到达学校,而且两人在途中都没有停留,因此两人用去的时间相同.当运动时间相同时,速度的倍数关系等于路程的倍数关系. 如图,莉莉步行从家到学校,走的路程是家与学校的距离.在相同的时间内,莎莎骑车到学校,又马上从学校返回家,再回到学校,经过的路程是家与学校距离的3倍,因此莎莎骑车的速度是莉莉步行速度的3倍,由于莉莉每分钟走53米,所以莎莎骑车的速度是每分钟53×3=159米. 2.小燕上学时骑车?回家时步行,路上共用50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则全程需要70分钟,求小燕往返都骑车所需的时间. 答案:30分钟 解析: 如图,因为小燕往返都步行需要70分钟,所以她步行从学校回到家需

要70÷2=35分钟. 由于小燕上学时骑车,回家时步行需要50分钟,所以她骑车从家到学校需要50-35=15分钟,那么她往返都骑车需要15×2=30分钟. 3.萱萱和卡莉娅从距离32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萱萱每小时走4千米,卡莉娅乘坐“飞天扫帚”,每小时飞12千米,她俩迎面相遇后,卡莉姬发现自己忘记带东西了,立刻返回出发点,再掉头向萱萱前进.请问:她们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离卡莉娅的出发点多少千米? 答案:12千米 解析:第一次相遇时卡莉娅走了32÷(4+12)×12=24(千米). 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两人又合走了24×2=48(千米). 这期间萱萱又往前走了48÷(4+12)×4=12(千米). 因此第二次相遇点离卡莉娅的出发点24-12=12(千米). 4.培英学校和电视机厂之间有一条公路,原计划下午2点整培英学校派车去电视机厂接劳模来校作报告,往返需用1小时.实际上这位劳模在下午1点便提前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途中遇到接他的汽车,劳模便立刻上车去往学校,并在下午2点40分到达.问:汽车行驶速度是劳模步行速度的几倍? 答案:8倍 解析: 如图,汽车下午2时从工厂出发,途中遇到迎面走来的劳模后立即返回,于2时40分回到工厂,汽车的速度不变,因此汽车遇到劳模的时间是2时20分,

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专题讲练:第19讲 追及问题

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专题讲练:第19讲追及问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解答题 1 .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50.6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8千米,4.5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 . 明明一家去外婆家,路程大约有1000千米,耗油多少升? 3 . 小芳和小军住在同一条街上,小芳和小军放学后从学校同时回家,小芳每分钟行60米。小军每分钟行70米,5分钟后同时到家。小芳和小军两家相距多少米? 4 . 两地相距600km,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甲乙两辆汽车的速度比是2:3,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用两种方法解答) 5 .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两车相遇后甲车继续行驶3.2小时到达B地,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 .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6小时,火车每小时行驶147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7 . 解方程。 (1)4×3.2+3x=14.9 (2)4:x= : (3)6x-6.25=5.75

(4):10=6:x 8 . 张明和王红两人相约同时从相距840米的两家出发去新华书店,7.5分钟后两人在书店门口相会。张明每 分钟走57米,王红每分钟走多少米? 9 . 小轿车比大客车每小时多行驶多少千米? 10 . 小胖3分钟走了360米,小亚5分钟走了550米,小亚和小胖谁的速度快? 11 . 小丽从自己家到刘老师家走了16分钟,接着又以同样的速度走了11分钟到学校。刘老师家离学校有多 远?小丽从学校直接回家需要多少分钟? 12 . 长沙到北京的路程是1560千米,一辆慢车以每小时110千米的速度从长沙开往北京,同时一辆快车以每小时150千米的速度从北京开往长沙,两车相遇时快车行了多少千米? 13 . 小民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使一段路程后,立即沿原路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返回原出发地,这样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4 .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80km,与乙车的速度比为4∶5,2小时后两车共行全程的,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5 . 小明从家骑车经过博物馆到游乐园,全程需2小时,如果他以同样的速度从家骑车直接到游乐园,可以 省多长时间? 16 . 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在4点多少分第一次重合?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答案上课讲义

