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至福州国道主干线福州市境FA14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36.00 KB
- 文档页数:87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一)编制原则根据滨州至德州(鲁冀界)高速公路第十四标段施工图纸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在勘察现场的基础上,对本标段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同时考虑了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及运输道路、料源、民情等施工条件的制约,并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本标段的施工方案。
在编制过程中,我们本着施工生产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原则,施工中采取平行流水作业,同时集中力量抓好钻孔灌注桩和现浇箱梁等重、难点工程,合理安排机械设备和施工队伍,突出重、难点,稳中求快,确保安全质量,信守合同工期,争创山东省优质工程。
(二)编制依据1、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相关资料。
2、现场实际情况。
3、与本工程有关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规程及标准。
4、本承包人的施工能力及对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5、国家及当地政府关于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工程说明(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国家重点公路东营至香港(口岸)公路滨州至衡水支线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段位于山东省北部,途经滨州和德州两市。
它的建设不仅能促进山东省高速公路网的形成,推进全省交通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区域路网的完善和结构调整,进而改善通行条件,同时加强冀东、鲁北与胶东半岛经济区、黄河三角洲、环渤海湾经济区的紧密联系。
该路段是山东省规划的“五纵连四横,一环绕山东”高速公路网“一横”和“一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段共划分15个合同段。
本标段为第14标段,南线起止桩号K134+158~K136+816,长 2.658km,北线起止桩号K134+160~K136+793,长2.633km。
本合同段共设置:高架桥1座,南线K134+158~K135+880,桥梁长度1722m,北线K134+160~K135+878,长1718m。
互通立交1座(德城互通立交),含德城互通主线桥1座,南线 K135+880~K136+816,桥梁长度936m,北线 K135+878~K136+793,桥梁长度915m,匝道桥4座,分别为德城互通A、B、C、D匝道;小桥2座,涵洞1道。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1.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设计概况1.1编制依据1.1.1 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法律、规范、验标、施工指南和铁道部最新规章制度等;1.1.2 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土建工程HFMG-6标段施工图纸。
1.1.3 工地现场勘察、调查获取资料及我工区的技术装备能力、技术力量、经济实力及施工实践经验。
1.1.4 本工程所涉及的地方和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特别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1.1.5 我单位的施工及履行约定能力。
1.2编制原则1.2.1 确保施工工期的原则严格遵守文件所规定的工程施工工期,施工进度安排注意各专业间的协调和配合,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轻重缓急,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在有关工程施工安排上注意时间的前后调整,在整体工期安排上力争合理提前。
1.2.2 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执行客运专线铁路质量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确保工程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基础设施达到设计要求目标值要求,一次验收成功。
1.2.3 坚持文明施工,注重环保和水土保持的原则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在方案的编制上力争把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制定出详细的文明施工和环保措施,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施工工地”。
1.2.4 力求施工方案的适用性、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搞好劳力、材料、机械的合理配置,推广“四新”技术,采用成熟可靠、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力求施工方案的适用性、先进性相结合,做到施工方案科学适用、技术先进,确保实现设计意图。
2.工程设计概况2.1概况合福铁路HFMG-6标北平大桥位于福建省建瓯市徐墩镇境内,地势起伏,植被茂密,桥址范围内多为农田。
本桥起讫里程为DK636+661.20~DK636+994.18,桥跨布置为9-32m简支梁+1-24m简支梁,桥全长332.56m。
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说明京福高速公路福建南平市境NA4合同段,起点位于南平市塔前镇上坑村境内,桩号为K180+000,终点位于塔前镇十里亭村境内。
