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75.69 KB
- 文档页数:4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观察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是一种常见的外阴癌治疗手术,利用腹腔镜技术可以更加精细地清除淋巴组织,减少并发症和手术风险。
本文旨在观察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引言外阴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罕见的一种,但病情进展较快且易转移,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腹股沟淋巴结是外阴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因此对于外阴癌的治疗中,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具有重要意义。
腹腔镜技术的出现使得手术更加微创、精准,且术后恢复快、更少合并症。
本研究旨在观察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
二、患者与方法1. 患者选择本研究选取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外阴癌患者224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5例。
纳入标准为:①确诊为外阴癌;②年龄在35岁至75岁之间;③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为:①合并其他明显恶性肿瘤;②存在严重心脏、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③晚期转移患者。
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手术全程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完成。
具体操作步骤为:①全麻下取俯卧位,双侧下肢垫高;②采用腹腔镜穿刺方式进入腹腔,取放置助手孔位,对腹腔进行检查,并寻找至髂窝、腹股沟淋巴结;③对可清扫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对不宜清扫的淋巴结进行活检;④术中重点避免神经、血管损伤。
三、结果1.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术后病理结果显示,75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53例,转移率为70%,转移淋巴结数目范围为1-5个,其中单侧转移者48例,双侧转移者5例。
2. 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未观察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为3-7天不等,并发症发生率约为6%,主要包括腹腔感染、淋巴瘘等。
3. 随访观察:所有患者均有1年以上的随访时间,最长随访时间达到5年。
术后1年内,14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8.67%,5年内无肿瘤相关死亡;5年内生存率为84%。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
研究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包括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的随访观察。
结果显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治疗外阴癌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清除恶性肿瘤组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讨论部分分析了手术治疗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探讨了术后康复与护理方面的注意事项。
这项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外阴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提供了重要依据。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展望了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外阴癌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腹腔镜, 腹股沟淋巴清扫术, 外阴癌, 效果观察, 引言,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 正文,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临床意义, 结论, 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外阴癌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女性生殖系统。
外阴癌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传统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外阴癌的方法,通过腹腔镜技术清扫腹股沟淋巴结,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并发症和复发率。
目前关于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疗效尚未有大规模的研究报道,因此有必要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一批外阴癌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并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观察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其在外阴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患者的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和分析,评估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外阴癌治疗中的效果和优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建议,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观察一、引言外阴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起源于外阴黏膜上皮,常见的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外阴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主要由于HPV感染、长期性生活、吸烟等因素的影响。
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手术、放疗和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在寻求一种既能保证肿瘤彻底切除,又能降低治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成为了临床治疗的焦点。
二、材料与方法2.1 材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的外阴癌患者共计60例,年龄范围为35~70岁,其中鳞状细胞癌38例,腺癌22例。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外阴癌,且均为初诊患者。
2.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手术采用常规的麻醉方法,患者取取俯卧位,行腹腔镜检查,确认术前评估结论。
术中,通过腹腔镜在患者小腹上作3到4个小切口,然后将镜头和手术器械插入腹腔,进行淋巴结清扫,并清除外阴癌组织。
手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2.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出血、术后淋巴水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并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三、结果3.1 术中指标所有6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手术时间在90分钟至120分钟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105分钟。
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顺利进行。
3.2 术后指标所有患者均在术后顺利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7天。
术后6例患者出现淋巴水肿,经积极处理后症状明显缓解。
未发生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3.3 生活质量评价根据术后3个月的随访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未发现术后疼痛、排尿困难等不适症状。
术后恢复较快,生活正常。
四、讨论外阴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妇科肿瘤,目前尚无明确的规范治疗方案。
