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 (1)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同学用浅绿色的洗洁精、红墨水、黄色的食用油调制了一杯“彩虹液体”,如图所示,用盖子密封好。
过几天,发现不同颜色液体的界面变模糊。
液面下降了一点。
对上述现象的推测合理的是()A.现象:液体分层;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界面变模糊;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液面下降;推测:液体分子变小D.现象:食用油在最上层;推测:食用油分子最小2.通过相关可观测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物理研究的一种方法。
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A.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有空隙C.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组成固体的分子间无空隙D.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出分子处在水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3.用分子动理论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B.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4.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中现象进行讨论,其中正确的是()A.如图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B.如图对沸腾的水,注气加压,水停止沸腾,说明气压增大沸点降低C.如图用吸管能吸到饮料,是因为饮料受到人的吸引力D.如图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会结合起来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5.下列有关的现象与对应的解释合理的是()A.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面包轻轻一捏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只有斥力D.两个表面磨平、削干净的铅块压紧后能挂较重的物体,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6.下列对于有关物理现象或物理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A.“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说明金刚石的硬度大B.“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使刀的受力面积变小,增大压力C.“破镜不能重圆”——因为玻璃分子间距离太远,几乎没有分子引力D.“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发生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7.以下有几种说法:①物体的温度越高,说明物体内部分子运动越激烈;①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能一定越大;①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也同时说明分子间有间隙;①用打气筒打气时,越压缩越费力,是因为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作用A.①①B.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8.(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铁制工具生锈B.扫地时灰尘满天飞扬C.咸菜腌咸D.气体比固体容易压缩9.端午浓情,小乐给奶奶剥粽子,奶奶给小乐戴香囊.粽香、药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由原子组成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引力10.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引力B.只有斥力C.引力、斥力不能同时存在D.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二、填空题11.4月9日,2023柳州马拉松暨警察马拉松在广西柳州市鸣枪开跑。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原子的直径约为10-B.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10mC.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5m D.圆珠笔从书桌面掉到地板上的时间约为3s2.中国的传统节日各具特色,或有美食相对应,或有特殊的节日礼数。
下列关于传统节日的描述,错误的是()A.春节——包饺子时,力的作用使子皮发生了形变B.端午节——粽子飘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重阳节——坐着缆车登高远眺,在匀速向上过程中,缆车的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D.元宵节——漂浮在水面的汤圆所受的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带正电,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C.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D.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堆在墙角的煤会使墙体内部变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打扫教室地面时,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D.打开香水瓶,不久就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5.秋季腌制咸菜需要好几天时间才能入味,而炒菜的咸味仅需几分钟。
其主要原因是()A.炒菜时盐多B.炒菜时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C.炒菜时分子间有间隙,盐分子易进入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6.小滨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氮分子→原子核→PM2.5→电子,是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的B.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质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7.下列描述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个巨大的星系正在吞噬一个小星系B.大城市里滚滚的车流C.桂花香分子在空气中运动D.地震形成的滑坡8.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所作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历史上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如下方式,首先他假设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数学表达式为s=22at,由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时的加速度小得多,所以伽利略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做了上百次的实验,证明了s=22at.他推测当斜面倾角增大到90°时,这时小球将自由下落,成为自由落体.自由落体的物体,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到这种研究方法,以下规律的得出用到该方法的是A.分子之间有空隙B.牛顿第一定律C.音叉振动发声D.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二、填空题9.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 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时须戴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 m,由此可判断飞沫(填“是”或“不是”)分子.10.物质是由大量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11.小海豹的身上有一股气味,在几公里外北极熊就能闻到,这是一种现象.将一杯清水倒掉,无论怎样倒,总有少量水残留在杯壁上,是因为.12.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和相互“串味”,请你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串味”属于现象;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人间最美四月天,在春日的千佛山公园里,以下现象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有关的是()A.路上如织的游人B.沁人心脾的花香C.空中飘舞的花瓣D.清晨蒙蒙的雾气2.漳平水仙茶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方块紧压乌龙茶.沸水冲泡茶饼时,茶香弥漫,这表明分子()A.在不停地运动B.有引力C.有斥力D.有间隙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嗅到瓶中醋的气味,这是因为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存在引力4.下列现象,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在酒厂附近能闻到酒味B.八月桂花飘香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5.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6.下列现象,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存在的是A.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铁丝折断B.磁铁能吸住铁钉C.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在一起D.用力才能把橡皮筋拉长7.下面三幅图表示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分子间距离很远,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B.分子作用力大小与分子间距有关,丙图分子作用力大于乙图分子作用力C.丙图中,一定质量该物态物质无固定的形状和体积D.一定质量的物质从乙图变为丙图,内能一定增大8.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基本知识的是()A.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D.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二、填空题9.圆明园中的景色迷人,当你漫步其中,可闻到阵阵花香,这是一种现象,说明带有花香的空气分子在。
