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护士考试基础护理: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饮食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0.23 KB
- 文档页数:1
疝气手术后如何饮食和保养?
一、概述
疝气,这两个字说起来大家应该并不会很陌生,但是,真正知道的了解这是一个什么疾病的人应该并不多。
简单的来说,疝气就是大家人体的某个组织或者器脏不在它该在的地方了,先天或者后天的影响下形成了薄弱处或者孔隙,然后进入了另一个部位。
相对比较常见的疝气有腹股沟直疝。
如果大家得了疝气最好是早些开始治疗,动手术。
否则之后可能会很严重。
做完手术之后,应该要注意一下保养和饮食。
二、步骤/方法:
1、疝气刚手术后的四个小时之内是最好不吃东西的。
如果四个小时后,肠胃保持正常,没有什么呕吐等现象,就可以开始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东西。
可以多喝一些水,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防止消化不良。
2、做完手术之后,饮食一定注意要清淡一点。
最好是不要吃油腻的有刺激性的东西。
比如辣椒、葱这些。
多吃一些蛋白质丰富的东西是有助于康复。
所以大家可以多吃一些瘦肉,牛奶还有蛋这一些东西。
3、还应该多吃些海带、木耳、猪皮还有猪蹄这一些,富含着丰富的锌的食物。
锌在手术后很重要,缺少的话会导致纤维细胞的功能下降,不利于康复。
刚做完手术也要避免做高强度的运动。
三、注意事项:
刚做完手术要注意照顾好自己,不能太过于激动。
注意自己的饮食,不能吃的最好不要碰。
进行适当的锻炼,最好是可以有充足的休息的时间。
2020第九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一、A11、斜疝修补术后,预防阴囊血肿的措施是A、平卧位,膝下垫软枕B、预防便秘、尿潴留C、切口处用沙袋压迫并托起阴囊D、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E、不宜过早下床活动2、最易嵌顿的疝是A、腹股沟疝B、股疝C、脐疝D、切口疝E、直疝3、发生腹部切口疝的最主要原因是A、腹壁肌被切断B、缝线滑脱C、切口感染D、切口过长E、缝合时强行拉拢创缘4、最常见的腹外疝是A、脐疝B、股疝C、切口疝D、腹股沟斜疝E、腹股沟直疝5、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的区别是A、疝囊有无压痛B、疝内容物能不能回纳C、疝内容物有无血运障碍D、是否有休克E、是否有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6、疝内容物被嵌顿时间较久,发生血循环障碍而坏死称为A、难复性疝B、嵌顿性疝C、绞窄性疝D、易复性疝E、滑动性疝7、腹外疝的发病因素中最重要的是A、妊娠B、长期便秘C、慢性咳嗽D、排尿困难E、腹壁强度降低8、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的腹外疝是A、股疝B、腹股沟直疝C、腹股沟斜疝D、脐疝E、切口疝9、腹外疝术后护理中不正确的是A、平卧、膝下垫一软枕B、术后当日可进流食C、预防感染D、预防术后出血E、早期下床活动10、腹外疝内容物最常见的是A、小肠B、盲肠C、大网膜D、阑尾E、膀胱11、腹外疝疝环是指A、疝内容物突出的部分B、疝外被盖组织C、腹壁缺损或薄弱处D、壁腹膜的一部分E、疝囊颈部12、腹外疝的发病基础是A、腹壁有先天性或后天性薄弱或缺损B、营养不良C、腹腔压力增加D、腹部穿透伤E、继发于腹腔内脏器的损伤二、A21、患者男性,6小时前负重物时,右侧斜疝被嵌顿,提示疝内容物已发生缺血坏死,应做好急诊手术前准备的临床表现是A、疝块增大,不能回纳B、局部有剧烈疼痛C、疝块紧张发硬,有触痛D、阵发性腹痛伴呕吐E、全腹有压痛,肌紧张2、患儿女,3个月,脐部可复性肿块,在哭闹、咳嗽时疝块脱出,安静平卧时消失,诊断为脐疝。
关于脐疝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婴儿脐疝比成人多见B、婴儿脐疝多为易复性疝C、婴儿脐疝可自行愈合D、对该患儿应积极采取手术疗法E、多因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组织不够坚强所致3、患者男性,68岁,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7年,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
腹股沟疝术后健康教育
腹股沟疝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健康教育:
1. 饮食:手术后应注意饮食清淡,忌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2. 活动:手术后应适当休息,但不宜长时间卧床。
可以进行一些轻度运动,如走路、慢跑等,但需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避免剧烈运动或重物提拿。
3. 伤口护理:手术后伤口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并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同时要避免碰撞和摩擦。
4. 注意观察: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自身状况,如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情况以及伤口出血、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5. 定期复查:手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疝囊未复发,伤口愈合情况良好。
这些是腹股沟疝术后需要注意的健康教育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无力疝修补术后的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无力疝修补术后的护理方法。
方法:将我院采用无力疝治疗30例腹股沟疝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探讨对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和须知。