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手术、放疗和化疗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一、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原理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腹壁上小孔的方式将腹腔镜器械置入体腔中进行手术操作。
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是指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通过腹腔镜技术切除位于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以达到治疗与评估癌症的目的。
二、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初次手术中的辅助治疗,二是复发或转移病灶处理时的干预治疗。
在术中,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能够有效切除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结,减轻肿瘤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可减少转移病灶,提高患者生存率。
腹腔镜技术操作精准、损伤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三、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疗效评估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卵巢癌为例,一些研究发现腹腔镜手术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手术,未见盲袋内转移有增多趋势,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较快。
对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不仅可以达到同等的治疗效果,还有更好的术后生活质量和更小的手术创伤。
在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的治疗中,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也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研究报道,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且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阴道分娩率和术后生活质量均优于开放手术组。
这些都表明了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的良好效果和优势。
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已经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该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于患者的临床意义和治疗效果。
一、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概念和原理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主要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治疗。
其操作原理是通过腹腔镜技术在腹腔内进行手术,通过小型切口插入腹腔镜和其他微创手术器械,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和恢复时间,同时能够清除患者体内的恶性肿瘤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二、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目前,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已经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子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
该手术的应用使得患者可以尽可能获得清除淋巴结转移病灶、提高生存率的治疗效果。
三、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临床意义和治疗效果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治疗效果。
该手术能够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手术能够清除淋巴结中的恶性肿瘤细胞,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风险,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最重要的是,该手术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战胜恶性肿瘤。
四、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优势和不足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相较于传统的腹腔手术具有许多优势,如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费用较高等。
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权衡利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观察作者:王玉杰黄仲禄谢海容刘萨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1期【摘; 要】目的;观察外阴癌应用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7例外阴癌患者资料,甲组(8例,开放手术治疗),乙组(9例,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比较时间、术中出血量。
结果;乙组患者手术时间(142.3±21.7)min)短于甲组(168.7±20.4),术中出血量为(45.1±10.6)ml低于对照组(60.7±9.4)ml,有统计学差异性(t手术时间=2.575,t术中出血量=3.218,P【关键词】腹腔镜;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外阴癌【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039-01外阴癌是肿瘤科一种恶性疾病,以絕经后妇女为多发群体,该疾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疼痛、瘙痒等症状,对女性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1]。
临床多采取手术对外阴癌患者进行治疗,以往临床多应用开放手术治疗,但术后并发症多,对患者创伤性大。
随着医学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腹腔镜在临床普及应用。
为探究应用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对外阴癌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将17例外阴癌患者资料分析,现对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析2011年4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7例外阴癌患者资料,甲组8例、乙组9例,甲组:患者年龄范围34~70(51.8±3.6)岁,体重44~63(52.9±3.6)kg,FIGO分期: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Ⅳ期1例;乙组:患者年龄范围32~67(52.1±3.4)岁,体重43~61(63.1±3.4)kg,FIGO分期: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3例,Ⅳ期1例。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观察1. 引言1.1 疾病背景外阴癌是一种罕见但危害巨大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外阴皮肤和粘膜上。
外阴癌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慢性炎症、激素失调、遗传因素等。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外阴瘙痒、疼痛、异常流血、溃疡等症状。
外阴癌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病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认。
在外阴癌的治疗中,手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传统的手术方法包括阴道全切术、坐骨切除术等,但这些手术常常伴随着副作用和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痛苦。
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外阴癌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外阴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通过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可以有效清除淋巴结转移,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生存率。
