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春天大白菜栽种技术1、选择地块、倒茬轮作、减少病虫害发生选择无污灌史、无农药残留、周边环境好,上风头无“三废”污染源,排灌方便且耕层肥饶的地块作为无公害春大白菜生产田。
用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最好推行 2-3 年轮作制度。
防止同样的病虫害浸染。
2、采纳抗病虫品种,减少农药施用量选耐低温、抗抽苔,耐病虫害、高产优良、早熟、商品性好的春天专用品种。
如陕春白 1 号、鲁春白 1 号、春大将、春黄、强春、新金刚夏等杂一代种子。
抗病优秀品种的使用可大大减少喷药次数,降低农药残留量。
3、洁净田园,精美整地,减少或消灭病虫源在前茬收获后和栽种前将黄、老病叶及残枝,实时清出田间,予以深埋或销毁,除去病虫越冬或转主寄主的滋长,以减少病虫基数。
在越冬前,对菜田进行深耕、冬灌,既可改进风化土壤,又可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及越冬害虫。
开春后联合整地,重施基肥每 667m2施入充足腐熟的鸡粪肥 2000~2500kg,高效复合肥 30kg,尿素10~15kg。
而后整地作畦,做到地面平坦,土碎无坷垃。
采纳平畦或高畦覆盖地膜种植。
一般畦宽 1m,高 10~15cm,畦沟宽 25~30cm。
每畦种 2 行,行距 50cm,株距 30~40cm,每 667m2栽苗 3000~3500 株。
4、合时播种,科学定植,实行初期保温种植,防备病虫侵入和为害4.1 合时播种播期选择,主要依照品种冬性强弱,当地气温变化规律和种植设备条件。
不一样春大白菜品种耐抽苔性和生育期存在必定差别。
如春大将、强春等冬性明显比陕春白 1 号、鲁春白 1 号强,但生育期均稍长。
对这些冬性强,生育期稍长的品种,可早播。
不一样的种植方式有不一样的播期。
据试验,在正常天气状况下,陕西关中地域,利用加温温室或塑料大棚内扣小拱棚育苗,定植在塑料大棚种植的播期为2 月上旬。
用加温温室育苗,露地小拱棚定植或小拱棚内覆膜直播的播期一般在 2 月中下旬。
这类方式投资少,上市早,广泛采用。
大白菜怎么种春季、秋季白菜高效种植技术大白菜是冬春季非常重要的蔬菜,是家庭膳食、外销出口、制作酸菜、泡菜必备的原材料,也是很多合作社、企事业单位、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品。
本文将介绍大白菜的种植技术,包括春季和秋季的生产技术方案。
春季大白菜高效种植技术春季大白菜生长周期为70-80天,生长温度在10-20℃之间。
春季是大白菜的旺季之一,但春天气温波动大,注意春夏之间的气温过渡,不宜提前大面积出苗。
前期准备选好生产用地。
底肥是促进大白菜生长的必需营养物质,应根据土壤性质做出评估,选择合适的底肥。
在一般酸性土壤上种植时,应施1-2吨/亩腐熟有机肥,有机肥的选择应根据农户自家的资源情况和农田土壤的肥力状况来决定。
选种好适合种植当地的大白菜品种。
播种1、筛选好春季大白菜的种子,将其用水浸泡,待其膨胀后晾干,这样能让其保证出苗率;2、在早晨或夕阳余晖时进行春季大白菜的种植,能够减少温度对大白菜种植的影响,并且有利于大白菜种子萌发;3、移植成长的春季大白菜需要保湿,提高环境温度,可选用地膜覆盖、喷雾保湿等方式进行。
1、早期病害防治。
春季大白菜在成长期间最容易发生的病害就是幼嫩叶片受到的寒刺噎、炭疽、疮痂病等病菌的影响,产生的症状有叶片随后开始发黄、干枯,最终导致植株的死亡。
因此,在成长初期需要注意及时清除病植、病虫等有害生物,及时喷洒杀菌剂,对大白菜进行预防和防治。
2、中期清洁防治。
成长期中期,春季大白菜需要检查幼苗是否受到蚜虫、粉虱等害虫的侵扰。
此时,可用农药进行喷雾、拖地等方式进行清洁防治,保护春季大白菜生长。
秋季大白菜高效种植技术秋季大白菜的生长周期与春季大白菜相当,生长温度在20℃左右,但秋季寒冷干燥的特点不利于大白菜的生长。
前期准备选好生产用地。
秋季大白菜对耕作层的粘性较高,应选择深耕、翻耕、施足最优的肥料。
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少、肥力较差的土壤应做足底肥工作,秋播大白菜适合在全年的春季进行中耕、施肥、整地等工作。
富春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富春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做畦、栽植、大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富春大白菜;栽培技术;高产大白菜亦称结球白菜或包心白,大白菜的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并且耐贮藏运输,厦门市翔安区年种植面积超过700 hm2,总产量达4.0万~4.5万t,是当地的重要蔬菜之一,已成为新圩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富春大白菜是厦门振闽种苗有限公司引进的新品种,耐寒,耐抽薹,适合当地秋冬和早春种植,表现出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2]。
