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吨煤制聚丙烯全线开动:优势与隐忧
- 格式:docx
- 大小:315.85 KB
- 文档页数:3
一、我国丙烯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1. 装置能力与隶属关系我国的丙烯工业是随乙烯工业的发展而日益发展壮大起来的。
多年来, 乙烯一直作为我国石化工业的龙头产品, 相应地, 丙烯则作为乙烯的联产品或炼厂副产品。
到2003年底, 我国有50余家丙烯生产工厂, 生产能力合计约为559万吨, 产量593.23万吨。
其中, 中国石化集团丙烯生产能力346.5万吨, 产量385.99万吨, 产量占全国的65.1%;中国石油集团丙烯生产能力197.1万吨, 产量194.6万吨, 产量占全国的32.8%;地方企业丙烯产量12.73万吨, 占全国的2.1%。
2003年我国丙烯产量超过10万吨的生产企业装置概况见表1。
由表1可知, 2003年我国丙烯生产能力最大的企业是燕山石化, 装置能力为45.6万吨(不包括东方乙烯);丙烯产量最大的企业是上海石化, 产量达到53.3万吨;丙烯能力在20万吨/年以上的主要有上海石化、扬子石化、燕山石化、齐鲁石化、吉林石化、大庆石化、兰州石化和大连石化等企业, 多数工厂丙烯生产能力在5万~20万吨/年之间, 此外还有20家工厂的生产能力在1万~5万吨/年之间。
在我国丙烯生产企业所产的丙烯产品中, 乙烯装置联产的丙烯均为企业自用, 用于生产大宗的丙烯下游产品, 如聚丙烯、丙烯腈、丁辛醇、丙烯酸系列以及苯酚/丙酮等;炼厂所产的丙烯一般作为本厂小聚丙烯装置以及丙烯腈、苯酚/丙酮装置等原料, 少数企业对外向固定下游厂家销售, 国内丙烯产品的市场贸易较少。
2. 丙烯的主要来源世界上丙烯的来源有蒸汽裂解制乙烯联产丙烯、炼厂催化裂化装置干气、丙烷脱氢、甲醇制烯烃以及近年所开发的烯烃转化、烯烃易位等工艺。
2003年世界丙烯生产能力约7314万吨, 其中乙烯联产丙烯占60%, 炼厂副产丙烯占35%, 丙烷脱氢占3%, 其他占2%。
我国丙烯主要来自乙烯裂解装置和炼厂催化裂化及催化裂解装置。
2003年我国丙烯生产能力559万吨, 其中乙烯联产丙烯能力约283万吨, 占丙烯总生产能力的50.6%, 产量约287万吨, 开工率约101%;炼厂副产丙烯能力约276万吨, 占丙烯总生产能力的49.4%, 产量约306.2万吨, 开工率110%。
我国聚丙烯的市场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制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聚丙烯作为一种常见的塑料原料,在我国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我国聚丙烯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一、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聚丙烯是一种由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合成塑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包装、家居用品、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聚丙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市场需求量持续扩大。
目前,我国聚丙烯的年产量已经超过3000万吨,位居世界前列。
从发展趋势上看,我国聚丙烯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首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塑性强、使用方便的聚丙烯制品将会更受欢迎。
其次,在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聚丙烯的可回收性和可再利用性也成为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
再者,我国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将带动聚丙烯在汽车工业中的需求增长。
二、行业竞争格局目前,我国聚丙烯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石化巨头和中小型生产商。
石化巨头主要以规模经济和技术优势为竞争手段,占据了行业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中小型生产商则通过灵活的生产方式和定制化服务来满足特定客户群体的需求。
此外,在国内市场竞争的同时,我国聚丙烯行业还需要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
一方面,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将提高我国聚丙烯产业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低成本的国外进口产品将对国内生产商造成一定的冲击。
因此,我国聚丙烯行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强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我国政府在聚丙烯行业的发展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首先,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其次,对环保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在聚丙烯生产中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政府加大了市场监管的力度,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发展机遇主要来自于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推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聚丙烯制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因此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丙烯和聚丙烯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中国丙烯和聚丙烯是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国内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中国丙烯和聚丙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中国丙烯和聚丙烯产业发展迅速,产量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丙烯年产量已超过30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
