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03.40 KB
- 文档页数:2
2012年第03期
(总第265期) 吉林农业
JILIN AGRICULTURE NO.03.2012
(CumulativetyNO.265:
对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魏小雨
(吉林市丰满区二道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吉林132000)
摘要:东北地区是大白菜的主产区,也是主消费区。每年秋冬季节,各家各户都会批量购买贮藏大白菜。文章主要探讨大白菜 在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希望广大农业能够结合实践进行应用,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
关键词:大白菜:栽培技术;高产 中图分类号:¥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一03—0127—2
大白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我国北方地区,尤其
是东北、华北地区,冬季百姓餐桌上的主要蔬菜来源。因此提高
大白菜的产量、质量,既可以使菜农得到好的收益,又可以使百 姓受益。而实现大白菜优质高产,需要以科学种植方法为指导,
以下对秋大白菜的栽培技术作以探讨。
1选择优良品种
大白菜选种应选用适宜本地栽培、抗病性好、品质优良、
产量高的品种。购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的种子,认准品
牌商标,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另外还要注意选种时,最好选
择新培育出来并通过示范生产的适合本地栽种的高产抗病品种。
因为长期选用同一品种,容易引起种性衰退、抗病性减弱。还有 新品种的主要性状和产量都会较老名牌品种有所提高,所以适时
选用新培育的优良品种是提高产量、增强对病虫害防治的正确方
法。 2整地施足底肥
栽培大白菜应选择土层深、地势平、排灌好的肥沃土壤。适
宜轮作,可选择与瓜类、豆类、马铃薯、小麦、蒜、葱、韭菜之 间进行轮作,但一定要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之间进行轮作,这样
易促发病虫害。前茬庄稼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地,翻耕晒垡。
田地经暴晒后,在整地前,应施以底肥,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
主,建议每亩使用人尿粪1200公斤或动物粪5000公斤。仔细翻耕
后,进行整地做垄。整地时,要保持土地的平整,如果地势高低 不一,就会引起灌溉不均。高处苗浇不上水,会引起病毒病,还
会影响长势,造成发棵结球不好;低处常积水,会导致秧苗生长
缓慢,还会产生软腐病和黑腐病。所以不可轻视平整田地,要引 以重视。 由于大白菜有发达的平行侧根和网状分根,所以根系多分布
于浅土层,为了增加根系在深土层的分布,同时促进根系在浅土
层更加密集。所以整地时要深翻精整,大白菜栽培要采用高垄,
垄高l5—20cm,垄距65cm。采用高垄利于根系生长,受光面加大, 利于同化产物累积;而且易于排灌,利于调节土壤水分;可以增
加田间通风透光性,利于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
3适时进行播种
适时播种是大白菜高产栽培的重要条件。因为大白菜对播种
期的要求十分严格。如果播种过早,气温高,病虫害危害加重;
如果播种过晚,适宜生长的时间不够,结心不实,影响产量与品
质。一般“中晚熟品种在7月2O日左右播种,不可晚于25日;早熟
种7月24日左右播种,不晚于28日” 。播种温度不得低于16"C, 不得高于28℃。对于有特殊说明的品种,应当遵循品种说明的时
间进行播种。 在播种前要进行药剂拌种,“用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或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量的0.3%拌种,预防霜霉病、炭疽
病等真菌病害。用菜丰宁或专用种衣剂拌种来防霜软腐病和黑腐 病拌种。” 并进行地下害虫的防治“每亩用1%敌百虫粉剂3—4千
克,或50%辛硫磷1千克加细土10千克掺匀,顺垄撒入沟内,可防 治地下害虫。” 。
大白菜播种方式主要是直播,直播又分为条播和点播两种方
式,点播比条播省种。条播是在垄上开约lcm深的浅沟,顺沟均匀
撒下种子,然后覆土、略压。点播是按预定的株距开0.6-lcm的浅 穴,每穴点播7一l0粒种子,然后覆土、略压。播种时注意控制种
量,下种多,会浪费种子:下种少,会无法保苗。一般播种量为
