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期与临床心电图_赵昜
- 格式:pdf
- 大小:559.42 KB
- 文档页数:5
干扰与干扰性脱节赵作者单位:310009杭州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心内科干扰现象完全性不完全性间歇性心室夺获心房夺获全部性)夺获搏动部分性)融合波延迟性)相性差异性传导企图性)隐性夺获意外性)超常期传导房室脱节干扰阻滞表1房室脱节和干扰的表现形式。
干扰与脱节是心律失常的继发现象。
当房室脱节时,窦性激动如恰遇房室交接区心律的应激期便能下传产生室性夺获波群,形成不完全性房室脱节,即窦性激动影响了房室交接区心律的规整性,这不属于干扰现象。
激动传导的干扰现象表现为:1.两个不同来源的激动同时或几乎同时激动心房(室),遇到彼此的绝对不应期而产生房(室)性融合波群。
2.两个激动先后从同方向下传时,如果后一激动恰落在前一激动的绝对不应期而中断,或落在相对不应期而缓慢传导,这就形成了前一激动干扰了后一激动的传导性。
简言之,如激动落在另一同时异向激动的绝对不应期中而不能应激,称完全性干扰或绝对干扰,常表现为房性或室性融合波群;或落在相对不应期中则应激缓慢,称不完全性干扰或相对干扰,表现为差异性传导。
这些干扰现象都属于生理性传导障碍,有保护心脏正常运转的作用。
当心脏的两个起搏点并行产生激动,在一系列的搏动上都产生了相互不能应激的干扰现象,称为脱节(干扰性脱节)。
它和病变心肌的不应期异常延长所致的病理性传导阻滞(阻滞性脱节)不同。
房室脱节最多见于房室交接区。
其原因除传导阻滞外主要由干扰所引起。
其表现形式可有多种(表1)。
1.窦房交接区内干扰(1)完全性窦房干扰舒张晚期房性期前收缩与窦性激动在窦房交接区内相互干扰,房性期前收缩未能侵入窦房结而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即P _P c _P 间期=2(P _P 间期)。
偶尔,也可发生在有逆行P 波的房室交接区性或室性搏动时。
(2)不完全性窦房干扰间位性房性期前收缩常有窦房交接区隐匿性逆传,可使随后窦房结激动的S _A 间期延长,称为干扰性窦房传导时间延长。
体表心电图可见房性期前收缩后窦性P 波推迟出现,以致间有房性期前收缩的窦性P_P 间期延长(不完全性插入性房性期前收缩),其后一个P _P 间期相应缩短,两个P _P 间期的平均值恰与一个窦律周期相等,即P _P c _P 间期略>P _P 间期,而P 1_P c _P 2_P 3间期=2(P _P 间期)。
心电图理论知识与网络化实践应用-413-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413-心电图理论知识与网络化实践应用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心电图报告规范化1、下述心电图报告的内容,属于病因学诊断的是()A、急性心肌梗死[正确答案]B、QRS波群异常C、P波异常D、窦性心律失常E、感知异常2、通过心电图检查,可做出提示符合某种疾病的心电图诊断的是()A、病史详细,心电图改变典型B、临床资料不全面,心电图改变比较典型[正确答案]C、缺少临床资料,心电图有非特异性改变D、有详细病史,但心电图改变不典型E、具有心律失常特征性改变的患者3、对()患者,应加做波形清晰的长程导联心电图A、先心病B、心绞痛C、心律失常[正确答案]D、风心病E、心肌梗死4、预激综合征属于()A、传导阻滞B、起搏心律失常C、传导径路异常[正确答案]D、交界性心律失常E、窦性心律失常5、下述病例,不需要定期复查患者心电图的是()A、高钾血症[正确答案]B、心肌缺血C、心肌梗死D、心室肥大E、心脏各部位的传导停滞6、对()患者,首诊心电图应附有15或18导联心电图报告A、心律失常B、植入起搏器C、心绞痛D、急性冠脉综合症[正确答案]E、洋地黄中毒7、关于心电图报告的原则,下述描述不正确的是()A、对病史详细,心电图改变典型,可直接作出病因学诊断B、心电图具有特异性改变,可直接作出病因学诊断[正确答案]C、对缺少临床资料,心电图有非特异性改变,应仅作图像特征描述诊断D、注意与既往心电图对比,可能发现新的心电图变化E、对心律失常诊断,应结合患者临床病症和药物史,静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资料8、对P-R间期延长的年轻患者,应做()加以鉴别,诊断一度房室阻滞须慎重A、动态心电图B、变更体位心电图[正确答案]C、呼吸动作的心电图D、超声心动图E、心脏电生理检查9、门诊救治患者所携带的检查资料不周全,但病情比较典型,心电图变化也比较明明,在书写心电图报告时,可写明的诊断是()A、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B、U波颠倒C、肺型P波[正确答案]D、显性预激综合征E、异常Q或QS波10、心电图图像特性描述诊断不包孕()A、P增高或增宽B、QRS高电压或低电压C、异常Q或QS波D、二尖瓣型P波[正确答案]E、ST—T异常改变(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电图诊断1、心电图V1-V6导联ST段升高,据此可推测闭塞的冠状动脉为()A、回旋支B、左前降支[正确答案]C、对角支D、右冠状动脉E、左室后支2、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即急性心肌梗死[正确答