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春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露地大白菜种植技术回答选择耐高温、抗病性强、长期整齐的大白菜进行种植,富含有机质、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适合种植大白菜。
大白菜主一般在秋季种植,立秋节后3-5天播种最为适宜,大白菜育苗满30天后,就可以移栽,移栽前施用腐熟农家有机肥4000-6000千克,移栽间距为25厘米左右,移栽后即时浇水定植,后期加强肥水管理。
一、选地选种选择耐高温、抗病性强、长期整齐、抱心快、株型美观、品质佳的大白菜进行种植,露地大白菜适合种植在富含有机质、疏松肥沃沙壤土或壤土地块。
二、种植时间大白菜主要是在秋季种植,根据它的品种不同播种时间可分为早熟品种在8月上、中旬播种,中晚熟品种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而晚熟品种在8月下旬播种为宜。
三、播种移栽1、使用通过发酵腐熟的人粪尿、农家牲畜粪肥、鸡粪肥等有机肥料作为育苗底肥,播种避免高温天气,否则对出苗不利,选择在立秋节后3-5天播种最为适宜,每穴4-5粒种子,覆土1厘米,适当浇水后覆盖薄膜。
2、大白菜育苗满30天后,就可以移栽,移栽前先施足底肥,可以亩用4000-6000千克腐熟的人粪尿、猪粪肥、牛羊粪肥、鸡粪肥、饼肥和火粪肥,或者三元复合肥50-60千克、硫酸铵20-30千克。
3、移栽前还需要使用吡虫啉和多菌灵混合溶液防治菜蚜虫和菜青虫等害虫,移栽间距为25厘米左右,移栽后即时浇水定植,移栽后如果遇上干旱天气,应该间隔2-3天浇一次水,提高幼苗存活率。
四、肥水管理大白菜移栽定植后,使用稀薄的人粪尿结合浇水,追施苗肥,每隔3-5天追施一次。
同时,要注意菜地中耕松土,促进生根。
在起球期,每亩使用三元复合肥25-30千克,撒洒均匀后中耕松土,将肥料埋入土层,并且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五、病虫害防治1、使用噻嗪酮、溴氰菊酯、吡虫啉等药剂防治蚜虫和菜青虫。
2、在大白菜起球期前后,使用霜霉利、恶霉灵、福美双等广谱杀菌剂防治灰霉病、霜霉病、烂心病等等以及因缺素症引起的病害。
露地大白菜种植技术要点汇报人:日期:目录CATALOGUE•种植环境与选地•品种选择与播种•施肥与浇水•田间管理•采收与贮藏•常见问题与对策01CATALOGUE种植环境与选地气候条件适宜的气候条件是露地大白菜种植成功的关键。
大白菜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25℃,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生长和品质。
同时,大白菜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避免连作大白菜不宜连作,因为连作容易滋生病虫害和土壤硬化。
因此,在选地时,需要选择没有种植过大白菜的土地,或者至少与其它作物轮作一年以上。
种植环境要求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土地进行种植。
同时,需要考虑土地的酸碱度,大白菜适宜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选地在种植前需要进行深翻整地,将土地整平整细,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根系的生长。
同时,需要清理杂草和残株,避免与大白菜竞争养分。
整地选地与整地追肥在生长期间,可以根据大白菜的生长情况适当追肥。
一般来说,追肥的次数和数量需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天气情况进行调整。
施肥在种植前需要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磷肥和钾肥。
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可以在生长期间适当追肥。
水分管理大白菜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水分过多也会影响其生长和品质。
因此,在种植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注意排水防涝。
土壤肥力管理02CATALOGUE品种选择与播种选择对病虫害抵抗力强的品种,以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作物损失。
抗病性强选择在不同土壤、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良好的品种。
适应性强选择产量高且稳定的品种,以保证收益。
产量高选择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品质优良品种选择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进行播种,5月中旬至6月初收获。
春播夏播秋播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进行播种,7月下旬至8月初收获。
一般在7月底至8月初进行播种,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
03播种时间0201按行距开沟,沟深约1厘米,沟底施足底肥,将种子均匀播撒在沟内,然后覆土盖种。
露地种植春白菜时间露地种植春白菜是一项非常常见的农业活动,也是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们在春季的重要耕作之一。