结果: 30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患者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且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1年,1例长期慢性咳嗽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3%。
结论:无力疝修补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同时辅以护士的精心术后护理,可有效减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与远期的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腹股沟疝;无力疝修补术;术后护理;远期复发[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185-01腹股沟疝是一种容易发生在老年人和青少年当中的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一旦出现进行手术修补是常规的治疗方案,传统手术方式为力性疝修补,其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且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1],术后复发率也比较高。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医疗技术的不断开展和进步,人们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和后期复发原因研究的不断深入了解,临床上使用补片式无力疝修补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力性疝修补术。
现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间,使用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取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如下简要报告。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30例,以上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均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年龄为8~75岁,平均40±5.5岁,>60岁的患者11例。
其中合并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5例,合并高血压患者13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例,以上所有患者均能够耐受手术,排除掉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不能耐受以与年纪太少不能进行手术的病例。
1.2 护理方法1.2.1 术后常规护理:保持创面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术后嘱咐患者去枕平卧,保持病房的安静,麻醉清醒之后即可以起床活动,术后2天即可下床走动,术后2周左右即可以完全愈合。
腹股沟疝的护理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
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
斜疝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
发病率以腹股沟斜疝占绝大多数。
[临床表现]1、腹股沟疝的症状与疝囊大小、病程长短、内容物性质均有关系。
患者在久站、咳嗽或用力时腹股沟区有块壮物突出,平卧后能回纳,当肿块突出时患者下腹坠胀或略有隐痛,回纳后症状即消失。
2、如有嵌顿性疝时腹股沟部有块状物突出而不能还纳,下腹部疼痛进行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肠梗阻症状。
如腹痛明显,肿块表面发红、热感、腹胀。
下腹有压痛,甚至出现肠型,伴精神萎靡、脱水、发热,提示嵌顿的脏器已坏死。
[术前护理]1、术前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解释腹股沟疝的病因及诱发因素,充分说明不良的生活习惯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交待术前2周禁止吸烟,有气管炎、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及时治疗控制;嘱患者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咳嗽。
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常规术前准备(1)皮肤准备:手术切口距会阴部较近,容易污染。
手术当天为患者剃除手术区皮肤的毛发和污垢,特别要注意老年患者脐孔内的污物,需彻底清除干净,避免术后切口感染;(2)抗生素皮试:术中及术后患者需要应用抗生素消炎,故在手术前充分做好皮试准备;(3)帮助患者进行床上排便,排尿练习并根据不同情况患者提前采取对应措施。
[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术毕回病房后给予平卧位,膝下垫枕,使髋关节屈曲,阴囊抬高,常规置沙袋压迫伤口6-8h;(2)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3)注意观察患者伤口敷料外观是否干燥,有无渗血,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切口感染;(4)术后6 h可以下床活动。
2周后可参加体力劳动,但时间应控制在30 min内。
2、饮食的护理手术后6 h鼓励患者进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第2天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嘱多进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
腹股沟疝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防止感冒咳嗽,吸烟者应劝其戒烟。
3、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便秘者,术前一晚灌肠或服缓泻药。
4、手术前嘱病人排尿,使膀胱空虚,以免手术时误伤膀胱。
5、巨大疝术前要求病人卧床数天,回纳疝内容物,使局部组织松弛,有利于手术后切口愈合.
