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无限大固体表面温度变化情况
- 格式:pdf
- 大小:199.47 KB
- 文档页数:4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1.简述求解导热问题的各种方法和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
答:导热问题的分类及求解方法:按照不同的导热现象和类型,有不同的求解方法。
求解导热问题,主要应用于工程之中,一般以方便,实用为原则,能简化尽量简化。
直接求解导热微分方程是很复杂的,按考虑系统的空间维数分,有0维,1维,2维和3维导热问题。
一般维数越低,求解越简单。
常见把高维问题转化为低维问题求解。
有稳态导热和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比稳态导热多一个时间维,求解难度增加。
有时在稳态解的基础上分析非稳态稳态,称之为准静态解,可有效地降低求解难度。
根据研究对象的几何形状,又可建立不同坐标系,分平壁,球,柱,管等问题,以适应不同的对象。
不论如何,求解导热微分方程主要依靠三大方法:甲.理论法乙.试验法丙.综合理论和试验法理论法:借助数学、逻辑等手段,根据物理规律,找出答案。
它又分:分析法;以数学分析为基础,通过符号和数值运算,得到结果。
方法有: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L a p l a c e变换,F o u r i e r变换),热源函数法,G r e e n函数法,变分法,积分方程法等等,数理方程中有介绍。
近似分析法:积分方程法,相似分析法,变分法等。
分析法的优点是理论严谨,结论可靠,省钱省力,结论通用性好,便于分析和应用。
缺点是可求解的对象不多,大部分要求几何形状规则,边界条件简单,线性问题。
有的解结构复杂,应用有难度,对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
数值法:是当前发展的主流,发展了大量的商业软件。
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直接模拟法,离散化法,蒙特卡罗法,格子气法等,大大扩展了导热微分方程的实用围,不受形状等限制,省钱省力,在依靠计算机条件下,计算速度和计算质量、围不断提高,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能求解部分非线性问题。
缺点是结果可靠性差,对使用人员要求高,有的结果不直观,所求结果通用性差。
比拟法:有热电模拟,光模拟等试验法:在许多情况下,理论并不能解决问题,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或不能完美解决问题,必须通过试验。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1.简述求解导热问题的各种方法和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
2.定性地分析固体导热系数和温度变化的关系3.什么是直肋的最佳形状与已知形状后的最佳尺寸?4.评述确定非稳态导热属于“薄”与“厚”的判据。
5.用“薄”壁方法分析用热电偶测量流体温度如何提高精确度。
6.半无限大固体表面温度周期性波动时,说明其温度传播的衰减性及延迟性。
7.固体表面辐射率有那几种?说明其相互关系。
8.角系数相对性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9.强化表面辐射的方法有哪些?10.燃用气、液、固体燃料时火焰辐射特性。
11.试述强化气体辐射的各种方法。
12.固体表面反射率有哪几种?13.说明相似理论在对流换热分析中的应用。
14.简述对流换热问题的各种求解方法。
15.试述凹陷形空穴强化沸腾传热的原理。
16.试述通道内层流流动时强化对流换热的各种方法。
17.试述通道内紊流流动时强化对流换热的各种方法。
18.层流流动时,不同通道截面形式(A,B)在给出Nu A、Nu B、f A、f B时比较其换热及流动性能。
参考书:1.E.R.G.埃克特,R。
M。
德雷克著,航青译,传热与传质分析,科学出版社,1983年2.屠传经等编,热传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3.王启杰,对流传热传质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4.梅飞鸣,王兴安编,辐射传热,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屠传经等编著,高温传热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2.杨世铭,陶文铨等编著,传热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2010)1.试述求解导热问题的各种方法和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
2.有内热源稳态导热有什么特点,你能举例说明吗?3.什么是直肋的最佳形状与已知形状后的最佳尺寸?4.试简述非稳态导热的特点,试分析物体形状对温度变化率的影响规律。
5.用“薄”壁方法分析用热电偶测量流体温度如何提高精确度。
6.半无限大固体表面温度周期性波动时,说明其温度传播的衰减性及延迟性。