案]B、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性斑块破裂C、继发血栓形成D、冠状动脉急性完全或不完全闭塞E、心肌构造坏死或心肌缺血3、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不正确的是()A、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是不不乱性心绞痛形成的首要身分B、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疼痛时间多不超过20分钟C、若>20分钟为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患者D、心电图ST段明显升高[正确答案]E、通常不伴有低血压或休克4、右室心肌梗死的三联症是指()A、低血压、胸痛、呼吸困难B、头晕、胸痛、Kussmaul征C、低血压、肺野清晰、伴颈静脉压升高或Kussmaul征[正确答案]D、胸闷、恶心、低血压E、高血压、肺野模糊、伴颈静脉压升高5、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可导致()梗死A、左室后壁B、左室前间壁C、左室广泛前壁D、左室侧壁[正确答案]E、左室下壁6、1型急性心肌梗死是指()A、心肌梗死致死而未得到心肌损伤标志物数值B、继发于缺血性供需失衡的心肌梗死C、自发性心肌梗死[正确答案]D、与PCI术相关心肌梗死E、与支架内血栓形成相关心肌梗死7、V1~V3呈Q波或QS波,可定位()心肌梗死A、后壁B、前侧壁C、下壁D、前间壁[正确答案]E、高侧壁8、心肌生物电活动丧失的标志是()A、Q波形成(或原无q波变有q波)振幅逐渐加深和R 波振幅减低或消失[正确答案]B、T波倒置C、竖立、高尖T波出现D、ST段升高E、P波低电压9、关于心肌损伤标志物,下述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心肌酶异常变化常出现在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异常改变之前[正确答案]B、心肌肌钙蛋白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重要诊断依据之一C、心肌损伤标记物不能区分心肌坏死病因D、心肌坏死后2~3小时心肌损伤标记物出现异常升高E、心肌坏死后24~48小时达到峰值,7~14天消失10、不支持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是()A、异常Q波B、ST段持续升高或下降C、P—R间期延长[正确答案]D、T波倒置E、心电变化具有静态演变过程11、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持续剧烈胸痛伴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头晕、胸闷等症状,持续时间超过()A、30分钟[正确答案]B、20分钟C、10分钟D、5分钟E、1分钟(三)医院网络心电图的应用与管理1、目前我国对远程医疗服务要求是()A、患者通过家中无线网络,将居家使用医疗器械读取的数据,上传至医院电子病例系统中B、鼓励有条件的医院或地区实施使用远程健康服务C、鼓励患者使用可穿戴设备的远程医疗服务D、必须在两个医疗机构之间进行医疗诊治、咨询和信息交换[正确答案]E、必须在医患之间举行医疗诊治、征询和信息交换2、稀有据统计,我国各医院每年做通例心电图检查约()人次A、3500万B、5000万C、1.5亿D、2.5亿[正确答案]E、5.0亿3、不同型号心电设备采集时间长短不同,但心电图网络系统要不低于()的心电信息数据A、300秒[正确答案]B、180秒C、120秒D、60秒E、30秒4、注射式植入动态心电图的特点不包括()A、注射式植入B、需求标测[正确答案]C、不需求缝线D、无线随访E、体积减小,但电量不变,储存量增加20%5、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需加做()A、呼吸动作的心电图B、变更体位心电图C、胸前导联[正确答案]D、超声心动图E、心脏电生理检查6、关于心电网络系统的组成,下述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建立心电图诊断中心,实现采集、传输、接收心电图数据,并将诊断报告通过网络回复科室工作站B、携带便携式心电采集终端在病床旁采集心电数据,通过医院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心电图C、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将心电图诊断中央与大夫事情站对接,完成心电图诊断快速回馈D、构建不同医疗机构心电信息与心电图诊断的彼此沟通[正确答案]E、屏幕上阐发、对比、修改心电图诊断,完成无纸化和模板化心电图诊断报告7、建立医院心电图网络的作用不包括()A、收XXX和阐发心电图快速(数秒即可阅到),有益于博得临床抢救时间B、网络心电图信息储备量大,病案查阅、办理、储备轻易C、方便病人查阅[正确答案]D、改变以往心电图室人员一对一工作模式,优化检查工作流程,减轻工作负荷E、网络心电图与电子病历及其他检查共享统一平台,可彼此查阅8、建立医院心电图网络应留意的问题,不正确的选项是()A、心电图网络建立要试运行数日[正确答案]B、心电