6、嵌顿疝或压缩性疝术前应纠正体液失衡,如腹胀明显,需放置胃肠减压管。
术后护理
1、按外科一般手术后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取平卧位,腘部垫枕,使髂关节微曲,以减轻切口张力,腹股沟手术区可用0.5公斤沙袋压迫6~12小时。
3、提高阴囊,以防阴囊血肿,注意观察阴囊水肿情况。
4、病人出现咳嗽或便秘应报告医师处理,预防疝的复发。
5、术后卧床3~5日,然后逐步离床活动。
嘱病人术后3个月内不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如是低张力巴德补
片修补术后,术后第一天可离床适当活动。
6、保持切口无菌,女病人排尿,避免污染切口敷料。
如果敷料浸湿应及时更换。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护理分析(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18)【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145例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术后进行精心护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4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克服了传统修补术的很多弊端,是一种符合生理解剖、创伤小、复发率低、疗效满意的术式,术后配合精心、全面的术后护理,对预防并发症、降复发率,进而全面治愈患者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42-01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传统的张力性疝修补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术后复发率高[1],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痛苦小,复发率低,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成年人腹股沟疝和股疝,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者,及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内科疾病无法接受传统术式者[2]。
我科于 2007年1月~2012年1月进行145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现将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45例患者中男141例,女4例;年龄17 ~78岁,平均57.5岁;其中斜疝136例,直疝9例,均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
2护理2.1术后生命体征护理术后监测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意识、血压的变化,对伴有心、肺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病人应持续心电监测1~2天,并给予低流量吸氧,对伴有糖尿病病人应监测血糖变化。
2.2术后体位护理硬膜外麻醉术后去枕平卧位6 h,术后应早动员患者活动足趾、踝关节,下肢作股四头肌收缩,腿上抬、内旋、外展等活动以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我们认为何时下地活动依据修补的腹壁缺损大小及患者的身体具体情况而定,缺损大则下地时间略迟,反之则可早期离床,无需要卧床3 d。
2.3心理护理很多患者术后对手术是否成功充满紧张、疑虑、甚至恐惧,患者术后都急切的想知道手术结果,护士应及时告知患者手术已成功完成,现在需要患者密切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术后治疗及护理。
腹股沟斜疝手术后宣教1.体位、活动指导指导患者术后平卧,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以减低腹内压力和手术缝合处的牵张力,有利于愈合及减轻切口疼痛。
次日改为半卧位。
告知患者手术后切口放置沙袋压迫12—24小时,以防止伤口出血发生继发感染,嘱其勿随意移动沙袋位置;并可使用阴囊托或丁字带托起阴囊,以防阴囊水肿。
采用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可以早期离床活动;年老体弱、复发性疝、巨大疝患者可适当延迟下床活动的时间。
2.饮食指导术后6—12小时可进流食或半流食,次日可进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饮食。
因术后卧床时间较长,肠蠕动慢,水分被吸收易发生便秘,而造成腹压过高,引起术后复发,因此要注意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
3.伤口观察指导指导患者注意观察有无伤口渗血,避免大小便污染,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告知患者术后切口放置沙袋压迫12—24小时,以防止伤口出血法伤继发感染,并可使用阴囊托或丁字带托起阴囊,以防阴囊水肿。
4.防止腹内压过高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保暖,以防受凉而引起咳嗽,如有咳嗽应及时用药物治疗,并嘱患者在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减少腹内压增高对伤口愈合的不利影响。
预防便秘,告知患者不要用力排便,必要时给予缓泻剂通便治疗。
1.体位、活动指导全麻后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
后改为半卧位,使腹肌放松,改善呼吸,减轻腹胀,同时使腹腔内炎性渗出物积聚在盆腔,便于局限和引流。
同时鼓励患者床上多做主动运动或经常移动身体受压部位,嘱家属可适当按摩,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和压疮发生。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利于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
2.饮食指导(1)告知患者术后常规应禁食,给予胃肠外营养。
经治疗梗阻解除及术后肠蠕动恢复正常后,拔除胃管,经口进流质饮食,以后逐渐过渡为半流食及普食。
(2)告知患者及家属根据情况合理补充营养,恢复经口饮食后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免影响吻合愈合。
3.伤口护理指导见“术后常规健康指导”。
4.疼痛的指导见“术后常见不适的宣教”。
腹股沟疝健康教育
时就医。
在腹股沟疝手术后,有一些重要的术后宣教需要遵守。
首先,术后需要保持平卧位,髋关节微屈,以松弛腹股沟切口的张力,有助于切口愈合和减轻切口疼痛。
对于无张力性疝修补术的患者,一般可以在术后第一天下床活动,但是要避免活动过度和用力排便,以预防腹内压增高。
对于年老体弱、复发疝、绞窄疝、巨大疝手术的患者,卧床时间可能会延长至术后3-5天。
其次,术后6小时可以进流质,第2天可以进软食或普食。
对于有张力疝的患者,术后排气可以进流质饮食。
患者需要采取措施防止腹内压增高,如保暖、避免受凉和咳嗽,保持大小便通畅,及时给予通便药物,勿用力增加腹压。
术后恢复重体力劳动时间不宜过早,以免疝复发。
术后需要注意切口压沙袋,以减轻切口出血和血肿。
注意阴囊及切口有无渗血。
阴囊处比较松弛位置较低,渗血、渗液
易积聚于阴囊,为避免阴囊内积血、积液和促进淋巴回流,术后应抬高阴囊。
出院后也需要注意一些健康指导。
需要注意休息,适当活动,一般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平时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饮食方面可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粗纤维的蔬菜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需要保暖,避免感冒和咳嗽。
有排尿及排便困难者应及时治疗,以防疝复发。
定期随访,若疝复发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