物质是由分子或组成。
10.如图所示是演示气体现象的实验装置,玻璃板(选填“上面”或“下面”)的瓶子装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瓶子装空气(ρ二氧化氮>ρ空气)。
13.1 分子热运动一、单选题1.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主要是因为()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D.分子间有引力2.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滴在热水中的红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海绵容易被压缩表明分子间有间隔3.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咸味,仅需几分钟。
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盐分子太小,很容易进入青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排斥力C.青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运动较快4.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
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现象:用手很难将固体压缩,推测:固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推测:分子间有引力C.现象: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间存在空隙D.现象:红墨水滴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推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沈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蓝色硫酸铜溶液,如图甲所示:静放几天后,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如图乙所示;放置30天后,全部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如图丙所示。
这个现象说明()A.物质由分子组成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C.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液体之间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6.一根纱线容易拉断,一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个现象说明了()A.纱线内分子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只有引力B.纱线内分子间只存在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C.纱线内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小,铜丝分子间引力比斥力大D.纱线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比铜丝间相互作用力小7.下面是一首古诗,其中属于扩散现象的一句是()A.绿树荫浓夏日长B.楼台倒映入池塘C.水晶帘动微风起D.满架蔷薇一院香8.如图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入酒精和水后,让它们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会有所下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B.裂开的橡胶鞋可以用502胶水将其粘起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2.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斥力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在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盐水可以腌制咸鸭蛋是利用的扩散现象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分子热运动的是()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C.校园里黄桷兰花盛开清香宜人D.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4.分子的体积非常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是A.103 m B.10-3m C.10-10m D.10-15m5.某些无法直接感知或得到的结论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推测得到,这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存在引力B.玻璃罩内放一音乐芯片,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音乐声越来越小,推测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马德堡半球实验,16匹马费了很大力才拉开两个空心半球推测出大气压强的存在D.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推测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6.下列四幅图的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漫天沙尘B.袅袅炊烟C.缥缈雾海D.阵阵花香7.对于以下几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瓶中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这个现象形成主要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C.如图丙,玻璃片的重力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比G大一些时,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这个现象主要说明水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由此可知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8.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
第1节分子热运动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夏天的晚上,为了驱赶蚊虫,玲玲在房间里使用电热灭蚊器,过一会房间里便充满了蚊香的气味,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隙2.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破镜不能重圆3.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瘦西湖万花园内,姹紫嫣红,花香袭人,这是因为( )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4.荷兰花海郁金香迷人,花香扑鼻.这是因为()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 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5.下列有关热量和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向外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也为零D.花香四溢,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具有分子动能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图甲中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拉离水面B.图乙注射器中含有乙醚蒸汽,用力推压活塞,注射器中出现液态乙醚C.图丙抽离玻璃板后,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均匀D.图丁中用力把两铅块压紧,它们会结合在一起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桂花飘香 B.黄沙满天 C.雪花飞舞 D.树叶飘落8.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带正电的是中子C.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D.电子的直径比原子的直径大9.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C.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有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带正电荷D.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10.下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正确的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D.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减小可以作为分子间有间隙的证据1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 )①扩散现象②尘土飞扬③布朗运动④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⑤雪花飞舞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⑤12.