桩号为K187+800,全长7.8公里。
本合同段主要结构及控制点有龙泉大桥,塔前服务区主线大桥,塔前立交主线大桥,塔前隧道,塔前1、2号大桥,十里亭1、2、3号大桥。
1.2本合同段主要工程量:大桥8座:共长3036米;小净距隧道1座:共长455米;涵洞8道:共长504.59米;通道桥1座:共长25.52米;路基工程:挖方约468万m3,其中土方313万m3,石方155万m3。
路堤填方231万m3,弃方237万m3,土工格栅12.7万m2。
防护工程:砌体6.34万m3。
排水工程:浆砌边沟7696米,排水沟2131米,截水沟4057米,急流槽5993米。
1.3设计标准本合同段设计是根据部颁标准有关规定执行。
1.3.1计算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
1.3.2路基按四车道设计,路基宽度24.5米。
路基标准横断面组成:1.5米中央隔离带,2×0.5米左侧路缘带,2×7.5米行车道,2×2.75硬路肩,2×0.75米土路肩,行车道及硬路肩标准横坡为2%,土路肩标准横坡为4%。
中央分隔带外侧及土路肩内侧设置12厘米宽路缘石,顶面与路面同高,缘石外土路肩比硬路肩低2厘米,土路肩采用6厘米厚15号素混凝土硬化。
1.3.3设计荷载:路面:标准轴载为BZZ-100。
交通量为27238辆/昼夜。
桥涵:计算荷载为汽车-超20级;验算荷载为挂车-120。
11.3.4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大桥、中桥、小桥及涵洞均为1/100。
1.3.5道路交叉:本路与其他道路交叉均采用立体交叉,交叉道路设计标准按照原道路标准进行。
1.4自然地理条件1.4.1地形地貌本段路线位于闽北山区,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形波状起伏,深切“V”字型沟谷发育,路轴线跨越的地貌单元有:低山丘陵、丘陵山麓斜坡、洪谷Ⅰ、Ⅱ级冲洪积阶地等。
北京至福州国道主干线福建邵武沙塘隘至三明际口高速公路三明市境MA13合同段K125+730~+840左高边坡防护锚固工程锚索试验孔施工组织设计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南方分院二○○三年九月二十日目录一、分部工程名称二、工程概况三、编制依据四、主要工程量五、施工措施六、施工方法七、质量保证措施八、安全措施九、环境保护北京至福州国道主干线福建邵武沙塘隘至三明际口高速公路三明市境MA13合同段K125+730~+840右高边坡防护锚固工程试验孔施工组织一、分部工程名称邵三高速公路三明市境MA13合同段K125+730~+840右侧路堑高边坡防护锚固工程。
二、工程概况对于该标段的路堑高边坡防护锚固工程,根据路堑边坡的各种变形和破坏的可能性分别采取系统锚杆防护、锚杆框架防护、预应力锚杆框架及墩垫防护和预应力锚索框架及墩垫防护等措施。
现就本边坡预应力锚杆及混凝土框架的工程概况作简要说明。
1、坡率调整原设计最高为五级坡:第一级1:0.75;第二级1:1.0;第三级1:1;第四级1:1;第五级1:1.25。
坡率调整详见设计图件。
2、锚固工程在边坡第二级K125+740~+809段锚固,设置预应力锚杆框架,框架宽6m,设4孔锚杆。
框架上排锚杆长20m,锚固段长均为7m下排锚杆长18m,锚固段长均为6m,设计拉力为250KN。
3、防护工程其余坡面视坡率及地质条件分别采用孔窗式护面墙、三维网植草、喷播植草防护等措施进行防护,具体位置见设计图件。
三、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1、《邵三高速公路三明市境MA13合同段路堑高边坡防护加固工程动态设计图》2、施工合同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6、《公路工程水泥砼试验规程》(JTJ053-94)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8、福建省高速公路指挥部下发的“高速公路边坡锚固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定”。
京福高速公路福建段福州市境土建工程施工招标FA14合同段投标文件(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桥梁施工方案及工艺第一章总体施工概述一、施工总体布置根据本合同段线路长、点多、地形复杂等特点,我们拟在路基附近施工用地内设置生产场地和生活场地。
路基挖、填方主要为石方,配合爆破采用机械化施工。
在路线路基开阔处布置T梁预制场和办公住宿工棚。
然后在线路中线设施工便道,便道总长约5km。
作为汽车运送材料和行人用,同时在其上架设施工用电力管线。
布设混凝土搅拌站3套和6台混凝土输送泵,这样就可把混凝土输送到各墩的各个施工作业点。
根据工程结构划分,江口特大桥由第一施工处实施。
江口特大桥东引桥由第二施工处实施。
文山特大桥、路基路面及管涵、排水,防护工程(包括弃土堆)由第三施工处实施。
施工顺序安排见施工进度网络图。
项目经理部组成路基、路面施工专业队、基础施工专业队、模板专业队、钢筋专业队、预应力及架梁专业队、混凝土专业队进行全标段桥梁工程的施工,各专业队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二、桩基础施工1、桩基础施工全标段桩基础采用旋转钻成孔或冲击成孔,灌注水下砼施工。
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2、承台、系梁施工承台施工:水中承台采用有底套箱施工;岸上承台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进行施工,尽快开挖尽快浇注基础砼为原则,避免基坑积水,保持干燥。
砼施工采用砼输送泵输送浇注。
3、墩台扩大基础施工采用人工开挖基坑,立侧模根据承台厚度分一次或分层现浇完成。
注意预留钢筋。
三、下部构造施工墩身施工采用翻转模板分段现浇施工。
帽梁和系梁的支架采用销孔结构作为牛腿,即在墩身预埋钢管孔,再穿入Φ140mm钢销。
两墩身纵向两侧的牛腿上布设贝雷桁架,其上搭设双拼槽钢2[10分配梁,再安装帽梁(系梁)的底模。
四、上部构造施工1、T梁预制和吊装在已修筑的部分路基上、江口特大桥东引桥和主桥交界处设置T梁预制场(见T梁预制场布置图),预制T梁使用架桥机来吊装。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一)由郑州铁路局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提供的陇海线宝鸡至天水段增建第二线站前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技术设计图纸(表)及答疑资料。
