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237.00 KB
- 文档页数:39
简述古典汇率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汇率决定理论(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Theory)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分析汇率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
汇率决定理论随经济形势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为一国货币局制定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利率平价学说、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
资产市场说又分为货币分析法与资产组合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又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和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汇率决定理论借贷学说汇率决定理论相关书籍国际借贷学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出现和盛行于金本位制时期。
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4世纪,1861年,英国学者en较为完整地提出。
该学说认为: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
而外汇供求又源于国际借贷。
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种。
前者指借贷关系已形成,但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
只有流动借贷的变化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
这一理论的缺陷是没有说清楚哪些因素是具体影响到外汇的供求。
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购买力平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金本位制崩溃,各国货币发行摆脱羁绊,导致物价飞涨,汇率出现剧烈波动。
1922年,瑞典学者Cassel出版了《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系统地阐述了购买力平价学说。
该学说认为,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汇率的变动也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
假定,A国的物价水平为PA,B国的物价水平为PB,e为A国货币的汇率(直接标价法),则依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e = PA / PB。
购买力平价假定t0时期A国的物价水平为PA0,B国的物价水平为PB0,A国货币的汇率为e0,t1时期A国的物价水平为PA1,B国的物价水平为PB1,A 国货币的汇率为e1。
汇率决定理论的内容
汇率决定理论是基于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汇率是如
何决定的。
该理论主要涉及到几个因素:
第一,基本面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商品价格、利率、通货膨胀率、政府财政状况、以
及贸易和投资状况等。
基本面因素对汇率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国家的宏观经济基本面。
比如,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基本面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程度高,其货币汇率相较于其他国家
将处于较高水平。
第二,市场心理因素。
市场心理因素是指投资者对货币走势的看法和情绪状态。
如果
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某个国家的经济前景光明,该国货币的需求将上升,以至于货币升值。
反之,如果市场参与者普遍看衰某个国家的经济前景,其货币需求将减少,以至于货币贬值。
第三,外汇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
外汇市场的投资者和交易者,有时受到行为金融或
者羊群效应原理的影响。
这就导致了外汇市场出现更大的波动,如果交易者由于各种原因
在短时间内采取了某种行为,将导致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
总之,汇率决定理论指出了货币汇率是由基本面因素、市场心理因素、以及外汇市场
交易行为的影响所决定。
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这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把
握市场走势,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