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第2章社会信用体系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47
复习单选一、《基础知识》部分:第一章信用管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1、信用管理从业人员必须恪守(独立、客观、公正、诚信)的原则,为社会各界提供符合具体法律法规要求的专业服务。
P.12、信用管理从业人员(必须遵守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体现了来自监管方面的要求。
P.13、信用管理从业人员应当在分析、预测或建议的表达中,严格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判断),并对重要事实予以明示。
P.24、信用管理从业人员应当保存分析、预测或建议中所使用和依据的(原始信息资料),以备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查证。
P.25、行业协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可概括三个方面要求:(保密性)、客观性、专业性P.46、不畏权贵,不做不当交易反映是(客观性)。
P47、(专业性)是从业人员执业的最本质原则。
P48、企业信用制度的基本精神与原则:(最大可能促进企业产品销售、最合理控制信用风险)。
P4第二章社会信用体系9、从社会学角度看,信用属于(道德范畴),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角度看,信用的内涵式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P.610、信用的要素包括:(授信人、受信人、付款期限、信用支付工具和风险)。
信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公共信用、商业信用和消费者个人信用)。
P.611、经济信用化程度,可以用(信用消费和信用交易)为标准的信用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来表示。
P.712、当一国的交易形态从现金交易为主导转变为以信用交易为主导也就是(50%以上)的交易是以信用交易方式达成的,当一国的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该国的经济就开始迈进信用经济阶段的门槛。
P.713、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信用风险源于信用中(信息的不对称)。
P.814、(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手段,也是市场环境建设的基础设施。
P.815、传统的征信服务主要分调查和(商帐追收)两大类。
P.1016、社会信用体系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信用的大规模投放。
另一方面是信用的(安全)投放。
P1517、失信惩戒机制是由信用市场各授信主体共同参与的,以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库记录为依据的,通过信用记录和信用信息的公开,来降低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约束社会各经济主体信用行为的社会机制,是信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社会信用体系?简述社会信用体系的功能。
社会信用体系是以法律法规和社会公约为依据,以社会成员的信用记录和信用共享为根底,以信用效劳业为依托,通过政府监管、民间机构监管、信用主体自我管理,实现各类信用活动标准运行,形成鼓励守信、惩戒失信机制,促进和谐诚信社会建设的管理机制。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安排。
社会信用体系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机制,它以法律和道德为根底,以信用制度为核心,通过标准信用主体的行为,维护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开展。
因此,它既有经济方面的功能,也有社会方面的功能;既有宏观功能,也有微观功能。
从社会经济持续开展的角度来看,社会信用体系主要有促进市场机制完善、经济开展、对外开放、宏观调控、构建和谐社会等功能。
2.兴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有哪几种模式?简述之。
兴旺国家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市场主导型模式,又称民营模式。
这种社会信用体系模式的特征是征信机构以营利为目的,收集、加工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为信用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效劳。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的作用一方面是促进信用管理立法,另一方面是监督信用管理法律的贯彻执行。
第二种是政府主导型模式,又称公共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兼有私营征信机构的社会信用体系。
“中央信贷登记系统〞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全国数据库网络系统,直接隶属于中央银行。
“中央信贷登记系统〞收集的信息数据主要是企业信贷信息和个人信贷信息。
该系统是非营利性的,系统信息主要供银行内部使用,效劳于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和央行进行金融监管、执行货币政策。
第三种是会员制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由行业协会为主建立信用信息中心,为协会会员提供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互换平台,通过内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征集和使用信用信息的目的。
在会员制模式下,会员向协会信息中心义务地提供由会员自身掌握的个人或者企业的信用信息,同时协会信用信息中心也仅限于向协会会员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效劳。
第一章信用管理人员从业道德思考问题结合实际,谈谈对信用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认识。
答:信用管理人员应当遵守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活动。
服从政府信用监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
适当保存原始信息资料,以备政府信用监管部门查证。
以保密性、客观性、专业性为原则,最大可能的促进企业产品销售,最合理控制信用风险。
第二章社会信用体系思考问题(1)分析我国市场上失信行为大量存在的原因。