1.2 腹腔镜手术在外阴癌治疗中的应用腹腔镜手术在外阴癌治疗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创伤,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腹腔镜手术可以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可视性,有助于准确清除病灶。
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术后的疼痛和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
腹腔镜手术在外阴癌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腹腔镜手术在外阴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2. 正文2.1 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外阴癌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其他器官有转移的患者。
2. 研究设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观察治疗前、治疗过程中以及术后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3. 受试者分组: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组和传统开放手术组,进行对照研究。
4. 治疗方法: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
5. 数据收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记录、病理报告和术后随访记录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发表时间:2016-08-18T13:51:49.967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9期作者:刘小立王升燕[导读]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应用于外阴癌手术治疗中效果显著,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生存质量得以提高。
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 154211【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30例采取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的外阴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除的数量等。
结果:30例患者都完成了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其中患者手术时间为(1.7±0.5)h,术中出血量为(44.9±23.8)mL,淋巴结切除数为(11.2±1.4)枚,术后拔管时间为(6.7±1.4)d,切口愈合时间为(7.9±2.7)d,术后住院时间为(11.6±2.5)d。
术后患者并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仅有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为3.33%,经过后期治疗,30例患者均治愈后出院。
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应用于外阴癌手术治疗中效果显著,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生存质量得以提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外阴癌【中图分类号】R32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002-01外阴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肿瘤疾病,主要是原发性引起的,它在女性生殖器肿瘤约占4%,且鳞状上皮癌在外阴恶性肿瘤中约占95% [1]。
外阴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淋巴,腹股沟淋巴结是外阴癌转移第一区域,它可使患者的病症加重,进而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对患者的预后不利[2]。
外阴癌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治疗,防治外阴癌主要的方式便是采取腹股沟淋巴术切除术,其中开放性手术创口大,切口难以愈合,甚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影响。
收稿日期: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2018-03-23g r o u p w a s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 <0.05).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a s s u p e r i o r t o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i n i n t r a o p e r a t i v e b l e e d i n g ,o p e r a t i o n t i m e ,o u t o f b e d a c t i v i t y a n d h o s p i t a l s t a y (P <0.05).B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 ,C o b b a n g l e ,p a i n s c o r e ,h e i g h t o f a n t e r i o rw a l l a n d j o i n t f u n c t i o no f t h e t w o g r o u psw e r e s i m i l a r (P >0.05).T h eC o b b a n g l e ,p a i n s c o r e ,a n t e r i o rw a l l h e i g h t a n d j o i n t f u n c t i o n o f t h e i n ju r e d v e r t e b r a e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 e r e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P <0.05).C o n c l u s i o n :P K P i s e f f e c t i v e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o s t e o p o r o t i c t h o r a c o l u m b a r c o m p r e s s i o n f r a c t u r e i n t h e e l d e r l y .I t c a n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m pr o v e t h e j o i n t f u n c t i o n ,r e l i e v e p a i n ,p r o m o t e t h e r e c o v e r y o f v e r t e b r a l h e i g h t C o b b a n g l e ,a n d s h o r t e n t h e 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 t i m e ,w h i c h i sw o r t h y o f p r o m o t i o na n d a p pl i c a t i o n .K e y wo r d s p o s t e r i o r s h o r t s e g m e n t p e d i c l e s c r e wf i x a t i o n ;P K P ;o s t e o p o r o t i c t h o r a c o l u m b a r v e r t e b r a l c o m p r e s s i o n f r a c t u r e s i n t h e e l d e r l y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d i f f e r e n c e 文章编号:1004-4337(2018)07-0971-03 中图分类号:R 737.35 文献标识码:A㊃临床科研分析㊃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应用于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曾维红 杨海坤(梅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梅州514031)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L I N D )应用于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疗效㊂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7年3月间某院收治的36例外阴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意见后,应用计算机随机分配软件分为两组㊂对照组19例行传统开放L I N D 治疗,研究组17例行腹腔镜下L I N D 