富春大白菜叶球圆柱型,株型矮桩型,叶片合抱,抗病性强,生长势旺盛,单球重3 kg左右,产量达67.5~82.5 t/hm2,最高达97.5 t/hm2。
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整地做畦富春大白菜不宜连作,一般以黄瓜、四季豆、豇豆、番茄为前作。
根据富春大白菜根系比较浅、对土壤水分和养分要求高的特点,创造适宜于根系发育的土壤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在整地过程中,必须做到深耕细耙,这是保证丰收的重要环节。
在整地的同时,要施用有机质肥料作为基肥,一般可施用质量较好的厩肥22.5~30.0 t/hm2(或堆肥30.0~45.0 t/hm2)、草木灰1 500 kg/hm2、钙镁磷750~1 125 kg/hm2。
富春大白菜对土壤水分要求高,但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则影响根系发育,尤其在排水不良的土壤中,常常引起根系变褐或发黑,致使大白菜不能正常生长。
因此,做畦时必须重视排水问题。
地面潮湿,容易发生软腐病和霜霉病。
平畦栽培,既不便于排水,也不适于引水灌溉,所以栽培上一般都采用高畦栽培形式[3]。
2栽植富春大白菜是产量高的蔬菜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需要从提高群体产量和单株产量2个方面努力。
因此,合理密植是增产的中心环节。
行株距的大小,应与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种植方式等结合考虑。
为了便于管理及通风透光,增加单位面积种植的密度,可按连沟90 m做畦,在畦面种植2行白菜,株距35 cm,栽植6.00万~6.75万株/hm2。
春季大白菜的栽培管理技术
春季是大白菜的主要种植季节,也是大白菜生长的最佳时期。
以下是春季大白菜的栽培管理技术:
1. 土壤准备:春季大白菜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在种植前应先进行土壤的改良。
可在秋季或春季前进行深翻,加入适量有机肥和磷酸钙,调整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2. 种植方法:大白菜宜采用移栽的方式进行种植。
在苗床上进行播种,待幼苗长到3-4叶时,进行移栽。
移栽时应注意株间距,一般为30-40厘米,保持适当的通风和光照,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3. 浇水施肥:大白菜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应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情况进行适量的浇水。
在生长前期应加强追肥,以硫酸铵、尿素等氮肥为主,促进生长。
中后期应逐渐减少氮肥的施用,增加磷、钾肥的供应,保持叶片的绿色和质量。
4. 病虫害防治:大白菜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霜霉病、黑斑病、白菜蚜、菜青虫等。
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清除病虫害的来源,加强通风和日照,合理施用农药和生物防控剂等。
总的来说,春季大白菜的栽培管理技术关键在于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适当的灌溉。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大白菜的生长和高产。
- 1 -。
白菜种植如何稳产又高产高产大白菜的秘方是什么白菜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之一,种植白菜既易于操作又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深受农民朋友的青睐。
要保证白菜的稳产和高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秘诀。