答:1)内部缺乏基本的信用风险控制机制和信用管理制度2)缺乏信用信息的社会共享机制据调查,我国信用信息80%左右分散在银行、工商、税务、海关、公安、司法、财政、审计、证券监管、质检、环保等政府部门手中3)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界定和处理好政府行政公开与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界限;界定和处理好商业秘密与公开信用信息的界限;界定和处理好消费者个人隐私与公开信用信息的界限(2)什么是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的作用是什么?答: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是由信用立法与执法、信用管理行业运行惯例与约定、社会信用行为与道德规范、诚信宣传和失信惩戒机制等多个子体系共同作用,交织形成的社会机制。
(3)社会信用体系惩戒失信的原则是什么?答:(4)说明失信惩戒机制的工作原理。
答:依托大型征信数据库,形成信用信息的社会联防,使得失信惩戒机制具有可操作性,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来自各种渠道的信用信息→征信机构→征信数据库↔各种授信单位(拒绝交易)→受信单位(5)失信者的成本包括哪些?答:会阻碍失信者再次进入市场,直至失信者无法继续从事经营活动,不能享受日常生活的诸多便利。
在发达国家,如果一个人有了不良信用记录,就不能申请信用卡、购物卡、购房贷款和任何信贷,甚至在申请租房、安装电话、手机上网、银行开户时都会遭到拒绝。
(6)简述政府在社会作用体系建设中应起的作用。
答:保证征信数据的开放----允许信用信息的合法传播;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失信惩戒机制的操作;允许信用信息合法传播。
信用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信用管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一、信用管理工作中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p1)监管方面→法律法规要求政府信用监管的要求行业自律→行业从业人员自律国内外行业组织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企业信用制度→基本精神与原则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应具备职业道德二、法律法规的要求(p1)遵守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活动。
三、政府信用监管的要求(p1)1.服从政府信用监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2.适当保存原始信息资料,以备政府信用监管部门查证。
四、从业人员行业自律的要求(p2)1.同业之间要相互尊重;2.同业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3.不得在两家及以上的信用服务机构执业;4.不能采用恶性竞争的手段。
五、征信作业过程中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p2)同四.六、国内外行业组织的保密性要求(p3)1.最高原则;2.不得泄露委托人名称;3.不得透漏资料来源。
七、国内外行业组织的客观性要求(p4)1.最基本原则;2.提供真实信息;3.不做不当交易。
八、国内外行业组织的专业性要求(p4)1.最本质原则;2.知识专业化、技能专业化、方法专业化。
九、执行企业信用制度的原则(p4)1.最大可能促进企业产品销售;2.最合理控制信用风险。
十、客户服务中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p4)1. 恪守基本精神与原则;2. 接受所属机构管理;3. 主动出示执业证件,主动介绍信用管理产品与服务信息;4. 不得误导、诱导客户;5. 不影响客户的正常活动,主动避免利益冲突;6. 不得挪用、侵占各项费用,不得超越权限执业;7. 负有保密义务;8. 按照相应规定处理信用管理成果。
第二章社会信用体系一、信用的要素(p6)1.信用的要素包括:授信人、受信人、付款期限、信用支付工具和风险。
2.信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公共信用、商业信用和消费者个人信用。
二、信用交易的特点(p6)信用交易是以信用为交易媒介的交易种类,其特征是在交易中使用信用方式或信用工具。
在市场上,最常见的信用交易方式是赊销、赊购和信贷。
复习多选一、《基础知识》部分:第一章信用管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1、最常见的信用交易方式:(赊销、赊购和信贷)。
P62、经济学家把市场上的经济形态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以物物交易方式为主的自然经济时期;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经济时期;以信用交易为主导的信用经济时期)。
P63、按照受信人的行为特点,信用风险分为两种:(道德性信用风险)和(非道德性信用风险)。
P84、信用风险产生取决于受信人的行为。
有两个因素会左右受信人的信用行为:(伦理基础、制度安排)。
P8第二章社会信用体系5、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功能:(①保证信用的投放;②减少政府管理社会的成本;③根治社会失信现象,重塑社会道德伦理;④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增长;⑤提升参与国际竞争优势;⑥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P15-16(全选)6、失信惩戒机制的功能:(对所有失信行为的法人实质性打击、所有失信行为的自然人实施实质性打击、让不讲信用的法人和自然人不能顺利地生活在社会中,使人们不敢轻易对各类经济合同或书面允诺违约)。
P18(四个全选)7、失信惩戒机制的运行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①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对惩戒机构的开放;②专业征信机构通过联合征信形式采集征信数据,构筑征信数据库,并合法公开不同级别和类型的资信调查结果;③使失信企业或个人的行为被及时记录。
)。
P19第三章企业信用管理概述8、企业采用信用销售方法是有条件有,可简单归纳如下:(①买方市场的存在;②赊销企业或授信人掌握控制客户信用风险的技术;③合理回报率情况下的商业银行或厂商的融资支持;④强制受信人履行赊销合同的社会机制和法律保障,包括全社会范围的失信惩戒机制)。
P269、投放信用工具工作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设计信用工具、二是推销信用工具、三是大比例激活所发放的信用工具)。
P3510、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企业守信制度、二是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P35第四章企业信用政策11、企业制定信用政策时应考虑四类因素:(①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因素、②企业内部因素、③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政策因素、④企业客户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