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插花可以分为哪几个流派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花道是日本插花艺术的升华。
从广义上,插花可分为插花和立花两个系统。
插花以花卉草木为素材创造出来的一种生活艺术形式,在日语中常写成生花、活花、插花等字样。
插花以花卉草木为素材创造出来的一种生活艺术形式,在日语中常写成生花、活花、插花等字样。
立花源于佛教供花,“立”就是要使花和花瓶直立,表现出端正的、符合信仰的姿态,它是抽象的、构成的、程式的。
在花道的发展过程中,两者既对立又并行,既渗透又交替。
花道起源于中国佛教的供花,宋元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在东山时代发展成为花道,并成为日本妇女品德、技艺修养的一项内容。
日本插花艺术曾受中国花草园艺和阴阳学的影响,并创造出2000至3000个流派,各流派人数不一,人数最多的“池坊派”,约有100万人;“小原流”,“草月会”等则分别拥有50万—60万人。
目前,日本学过插花的人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菊卫”的“新兴插花派”。
日本花道流派众多,参考维基百科总共列出以下40种流派。
池坊いけばな京花傳五十鈴古流伊勢草木藤野流一葉式いけ花小原流御室流華頂流桂古流華道瑩心流華道遠州華道表現派華道高野山紀宮花山院流光輝流広山流光風流古流理恩会古流かたばみ会古流松應会古流松藤会嵯峨御流青山御流正風華道石州流華道専慶流相阿弥流草月流月輪未生流日新流日本生花司松月堂古流八代流未生流未生流笹岡都古流都未生流雅(みやび)流山村御流容眞御流龍生派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日本共有140多个花道流派。
在这之中,称得上主流花道的有池坊,古流,小原流,草月流。
其它如龙生流,未生流也是接触日本花道的人常常会听到的流派。
着重介绍主流的四大流派。
【池坊】池坊是日本花道的起源,作为花道的本宗一般被称为花道家元池坊,而不是池坊流。
于14世纪由中国的佛堂供花随佛教传入日本。
立花,生花,自由化为池坊花道的三大基本花型。
最具代表性的立花构造复杂严谨,以一种抽象的意念模仿山水画,通过枝条的前后左右伸展体现大自然的韵律美感,具有高贵典雅的东方之美。
日本花道流派知识「花道」又称「华道」,「华」乃「莲华」之简称。
古人在佛前供奉人工制「莲华」,称「供华」,「花道」就是从「供华」演变而成。
随着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与佛教相关的仪式及装饰美术,也同时传入日本。
将天然花草放在器皿中做装饰,是日本人与生俱来的爱好。
人工制「供华」缺乏生气,日本人很自然地想到用天然花草做替代。
插花技术大约始于奈良时代(公元八世纪)。
但真正发展,应该是在平安时代(公元十二世纪)。
平安贵族将唐朝流行的「斗草」技艺和式化,改成「花合」和「草合」以插花技艺的高低,睹输赢。
并将宋代的「斗茶」技艺也改成日式「茶合」。
「插花」刚开始时并无章法,只是将花草放入瓶中,叫「投入花」。
随着人们不断研究,在南北朝时代(十四世纪),出现了「立花」,就是把开着花的枝条垂直插入花瓶内。
在室町时代,「立花」技艺在贵族的推崇下,向「花道」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室町中期(一四四五年),富阿弥氏编出了第一部「立花」法式书「仙传抄」。
「立花」己不再是「供华」,而成了贵族前客厅里的一种摆饰。
室町中期出现了一名花道大国手-专庆,他在顶法寺六角堂的池坊创立了「池坊流」立花流派。
「池坊流」一直延续至今。
到了江户时代,天皇更让插花高手出席「大立花御会」。
在僧侣和町人中的插花高手,视出席该御会为无上的荣誉。
室町中期,大德寺一休和尚的弟子珠光,在草庵的小屋内设置茶室,并用「投入花」装设茶室。
珠光编写了第一部「茶事法式」,而茶室内的插花便称作「茶花」。
桃山时代(十六世纪中叶),日本茶道始祖千利休使「茶花」得到普及。
「立花」过于豪华,属贵族的玩物,而「茶花」则较平民化。
至于现在最为人道的「生花」,却是在江户时代(十七世纪),受儒家思想影响才产生的。
「生花」讲究「三才五行」,即以天、地、人,金、木、水、火、土来命名花形。
