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 格式:ppt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12
妇科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范围与技巧一、盆腔淋巴结切除的范围与技巧盆腔淋巴结切除要求切除包绕在盆腔侧壁大血管及其分支、神经周围的脂肪和淋巴结缔组织。
切除范围包括:上界达髂内外动脉交叉处上3 cm处,切除髂总血管表面的髂总淋巴结;下界为旋髂深静脉横跨髂外动脉处,此处表面为腹股沟深淋巴结;外界达腰肌表面与髂血管交界处;内界为输尿管外侧缘;底部常以闭孔神经为标志,也可以超越闭孔神经而达盆底肌肉表面。
该范围内所有淋巴脂肪组织均需全部切除,共包括双侧髂总淋巴结、髂外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闭孔淋巴结和腹股沟深淋巴结。
腹腔镜下进行盆腔淋巴结切除基本步骤与开腹盆腔淋巴结切除基本一致。
首先打开盆侧壁腹膜,分离盆侧壁浅层结构,将腹膜切口向下延伸至圆韧带近腹股沟韧带处,向上延伸至髂总动脉分叉以上3cm左右,同时向内侧分离腹膜显露髂内动脉主干。
随后沿髂外血管和髂腰肌之间的疏松间隙,逐步分离至闭孔肌表面,从而将髂总血管、髂外血管、闭孔神经、闭孔血管与其周围的淋巴脂肪组织同盆侧壁肌肉和骨骼等深层结构分离开来。
之后将髂动脉表面的动脉鞘膜切开,由上而下或者由下而上采用凝切的手法整块切除盆腔各组淋巴结。
强调手术操作步骤的标准化,可以减少操作失误和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缩短学习曲线。
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范围与技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切除包括两个水平:肠系膜下动脉水平和肾血管水平。
对肾血管水平的淋巴结切除,腹腔镜下手术野的暴露和操作相对困难,手术难度增加,手术风险也会增加。
腹腔镜下进行该组淋巴结切除时后腹膜切开要充分,在盆腔淋巴结切除、腹膜切开的基础上继续向上朝向横结肠系膜附着处打开后腹膜直达十二指肠横部下缘,充分暴露腹主动脉区手术野。
助手用血管钳牵拉后腹膜,充分暴露髂总动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周围及其上方的脂肪淋巴组织。
用超声刀或电钩打开动脉鞘膜,逐层分离血管鞘与淋巴脂肪组织间隙,注意游离跨越双侧髂总动脉上段的下腹下神经,在保护好血管神经的基础上,凝切淋巴脂肪组织蒂部,切除淋巴脂肪组织。
保留大隐静脉的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对外阴癌手术治疗价值的探
讨
经巧玲;应晔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
【年(卷),期】1994(21)6
【摘要】传统的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方法是需将股三角内的大隐静脉段高位结扎切除,外阴癌患者经腹股沟清扫术后公认因淋巴回流障碍而致下肢不同程度水肿和创口延迟愈合,我们根据静脉可帮助淋巴液回流的原理,设计了保留大隐静脉的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式,自1991年10月至1992年11月共施行8例,总结探讨其应用的价值.