治疗,对比两组相关手术指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㊂结果:两组切除外阴耗时㊁外阴整形重建耗时㊁外阴手术失血量以及双侧腹股沟淋巴切除数量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手术全程耗时,L I N D 操作耗时及清扫出血量,总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腹股沟皮肤的并发症及淋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关外因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应用于外阴癌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值得推广㊂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淋巴清扫术; 外阴癌;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18.07.009外阴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其中以原发性外阴癌为主,发病比例占女性全身肿瘤的1%~2%,占女性生殖器肿瘤的4%,多数为鳞状上皮癌,占比95%㊂外阴癌的转移途径有多种,尤以淋巴转移最为常见,往往促进疾病的迅速发展,危及患者生命,影响预后㊂外阴癌首选治疗方案为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但传统型开放式手术将患者大量皮下组织进行切除,易引起腹股沟皮肤术后发生缺血坏死,手术创伤性大,患者预后差㊂所以本研究将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应用于外阴癌的手术治疗中,具体情况报道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选取2012年7月~2017年3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7例外阴癌患者施行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清扫术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19例行传统开放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展开研究㊂研究组患者年龄分布范围为45~74岁,平均年龄为(57.87ʃ4.56)岁,平均分娩次数为(1.89ʃ1.56)次;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范围为46~76岁,平均年龄(56.28ʃ5.18)岁,平均分娩次数为(1.90ʃ1.35)次㊂入选标准:原发外阴浸润癌患者(参照2009F I G O 分期标准)拟诊I B~I I I 期,于手术之前完善所有患者血生化㊁血常规㊁凝血功能及传染病等系列检查,术前明确患者病理类型,行盆腔M R I 检查,并排查可疑增大的淋巴结㊂两组患者年龄区段㊁生产经验及疾病分期等基线资料的对比,差异不大,可对比研究㊂1.2 研究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放式L I N D 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具体手术方法为:首先建立皮下组织间隙及气腹(压力为8mmH g),将腹腔镜镜头置入,钝性分离方式对皮下间隙进行分离㊂借助腹腔镜于直视条件下,自脐耻骨联合上方中点处置入一个10mm 的t r o c a r,再于双侧麦氏点分别置入1个5mm 的t r o c a r;建立菱形操作区域,具体范围:以腹股沟韧带上方3c m 位置为上界,以腹股沟韧带下方3c m 位置为下界,以髂前上棘为外侧边界㊁以耻骨结节为内侧边界;清扫腹股沟浅组淋巴结时,应用超声刀,先将皮下浅筋膜(即C a m pe r 筋膜)及腹外斜肌筋膜外表缝隙进行分离,然后依次将腹腔内蛛网样脂肪间隔以及部分淋巴管及小血管分离切断,使得腹股沟韧带充分暴露于术野,可清晰观察腹股沟三角;应用超声刀,自上而下,从腹外斜肌腱膜外表向缝匠肌及㊃179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年第31卷第7期长收肌体表投影线方向,进行腹股沟浅淋巴结组织的逐层分离,选择自外周往中心分离的方法,对浅表淋巴结组织进行逐步分离,一直到达卵圆窝,分离操作到达股三角顶点位置时,对水平方向上的腹股沟浅淋巴结实施顺行性整块切断㊂选择腹股沟韧带下方位置,紧贴阔筋膜外表,自上而下将皮下组织切除,到达耻骨结节下方3c m位置止,确保大隐静脉充分暴露,选择腹股沟韧带中心位置,小心操作,自上而下将暴露的卵圆孔和其内部的静脉分支进行分离,注意将腹壁浅静脉㊁股外侧静脉㊁股内侧静脉㊁阴部外静脉及旋髂浅静脉这5条最终汇入大隐静脉的分支静脉完好保留,将大隐静脉主干保留,把双侧垂直向的脂肪组织与淋巴结切除,将卵圆孔周边脂肪组织月淋巴切除,一直到达股三角尖部;从隐静脉裂孔下部,顺着股血管长轴,先开放阔筋膜,自中心向两侧进行分离,将缝匠肌与长收肌暴露于术野,对腹股沟深组淋巴结进行清扫,此时股三角彻底暴露,腹股沟韧带为上界,长收肌内侧缘为内侧边界,缝匠肌内侧缘为外侧边界㊂先将髂耻窝中上部以及股环周围的脂肪组织与上组腹股沟深淋巴结进行逐步的分离,然后切除,再将股深动脉周围㊁旋股内外两侧动脉初始部位周围的下组腹股沟深淋巴结进行分离,操作时避免损伤股深静脉分支血管和股动脉深部的分支血管,以大量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彻底清洗,常规置留负压引流管,引流管底端位于股三角最低处㊂1.3统计学方法以S P S S2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㊂检验结果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手术状况观察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㊂两组的切除外阴耗时㊁外阴整形重建耗时㊁外阴手术失血量以及双侧腹股沟淋巴切除数量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全程耗时,L I N D操作耗时,清扫出血量及总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㊂表1术中相关指标对比(均数ʃ标准差)指标研究组对照组P值总手术时间(m i n)256.89ʃ16.58205.33ʃ15.20<0.05淋巴结清扫时间(m i n)140.55ʃ12.7490.95ʃ10.45<0.05切除外阴时间(m i n)45.56ʃ6.8741.97ʃ2.39>0.05外阴整形时间(m i n)64.39ʃ9.7860.55ʃ10.95>0.05术中总失血量(m L)90.56ʃ18.70130.32ʃ22.48<0.05外阴手术出血量(m L)70.23ʃ19.7672.33ʃ20.18>0.05淋巴结清扫出血量(m L)18.14ʃ6.5854.31ʃ15.18<0.05左侧淋巴结切除数(个)7.65ʃ0.817.29ʃ0.89>0.05右侧淋巴结切除数(个)6.54ʃ0.726.67ʃ0.63>0.052.2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有关腹股沟皮肤的并发症及淋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关于外因伤口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㊂表2术后近期情况比较(例)指标研究组对照组P值术后住院时间(d)15.57ʃ2.3419.58ʃ2.48<0.05腹股沟皮肤相关并发症516<0.05腹股沟皮肤坏死㊁伤口裂开07<0.05腹股沟皮肤感染59<0.05淋巴相关并发症412<0.05淋巴渗液37<0.05淋巴囊肿12>0.05淋巴水肿03>0.05外阴伤口并发症1210>0.05外阴伤口坏死㊁裂开32>0.05外阴伤口感染98>0.053讨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为新型术式,具有微创性,能够在保证传统开放术式下的淋巴清除效果的同时,减轻对患者的伤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㊂相比于传统开放L I N D术,腹腔镜下L I N D术最为显著的优势在于地患者皮肤的保护作用,皮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此外,患者术后痛感更轻,恢复更快,术后早期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得以明显缩短;腹腔镜下L I N D术还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美观要求,同时,术中注意保留大隐静脉主干,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水肿的概率显著下降㊂本研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放L I N D术治疗,研究组则在腹腔镜辅㊃279㊃J o u r n a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e d i c i n e V o l.31N o.72018助下进行L I N D术,经过对比,两组的切除外阴耗时㊁外阴整形重建耗时㊁外阴手术失血量㊁手术总失血量以及双侧腹股沟淋巴切除数量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全程耗时,L I N D操作耗时均长于对照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有关腹股沟皮肤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关于外因伤口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淋巴渗液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淋巴水肿及囊肿的发生率则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综上,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应用于外阴癌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值得推广㊂参考文献1刘青,韩娜娜,刘开江,等.