下列关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或斥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两块铅块压紧后连成一块,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之间有斥力C.一般固体、液体难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拉断绳子需要一定的拉力,说明分子间有引力13.如图,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是因为 ( )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隙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D.分子间有引力14.关于原子、原子核和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C.核裂变所用的核燃料主要是氢的同位素D.原子核必须在超高温下才能发生核聚变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晒太阳属于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B.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容易被压缩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柳絮纷飞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二、填空题16.春天梅花绽放的时候,距离梅花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花的香味,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17.春暖花开,走在无锡的大街上,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沁人心脾的香樟树气味,这是属于________现象,而且天气温度越高花香越浓,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田学习科学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在被动抽烟。
”小田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间存在斥力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B.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美味住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运动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3.从外表看来,各种形态的物质似乎都是连续的,人们凭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内部的微小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而科学家采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称为A.实验论证法B.控制变量法C.假想推理法D.建立模型法4.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的是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B.玫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C.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D.秋天到来,树叶飘落5.固体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6.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尘土在风中飞舞,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将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面能够悬挂一个钩码,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铁块很难被压缩,表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少,表明分子间有间隙7.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①“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①“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①“花气袭人知骤暖”—— “花气袭人”是因为分子的热运动;①“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其中正确的是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8.如图所示,荷叶上的几滴小露珠相互接触时,自动融为一滴大露珠,这一现象表明()A.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B.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D.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9.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影响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10.下列古诗文中加点字段描述的现象,能够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C.流水落花.........春也去,天上人间D.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二、填空题.....11.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其原因是.12.如图所示,是一种环保型蚊香液加热器,连入电源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同时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气味.其中形成“白气”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房间里弥漫着清香气味说明.13.生活处处有物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太小C.电子、原子、原子核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D.地球绕太阳运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2.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大雾弥漫B.尘土飞扬C.柳絮飞扬D.花香扑鼻3.扩散现象的发生是由于()A.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D.分子间有空隙4.下2022年3月23日,某班学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如图甲所示,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的方式进行。
宇航员王亚平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结晶变成固体“冰球”,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热乎乎的,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站在空间站的王亚平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她在地球上所受的重力B.同学们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屏幕上的画面属于光的漫反射C.太空舱内液体会变成球形,说明分子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了D.实验中,“冰球”摸上去热乎乎的原因是液体球凝固放热温度升高5.在太空中,水呈球状而不破裂,除了失重的原因外,还主要是因为()A.水球的外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橡皮膜B.水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C.在实验用水中事先添加了某些特殊物质D.到外太空后,水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6.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炊烟袅袅B.花香四溢C.尘土飞扬D.大雪纷飞7.新型冠状病毒直径为100nm左右,传播方式之一为病毒混杂在飞沫中传播(飞沫是指直径在0.005mm~2mm的小液滴),而制造医用口罩的材料间隔约为0.3μ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飞沫能飞出1m外,是因为飞沫在做分子运动B.虽然新冠病毒很小,但它还是由分子构成的C.医用口罩对新型冠状病完全没有防御的能力D.制作口罩的材料,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的引力8.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的是A.酒精擦到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B.扫地时灰尘到处乱飞C.天热时,打开电风扇感到凉快D.冬天,雪花飘飘9.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准确嗅出毒品的事实说明()A.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D.分子之间有间隙10.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直径范围一般在()A.10﹣9~10﹣10m B.103~107mC.10﹣15m D.10﹣5~10﹣6m二、填空题11.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煮粽子时,粽叶的香味进入到米中是现象,一根铁棒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又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还存在12.糖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同步训练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铁丝很难被拉伸B.扫地时,灰尘飞扬C.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破裂D.茉莉花开,满屋飘香2.人类认识到原子也有内部结构,始于发现了()A.α粒子B.质子C.中子D.电子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B.夏天:满架蔷薇一院香C.秋天:数树深红出浅黄D.冬天:纷纷暮雪下辕门4.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B.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D.破镜难重圆5.下列事例描述不正确的是()A.杠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吃饭时使用的筷子属于费力杠杆B.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一桶水用去一半后,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C.动车站站台边缘设置“安全警戒线”,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原理D.在汤水中放盐,整锅汤都有咸味,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6.如图所示,是重庆人喜爱的一种夏季甜品——凉糕。