【总页数】1页(P448)
【作者】经巧玲;应晔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50.5
【相关文献】
1.保留大隐静脉的外阴恶性肿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临床应用价值 [J], 王倩青;郭祥翠
2.外阴恶性肿瘤保留大隐静脉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改良术式的探讨 [J], 张小玲;盛修贵;李慧芹;陈真云;李大鹏;李庆水
3.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应用于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疗效 [J], 曾维红;杨海坤
4.外阴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保留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分支的术式探讨 [J], 瞿全新;齐应辰
5.外阴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手术体位的改进探讨 [J], 崔伟;白廷莲;王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记录1.常规施行膝部至脐部皮肤消毒。
2.切口可选择统一式或分离式统一切口行外阴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
分离式切口有二:①纵切口即位于髂前上棘内侧3cm,从髂前上棘水平向下达股三角顶端的纵切口,长约15cm,深为3~4mm。
②横切口即平行于腹股沟皱褶切口,长8~10cm,深限3~4mm。
然后从内收肌腱向髂前上棘扩展,并于股三角区上缘、切口两侧展开皮瓣下脂肪包含浅淋巴结。
腹股沟远端切口终止于腹壁浅筋膜深层即Scarpa筋膜。
3.切除范围无论纵切口或横切口,为维持皮片血供,在沿皮肤切缘、向下上、左右两侧游离皮瓣时,尽可能适当保留部分皮下组织。
切口皮肤向内侧分离止于耻骨结节,向外侧分离至髂前上棘,向下分离腹股沟韧带,向深面分离皮下组织暴露腹外斜肌。
切除下部腹股沟淋巴结的范围:股三角内的脂肪淋巴结,其中阔筋膜上方为腹股沟浅淋巴结,而位于股鞘和筛状筋膜下方,卵圆窝内股血管周围的淋巴结系腹股沟深淋巴结。
切除从腹股沟下缘开始,沿皮切口内外侧缘向下暴露阔筋膜。
从上、外、内三个方向向中间汇集。
4.检查确定内收长肌内侧肌束及筋膜,缝匠肌筋膜,明确股三角界限。
用示指分别于内收长肌与缝匠肌上方,沿切口上下缘分离形成皮下浅层脂肪隧道,向下深延至股三角顶端处汇合,并于阔韧带顶端返回,此时充分暴露股三角下部皮瓣,将脂肪浅淋巴结掀起,钳断结扎,暴露内收长肌、缝近肌筋膜。
其间应注意防止损伤大隐静脉。
5.结扎遇到的大隐静脉分支用手指分离确定外侧缘皮肤隧道,游离上部皮瓣的脂肪垫,切除覆盖于腹股沟韧带上方的表浅组织。
然后,向下分离达腹壁深筋膜的浅层(Scarpa筋膜),结扎腹壁下血管浅支。
向下牵拉大腿,将脂肪垫与深筋膜分离,至达腹股沟韧带下缘,一般可轻轻锐性分离切除,脂肪垫上部和下部内外侧角间的蒂样组织予以钳断结扎此步注意:①分离的组织间隙正确,脂肪垫极易于腱膜上撕拉下来,于切口内侧缘可见腹股沟外环及含有圆韧带的隆起部。
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吴强;林仲秋;周晖【期刊名称】《实用妇产科杂志》【年(卷),期】2024(40)5【摘要】外阴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 of the vulva)是一种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所有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5%,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
肿瘤可发生于外阴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组织,主要病理学类型有鳞癌、恶性黑色素瘤、腺癌、基底细胞癌、肉瘤及转移性癌等。
其中鳞癌、腺癌等外阴上皮性肿瘤的转移以淋巴转移为主,许多研究均显示外阴癌的预后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外阴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手术治疗包括外阴肿瘤部位的根治性切除以及腹股沟淋巴结的系统性切除术等。
因系统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术后发生下肢淋巴回流障碍、下肢和外阴淋巴水肿等并发症的几率较高,自1994年MD·安德森癌症中心Levenback等[1]发表第一篇关于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研究成果之后,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00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斌等[2]开始了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技术研究;2012年,Levenback等[3]提出对于外阴肿瘤直径≤4 cm的早期外阴癌且腹股沟淋巴结没有明显肿大的患者,可以采用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取代腹股沟淋巴结系统性切除术;2017年江苏省肿瘤医院吴强等[4,5]研究发现,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大多数位于耻骨联合两侧的耻骨结节旁,命名为耻骨结节旁淋巴结。
【总页数】5页(P355-359)【作者】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吴强;林仲秋;周晖【作者单位】不详;江苏省肿瘤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5【相关文献】1.广泛外阴切除术联合腹腔镜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外阴癌1例临床护理2.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精确定位和切除的临床观察3.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切除术的研究进展4.《子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5.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外阴癌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附视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阴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李广庆;李秀真;池慧
【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3(020)009
【摘要】目的探讨外阴癌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总结37例接受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外阴癌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腹股沟切口无严重感染和皮瓣坏死发生,愈合30~50 d,平均愈合时间37.9 d.结论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有:防止死腔形成,做好患者体位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做好心理护理.