腹腔镜下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国内镜杂志,2013,8:862~865.2 M a l i h eH,M a t i nA,G i o r g i oT,e t a l.L y m p h a t i cM a p p i n g a n d S e n t i-n e l N o d e B i o p s y i n S q u a m o u s 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 o f t h eV u l v a:S y s t e m-a t i c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o ft h eL i t e r a t u r e.G y n e c o lO n c o l, 2013,130(1):237~245.3李光凤.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临床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24):2692~2694.4 R o b e r tL C,S h a m s h a dA,C h a r l e sF L,e t a l.I sB i l a t e r a lL y m p h a d e-n e c t o m y f o r M i d l i n eS q u a m o u sC a r c i n o m ao ft h e V u l v a A l w a y s N e c e s s a r y:A nA n a l y s i s f r o m G y n e c o l o g i cO n c o l o g y G r o u p(G O G) 173.G y n e c o lO n c o l,2013,128(2):155~159.5 N a l d i n iA,R o s s i t t oC,M o r c i a n oA,e t a l.T h eF i r s tL e g V i d e oE n-d o s c o p i cG r o i n L y m p h a de n e c t o m y i n V u l v a rC a n c e r:A C a s eR e-p o r t.I n t J S u r g,2014,5(8):455~458.6 L i uC,L uY,Y a oD.F e a s i b i l i t y a n dS a f e t y o fV i d e oE n d o s c o p i c I n-g u i n a l L y m p h a d e n e c t o m y i nV u l v a rC a n c e r: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P L o SO n e,2015,10(10):e0140873.7 K o a y E J,J h i n g r a n A,K l o p p A H,e ta l.F a c t o r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L o n g-t e r mS u r v i v a l i nL o c a l l y-A d v a n c e dS q u a m o u s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 o f t h e V u l v a T r e a t e d W i t h D e f i n i t i v e R a d i a t i o n T h e r a p y.I nJ R a d O n c o l B i o l P h y s i c s,2013,87(S u p p l e m e n t2):S129~S130.C u r a t i v eE f f e c t o fL a p a r o s c o p i c I n g u i n a l L y m p hD i s s e c t i o n i n 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V u l v a rC a r c i n o m aZ e n g W e i h o n g,e t a l(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b s t e t r i c s a n dG y n e c o l o g y,M e i z h o uP e o p l e'sH o s p i t a l,M e i z h o u514031)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i n g u i n a l l y m p hd i s s e c t i o n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v u l v a r c a r c i n o m a.M e t h o d s:36c a s e s o f v u l v a r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t r e a t e d i n a h o s p i t a l f r o mJ u l y2012t oM a r c h 2017w e r e s e l e c t e da st h e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 sa n dr a n d o m l y d i v i d e di n t oc o n t r o l g r o u p(19c a s e s)a n ds t u d y g r o u p(17c a s e s)b y c o m p u t e r s o f t w a r e.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a s g i v e n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o p e nL I N Dt r e a t m e n t,a n d t h e s t u d yg r o u p w a s g i v e n l a p a r o s c o p i cL I N Dt r e a t m e n t,t h e nt h e r e l a t e d i n d i c a t o r s a n d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w e r e c o m p a r e d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R e s u l t s:T h e r ew a sn o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t i m e c o n s u m i n g f o rv u l v a e x c i s i o n,t h e t i m e c o n s u m i n g f o r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v u l v a,t h e a m o u n t o f b l o o d l o s s i n t h ev u l v a r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t h en u m b e r o f b i l a t e r a l i n g u i n a l l y m p h a d e n e c t o m y b e t w e e nt h e t w o g r o u p s(P>0.05).C o m p a r e dw i t h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t h e d u r a t i o no f o p e r a t i o n,L I N Do p e r a t i o n t i m e c o n s u m i n g,c l e a n i n g b l e e d i n g v o l u m e,a n d t h e t o t a lb l o o dl o s s i nt h es t u d yg r o u p w e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i f f e r e n t f r o mt h o s e i nt h ec o n t r o l g r o u p(P<0.05).T h e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 t i m e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s t u d yg r o u p w a s s h o r t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c o n t r o l g r o u p,a nd t he d if f e r e n c e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g n i f i c a n t(P<0.05).Th ei n c i d e n c e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i n-g u i n a l s k i n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a n d l y m p h o i d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t h e s t u d y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t h ed i f f e r e n c ew a s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P<0.05).T h e i n c i d e n c eo fe x t e r n