「生花」还采用了矫枝技术,使花草树枝更增添了曲线美。
「生花」广受欢迎,连「立花」始祖的池坊流后人也不得不在生花上下功夫。
日本插花中最主要的插花形式有哪些?由于日本插花艺术发展历史的特殊性,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主要的花型产生,根据时代先后顺序有立华、生花、盛花、投入花、自由花等。
(1)立华立华,其含义为竖立的花。
立华是池坊流的代表花型,也是各种池坊插花形式的源泉。
它是由7~9枝花材构图,分上、中、下三段插作而成的一种左右对称而竖立的花型,构图严谨,意念抽象,着力表现山川峻岭、岩石峭壁、溪流山村等大自然的景观之美。
每枝花材都有一定的长度、一定的位置、一定的伸展方向和插作次序。
各花枝必须插在筒内,并由此伸出,花脚集中呈圆柱状。
立华还有传统立华(见图36)与现代立华之分。
(2)生花生花的含义为生长着的花,以三个主枝为骨架构成半月形或不等边三角形的花型。
表现一个由天、地、人三者组成的宇宙,三主枝名称因流派而异。
生花的形态分真(真之真、真之行、真之草)、行(行之真、行之行、行之草)、草(草之真、草之行、草之草)。
生花所用花材少而精,构图简洁,造型优美,充分表现出花材的自然形态美、色彩美与组合之美,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人们对花草所寄予的情感。
生花(见图38、图39)洗练的形式美使其极富传统插花独特的魅力而传承发展至今。
(3)盛花盛花的首创人是日本近代插花大师小原云心(1861—1916年)。
用水盘样式花器“堆、盛"的插花的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观之美。
盛花采用“面”的插制方法,在水盘中设定的不等边三角形的面的范围内插上花材。
盛花主要表现形式有“色彩盛花”与“写景盛花”两大类,在一盘花中展现出美丽的风景与缤纷的色彩是它的特色。
小源流的盛花由主、客、副三大主枝构成,应草木花卉的自然形态,构成自由而富于变化的花型,最大限度地体现花材的自然美感。
(4)自由花自由花,是20世纪初期至中期兴起的插花革新运动的产物,它不受传统美学的束缚,不受任何固定形式的约束,也不受花材、花器的限制,正如它的名称一样,可以自由地进行创作。
自由花不仅强调花草树木的形态美,更注重造型艺术的诸要素——点、线、面、块与质感的表现。
日本花道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花型日本插花在日本称为花道。
在漫长的历史阶段,日本插花艺术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许多的流派,每种流派都其代表花型。
下面店铺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花道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花型吧!日本花道最古老,最大的流派有池坊花道会,其代表花型有“立华”“生花”“自由花”,其次为小源流,其代表花型有盛花和投入花;草月流也是主要流派,其不同点是主张插花材料的多样性,因此,其花型多为构思新颖,活泼多变的自由花。
五种基本花型中以“立华”和生花最富有日本花道的特点。
1、立华:是池坊流的代表花型。
意思为竖立着的花。
真正意境是表现自然山水之野趣。
一般由7—9枝花材构成,以松、桧、柏为主要花材,左右对称而竖立,构图严谨。
注意花材基部须竖直插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
立华采用的是松树、桃花、竹子、柳叶、红叶、扁柏等。
之所以称为立华,是从草木升高的姿势而采取竖立的形式,要用铁丝来调整花木素材的姿容,其意图在于再现一种自然的景致。
立华的构成复杂严谨,各枝条的位置和伸展方向都有一定的顺序,不可以前后倒置,一般由真、副、受、正真、见越、胴、控、流、前置等9个主枝和后围、木留、草留3种补枝组成,大型创作还有大叶、草道等,其构成“立华”的7~9个基本部分组合起来的花型图,就要在一个花瓶里把许多互相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材料配置好,以表现自然景色之美。
2、生花:是古流的代表花型,也称格花。
意思为生长的花。
花以真、副、体三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
