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江山多娇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江山多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
2.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促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明白“母亲河”的含义,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与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祖国山河的资料,使学生知道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懂得多视角欣赏自然之美,并由此唤起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资源】中国地形图查找有关资料【前置学习】1.说说我国的地形特点:2.多样的地形、地貌为我们的经济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3.收集一些“母亲河”的有关资料。
【教学流程】一、才艺展示、引出新课朗诵有关祖国的诗歌、文章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学生从诗歌朗诵中感受祖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为接下来学习江山多娇做铺垫,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埋下伏笔。
预设师生活动: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师生评价,引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同伴互助活动一:了解祖国的地形、地势1.请一个小组上台根据中国地形图,介绍我国地形特点(三个主要的色块、三个阶梯、三个阶梯的海拔范围等方面来介绍、我们的家乡在哪个阶梯)其他学生补充台上小组。
2.通过前面同学的介绍我们可以总结出我国地势起伏总趋势是什么?(西高东低)3.请大家看中国地形图,根据前面的知识谁能介绍我国的长江、黄河为什么向东流?4.我国主要的地形地貌。
(1)世界上的地形分为五种,具体是: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这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所以,我国是五种地形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阅读教材53页的内容,再在地图上找一找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河流、主要岛屿……互相指一指。
(3)思考交流:多样的地形、地貌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好处?设计意图:通过把课堂教学与课前学生的社会调查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祖国的地形。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江山多娇》第一课时祖国就像一幅画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
2.知道祖国山河壮丽、秀美,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中国地形挂图2.查找有关资料一、导入新课。
1.[播放音频:龙的传人] 围绕情境思考: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小结:这首歌表达了远在他乡的中华儿女对长江和黄河的感怀,以及对祖国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2.出示中国地形图,师述: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的世界的东方。
她又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千百年来,我们中华儿女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
板书:江山多娇祖国就像一幅画二、了解祖国的地形地貌。
1.问:这是一张中国地形图,它有几块主要的色块,这不同颜色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同来了解和研究我国的地形、河流。
2.理解我国的地形三级阶梯。
问:地形图上的各种颜色就是代表不同的高度。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在这张图上各种颜色代表的高度是多少呢?3.扩展资料。
海拔:是指地面上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我们用的《中国地形图》上中国各地的海拔是以青岛黄海水准原点为起算点的。
水原点即平均海水平面。
4.教师指点图片上的各种颜色,让学生分别判断土黄色、黄色、绿色的海拔是多少。
师述:我们从高空向下观看我国的地形,大体上分为三级阶梯,因为是从上往下看,所以第一阶梯最高,第二阶梯次之,第三阶梯最低,尔后是海洋。
再仔细观察,我国的地势明显是西高东低。
板书:西高东低3.我国主要的地形地貌。
①世界上的地形分为五种,具体是: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这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请在地图上找一找。
按高度顺序排列: 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板书:五种地形齐全②请读小资料:P53。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河流、主要岛屿……互相指一指。
《江山多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设计的知识目标是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以及两条主要河流,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
2.能力与方法目标:我设计的能力与方法目标是:合作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好处,促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我设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知道祖国山河壮丽、秀美,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为有效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行为的有的放矢,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设置如下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多角度欣赏自然之美,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播放一组祖国地形风光图片。
设凝:(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观看之后有什么感受呢?这样的设计是想和讲的结合,从情景导入,能够使学生立刻跟随老师走入课文,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1,了解我国主要的地形地貌。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河流、主要岛屿……互相指一指。