(二)铁道部颁布的现行铁路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与验收办法。
(三)由郑州铁路局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召开的施工招标标前会议及本投标人对现场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调查所掌握的有关资料。
(四)我局建设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科技成果及用于本合同段施工队伍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力量情况。
二、编制原则(一)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和技术设计图纸为依据,严格执行铁路工程有关施工规范。
(二)以确保工期并适当提前为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三)以确保质量目标为原则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
(四)以确保安全生产为原则制订各项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五)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为目标布置施工总平面。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概况陇海铁路宝鸡至天水段增建第二线工程,东起渭河平原西端的陕西省宝鸡市,西至甘肃省天水市。
本投标人所投的第14标段起迄里程为DK1376+300~DK1382+751,计6.45公里。
工程范围:本次招标范围,包括:路基、轨道、桥涵、隧道、轨道及站场(大型临时设施及过渡工程暂时不列入本次范围)等工程。
二、主要技术标准线路等级:I级正线数目:双线限制坡度:6‰,双机13‰最小曲线半径:400m,既有线原则上维持现状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货机SS3B,客机SS7C(客)到发线有效长:850m,双机地段870m闭塞方式:自动闭塞三、自然条件(一)气候特征本区属南温带湿润气候区,平均气温9.7~12.9℃,平均降雨量为470~680mm,冻结深度50~110cm。
(二)交通条件宝鸡至天水有310国道,交通比较便利。
(三)用水条件沿线属黄河水系渭河流域,渭河长年有水,水深1~2米。
(四)用电条件本段重点工程较多,用电量大,施工用电采用地方电源为主与以自发电为辅的供电方式。
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第一章工程说明、工程目标、工程特点及施组总体思路第一节工程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位于xx市xx县境内,路线起讫桩号为K266+000~K273+000,全长7km,为山岭重丘区。
路线线形主要受地形控制,沿新东山坡通过,在K266+161跨越光辉水电站。
在K266+160~K267+300范围内设金沙互通,线路沿长长丘至沃头;路线在K268+590~K268+760设隧道;紧接着沃头1#大桥跨越102省道及沙溪;沃头2#大桥跨越102省道及沙溪、澳柄水电站进水渠;路线穿过洋楼一片开阔地,路基填土较高,路基占用102省道,102省道需改线;路线在K270+420设澳柄大桥跨越澳柄溪,拆除(K270+600处)澳柄水电站;路线经上鹿林、涸里,跨越小园溪设小园大桥;路线沿着山坡通过,本合同在K273+000处终止。
二、主要技术指标公路等级:xx高速公路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24.5m,其中行车道2×7.5m,中间带2.5m,(含2×0.5m路缘带),硬路肩2×2.75m。
设计荷载:路面:标准轴载BZZ-100KN桥涵:计算荷载汽-超20验算荷载挂-120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它桥涵、小型排水构造物及路基:1/100桥涵宽度:大、中、小桥均与路基同宽线路交叉:全立交、全封闭。
改线及连接线:102省道改线按二级公路山岭重丘区标准设计。
三、工程内容与主要工程量本标段为路基工程标段,主要工程内容有路基土石方、桥梁(大、中、小、天桥)、隧道、互通立交、涵洞、通道、排水、防护、公路设施及102省道改线等。
主要工程数量路基土石方:挖方2251958m3,其中挖土方950389 m3,挖石方1301569 m3;填方1350745m3,其中填土方867367 m3,填石方483378 m3。
桥梁:大桥960.07m/5座,中桥60.56m/1座,小桥32.04m/1座,天桥187.89m/3座。
A2初步的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江西省京福高速公路温家圳至沙塘隘建设项目招标文件、投标书、图纸及补遗书。
2、交通部颁发的有关现行技术规范、规程和验收技术标准等。
3、我局对施工现场踏勘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4、我局现有的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公路工程施工所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二)编制范围京福高速公路温家圳至沙塘隘建设项目A2合同段K12+000-K26+000综合里程14.000公里范围内的路基、路面垫层、桥涵、排水与防护、绿化及环境保护等工程,以及为完成这些工程所必须的临时工程,直至全合同段达到交通部现行交付验收标准,办理完交验为止全过程。
(三)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及我局投标书对工期的要求,施工进度安排注意各专业的协调和配合,并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在工期安排上尽可能提前完成。
2、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顺序,科学组织,均衡生产,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分区分段,全面展开,平行流水作业。
3、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4、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尽量利用当地合格资源,合理安排,运输装卸与储存作业,减少物资运输周转工作量。