凉糕的主要制作过程是将凉糕粉调成均匀液体后放入锅中加热至沸腾,用碗盛出凉糕液体放入冰箱冷却使其成形。
其中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凉糕液体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B.闻到凉糕的香味是因为凉糕分子间存在引力C.凉糕液体沸腾后冒的“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D.将凉糕液体放入冰箱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不变7.如图所示,上瓶内装有空气,下瓶内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板抽掉后,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个现象主要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有作用力D.分子有一定的质量8.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甲型流感病毒,该病毒直径在100nm左右()A.甲型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说明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医用外科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因此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C.空气容易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D.微粒按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甲型流感病毒—原子—原子核—质子二、填空题9.寒冷的冬季用潮湿的手摸放在户外的金属管,手会“粘”在上面,这是由于手上的水份遇冷后结成冰,使分子间增大.10.春天来了,校园里的槐花开了,满校园都能闻到香味,这是现象,大量事实表明越高,此现象越明显.11.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其总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12.分子的体积很小,通常1 cm3的空气中约有2.7×1019个空气分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有答案)《第1节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知识点1 物质的构成1. 如图所示,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于2022年1月14日上午发生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气体与水蒸气形成巨大云团.关于火山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和一个分子差不多大小B.可以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火山灰分子C.它的直径大约为10-10 mD.它是由许多分子构成的2. 把分子看成球体,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10-10 m,合nm,如果把它们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1 cm,该正方形中约有个分子,如果地球上有80亿人,这些分子数目是地球人口数目的倍.知识点2 分子热运动3. 下列诗词中,体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香B.“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烟C.“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絮D.“沙迷双眸人不见,尘覆万柳鸟无鸣”——沙4. 腌制咸鸭蛋需要较长的时间,鸭蛋逐渐变咸,这是现象,而炒菜时加盐可以很快使菜变咸,说明这种现象与有关.5. 分析实验现象,回答相关问题.(1)甲图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2)乙图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3)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5年后它们可以互相渗入约1 mm深,说明分子也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4)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知识点3 分子间的作用力6. 夏季来临,瓶装水迎来销售旺季,大量废弃的塑料瓶污染环境.三位英国大学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将水封装在薄膜中做成“水球”——Ooho,这种水球可直接吞服,如图所示.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A.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B.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C.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D.薄膜的分子间没有间隙知识点4 固体、液体、气体的特性8. 关于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分子结构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很大的作用力B.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C.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分子间作用力极小D.固态、液态、气态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其结构特点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二、能力提升1. 为筑牢青少年“拒绝第一支烟”的校园防线,校园全面禁止吸烟.小明说:“一人抽烟,周围的人都在被动抽烟.”这其中的科学依据是()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 宏观的热现象如果用微观的分子动理论去分析,常常会得到全新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的汽化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B.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冰块内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表面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C.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存在间隙D.固态或液态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3. 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B.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C.“秋荷一滴露”中“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4. 把50 cm3的染色酒精倒入装有50 cm3的水的试管中,加盖后颠倒几次使其混合,如图所示.(1)完全倒入并混合后,观察试管中混合液体的体积,你会发现;(2)这一现象说明了.5. 为了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小明在实验室用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做实验,如图所示,铅柱A和铅柱B所受的重力均为2 N,两个铅柱接触面的面积为3 cm2,当悬挂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0 N时,两个铅柱没有被拉开.于是,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小华观测到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105 Pa,于是她认为两个铅柱之所以没被拉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判断小明做的铅柱实验能否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请写出计算、推理过程和结论.参考答案一、基础巩固1.D构成物质的分子体积非常小,如果将分子看成一个个的小球,其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利用光学显微镜分辨不出它们,所以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故B错误.火山灰是指由火山喷发出的直径小于2 mm的碎石和矿物质粒子,由许多分子构成,分子的直径大约为10-10 m,故选D.2.【答案】0.11×1016 1.25×106【解析】根据1 nm=10-9 m可得,10-10 m=0.1 nm.