聚丙烯也是中国化工行业中的重要品种,年产量超过2000万吨。
中国丙烯和聚丙烯产业链完整,生产能力强大,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且还有一定的出口能力。
中国丙烯和聚丙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关。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工业生产和建筑业的发展对丙烯和聚丙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包装等行业对聚丙烯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1.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目前,中国丙烯和聚丙烯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待提高。
未来,中国需要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引进更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
2. 加强环保措施:丙烯和聚丙烯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未来,中国需要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丙烯和聚丙烯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拓展应用领域:目前,丙烯和聚丙烯主要用于塑料制品、纺织品和包装材料等行业。
未来,中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拓展丙烯和聚丙烯的应用领域。
将聚丙烯用于汽车零部件、建筑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4. 提高自给能力:尽管中国丙烯和聚丙烯产量庞大,但仍然需要大量的进口。
未来,中国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减少对进口原料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丙烯和聚丙烯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环保措施、拓展应用领域和提高自给能力,中国丙烯和聚丙烯产业有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并在全球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聚丙烯技术优势探析作者:佟圣尧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8年第04期摘要我国PP工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近40年的生产建设,基本形成了液相本体-气相法组合工艺、气相法工艺、间歇式液相本体法工艺等多种生产工艺并举,大中小型生产规模共存的生产格局,同时产能过剩现象也逐步显现出来。
为了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聚丙烯行业重新洗牌不可避免,中小型装置逐步退出生产领域将成为必然结局,因此在竞争会更加激烈。
目前,大庆炼化公司聚丙烯生产能已达60万吨/年,对市场有很大的调节能力。
要真正发挥出大装置的优势,在国内乃至世界聚丙烯行业中承担应有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特色产品;性能;竞争1 国内及全球的聚丙烯产能状况2011年我国聚丙烯产能为1270万吨,实际聚丙烯表观消费量为1389万吨,自2002年到2010年的消费量平均增速为10.7%,超过世界平均6%这一增长速度,旺盛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国内聚丙烯产业快速发展,造成聚丙烯产能的快速增长,产业内的竞争也随之加剧。
聚丙烯树脂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树脂之一,增长速度仅次于LLDPE。
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的增加加剧了聚丙烯装置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新的聚合装置的设计正在扩大产品的应用范围,聚合装置规模正在加大,聚丙烯树脂的产能在不断提高。
2 聚丙烯产品的国内消费构成近年来,我国聚丙烯的应用不断多样化,除传统的编织袋保持一定增长外,用于工业、汽车和家电领域的PP快速增长,特别是纤维级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家用电器专用料、汽车专用料的需求有很大增长。
虽然这些产品大部分国内均可以提供,但部分性能好、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国内仍无法大量生产,需要大量进口。
2010年我国聚丙烯的消费结构为:编织制品对PP的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45.3%,纤维制品约占14.1%,聚丙烯薄膜制品约占14.9%,注塑制品约占19.8%,管材约占3.9%,其他制品约占2.0%。
3 大庆炼化公司聚丙烯生产情况3.1 Spheripol聚丙烯装置生产情况由于国内聚丙烯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低端通用料产品产量比例大,而且近年来陆续有更多的大型聚丙烯装置开工投产或开始建设,将来聚丙烯市场,特别是通用聚丙烯的市场,竞争会非常激烈;大庆炼化一套聚丙烯装置2005年开工以来,不断开发新牌号产品,开发了PA14D、PPB4228、EPS30R、T28FE、V30G等优势名牌产品,并且PA14D、PPB4228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2010年PA14D产品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50%。
2022年上半年聚丙烯市场发展状况分析:市场关注重心悄然变化2022年上半年聚丙烯行情大起大落,产业链供需失衡虽已成事实,但近期资金面炒作所引起的期货连续拉涨,助推市场在需求淡季,引发市场新一轮飚涨。
厂家检修极度协作市场,在上半年走出了令人难以揣摩的市场走势,市场关注意心发生悄然变化!以下是2022年上半年我国聚丙烯市场进展状况分析:市场油制、煤制拉丝大起大落之回顾整体来看,2022年上半年市场震荡上扬走势,其中有两阶段市场快速拉涨,主要集中在三月及六至七月快速拉涨。
上半年市场油制系列拉丝高点冲破8000元/吨关口,区间在7550-7950元/吨,煤制拉丝高点上半年冲破7800元/吨,区间在7450-7750元/吨。