5、精心组织,文明施工,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
6、严格执行国家或交通部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
二、工程概述(一)项目概述北京至福州国道主干线是交通部规划实施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一纵,始于北京,经天津、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和江西,终于福建省福州港,共经9个省市,全长2540公里。
京福国道主干线江西省境内北段(九江经南昌至温家圳)已建成通车,本项目为南段,即温家圳至沙塘隘段,路线起于进贤县温家圳墨溪陈家,经进贤县、抚州市临川区、南城县、黎川县四个县26个镇,终于黎川县赣闽交界处熊村沙塘隘,全长178公里。
本合同段全长14公里,起点桩号K12+000,终点桩号K26+000。
目录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2-51 编制依据………………………………………………………………………………2-52 工程概况………………………………………………………………………………2-5 2.1 工程概述……………………………………………………………………………2-5 2.2 主要技术标准………………………………………………………………………2-5 2.3 主要工程内容及工程数量…………………………………………………………2-6 2.4 工程自然特征………………………………………………………………………2-7 2.4.1 线路地形、地质及地震情况………………………………………………………2-7 2.4.2 气候、水文…………………………………………………………………………2-7 2.5 施工条件……………………………………………………………………………2-7 2.5.1 交通运输…………………………………………………………………………2-7 2.5.2 沿线筑路材料……………………………………………………………………2-7 2.5.3 施工用电…………………………………………………………………………2-7 2.6 合同工期……………………………………………………………………………2-8 2.7 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2-8 2.7.1工程特点……………………………………………………………………………2-8 2.7.2工程重点……………………………………………………………………………2-82.7.3工程难点……………………………………………………………………………2-83 总体施工布置与安排…………………………………………………………………2-8 3.1 施工总目标…………………………………………………………………………2-8 3.1.1 工期目标…………………………………………………………………………2-8 3.1.2 质量目标…………………………………………………………………………2-8 3.1.3 安全目标…………………………………………………………………………2-9 3.1.4环保目标…………………………………………………………………………2-9 3.2 施工组织指导思想…………………………………………………………………2-9 3.3 总体施工方案………………………………………………………………………2-9 3.3.1 路基工程…………………………………………………………………………2-9 3.3.2 桥梁工程…………………………………………………………………………2-9 3.3.3 隧道工程…………………………………………………………………………2-10 3.4 施工布置…………………………………………………………………………2-103.4.2 施工队伍设置及任务划分………………………………………………………2-11 3.4.3 施工人员配置……………………………………………………………………2-11 3.5 临时工程……………………………………………………………………………2-11 3.5.1 设置原则…………………………………………………………………………2-11 3.5.2 施工道路…………………………………………………………………………2-11 3.5.3 临时营地…………………………………………………………………………2-12 3.5.4 T梁预制场及砼集中拌和场的设置………………………………………………2-12 3.5.5 施工用水、用电…………………………………………………………………2-12 3.5.6 施工通讯…………………………………………………………………………2-13 3.6 施工队伍、设备动员周期及施工队伍、设备和材料进场组织…………………2-13 3.6.1 施工队伍、设备动员周期…………………………………………………………2-133.6.2 施工队伍、设备和材料进场组织…………………………………………………2-144 工程工期及形象进度安排……………………………………………………………2-14 4.1 总工期………………………………………………………………………………2-144.2 工程形象进度及安排………………………………………………………………2-145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2-15 5.1 路基工程……………………………………………………………………………2-15 5.1.1 概述………………………………………………………………………………2-15 5.1.2 施工方案…………………………………………………………………………2-15 5.1.3 基底处理施工方法……………………………………………………………2-15 5.1.4 一般地段挖土方的施工方法……………………………………………………2-17 5.1.5 石方爆破施工方法………………………………………………………………2-18 5.1.6 一般路基填筑施工方法…………………………………………………………2-25 5.2 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2-32 5.2.1 挡土墙施工………………………………………………………………………2-33 5.2.2 护面墙施工方法…………………………………………………………………2-37 5.2.3 骨架护坡施工……………………………………………………………………2-38 5.2.4 锚喷网防护施工…………………………………………………………………2-38 5.2.5 锚杆框架护坡施工………………………………………………………………2-40 5.2.6 路基排水工程施工………………………………………………………………2-40 5.3 桥涵工程施工方案…………………………………………………………………2-425.3.2 