图网络覆盖前期,为保证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需要心电图专业人员对使用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示范和指导C、心电图网络工作运行初期,新的工作模式需要磨合并认真做好解释推广工作D、科室利用便携式心电检查仪时,有时受楼房建筑位置影响,出现接收无线旌旗灯号强弱变化E、防止心电图原始数据不被非法修改、删除、病毒袭扰,网络系统的平安显得尤为重要(四)窄QRS心动过速的鉴别和射频消融1、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最多见的类型是()A、慢慢型B、慢快型[正确答案]C、快慢型D、快快型E、不稳定型2、关于窄QRS心动过速鉴别要点,不正确的选项是()A、青壮年男性AVNRT可能性大[正确答案]B、对比窦性心律与心动过速时心电图有助于对鉴别窄QRS心动过速有益C、接近窦性P波形态可以排除AVRT和AVNRD、Ⅱ,Ⅲ,AVF导联QRS波有假S波和V1导联有假R 提示AVNRTE、有预激者多是AVRT3、下列情况可引起窄QRS波群心动过速,但除外()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室性心动过速[正确答案]C、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D、窦性心动过速E、心房扑动4、组织温度达到()以上,细胞兴奋性即丧失A、40℃B、42℃C、45℃D、50℃[正确答案]E、55℃5、下述关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房室间存在附加旁道B、旁道与正常传导通路间形成折返C、心房心室非折返所必须[正确答案]D、折返多数从房室结前传,旁道逆传(窄QRS心动过速)常见E、少数从旁道前传,房室结逆传(宽QRS心动过速)6、心房扑动的心电图特点,不正确的是()A、P波与R波相融[正确答案]B、正常P波消失,代之连续的粗齿状F波C、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距离划定规矩,F 波频率为250~350次/minD、房室传导比例大多以2:1、3:1或4:1下传E、QRS波普通不增宽7、窄QRS的成因一般是因为在以下区域存在电冲动的异常,除外()A、房室结B、窦房结C、房间束D、浦肯野纤维[正确答案]E、结间束8、()导联P波直立基本可排除不典型AVNRTA、Ⅱ,Ⅲ,V1B、V1,V2,V3C、Ⅱ,Ⅲ,AVF[正确答案]D、V1,AVFE、Ⅱ,Ⅲ9、关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形成机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房室结有一条以上的通路B、两者不应期及传导速度不同,形成折返C、折返环位于房室结内,心房心室是折返环一局部[正确答案]D、冲动同时向心房逆传形成逆PE、向心室前传形成QRS波。
心电图(ECG)【基础知识】一.心电图心脏的电激动过程影响着全身各部位,使体表的不同部位发生了电位差,产生了电动力,在心电周期的整个过程中,此电位差也在不间断地变动,通过心电图机把这些变动的电位差记录记录成曲线,就是心电图。
二.心电图的导联(一)双极标准肢体导联ⅠⅡⅢ(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三)单极心前导联V1 V2 V3 V4 V5 V6V3R V4R V5R V7 V8 V9(四)导联轴三.心脏传导系统(一)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后上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的界沟附近,并沿界沟的长轴排列,埋在新外膜下1mm的深处,长15mm,宽为5~7mm,厚约1.5~2mm。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起搏点,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
(二)结间束前结间束{房间支(房间传导束)、前降支}中结间束后结间束(三)房室交界区:房间隔右侧,冠状窦前方,三尖瓣基底上方。
房结(AN)区(心房与房室结交界处)结(N)区:传导最慢,心电图上P-R段。
结希(NH)区(四)房室束(希氏束)及分支房室束长约10mm,宽约3mm1.左束支:左束支在室间隔左侧起始部位又分为前上支和后下支两束纤维(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左中隔支2.右束支:右束支沿室间隔右侧下行直到心尖处才开始分支为Purkinje纤维。
(五)Purkinje纤维四. 模式心电图(一)P波是心电周期的第一个波。
反映心房除极过程。
(二)P-R间期: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间隔时间。
(三)P-R段:反映激动由心房传至心室的过程。
起点表示心房除极开始,终点表示心室开始。
(四)QRS波群:QRS波群是紧跟P波后的一个综合波,是心室除极波形成的总称。
QRS 综合波的命名,最初一个向下的波为q 波,R波为最初一个向上的波,可继于q波之后,亦可为起始波,S波为R波之后的向下波,R’波是继S波后的上升波,S’波是继R’波后的下降波。