真代表天,副代表人,体代表地,天地调和而孕育生命。
生花的最大特点是花材少而精,构图简洁,运用流动的线条、精美的花器表再现花材生长的自然美。
注意花材基部仍须竖直插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
生花是使花保持生命力的表现方法,使用的是鲜花。
江户时代中期,作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经诞生,它主要被放在壁龛上。
和投入法、盛花不同之处在于茶花的器具象征着大地。
生花主要表现的并不是花木局部的美,而是其伸展开来的生命力。
日本花道10英语3班韦利娟1007014308一:花道的起源花道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佛教活动。
唐宋时代,中国有向佛祖“供奉鲜花”的习俗,后来这习俗和佛教一起传入日本。
这就是原始的花道,在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史书《古事记》中记载有当时供花的记述,花枝要向着天空摆放,以表示诚与信。
二:花道流派日本花道经历了古典插花艺术,自然主义插花艺术和现代插花艺术三个阶段。
至今日本花道已经过了五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多种各具特色的流派,主要有池坊流派(室町時代中期)、未生流派(江户末期)、草月流派(1927年创立)、小源流派(19世纪末)。
池坊流派是15世纪立花名家池坊专庆创造的池坊立花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规模最大的流派,因此,池坊又是花道的代名词;未生流派由江户末期的未生斋一甫创立,儒家的“天、地、人”三位一体思想是未生流插花的原理,其基本花形为体现天圆、地方统一体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内,未生流派进行多种多样的创造发挥,它的特点是简洁明快;草月派的插花作品将追求自由的精神体现于形式,将整个空间点缀得非常美丽鲜亮,草月派是花道中的“革命派”和“现代派”,他们主张自由大胆地使用花器和处理花材,铁丝、塑料、玻璃、石膏等是他们常用的插花辅助材料;小原流派,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1861-1916)创立的小原流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云心发现池坊派插花术重心过高,不够安稳,便创立了有重量感、重心偏低的插花术。
三:花道类型在不同的时代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插花类型,一直持续发展到今天的有:立花、生花、投入花、盛花。
立花是根据花草向上生长的姿势而采用的一种竖立式插花术,因此在插花时会常用铁丝来调整花材的姿态,其意图在于再现一种风景。
生花在江户时代中期,作为接待客人的插花而产生,主要是放在壁龛上,生花使用的器具象征大地。
投入花把花枝按其自然的姿态插入深深的器具里,给人一种随意投入的自然感。
这种插花法能够发挥美术性和独特的个性。
中国的佛前供花在唐朝随佛教一起传入日本。
插花一到日本,便受到朝野僧俗的一致欢迎,从初始效仿中国的佛前供花,逐步结合日本的习俗而发扬光大,并制定了插花时花材配置的规矩,形成了各种流派并传授继承,也即形成了花道。
我国袁宏道的《瓶史》被译成日文出版,许多口传的插花书和著作也先后问世。
花道与茶道、书道等一并成为日本传统技艺。
如同中国的京剧,日本的花道也分许多流派,主要如池坊流、古流、草月流、小原流等等。
虽然不同的流派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花道思想和基本造型确有着许多共性。
【池坊流】池坊:原意为池边僧舍。
原本是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皈依佛教成为高僧,驻六角堂(即後来京都的一小寺)而创於7世纪初。
在那里,作为礼佛仪式的一部分,规定“立花”这个插花样式的插花准则,即一种直立的正规样式,一般使用窄口高脚瓶或细高花瓶。
日本宽政三年(1462)池坊插花术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