1.土壤选择与改良白菜对土壤肥沃、疏松、保湿和排水良好的环境要求较高。
因此,在选择种植地之前,要寻找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砂质土壤或壤土。
如若土壤质量较差,可选择进行改良,加入腐熟的有机肥料或者翻耕高青绿肥。
2.掌握合适的种植技术(1)选择优良品种:选用具有抗病虫害、耐贮性与适应性强的品种。
常用的品种有京文白菜、慈县白菜等。
(2)适时播种:白菜种子喜欢较高的温度才能破土而出,避免连续降雨和强烈的阳光,通常建议在气温在12-25摄氏度时适时播种。
(3)合理密度与行距:根据品种选择合理的密度与行距,一般在10cm×10cm至40cm×40cm之间,可以根据地区气候、土壤条件和种植方式进行调整。
(4)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在种植初期可以使用磷钾复合肥进行底肥,之后进行分蘖期和膨大期的及时追肥,同时可进行叶面喷施可溶性氮肥。
(5)合理灌溉:白菜生长期间需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度,但不可过度浇水,以免引起病害的滋生。
可以根据土壤湿度进行定期浇水或者滴灌。
3.病虫害的防治白菜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白菜黄叶病、舞毒菇病、菜青虫等。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预防,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侵袭。
4.及时采收和保鲜白菜的采收和保鲜也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白菜达到适宜采收的时候,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采摘,避免损伤白菜。
采收后,及时进行冷藏或雾状冷却,以提高白菜的保鲜性。
总之,要稳产又高产种植白菜,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并进行改良;掌握合适的种植技术,包括选用合适的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度与行距、合理施肥和灌溉;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并在采收和保鲜环节上加以注意。
只有全方位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实现白菜的稳产和高产。
春季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朮作者:鞠志光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2年第15期1、整地选好地块后,首先要清除田间的残株、烂叶和杂草。
以消初期病原,然后及时耕地晒垡,使土壤休闲一段时间,以改善土壤结构,消灭土中的病虫害。
我县大部分地块盐碱含量较高,为了减轻返碱,一般采用平畦栽培,在播前2—3天把地整成长10米左右,宽1米左右的平畦待播。
非盐碱地块,可做成小高垄,在高垄上播种,这样即使便于排水,又可预防软腐病的发生。
2、施基肥积肥包括底肥和种肥。
底肥是在翻耕整地前施人的肥料.大白菜为高产蔬菜,生长速度快,需肥量大,因此,在整地前要施足底肥,尤其是种植晚熟品种,比如“津绿75”“津绿80”,其生长期长,生长量大,需肥量大,更应该注意底肥的施用。
底肥量的多少要根据土壤、前茬作物的吸肥量和底肥的质量来定。
一般每亩可用质量好的积肥或堆肥3~4吨、过磷酸钙20公斤,两者混合均匀作为底肥施人。
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应酌情增施有机肥。
3、品种选择:大白菜品种较多,目前有国产的也有日本、韩国的种子,应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选择种植的品种。
北部地区选择国产品种如北京小杂系列、烟杂系列、青杂系列大黄心等品种。
4、播前种子处理:为提高科,子发芽势,在播种前可以将种子晾晒2~3天,每天2~3个小时,晒后放在阴凉处散热。
此法可以提高长期贮藏后种子的活力。
荮剂拌种:为厂防治霜霉病、黑腐病等种子带菌的病害,可采用种子量的0.3%~0.4%的瑞毒霉、百菌清、福美双或代森锰锌等药剂拌种;为了防治软腐病可采用种子重量1%~1.5%的农抗751可湿性粉剂拌种。
5、适期播种春种大白菜的播种期非常重要。
播种过早,外界气温过低,不利于发芽出苗和幼苗生长,使幼苗长时间处在低温下,反而有利于抽薀。
播种过晚,后期温度过高,对结球不利。