春白菜具有生长期短、产量高、耐贮藏、适应性广等特点,因此备受农民青睐。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露地种植春白菜的具体时间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春季是露地种植春白菜的最佳时间。
通常情况下,春季露地种植春白菜的时间大约在3月份至5月份,具体时间还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气温变化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当地气温上升到5摄氏度左右,土壤开始解冻,适宜春白菜的生长。
此时适合进行春白菜的播种和移栽工作。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准备土壤和播种。
在进行春白菜的露地种植之前,首先要对土壤进行准确的测试。
通过测试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各项指标,来确定土壤的适宜性和需要补充的养分。
一般来说,春白菜对肥沃疏松的土壤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可以适当施入有机肥和磷、氮、钾等肥料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
播种前,还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和整平等处理,以便为白菜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土壤准备完成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春白菜的播种工作了。
通常情况下,春白菜的播种方式有直播和育苗后移栽两种方法。
直播是指将春白菜的种子直接撒播在土壤上,并轻轻压实、覆土。
育苗后移栽则是将春白菜的种子先在育苗皿中育苗,待幼苗长成后再移植到田间。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作物种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等到播种工作完成后,我们还需要进行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春白菜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因此,在长时间无雨的情况下,需要适时进行灌溉,以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同时也需要注意春白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止和治理病虫害的发生,以保证春白菜的健康生长。
最后,就是白菜的收获和贮藏了。
一般情况下,从播种到收获大约需要60-90天的时间。
春白菜一般在幼苗期生长30-40天左右,成熟期再生长30-50天左右,这时就可以进行收获了。
在收获时,要注意用力轻拔,以免损伤根系。
春白菜种植时间和方法_春季大白菜种植技术1、选择地块、倒茬轮作、减轻病虫害发生选择无污灌史、无农药残留、周边环境好,上风头无“三废”污染源,排灌方便且耕层肥沃的地块作为无公害春大白菜生产田。
用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最好实行2-3年轮作制度。
避免相同的病虫害浸染。
2、选用抗病虫品种,减少农药施用量选耐低温、抗抽苔,耐病虫害、高产优质、早熟、商品性好的春季专用品种。
如陕春白1号、鲁春白1号、春大将、春黄、强春、新金刚夏等杂一代种子。
抗病优良品种的使用可大大减少喷药次数,降低农药残留量。
3、清洁田园,精细整地,减少或消灭病虫源在前茬收获后和种植前将黄、老病叶及残枝,及时清出田间,予以深埋或销毁,消除病虫越冬或转主寄主的滋生,以减少病虫基数。
在越冬前,对菜田进行深耕、冬灌,既可改良风化土壤,又可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及越冬害虫。
开春后结合整地,重施基肥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的鸡粪肥2000~2500kg,高效复合肥30kg,尿素10~15kg。
然后整地作畦,做到地面平整,土碎无坷垃。
采用平畦或高畦覆盖地膜栽培。
一般畦宽1m,高10~15cm,畦沟宽25~30cm。
每畦种2行,行距50cm,株距30~40cm,每667m2栽苗3000~3500株。
4、适时播种,科学定植,实施早期保温栽培,防止病虫侵入和为害春大白菜是一种反季节栽培的蔬菜。
在广大北方地区,春大白菜生长的前、后期都易遇到不利的气候条件,所以真正适合于大白菜生长的期限较短。
如果播种过早,苗龄过长,苗期温度长期低于12℃,极易诱导植株通过春化阶段,而发生花芽分化,进而造成先期抽苔,影响商品品质。
若播种过晚,大白菜生长后期处于高温(超过25℃)长日条件下,与大白菜形成叶球要求的凉爽条件(大白菜结球适宜温度12~18℃)相反,而造成包心不实或不包心,同时,因后期高温多雨,面临着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危险,产量和效益会显著降低。
由此可见,除选择良种外,还要合理地确定播种期、选择适宜的栽培方式和进行精细的温度管理等措施。