第三章⾮稳态导热第三章⾮稳态导热的分析计算 3-1 ⾮稳态导热过程分析⼀、⾮稳态导热过程及其特点导热系统(物体)内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导热过程为⾮稳态导热过程。
在过程的进⾏中系统内各处的温度是随时间变化的,热流量也是变化的。
这反映了传热过程中系统内的能量随时间的改变。
我们研究⾮稳态导热过程的意义在于,⼯程上和⾃然界存在着⼤量的⾮稳态导热过程,如房屋墙壁内的温度变化、炉墙在加热(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物体在炉内的加热或在环境中冷却等。
归纳起来,⾮稳态导热过程可分为两⼤类型,其⼀是周期性的⾮稳态导热过程,其⼆是⾮周期性的⾮稳态导热过程,通常指物体(或系统)的加热或冷却过程。
这⾥主要介绍⾮周期性的⾮稳态导热过程。
下⾯以⼀维⾮稳态导热为例来分析其过程的主要特征。
今有⼀⽆限⼤平板,突然放⼊加热炉中加热,平板受炉内烟⽓环境的加热作⽤,其温度就会从平板表⾯向平板中⼼随时间逐渐升⾼,其内能也逐渐增加,同时伴随着热流向平板中⼼的传递。
图3-1显⽰了⼤平板加热过程的温度变化的情况。
从图中可见,当0=τ时平板处于均匀的温度0t t =下,随着时间τ的增加平板温度开始变化,并向板中⼼发展,⽽后中⼼温度也逐步升⾼。
当∞→τ时平板温度将与环境温度拉平,⾮稳态导热过程结束。
图中温度分布曲线是⽤相同的?τ来描绘的。
总之,在⾮稳态导热过程中物体内的温度和热流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且都是⼀个不断地从⾮稳态到稳态的导热过程,也是⼀个能量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加热或冷却过程的两个重要阶段从图3-1中也可以看出,在平板加热过程的初期,初始温度分布0t t =仍然在影响物体整个的温度分布。
只有物体中⼼的温度开始变化之后(如图中τ>τ2之后),初始温度分布0t t =的影响才会消失,其后的温度分布就是⼀条光滑连续的曲线。
据此,我们可以把⾮稳态导热过程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即:初始状况阶段――环境的热影响不断向物体内部扩展的过程,也就是物体(或系统)仍然有部分区域受初始温度分布控制的阶段;正规状况阶段――环境对物体的热影响已经扩展到整个物体内部,且仍然继续作⽤于物体的过程,也就是物体(或系统)的温度分布不再受初始温度分布影响的阶段。
半无限大物体非稳态导热分析解
半无限大物体非稳态导热分析是指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考虑一个物理系统的物理属性在某一时间点,这个物理系统的表面受热,而其内部温度是随时间变化的。
这种情况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进行分析,以计算出这种热力在这个物理系统内部的分布情况。
半无限大物体非稳态导热分析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建立一个被加热的物体的热输运方程,来描述物体在时间上的温度变化情况,并且通过求解该方程的相应解来求出物体的温度在某一时间点的分布情况。
通常,该方程可以写成:
ρc∂T/∂t+∇•(k∇T)=q 其中,ρ表示物体的密度,c表示物体的热容,t表示时间变量,k表示物体的导热系数,T表示物体的温度,q表示物体表面受到的热量。
半无限大物体非稳态导热分析可以用来分析任何在热输运过程中会发生温度变化的物体,比如结构件、液体、固体等。
该方法可以用来计算各种工程结构的热行为,以及温度在物体内部的分布情况。
半无限大物体非稳态导热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分析汽车发动机的热效应,或者分析电子元件的热行为等等。
它也可以用来分析火灾发生时的热迁移情况,以及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原因等等。
总之,半无限大物体非稳态导热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可以用来分析各种物理热迁移过程,并且可以用来计算物体表面受到热量的分布情况。
它可以用来分析各种工程结构的热行为,以及温度在物体内部的分布情况。
半无限大物体的瞬态导热:第一类边界条件第二类边界条件第三类边界条件二、无限长直角柱体、有限长圆柱体和六面体无限大平壁、无限长圆柱体和球体的加热和冷却问题都是一维瞬态导热。
1、无限长直角柱体中的瞬态导热直角柱体的截面:2δx ×2δy可以证明:无限长直角柱体的温度场是这两块无限大平壁温度场的乘积二维或三维瞬态导热问题可由这些一维问题的解确定可以看成是厚度为2δx 和厚度为2δy 的两块无限大平壁垂直相交形成的某工厂屋顶结构在夏季太阳辐射和室外空气综合作用下的温度变化实测数据在室外综合温度t e 的周期波动下,围护结构表面及内部的温度都产生周期波动波动振幅:温度波动的最大值与平均值之差mmax t t A −=由上图:综合温度振幅:37.1度;屋顶外表面温度振幅:28.6度屋顶内表面温度的振幅:4.9度温度波动振幅逐层减小——温度波的衰减不同地点温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不同:综合温度最大值—中午12点屋顶外表面温度最大值12点半屋顶内表面温度最大值近16点晚上室外气温已经下降,而室内温度还需经过一段延迟时间才能降下来;尤其西晒房间西墙内表面温度最大值约在22点左右出现——时间延迟温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逐层推迟的现象——时间延迟夏天晚上人们喜欢在室外乘凉,原因何在?故宫的墙壁厚度很厚,为什么?——温度波的衰减实测综合温度简谐波随着x 的增大,振幅是衰减的——物体材料对温度波的阻尼作用深度越深,振幅衰减越甚——当深度足够大时,温度波动振幅衰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地温可以认为终年保持不变——等温层360087602.3×T x⎛−xππ2λ0w ==A A ϕo 45=ψ时 022=λaTh ⇒↑ 2aT h。