1.5kg/hm 左右。撒种时要深浅一致,覆土、压土也应均匀统一。 秋季干旱,播种完成后应立即浇水。
4加强田间管理
4.1间苗.定苗 补苗、蹲苗
大白菜一般是采用直播,应在幼苗期间分次间苗,一般分为2 次。第一次间苗,在幼苗出2片叶,也就是拉小十字时进行,去除
出苗缓慢、子叶形状不规整或伏地的劣苗。第二次间苗,在幼苗 出4—5片真叶时进行,去除病、弱、杂苗,按株距或每穴保留2—3
株生长健壮的幼苗。苗株从幼苗期长到外叶全部展开、心叶抱团
时,就到了莲座期,此时应定苗,可合理密植。具体情况当苗株 出8-9片叶时进行定苗,按株距或每穴留取1株符合品种特征的壮
旺苗一般每亩留2700株左右幼苗,定苗应在下午进行。在间苗及
定苗期间,如果发现缺苗,应及时补苗。定苗完成后开始蹲苗,
一般蹲苗10天左右,见苗外叶变浓绿,早晚叶片正常,中午叶片
萎蔫时,结束蹲苗。 4.2中耕、培土 除草
播种后视情况应及时进行中耕,一般中耕3次,前两次中耕时 间分别在第一次、第二次间苗后,第三次中耕时间在定苗后。中 耕时要以除草为目的,并结合培土,培土时注意疏通沟路,便于
排灌。另外,因白菜根系浅,中耕时宜浅不宜深。除草时多用手 拔,避免锄地伤根。
4.3水肥管理
大白菜高产的关键因素是浇水。大白菜播种后浇第一遍水, 要浇透,但要以小水灌浇,避免使用大水灌溉冲掉种子。第二遍
水应在2—3天后进行,苗出4—5片叶子时,浇第三遍水。大白菜根 系分布浅,幼苗期幼根还不能发挥作用,应勤浇水,浇小水。大
白菜在定苗、补苗后要浇水。大白菜在莲座期是根系和叶子生发
最猛的时期,应每隔7—8天浇水一次,应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注 意蹲苗期不浇水,以促进根系深扎,蹲苗结束后,要浇一次大透
水,2—3天后须再浇一次水。结球期不能缺水,要保持土地湿润,
JILIN AGRICULTURE 1
27 水分供给充足、均匀,建议5—6天浇一次水。另外,浇水还要根据
天气干旱与否灵活掌握。在收获前l0天应停止浇水。
大白菜在播种前施底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3—4次追苗肥。
第一次追肥可在第二次间苗后,苗株大约4片真叶时进行,每亩施 以7公斤尿素,施肥后立即浇水,可促提苗;第二次追肥选择在定
苗后,每亩施以lO一15公斤碳酸氢铵,可促发棵;第三次追肥在
莲座期蹲苗结束后,每亩施以尿素23—3O公斤、过磷酸钙1O—l5公
斤,施肥后要进行培土和浇水,可促猛长;第四次追肥应选择在
结球期中期,此时是大白菜需肥的最高时期,每亩施以尿素35—4O
公斤,磷酸二铵1O—l5公斤,硫酸钾5—8公斤,同时满足大白菜对
氮、磷、钾的需求,促结心。
5做好病虫害防治
大白菜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病毒病在
植株生育期内均可发生,是以带毒蚜虫为媒介传播,幼苗期感染 时心叶,叶脉透明失绿,产生深浅不一的斑驳:成株期感染时叶
片褶皱萎缩,生褐色斑点。防治时,可使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
500-600倍液喷洒,一般隔7天喷洒一次,连续2—3次即可。霜霉病
在苗期、开花、结荚期都可能发生,发病时,主要侵蚀叶片,叶 片在霜霉病初期长淡黄色病斑,逐渐变为黄褐色,受叶脉阻挡呈
不规则形病斑,严重时叶片变黄、逐层枯死。霜霉病在发生和传 播时,需较高的湿度,所以控制湿度,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方法。
可“选用47%)3N瑞农(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或2%武夷菌素水剂或
2%春雷霉素水剂,或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
粉 ̄U5oo倍液于发病初期喷雾,各药剂可以交替使用,隔7—10d喷1 次,连喷3—5次。”
软腐病在大白菜生育期内均可发生,是大白菜最难防治的
病害之一。病菌多从人为造成或虫害造成的植株伤口侵入。发病
时叶片萎蔫、腐烂,且腐烂处产生恶臭味。防治用“农用链霉素 150—200mg/kg,或新植霉素200mg/kg溶液喷施,重点喷施病株及
其周围叶柄,尽量使药液流入菜心,一般7—10d喷施1次,连喷2—3
次。也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 液灌根。发现重病株及时拔除,以免浇水时相互传染。”l5
大白菜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跳甲虫、青菜虫、甘蓝夜盗虫
等,可使用锐劲特、吡虫啉进行喷洒防治。
防治病虫害宜早不宜晚,要掌握正确方法。喷药时间最好选
在傍晚,此时农药不易挥发、药效好。
6适时收获
大白菜成熟时要及时收获,东北地区适宜在九月底、十月初
收获,不要迟于上冻期,否则会引起冻害。
参考文献 [1]李长林.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现代农业,2002,(06).