正方形的边长:a=1 cm=1×10-2 m;1×10-2 m的长度内能并排排列=108个分子,边长为1 cm 的正方形中能排列的分子数为108×108=1016个分子.3.A闻到花的香气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符合题意;“烟”的实质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中,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絮”和“沙”是宏观物体,它们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D 不符合题意.4.【答案】扩散温度【解析】腌制咸鸭蛋时,鸭蛋变咸,这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炒菜时往菜里加盐,菜很快就咸了,而腌制咸鸭蛋时,较长时间鸭蛋才会变咸,这是因为炒菜时菜的温度比较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较剧烈,这说明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5.【答案】(1)气体(2)液体(3)固体(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6.A题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A正确,B错误;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D错误.7.【答案】不能变大小【解析】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镜子破了后分子间的距离变大,分子间的作用力非常小.8.D固态、液态、气态物质间分子排布不同,结构特点不同,故D错误.二、能力提升1.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有人抽烟时,由于扩散其他人也会闻到烟味“被动抽烟”,故D符合题意.2.D固态或液态物质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D说法错误.故选D.3.CD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仍在运动,故A错误;分子的直径大约为10-10 m,水珠不是分子,故B错误.4.【答案】(1)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100 cm3 (2)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5.解:根据p=可知,铅柱B的底面受到的大气压力F=pS=1×105 Pa×3×10-4 m2=30 N,方向竖直向上,铅柱B和悬挂重物的总重力G总=GB+G物=2 N+20 N=22 N,因为F>G总,因此仅靠大气压也能使两个铅块无法被拉开,所以小明的实验无法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B.烧开水时,看到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都要放热D.打开香水瓶后远远地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
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B.“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玉笛声”是由笛管的振动产生的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3.《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其中传唱和鉴赏了王安石的《梅花》诗,诗句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墙角数枝梅B.凌寒独自开C.遥知不是雪D.为有暗香来4.形状不固定,体积不易变化的物质状态是A.固态B.液态C.气态D.固态和液态5.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表明物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B.用手很难拉断钢丝,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C.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6.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桂花飘香B.柳絮飞扬C.尘土飞扬D.雪花飘飘7.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将两支滴管中的氨水同时挤入试管,观察到浸入热水中的试管内酚酞纸花先变红。
这说明温度升高,分子()A.个数增多B.间隔变小C.运动加快D.质量变大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北方冬天煤堆在墙角,一段时间后,墙角的砖也变黑了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9.下列现象能用分子运动来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浓雾漫天D.冬天,雪花飘飘10.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解释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C.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二、填空题11.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立定跳远时,如果起跳板上有沙粒,起跳时就会感觉很滑,影响跳远成绩,这是因为起跳板上的沙粒把滑动变为,使摩擦力大大减小;(2)载重汽车的车轮比小汽车的多而且大,其目的是减小;(3)有些小汽车的尾部设计有“导流板”(形状是上平下凸),高速行驶时,导流板上方的流速(选填“大于”或“小于”)下方的流速,导流板上方压强(选填“大于”或“小于”)下方压强,于是产生一个向的压强差,可以增加轿车对地面的压力,从而使汽车的行驶更加平稳;(4)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由于具有,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车内放入某种清香剂,很快就会闻到它的气味,这是因为在做无规则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十月的苏城桂花飘香,这现象表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间有作用力D.分子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嗅到瓶中醋的气味,这是因为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存在引力3.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八月桂花飘香B.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C.压紧的铅块不易被拉开D.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变小4.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紧压,两个铅柱结合了起来,在下面吊挂一个重物,它们仍没有分开,该实验说明了()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D.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5.在建立“分子模型”实验时,在玻璃管中各注入一半的酒精和水,直至充满,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先注入半玻璃管酒精,后注入半玻璃管水B.在混合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泡,这些气泡是酒精汽化成的酒精蒸气C.本实验能说明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D.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6.美丽的西双湖风景区是一个风光胜地,四季美景如画。
下列四季美景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A.春天,“朱公堤”上梧桐树枝摇曳B.夏天,西双湖上云雾润蒸C.秋天,赏花岛上百花飘香D.冬天,南湖码头瑞雪飘飘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B.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扫地时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是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8.下列的俗语、诗词等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一定认识,其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缸穿裙,大雨淋”:是空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水缸表面形成的C.“人面桃花相映红”中桃花看起来是红色的原因是吸收了红光D.“花气袭人知昼暖”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二、填空题9.医用普通口罩可对空气中直径大于8μm的飞沫有过滤效果,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100nm,在公共场所佩戴普通医用口罩(选填“能”或“不能”)防止冠状病毒。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微小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物体的分子可以停止运动B.分子很小,但我们凭肉眼还是可以看到它们的C.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D.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2.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粘在一起,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以下哪个现象()A.墨水在水中散开B.物体很难被压缩C.折断一根铁丝需要很大力D.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减小3.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的是()A.给汽车加油,会闻到汽油味B.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就消失了C.将一些白糖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白糖不见了,水变甜了D.打扫地面卫生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4.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B.滴在热水中的红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D.海绵容易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隔5.盛夏时节,百花绽放。