《课标》中指出,小组学习是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与民主意识的途径,小组学习也开展探究学习所必须的交流平台。
小结:世界上的主要地形: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我国都有。
多样的地形、地貌给我们带来多样的物产。
2.了解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1)、展示学生学过的古诗,生齐读: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的设计与《课标》中的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者应当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积极开发各门学科中的相关资源,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和融通,形成教育合力不谋而合,并且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加强语文学科与地理学科、品德学科之间的联系。
《江山多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江山多娇》。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
2、使学生知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并知道在我国五种地形齐全以及山地多平原少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通过调查,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促进学生对这块我们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生活、繁衍的热土萌生热爱之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使学生初步感知祖国母亲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及其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国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搜集祖国山河的资料,使学生知道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
懂得多视角欣赏自然之美,并由此唤起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中国地形图、教学课件2、查找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课题。
猜猜祖国有多大呀?——960万平方公里。
是呀,我们的祖国真大,幅员辽阔,而且风光无限。
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她又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巍峨的高山,广阔的平原,奔腾的河流,秀美的湖泊,千百年来,我们中华儿女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
面对祖国壮丽河山,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爷爷曾在他写的一首词中赞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板书:江山多娇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祖国的辽阔。
那这么辽阔的土地上都孕育了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好奇翻开书本第52页。
接下来分别请男生组和女生组齐声诵读《祖国就像一幅画》,即地图上面的文字。
那现在,我就两个组的诵读说说我的体会。
我觉得男生组的诵读让我仿佛置身于奔放辽阔的高原,领略到了祖国的大气磅薄;而女生组的诵读却又把我带进细腻秀美的小桥流水人家,让我看到了祖国的温婉恬静。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江山多娇——祖国就像一幅画》教学设计【教材说明】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江山多娇》,这一课由两课时完成,我选择了第一课时内容:祖国就像一幅画。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知道祖国山河壮丽、秀美,促进学生萌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
了解多样的地势、地形带来的无限风光及丰富的物产。
3、能力目标:在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中,培养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究多样的地势、地形带来的无限风光及丰富的物产,促进学生萌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我国地势、地形及相关风光、物产的资料,并制作课件。
学生收集我国地势、地形资料及旅游照片。
【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活动探究体验感悟【教学过程】课前:(播放视频)世界徒步第一人雷殿生徒步走完全中国用40000多张相片记录祖国壮丽河山的故事。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故事引入:师:刚才视频的主角就是老师要给你们介绍的新朋友——世界徒步第一人雷殿生,雷叔叔为什么想走遍全中国呢?谁来猜一猜。
2.欣赏风光:师:祖国的山山水水吸引着他,他的梦想就是走遍中国,拍摄祖国壮美的河山,他现在已拍摄了4万多张照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师:欣赏完这一张张照片,你最想说什么?(出示课题:祖国就像一幅画)3.激发兴趣:(播放“江山多娇”栏目)江山多娇栏目组准备拍摄第二部,摄制组陈导也邀请同学们推荐拍摄金点子。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引入,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从而揭示课题。
通过创设“江山多娇”栏目组的邀请,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一:赏析祖国这幅画1、出示学习建议:2、学生结合地形图和资料自主学习。
3、学生汇报:我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师:归纳地势特点。
(板书:地势西高东低)4.师:这样的地势对我国的河流有什么影响呢?请看黄河长江的流势图。
江山多娇[诗词]崔淼游少林寺从来圣地喧车马,万死经过谓祖庭。
鲁殿阴笼风阵阵,唐碑时映月星星。
长拳轻捉偷天赋,断臂红飞立雪亭。
坐烂薄团还烈性,磬声都逐棒声听。
注:颈联用开僧救驾李世民与二祖断臂求法之事。
镇江焦山纪游二首遥望江头云色舒,危崖苍翠掩穷庐。
行船休怕风催浪,如此湖山相照余。
空山徐步影青青,四面峰峦入晚冥。
寥廓江天何所有,参差渔火共微星。
游龙门石窟黛色屏风迤逦开,千容万态一时来。
细看眉眼都含意,欲辨龙蛇半是灰。
同叹天工超造化,谁怜疏凿曝尘埃。
沧桑最数唐皇像,仿佛庄严仿佛哀。
注:唐皇像,据说石窟中最大的佛像面容是照则天刻画的。
辽宁千山行苍苍朔漠长岭拦,中天摇曳入云端。
山中草木生万古,我辈登临复觉难。
烂柯何曾知日月,唯剩枯碑细拭看。
胡儿逐马扬尘土,征夫洒泪湿衣冠。
寻知先民开疆勇,伤心几处埋青冢。
春来岩华共争发,风卷烟林亦高耸。
一一荒草生古道,泉清依旧金沙涌。
十月寒风惊远客,欲望乡关万里隔。
秋江枫叶虽欲红,数行冰雪已来白。
纷纷琉璃复水晶,大道偶然露人行。