传热学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设A={1,2,3},则A上的二元关系有( )个参考答案:2332.格拉晓夫准则Gr越大,则表征浮升力越大参考答案:对3.下列哪一种表达式是错误的()?参考答案:q=r,4t4.如果在水冷壁的管子里结了一层水垢,其他条件不变,管壁温度与无水垢时相比将()参考答案:提高5.热流密度q与热流量的关系为(以下式子A为传热面积,λ为导热系数,h为对流传热系数) ()参考答案:q=φ/A6.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的黑度应参考答案:小一点好7.当导热过程在两个直接接触的固体表面之间进行,为了减少接触热阻,在接触表面之间衬以导热系数大且硬度大的材料参考答案:错8.有-NTU法进行换热器的校核计算比较方便,这是因为不需要计算对数平均温差参考答案:对9.对充换热系数为 1000W/(m 2 · K) 、温度为 77 ℃的水流经 27 ℃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参考答案:5 × 104 W/m 210.流体流过管内进行对流换热时,当 l/d 时,要进行入口效应的修正。
( )参考答案:<5011.炉墙内壁到外壁的热传递过程为( )参考答案:导热12.由于蒸汽中存在空气,会使水蒸气凝结时表面传热系数()。
参考答案:减小13.集合A上的相容关系R的关系矩阵M(R)的对角线元素有的是1参考答案:错14.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 ( ) 自然对流。
参考答案:大于15.在传热过程中,系统传热量与下列哪一一个参数成反比?()参考答案:传热热阻16.对于过热器中:高温烟气→外壁→ 内壁→过热的传热过程次序为( )参考答案: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17.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 )参考答案:大于18.规定了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称为第二类边界条件参考答案:对19.导热系数的单位是:( )参考答案:W/(m.K)20.Re准则数的表达式为()参考答案:uL/v21.设R为实数集,映射f:RR,f(x)=-x2+2x-1,则f是既不是单射,也不是满射参考答案:对22.设A={1,2,3},B={a,b},下列各二元关系中是A到B的函数的是R={<1,a>,<2,a>,<3,a>}参考答案:对23.凡平均温度不高于350℃、导热系数不大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一、引言在热力学和传热学中,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是一种常用的简化模型,用于研究热传导问题。
本文将对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
二、传热半无限大平面的定义传热半无限大平面是指一个非常大的平面,其厚度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平面上的传热过程需要考虑。
该假设适用于许多实际问题的简化分析,比如热传导在大地表面的传播、平板散热等。
三、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的基本方程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下,传热过程可以用一维热传导方程进行描述。
热传导方程可以表示为:∂T ∂t =α∂2T∂x2其中,T是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函数,x是平面上的位置坐标,t是时间,α是热扩散系数。
四、传热半无限大平面的边界条件在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下,通常需要给出边界条件以求解热传导方程。
常见的边界条件有:1.温度边界条件:在平面上的某些位置上给定温度值,如T(x=0,t)=T0。
2.热流边界条件:在平面上的某些位置上给定热流密度值,如∂T∂x (x=0,t)=q0。
五、传热半无限大平面的解析解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下的热传导方程可以求解得到解析解。
对于给定的边界条件,可以通过分离变量法、拉普拉斯变换等方法求解得到温度分布随时间的解析解。
六、传热半无限大平面的数值解除了解析解外,传热半无限大平面的热传导问题还可以通过数值方法进行求解。