两轮拉涨影响因素极度相像,中上游及期货助推是导致两轮市场拉涨的主要缘由。
三月份市场快速拉涨主要是由于节前商家对后市担忧备货极少,节后资金面炒作助推期货连续创新高,且大庆炼化、福建炼化、独山子石化等装置集中检修,供应面利好助推市场高报。
“两桶油”库存维持70-75万吨低位水平,出厂价出台连续推涨政策,助推市场成本不断走高,商家受库存低位影响,炒作气氛深厚,联合推动市场报盘走高800-1100元/吨。
但因高价拉涨过快,4月上旬创下2022年下半年以来新高后7900元/吨之后,市场受需求跟进不足,且中煤蒙大、福建中景装置投产,市场快速归入跌势。
六月市场受月初宁煤、大唐、燕山等装置检修,且期货资金面连续助推影响,市场炒作高报心情再度高涨。
尽管下游需求跟进疲软,但受上游厂家连续上调政策助推,市场炒作氛围再度升级。
七月市场拉涨更加快速,“两桶油”库存维持67-73万吨四周,厂家月初政策一次拉涨400-600元/吨幅度,创下2022年有史以来最大涨幅。
此轮拉涨期货连续涨停起到强大提振作用,二季度市场价格拉涨600-700元/吨,截止到6月底,市场油制拉丝价格7550-7950元/吨,煤制拉丝主流价7450-7750元/吨。
中国丙烯和聚丙烯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丙烯和聚丙烯是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塑料制品、纺织品、包装材料、电子产品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中国丙烯和聚丙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1. 发展现状1.1 丙烯产量与消费量中国丙烯产能在过去几十年中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丙烯生产国。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丙烯产量约为2500万吨。
丙烯的主要消费领域包括塑料制品、人造纤维、合成橡胶等。
中国丙烯产量增长主要受到国内市场需求的推动。
2. 发展趋势2.1 丙烯产能向煤制丙烯转移由于国内丙烯的生产主要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未来丙烯产能可能会向煤制丙烯转移。
煤炭资源在中国较为丰富,利用煤制丙烯技术可以实现丙烯产能的持续增长,同时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2.2 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高功能的丙烯和聚丙烯制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未来,中国丙烯和聚丙烯行业将继续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如高性能塑料、特种纤维、电子材料等,以满足市场需求。
2.3 推动环境友好型生产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国丙烯和聚丙烯行业也将加大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未来,将推动环境友好型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和排放物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4 创新技术的应用未来,中国丙烯和聚丙烯行业将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创新应用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3. 启示及建议在中国丙烯和聚丙烯行业的未来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需要加强行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提高行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中国丙烯和聚丙烯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中国丙烯和聚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合成纤维、涂料、油墨等领域。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化工工业的不断壮大,中国丙烯和聚丙烯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国丙烯和聚丙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现状1. 产量不断增长近年来,中国丙烯和聚丙烯的产量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化工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合成树脂产量为5395.2万吨,同比增长4.3%。
聚丙烯产量为2025.5万吨,同比增长3.8%。
产量的增长表明中国丙烯和聚丙烯行业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中国丙烯和聚丙烯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高效的催化剂、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系统,为丙烯和聚丙烯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技术的提升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增强了行业的竞争力。
3. 需求持续增长中国丙烯和聚丙烯是广泛应用的化工原材料,在塑料、合成纤维、涂料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汽车工业、电子电器行业的发展,丙烯和聚丙烯的需求持续增长。
生活垃圾处理、环保材料需求的增加也促进了丙烯和聚丙烯的发展。
4. 产能过剩问题但与此中国丙烯和聚丙烯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由于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加之政府推动了化工产业的发展和技术更新,导致丙烯和聚丙烯市场供应量长期高于需求量。
行业之间的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的利润空间被挤压,产业整体效益受到影响。