因此,应根据当时的气候条件,严格掌握播种期。
原则是在口平均气温达到13℃的日期前15天,即为适宜的播种期,也就是说,播种后,大白菜在日平均气温13℃以下生长的时间不超过15天,就不容易发生未结球先抽薹现象。
大白菜春季栽培高产技术_白菜
2大白菜在我国被广泛栽培,但春季栽培极容易出现抽薹、夏季腐烂,发生病害,虫害较重等问题。
现介绍栽培技术如下:1、确定适宜苗龄大白菜叶球一般由35-70片叶组成。
而这些叶原基的分化大约在8片真叶展开时完成。
8片真叶的展开在春季里大约需1个月左右时间。
如果育苗期过长,栽到地里成活率会降低;如果不足叶移植,又会影响叶芽的分化,导致过早形成花芽、抽薹。
经30株取样调,”春夏王品种叶球叶片数在48-59片叶之间。
这样既避免了育苗期太长而造成的成活率降低,又避免了育苗期短影响分化足够的叶球叶片数。
2、强化田间管理春播大白菜田间管理不同于秋季栽培,整个过程强调一个”保字。
3.1育苗床床土配务讲求”肥、”温、”细、”松。
采用2/3非十字花科园田土、1/3腐熟厩肥,加0.2%二铵的营养土配方,过筛装床,为培育壮苗打下了良好基础。
3.2定植时全部采用地膜覆盖技术。
每亩施农家肥4000千克,二铵15千克,行株距0.5x0.4米。
3.3定植水后待地面见湿见干马上浇缓苗水。
整个生长过程中不蹲苗。
保持田间见湿见干。
定植1个月后追尿素1次,每亩10-15千克。
3、病虫害防治本试验经调查软腐病只有第一期(4月8日育苗,5月10日定植)有轻度发生,第二期及第三期几乎没有此现象。
采用农用链霉素150毫克/千克喷雾防治。
霜霉病发病则呈现前重后轻的趋势。
采用代森锰锌600-800倍液或可杀得400倍液喷雾防治。
高产大白菜的种植技术
大白菜是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高产大白菜的种植技术对于农民来说非常重要,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1. 土壤要求:大白菜生长喜欢透气、保水、肥沃的土壤,所以在选择种植地点的时候,要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并且要在种植前进行充分的施肥和耕作。
2. 种子选择:大白菜种子的选择非常重要,要选择坚实、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并且要在种植前进行处理,如浸泡、烘干等。
3. 播种时间:大白菜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所以在北方地区的话最好在早春进行种植,南方地区的话可以适当延迟,一般在气温达到15℃左右时进行种植。
4. 种植方法:大白菜的种植方法有直播和育苗两种,其中育苗比较常见。
先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1-2小时,然后放入育苗盘中,待种子发芽后再移植到地里。
5. 管理方法:大白菜的管理方法主要包括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
在生长初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营养吸收;中后期要适当施肥,提高产量;同时要定期松土和除草,保持环境整洁。
总的来说,大白菜的种植技术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好以上几点,就可以获得高产的收成。
- 1 -。
春种大白菜的时间及主要高产措施春种大白菜是利用大白菜的株型、叶片结构、抗性强、可以在高温、低温条件下高产稳定而占有市场份额的耕作制度。
春种大白菜的时间在正月十五(农历,也就是2月18日左右)种植。
因为春种大白菜的播种时间很早,要掌握适合的农事活动,利用良好的农气和土壤开实,确保高产。
1、土壤处理。
春种大白菜要种植到深耕翻垄之地,可以改善土壤生命力,刺激土壤气体交换,使其handle推进,为种植奠定良好基础。
它能够在温度升高看法有效地控制大白菜土壤中不利因素,并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2、施肥。
春种大白菜要施用以氮、磷和深土有机肥料为主的肥料,能提高土壤养分的含量,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从而提高收获量。
具体而言,每公顷肥料应分别施用氮肥125公斤,磷肥50公斤,有机肥250公斤,薄膜不宜行防滴水施用,避免过量施肥。
3、播种。
春种大白菜种子要在寒冷的土壤温度为3度以上时进行种植,以维护其种子的出苗和生长,否则会影响大白菜的生长。
种子苗应在适当的深度下播种,一般种植在4-7厘米深,在种植的同时,应喷施农残除剂,把好种子苗的出苗条件,避免种子苗受病害的侵害。