桥梁施工工艺及流程……………………………………………………………2-46 5.3.3 涵洞、通道工程……………………………………………………………………2-56 5.4 隧道工程……………………………………………………………………………2-58 5.4.1 概况………………………………………………………………………………2-58 5.4.2 隧道工程的施工场地平面布置…………………………………………………2-58 5.4.3 隧道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2-59 5.4.4 隧道洞门工程施工………………………………………………………………2-60 5.4.5 隧道超前支护工程施工…………………………………………………………2-61 5.4.6 隧道开挖作业……………………………………………………………………2-64 5.4.7 隧道初期支护工程………………………………………………………………2-66 5.4.8 隧道导洞工程及岩柱加固工程施工……………………………………………2-69 5.4.9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2-70 5.410 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2-72 5.4.11 隧道施工期间的监控与测量……………………………………………………2-77 5.4.12 施工测量…………………………………………………………………………2-82 5.4.13 防止坍方的措施…………………………………………………………………2-835.4.14 隧道路面工程……………………………………………………………………2-836 工程试验与检测………………………………………………………………………2-85 6.1 检测机构……………………………………………………………………………2-85 6.2 质量检测程序………………………………………………………………………2-856.3 材料标准试验及质量保证措施……………………………………………………2-877 施工控制与质量保证措施……………………………………………………………2-898 冬雨季施工……………………………………………………………………………2-91 8.1 冬雨季施工安排……………………………………………………………………2-91 8.1.1 冬季施工安排……………………………………………………………………2-91 8.1.2 雨季施工安排……………………………………………………………………2-91 8.2 冬、雨季施工措施…………………………………………………………………2-91 8.2.1 冬季施工措施……………………………………………………………………2-91 8.2.2 雨季施工措施……………………………………………………………………2-929 工期保证措施…………………………………………………………………………2-93 9.1 工期组织保证措施…………………………………………………………………2-93 9.2 桥梁工程施工工期保证措施………………………………………………………2-94 9.3 路基工程施工工期保证措施………………………………………………………2-959.4 隧道工程施工工期保证措施………………………………………………………2-9510 保证安全的主要技术措施…………………………………………………………2-9610.1 安全技术措施……………………………………………………………………2-9611 质量保证体系………………………………………………………………………2-101 11.1 总则………………………………………………………………………………2-101 11.2 方针及质量管理目标…………………………………………………………2-101 11.3 工程创优管理体系………………………………………………………………2-10111.4 工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2-10612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11813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2-119 13.1 一般方法与措施…………………………………………………………………2-11913.2 弃土场环境保护措施……………………………………………………………2-12114 工程缺陷责任期管理……………………………………………………………2-121 14.1 缺陷责任期………………………………………………………………………2-121 14.2 主要工作…………………………………………………………………………2-12114.3 管理措施…………………………………………………………………………2-12115 降低工程造价措施………………………………………………………………2-122 表2、分项工程进度计划(斜率图) …………………………………………………2-123 表3、工程管理曲线…………………………………………………………………2-124 表4、施工总平面布置………………………………………………………………2-125 表5、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2-132 表6、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2-164表7、施工总体计划表………………………………………………………………2-165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1 编制依据1.1 根据福建省xx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业主) xx年8月14日发售的《北京至福州国道干线,福建xx至xx高速公路,xx境内XX合同段工程招标文件》第Ⅰ~Ⅳ卷、10月27日补发的补充设计资料及《补遗通知书》。
附篇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表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表2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表3工程管理曲线表4施工总平面布置表5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表6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表7施工总体计划表北京至福州国道主干线福建三明际口至福州兰圃高速公路福州市境FA14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第四章施工总体实施方案及计划第五章主要工程施工方案第六章工程质量和工期的保证措施第七章冬季和雨季施工措施第八章安全生产措施第九章文明、环保施工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工程位置及规模京福国道主干线三明际口至福州兰圃高速公路福州市境南屿至兰圃段测设里程为K330+865.044——K352+149.44,共长21.284公里。
