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
- 格式:pdf
- 大小:208.21 KB
- 文档页数: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因素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因素。
选取了10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测量颈部和股部的脉搏波传导时间,求得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
研究发现,年龄、体重、身高、腰臀比、吸烟、饮酒、运动、心率和糖尿病等因素与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存在相关性。
其中,年龄、体重、身高、腰臀比、吸烟和运动都对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产生了显著影响。
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可以对患者的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产生积极作用,从而降低患者的患病风险。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影响因素;干预Introduction: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日益增加。
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是一种反映动脉硬化程度和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指标。
因此,探究影响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Methods: 选取10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颈部和股部的脉搏波传导时间,求得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
同时,对每位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腰臀比、吸烟、饮酒、运动、心率和糖尿病等因素进行调查和记录,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Results: 研究发现,年龄、体重、身高、腰臀比、吸烟、饮酒、运动、心率和糖尿病等因素与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存在相关性。
其中,年龄、体重、身高、腰臀比、吸烟和运动都对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产生了显著影响。
具体来说,年龄越大、体重越重、身高越矮、腰臀比越高、吸烟越多、运动越少的患者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越高。
Conclusion: 年龄、体重、身高、腰臀比、吸烟、饮酒、运动、心率和糖尿病等因素都对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产生影响。
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可以对患者的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产生积极作用,从而降低患者的患病风险。
在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过程中,应特别关注这些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对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产生影响,比如遗传因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血脂异常等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及大小动脉弹性功能变化观察孔冬梅;王新宴;许波;张艺耀;王学良【期刊名称】《海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19)002【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及大小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62名健康人员则设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人员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大小动脉弹性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均大于对照组,而大小动脉弹性则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3级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均大于1级及2级患者,而大小动脉弹性则均小于1级及2级患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高于健康人群,而大小动脉弹状态则差于健康人群,且不同血压分级患者之间也存在差异.【总页数】3页(P174-175,179)【作者】孔冬梅;王新宴;许波;张艺耀;王学良【作者单位】空军总医院特诊科,北京 100142;空军总医院特诊科,北京 100142;空军总医院特诊科,北京 100142;空军总医院特诊科,北京 100142;空军总医院特诊科,北京 1001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分析 [J], 张明华;叶平;骆雷鸣;肖文凯;吴红梅;刘德军;刘国树2.脉搏波速度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初步探讨 [J], 栾云;殷立平;黄辉;张芹;李宏波;刘牛;李惠玲;吴琳琳;何玉冰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脉搏波速度的关系研究 [J], 曲春花; 柳晖; 唐剑英4.极速脉搏波速度技术评价维生素D缺乏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 [J], 刘安宁;刘晗;李玉宏5.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臂踝脉搏波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J], 曾荣;郑恪扬;闫家富;王佐广;程文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患者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研究程海容;程晓蓉【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and changes of heart rate turbulenc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75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ere selected in Navy Diaoyutai retired cadres health center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2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75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at the same period as the control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24 h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monitoring. The United States space lab analysis system was used to compare heart rate turbulence indexes of turbulence onset (TO), turbulence timing (TT), turbulence slope(TS) and turbulence dynamic (TD). The correlation among heart rate turbulence indexes and age, average heart rat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NN interval (SDNN) were analyzed. Results TO, TS, TD, SDN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TO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ge (P < 0.05), which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S, TD, SDNN (all P < 0.05). T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D, SDNN (P < 0.05), which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O (P < 0.05). T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S, SDNN (P < 0.05), which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O, mean heart rate (P < 0.05). Conclusion Heart rate turbulence indexes of elderly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utonomic nervous function of patients is seriously damaged. Heart rate turbulence indexes can be used as effective, reliable and noninvasive indexes in early diagnosis of cardiac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 disorder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海军钓鱼台干休所卫生所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采用美国Space Lab分析系统对患者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震荡斜率(TS)、动态心率震荡(TD)等心率震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心率震荡各指标与年龄、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O、TS、TD、SDN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TO与年龄呈正相关(P < 0.05),与TS、TD、SDNN呈负相关(P <0.05);TS与TD、SDNN呈正相关(P < 0.05),与TO呈负相关(P < 0.05);TD与TS、SDNN呈正相关(P < 0.05),与TO、平均心率呈负相关(P < 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震荡指标明显减弱,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心率震荡指标可以作为早期诊断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有效可靠无创指标之一.【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2(009)024【总页数】3页(P64-65,68)【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率震荡;临床价值【作者】程海容;程晓蓉【作者单位】海军钓鱼台干休所卫生所,北京,100037;海军总医院干部综合内科,北京,10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1有研究表明,心率震荡与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有关,可以表达出心电的异常现象,能够有效反映出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对于疾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4]。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血压、血脂、血糖关系的临床观察作者:陈卫玲戴雪芬杜于茜来源:《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年第06期[关键词]脉搏波传导速度;早期动脉病变;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446.1;R44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12)06_0488_03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2.06.22血管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心、脑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学基础,早期识别动脉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防治并发症。