如整个QRS综合波为一个向下的波而无向上的波,称为QS波各波根据其波幅大小,分别以q、Q、rR、s、S表示。
520203962021403患者男性,41岁。
因“反复心悸2年”于2015年4月21日至乐清市人民医院就诊,临床诊断为“心律失常”。
4月22日行24h 动态心电图检查,选取不同时段图像进行分析:图1显示基础心律为窦性,窦性QRS 时间0.07s ,PP 间期互差>0.16s ,为窦性心律不齐(64次/min );其间提前出现的R 4、R 6、R 8、R 10、R 12、R 16与窦性QRS 波群不同,为畸形略增宽的QRS 波群,时间0.09s ;R 12、R 16后有与之相关的逆行P 波(P -波),RP -间期0.17s ,为高位室性期前收缩。
图2显示R 2、R 4为相同期前收缩,P 6为提前出现的P -波。
高位室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不等,互差>0.08s 且期前收缩之间能以1.84~1.88s 测得倍数关系,符合并行心律的特点,并行灶基本周期(1.86±0.02)s ,变异系数0.9%,均值变异范围±1.1%,频率约32次/min 。
动态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不齐,高位室性并行心律时伴心房夺获、时伴顺传阻滞。
讨论并行心律也称并行收缩,是由一个或多个外周具有传入阻滞保护屏蔽的自律性病灶(并行节律点)规律地发放冲动引起的。
并行节律点与主导节律点(通常是窦房结)并行、独立发放激动,竞争性地控制心房或心室,形成双重心律。
并行节律点可位于心脏的各个部位,最常见的部位是心室,其次为房室交接区,少见于心房[1]。
并行心律的重要特征[2]:(1)并行节律点有规律地发放激动;(2)并行节律点具有保护性传入阻滞,不受主导节律的影响;(3)传出阻滞。
并行心律心电图基本特征如下[2]:(1)异位搏动偶联间期不等,互差>0.08s ,多数以期前收缩形式出现;(2)最短的两异位搏动间距相等或有一最大公约数,均值变异范围不超过±5%;(3)可见房性或室性融合波群;(4)可有主导节律被并行节律点激动所重整;(5)并行心律的频率多为30~70次/min 。
体表心电图梯形图图解法赵易【摘要】体表心电图梯形图(梯形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房室梯形图(A—V ladder diagram),它对复杂心律失常的分析、理解及其机制阐明都很有价值。
1925年ThomasLewis首先创用梯形图,也称Lewis线。
60年代以来,尤其是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的兴起,使有关复杂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梯形图的内容因此不断得以充实与改进,也愈来愈成为分析复杂心律失常的一种必要手段。
【期刊名称】《心电与循环》【年(卷),期】2010()6【总页数】3页(P510-511)【关键词】体表心电图;梯形图;图解法;复杂心律失常;临床心脏电生理学;Lewis【作者】赵易【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3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1体表心电图梯形图(梯形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房室梯形图(A-V ladder diagram),它对复杂心律失常的分析、理解及其机制阐明都很有价值。
1925年Thomas Lewis首先创用梯形图,也称Lewis线。
60年代以来,尤其是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的兴起,使有关复杂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梯形图的内容因此不断得以充实与改进,也愈来愈成为分析复杂心律失常的一种必要手段。
1974年,赵昜等主编的我国第一本有关心律失常心电图图解法问世,受到广大心电图工作者的热烈欢迎,由于目前国内外对梯形图的内容与标志方法尚无统一规定,现根据一般惯例与常用符号对梯形图的绘制方法作一介绍。
1.常用符号应简便易懂,避免繁琐,便于推广。
这些符号及其意义如下:正位或异位起搏激动正位或异位起搏的预期激动并行收缩的起搏激动激动通过心房或心室激动通过交接区顺传或逆传激动通过交接区顺传或逆传延缓激动通过交接区顺传或逆传中断激动通过交接区隐匿性顺传或逆传交接区处干扰房性或室性融合波激动通过异常旁道顺传或逆传激动通过右束支(R)或左束支(L)激动通过左前分支(a)及左后分支(p)束支内正常传导及各种不同程度的传导障碍激动在束支内传导延缓心室内差异性传导传导阻滞区激动经交接区内顺传或逆传所致的绝对与相对不应期2.常用缩写字母:APS(A)房性期前收缩JPS(J)交接区性期前收缩VPS(V)室性期前收缩P'异位P波P-逆行P波F融合波AFB房性融合波VFB室性融合波群R右束支L左束支a左前分支p左后分支AVC心室内差异性传导C夺获搏动ACB房性夺获搏动VCB室性夺获搏动AF(AFI)心房扑动波Af心房颤动波JE交接区性逸搏VE室性逸搏1.梯形图有4种,一般附于有关心电图的下方,以便对照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