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临床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27.38 KB
- 文档页数:2
无力疝修补术后的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无力疝修补术后的护理方法。
方法:将我院采用无力疝治疗30例腹股沟疝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探讨对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和须知。
结果: 30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患者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且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1年,1例长期慢性咳嗽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3%。
结论:无力疝修补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同时辅以护士的精心术后护理,可有效减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与远期的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腹股沟疝;无力疝修补术;术后护理;远期复发[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185-01腹股沟疝是一种容易发生在老年人和青少年当中的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一旦出现进行手术修补是常规的治疗方案,传统手术方式为力性疝修补,其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且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1],术后复发率也比较高。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医疗技术的不断开展和进步,人们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和后期复发原因研究的不断深入了解,临床上使用补片式无力疝修补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力性疝修补术。
现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间,使用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患者取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如下简要报告。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30例,以上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均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年龄为8~75岁,平均40±5.5岁,>60岁的患者11例。
其中合并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5例,合并高血压患者13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例,以上所有患者均能够耐受手术,排除掉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不能耐受以与年纪太少不能进行手术的病例。
1.2 护理方法1.2.1 术后常规护理:保持创面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术后嘱咐患者去枕平卧,保持病房的安静,麻醉清醒之后即可以起床活动,术后2天即可下床走动,术后2周左右即可以完全愈合。
腹腔镜疝修补术后要如何护理随着现代医疗手段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开始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工作中,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速度快等优势。
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仍然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或者引发并发症,导致患者的预后恢复受到影响。
因此必须要做好后期的手术治疗和护理工作。
1.保持合适的体位一般来说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平卧的体位,如果采用上半身麻醉的方式,6个小时之内不能抬头或者下床;如果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则对体位没有特殊要求。
如果患者在术后出现恶心或者呕吐的情况,需要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在呕吐的过程中出现误吸。
采用张力修补术的患者在术后6个小时之内需要采取半卧位的方式,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的膝下垫一个软枕,使患者的髋关节处于微屈的状态,提高阴囊位置,减轻腹壁张力。
同时在会阴口的位置放置一个盐袋,持续6到24个小时。
一般来说,患者术后几天后需要下地活动,需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下床活动时间。
张力修补术一般需要患者平卧3到7天后再下地。
无张力修补术患者术后6个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
在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由少到多逐渐增加活动量。
1.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一般患者术后都需要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以及脉搏等方面的变化,如果发现任何一项指标出现异常都需要及时通知医生。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切口位置以及神志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比如术后切口位置有无出现渗液,有无出血情况等,如果出现这些问题说明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也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1.做好引流护理工作术后患者都需要留置引流管,在引流护理中,首先需要做好管道的固定,利用别针将负压引流球进行固定,防止患者在体位变换的过程对管道牵引导致滑落。