2016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答案 科目:模拟电子技术 题型:填空题 章节: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难度:全部 ----------------------------------------------------------------------- 1. 要想实现稳定静态电流I C ,在放大电路中应引入直流负反馈。 2. 要稳定输出电流,放大电路中应引入电流负反馈。 3. 要提高带负载能力,放大电路中应引入电压负反馈。 4. 减小放大电路向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应引入串联负反馈。 5. 负反馈放大器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 uf=100,当它的开环放大倍数变化10%时,闭环放大倍数变化1%,则它的开环放大倍数A u= 1000 。 6. 负反馈可使放大器增加放大倍数的稳定,减少非线性失真,抑制噪声,改变输入输出阻抗等。 7. 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的闭环增益A uf=100,要求开环增益A u变化10%时,闭环增益变化为0.5%,那么开环增益A u= 2000 。 8. 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的闭环增益A uf=100,要求开环增益A u变化10%时,闭环增益变化为0.5%,那么反馈系数F u= 0.095 。 9. 在反馈电路中,按反馈网络与输出回路的连接方式不同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10. 在反馈电路中,按反馈网络与输入回路的连接方式不同,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11. 放大器中引入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电压放大倍数并减小输出电阻。 12. 某放大电路在输入信号电压为1mV时,输出电压为1V。当加上负反馈后若达到同样的输出电压时,需使输入信号电压为10mV,由此可知所加的反馈深度为 20 dB。 13. 某放大电路在输入信号电压为1mV时,输出电压为1V。当加上负反馈后若达到同样的输出电压时,需使输入信号电压为10mV,由此可知反馈系数为 0.009 。 14. 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是高阻输入、低阻输出和电压跟随。 15. 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是高阻输入、低阻输出和电压跟随。 16. 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是高阻输入、低阻输出和电压跟随。 17. 在放大器中,为了稳定输出电流,降低输入电阻,应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 18. 在放大器中,为了稳定输出电压,提高输入电阻,应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 19. 在进行反相比例放大时,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的共模信号U ic= 0 。 科目:模拟电子技术 题型:选择题 章节: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难度:全部 ----------------------------------------------------------------------- 1. 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B ;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 2. 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C ;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

西方文学自测题库及参考答案--19世纪1

西方文学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六章19世纪文学(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是(B)。 A.海德堡浪漫派 B.耶拿派 C.湖畔派 D.“自然派” 2.1805年左右,德国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了《隐士报》形成的文学流派是(C)。A.耶拿派 B.湖畔派 C.海德堡浪漫派 D.“自然派” 3.德国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名称,并且系统的阐述了前期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作家是(B)。A.格林兄弟 B.施莱格尔兄弟 C.诺瓦利斯 D.蒂克 4.海涅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的论著是(B)。 A.《<克伦威尔>序言》 B.《论浪漫派》 C.《拉辛和莎士比亚》 D.《拉奥孔》 5.海涅的早期代表作是(B)。 A.《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 B.《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 C.《论浪漫派》 D.《罗曼采罗》 6.英国“湖畔派”中成就最高的诗人是(A) A.华兹华斯 B.柯勒律治 C.骚塞 D.司各特 7.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B)。 A.拜伦 B.雪莱 C.济慈 D.华兹华斯 8.首先体现雪来“预言”的长诗是(A)。 A.《麦布女王》 B.《伊斯兰起义》 C.《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D.《西风颂》 9.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西风颂》,这首诗的作者是(B)。 A.拜伦 B.雪莱 C.济慈 D.华兹华斯 10.司各特是19世纪前30年英国最主要的作家之一。1833年司各特的去世标志着(B)。A.英国浪漫主义的开始 B.英国浪漫主义的结束 C.英国现实主义的开始 D.英国现实主义的结束 11.《傲慢与偏见》的作家是(D)。 A.司各特 B.济慈 C.哈代 D.奥斯丁 12.标志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最后胜利的是剧作《欧那尼》的演出.这部剧作的作者是(C)。A.拜伦 B.雪莱 C.雨果 D.席勒 13.《阿达拉》和《勒内》两部中篇小说的作者是(C)。 A.拉马丁 B.维尼 C.夏多布里昂 D.大仲马 14.法国文学中第一个“世纪病”的形象是(B)。 A.欧那尼 B.勒内 C.夏克塔斯 D.黛尔菲娜 15.被成为法国的“莎士比亚”,写有自传体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的作家是(C)。A.乔治·桑 B.拉马丁 C.缪塞 D.雨果 16.法国浪漫派的领袖是(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