而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是能准确反映动脉血管病变的早期指标。
由于其具有简便、有效、经济,且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指标,因此PWV检测已成为一种评价外周血管硬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踝臂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是检测PWV的最常用方法。
本文将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例行体检的2630例健康体检人群的相关体检资料整理分析,发现对健康及亚健康人群进行PWV检测,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意义。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健康体检者2630例,根据PWV≥1400cm/s [1]设为PWV增高组,计1106例,其中男1002例,女104例,年龄22~82(62.48±11.04)岁;体质量指数(BMI)(23.64±2.75)kg/m2。
PWV<1400cm/s为对照组,计1524例,其中男1110例,女414例,年龄22~84(60.48±10.87)岁。
BMI(22.98±2.56)kg/m2。
两组人群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方法:1.2.1:体重测定:测定体重和身高,计算BMI。
判断标准:BMI≥24.0kg/m2为超重,BMI≥28.0kg/m2为肥胖。
1.2.2血压测定: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血压测定方法,由专职护士采用常规袖套式水银柱血压计,为受检者测量坐位右肱动脉压。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震荡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单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HRT)各项指标变化的差异探讨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从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单纯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各3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单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震荡初始值(TO)、震荡斜率值(TS)等心率震荡指标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TO值升高、TS值降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震荡减弱现象更加明显,其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更为严重。
心率震荡可作为判断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指标。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率震荡;老年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是指不能确定导致血压升高具体病因的高血压,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导致的;2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因为患者体内胰岛素的相对缺乏所致。
这两种疾病经常合并发生于老年患者,而心血管的自主神经病变常伴随着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生而产生,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十分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心率震荡是一次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先加速后减速的变化,即窦房结对室性早搏的反应敏感性变化,是一种可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心电指标。
研究表明,在心肌梗死后的猝死高危患者中该变化减弱或消失,因此它可以有效预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1]。
研究已证明HRT在慢性心衰、心肌病、高血压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震荡变化现象研究尚少。
本次研究分别选取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单纯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各30例,通过对比分析,试图找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趋势及其临床意义,现总结如下。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及其与颈动脉中膜厚度的关系杨传高;尤华彦;郁志明;张笛;吴小庆【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09(049)032【摘要】高血压早期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已经发生改变,其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此有关。
早期识别动脉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有助于识别并发症危险性较高的个体。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被认为是能准确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早期指标。
本研究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WV的变化,并探讨其与颈动脉中膜厚度(IMT)的关系。
【总页数】2页(P102-103)【作者】杨传高;尤华彦;郁志明;张笛;吴小庆【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2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2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2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2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 [J], 韦秀英;郑杨杨;周玉;梁晓2.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J], 田晶;吴绍燕3.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无动脉硬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J], 吴晓春;季乃军;吴少琴;王建军4.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相关性研究 [J], 程蓉岐;沈睿;陈川;申定珠;楼丹飞;李越华;粟文娟;贾春岩5.高血压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的相关性 [J], 胡青;布娃加.吾守尔;梅彩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踝臂指数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踝臂指数(ABI)的变化。
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缬沙坦组35例,氢氯噻嗪组35例,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组30例;观察血压及24 h尿白蛋白、尿素氮(BUN)、肌酐(Cr)、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空腹血糖(FPG)治疗前后的变化。
结果 100例患者经3药联合治疗8周后,显效85%,有效8.0%,总有效率93.0%。
各组治疗后SBP、DBP、24 h尿白蛋白较治疗前下降(t= 2.314、2.225、2.314,P均<0.05);BUN、Cr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3组FPG治疗后低于治疗前(t=2.254、2.325、2.304,P均<0.05);与PWV显著相关的因素依次有SBP (r=0.769, P=0.000)、脉压(r=0.807,P=0.000)、FPG(r=0.729,P=0.016)。
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进行ABI和PWV的测量,对其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治疗Analysis of pulse wave velocity and Ankle Brachial Index in diabetes mellitus of type 2 with HypertensiveLI Qiu-rong, Tong Huiyi,Zhang Bing et alDeportment of Cardiology,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Shenzhen 51803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of blood pressure, renal function, pulse wave velocity (PWV) and ankle brachial index (ABI) in diabetes mellitus of type 2 withHypertensive.Methods 100 patients of diabetes mellitus of type 2 with Hypertensive.according to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were divided into valsartan group (n=35), hydrochlorothiazide group(n=35),valsartan unite with hydrochlorothiazide group(n=30), The changes of blood pressure and 24 h urinary albumin, urea nitrogen (BUN), creatinine (Cr), pulse wave velocity (PWV), ankle-brachial blood pressure ratio (ABI),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Results