【总页数】2页(P71-72)
【作者】李广庆;李秀真;池慧
【作者单位】山东省肿瘤医院,妇瘤科,山东,济南,250117;山东省肿瘤医院,妇瘤科,山东,济南,250117;山东省肿瘤医院,妇瘤科,山东,济南,2501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3
【相关文献】
1.双侧上尿路结石同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J], 曾丽娟;陈金兰
2.广泛外阴切除术联合腹腔镜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外阴癌1例临床护理[J], 崔安娜;李晓红
3.双侧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J], 杭国珍;何明蔚;王瑞瑜
4.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J], 陈海蒂
5.同种异体双侧肺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J], 邓四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常用于治疗盆腔恶性肿瘤,特别是生殖系统肿瘤的手术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定义、适应症、操作步骤以及术后注意事项。
一、定义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通过腹腔镜操作,清除盆腔内异常淋巴结的手术。
它可以减少开腹手术对机体的创伤,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并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适应症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适用于盆腔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等。
在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确保手术能够全面、准确地清除异常淋巴结。
三、操作步骤1. 麻醉与体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全麻或腰麻下进行手术。
将患者采用仰卧位,双腿屈曲并轻度分开,以保证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2. 确定入路与建立腹腔镜通道在手术开始前,需仔细评估患者的腹部状况,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腹腔镜入路和建立通道的位置。
常用的通道位置包括脐部和腹部正中线等。
3. 视觉系统建立与观察盆腔通过腹腔镜视觉系统建立后,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盆腔内的器官和淋巴结组织。
在确认异常淋巴结位置后,可以进行切除操作。
4. 淋巴结清扫在清扫过程中,医生需逐个地清除盆腔内的淋巴结组织。
通过腹腔镜器械的操作,患者的淋巴结可以被准确且有效地剥离并移除。
5. 结束操作与愈合处理术后,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确认手术是否完成,清除完整。
在结束手术后,对通道进行适当的处理,并确保伤口能够顺利愈合。
四、术后注意事项1. 患者需注意术后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2. 按医生的建议规律进行术后复查,以评估手术效果和监测患者的康复情况。
3. 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如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患者需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4. 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抗生素等相关药物,以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适用于盆腔恶性肿瘤的治疗。
外阴癌根治性外阴切除联合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术后护理现状外阴癌是一种罕见的女性外阴部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道原发恶性肿瘤的3% ~ 5%[1]。
近年来,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5 年总生存率约为67.9%~78.0%[2,3],淋巴转移是外阴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早期外阴癌的治疗传统上包括原发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而传统的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inguinofemo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ILND)因为手术范围大,常常导致腹股沟切口淋巴水肿、切口感染、切口延期愈合及下肢淋巴肿等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则明显降低。
由于外阴癌发病部位特殊,手术创面大,给治疗和护理带来诸多问题,现将外阴癌患者护理现状进行以下综述。
1心理护理外阴癌患者多为文化程度偏低的老年妇女,因涉及隐私部位,患者对术后外阴形态的改变,手术的可行性及对性生活的影响等存在恐惧、焦虑等负面的心理情绪[4]。
她们往往觉得自己的病症难以启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因此心理尤为重要,入院后应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情况,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充分运用解释、鼓励、暗示等心理治疗手段来纠正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以达到其最佳心理状态来适应手术。
术后患者因手术范围大,使女性的第一性征受到了破坏,易致切口瘢痕或挛缩引起阴道口狭窄,给病人带来了不安和困惑,出现自卑感。
护士应给予积极的帮助和耐心的开导。
2术后体位护理根治性外阴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局部皮肤张力大,并且因为双下肢淋巴回流受影响,容易出现双下肢水肿。
这是一个外阴癌术式较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5]。
可采用双下肢屈膝15°并外展位,改善外阴部局部张力,同时可抬高下肢30°,改善下肢淋巴回流,减轻下肢淋巴水肿,可在膝关节处垫一软枕,指导患者持续保持这种体位,并告知其作用是减少外阴及腹股沟切口的张力,起到保护伤口,避免伤口裂开的作用。
外阴癌腹股沟前哨淋巴结切除术的研究进展卢艳,姚德生△【摘要】外阴癌的主要转移方式是淋巴结转移,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25%~41%,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传统的方式是外阴局部根治性切除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但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由于手术范围大、创伤大,同时也带来了较高术后并发症如淋巴水肿、淋巴囊肿和切口延迟愈合等,尤其长期的下肢淋巴水肿,是最严重的长期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后续治疗、生活质量甚至预后。