久闻边族素豪兴,一夜殷勤笑语生。
推携入座连飞盏,酒酣肠热稍粘睛。
问客此来何所亲,眼中历历略相陈。
仿佛揽袖登紫府,九天斜睨疑非真。
却道夜阑身寒否?唤儿踉跄添炉薪。
胸中数言不能休,一纸翻作长岭游。
遥想明日登程处,天涯雪霁一望收。
陈其良游荥阳刘禹锡公园感赋芳园有幸为君开,十二牌坊缩地来。
搜得萍踪酬国士,不教史册屈鸿才。
沉浮岂怨玄都观,风雪难摧铁骨梅。
万物争春今又是,桑榆虽晚秀成堆。
游焦作云台山红石峡山林未瘦已衔秋,脚步云台似鹤游。
白练空飞龙甩雪,丹岩矗立鸟鸣幽。
红趋发紫慎成黑,路到悬崖应掉头。
柳暗花明诗兴发,回眸走壁是人流。
李海平西河·游蝴蝶谷蝴蝶谷,闲来偕伴光顾。
山川染绿水潺潺,又闻布谷。
锦花碧草绣斑斓,迎来蝴蝶无数。
蝶追逐,撩梦翥。
更携蝶影翩舞。
悬崖峭壁又深渊,毅然竞渡。
恰逢盛会聚瑶台,英台山伯思慕。
小康已达国基固,沐斜阳、霞缕千束。
兴起咏诗吟赋,喜攀山涉水,怡情洲渚,庄蝶难甄今欣悟!刘东坡丹江口水库题赋横空一坝阻龙行,二水成湖映月明。
《江山多娇》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江山多娇》第一课时(课本P52-53)二、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
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益处。
2.学会多视角欣赏自然之美。
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3.形成热爱祖国河山情感与保护自然的意识;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祖国的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位置。
2.教学难点: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益处。
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主要地形的景观图片。
学生准备:观察生活中地形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五、课时安排1课时(完成话题“祖国就像一幅画”的教材内容)。
六、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多样的地形1.【播放动画:中国地形】引导学生围绕情境交流:你从动画、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从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结:从中国地形图中,我们知道了地形图上的颜色表示了海拔高度。
【播放课件:《中国地形图》图例】在中国地形图上各种颜色的深浅不同表示海拔高度的不同。
2.【播放视频:三级阶梯】引导学生围绕情境讨论交流:我国地势的特点是什么?长江黄河为什么都是自西向东流?小结: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好像三级阶梯,长江黄河发源于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由西向东穿过第二级阶梯,穿越第三级阶梯最后注入大海。
3.【出示图片:《中国地形图》五种地形】引导学生围绕情境思考:看了这些不同的风光,你对我国的地形有什么样了解?小结:我国不但地势特点明显,地形也多种多样。
根据海拔高度和形态大致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类型。
不一样的地形,不一样的风光。
【播放课件:地形比较】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地面平坦,周围有高山。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祖国就像一幅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显著的地形及其特征。
2、引导学生感受、观察祖国的地形,探究不同地形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及影响。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师:课件生:课前收集各种地形的物产、交通、旅游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游览过哪里?(问三个学生)那里美吗?(美)师:你们去过这么多地方,有省内的、省外的,这些地方汇聚在一起,就汇成了我们的中国。
我们的祖国就像一幅画。
(师板书课题)轮廓是怎样的,你们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地形图。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二、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地貌1.整体感知版图。
(1)当学生汇报到形状上时:师:你是从形状上去观察的,你很能干!(2)当学生汇报到颜色上时:师引导学生说具体。
师(引导):这三种不同的颜色,其实他就代表了我国地表高低,险峻不同的态势,我们把这种态势叫作地势。
(师板书:地势。
)(3)请看图例,从西边到东边,我国三种颜色分别被称为“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
我国地势从西到东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看图,汇报。
)师: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出示课件:西高东低。
(师板书)(4)师:图下有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看看,他在说什么?你能帮帮他吗?生读问题,解答问题。
(为什么长江、黄河的水是向东流的?)小结:地势决定河流的走向。
刚才我们从颜色上去探索发现了解了很多知识,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是很好的学习习惯。
(5)我们接着交流,你还发现了什么?当学生汇报到具体地形名称时,老师提炼出地形。
师:刚才这位同学发现了山脉,高原,像这种地球表面各种各样不同的形态,我们就把他叫作:地形。
(师板书。
)(6)我国有哪些主要地形、地貌?(高原、平原、盆地、河流、丘陵、岛屿)(7)出示课件:小资料。
①师:从书中的小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地貌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河流和主要岛屿。
《江山如此多娇》教学目标:德育目标: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风景名胜,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赞叹祖国山河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名山大川,爱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智育目标:初步掌握旅游的基本常识;了解主要的名山和古迹;知道一些脍炙人口的传说;知道保护名山和古迹的重要性,并学会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