4、水分管理。
要在种植初期对水分进行良好的管理,因为一旦种植成功,大白菜会吸收大量降雨,并消耗土壤水分,而水分消耗和供给仍然完全不平衡,从而直接影响大白菜的生长。
特别是在播种的早期,需要少量的降水量,而且要维持土壤的中性状态,合理增湿和减少灌溉,同时要在干旱中密封垄地,以保护土壤水分,并且在温度较低时保护大白菜免受低温和夜盘冻害。
5、施用保护剂。
应在大白菜种植时喷施一定的化学保护剂,以防止早熟病害出现,特别是施用抗锈剂处理,可以有效地延缓锈病发生。
另外,应在苗期及花后小叶接穗期对大白菜进行喷施杀虫剂,减少害虫的侵害。
通过上述几点,可以为春种大白菜高产提供可靠的措施。
首先要提高耕地的质量,施肥充足;其次要为大白菜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正确的播种技术,正确的灌溉管理,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最后,要做好地豆作物的早熟,以保证大白菜的高产。
富春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富春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做畦、栽植、大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富春大白菜;栽培技术;高产
中图分类号s6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070-01
大白菜亦称结球白菜或包心白,大白菜的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并且耐贮藏运输,厦门市翔安区年种植面积超过700 hm2,总产量达4.0万~4.5万t,是当地的重要蔬菜之一,已成为新圩镇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富春大白菜是厦门振闽种苗有限公司引进的新品种,耐寒,耐抽薹,适合当地秋冬和早春种植,表现出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2]。
富春大白菜叶球圆柱型,株型矮桩型,叶片合抱,抗病性强,生长势旺盛,单球重3 kg左右,产量达67.5~82.5 t/hm2,最高达97.5 t/hm2。
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整地做畦
富春大白菜不宜连作,一般以黄瓜、四季豆、豇豆、番茄为前作。
根据富春大白菜根系比较浅、对土壤水分和养分要求高的特点,创造适宜于根系发育的土壤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在整地过程中,必须做到深耕细耙,这是保证丰收的重要环节。
在整地的同时,要施用有机质肥料作为基肥,一般可施用质量较好的厩肥22.5~30.0 t/hm2(或堆肥30.0~45.0 t/hm2)、草木灰1 500 kg/hm2、钙镁磷750~1
125 kg/hm2。
富春大白菜对土壤水分要求高,但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则影响根系发育,尤其在排水不良的土壤中,常常引起根系变褐或发黑,致使大白菜不能正常生长。
因此,做畦时必须重视排水问题。
地面潮湿,容易发生软腐病和霜霉病。
平畦栽培,既不便于排水,也不适于引水灌溉,所以栽培上一般都采用高畦栽培形式[3]。
2栽植
富春大白菜是产量高的蔬菜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需要从提高群体产量和单株产量2个方面努力。
因此,合理密植是增产的中心环节。
行株距的大小,应与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种植方式等结合考虑。
为了便于管理及通风透光,增加单位面积种植的密度,可按连沟90 m做畦,在畦面种植2行白菜,株距35 cm,栽植6.00万~6.75万株/hm2。
3大田管理
3.1中耕锄草
在浇水或雨后适时中耕,防止地面板结,促进土壤通气,并清除杂草。
前期中耕应浅,一般以锄破表土为宜,忌中耕伤根。
成苗之后,进行中耕除草,需掌握远处宜深、近苗宜浅的原则。
用深沟高畦栽培者应锄松沟底和畦面两侧,并将所锄松土培于畦侧或畦面,以利于沟路通畅,便于排灌。
覆盖地膜栽培的不必中耕[4]。
3.2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是富春大白菜丰产的关键,必须了解各个生长时期对水肥的要求,进行正确的管理。
3.2.1富春大白菜对养分的吸收状况。