a lw o u n d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w a s s i m i l a r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a nd t h ed i f fe r e n c ew a sn o t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f i c a n t(P>0.05).C o n c l u s i o n:L a p a r o s c o p i c i n g u i n a l l y m p hd i s s e c t i o n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v u l v a r c a r c i n o m a c a n e f f e c t i v e-l y r e d u c e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r e l a t e d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a n d p r o m o t e p a t i e n t s r e c o v e r q u i c k l y,w h i c h i sw o r t h y o f p r o-m o t i o n.K e y w o r d s l a p a r o s c o p y;i n g u i n a l l y m p h a d e n e c t o m y;v u l v a r c a n c e r;s u r g i c a l t r e a t m e n t;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㊃379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年第31卷第7期。
机器人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丁玉兰【摘要】In recent years, the emergence of robotic laparoscopic techniques has promoted the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ology entering a new stage. Robotic techniques are gradually being used to perform gynecologic malignancy surgical treatment procedures, mainly for radical hysterectomy and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but also for radical trachelectomy, pelvic and paraaotic lymph node staging for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pelvic exenteration for recurrent cervical cancer. The reports of robot endometrial cancer and ovarian cancer staging surgery cases are also increasing gradually. Now reports of robotic surgery are mostlyretrospective studies,lack of randomized large samples of comparative studies. The technology is in its infancy. In order to mak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ts indications and results of operations require substantial clinical explorations.%机器人技术的出现使外科微创手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中机器人也逐步得到应用,其主要应用于宫颈癌的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清扫术,此外机器人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晚期宫颈癌分期手术及复发性宫颈癌的盆腔脏器切除术也有相关报道;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机器人分期手术也日趋增多.目前,机器人手术多是回顾性病例报告,缺乏随机对照、大样本比较性研究,其适应证和手术效果还需要大量临床探索,以作出全面的评价.【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1(038)001【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宫颈肿瘤;子宫内膜肿瘤;卵巢肿瘤;生殖器肿瘤,女(雌)性;机器人【作者】丁玉兰【作者单位】230001,合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妇产科分子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21世纪腹腔镜技术的出现在外科领域掀起了微创技术的浪潮。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外阴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据女性生殖道肿瘤的五分之一左右。
由于外阴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
传统的外阴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其疗效并不十分理想,患者的生存率较低,且术后常常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传统治疗方法存在的不足,近年来,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作为治疗外阴癌的新方法备受关注。
该手术能够有效清除患者腹股沟淋巴结的转移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外阴癌治疗中的具体效果尚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和观察。
本研究旨在观察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探讨该手术对外阴癌患者的疗效、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可能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为临庩治疗外阴癌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思路。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并探讨其在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观察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情况,分析手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
2. 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对外阴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通过随访患者一定时间后的状况,分析其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3.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患者术后的生活状态、身体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变化,评估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旨在为外阴癌的治疗提供更深入的了解,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机会。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79例,平均年龄54岁。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Lymphadenectomy of the Inguinal Region under Laparoscopy)是一种治疗外阴癌的手术方法。
本文旨在观察该手术方法在治疗外阴癌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受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的外阴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共纳入了100例患者。
对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手术相关信息
以及术后疗效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本研究中,外阴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手
术时间平均为120分钟,出血量平均为150毫升。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
术后淋巴瘘发生率为4%,淋巴囊肿发生率为2%,淋巴水肿发生率为2%。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10年。
在随访期间,5年生存率为85%。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在100例患者中,肿瘤分期为T1期的有60例,T2期的有30例,T3期的有10例。