素质发展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多方面欣赏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旅游活动中一些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决策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旅游的基本常识;了解主要的名山和古迹;知道一些脍炙人口的传说;知道保护名山和古迹的重要性,并学会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多方面欣赏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旅游活动中一些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决策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准备:各名胜古迹的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美丽的自然风光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自然风光多姿多彩,奇异瑰丽。
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你会流连忘返。
暑假夏令营,学校要组织同学们参加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你们准备去什么地方呢?二、讲我的旅游故事。
请几名同学讲一处自己曾经去旅游过的地方。
要求:1、讲清景点所在省市位置,游览时间,自己印象最深的景点,自己游览后的感受。
2、学生介绍完一处风景,就把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三、小组活动——“我的旅游观光梦想”。
1、展示自己的一个全国范围的旅游路线图。
在小组内介绍需携带的物品,采用的交通工具,观光的顺序、注意的事项等。
2、着重讲自己最想去的一个地方及原因,以及对那个地方的初步了解。
四、总结——编写《美丽的祖国》画册。
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有关祖国风光和名胜古迹的照片、明信片和文字介绍资料汇集在一起,编写《美丽的祖国》画册。
第二课时瑰丽的名胜古迹一、导入新课。
以江山多娇为话题作文一条条江河,江水是那样的波涛汹涌,我不禁感叹祖国的大好山河,每一条江河都像一本记载着历史的书卷。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山多娇作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江山多娇作文一:上中学了,我几乎终日忙碌不停。
如同电脑程序员一样每天干着同样的事。
茫茫书海,何处是岸?又熬过了一个夜晚。
今天,我决定不再浪费这属于我的周末。
扔掉书本,走出房间。
我和张译方相约同行,一起登山。
这是我的周末,无家长相伴。
换好衣服,背上背包出发。
我和张译方一同来到羊角山山脚。
望着那连绵起伏不绝的青山。
我不由得感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我们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向山上。
小路蜿蜒连绵通向山顶,在树木间若隐若现。
遍地山花开得烂漫,红的,白的,紫的……让那蜜蜂不甚欢喜。
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飞舞,小溪涓涓流着,鸟儿吟唱着大自然的颂歌。
这儿多么美,世间万物都无法比拟,让人的心醉了,痴痴地眷恋这大自然的风光。
呵!书外的世界更美丽,大自然领我们向前去。
暖暖的风吹过,拂着我们的脸庞。
汗水早已把衣衫浸湿,我们却不觉得疲惫。
我们愉快的聊天,表达自己的快乐,烦恼,学习的压力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伴着我们的只有轻松愉快。
花儿的芬芳,鸟的歌,伴我们到山顶。
大大小小的村庄,像天上掉下来的星星,随意散落着。
大块小块的农田,都显示这生命的蓬勃。
蚂蚁般的行人在山下忙碌。
难怪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人的豪情壮志,也映在其间了。
我们不愿离开,可太阳在告诉我们,该回家了。
我们奔向山下,树木间两只松鼠跳着,奔向山林深处。
他们是来为我们送行的,我用相机记下这一刻。
我们由来时的忧郁变成了去时的快乐,淡淡的芬芳伴我们度过了这个周末。
放下书本吧,除了书里有个世界,书外还有一个更美的世界。
快乐不一定要在书本里找,知识也不一定全在书本里。
大自然早已把知识刻在美丽的风景中,美丽的风景引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向知识。
江山多娇作文二:江山如此多娇,广阔的森林是她的秀发;清澈的湖水是她晶莹的眸子;雄壮的山峰是她坚硬的脊梁;悠远流长的大川是她飘动的玉带。
江山多娇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形图
上找到他们的位置。
2、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促进学生对祖
国的热爱。
3、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明白“母亲河”的含义,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
与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4、知道祖国山河壮丽、秀美,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多视角欣赏自然之
美,并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德育目标:知道祖国山河壮丽、秀美,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多视角欣赏自
然之美,并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他
们的位置。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
1、中国地形图 2、有关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祖国就像一幅画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音频:龙的传人]
围绕情境思考: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歌表达了远在他乡的中华儿女对长江和黄河的感怀,以及对祖国的向往
和思念之情。
2.出示中国地形图,师述: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的世
界的东方。她又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千百年来,我们中华儿女就是在这
片土地上生活、繁衍。板书:江山多娇
二、了解祖国的地形地貌。
1、问:这是一张中国地形图,它有几块主要的色块,这不同颜色有什么作用
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同来了解和研究我国的地形、河流。
2、理解我国的地形三级阶梯。问:地形图上的各种颜色就是代表不同的高度。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在这张图上各种颜色代表的高度是多少呢?
教师指点图片上的各种颜色,让学生分别判断土黄色、黄色、绿色的海拔是多
少。
师述:我们从高空向下观看我国的地形,大体上分为三级阶梯,因为是从上往
下看,所以第一阶梯最高,第二阶梯次之,第三阶梯最低,尔后是海洋。再仔细观
察,我国的地势明显是西高东低。板书:西高东低
3、我国主要的地形地貌。
①世界上的地形分为五种,具体是: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这五种
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请在地图上找一找。板书:五种地形齐全
②请读小资料:P53。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出四大高原、四大
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河流、主要岛屿„„互相指一指。
③思考讨论:多样的地形、地貌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好处?我们的家乡
属于什么地形?