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内,绮丽无比,顷刻专庆的池坊插花术在立花界获得很高的声誉。
池坊因此而声名鹊起,池坊立花也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
池坊流的传统的最高花型是“立华”,它由佛前供花演变而来,是以一种抽象性的意念来模仿山水画,通过枝条的前后左右伸展,充分展现出大自然的韵律美感,具有超凡脱俗、严肃华贵的气质和造型。
“立华”的构成非常复杂严谨,要在一个花瓶里把七至九个基本部分组合起来,这些部分相对独立而又相辅相成,各部分的位置和伸展方向都有一定的顺序,不可前后倒置。
池坊流的传统造型具有一种典雅高贵的气派,枝条舒展,能充分展示东方之美。
←立华随着时代的变迁,池坊在立花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生花”和“自由花”。
第四十五代家元池坊专永宗匠还创立了“生花新风体”和“立花新风体”,使池坊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并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要求。
【古流】古流是江户时代(17世纪)中期新兴的插花流派。
当时儒家思想盛行,讲究阴阳五行学说,以天地人来表现伦理教义。
这种思想也反映到插花的格式中,谓之“生花”或“格花”。
日本插花的流派日本插花主要流派及特点插花艺术在日本受到大众的喜欢,师徒相传,纷纷各自研究与创造,花道便逐渐分歧,产生许多流派。
在日本有3000多个流派,每种流派的插花有各自的规则,花枝有固定的插法,但不违反自然为原则。
下面就15个主要流派的插花特色分述如下:1.安达式插花安达式插花是安达潮氏由1918年创建的。
安达式插花的特色在于“注重装饰花的花心”即不重视插花的技巧,尊重其自然美。
是专为生活插花,绝对不使用鲜花之外的枯木、铁、石头等物。
其作品的特征“具有线条美以及色彩的构成美”。
在插花过程中,必须先了解花,由于花型的练习,自然与花接触,这就是本流的主张。
其花型可分为盛花和投入花。
2.池坊插花在日本插花历史上池坊是人数最多的流派。
“开山祖”池坊专庆于16世纪末创建的。
经过五世纪的发展,池坊的插花以“立华”、“生花”、“投入花”、“盛花”四种形式。
3.立华立华的特征是在17世纪由池坊专好完成。
将耸立山顶和生长于山谷平墅的草木之各种变化姿态互相和谐统一,表现于插花之中,造成一处风景,产生壮大的情趣。
主枝有九枝即“真、副、请、流枝、控枝、见越、正真、胴、前置”。
4.生花生花是江户时代发源的。
由投入花发展成的花型,生花是由真、副、体三种枝构成,真位于花型中心上方,其长度为花器的1.5-3倍;副位于真的后面,是构成整体之后的役枝,大约是真的三分之二;体位于真的前面,是花型的前端的位置,大约是真的三分之一。
生花的基本花型可分为“真、行、草”。
真的花型必须选择柔软的花枝,很少向左右延伸的枝,并且插成和花器同宽度的形式。
行的花型是三线形式的基本型,加强作品的动感,构成宽幅度的美。
草的花型比行的表现更加动感的花型,借副、体、客的变化,极大夸张和省略,表现出植物个性美的花型。
5.投入花投入花是15世纪时,应花器意匠性的流行而产生的插花法。
多装饰于柔和的房间里,基本花型同生花,在内容表现有三种,即立型、斜型和垂型。
立型是直立上方,其倾斜度可以30度;斜型其倾斜度30-90度的形态;垂型比瓶口还要下垂的型。
日式插花中花意匠的基本理论与运用实例'插花在日本被称为花道,与茶道、书道、香道、歌道等并驾齐驱,是日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
日本花道流派众多,主要有池坊流插花、草月流插花、小原流插花、未生流插花、古流(松涛派)插花等。
小原流是日本主流插花流派之一,在当今日本年轻人中较为流行,所追求的是色彩与形态的调和、对立之美。
\xa0花意匠是小原流派四世家元小原夏树1991年为了适应现代生活而创立的一种插花方式。
花意匠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是整个小原流插花的基础[2] 。
花意匠的插花有特定的章法,各花枝的长度、角度有严格的限定。
花意匠的插花理论包括花意匠的基本和花意匠的展开两部分。
