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脉搏波传导速度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1
脉搏波速度脉搏波速度介绍:脉搏波速度是一项用于检查动脉血管是否正常的一项辅助检查。
动脉僵硬度已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独立预测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终末血管性肾病、自然人群的心血管病及全因病死率和死亡率,且与左室肥厚、脑卒中、老年痴呆等相关,因此检测动脉硬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测对评价早期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颈股脉搏波速度是检测动脉硬化的“金标准”。
真实可靠的测量保证了科研结果的准确性及可信性。
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脉搏波速度正常值:正常人群的PWV显著高于体检中有脑卒中及心血管病患者。
脉搏波速度临床意义:异常结果:①pwv是指脉搏波在一定时间内沿动脉壁传导的距离。
pwv可以直接反映动脉顺应性,一般来说,pwv 越快,动脉弹性越差,僵硬度越高,反之亦然。
需要检查的人群:年龄≥60岁。
②已被诊断为高血压(包括临界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或有2项以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的患者。
③已确诊的冠心病和脑卒中患者。
④有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患者。
⑤有长期头晕、胸闷不适等症状尚未明确诊断者;有活动后或静息状态下胸闷、心悸等心前区不适症状尚未明确诊断者。
⑥健康体检者。
脉搏波速度注意事项:不合宜人群:一般无不适应症。
检查前禁忌:保持正常的饮食与睡眠。
检查时要求: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检查,按医生的要求做准备,医生仔细操作。
脉搏波速度检查过程:受检者取仰卧位,将压力感受器置于右侧颈动脉、股动脉、桡动脉波动最明显的部位,测量这两点间的体表距离并输入计算机,pwv根据两个脉搏波之间的距离比脉搏波传导的时间计算。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血压、血脂、血糖关系的临床观察作者:陈卫玲戴雪芬杜于茜来源:《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年第06期[关键词]脉搏波传导速度;早期动脉病变;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446.1;R44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12)06_0488_03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2.06.22血管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心、脑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学基础,早期识别动脉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防治并发症。
而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是能准确反映动脉血管病变的早期指标。
由于其具有简便、有效、经济,且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指标,因此PWV检测已成为一种评价外周血管硬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踝臂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是检测PWV的最常用方法。
本文将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例行体检的2630例健康体检人群的相关体检资料整理分析,发现对健康及亚健康人群进行PWV检测,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意义。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健康体检者2630例,根据PWV≥1400cm/s [1]设为PWV增高组,计1106例,其中男1002例,女104例,年龄22~82(62.48±11.04)岁;体质量指数(BMI)(23.64±2.75)kg/m2。
PWV<1400cm/s为对照组,计1524例,其中男1110例,女414例,年龄22~84(60.48±10.87)岁。
BMI(22.98±2.56)kg/m2。
两组人群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方法:1.2.1:体重测定:测定体重和身高,计算BMI。
判断标准:BMI≥24.0kg/m2为超重,BMI≥28.0kg/m2为肥胖。
1.2.2血压测定: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血压测定方法,由专职护士采用常规袖套式水银柱血压计,为受检者测量坐位右肱动脉压。
#综述#不同动脉节段脉搏波传导速度的临床意义张明华综述叶平审校[摘要]近年来,无创检测动脉系统弹性功能日益受到关注。
其中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是目前常用的动脉弹性功能检测指标之一。
在动脉系统不同节段测量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反映不同动脉血管节段的弹性特征,可能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及不同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动脉系统;脉搏波传导速度(P WV);综述C 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ulse Wave Velocity Measured on Dif ferent Sites of Artery System(review)ZH A N G M ing-hua,YE P ing. Second Card iovascular Dep ar tment of So uth Building,Chines e P L A Gener al H os p ital,Beij ing100853,China Abstract:I n r ecent year s,more attentio n has been attracted by non-invasive measurement of the arter ial elasticity functio n. Pulse wav e velo city(PW V)assay is o ne of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s.T he PW V measured o n different sites of the ar tery sy stem indicates the elasticit y characterist ics o f the arter ial seg ment and may have different pat ho phy siolog y bases and clinical sig nificance.Key words:arter y system;pulse w ave velocity(P WV);rev iew[中图分类号]R54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771(2009)11-1038-03[本文著录格式]张明华,叶平.不同动脉节段脉搏波传导速度的临床意义[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1):1038) 1040.动脉系统弹性减退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血管壁早期损害的综合反映,它不仅是血管病变早期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标志,而且也是一种高危因素,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对动脉系统弹性功能的无创检测正在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血管老化风险评估方法
血管老化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估血管壁厚度、斑块和硬度等。
最常用的评估血管硬度的方法是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定期进行这一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血管早衰的
存在,从而尽早进行干预,预防后续相关疾病的发生。
2. 评估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危险因素。
例如,情绪压抑、过于较真、偏食肉类食品、不愿运动、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年龄超过400、爬楼梯时胸痛、手脚发凉,有麻木感、血压升高、胆固醇或血糖升高、直系亲属中有人死于冠心病或中风等。
3. 测量血压。
若高压和低压相差50mmHg以上,提示血管硬化,即老化。
4. 检测动脉硬化指数。
该指数=[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正常数值为<4。
如果动脉硬化指数≥4,说明已经发生了动脉硬化,而且数值越大,动脉硬化的程度就越高,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越高。
请注意,科学地评估血管年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虽然每个人每年度过的时间是一样的,但血管的衰老速度是不一致的。
那些有着危险因素的人,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的人,他的血管老化速度就比正常人快。