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它们悬浮在空中吸食花蜜。
长喙天蛾闻到花香是因为()A.分子间存在间隙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C.分子是很小的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6.下列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仙湖植物园的柳絮随处飘扬B.冬季,长白山上的雪花漫天飞舞C.施工楼盘周边的空气中粉尘飞扬D.林荫道两旁的植物散发出迷人的芳香7.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在无阻力和“零重力”的太空中演示各类科学实验,小明回顾了“天宫课堂”第一课和第二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液桥”实验中,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合成一个,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图﹣2实验台利用喷气口向下喷出气体,产生向上的反推力作用,实现“悬浮”控制C.图﹣3将乒乓球放入水中,乒乓球悬在水中间,受到向上的浮力D.图﹣4将冰墩墩以某速度水平抛出后,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8.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铁块很难被拉长,说明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B.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不能发生扩散现象C.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D.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9.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蓬松的棉被容易被压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B.食堂糕点房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从大到小的尺度来排序2.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打开香水瓶塞,满屋充满香味B.湿衣服变干C.扫地时尘土飞扬D.炒菜时加点盐,菜有了咸味3.关于图中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有力证明气体可以发生扩散,A瓶中装的是二氧化氮气体B.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水平接触的玻璃板,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C.水与酒精混合后,液面下降,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快慢不同,证明分子无规则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4.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中涉及诸多物理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小朋友捂住耳朵,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元宵节吃汤圆,煮熟后的汤圆漂浮在水面,是因为汤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C.端午节赛龙舟,观众的呐喊声“震耳欲聋”,是因为声音的音调高D.中秋节吃月饼,月饼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尘土飞扬,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6.宋代王安石的《梅》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关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A.雪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B.梅花开放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C.闻到梅花香说明花香分子运动,闻不到雪的气味说明构成雪的分子不运动D.花香分子与构成雪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7.下列实验中,用来演示分子间有作用力的实验是()A.B.C.D.8.如图所示是科研人员制备得到的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物质的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的直径很小,一般为1010cmB.可以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分子C.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D.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2.成语“墙里开花墙外香”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分子间有斥力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做定向运动D.分子做无规则运动3.扩散现象主要说明了()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之间存在间隙4.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相互接近后,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滴,这一事实说明()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是运动的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5.用素描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线是“断裂”的;将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0mL。
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较为合理的是()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紧紧靠在一起B.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间隙C.液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是连成一片的D.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6.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B.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C.空气中PM2.5超标形成雾霾D.弹簧被压缩的过程7.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中子、电子、原子,是从大到小排列的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8.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的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A.甲B.乙C.丙D.乙和丙9.新冠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疫情防控需要我们戴口置、测体温、配制酒精消毒液进行消毒。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疫情期间每天闻到校园里到处弥漫的消毒水味,说明分子()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很小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可看到2.“破镜不能重圆”是指打破的玻璃不能再重新变成一面完整的镜子,其原因是()A.断面处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B.断面处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互相抵消C.断面处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D.断面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3.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余音绕梁B.尘土飞扬C.桂花飘香D.大雪纷飞4.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B.腌制咸鸭蛋,利用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有规则运动C.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两个削平的铅块被紧压在一起不易分开,是因为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5.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稻花香里说丰年B.美酒飘香歌声飞C.墙里开花墙外香D.扫地时灰尘飞扬6.百灵鸟是散居型蝗虫的天敌但蝗灾爆发时,聚集型蝗虫会大量分泌苯乙腈,其刺激性气味使百灵鸟放弃捕食,百灵鸟闻到苯乙睛的气味是因为()A.分子体积很小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7.对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开瓶后的酒会使房间充满酒味﹣﹣分子在不断运动B.在烧煤火的室内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干冰用于制造舞台烟雾﹣﹣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D.