腹股沟前哨淋巴结是外阴癌淋巴结转移的第一站,在病理学上是最有意义的淋巴结,如果前哨淋巴结无转移可以认为后面的淋巴结也无转移,因此可以避免进行系统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从而减少手术创伤,缩小手术范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外阴肿瘤;前哨淋巴结;淋巴结切除术;腹股沟;放射性示踪剂;肿瘤复发,局部Advances in the Inguinal Sentinel Lymph Nodes Biopsy for Vulvar Carcinoma LU Yan,YAO De -sheng.Department ofGynecologic Oncology,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2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YAO De-sheng,E-mail:****************【Abstract 】The main metastasis method of vulvar cancer is lymph node metastasis.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with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only 25%~41%,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However,due to the large scope and trauma of inguinal lymph node dissection,it also brings high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uch as lymphedema,lymphocysts,delayed wound healing,etc.,especially the long -term lower extremity lymphedema,which is the most serious long -term complication,affecting the postoperative follow-up treatment,quality of life and eve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The inguinal sentinel lymph node is the first stop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vulvar cancer,and it is the most meaningful lymph node in pathology.If there is no metastasis in the sentinel lymph node,it can be considered that the posterior lymph node has no metastasis.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can thereby reduce surgical trauma,reduce the scope of surgery,reduce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Keywords 】Vulvar neoplasms ;Sentinel lymph node ;Lymph node excision ;Groin ;Radioactive tracers ;Neoplasmrecurrence ,local(J Int Obstet Gynecol ,2021,48:66-70)基金项目: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S2017100);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17292092)作者单位:530021南宁,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通信作者:姚德生,E-mail :****************△审校者·综述·外阴癌占所有妇科恶性肿瘤的5%,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外阴癌的发病率缓慢而稳定地增长,2018年全球范围内有44235例新发病例和15222例死亡[1]。
外阴广泛切除联合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护理【摘要】目的:外阴广泛切除+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以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运用手术护理的效果进行阐述。
方法:30例外阴癌患者于2016年~2018年在我院收取,同时在我院实施外阴广泛切除联合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按照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组,15例患者给予手术常规护理划分至常规组,其余15例患者给予手术护理将其划分至观察组,将互比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为广泛外阴切除联合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运用手术护理,不仅能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同时得到了众多患者的认可,且有效的降低了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借鉴。
【关键词】外阴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外阴广泛切除外阴癌为女性恶性肿瘤的一种,所占比例为4%,该数字会伴随女性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手术是治疗外阴癌的主要方式,以往给予根治性外阴切除以及双侧腹股区域深浅沟淋巴结清扫术,由于切除组织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手术部位暴露严重,故术后极易发生感染、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故临床广泛应用具有局限性[1]。
腹腔镜技术的娴熟运用,将其治疗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有效缩短手术用时。
相关研究阐述[2],为该类患者实施手术护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同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基于此,笔者将手术护理运用至该类患者手术当中,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种护理模式的有效性,特将相关材料表述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30例外阴癌患者于2016年~2018年在我院收取,同时在我院实施外阴广泛切除联合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按照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组,15例患者给予手术常规护理划分至常规组,其余15例患者给予手术护理将其划分至观察组。
常规组(15例):年龄范围:56~77岁,均龄62.0岁。
