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师授课6-10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113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系信用管理专业《信用管理师(考证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概况】一、课程性质与地位信用管理师(考证课)是一门信用管理专业实务课。
它是在对信用、征信、信用管理体系及其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现代信用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实务技术。
主要包括信用管理的相关概念、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企业信用管理、个人(消费者)信用管理、信用风险评估、信用等级评定、信用管理法规、征信调查等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实务技术的介绍。
为信用管理专业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是信用管理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用管理的重要原理和基本概念,掌握信用管理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能够了解信用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对国家经济的重大影响,从而在信用管理工作中能更好地把握国家规定的经营方针与政策,并为学习其它各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能够在掌握信用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是金融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学习本课程之前,高职学生应该学习金融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经济法规、金融法规等金融经济类公共基础课程。
在学习过本课程,并取得合格以上综合成绩之后,高职学生可以继续深入学习信用管理专业的各门专业必修课,例如资信评级、信用风险管理等。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从事信用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信用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并注重渗透职业道德思想教育,加强学生的信用管理职业的道德观念。
●了解信用申请的原则、要领和信用申请的流程。
●能够掌握客户信息采集的原则和要领。
能够了解进场采集客户信息的内容和时机的选择。
●熟知非进场采集客户信息的内容和渠道,以及各个渠道来源信息的优劣分析。
●能够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审核并录入电脑。
●理解给经过考核的客户建立信用档案。
能够熟知客户信用档案包括的内容。
●掌握交易运营环节的信用管理工作内容。
●能够对应收账款和逾期应收账款进行分析和诊断。
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教学辅导材料《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教程》教学辅导材料第一章信用管理人员从业道德1.关健术语:征信行业从业人员2.要点(1)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的要求(2)行业自律的内容(3)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3.思考问题结合实际,谈谈对信用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认识。
第二章社会信用体系1.关键术语信用,经济信用化,信用交易,信用经济,信用规模,信用风险,社会信用体系,信用管理,失信,失信惩戒机制2.要点(1)经济活动中信用的定义(2)信用要素和信用形式(3)信用风险的种类(4)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5)社会信用体系的定义(6)社会信用体系的功能与作用(7)失信惩戒机制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内容3.思考问题(1)分析我国市场上失信行为大量存在的原因。
(2)什么是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的作用是什么?(3)社会信用体系惩戒失信的原则是什么?(4)说明失信惩戒机制的工作原理。
(5)失信者的成本包括哪些?(6)简述政府在社会作用体系建设中应起的作用。
第三章企业信用管理概述1.关键术语企业信用,信用销售,企业信用风险,信用政策,信用管理,企业信用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信用管理模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管理部门,企业信用经理,销售变更天数(DSO),信用额度,信用条件,信用标准,商账追收,电话催收2.要点(1)买方市场与信用销售(2)企业信用管理的内涵(3)企业信用管理的目标与类型(4)企业信用管理基本功能(5)企业信用管理的基本工作流程(6)消费者信用管理基本功能(7)企业信用制度(8)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及岗位设置3.思考问题(1)信用销售的定义与分类。
(2)什么样的企业采用信用销售方法?(3)为什么企业要具备信用管理功能?(4)信用管理有哪些基本功能?(5)简述企业信用管理的基本功能。
(6)简述消费者信用管理的基本功能。
(7)什么是企业信用制度?(8)企业为什么要制定信用政策?信用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9)通过对信用政策的理解,给出检查信用管理工作质量的指标。
《信用教案》课件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了解信用的定义、种类和作用。
2. 掌握信用评分的标准和影响因素。
4. 学会正确使用信用,避免信用风险。
三、教学内容1. 信用概述:信用的定义、种类和作用。
2. 信用评分:信用评分的标准、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4. 信用使用:正确使用信用,避免信用风险。