\xa01 花意匠的基本理论\xa01.1 花意匠的基本的含义花意匠的基本的含义是教会人们运用简易的花材轻松快乐地插花,装饰生活空间。
\xa01.2 花意匠的花材与容器\xa0在花意匠的基本理論中,花材较为简单,一般所选择的花材种类不超过3种。
需要选择的3类花材分别为:①能表现主要形态美的较长花材类,如剑兰、虎尾兰、锦葵类、剑叶、富贵竹、雀梅、樱桃茄、贝壳花等,可以表现直立型的挺拔姿态;山归来、苏铁、散尾葵、虎尾兰、小天使、山苏等可以表现倾斜型的曲线美。
②作为视觉焦点的花材类,如非洲菊、鹤望兰、玫瑰、康乃馨、鸡冠花、红掌、景天、菊花等。
③为平衡协调前两种花材的过渡性花材,可以选择如小天使、情人草、满天星、洒金桃叶珊瑚等花材,也可以选择与最长的主枝同样的花材,在长度和角度上稍做处理,达到协调的效果。
\xa0由于花意匠的基本作品相对简单,所用的容器体量也不宜大。
容器的长高基本决定了整个作品的大小,可以使用日本小原流标准水盘,也可以使用一些体积较小、较浅的碗或盆。
容器的风格是根据不同花材的姿态、质地特性来选择的。
\xa01.3 花意匠的基本的花型构成\xa0根据在整个作品造型中的不同位置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主枝、客枝和中间枝,对于各枝的长度和角度也有严格的规定。
立花日本室町时代确立的最古老的样式,当初形成的基本形式由“真、副、副请、真隐、见越、流枝、前置”七个役枝构成,通过多种多样的草木表现大自然的风景,江户时代前期到中期流行。
生花生花是江户时代中期确立的样式,使用1-3种花草材料,表现草木扎根于地上生存的样子,体现草木作为生命的出生之美。
自由花没有固定的类型样式,依托草木的形状和质感自由扩展,可以实现广泛创作表现,适用于各种空间和场景。
从大正时代到昭和时代,西洋风格的建筑样式在日本普及后,取代放在壁龛里的立花和生花,放在玄关和桌子上的插花流行起来。
立花正风体立花随着大型化、复杂化等时代趋势而发生变化,明治时代确立了立花正风体规范,其特征是以池坊的传统美感和七个或九个役枝组成的结构为基础,模仿草木的出生而进行构成,通过复杂多彩的构成,表现自然面貌和草木风格。
立花新风体作为适应现代空间的立花形式,于1999年由池坊专永(华道家元四十五世)发表,其特征是重视表现内容,以传统的美感和构造为基础,同时具备花材的舒展、新鲜、艳丽,使用各种各样的花材,根据有意外性和对照效果的搭配,表现亮度,尖锐,突出等的美感。
生花正风体明治时代确立的样式,适合小客厅壁龛的小型插花,通过为数不多的枝条重点体现草木的气息生命,其特征是被称为“真、副、体”的三个役枝模仿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万物基础的三才(天、地、人),三个役枝相互呼应,从水面延伸出草木所具备的出生之美。
生花新风体作为适应现代生活的生花形式,于1977年由池坊专永发表,其特征是以池坊传统的审美意识为背景,多角度地呈现色形质感、叶子的舒展、枝条的态势等各种各样的美,表现出传统的生花正风体的形式中无法容纳的草木出生之美。
放入壶里的自由花放入水盘的自由花盛花瓶花花意匠代表作品日立制作所数码高清“Wooo”TVCM“红花”篇京都本愿寺白书院作品第101届草月展作品。
聊聊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知止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書房和家作為工作一天之後聚神,內觀和內修之所,應宜清雅,戒奢豪,讓自己身心能徹底放鬆,止,而後方能觀。
欢迎关注最美文房,美得让你窒息!人类插花活动最早的文明佐证,起源于古埃及,据考古发现,远在公元前两千五百年,在古埃及法老贝尼哈桑的墓壁上就有瓶花睡莲的壁画。
花道在日本称为:华道。
起源于中国隋朝的佛堂供花,随着日本的遣隋使小野妹子而传入日本。
花道被日本人学习和改进,融入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内涵,成为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
华道不仅要表达花的美态,也是形神兼备品味造型的插花。
日式插花除三个主枝外,花儿往往并不担任重要角色。
日式插画以花材用量少,选材简洁为主流。
它会以花儿的盛开、待放、含苞代表过去、现在、将来。
日本人强调花与枝叶的自然循环,生态美则是宇宙永恒的缩影。