富春大白菜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以钾最多,其次是氮,磷最少。
对三要素的吸收,随着植株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以整个生长期的吸收总量为100%计算,则刚发芽期吸收量为0.01%,幼苗期为0.43%,莲座期为10%
左右,结球期为89%左右。
大白菜不同的生长时期,对三要素的吸收比例也有变化,大体上是在结球期以前吸收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
进入结球以后,氮、钾吸收量较多,而对钾的吸收超过氮,对磷的吸收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仍然相对较少。
3.2.2富春大白菜各生长时期的水肥管理。
①幼苗期。
幼苗期的植株生长总量不大,对水肥的需要量相对较少。
但是其根系不发达,吸收水肥的能力弱,适时满足幼苗期的水分要求,对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十分重要。
在破心之际,追施腐熟的稀薄粪液1次;在定苗后或移植成活后施发棵肥,开沟施浓粪肥并配合磷钾化肥。
②莲座期。
从这一时期开始是生长的重要时期,加强莲座期的水肥管理,是创造丰产的关键。
一般在定苗或定植缓苗后,在行间或株间开穴或小沟追肥,约施粪肥22.5 t/hm2、尿素157.5~225.0 kg/hm2,然后灌水1次。
在莲座期增加施氮量,并配合适当的磷、钾肥,结合灌水,既促进了叶片生长,也控制了徒长,以提高抗性。
③结球期。
结球期是产品形成时期,如果这时脱肥往往结球不紧实,影响产量和品质。
结球期的肥水管理,重点在结球始期和中期,即“抽筒肥”和“灌心肥”,这2次施肥都要用速效性肥料,并需提前施入。
一般在开始包心时立即追肥,施硫酸铵150~225 kg/hm2或尿素
75.0~112.5 kg/hm2+氯化钾75 kg/hm2。
在收获前10 d停止灌水,以免叶球含水量过多不耐贮藏。
3.3病虫害防治
对富春大白菜危害性大的有软腐病、霜霉病和病毒病。
在防治这些病害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治其他病虫害,如软腐病绝大多数是由叶帮基部受伤或由炭疽病等腐烂引起的。
黄曲条跳甲、菜螟、菜青虫和一些地下害虫,口腔和体内均带有软腐病菌,虫害发生后,除直接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外,并伴随病害的流行造成严重减产[5-6]。
黄曲条跳甲多发生在破心前后,子叶受害轻则影响幼苗生长,重则引起死亡。
可用90%敌百虫、50%马拉松乳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
在耕作管理上,主要是清洁田边和路边杂草,深耕炕土,消灭虫卵(下转第72页)
(上接第70页)
和幼虫。
菜螟在南方各省危害严重,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可用80%敌敌畏1 500~2 000倍液喷洒。
团棵以后,蚜虫大量发生,除了直接为害植株外,同时也是病毒传播者,其繁殖能力强,发育快,必须早治,可用一遍净或大功臣1 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6 000倍液喷洒防治。
进入结球后,斜纹夜蛾开始危害,是暴发性害虫,钻入叶球后,药剂防治困难,需在初孵幼虫群集危害时防除,菜青虫等也发生危害,可用含活孢子100亿个/g以上的杀螟杆菌或青虫菌粉与90%敌百虫,按2∶1混合后对水配成1 500倍液的比例喷洒防治。
4参考文献
[1] 刘宗立,应芳卿,王从亭,等.大白菜夏季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6(4):69,129.
[2] 朱永清.大白菜夏季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8):18.
[3] 吕霞,魏澜涛,张渊,等.大白菜无公害生产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3):40-44.
[4] 张慕华,王兰英.春季大白菜栽培技术要点[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7(4):33.
[5] 莫慧机,陈家旺,潘启日,等.大白菜夏季反季节无公害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5(4):97-98.
[6] 李秀英,张艳茹,孙立,等.大白菜春季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