其次,保证引流管的通畅性,在引流工作中需要保证负压引流球的负压状态,防止患者翻身或者移动等导致管道扭曲、滑脱或者被压迫,保证引流的效果。
再次,做好患者的清洁工作,防止发生术后感染的情况。
一般会阴部每天都需要清洗一次,并定时对负压球以及导尿袋进行更换,更换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无菌技术,更换的时间一般为一周2次。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护理腹股沟疝是指因为腹股沟区域缺损从而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包块。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腹股沟疝称之为“疝气”。
这种疾病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腹部强度降低使得腹内压力增高,从而导致疝气形成。
这种疾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对疾病常患病群体进行分析,老年人之所以容易产生腹股沟疝是因为老年人容易出现肌肉萎缩的现象,使得腹壁与之年轻人相比相对来说比较薄弱。
这种情况下,腹股沟区往往更加薄弱,加上血管、子宫圆韧带或者是精索穿过,给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
再者,老年患者多存在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等现象,这些疾病容易导致腹部压力升高,为疝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针对该疾病,在确诊后医生往往会结合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手术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加上当下手术治疗的手段不断进步,使用腹腔镜手术对腹股沟疝进行有效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手术依旧属于创伤型治疗手段中的一种,要想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且高质量的护理,知道并深入了解针对该手术模式需要进行的相应护理内容,对病人来说较为重要。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特点针对腹股沟疝,使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效果确切且产生的并发症较少。
对这一手术做分析,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比较安全且技术合理的无张力修补手术。
这种在腹腔镜支持下完成修补的手术,主要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经腹部腹前补片植入术,一种是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
不论是哪一种,对其效果进行分析,该手术均具备切口小、产生的疼痛轻、利于患者恢复的特点。
手术治疗后患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体力并开展相应术后恢复活动,使得在手术完成后患者能以较快的速度完成后续的恢复并顺利出院。
并且经过该手术治疗方式治疗的患者在出院后的随访过程中,能够发现其复发概率是相对较小的,复发概率仅为1~2%左右。
手术在提供确切治疗效果的同时,难以避免的还是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疼痛感受,且切口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让患者能通过护理的帮助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的可能性。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护理发表时间:2020-12-16T02:30:41.770Z 来源:《航空军医》2020年9期作者:唐雅荣[导读] 腹股沟斜疝是指人体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内环突出,经全腹股沟管向下前方出现斜行情况,并再穿过腹股沟外环导致疝块形成,严重还会下降至阴囊。
(平昌县人民医院 636400)疝气是指人体的腹腔内容物于腹股沟管发生漏出现象,目前临床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主要安置各种人工材料网片帮助患者加强腹壁实现无张力的修补,在患者腹股沟疝发生区域放置补片进行治疗。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患者出现痛疼症状是一种正常反应,一般情况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痛疼症状才能逐渐消退。
因此,对采取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当注重其围术期的护理工作,那我们应当如何开展护理工作呢,以下为大家具体介绍。
1.什么是腹股沟斜疝腹股沟斜疝是指人体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内环突出,经全腹股沟管向下前方出现斜行情况,并再穿过腹股沟外环导致疝块形成,严重还会下降至阴囊。
临床上,腹股沟斜疝比直疝的病例更常见,占总腹股沟疝或者腹外疝的90%左右,且以上,斜疝斜向右侧的比斜向左侧的多。
2.术前护理(1)术前准备手术之前,要仔细清洁患者的会阴部、阴囊等区域的皮肤,预防感染。
术前要使用肥皂水对患者的胃肠道进行灌肠,防止手术之后患者出现排便不畅、腹胀等不良症状。
术前要嘱咐患者有充足的睡眠质量。
与此同时,实施全方位的身体检查,获知患者对手术是否具备良好的耐受力。
此外,当患者存在排尿困难、咳嗽或便秘等问题时,先行实施对症治疗措施,此后实施手术。
(2)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理解不足,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的认识,很容易出现恐惧、不安、焦虑等多种多不良情绪,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详细的向患者与其家属阐述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具体过程、治疗目的、意义,告知患者这个疾病出现的原因、诊断标准、治疗方法、麻醉方式等,使患者的治疗信心增加,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优点,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在外科中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技术合理、安全的无张力修补手术,主要是在腹壁打洞置入观察镜,利用长器械分离疝囊,然后植入补片,一般包括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前者需要进入腹腔切开腹膜分离疝囊,后者则不需进入腹腔,是在腹膜前分离疝囊。