二、未来发展方向1. 产业结构优化要解决丙烯和聚丙烯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关键在于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整合资源,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推动丙烯和聚丙烯产业的升级,加大高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 绿色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丙烯和聚丙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丙烯和聚丙烯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中国丙烯和聚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合成纤维、橡胶、油漆、胶粘剂、造纸等行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丙烯和聚丙烯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将从中国丙烯和聚丙烯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中国丙烯和聚丙烯的发展现状截至目前,中国丙烯和聚丙烯产能持续增加,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之一。
据中国石化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丙烯产能已经达到3600万吨/年,聚丙烯产能达到2700万吨/年。
中国的丙烯和聚丙烯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建筑、包装、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增长。
中国丙烯和聚丙烯产业链也日益完善,从丙烯原料供应、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到市场需求,都在不断提升。
中国的丙烯和聚丙烯产品出口量也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出口国之一。
二、中国丙烯和聚丙烯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丙烯和聚丙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丙烯和聚丙烯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供需失衡导致价格波动较大,企业利润受到一定影响。
丙烯和聚丙烯产品在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丙烯和聚丙烯产品出口面临一定的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措施。
新型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对传统丙烯和聚丙烯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中国丙烯和聚丙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应对上述挑战,中国丙烯和聚丙烯产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在丙烯原料方面,煤化工、协同化工和石油化工等多元化路径应该优化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品质。
在生产工艺方面,推动绿色制造和节能减排,提高环保标准和安全生产水平。
在产品应用方面,不断拓展丙烯和聚丙烯的新应用领域,培育高附加值的专用品种,拓展市场空间。
加强国际合作,扩大丙烯和聚丙烯产品出口市场,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举措。
关注世界各地的市场变化和行业动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技术交流合作,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丙烯产业发展现状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在化工、塑料、纺织、医药、农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丙烯的产业发展现状如下:一、产量不断增长。
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产量在过去几年中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丙烯的全球年产能已经超过1000万吨,且仍在不断增加。
二、技术水平提高。
丙烯产业在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旧工艺逐渐被新工艺取代,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例如,丙烯的催化剂技术不断改进,使得丙烯的生产更加高效和环保。
三、市场需求扩大。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丙烯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塑料、纺织、医药等领域,对丙烯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
四、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丙烯产业的产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原料供应商,而是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例如,丙烯的下游产品中的高端塑料、纺织品等,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具备更好的市场前景。
五、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丙烯产业面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相关政策越来越严格,企业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丙烯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应用了更多的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技术手段,提高了生产的环保水平。
六、国内外竞争加剧。
丙烯产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提高技术水平,扩大产能。