本项目是京福国道主干线福州境内的一段,建设该项目,对于完善过道主干线,加快福州省及闽北地区以及江西等内陆省份开放和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和优势互补,增强国防交通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第FA14合同段,里程桩号起自K334+832,止于K340+060,里程长度为5.228公里。
该合同包括路基、桥梁、涵洞、排水、防护、公路设施及预埋管线等工程项目。
本工程计划开工时间为2001年10月20日,竣工时间为2003年8月20日,合同工期为22个月。
1.2技术标准与主要工程1.2.1设计技术标准公路等级: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抗震烈度:8度洪水频率:1/100(特大桥1/300)路基宽度:24.5m1.2.2主要工程数量路基挖方:421345 m3路基填方:308922 m3桥涵工程:特大桥 1.5 座涵洞 3 道通道 6 道分离式立交 5 座1.2.2.1桥梁工程本合同段实施的桥梁有特大桥1.5座。
a、江口特大桥主桥、福州岸引桥江口特大桥主桥部分位于R=3000m的平曲线上,纵向部分位于R=16000m的竖曲线上。
京福高速施工组织设计第1章工程概况 (3)1.1大桥概况 (3)1.2工程地貌和工程水文 (4)1.3主要工程数量 (4)第2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工程安排 (5)2.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2.2供电、供水计划 (5)2.3临时用地 (5)2.4大临工程 (5)第3章工程难点与对策 (6)3.1工程难点 (6)3.2相应对策 (6)第4章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顺序 (7)4.1总体施工顺序 (7)4.2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7)第5章拟上场的主要机械设备 (8)第6章主要施工方案 (9)6.1桩基础施工 (9)6.2承台施工 (13)6.3墩身施工 (16)6.4、0号梁段施工 (20)6.5挂篮改装、试验与拼装 (28)6.6梁段悬臂灌注施工 (29)6.7悬灌梁段纵向预应力筋张拉施工 (36)6.8悬灌梁纵向预应力筋管道压浆 (45)6.9竖向预应力粗钢筋张拉和压浆 (47)6.10挂篮前移 (49)6.11悬灌施工中的测量与线形控制 (51)6.12合龙段施工 (55)6.13永久支座安装 (60)6.14边跨现浇梁段施工 (60)6.15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 (62)第1章工程概况1.1大桥概况xx三号特大桥位于xx高速公路xxxx境内,大桥桥型布置为(72.5+130+72.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墩身均为矩形空心墩,基础为桩基础,桥台为U形桥台及板式桥台。
大桥平面位于直线段和缓和曲线段上,立面由江西向xx方向降坡2.9%。
其各部构造为:1.1.1上部结构⑴左、右幅桥均为单箱单室变高度连续刚构箱梁,墩支点处梁高7m,边跨直线段及主跨跨中段梁高3m。
⑵箱梁横截面为单箱单室直腹板,箱梁顶板宽度为12m,底宽6m,箱梁底板水平布置。
通过两腹板的高差,实现顶板单向横坡。
箱梁梁体两翼板悬臂长度为3m。
⑶梁高变化段梁底曲线采用圆曲线。
⑷预应力体系:箱梁为纵、竖双向预应力结构,纵向预应力体系采用高强度低松弛270级钢绞线。
高速公路联络线工程施工组织总体方案1.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 1. 1机构设置为确保本标段工程安全、优质、高效、按期完成,及早发挥投资效益,我们组建了华通路桥集团京昆与青兰国家高速公路山西境临汾联络线第七合同段工程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资源调配、生产指挥、外部协调和全面履行合同条款,按业主的要求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依据施工合同、设计文件,完成本项目工程的修建、维护和缺陷修复工作。
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组成领导层(指挥层),下设工程技术部、测量队、质检部、安全部、试验室、材料部、后勤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及等职能部门(详见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1. 1.2机构职能(1)项目经理部①代表公司履行施工合同协议及合同条款,并组织实施。
②领导全体员工及所属的施工队伍,有权在本项目内调配劳力、施工机械设备、材料、物资、资金。
③严格执行我公司《质量手册》和相关文件。
根据质量目标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该工程实行全过程组织、指挥、协调和管理,确保IS0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在本工程施工中有效运行,满足业主对工程质量、工期的要求,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④按施工程序合理组织劳动力,协调内外、上下关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处理质量、安全和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自始至终使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施工进度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按期、安全、优质地交付业主。
⑤按《合同法》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以工程质量、安全、工期为内容, 实行独立核算, 经济承包,严格控制“工、料、机、运、管”的支出,运用“包、保、核”方式把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工程施工效益。