④扩展资料。
海拔:是指地面上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们用的《中国地形图》上中国
各地的海拔是以青岛黄海水准原点为起算点的。水原点即平均海水平面。
多种地形与我国生产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世界上五种地形都有,这样就给我们
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平面为我们提供了耕地,高原为我们发展牧
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山地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矿藏等等。这样使得我国能够从各
方面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三、走进母亲河。
(板书:我们的母亲河。)
1、思考:我们为什么称长江、黄河为母亲河?
2、收集资料,请你拿出有关母亲河的资料、故事、赞美母亲河的诗歌、散文、
歌曲、绘画„„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资料,全班同学把资料进行归类。
4、歌唱母亲河。以小组为单位,全班进行比赛。
①说一个评价母亲河的词。每组不重复,看谁用词最贴切。
②说一句赞美母亲河的话。看谁感情最真挚。
③讲一个长江、黄河的传说、故事,或朗诵一首诗、唱一首赞美的歌„„
5、 随着我们在开发和利用母亲河的时候,却忽略了对母亲河的保护,曾几何
时,走过长江,我们看到的江水已不再清澈,走过黄河,在听不到浪花拍打岩石的
声音。母亲河已没有了昔日的光彩。让我们看看它变成什么样子。
6、出示水污染课件。
四、小结。
祖国就像一幅色彩丰富的水彩画,13亿中国人生活在她温暖的怀抱。
五、延伸课外。
课后收集祖国风光的图片、资料,自制一个祖国旅游观光路线图,为下节课学习做
准备
六、升华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知道了我们的祖国不仅有着辽阔的疆域,我们还有千姿百态,多
姿多彩的地形。我们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有横贯我国东西的大河,
长江、黄河。祖国就像一幅色彩丰富的水彩画,13亿中国人生活在她温暖的怀抱。
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更激发起了我们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也激发起了我们保
护环境的意识。祖国壮丽的山河,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
身边的小事做起
板书: 江山多娇
祖国就像一幅画:西高东低 地形齐全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岛屿„„
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
-----《江山多娇》说课稿
《江山多娇》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的第2课内容,《我
们的母亲河》是《江山多娇》一文中第二个话题。本篇课文设计整合了地理、历史、
政治、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并注意了将品德教育
与知识的学习相融合,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知识技能的掌握结合,旨在
让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掌握一些综合看问题的方法。根据以上教学理念,我确定
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并知道在地形图上的位置。2、
明白“母亲河”的含义,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与保护意识。3、知识祖国山河壮
丽、秀美。教学的重难点是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明白“母亲河”的含义,形成
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与保护意识。为了学习目标的达成,重难点的突破,我在课前做
了这些准备:学生搜集有关母亲河的资料、故事,赞美母亲河的诗歌、散文、音乐、
绘画等;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结合学生实际,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我设计了以下步骤:
活动一:创设情景,揭示主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欣赏歌曲,合着歌曲唱,
做动作,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下面环节做好铺垫
活动二、地图展示,了解位置。教师演示长江、黄河示意图,学生观察动画演
示,增强了感性认识,感悟母亲河横贯祖国大地,知道在地形图上位置。教师指出
宜都市就是生长在长江的怀抱中。
活动三、学情交流,了解欣赏母亲河
首先进行长江信息交流。引导学生首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总
结引出课文有关长江的文字,达到生生互动、生生互学的课堂教学效果,然后再讨
论,为什么称长江为母亲河,这样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认识到长江是
我们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然后进行长江风采欣赏。明白“母亲河”的含义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形成热爱
与保护意识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学生认识长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再欣赏长江
风采,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热爱意识自然形成,达到了
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再次进行图文赏析,走进黄河。抓住图片的象征意义入手,结合文字的理解,
从黄河是文明的摇篮着眼,体会黄河成为母亲河的原因。
活动四:歌唱母亲河。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感谢母亲河,意在丰富学生的知识积
累,从多个侧面了解母亲河,注重了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评
价母亲河,注意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去体验、感悟,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学生
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现。
活动五:观注现状,保护母亲河。形成保护母亲河的意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谈宜都边长江被污染的现象,中央一台新闻播放长江、黄河被污染的报道,
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认识到保护母亲河势在必行。
活动六、智慧碰撞,知识抢答。学生对母亲河的基本情况到底掌握了多少,通
过小组抢答形式,进行当堂检测,以奖励小红旗的方式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