露地秋茬大白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其栽培技术对于保证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针对露地秋茬大白菜的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土壤选择与土壤改良1. 选择肥沃、疏松、透气、排水性好的土壤进行种植,大白菜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控制在6.5-7.5之间为宜。
2. 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改良,可以添加腐熟有机肥和磷、钾等元素,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在播种前应进行彻底翻耕,松土松土以利于后期的生长发育。
二、品种选择1.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大白菜品种,一般来说,对于露地种植来说,适合的品种以生长周期较短,耐贮运性好,同时抗病性较强的为佳。
2. 品种选择上也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如温度较高的地区应选择耐高温的品种,温度较低的地区则要选择耐寒的品种。
三、育苗管理1. 在育苗期间,首先要准备好育苗基质,一般可以选择腐熟的菜籽壳、蛭石和河沙等进行配比制作。
2. 播种后要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基质的湿润度,同时对温度、湿度和光照进行合理的管理,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四、移栽管理1. 移栽前要选好适宜的时间,一般在秋季气温稳定的时候进行移栽,以利于幼苗的成活和生长。
2. 移栽后要进行适当的补栽和密植,保证每株大白菜之间的距离,一般在35-40厘米左右。
3. 对移栽后的大白菜要做好适当的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促进幼苗的生长。
五、田间管理1. 在大白菜生长的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追肥,一般可以选择氮、磷、钾等元素的复合肥进行施用。
其中,氮肥可以促进叶菜的生长,磷肥有利于幼苗的根系生长,钾肥对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有一定的作用。
2. 控制病虫害,定期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避免病虫危害对大白菜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3. 对大白菜进行适当的整枝和除草,保证菜叶的通风透光,避免杂草的竞争。
六、采收与贮藏1. 采收时要选择在气温适宜的情况下进行,避免高温时段采收,以免影响大白菜的口感和贮存性。
2. 采收后要及时进行清理整理,去除黄叶、老叶等,提高商品性和经济效益。
Z a i p e i j i s h u海伦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65万亩,其中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包括十字花科蔬菜及菇娘、青椒、茄果类蔬菜等,在经济作物中白菜的种植面积较大,占整个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5%以上,主要是为了满足海伦城区及乡镇80万人口的餐桌的需求。
大白菜原产地就在我国,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可炒着吃还可以生吃、冬季腌渍酸菜等,白菜是百姓餐桌的主要蔬菜。
海伦市具有寒地黑土、天然富硒的优质,生产出的白菜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品质,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深受百姓的喜食。
1、茬口安排在海伦市可进行大白菜反季节种植,安排两个茬次。
第一茬,播种时间为3月中下旬,采用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模式,育苗苗龄不超30天。
定植时间为4月25日左右,上市时间为6月15日左右。
第二茬,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定植时间为5月中旬,上市时间为6月30日左右。
采用可降解、无残留地膜覆盖栽培。
针对8月下旬至9月中旬空挡期,可利用早西葫芦、油豆角后茬,采用露地直播方式种植。
播种时间为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上市时间为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
秋茬白菜采用露地直播方式种植。
播种时间为7月下旬,上市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
2、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要求,要求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的轻沙壤土或黑壤土及轻黏土均可,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土壤ph 值在65~7.5左右。
3、品种选择要选择优质、抗病的非转基因品种。
储藏用秋白菜品种选用生育期不应超过85天。
选用的杂交种要有高纯度、高净度、高发芽率、含水量低,达到做种子的标准即可。
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2的要求。