5. 信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信用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讲解信用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信用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理解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准备关于信用相关的教材、案例和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3. 纸张和笔:供学生做笔记和完成作业。
4. 小组讨论指南: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七、教学安排1. 第1周:介绍信用的定义、种类和作用。
2. 第2周:讲解信用评分的标准、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4. 第4周:正确使用信用,避免信用风险。
5. 第5周: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信用知识的理解。
八、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进行信用相关概念和知识的讲解。
2. 案例分析:展示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信用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反馈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理解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信用与信用风险管理培训教材尊敬的学员们,欢迎参加本次信用与信用风险管理培训课程。
信用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建立良好的信誉来获取借贷、合作和其他商业机会。
然而,信用也伴随着风险,不当的信用管理可能导致资金损失和信誉风险,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并实践高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本次培训课程旨在帮助你们理解信用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管理与评估信用风险。
在课程结束时,你们将能够:1. 了解信用的定义和特征:我们将探讨信用的含义,弄清楚什么是好的信用,以及信用的各种形式和特点。
2. 学会信用评估方法:我们将介绍常见的信用评估模型,如FICO评分和PD模型,并说明如何使用这些模型来评估申请信贷的个人和企业。
3. 掌握信用风险管理策略:我们将介绍常见的信用风险管理策略,包括分散风险、建立良好的信用政策和程序、选择适当的担保措施等。
4. 理解信用衍生品:我们将介绍信用衍生品,例如信用违约掉期和信用违约互换,以及它们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5. 学会应对信用违约的方法:我们将探讨应对信用违约的方法,包括修复信用和债务重组等。
6. 熟悉信用监管和合规要求:我们将介绍信用监管机构和相关的合规要求,以确保你们理解并遵守适用的法规和规定。
在本次培训过程中,我们将采用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研究、小组讨论和模拟游戏,以便你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我们也鼓励你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经验,以促进学习的互动和深度。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课程,你们将能够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信用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将为个人和企业带来持续的成功。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信用与信用风险管理领域的专家!祝你们在本次培训中取得丰硕的成果!谢谢。
敬启,XXX公司。
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P1 信用管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来自监管方面的要求、行业自律、企业信用制度要求。
P5 国内外行业组织对职业道德的要求1、保密性最高原则2、客观性最基本原则3、专业性最本质原则P5 企业信用制度的基本精神与原则1、最大可能促进企业产品销售2、最合理控制信用风险。
企业信用管理人员与企业其他工作人员的最大不同在于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必须最合理控制信用风险,包括尽职调查、合理授信、管理应收账款等,必须时时刻刻控制信用风险,保障利润确实实现。
最大可能促进企业营销产品,最合理控制信用风险。
P8 信用的要要素包括:授信人、受信人、付款期限、信用支付工具和风险。
信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公共信用、商业信用和消费者个人信用。
P9 当一国的市场交易形态从现金交易为主导变成为以信用交易为主导时,也就50%以上的交易是以信用交易方式达成的,这个国家的市场就进入了信用经济阶段,或被称为信用经济时代。
P10 客户到期不付款的风险是最主要的信用风险形式P13 社会信用体系的内涵: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是由信用立法与执法、信用管理行业运行惯例与约定、社会信用行为与道德规范、不良信用惩戒机制、诚信宣传教育等多个子系统共同作用、交织形成的社会机制。
P19 传统的征信服务主要分为调查和商账追收两大类。
P20 社会信用基本功能:1、保证信用的投放;2、减少政府管理社会的成本;3、根治社会失信现象,重塑社会道德伦理;4、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5、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P22 失信惩戒机制的内涵:失信惩戒机制是由信用市场授信主体共同参与的,以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库记录为依据的,通过信用记录和信用信息的公开,来降低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约束社会各经济主体信用行为的社会机制,是信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织部分。
失信惩戒机制的功能:是对所有失信行为的法人或自然人实施实质性打击,让不讲信用的法人和自然人不能顺利的生活在社会中,使人们不敢轻易对各类经济合同或书面允诺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