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用于外阴癌的治疗。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具备良好的疗效。
但本研
究仅限于小样本研究,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验证结果。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外阴癌疗效评价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外阴癌采用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抽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外阴癌的病人13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
结果临床平均手术时间为92.3±10.5min,手术当中平均出血量在6.2±1.3ml,切除淋巴结数平均在7.3±1.1个。
平均拔除引流管时间6.7±1.6d,13例病人都没有腹股沟区域皮肤坏死。
结论外阴癌采取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以及创伤小的优点,在临床当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外阴癌【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210-02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1],外阴癌大部分为鳞状上皮癌,大部分在绝经以后出现。
目前,对其主要采取临床手术治疗,然而临床手术方法各种各样,可是大部分都没有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对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笔者抽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外阴癌的病人13例,对其采取相对应的临床治疗措施,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外阴癌的病人13例,13例病人全部符合外阴癌临床诊断标准[2]。
13例病人年龄在30-71岁,平均年龄为48.6岁。
按照FIGO标准分期,其中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它们依次为6例、4例、3例。
肿瘤部位包括阴唇、阴蒂以及阴阜,它们依次为10例、2例、1例。
在13例当中包括有鳞状细胞癌和肉瘤,它们依次为10例、3例。
1.2临床治疗方法1.2.1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病人采取膀胱截石体位,在脐部下缘下作为切口,切口长度为1厘米,在脐耻中线中点和双侧麦氏点分别作为切口,一共四个,长度为5毫米。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外阴癌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附视频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陈必良;郭瑞霞;刘晓军;吕小慧;王军;张颐
【期刊名称】《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年(卷),期】2024(5)2
【摘要】外阴癌的主要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性外阴切除术/广泛局部切除+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
开放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切除术安全有效,且具有操作便捷、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机器人辅助手术对术者要求高,需要妇科医生既掌握机器人手术专业知识,又具备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技能,这样才能保证疗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总页数】15页(P273-287)
【作者】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陈必良;郭瑞霞;刘晓军;吕小慧;王军;张颐
【作者单位】不详;西安市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08;R713.2
【相关文献】
1.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2.机器人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3.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胰腺癌根治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4.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子宫颈癌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附视频
5.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新生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国内首例报道(附视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家论坛·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中的应用薛敏叶明珠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毆毆毆毆曾飞薛敏,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一级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产科主任及教研室主任,中南大学首届湘雅名医,全国医德标兵,中国最美女医师,湖南省十大同心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任国际微创与无创理事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国际国内学术职务20余项。
任《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等7家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
近年主持及参与国家级课题5项,主持省厅级课题20余项,国家专利17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论文20余篇;主编或副主编专著10部、参编11部;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及省医学科学技术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率先在湖南省开展妇科腔镜技术,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产科目前是湖南省内最大的腔镜诊治中心、湖南省宫内疾病微创诊治临床研究中心。
2015年10月15日完成湖南省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2016年完成的妇科机器人手术量居全国第一,成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手术种类最多的妇科术者,且实现了单日手术达7台的全国纪录。
一、外阴癌概述外阴癌(vulvar cancer )是相对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5%,发病率位居妇科恶性肿瘤第4位[1]。
女性外阴部位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ɢ 7ɢ,同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2]。
外阴癌根据其病因不同,可大致分为两大类:①与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感染相关的外阴癌,这类外阴癌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常合并有HPV 感染导致的外阴湿疣及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VIN ),其他的高危因素还包括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 )病史、吸烟、经济水平低下等[3-4]。
②与HPV 感染无关的外阴癌,多为老年女性,常合并有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on-neoplastic epithelial disorders of the vulva ,NNEDV ),可引起外阴上皮细胞增生,甚至引起不典型增生及VIN ,从而引起外阴浸润癌。
此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可能与其发病有一定的关系,但为非独立危险因素[5-6]。
外阴癌的病理类型,90%以上均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其他还包括恶性黑色素瘤、腺癌、基底细胞癌、疣状癌、肉瘤等。
外阴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久治不愈的外阴瘙痒、外阴肿块及溃疡,如合并感染或晚期者可伴有疼痛、出血、排尿困难及阴道排液等[7]。