国内丙烯企业要与国际大企业竞争,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总的来说,丙烯产业发展现状较好,产量增长快、技术水平提高、市场需求扩大,在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方面也有所改善。
但仍面临着国内外竞争加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在丙烯产业中取得更大的发展和突破。
中国丙烯和聚丙烯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中国丙烯和聚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包装、建筑、医疗等领域。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丙烯和聚丙烯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对中国丙烯和聚丙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进行探讨。
一、发展现状1. 丙烯产能持续扩大目前,中国丙烯生产能力已经居于全球第一。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底,中国丙烯年产能已达到4300万吨。
丙烯是一种重要的石化产品,广泛应用于生产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丙烯酸酯等产品,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2. 聚丙烯产量稳步增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国之一,聚丙烯产量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聚丙烯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聚丙烯产量达到2400万吨,同比增长5.31%。
中国聚丙烯的出口也逐年攀升,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重要供应商。
3.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中国丙烯和聚丙烯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种不断丰富。
在生产工艺、环保措施、设备改造等方面,国内企业不断进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 行业结构调整优化随着国家对环保、能源消耗、产品品质等方面要求的提高,丙烯和聚丙烯行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一些小产能、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企业退出市场,同时大型企业不断扩大规模,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
二、未来发展方向1. 提高产品附加值未来丙烯和聚丙烯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提高产品附加值。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增加附加值将成为企业的发展重点。
未来,行业内的企业应致力于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 向高端化方向发展丙烯和聚丙烯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是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产品品质的不断追求,高端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未来,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发展高性能、高耐磨、高强度、高稳定性等高端产品,拓展高端市场。
3. 提高环保水平未来丙烯和聚丙烯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提高环保水平。
百万吨煤制聚丙烯全线开动:优势与隐忧9月10日,神华宁煤四条聚丙烯生产线全部正常生产,这意味着国内首套百万吨级聚丙烯装置上下游首次全线运行。
以下分别从装置、产品、销售情况来对神华宁煤各装置进行简单介绍。
装置运行情况
表1 神华宁煤装置运行一览表
据了解,第二套年产5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主要由MTP、聚丙烯、动力站和公用工程四大装置组成,采取鲁奇甲醇制烯烃(MTP工艺)、鲁姆斯气相法聚丙烯工艺技术。
装置与第一套规模、工艺一样。
其上游已有两套煤制甲醇装置,产能分别为167万吨/年和85万吨/年。
厂内有前期所储甲醇填补部分甲醇缺口,暂无采购甲醇计划。
甲醇制烯烃项目于201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14年6月30日,MTP装置实现主体中交。
7月24日起,聚丙烯新装置采用老MTP所产丙烯,陆续开车产料,产出合格聚丙烯1102K和1100N。
8月25日,新装置MTP正式投料试车,27日15时18分产出纯度99.88%的合格丙烯。
初期装置在试运行阶段低负荷生产,随着装置逐渐正常,9月4日新装置MTP已经满负荷生产。
产品结构
表2 目前煤制烯烃企业产品结构
国内来看,目前投产的煤制烯烃企业中,只有宁煤可生产注塑与共聚产品(新投产的中煤榆能化、延长榆能化处于装置调试期,尚未有新牌号产出,暂不列入表内),且价格与市场同类型牌号相差无几,宁煤生产技术较为成熟,产品销往国内各主要地区。
下面从区域销售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销售情况
表3 神华宁煤各地区销量及库存汇总
据了解,目前神华宁煤共设有十三个库点,销售覆盖范围广泛,主要在华东和华北地区。
在价格方面,宁煤参考各大区中石油或中石化价格,在此基础上以一定的公式对客户进行结算。
随着百万吨级聚丙烯装置的顺利运行,宁煤在市场上话语权将有所增加,但同样其销售压力也将有一定程度增加。
而且除了宁煤之外,神华煤制油、中煤、延长等均有二期或三期计划,产业内竞争愈加激烈,产品同质化愈加严重。
因此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建议注意新产品的研发,提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保持宁煤在产品结构方面的优势。
同时在技术与物流运输方面做好客户服务,注意下游客户的开发、积累与维护,可有限度的适当提高直销比例。
后期随着技术与产品的成熟可实现以销定产的策略,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当月计划进行调整,更好的跟
随市场步伐,使销售更加顺畅,保证利润最大化。
(来源:金银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