PWV测定在脑血管病中的意义摘要】PWV(pulse wave velocity)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早期反应动脉弹性的改变。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WV为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评估PWV的值有利于早期干预其相关危险因素,对于脑血管病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PWV 脑血管病动脉弹性危险因素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是评估动脉血管功能变化的简捷、有效、经济的非侵入性指标,能够综合反映各种危险因素对血管的损伤,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本文就PWV的测定原理、其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及其在脑血管病的临床意义做一综述。
一、PWV的测定原理及方法(一)PWV的测定原理PWV是血压波动通过动脉系统内给定两点距离间的传导速度,其大小取决于血管弹性、管壁厚度和血液浓度,PWV与动脉扩张性和僵硬度密切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像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诸危险因素存在时,人体血管壁纤维组织不断增生,血管僵硬度增加,顺应性逐渐变小,脉搏波被血管壁吸收减少,因此脉搏波传导速度加快。
这是测量PWV以判断血管硬化情况最基本的原理。
(二)PWV的测定方法PWV的测定是通过测量动脉节段的体表距离(L)和脉搏波传导时间(PTT)求得,计算公式是PWV(m/s)=L/PTT。
该指标已经写入200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
二、脑血管病的病理改变(一)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于管径500um以上的大中动脉。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脑部改变。
颈内动脉系统多发生在颈内、外动脉分叉水平,脑底动脉环及大脑前、中、后起始部;椎-基底动脉多发生在其起始部。
(二)动脉中层钙化:多发生于管径200~500um的中小动脉。
一般见于肢体动脉,脑内相对少见。
显微镜下可见管壁增厚,多为均匀分布。
(三)弥漫性毛细血管前小动脉硬化:主要见于管径小于200um的小动脉。
表现为小动脉壁均匀性增厚,普遍的玻璃样变性,管腔狭窄。
专 论FEATURES引言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对公众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动脉硬化病变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因此人们对动脉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深入认识,做到早期发现并干预,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1]。
人们不断寻求更确切地反映心血管疾病的生理信号,如动脉硬化发生发展过程出现的信号,采用无创方法检测动脉僵硬度,其中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是最常用的动脉弹性功能检测指标之一,测定的PWV是测定动脉系统两点之间的脉搏波速度,被公认为“金标准”的是颈—股动脉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但测量cf-PWV操作相对复杂,需要患者暴露腹股沟区域[2],故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颈—股动脉之间距离在腹部肥胖者测量存在困难,股动脉处脉搏波信号在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外周动脉疾病中测量也存在困难[3-4]。
桡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Radial Augmentation Index,AIr)比cf-PWV 更能方便测量,然而在评估动脉硬化性能方面,AIr还存在局限性,以桡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为中心的丰富数据形成鲜明对比事件中,由反射波引起的舒张期增强指数受到了很少的关注。
反射波增强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是另一项常用的无创评价动脉系统弹性功能的指标[5-6]。
目前,无创的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传递函数等方法先估测中心动脉的脉搏波形,然后从估测的波形上再计算主动脉的增强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x)[7]。
虽然传递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反射波增强指数相关性分析刘文彦a,王璐b,姚阳a,徐礼胜a,周树然a,张良钰a东北大学 a.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b.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169[摘 要] 探究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桡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Radial Augmentation Index,AIr)及桡动脉舒张期增强指数(Diastolic Augmentation Index,AId)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对AIr和AId有相同影响的因素。
超声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估血管弹性研究进展宿愿;钱林学;张宏【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6(013)012【摘要】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血管弹性是心血管病死率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最常见的超声测量指标,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传统测量PWV的方法存在动脉走行不明确、分支影响多等弊端,且只能获得全局、平均的PWV,目前局部脉搏波传导速度的超声测量在血管弹性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局部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方法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超高速成像技术及脉搏波成像技术。
为此对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估血管弹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62-65)【作者】宿愿;钱林学;张宏【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北京 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相关文献】1.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估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弹性的意义 [J], 张宏;钱林学;邱兰燕;刘冬;任晓转;胡向东2.不同脉搏波传导速度测量方法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弹性的研究进展 [J], 赖珍珍;陈莉3.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估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颈动脉弹性 [J], 赵晓宇;窦水秀;丁琳茹;杜亚倩;张映安;何银芳;许建萍4.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价大黄蛰虫丸对早期T2DM患者下肢动脉弹性的改善作用 [J], 石光煜;王玉琳;于国强;张雪松;赵丽娜;吕勃川;初春;刘杨月5.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联合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估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效果分析 [J], 高艳颖;冉欣宜;朱欣;韩江涛;鹿文静;卿健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什么是脉搏波传导速度
当血管堵塞不足70%时,人体无任何感觉,常常错过最好防治时机,所以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十分重要,定期进行血管健康检查十分必要。
随着技术的发展,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动脉血管检查中。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指心脏每次搏动射血产生的沿大动脉壁传播的压力波传导速度。
它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可重复等特点,一次PWV检测通常只需要1-2分钟。
传统PWV技术测量误差大
传统的全局脉搏波测量技术求得的PWV是整段血管的平均值,无法准确定位哪一处血管片段发生病变、存在斑块,测量误差较大。
并且在动脉粥样硬化初期,斑块往往都很小,针对局部血管的PWV测量更有参考价值。
局部测量,更可靠。
动脉血管局部PW V测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创的可重复的检测血管脉搏波速度技术,它有着高于传统B超的成像帧率,大幅提高局部PWV测量的准确性。
注重预防、早期诊断和精准干预,是健康医疗发展的新方向。
动脉血管局部PW V测量技术能够有效评估血管僵硬度,可为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筛选及评价提供客观的检测指标,对动脉疾病的早期发现、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