Markedly effective of 85%, valid of 8 %, total efficiency of 93.0%in 100 patients by three-drug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8 weeks;The index of BP, DBP, 24 h urinary albumin in each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drop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 =2.314,2.225,2.314, all P<0.05); The index of BUN, Cr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contents of FPG in 3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beforetreatment(t= 2.254,2.325,2.304,all P<0.05);The PWV related with SBP(r=0.769, P=0.000), pulse pressure (r=0.807, P=0.000), FPG (r= 0.729, P=0.016). Conclusions The ABI and PWV were measured had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in diabetes mellitus of type 2 with Hypertensive【Key Words】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Hypertensive Ankle brachial index Pulse wavevelocity Treatment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是无创评价大动脉僵硬度的金指标,是预测心血管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子。
脉搏波传导速度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脉搏波传导速度是指心脏收缩后,血液在动脉中传导的速度。
它反映了心血管系统弹性血管的柔韧性和动脉血管的阻力状态。
正常情况下,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血管弹性呈负相关,也就是说,血管越柔软,脉搏波传导速度越快。
而当心血管系统出现疾病时,血管的弹性会受到影响,导致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改变。
通过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可以了解血管功能的状态,从而帮助诊断心血管疾病。
目前,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包括球囊导管法、振动法、光电法和超声法等。
球囊导管法是一种通过在主动脉内放置导管,并利用压力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来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方法。
振动法则是通过在体表放置传感器来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其优点是无创伤、易操作。
光电法利用光电传感器来监测动脉血流,从而测定脉搏波传导速度。
而超声法则是利用超声技术测定脉搏波传导速度,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和无放射线的特点。
这些测量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选择,使得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量更加准确和方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研究发现,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疾病等心血管疾病呈正相关关系。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血管壁会变得硬化,弹性降低,从而导致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
通过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可以帮助诊断和评估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一些研究表明,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相关,而且脉搏波传导速度的降低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量不仅可以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还可以用于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背景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动脉壁硬化、心脏和脑血管损伤等多种病变。
脉搏波速度是测量动脉硬度和血管壁弹性的指标,通常用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波速度常常较高,但其影响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高血压管理提供更有效的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1)测量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波速度和其他生理指标。
(2)分析脉搏波速度和高血压患者基本信息、生活习惯、药物治疗情况、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1)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进行检查,包括脉搏波速度、血压、血脂、血糖等生理指标的测量。
(2)分析患者基本信息、生活习惯、药物治疗情况、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对脉搏波速度的影响。
(3)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波速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高血压管理提供更严谨的依据。
同时,对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评估有更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状况及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特点。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内科住院的50例EH 患者为EH组,50例EH合并T2DM患者为EH+DM组,分别行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对比两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
结果EH+DM组的SDNN、SDANN、RMSSD明显低于EH组(P 0.05)。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
标签: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心率变异性(HRV)是一项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状况态的无创性检测指标[1],HRV降低说明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常诱发心率失常,是预警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指标。
本研究通过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EH+DM)的HRV变化特点,旨在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状况及HRV的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2年5月本院内科住院病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EH)组和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EH+DM)组。
EH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50~79岁,平均(58±6.9)岁,病程10~39年,平均(20.3±3.1)年;EH+DM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50~80岁,平均(56±8.9)岁,患者高血压病程9~41年,平均(21.5±2.8)年,糖尿病病程1~18年,平均(14.7±2.5)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WHO/ISH (国际高血压学会)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DM患者均符合1997年WHO/ADA (美国糖尿病学会)制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组间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3 讨论HRV是指窦性心率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改变的现象,自主神经对心率的调节作用是其产生的基础,心率快慢的差异性反映到心动周期上就表现为心动周期长短的变异程度。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内皮功能的变化韩文杰;刘恒亮;康秀芬【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11(32)1【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合并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变化,并分析其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内皮素(endothelin,ET)的相关性.方法对正常对照组(A组,n=42)、单纯高血压组(B组,n=40)及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组(C组,n=45),分别测定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血清NO、ET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C组血NO水平明显下降(P<0.05),baPWV及ET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B组比较,C组血NO水平明显下降(P<0.05),baPWV及ET水平明显升高(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组baPWV与血清NO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ET水平呈正相关(P<0.05),baPWV与年龄、脉压(pulse pressure,PP)及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也明显相关( 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明显受损,在高血压基础上糖耐量异常将进一步使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和动脉僵硬度增加.