常见的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热传导方程离散化,通过迭代计算得到温度分布随时间的数值解。
七、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的应用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地热能利用:研究地下热传导过程,评估地热能的可利用性。
2.材料热处理:分析材料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分布,优化热处理工艺。
3.电子器件散热:研究电子器件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设计散热系统。
八、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的局限性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是一种简化模型,其适用范围有限。
《传热学》—— 期中测试题(答案)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60分)1 某物体内温度分布的表达式为t = f(x,y,τ),此温度场为 二维 (填几维), 非稳态 (填稳态或非稳态)温度场。
2 傅里叶定律中的负号表示: 热量传递的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共线反向 。
3 一个给定的导热过程,其完整的数学描写包括 导热微分方程 和 定解 条件。
4 导热问题的常见边界条件有三类,写出三类边界条件的数学表达式:第一类边界条件为w 0,()t f ττ>= ,第二类边界条件为 w w 0,()()t q f nτλτ∂>=-=∂ ,第三类边界条件为 w w f 0,()()t h t t nτλ∂>-=-∂ 。
5 热阻的表示,通过平壁的导热热阻表示为:A δ ,通过圆筒壁的热阻表示为:)ln(2112d d l πλ ,通过球壁的热阻表示为:12111()4r r πλ-,肋片肋化表面侧的热阻表示为:001A h η 。
6 气体导热的机理是 气体分子不规则热运动和相互碰撞而产生的热量传递 。
7 按导热机理,水的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和固态中, 固态 下导热系数最大。
8 导电性能好的金属,其导热性能也好,这是由于金属的导电和导热机理都是 依靠自由电子的迁移来完成的 。
9 按照导热机理,相同温度下下列材料:纯银,黄铜,纯铜中, 纯银 的导热系数最大。
10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凡平均温度不高于350 ℃,导热系数不大于 0.12 W/(m ·k) 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11 由多层等厚度平壁构成的传热壁面,若某层平壁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则该壁面的热阻就越 小(填大或小) ,其两侧的温度差越 小 (填大或小)。
12 为了减小热损失,一蒸汽管道外包有两层隔热保温层,从材料利用的经济性出发,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应设置在 内侧 (内侧还是外侧)。
13 工程上常采用肋片来 强化换热 。
对于一个传热过程,常常在表面传热系数 较小 (填较大或较小)的一侧,采用肋壁的形式。
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
摘要:
一、引言
二、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的定义
三、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的应用领域
四、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在实际问题中的优势
五、结论
正文:
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是热传导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模型。
该假设基于无限大平面热源或热汇的概念,对于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传热问题具有很大的价值。
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定义为:一个热传导问题中,热源或热汇可以看作是一个半无限大的平面。
在这种情况下,热量沿着平面的垂直方向进行传导,而在平面内则为匀质传导。
这种假设简化了问题的复杂性,便于进行数学建模和求解。
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广泛应用于各种传热问题。
例如,在固体材料的热处理、电子散热、建筑物的保温等方面,都可以通过这一假设简化问题,从而降低求解的难度。
此外,这一假设还可以用于研究热传导的稳定性、热阻等热传导现象。
在实际问题中,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具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它降低了问题的复杂性,使得求解过程更为简便。