露置在空气中的膨化食品变得不再松脆﹣﹣可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8.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在下列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中,能够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A.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B.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9.下列有关的现象与对应的解释合理的是()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面包轻轻一捏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只有斥力D.两个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压紧后能挂较重的物体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10.下列有关分子运动理论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不可能同时存在B.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由于压缩固体十分困难,说明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D.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或液体之间,不可能发生在固体之间二、填空题11.固态、液态和______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同步训练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热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扩散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两滴水银靠近后能合成一滴,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C.炒菜时厨房里飘逸着香味,说明分子在运动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2.在微观世界里,我们经常使用纳米为单位,在1纳米的长度上,只能排列几个原子。
以下粒子中,尺度最大的是()A.分子B.原子C.夸克D.质子3.关于小粒子与大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B.面包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静止的4.把榴莲和煮熟的咸鱼都放在冰箱里同一层,到了第二天,老王吃榴莲时吃出一股咸鱼味,此现象主要说明()A.在冰箱中的榴莲吸收了咸鱼的热量B.榴莲中的分子对咸鱼的分子只存在引力C.咸鱼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榴莲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海面处1 m3海水的质量大约是1022 kg,而在同一片海域5000 m深处,1 m3海水的质量大约是1050 kg,若不考虑海水成分的变化,则上述现象说明A.海水分子间有引力B.海水分子间没有作用力C.海水分子间有空隙D.海水分子在运动6.如图所示是航天员在2022年10月12日的“天宫课堂”第三课中做“水球变懒”实验”时所用的水球,制作好的水球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而不会散开,原因是()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7.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氮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对于抽掉玻璃板后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现象可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该现象可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若将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上面,可以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得出相同的结论.D.这种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的方法,叫转换法8.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热运动的是()A.飘香引蝶B.飞车扬尘C.歌声绕梁D.大雾迷江9.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B.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C.排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D.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10.如图是构成物质的固、液、气三态的分子模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2.诗酒圣地射洪是一个没的让人吃醋的城市,四季美景如画。
镇江是一个美的让人吃醋的城市,四季美景如画。
下列美景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A.春天,螺湖湖畔柳枝摇曳B.夏天,涪江之上云雾润蒸C.秋天,双江画廊百花飘香D.冬天,金华山顶雪花飘飘3.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斥力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在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盐水可以腌制咸鸭蛋是利用的扩散现象4.小龙同学在建设二路螺蛳粉店外闻到螺蛳粉的香味,这种现象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之间存在引力5.下图中所描述的是集中我们比较熟悉的现象,其中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英缤纷D.冬天,雪花飘飘6.如图所示,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A.甲图中注射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乙图中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丙图中雪花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丁图中墨水滴入水中向四周扩散开,说明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7.如图所示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变种——奥密克戎(英文名:Omicron)。
最早于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首次检测到,最长潜伏期是8天。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 10 0 5 0 35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首先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汤姆孙B.分子是微观粒子中最小微粒C.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D.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2.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核组成B.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3.科学家近期发现,人体通过肾脏能排出140nm的铁氧化物和纳米粒子组群。
140nm 等于()A.1.4×10﹣10m B.1.4×10﹣9m C.1.4×10﹣8m D.1.4×10﹣7m4.关于物质的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组成原子核的质子、中子都带正电B.原子的质量主要都集中在原子核,而电子的质量相对原子核很小C.一个原子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电子所带的电量不等D.原子、原子核、质子三者尺度上由小到大排列的5.如图,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发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A.质量极大,体积极小 B.质量极小,体积极小C.质量极大,体积极大 D.质量极小,体积极大6.如图所示是电子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
下列有关金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金原子是保持静止不动的B.人们可以用光学显微镜发现金原子有进一步的结构C.金原子之间有间隙,说明金原子间只有斥力D.从其排列方式上可以推断,金原子间有很大的作用力7.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8.从物理学角度,对下列自然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A.“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属于扩散现象,温度高时,分子才会做无规则运动B.“夏荷轻摇,珠露合聚”:露珠聚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秋高气爽,落叶飘扬”: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数九严冬,银装素裹”:积雪间存在孔洞,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9.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的运动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引力C.向篮球中打气——分子间有间隙D.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一一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10.关于分子动理论初步知识,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低,分子运动的越剧烈B.0℃的冰块分子不会停止运动C.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1.将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变成红色.这一现象表明()A.分子间存在间隙 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分子间存在斥力12.在实验室里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充满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铁轨生锈----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B.酒精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D.闻香辨茶----分子在不停的运动2.沈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蓝色硫酸铜溶液,如图甲所示:静放几天后,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如图乙所示;放置30天后,全部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如图丙所示。
