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 公开课 第五课 第二节 网上交友新时空
- 格式:ppt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18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交友的智慧第二框网上交友新时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网上交友新时空》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现状,学会在网络上正确交友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交友的两面性,既有便利快捷的优势,也存在安全隐患。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理性对待网络交友,培养良好的交友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已经具备一定的网络使用经验,对网络交友有一定的了解。
但鉴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网络交友的认识可能比较片面,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判断。
此外,学生在网络交友中,往往容易受到新鲜事物和诱惑的影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网络交友的现状,学会在网络上正确交友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理性对待网络交友,培养良好的交友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网络交友的现状,网络正确交友的方法。
2.难点: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理性对待网络交友。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能力。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使用网络交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
2.设计讨论问题和情境模拟活动。
3.准备网络交友的相关视频或图片,用于导入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网络交友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网络交友的话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网络交友的优势和劣势,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交友的两面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网络交友经历,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交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2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网上交友新时空》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特点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交友。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思考网络交友的利与弊,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网络世界充满好奇,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交需求。
他们可能在网络上进行交友,但对网络交友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受到网络交友的诱惑和伤害。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交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2.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上尊重他人,遵守网络规则。
四. 教学重难点1.网络交友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2.如何在网络上尊重他人,遵守网络规则。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网络交友的利与弊。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网络交友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网络交友的模拟情景,用于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网络交友的图片,让学生回答图片中的情景是否合理,引出网络交友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的案例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网络交友的利与弊,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交友需要谨慎对待。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网络交友的过程,期间引导学生注意网络交友的注意事项,如不透露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等。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模拟网络交友的心得体会,引导学生总结网络交友的注意事项。
5.拓展(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网络上尊重他人,遵守网络规则。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网络交友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在网络上尊重他人,遵守网络规则。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二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五课第二课时,主题是“网上交友新时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特点,学会在网络上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并能够正确对待网络交友可能带来的风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交友圈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网络使用经验,对网络交友有浓厚的兴趣,但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风险意识不足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络交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特点,掌握在网络上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网络交友的特点,如何在网络上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2.难点:正确对待网络交友可能带来的风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力。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验和掌握网络交友的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境模拟的场景和道具,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网络交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网络交友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网络交友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网络交友的利与弊。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网络交友经验,讨论如何在网上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4.巩固(5分钟)总结网络交友的特点和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2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网上交友新时空》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现状,认识到网络交友的两面性,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网上交友,并且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网络交友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网络交友充满了好奇,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他们在网络交友中,可能因为缺乏判断力而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也可能因为过于相信网络上的朋友而受到欺骗。
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需要我们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交友,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网络交友的现状,认识网络交友的两面性,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网上交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网络交友的现状,网络交友的两面性,如何理性辨别、慎重选择网上交友。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引导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网络交友的现状,引起学生对网络交友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网络交友的两面性,让他们认识到网络交友的风险。
3.讨论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引导学生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网上交友。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网络交友的原则,强调自我保护意识,提出合理的建议。
5.实践演练:设计情景剧,让学生模拟网络交友的场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网络交友的正确态度和行为。
第2框网上交友新时空1、怎样正确认识网上的交往?答:(1)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2)互联网好像无所不能,我们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也在这个虚拟的时空中交往。
(3)网络上的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新通道,拓展交往圈。
(4)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2、怎样做到慎重结交网友?如何理性结交网友?答:(1)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对于交友而言,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
(2)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例如,①对陌生人的邀请,予以回绝;②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ƒ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3、网络交往的利与弊?答:(1)在网络中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
但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2)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奠定友谊更可靠的基础。
说课稿一、学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网上交友新时空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交友的智慧》的第二课时。
七年级的学生在第一单元中学会了如何适应中学的生活,并与班里的同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而在第二单元里,学生走进了另一个神秘的课题《交友智慧》。
本课时在整个单元中处于关键的地位,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交友的方法。
帮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网络。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半成人,半儿童的特点,是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思维简单。
从小学到七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使他们不仅带着好奇心去观察世界,而且以好奇心去探求知识。
因此,刚进入七年级,他们抱有新的希望;渴求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新的知识,对各门功课都有一种新奇感,带着这种期望心理,带着这种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