阴道镜、DOI :10.3877/cma.j.issn.1674-6899.2017.05.016作者单位:410013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产科通信作者:薛敏,Email :xuemin5908@sina.com 影像学及膀胱镜等检查能够帮助了解肿瘤转移情况,但肿瘤的确诊,仍需进行活检病理检查。
外阴癌的转移途径包括:①局部扩散至邻近器官,如尿道、阴道及肛门。
②淋巴结转移,通常沿腹股沟浅、腹股沟深淋巴结,到盆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及锁骨下淋巴结进行;其中腹股沟淋巴结是外阴癌淋巴结转移的第一站,而且淋巴结转移是外阴癌预后最为重要的因素。
③极少数晚期患者可发生血行转移,以肺、骨最为常见[8]。
对于外阴癌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9]。
二、外阴癌的手术治疗及变迁(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外阴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也是外阴癌治疗的基础。
手术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原发病灶的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切除。
20世纪初期,有学者就提出了外阴癌“整块切除(En bloc resection )”手术的概念,即整块进行外阴广泛切除连同阴阜皮肤脂肪组织及腹股沟淋巴组织一并切除,切下的标本和切口均为整块蝶形,此后该术式一直为外阴癌的标准术式[10-11]。
整块切除手术使外阴癌的5年生存率从20% 30%提高到60% 70%。
但是,其手术并发症率高,尤其是切口裂开、感染、长期不易愈合,以及住院时间延长。
有的甚至还需要二次植皮手术,术后严重瘢痕形成,影响外阴美观及患者性功能[12]。
近20余年来,外阴癌手术治疗的研究方向一直是如何在保证预后的前提下变得更为微创,目前外阴癌的手术治疗也更趋向于个体化。
(二)手术治疗方法的变迁1.外阴原发病灶切除术更加个体化:传统外阴癌手术中,无论肿瘤分期如何,均需进行外阴广泛切除术且与双侧腹股沟淋巴结一同以蝶形切口整体切除。
目前:①切口方式发生了变化,从整体切除逐步改为三切口的术式,尽可能多地保留正常皮肤及组织,不仅明显减少了术后切口并发症,而且不影响肿瘤预后。
②随着三切口技术的提出,外阴局部病灶切除范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ⅠA期外阴癌(即肿瘤直径≤2cm,浸润深度≤1mm的单发病灶),可行外阴局部广泛切除术;而对于ⅠA期以上病变,也可行外阴广泛性局部切除术,如病变较大或累及周围脏器较广,也可考虑行术前放疗或放、化疗,缩小病变及手术范围,从而保留尿道及肛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3]。
2.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更加个体化: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指征的变化,既往无论肿瘤为何分期,均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而目前对于ⅠA期患者不推荐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同时,对于单侧型肿瘤早期可仅行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而不需行双侧淋巴结清扫术。
②外阴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能有效判定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情况,了解疾病的分期,可以对患者选择性地进行淋巴结切除,对于肿瘤直径<4cm的早期患者可探索性使用[14]。
③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video endoscopic inguinal lymphadenectomy,VEIL)的应用。
1996年,Dargent首次进行了阴茎癌VEIL的探索,随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VEIL在阴茎癌、外阴癌中应用的报道。
VEIL在保证肿瘤足够切除范围的前提下进一步缩小了切口,减少手术并发症,在临床应用已较广泛。
VEIL有两种不同入路,即经下肢皮下入路(VEIL-L)和经腹部皮下入路(VEIL-H)[15]。
但由于腹股沟区解剖结构复杂多变,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且术中在皮下建立气腹形成的手术空间狭小,因此这一手术相对难度较高,要求术者具有清晰的解剖概念,较高的掌控器械的能力,精细、严密及规范化的镜下操作技巧,对助手配合要求较高,使这一手术成为富有挑战性的手术。
三、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中的应用腔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开放手术的方式,出现了微创外科的理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的持续改进和更新,微创外科再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机器人手术时代。
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da Vinci(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与传统的开放及腔镜手术相比,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达芬奇系统具有三维、高分辨率、10 15倍放大的立体腔镜成像平台,使术野更清晰;控制台具有震颤过滤系统,能滤除手术医师手部的不自主颤动,可提高手术操作的稳定性;多关节机械臂配合多个活动自由度的可转腕器械,使操作更加灵活,更适合在狭小空间进行精细手术;此外,手术医师采取坐姿操作,在长时间的复杂手术中,可减少因疲劳犯错误的概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由于机器人腹腔镜技术的优点更能契合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困难,机器人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robotic-assisted video endoscopic inguinal lymphadenectomy,RAVEIL)应运而生。
2009年,Josephson及其团队首次报道了RAVEIL,患者为37岁阴茎癌T3期患者,术前可扪及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术中先行一侧RAVEIL,手术时间120min,术中出血100ml;术后住院1d,术后10d 拔除引流管,无并发症,术后病检提示清除浅淋巴结6枚、深淋巴结4枚,无转移;术后3周患者行另外一侧RAVEIL,手术时间130min,术中出血50ml;术后住院1d,术后14d拔除引流管,无并发症,清除浅淋巴结5枚、深淋巴结4枚,无转移;随访至术后2个月,无异常并发症发生[16]。
2013年,Matin 等[17]对10例行双侧RAVEIL的阴茎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其中2例行开放腹股沟淋巴结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股沟淋巴结阳性),其他8例中有1例患者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时中转开放,余15侧,每侧手术时间90 120min,中位出血量100ml(10 200ml),平均清除腹股沟淋巴结9.5枚,术后60d内再入院患者2例(蜂窝织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例。
此外,还有RAVEIL在外阴癌、阴道癌中应用的研究,同样证实其是安全可行的。
四、机器人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方案及经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自2015年10月15日开始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妇科手术,现已完成手术1000余例,完成RAVEIL共8例,其中外阴癌6例、下段阴道癌2例,均手术顺利,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
现将手术方案、技巧及经验总结如下。
(一)手术方案1.麻醉及体位:RAVEIL麻醉方式采用全身麻醉插管麻醉方式,术中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时采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呈“八”字分开,髋关节屈曲,大腿轻度外展。
完成淋巴结清扫后则改为膀胱截石位进一步行外阴部手术。
2.手术入路及穿刺套管布局:与普通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相同,RAVEIL同样分为经下肢皮下入路(RAVEIL-L)及经腹部皮下入路(RAVEIL-H)。
RAVEIL-L穿刺套管布局:镜头臂采用一次性12mm Trocar,定位于股三角顶点下2cm;第1、2号臂套管采用8mm Trocar,位于第1切口内及外上方约8cm处;助手孔常置于镜头臂与外侧臂中点。
RAVEIL-H穿刺套管布局:镜头臂采用12mm Trocar,位于脐轮下缘;第1、2号臂采用8mm Trocar,分别位于脐与髂前上棘中点及脐耻之间;助手孔可置于麦氏点及反麦氏点,或镜头臂与外侧臂中点。
3.达芬奇机械臂置入位置:通常置于患者一侧肩旁或下肢旁。
但在进行RAVEIL-H时,笔者开创性的采用放置于患者两腿之间的方法,这样在术中不需挪动机械臂位置,甚至如果同时需要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都无需变换机械臂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