(2)项目经理岗位职责在公司党委领导下,项目经理代表企业对工程项目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①遵守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指令,代表公司履行工程合同。
②主持制定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总体计划及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
③保证施工人员、设备按时进场,安排材料供应工作。
附篇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表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表2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表3工程管理曲线表4施工总平面布置表5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表6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表7施工总体计划表北京至福州国道主干线福建三明际口至福州兰圃高速公路福州市境FA14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第四章施工总体实施方案及计划第五章主要工程施工方案第六章工程质量和工期的保证措施第七章冬季和雨季施工措施第八章安全生产措施第九章文明、环保施工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工程位置及规模京福国道主干线三明际口至福州兰圃高速公路福州市境南屿至兰圃段测设里程为K330+865.044——K352+149.44,共长21.284公里。
本项目是京福国道主干线福州境内的一段,建设该项目,对于完善过道主干线,加快福州省及闽北地区以及江西等内陆省份开放和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和优势互补,增强国防交通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第FA14合同段,里程桩号起自K334+832,止于K340+060,里程长度为5.228公里。
该合同包括路基、桥梁、涵洞、排水、防护、公路设施及预埋管线等工程项目。
本工程计划开工时间为2001年10月20日,竣工时间为2003年8月20日,合同工期为22个月。
1.2技术标准与主要工程1.2.1设计技术标准公路等级: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设计速度:80km/h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抗震烈度:8度洪水频率:1/100(特大桥1/300)路基宽度:24.5m1.2.2主要工程数量路基挖方:421345 m3路基填方:308922 m3桥涵工程:特大桥 1.5 座涵洞 3 道通道 6 道分离式立交 5 座1.2.2.1桥梁工程本合同段实施的桥梁有特大桥1.5座。
a、江口特大桥主桥、福州岸引桥江口特大桥主桥部分位于R=3000m的平曲线上,纵向部分位于R=16000m的竖曲线上。
江口特大桥主桥桥梁上部构造采用50+5×90+50m单箱单室变截面连续箱梁,根部高5.2m,跨中梁高2.2m,梁高变化段梁底曲线及底板厚度均采用二次抛物线,箱梁顶宽12.0m,底宽6.0m,两翼悬臂长各3.0m。
交界墩上各设一道D320型伸缩缝。
支座采用GPZ盆式支座。
主桥箱梁桥下部结构,主墩为6.0×2.5m的钢筋混凝土实体墩,基础采用4Ф2.0m双排钢筋混凝土钻孔摩擦群桩;过渡墩为钢筋混凝土柱式桥墩,基础采用4Ф1.5m双排钢筋混凝土钻孔摩擦群桩。
引桥桥位部分位于R=3000m的圆曲线段内,桥上纵坡为-1.121%、0.3%与1.7%,桥面横坡为2%。
引桥上部构造为54孔9联6×30m+1联7×25m+1联6×25m连续T梁。
采用先简支后连续。
在福州岸上设一道D320型伸缩缝,其于连接墩上设一道D160型伸缩缝。
引桥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在93#、108#、127#、144#下配群桩基础。
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
b、文山特大桥文山特大桥桥位部分位于R=1000m缓和曲线和圆曲线段内,桥上纵坡为-0.35%,桥面横坡由2%渐变到3%的全超高。
桥梁上部构造左幅为4联6×30m连续T梁+1孔22m简支T梁+(20+35+20)m连续箱梁,右幅为4联6×30m连续T梁+(20+35+20)m+1孔22m简支T梁。
本桥在0#台上设一道D80型伸缩缝,右幅桥27#墩与28#墩上设一道D80型伸缩缝,在左幅桥24#墩上,右幅桥28#台上设桥面连续。
桥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扩大基础。
1.2.2.2 道路工程路基采用高速公路标准。
整体式断面:路基总宽度24.5米。
路基单向行车道宽度2×3.75米,路基中央分隔带宽1.5米,右侧硬路肩宽2×2.75(含路缘带宽0.5米)米,土路肩宽2×0.75米,左侧路缘带宽2×0.5米。
路段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横坡为1.5%,土路肩横坡为2.5%。
第二章编制依据2 编制依据2.1京福国道主干线福建三明际口至福州兰圃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2京福国道主干线福建三明际口至福州兰圃高速公路福州市境FA14合同段施工图纸。
2.3 业主交底要求及现场实地考查情况。
2.4招标文件补遗书。
2.5 相关规范、规程:《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公路桥位勘测规范》JTJ062-91《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74-8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3 施工部署3.1 施工部署本工程预期开工时间为2001年10月20日,竣工时间为2003年8月20日,工期22个月。
工程地处山岭重丘区,施工环境艰苦、时间紧、任务重。
我公司以总工期为目标,以创“国优”产品为中心,抓住重点、难点部位组织施工。