[2]陈石.秋白菜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11,(02).
[3】哈云程,李南,关升禄.秋白菜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中国 园艺文摘,2011,(05).
作者简介:魏小雨(1970一),男,吉林省吉林市人,丰满区
二道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
(上接1 29页)
5采收
辣椒的采收不仅仅是采收果实,而且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 施。利用不同的采收期,可以调节植株的生长发育。生长势弱的 植株可以提前采收青果,而对生长势旺盛甚至有些徒长趋势的植 株,可延迟采收,控制茎叶生长。无论是采收青果还是红果,门
椒,都尽量早摘,产量高峰期l一2天采收一次。采收宜在晴天早 上进行。
6辣椒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目光温室常年种植蔬菜,特别是冬季,给病虫害的越冬繁衍 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会使蔬菜病虫害日趋严重。因此,病虫 害的防治是温室蔬菜栽培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 6.1病毒病 病毒病的感病症状有:花叶、黄化、坏死、畸形等多种病型 症状。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毒病的品种,是病毒病防治的主 要方法之一;二是生态防治:①彻底清除棚内杂草及周围越冬存 活的老根,以减少病源。②增施有机肥,培育壮苗,及时灭蚜增 强植株本身的抗病毒能力是关键。③在棚内使用防虫网,防止害 虫进入传播病毒。④利用生物趋避作用,悬挂黄板诱蚜。⑤发现
有个别病株及时拔除(注意,碰过病株后一定要做好工具及手的 清洗消毒)。三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使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 抗毒剂一号(0、5菇类蛋白多糖水乳剂),每公顷使用有效 成分12.45—18.75克,喷雾;病毒A(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 剂)每公顷使用有效成分500—750克,喷雾;宁南霉素(2%宁南 霉素水剂)每公顷使用有效成分90—125克,喷雾;发病较重时喷 0.1%的医用高锰酸钾水溶液(不能与任何杀菌剂、杀虫剂、生长
激素混用)。 6.2灰霉病 症状:灰霉病主要危害幼果和叶片,病菌从张开的雌花的 花瓣侵入,花瓣腐烂,果蒂顶端开始发病,果蒂感病向内扩展, 致使感病果呈灰白色,软腐,长出大量灰绿色霉菌层。防治方法 生态防治:保护地棚室要高畦覆地膜栽培,地膜下浇小水。有条 件的町以考虑滴灌,另外要加强通风透光,尤其是阴天除要注意 保温外,严格控制灌水,严防浇水过量。合理密植、高垄栽培、 控制湿度是关键。 药剂防治:因辣椒灰霉病是花期侵染,预防用药时机一定要 掌握在辣椒开花时开始。最好采用辣椒一生病害防治大处方进行 整体预防。药剂可选用50%啶酰菌胺、25%N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 液、40%嘧霉胺600倍、75%达克宁可湿性粉 ̄J6oo倍液喷施防治。 6.3蚜虫 白粉虱
成虫或若虫群集嫩叶背面刺吸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由于 刺吸汁液造成汁液外溢诱发落在叶面上的菌形成霉斑,严重时霉 层覆盖整个叶面及茎蔓上。霉污既是白粉虱刺吸汁液诱发叶片产 生的霉层。防治:设置防虫网、在棚内挂黄板:可以有效阻止白 粉虱飞入危害。药剂防治:穴灌施药(灌窝、灌根)用强内吸杀 虫剂25%N克泰水分散剂,在移栽前2—3天以1500—2500倍液的浓度 (一桶水)3H6—8克药)喷淋幼苗,使药液除叶片以外还要渗到土壤 中。平均每平方米苗床喷药2克左右(即2克药/桶水喷淋100棵幼 苗),持续有效期可达20—3O天,有很好的防治白粉虱类和蚜虫的 效果。用此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粉虱和蚜虫作为媒介传播病毒。 参考文献 [1] 周湖.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 技,2008,5:36—38. [2】高志奎.辣椒优质丰产栽培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
业出版社,2002,19—20. [3]3吴兴国,张真和.辣椒1 5O问[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4]赵洪彦.大棚无公害辣椒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
技,2008. [5】李中禄.秋冬茬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7. [6]金立新,陈建仁,沈水土.设施栽培辣椒主要病虫害无公 害防治技术[J].2002. [7]庄灿然.辣椒栽培新技术[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
版社,2005. [8】邹学校.辣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杨长青(1974一),男,河南虞城人,就职于虞城
县园艺技术推广中心,从事果蔬栽培方面的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