4、育苗技术营养土配制:选择肥沃田土、腐熟的优质农家肥,过细的炉灰,按照6:3:1,将肥和土掺拌均匀过筛。
然后装钵题,营养钵选用直径为8×8厘米的营养钵,装的营养土不用太满,播种前浇透水,待水渗下后保证钵中营养土距离钵顶为0.5厘米即可。
大白菜越冬露地制种关键技术大白菜为山东省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用种量多。
大白菜常规制种一般采用阳畦冷床育苗,费工多,投资大,且产量低而不稳,籽粒饱满度差,千粒重低,种子质量差。
而采用露地越冬制种技术,产量较常规制种增产10%以上,采收期提前7--10d,能避开当地麦收繁忙季节,又能为种子销售争取时间,大大提高了制种效益。
但该项技术只适用于与鲁南气温相近(冬季最低气温在-12℃以上)的地区,并需在露地加盖覆盖物,才能确保安全越冬。
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一、培育壮苗1.细整苗床选择地势平坦,有排灌条件且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肥沃地育苗,每667平方米制种田需35--40平方米苗床,其营养土按6份肥沃土、4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优质圈肥最好)的比例配制,每个标准苗床再加1kg磷酸二铵充分拌匀、搂平、踩实。
同时做成0.7--1.0m宽、10m长的畦4--5个,以便父母本按1:1或2:1使用。
另外苗床土下层可铺一层草木灰或炉灰以便起苗。
2.适期播种适期播种是培育壮苗的重要环节,不同品种其父母本播期往往不同,可根据品种(双亲)特性错期播种。
早熟品种9月底--10月初,“秋分”前后播种,中晚熟品种9月上旬至中旬播种。
一般在“霜降”前后,苗龄30d左右时移栽,植株为6--8片叶。
各地可根据当地气候确定具体播期,根据父母本比例,决定播种面积。
播种前苗床应浇一次透水,待水下渗后,按8cmx8cm划成方块,把种子单粒点播于方块中央,然后盖细土0.5cm左右,最后为防治地下害虫,每畦撒毒土或毒谷100--200g。
3.苗期管理苗期管理对后期产量影响很大,因此要加强管理,不能掉以轻心。
齐苗后要及时用喷壶喷一次水,然后适时划锄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并注意拔除杂草,适时防治病虫害。
在苗长到2叶1心时进行一次去杂,并去掉病株、劣株、弱株。
根据虫情可用3000倍菊酯类农药防治蚜虫、菜青虫等,适时浇水1次。
二、选好制种田,施足基肥大白菜杂交种的双亲材料为自交不亲和系,属虫媒传粉植物。
露地大白菜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大白菜是辽宁地区秋季传统种植的蔬菜品种,是辽宁露地种植面积较大的蔬菜作物。
目前,辽宁一些地区大白菜仍以传统的“单垄,直播,沟灌”栽培模式为主,大量依赖人工,且水资源耗费严重。
一方面,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加剧和用工成本逐渐攀升,以及土地流转集中面积的快速增加,亟须研究和发展露地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另一方面,辽宁地区水资源相对短缺,减少蔬菜栽培等农业生产用水是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关键。
鉴于此,近年来辽宁地区大力推广一种基于机械化和集约化的露地大白菜栽培生产新模式,实现了集约化育苗,机械做畦、铺设滴灌管、覆膜、移栽,双行小高畦栽培以及水肥一体化管理。
生产实践表明,应用露地大白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平均每亩仅栽培环节可较传统生产模式减少3.8个用工量,用水量降低54.5%,净菜产量提高14.7%。
现将露地大白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市场需求,选用抗病、耐寒、高产且耐贮藏的中晚熟品种,如秋杂2号、北京新三号、京秋一号、津绿75号、辽白12、辽白21等品种。
二、穴盘育苗机械化移栽主要采用投苗的方式,因此配套采用的穴盘育苗环节尤为重要。
要求穴盘苗健壮,长势整齐一致,大小以可顺利通过投苗通道为宜,且幼苗根系较发达,以保证包裹其根部的基质紧实,从而有一定重量才能沿投苗通道下落进入预定定植穴。
1.播种时间。
结合具体天气情况,辽宁地区大白菜秋季露地直播一般在立秋(8月8日左右)“前三后五天”播种,穴盘育苗播种时间应比露地直播提前7天左右,可在7月底到8月初之间播种。
2.基质配制。
可采用富含营养的育苗专用基质,一般以草炭土或泥炭土为主,因育苗时间较短,一般无需再额外添加营养物质。
根据基质种类和来源不同,单张标准穴盘一般可承装基质3~5升。
3.装盘播种。
推荐采用105孔标准穴盘,可提前向干基质浇水并拌匀,使基质含水量达到50%~60%,既可防止基质过干容易浮尘,也易于保证基质内部潮湿利于种子萌发。
露地大白菜种植技术
露地大白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品种,适合在春、秋两季进行种植。
以下是露地大白菜种植技术的基本步骤:
一、选地和翻耕
露地大白菜选种的土地要求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不宜在荒废
或连作菜地上种植。
土地需要提前翻耕,深耕15-20厘米左右,使土
壤疏松、排水良好。
二、施肥
在翻耕后,按需要施入有机肥、复合肥或其他肥料。
肥料的使用量和
种类需根据土地情况和植物需要进行合理调配,一般肥料使用量控制
在5-8公斤/平方米。
三、选苗和栽种
在育苗期,要注意保持苗床的湿度和温度,定时通风和浇水。
选用健壮、生长良好的1-2个月大的苗子,每平方米栽种30-40株左右,栽