其次,通过这一假设,可以更好地了
解和掌握传热过程的规律,为实际工程提供有益的指导。
总之,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在热传导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unsteady state conduction)物体的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称非稳态导热。
0≠τ∂∂t,任何非稳态导热过程必然伴随着加热或冷却过程。
根据物体内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特征不同,非稳态导热过程可分为两类:(1)周期性导热(periodic unsteady conduction ):物体的温度按照一定的周期发生变化; 如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温度的变化。
(2)瞬态导热(transient conduction):物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或降低,在经历相当长时间后,物体的温度逐渐趋于周围介质的温度,最终达到热平衡。
分析非稳态导热的任务:找出温度分布和热流密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
第一节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一、瞬态导热过程采暖房屋外墙墙内温度变化过程。
采暖设备开始供热前:墙内温度场是稳态、不变的。
采暖设备开始供热:室内空气温度很快升高并稳定;墙壁内温度逐渐升高;越靠近内墙升温越快;经历一段时间后墙内温度趋于稳定、新的温度分布形成。
墙外表面与墙内表面热流密度变化过程 采暖设备开始供热前:二者相等、稳定不变。
采暖设备开始供热:刚开始供热时,由于室内空气温度很快升高并稳定,内墙温度的升高相对慢些,内墙表面热流密度最大;随着内墙温度的升高,内墙表面热流密度逐渐减小;随着外墙表面的缓慢升高,外墙表面热流密度逐渐增大;最终二者相等。
上述非稳态导热过程,存在着右侧面参与换热与不参与换热的两个不同阶段。
(1)第一阶段(右侧面不参与换热)是过程开始的一段时间,特点是:物体中的一部分温度已经发生变化,而另一部分仍维持初始状态时的温度分布(未受到界面温度变化的影响),温度分布显现出部分为非稳态导热规律控制区和部分为初始温度区的混合分布,物体内各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不一样的,即:t分布的影响较大,此阶段称非正规状况阶段或初始阶段(initial 在此阶段物体温度分布受regime)。
(2)第二阶段(右侧面参与换热)t影响,主要取决于边界条件及物性。
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一、引言在传热学中,研究热量在不同物体间传递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是一个理论模型,它用于描述热量在平面上的传递过程。
本文将对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进行全面、详细、完整、深入的探讨。
二、什么是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是指在热传导问题中,将传热区域简化为一个平面,该平面可以视为无限大。
这意味着在传热过程中,热量会均匀地分布在这个平面上,并且不会沿垂直方向上的平面外部传播。
三、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的基本原理1.热传导方程: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的基础是热传导方程。
热传导方程描述了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方式,可以用来计算在传热过程中的温度分布。
2.边界条件:在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中,常常采用边界条件来描述平面与外界之间的热交换。
常见的边界条件有恒温边界、对流边界和绝热边界等。
四、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的应用场景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在很多工程和科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热传导问题的分析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可以用来研究热传导问题,比如在建筑工程中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等结构的热传导过程。
通过假设平面无限大,我们可以简化计算并得到近似的结果。
2. 热散射问题的模拟在电子器件中,热散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我们可以模拟电子器件中的热散射过程,并优化器件的热设计。