%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pulse wave velocity ( PWV )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 EH )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 IGT ), an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of PWV with nitric oxide ( NO ) and endothelin ( ET ). Methods The levels of baPWV, NO and ET in serum were measured in normal control group ( Group A,n= 42 ), simple hypertension group( Group B, n= 40 ) and hypertension combined with IGT group ( Group C, n= 45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Group A, NO level in serum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increased baPWV and ET in Group B and C ( P <0. 05 ). Compared with those in Group B, NO level in serum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increased baPWV and ET in Group C ( P < 0. 05 ). Significantly negative and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revealed between baPWV and NO, and between baPWV and ET, respectively, in Group C according to 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 ( both P < 0. 05 ). Meanwhile, baPWV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ge, pulse pressure and 2 -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 all P < 0. 05 ). Conclusion Vascular endothelium function is obviously impaired in EH patients. The endothelial injury and stiffness of arteries are exacerbaeted by IGT in these patients.【总页数】3页(P61-63)【作者】韩文杰;刘恒亮;康秀芬【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450003;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450003;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45000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吡格列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谢毅;肖明;占松涛;张宝林2.阿卡波糖对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J], 韩文杰;刘恒亮;康秀芬3.糖耐量减低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J], 谢毅;肖明;占松涛;张宝林4.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内皮功能的变化 [J], 韩文杰;毛磊;吴雷;刘灵芝;柴建文;刘恒亮;康秀芬;康运凯;张颖莹;赵友民;白树鸣;开芸;耿国英5.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血压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余琴;郑舒展;杨悠;李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5-07-01T09:53:32.4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江昕邓华聪[导读] 大动脉血管具有弹性贮器作用,PWV是血压波动通过动脉系统内给定两点距离间的传导速度,主要与动脉硬度和血管顺应性有关。
江昕邓华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重庆 400016)【摘要】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其病变基础为大、中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因此早期识别血管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动脉硬化【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5-0010-02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iabetes and pulse wave conduction velocity correlation Jiang Xin, Deng Huacong.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Abstract】Diabetes, chronic vascular complications are the main cause of death or disability in diabetic patients, its pathological change basis for large, hardening of the arteries and capillaries pathological changes, thus identifying vascular lesions is helpful to early diagnosis and early intervention.【Key words】Diabetes; Complications; Hardening of the arteries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其病变基础为大、中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因此早期识别血管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脉压、脉压指数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赵瑞红;林靖宇;陈卫文;张新刚;吴学青【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4(000)006【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动态脉压(pulse pressure,PP)、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关系。
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入选的1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 动态血压、PWV 检测。
测量并计算24 h 收缩压(24 h SBP)、24 h 舒张压(24 h DBP)、PP 及 PWV。
结果:根据PWV,将198例患者分为:动脉僵硬度正常组(PWV<20%预测值)、轻度动脉硬化组(20%预测值≤PWV<30%预测值)、中度动脉硬化组(30%预测值≤PWV<50%预测值)及重度动脉硬化组(PWV≥50%预测值)。
4组患者的PP、PPI 有明显差异(P <0.05);随着动脉硬化程度加重,动态脉压(PP)、脉压指数(PPI)增大。
结论:PP、PPI 可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情况。
动态血压检测获得的 PP、PPI 对于临床高血压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3页(P725-726,727)【作者】赵瑞红;林靖宇;陈卫文;张新刚;吴学青【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电图室,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电图室,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电图室,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电图室,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电图室,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J], 黎月琴;张源明;杨黎;贺思利2.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研究 [J], 胡小亮;路方红;刘振东;赵颖馨;孙尚文;王舒健;潘慧;李俊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研究 [J], 赵亮;黄文军;刘俊明;谢伟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左室质量相关性研究[J], 张艳玲;阴瑞红;左希宏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 [J], 张会珍;肖冬;朱建英;王辉;李延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差异(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甘肃临夏 731100)【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差异。
方法:纳入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统计所有患者血脂、Hcy及BaPWV水平,首先按高血压等级,将两组患者进一步划分为1~3级,对比各组上述指标差异;随后按高血压危险层度,进一步将两组患者划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层,对比各组上述指标差异。
结果:①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Hcy及BaPWV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P<0.05);②随高血压等级提升,各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提升(P<0.05);③随高血压危险程度提升,各组上述指标亦有明显提升(P<0.05)。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后,患者血脂、Hcy及BaPWV均明显提升,且随高血压等级、危险程度提升,上述指标提升量更高,这可能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199-02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先天性遗传心血管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1]。
糖尿病则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损害引起的高血糖所导致的遗传异质性疾病,也以中老年人群居多[2]。
两者均为常见疾病,且关系密切,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并发糖尿病较多,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目前已确证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比单纯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均有明显的提升变化[3],为更有效地帮助两种疾病的诊断,本研究就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和单纯高血压患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做详细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55~79岁,平均(68.2±5.1)岁,将其归为观察组;纳入10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男性45例,女性55例,年龄50~80岁,平均(67.9±5.8)岁,将其归为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