为了加强管理,我公司将采用项目施工法施工,由公司派出具有建设部一级项目经理资质、多年高速公路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派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十年以上公路施工经验的项目总工程师,对工程全权负责指挥管理,组织一个高素质、高效率的项目经理部来履行合同条款职责。
根据总体原则,并考虑工期及工程量的均衡,将本合同段划分为四个工段:第一段(大桥一段):负责江口特大桥施工第二段(大桥二段):负责文山特大桥施工第三段(路基段):负责路基、防护施工第四段(通涵段):负责通道及涵洞施工3.2 主要材料、设备、人员3.2.1钢筋、水泥、砂、石子等主要材料由材料部门按业主指定或推荐的厂家考虑购买,由专业技术人员和监督、试验人员进行质量控制。
3.2.2材料进场后作好存放保管工作,对于如填筑用土、砂、石子等容易飞扬飘散的施工用料,进行严格的覆盖,确保对周围的环境不造成污染。
并认真作好各种材料的标识。
3.2.3施工期间拟建立大型水泥混凝土拌和站1座,配备混凝土罐车3辆,负责供应全线能够运送到目的地的(包括预制厂混凝土)大方量混凝土。
3.2.4施工期间拟建立2个大型预制厂,集中预制特大桥的预应力T梁、板梁及小构件等。
3.2.5本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及设备见附表。
第四章施工总体实施方案及计划4.施工总体方案4.1施工准备4.1.1 技术准备在接到招标文件及图纸后,我方技术负责人立即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审核图纸,并委派主要技术负责人到施工现场作了充分的考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技术方案、施工进度计划。
4.1.2 人员、机械设备及物资进场如我公司中标,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机械等15天内全部到位,做到边施工边进行临建设施,所有物资由经理部下设物资部统一采购供应,地材采用公路运输。
4.1.3 临建设施本项目经理部设生活区和生产区。
生活区安排办公室、职工宿舍、试验室、食堂等设施,生产区设预制厂、大型拌和站、料库、料场、钢筋加工场、木工场、停车场、机修车间等生产设施。
本项目经理部主要生活区、生产区拟分别设在特大桥和文山特大桥附近,沿线于主线范围内,根据施工需要于通涵处建立若干小施工区。
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用电与当地供电部门联系,安设500千伏安变压器1台,安设300千伏安变压器1台,供电线路采用架设电缆,并设置供电箱,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
无法采用线路用电的施工区,以及为防止施工停电,我项目将配备200千瓦发电机3台、小型发电机若干以备使用。
施工用水于河道中直接抽用,饮用水于附近村庄联系使用取水点,以满足生活用水。
全段共需临时占地100亩。
4.1.4 施工便道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全线便道无法全部贯通,但根据施工需要,桥区施工现场的临时便道便桥必须抓紧时间全部开通。
在利用原有道路时对道路进行妥善保养,尽可能少破坏原有道路。
4.1.5 土工及材料试验项目经理部建立工地试验室,进场后及时组织试验人员对各种来源的材料(包括土样)进行试验,并进行配合比的设计,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取得必要数据,为施工和材料部门提供有关信息,以便有关部门办理定货、采购和使用手续。
4.1.6 恢复定线在有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按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点、水准点进行复测,成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控制点、水准点复测无误后,进行中桩放设,补测原地面高程及横段面图,并将所有资料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4.1.7 编制开工报告申请开工在人员、机械设备、材料、试验、测量复核等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编制开工报告,申请正式开工,并积极配合各专业管线管理部门,做好拆迁改移工作。
4.2施工组织重点4.2.1总体安排根据本工程难度大、规模大、项目多、工期紧、质量标准高等特点,施工安排抓住以下要点:a.组织强有力的工程管理机构,配备技术经验丰富、施工管理能力强的技术人员。
b.施工以特大桥水下钻孔灌注桩施工、现浇连续箱梁及T梁的预制安装为本工程的主要工序和控制要点。
c.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和完善的保障措施,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并按期完工。
4.2.2施工技术方案编制重点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分析,从保证工程工期的重点要求出发,从工程的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功能满足三个质量方面的要素考虑,择取以下四个施工环节作为本工程的主要技术控制点。
作为编制施工方案及施工过程中动态管理的控制重点,以确保重点部位的施工质量来带动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a. 钻孔桩施工方案钻孔桩具有隐蔽性强,地质条件变化大等不确定因素,在施工时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确保施工质量,这是本工程的技术控制重点之一。
b. 挂蓝悬浇连续箱梁施工方案挂蓝悬浇法施工时,挂蓝的设计精度要求高,施工时工艺复杂,施工投入大,施工速度慢,是控制工期的主要工序,因此挂蓝模板的设计,施工方案的制定,是悬浇连续箱梁的关键,这是本工程的技术控制重点之二。
c. 后张法预应力T梁的预制安装后张法预应力T梁的施工技术难度大,外观质量要求高,梁体几何尺寸精度要求高,采用双导梁吊装时工艺较复杂,所以必须合理安排施工投入和工期,这是本工程的技术控制重点之三。
d.石方开挖施工石方爆破开挖,爆破方案实施难度大,安全保障要求高,措施的制定一定经过仔细的讨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这是本工程的技术控制重点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