这个现象说明()A.物质由分子组成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C.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液体之间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对下列现象及其说明正确的是()A.柳絮的飞舞杂乱无章,说明柳絮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用扇子扇玻璃泡上涂有酒精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雨滴下落越来越快,内能转化为动能D.水的汽化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外逃”到空气中就越快4.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秋季北方频发“沙尘暴”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C.隆冬时分,大雪纷飞D.金秋时节,桂花香气袭人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桂花飘香B.雾气弥漫C.尘土飞扬D.雪花飘飘6.关于粒子和宇宙的一些观点,正确的是()A.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B.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的性质完全相同C.人类目前已认清宇宙的起源D.小到粒子,大到宇宙中的各种天体它们都在运动7.下列四种微粒中最小的是A.质子B.原子C.电子D.中子8.扩散现象表明()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体积很小9.在公众场所,一个人吸烟会导致其他人“被动吸烟”,因此公众场所禁止吸烟,这是因为()A.一个人吸烟,其他人羡慕也跟着吸烟B.这个人吸烟,烟雾扩散在周围空间,并在不停地运动C.烟雾分子保持静止,人自己主动吸入烟雾D.被动吸烟是因为烟雾分子比较大,人容易吸入肺中10.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B.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二、填空题11.有人在行驶的小汽车内吸烟,其他人就能闻到烟味,这属于现象。
九年级物理全册《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
1.关于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2.将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 mL。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3.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
B.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
C.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4.(2017·湖南怀化中考)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扫地时看到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运动
B.粉笔在黑板上一划就留下了字迹,这是扩散的结果
C.物体难以拉伸,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没有斥力
D.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间斥力增大,分子间引力也增大,斥力增大得更快
6.(2017·江苏南京中考)“端午浓情,粽叶飘香。
”“粽叶飘香”说明分
子在;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
的数量级为10-10 m,合 nm。
7.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成黑色,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这是一种现象。
当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时,可以看到热
水变色比冷水变色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8.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
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被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
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物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 PM2.5
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
PM2.5 在空中的运动(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9.将气球吹足气,并用细线将口扎紧,过一两天,气球就瘪了。
气球中充的气体怎么会变少了?这个事实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探究创新
★10.用下图中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
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选填“A”或“B”)瓶。
根据
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
子。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 ℃、②4 ℃、③20 ℃、④30 ℃,则在(选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得最快。
知能演练·提升
1.D
2.A将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它们的体积之和,这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两种液体混合时,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中,总体积变小,所以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 mL,这与分子的构成、质量和体积大小、分子的运动无关。
故选项A符合题意。
3.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海绵受力时形状发生改变,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与分子动理论没有关系,选项A符合题意;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时,由于温度较高,衣服上的水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所以衣服逐渐变干,与分子动理论有关,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校园里花香扑鼻,是花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与分子动理论有关,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与分子动理论有关,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4.C沙尘暴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沙尘不属于微观粒子,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这是分子发生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雪花漫天飞舞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5.D尘土是宏观物体,不是分子,尘土飞扬不能说明分子运动,故选项A错误;粉笔在黑板上一划就留下字迹,不是扩散现象,因为固体间的扩散没有这么快,故选项B错误;物体难以拉伸,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需注意此时分子间也有斥力,二者是同时存在的,且距离减小,引力、斥力同时增大,斥力增大得快些,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6.解析“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因为1 nm=10-9 m,所以10-10 m=0.1 nm。
答案做无规则运动引力0.1
7.答案扩散剧烈
8.解析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不是分子。
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答案不属于
9.答案气球里的气体分子可以通过气球分子间的空隙运动出去,所以过一两天气球就瘪了。
这个事实能说明分子是很小的,并且分子间有空隙。
10.解析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应放在下面。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答案 B A瓶颜色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