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一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19
第1节分子热运动[基础达标练]知识点1 物质的构成1.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的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C.原子很小,不能再分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考虑;B、根据分子和原子的区别考虑;C、根据原子的构成考虑;D、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解答解: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A错;B、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故B正确;C、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C错;D、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2.关于物质的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组成物质并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分子是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微粒C.分子没有一定的大小,也没有一定的质量D.物质的分子紧密地挤在一起,彼此之间没有间隙【答案】A【解析】A、分子是组成物质并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选项说法正确;B、分子是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不是物理性质,选项说法错误;C、分子有一定的大小,也有一定的质量,选项说法错误;D、物质的分子虽然排列较紧密,但彼此之间仍有间隙,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考点】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要了解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隙【答案】B【解析】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选项没有限定是化学变化,所以原子也可以再分,故A错误;B、分子一定比构成该分子的原子大,故B正确;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故C错误;D、任何物质的分子之间都有间隔,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但是间隔依然存在,故D错误.故选B.4.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D.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答案】B【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它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B正确;C、分子的质量比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大,而不同种分子和原子无法比较大小,故C错误;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不在这个条件下,原子也能再分,故D说法错误.故选B.知识点2 分子热运动5. 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可以再分【答案】A【解析】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不一会整杯水会变甜,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人教版第一章:分子的概念1.1 分子定义:介绍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最小粒子,具有独立的化学性质。
1.2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解释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1.3 分子模型:通过模型或图片展示分子的结构,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分子。
第二章:分子的运动2.1 分子运动的特点:介绍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永不停息的特点。
2.2 分子运动的测量:讲解如何通过实验测量分子的运动速度和距离。
2.3 影响分子运动的因素:探讨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第三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3.1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介绍分子间存在的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力。
3.2 分子间的距离与相互作用:讲解分子间距离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3.3 分子间的键合:介绍分子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现象。
第四章:扩散现象4.1 扩散的定义:解释扩散现象是分子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地移动的过程。
4.2 扩散的规律:讲解扩散的速率与浓度梯度、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4.3 扩散实验:指导学生进行扩散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第五章:分子热运动与温度5.1 分子热运动的规律:介绍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5.2 温度与分子间相互作用:探讨温度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5.3 热能的传递方式:讲解热能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在物体内部传递的过程。
第六章:物态变化与分子运动6.1 物态变化的概念:解释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6.2 物态变化与分子运动的关系:探讨不同物态变化过程中分子的运动特点。
6.3 实验观察物态变化: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态变化过程。
第七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7.1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本质:深入讲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微观机制。
7.2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探讨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7.3 分子间作用力的实验验证:指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分子间作用力的存在和性质。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物质的构成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2.分子热运动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热运动;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分子间的作用力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神奇的软蛋星期天,小明来到爷爷家过周末,发现爷爷家的食品柜里有一瓶醋泡蛋,蛋壳已经泡没了,只剩一层蛋膜包着鸡蛋,爷爷说这是一种保健食品.调皮的小明趁爷爷不注意,将“软蛋”冲洗干净后放在了清水中,奇怪!“软蛋”竞一点点地长“胖”了.这其中的奥妙,你能解释吗?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物质的构成提出问题出示玻璃杯,想一想如果把此杯子打碎,碎片是否还是玻璃?如果经过多次分割,颗粒会越来越小,如果不停的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讨论交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物质的变化情况、无限度的分下去时出现的情景。
归纳总结(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或者原子。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探究点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活动一演示一:教师打开一盛有香水的香水瓶,让附近的学生闻一下。
问题:能不能闻到香味?为什么?演示实验2:我们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抽掉盖在二氧化氮瓶上的玻璃板。
观察并思考:上面空瓶有红色现象说明了什么?将空瓶与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颠倒放置,重做这个实验能否得出相同的结论?结论:上面空瓶有红色,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到了上面空瓶中,分子是运动的。
这个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
颠倒放置时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因为二氧化氮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运动,无法证明分子是运动的。
归纳总结: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交流讨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一下,能否举出几个例子?活动二提出问题:气体可以发生扩散,那么液体和固体是否可以发生扩散呢?演示实验3:向一个盛有热水、冷水的两个烧杯中用滴管注入两滴红墨水。
第1课 分子热运动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原子的内部结构模型;2.理解分子热运动理论;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4.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5.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1.建立分子热运动概念与理论;2.知道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3.会用分子热运动理论分析扩散扩散现象;4.建立物质微粒(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模型;5.认识物质三态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知识点01 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概念辨析】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的现象,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
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能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
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对点练习1】关于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 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C. 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D. 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答案】AB。
【解析】A.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做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A正确;B.扩散现象是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B正确。
九年级上物理热和能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上物理热和能知识点上学的时候,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物理热和能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能量的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那么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 当分子间间隔增大,大于r 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② 当分子间间隔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间隔大于10 r 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非常微弱,可以忽略了。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势能越大〕第二节内能1、内能:▲物体温度改变,内能一定改变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不能为零〕。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物质的种类、物质状态、体积等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一样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一样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是等效的〕。
①做功:〔能量的转化〕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本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互相转化的过程。
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2、定义式:c =tm Q 3、单位:J/(kg ·℃)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怀辰学校陈海峰组长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能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及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认识到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通过实验验证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3.利用弹簧的弹力类比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学生了解分子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可以通过能够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3,完成以下问题: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组成的.2.什么是分子?答: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知识点二分子热运动【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4,完成以下问题:1.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3.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热运动.【合作探究】演示一气体扩散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会发生什么变化?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答:二氧化氮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2.为什么让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答:不行,将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置于空气下方,是为了排除重力的作用导致瓶内气体混合的影响.3.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答: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演示二液体扩散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答:硫酸铜溶液扩散到清水中去了.2.为什让密度较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答:不行,硫酸铜溶液密度大于清水密度,若倒过来则原因有可能是重力作用,不仅仅是分子的运动.3.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答:液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演示三固体扩散1.看到的现象是什么?答: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 mm深.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答: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演示四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1.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的猜想是:温度.2.试一试: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答:炒菜、凉拌菜等.【教师点拨】1.扩散现象既可以在气体中发生,还可以在液体中发生,也能够在固体中发生.2.扩散现象说明:(1)分子间有间隙.(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扩散就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热运动.【跟进训练】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C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着大量的沙尘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知识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5,完成以下问题: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合作探究】演示是什么力使得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答:分子引力.演示六为什么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抗”?要是压缩液体和固体呢?答:分子斥力.压缩液体和固体时也会产生“抵抗”.演示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什么会变大?答:分子引力.演示八1.上图能说明什么?答:分子之间都有间距.2.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答:分子之间都有距离,固体之间距离小,液体间距离较大,气体间距离大.固体和液体中分子之间的引力使得它们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3.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答:这是因为分子间还存在斥力,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教师点拨】1.分子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2.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跟进训练】1.将10 mL的水与10 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 mL,这是因为( A )A.分子之间有空隙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2.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选填“大”或“小”).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教学视频见课件.【素材积累】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