外阴癌诊疗常规【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长期外阴搔痒,外阴白色病变或有外阴尖锐湿疣、梅毒或其他慢性炎症病史。
2、外阴结节或久治不愈的外阴溃疡病变。
(二)体征1、病变多数位于大小阴唇,其次为阴蒂部,可呈单个结节;菜花样或溃疡,边界清。
2、注意检查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有否肿大、数目、硬度、是否融合,与周围组织关系。
3、应认真检查阴道、宫颈、宫体、附件、膀胱与直肠。
(三)辅助检查1、全胸照片,必要时骨盆照片。
2、外阴肿物或溃疡疑为癌者,应借助阴道镜作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3、阴道、宫颈涂片以排除邻近部位来源的肿瘤。
4、术前检查包括三大常规、肝肾功、凝血机制、胸片、心电图、泌尿系超声检查、AFP>爱滋抗体、丙肝抗体、乙肝两对半。
【临床分期】198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根据TNM分类法将外阴癌分为四期:0期(TIS):原位癌或称上皮内癌。
I期(TINOM0):癌灶位于外阴和(或)会阴,病灶最大径线W2cm,淋巴结无转移。
II期(T2N0M0):癌灶局限于外阴和(或)会阴,病灶最大径线>2cm,淋巴结无转移。
In期(T期OM0、T2N1MO(I)TlNlMO(2)):不论肿瘤大小:病灶侵犯下尿道和(或)阴道、肛门,和(或)其他部位,单侧局部淋巴结转移(腹股沟淋巴结阳性)。
IVa期(TlN2M0T2N2M0T3N2M0T4N0M0):肿瘤侵犯任何下列部位:尿道上段,膀胱粘膜,直肠粘膜,盆腔淋巴结和(或)双侧区域淋巴结转移。
IVb期(AnyT1,anyNMl):任何远处转移,包括盆腔淋巴结转移。
【治疗】以手术为主,较晚期佐以放疗或化疗。
1、手术治疗:(1)病灶直径W2cπι,间质浸润V5mπι,细胞分化好,可作局部病灶切除(皮肤切缘距病灶3cm)或简单外阴切除。
病灶直径<2cm,间质浸润>5mm者,可先作腹股沟淋巴结活检,如阴性者可作局部病灶切除或简单外阴切除,如阳性者应作盆腔淋巴结清扫及外阴根治术。
(2)病灶>2cm者,外阴广泛切除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全方位护理在外阴癌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在外阴癌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中应用全方位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外阴癌患者60例,按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n=30)和研究组(全方位护理,n=30),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果、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研究组拔管时间、腹股沟区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不存在差异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则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外阴癌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中应用全方位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改善其内心不良状态,促使其术后的快速康复,值得应用。
关键词:外阴癌;淋巴结清扫术;全方位护理;心理状态;并发症外阴癌顾名思义是发生于外阴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常见病理类型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好发部位为大阴唇,其次为小阴唇、阴道前庭、阴蒂等[1]。
早期典型症状与体征为外阴结节和经久不愈的溃疡;晚期症状与体征为不规则的乳头状或菜花样肿块,病变部位常有脓血性分泌物,病变侵犯尿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还可出现淋巴结的转移,故临床对于外阴癌多采用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以避免癌细胞的转移[2]。
然而由于手术的创伤性、术后并发症等因素,会导致其生理与心理的应激刺激加重,不利于术后的康复。
故临床需要配合以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确保患者术后身心康复质量。
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外阴癌患者60例,就分析了全方位护理应用于外阴癌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外阴癌患者60例。
尿道下段部分切除加尿道移位成形术在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分析[摘要] 目的针对外阴癌手术治疗,联合尿道下段部分切除与尿道移位成型术,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纳入2015-2021年本课题组28例外阴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予以观察组患者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改良广泛外阴切除+尿道移位成型术,比较组间术中相关指标、并发症、疗效。
结果比较组间外阴切除耗时、外阴整形重建耗时、术中出血量、双侧腹股沟淋巴切除数量,组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耗时、淋巴结清扫耗时、清扫出血量、总出血量、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对外阴癌患者,联合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切除术、改良广泛外阴切除、尿道移位成型术治疗,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兼具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保证患者术后正常的排尿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 尿道下段部分切除;尿道移位成形术;外阴癌;可行性前言外阴癌是临床比较少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集中高发于绝经后妇女,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发病概率会升高[1-2]。
临床针对早期外阴癌,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具体包括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切除加外阴广泛或改良广泛切除,针对病灶范围累及尿道口周围的患者,手术操作难度较大。
基于此,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联合尿道下段部分切除与尿道移位成型术治疗外阴癌的临床疗效,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15-2021年本课题组28例外阴癌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可比(P>0.05)。
对照组:14例,年龄范围40-60岁,均值(50.21±1.65)岁;观察组:14例,年龄范围41-60岁,均值(50.86±1.4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