3. 热障涂层的研究热障涂层是一种在高温环境下保护材料的涂层。
通过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我们可以研究热障涂层的传热性能,并优化涂层的设计。
4. 热辐射的分析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还可以用来研究热辐射问题。
热辐射是一种重要的能量传递方式,特别在高温环境中更加显著。
通过假设平面无限大,我们可以分析热辐射对物体的影响。
五、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的局限性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是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局限性:1. 忽略物体的几何结构传热半无限大平面假设将物体简化为一个平面,忽略了物体的几何结构的影响。
周期性非稳态导热返回到上一层重点内容: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在§1中,已介绍了在周期性变化边界条件下,导热物体内部将形成温度波,且具有温度波衰减;温度波时间延迟及传播等基本特征,这里以半无限大物体周期性变化边界条件下的温度波为例说明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征。
一、数学模型及分析解数学模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合二为一)温度分布:边界处热流通量:二、换热特征分析1、温度波的衰减:,定义衰减度:温度波衰减的影响因素①热扩散率a:热扩散系数大,波的衰减缓慢;②温度波周期T:波动的周期越短,振幅衰减越快,所以日变化温度波比年变化温度波衰减得快得多。
③传播距离x:温度波影响越深入,波的衰减越缓慢。
2、温度波的时间延迟:体现为落后一定的相位角。
时间延迟:温度波时间延迟的影响因素①热扩散率a:热扩散系数大,波的时间延迟缓慢;②温度波周期T:波动的周期越短,时间延迟越小;③传播距离x:温度波影响越深入,时间延迟越严重。
3、温度波向半无限大物体的传播特性①不同时刻,相同x处的温度波均是简谐波。
如图a所示。
②同一时刻半无限大物体中不同x处的温度分布也是一个周期性变化的温度波,但其振幅是衰减的。
如图b所示。
4、周期性变化的热流波周期性变化边界条件下,半无限大物体表面的热流通量也必然是周期性地从表面导入或导出,而且表面热流通量波比其温度波提前π/4相位,如图所示。
三、基本要求深刻理解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例题1、试比较周期性温度波在厚钢板内(设为半无限大)和在土壤中传递时,何者衰减快?为什么?答案:周期性温度波在土壤中传递时衰减快。
因为,且土壤的热扩散率比钢板小得多,使得周期性温度波在土壤中的衰减度高于在厚钢板的衰减度。
例题2、东北地区春季,公路路面常出现“弹簧”,冒泥浆等“翻浆”病害。
试简要解释其原因。
为什么南方地区不出现此病害?东北地区的秋冬季节也不出现“翻浆”?答案:此现象可以由半无限大物体(地面及地下)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现象的温度波衰减及温度波时间延迟特征来解释。
传热学_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在高温蒸汽管道外包敷两种不同的保温材料,一种导热系数较小,另外一种导热系数较大,如果包敷厚度相同,则导热系数较小的应包在(内侧/外侧)参考答案:内侧2.沸腾传热与冷凝传热的强化原则是和。
(答案格式:xxx;xxx)参考答案:增加汽化核心;使凝结液体尽快离开冷却表面3.请分析以下这段论述共有几处错误:“半无限大”物体是指平面一侧空间无限延伸的物体;因为物体向纵深无限延伸,初始温度的影响永远不会消除,所以非稳态导热过程不存在正规阶。
参考答案:4.液-气换热,管内是液,管外是气,现在最有效的强化方式是。
(增加管内流速/减少管壁导热系数/在管外加肋片)。
参考答案:在管外加肋片5.在核态沸腾区域,沸腾传热比单相对流强烈的主要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汽泡的产生与脱离所引起的强烈扰动6.有效辐射包含,两部分辐射。
(答案格式:xxx;xxx)参考答案:表面的自身辐射;投入辐射中被反射的部分7.请分析以下这段论述共有几处错误:“半无限大”物体是指平面一侧空间无限延伸的物体;因为物体向纵深无限延伸,初始温度的影响永远不会消除,所以非稳态导热过程不存在正规阶段参考答案:8.采用同一种流体作为管内流动的模型实验,若模型的管径为原型的1/9.其他条件相同,则达到流动相似时模型与原型的流速关系是:参考答案:为原型的9倍9.对于Bi远大于1的非稳态导热情况,可以使用集中参数法。
参考答案:错误10.在圆柱体外侧包裹两种相同体积的绝热层,其中λ1>λ2,请问将哪种材料包裹在外保温效果更好?参考答案:热阻大的包裹在外效果更好11.水被定温加热会依次经过,,,四个状态。
(答案格式:xxx; xxx;xxx;xxx)参考答案:自然对流;核态沸腾;过渡沸腾;膜态沸腾12.在一台顺流换热器中,热水流量为2000Kg/h,冷水流量为3000Kg/h,热水进口温度为80℃,冷水进口温度为10℃,如果要求将冷水加热到30℃,则平均温差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