若常以宽宏意境和深邃内涵从事插花艺术的表达,自然能直接体会道园艺家对植物本性的认识以至尊重的境界。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走进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一】池坊原意为池边僧舍,原本是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皈依佛教成为高僧,驻六角堂而创于7世纪初。
在那里,作为礼佛仪式的一部分,规定“立花”这个插花样式的准则,即一种直立的正规样式,一般使用窄口高脚瓶或细高花瓶。
日本宽政三年,池坊插花术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
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绚丽无比。
顷刻专庆的池坊插花术也因此而扬名,池坊立花也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
01“立花”意为竖立着的花,以抽象的意念、枝条的空间伸展来模仿自然山水。
其结构是花道中最为严谨复杂的,一般有真、副、受、正真、见越、胴、控、流、前置九主枝和木留、草留、后围三补枝构成。
分为直真、徐真和双株立华三种。
其中:真代表深山,因此真之枝干多向后延伸,副和受都代表近处的山,见越是深山之后复见的层层山峦,多为幼枝向后长长的伸出,真正为耸立的峻岭(多为2-3花组成)胴是小山,控为山脚,流如流水表村落人间,前置为山麓近景,作为结束。
日本式插花艺术有哪些知识日本插花又称华道、日式插花,属于插花(floarr)中的一种,日本传统的插花艺术,它是‘活植物花材’ 造型的艺术。
日本的花道以池坊流历史较为悠久,具有五百多年的传统其发源地据说为圣德太子下命建造的六角堂。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日本式插花艺术有哪些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1)日本式插花概论日本式的插花,虽然传自中国,但这种艺术在日本却得到了高度发展,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之一——花道。
日本花道发展蓬勃、流派特别多,且各具特色。
要了解日本式插花各流派的特点,可先从其插花的基本造型开始。
日本式插花的造型原则上以三主枝为骨干而构成的。
最长的花枝为第一枝,次长的花枝为第二枝,最短的花枝为第三枝。
三主枝高低不一,分别作用于上段、下段和中段,然后加上装饰的枝梢,达到造型上的立体化。
由于三主枝在表现插花形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又称为“役枝”,并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三才。
天地人在构成花型上也发挥了定位作用。
上段役枝的位置在“天”,下段的役枝的位置在“地”,而中段役枝位置则在“人”。
这种以天地人三线条构成的花型,称为“三线形式的插花”或“三角形式的插花”。
由三役枝的位置和作用不同,就把插花的造型分为真、行、草三种。
“真”取立姿形态,表示端正静肃的美感;“草”取潦草形态,表示自由奔放的美感;“行”取“真”与“草”的中间形态,表示宽舒快畅的美感。
概括而论,日本式插花以象征天地人的三役枝构成基本花型,并以真行草三方面求取花型的变化。
日本式插花的主要流派有:池坊流、草月流、小原流、古流、宏道流、远州流、松月堂古流、未生流等等。
各流派对上述三大主枝的叫法并不统一。
(2)日本式插花流派简介①池坊流“池坊”称插花为“立华”,并把作用于上段的役枝叫“真”,中段的叫“副”,下段的叫“体”。
池坊插花的特色是:“真”强壮有力,“副”从后角插入,“体”在前面扎根,全部役枝组合成轻松舒畅的花型。
此外,辅助真、副、体的其他枝梢,统称为“对待”。
中国的佛前供花在唐朝随佛教一起传入日本。
插花一到日本,便受到朝野僧俗的一致欢迎,从初始效仿中国的佛前供花,逐步结合日本的习俗而发扬光大,并制定了插花时花材配置的规矩,形成了各种流派并传授继承,也即形成了花道。
我国袁宏道的《瓶史》被译成日文出版,许多口传的插花书和著作也先后问世。
花道与茶道、书道等一并成为日本传统技艺。