深以保持苗心就好。
四、管理与防病虫害
应加强管理,及时除草、追肥、浇水等,同时防治常见的病虫害。
比
如常见的白菜霜霉病,可选用防治霜霉病的药剂,每隔7-10天喷一次
防治药剂。
五、收获
露地大白菜生长期约为2个月左右。
在生长好的情况下,可适时收获,一般根据头部成形即可收获。
收获后及时清洗、分类、贮存。
总之,露地大白菜种植需要综合考虑土壤和气候等因素,科学施
肥管理,注意病虫害的防治,才能取得丰收的好成果。
露地春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摘要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露地春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菜农生产。
关键词春大白菜;露地;栽培技术;江苏省靖江市
靖江地区大白菜多在秋季栽培,春季栽培的较少。
随着蔬菜品种周年供应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白菜周年供应需求愈来愈迫切。
另外,春大白菜具有省工、占地时间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也愈来愈受到农民朋友的青睐。
但在春季栽培时,由于受到不利气象因素的影响,在其生长过程中,会出现生理障碍和病虫害等栽培难关,造成减产和毁产的严重损失。
因此,确保早春大白菜正常生长,达到高产、稳产尤为重要。
现将露地春大白菜高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择适宜品种
春播大白菜必须选择前期耐低温、后期有一定的耐热性、生长期短的早熟专用品种。
目前在生产上应用较好的品种有日本的春大将、韩国的阳春和强势、荷兰的春速优、山东的天正春白一号等。
2适期育苗
大白菜属种子春化型作物,播种过早,气温偏低,种子易通过春化,出现未熟抽薹现象,并有幼苗受冻的危险;播种过晚,夏季温度过高,难以形成叶球,而且后期虫害也严重,伴随着雨季来临软腐病发生也很严重。
因此,选择合适的播期尤为重要。
生产上为了保证幼苗期有较高的温度,一般采用保护地进行育苗。
根据靖江地区气候特点,一般在3月中旬采用营养钵育苗。
育苗时,要1次浇足底水,避免频繁补水降温或引发病害。
3苗床管理
苗期管理的关键是温度。
育苗期间要控制最低温度不低于13~15℃,防止幼苗过早通过春化。
白天高于20℃时,要及时通风降温防徒长,移栽前根据苗情适时通风炼苗。
4整地作畦
土地应在冬前翻耕晒垡,早春化冻后施入腐熟优质的有机肥45~60t/hm2、复合肥300~375kg作底肥,再浅翻耕1次,使肥土掺和均匀。
然后作畦,畦宽约100cm,长约7m,畦沟距25~30cm,以便于浇水和管理。
5定植
苗龄20d左右,即4月7~10日定植,定植时间以晴天下午或阴天为宜,以减轻幼苗的萎蔫程度。
春大白菜开展度小,叶球不大,合理密植有利于高产,后期还可遮荫降温,一般株行距33mm×33cm,栽植 6.75万株/hm2左右。
当外界气温稳定超过13℃时,夜间最低温度仍会低于10℃,大白菜还会进行春化,引起抽薹,如定植后用地膜覆盖,温度就可提高2~5℃,能有效地减少大白菜的早期抽薹率。
同时覆盖地膜后,可起到保水作用,减少因浇水造成的降温;后期还可减少田间杂草危害,并降低生长后期的田间温度,有利于大白菜形成紧实的叶球。
6田间管理
春大白菜生长期短,不宜蹲苗,要肥水猛攻,一促到底。
浇水的原则是前期少浇,后期多浇。
在前期地温较低,少浇水可以避免降低地温,有利于大白菜根系生长;后期多浇水,能够充分供给大白菜包心时对水分的需要,但每次浇水时要注意浇水质量,水量不可过大,以免发生腐烂。
定植2~3d后,可轻浇1次缓苗水,浇水时间以中午为宜。
莲座期大白菜生长发育较快,加上气候干燥降雨少,土壤蒸发量大,不宜过多地控制水分。
但浇水量亦不可过多,以免降低地温。
开始包心时缺水最为不
利,一般隔4~5d浇水1次,并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灌溉。
为了避免软腐病的蔓延,特别要控制浇水量,切忌大水漫灌。
肥料上除施用基肥外,还应早施追肥,进入莲座期后追施尿素150kg/hm2左右,结球初期施尿素150 kg/hm2左右,施肥一般结合浇水一起进行。
7病虫防治
春大白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
霜霉病可用双抗800~1 000倍液、菌立灭800~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霜霉灵500倍液或杜邦克露液800~1 000倍液等防治。
病毒病可喷施50%灭菌成1 000倍加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或抗毒丰300倍液加田星细胞分裂素500倍液防治。
软腐病可用冠菌清1 000倍液或50%代森锌500倍液防治,或用农用链霉素150~200倍液浇灌病株。
如拔除病株,可用石灰粉对病穴土壤消毒。
病重田块可根据不同杀菌剂性能复配混合液交替防治。
蚜虫可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啶虫眯1 000~1 500倍液防治。
菜青虫和小菜蛾可用青虫菌500倍液、苦参碱500~1 000倍液、2.5%功夫乳油3 000倍液或5%抑太保1 500倍液防治。
8适时收获
春大白菜收获越迟,抽薹的危险越大,部分植株可能受低温影响而通过春化,但仍能形成叶球,在外观上与未通过春化的植株一样。
如采收过晚,这部分植株可能花薹伸出于叶球外面而不能形成商品。
另外,采收过迟,遇高温或多雨易引起叶球开裂和软腐病为害。
因此,应仔细观察短缩茎的伸长情况,在未抽薹或虽轻微抽薹但不影响食用品质前收获,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