如同中国的京剧,日本的花道也分许多流派,主要如池坊流、古流、草月流、小原流等等。
虽然不同的流派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花道思想和基本造型确有着许多共性。
【池坊流】池坊:原意为池边僧舍。
原本是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皈依佛教成为高僧,驻六角堂(即彳爰来京都的一小寺)而创於7世纪初。
在那里,作为礼佛仪式的一部分,规定〃立花”这个插花样式的插花准则,即一种直立的正规样式,一般使用窄口高脚瓶或细高花瓶。
日本宽政三年(1462 )池坊插花术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
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内,绮丽无比,顷刻专庆的池坊插花术在立花界获得很高的声誉。
池坊因此而声名鹊起,池坊立花也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
池坊流的传统的最高花型是〃立华〃,它由佛前供花演变而来,是以一种抽象性的意念来模仿山水画,通过枝条的前后左右伸展,充分展现出大自然的韵律美感,具有超凡脱俗、严肃华贵的气质和造型。
“立华” 的构成非常复杂严谨,要在一个花瓶里把七至九个基本部分组合起来,这些部分相对独立而又相辅相成,各部分的位置和伸展方向都有一定的顺序,不可前后倒置。
池坊流的传统造型具有一种典雅高贵的气派,枝条舒展,能充分展示东方之美。
立华随着时代的变迁,池坊在立花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生花〃和〃自由花〃。
第四十五代家元池坊专永宗匠还创立了〃生花新风体〃和''立花新风体〃,使池坊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并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要求。
【古流】古流是江户时代(17世纪)中期新兴的插花流派。
当时儒家思想盛行,讲究阴阳五行学说,以天地人来表现伦理教义。
日本插花可以分为哪几个流派
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国家,与当地文化交融就会形成不同的流派和形式,插花也是如此,花艺培训的相关工作人员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日本插花花艺可以分为哪些流派吧。
1、自然主义
花道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15世纪,当时日本人的房间里一般都包括壁龛或者壁橱,用来盛放花卉。
在这个时期,花道的规则被人们简单化了,使得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享受插花艺术。
另一个主要的发展时期是在16世纪,有一种更为简朴的插花艺术叫“小原流”,这种插花的方法是以色彩插花和写景插花为主,以“盛花”为主,即一般是把花“盛”于浅水之中。
这种插花的图案经常出现在当时人们互赠的茶叶礼品的包装上。
这种风格更加趋于简单和自然,不论花卉的材料是什么都尽可能随意的放置在一只瓶子里。
2、古典插花
日本花道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的寺庙里的花卉祭品。
在这些天然的插花里,花朵和枝杈被指向天空作为一种信仰。
在15世纪出现了一种比较复杂的插花艺术叫“池坊流”,这种插花的方法是以“立花”为主,把花束编织成山的形状,表现出大自然的宏大,象征着佛学的圣山和宇宙。
这种插花的风格
有着很多的象征,比如:松树枝表示岩石,白色的菊花表示一条小溪。
在17世纪是“池坊流”风格的全盛时期。
3、现代花道
在19世纪90年代,明治天皇即位不久,是花道向现代化和西方化过渡的一个时期,那时新的插花风格叫“草月流”。
这种插花风格受到了西方插花艺术的影响,也反映了日本人生活的西化。
这种风格的花道着意于使插花艺术和当前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各类花材与表现手法兼收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