一般情况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是比较低的,为1%-2%,相当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手术。
一、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优点一、术后疼痛感属于轻微程度。
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后有着非常明显的疼痛感,一般在术后的三天内会通过注射止痛药降低疼痛感,在术后一周左右仍然存在疼痛感。
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后几乎没有疼痛感,在术后也不需要利用止痛药。
二是:术后恢复比较快。
传统开放手术后患者一般需要住院一周左右的时间才可以出院,并在两周左右的时间才可以恢复基本活动。
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一般2-3天的时间就可以出院,并在出院后就可以恢复基本活动,大大缩短恢复时间。
三是:切口小,美观。
传统开放手术需要在腹股沟区切一个大概7-8cm长的切口。
而腹腔镜手术则需要在腹壁上切三个0.5-1.0cm的小切口,不会留下很大的疤痕。
四是:术后的应激反应比较小:由于传统开放手术后疼痛感比较大,非常容易刺激患者,进而增加心肺器官的负担。
而腹腔镜收手术的疼痛感比较小,患者的反应比较小,不会出现很大波动。
另外,就是腹腔镜手术可以同时处理腹股沟疝和其他疾病,如:阑尾炎、胆囊结石等,针对双侧腹股沟疝不需要额外增加切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且在治疗复发疝时可以避免原来的手术切口,使得手术更加简单。
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术前注意事项首先:应该进行做好术前相关检查,不仅包括血常规、电解质、心电图、肝肾功能、出凝血功能、胸片等常规检查,还需要特别注意高龄患者、慢性疾病患者的中重要脏器功能,必要时应该进行心彩超、肺功能、肺部CT、24小时动态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
腹腔镜疝修补术病例讨论介绍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一种用于治疗腹股沟疝的微创手术技术。
本文将讨论一个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病例,探讨该手术的适应症、操作步骤、并发症以及术后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病例描述病例:男性,65岁。
主诉右侧腹股沟可触及包块,有时伴有轻微疼痛,持续数月。
病史患者无明显疝气引起的症状,但包块逐渐增大。
检查与诊断1.体格检查:发现右侧腹股沟可触及一个可复性包块。
2.影像学检查:腹股沟CT扫描显示右侧腹股沟区域有明显的腹股沟疝。
腹腔镜疝修补术操作步骤术前准备1.患者禁食。
2.术前洗肤以保持手术区域清洁。
麻醉与定位1.术前评估患者的麻醉适应症。
2.给予全身麻醉。
手术步骤1.在腹腔中插入第一个工作孔。
2.腹腔镜引入,进行腹腔腹膜解剖。
3.通过第二个工作孔将腹腔镜辅助器械引入腹腔。
4.找到疝囊并将其修复。
5.固定伤口,关闭腹腔。
术后护理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术后恢复正常。
2.给予镇痛药物以缓解术后疼痛。
3.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4.术后2周后进行复查,评估手术效果。
术后并发症与处理1.术后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
2.出血:严密监测出血情况,如有需要进行止血处理。
3.伤口疝:及时进行处理,可能需要进行再次手术。
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
通过本病例的讨论,我们了解了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操作步骤、术后护理和并发症处理等内容。
对于临床医师来说,掌握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技术和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意义。
方法术前认真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积极做好慢性疾病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严格备皮;术中采用人工合成疝环填充式补片修复腹股沟管后壁,增强局部组织的强度;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腹内压升高,提供健康指导。
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符合生理解剖、创伤小、疼痛轻、复发率低、疗效满意的疝修补手术,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护理腹股沟疝是外科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发病率更高,其中腹股沟斜疝最多,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1],其发病原因是与腹股沟区腹壁结构薄弱及腹内压增高密切相关,对手术没有禁忌的患者手术治疗是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
然而传统的疝修补手术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高。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疝修补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
现结合本人的护理实践,将探究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7年至2010年间我院行无张力疝修补术74例,其中,男53例,女21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7岁;腹股沟斜疝47例,腹股沟直疝18例,股疝9例。
本组病例无疝囊嵌顿,经精心护理,术后5—7天治愈出院,随访一年未复发。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认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1)术前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凝四项、胸片、心电图检查;(2)术前两周戒烟,训练呼吸。
2.1.2积极做好慢性疾病治疗的护理(1)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术前应用抗生素,超声波雾化吸入,注意保暖,预防咳嗽;(2)长期便秘者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术前晚行清洁洗肠一次,清除肠道中的积粪,防止术后腹胀和尿潴留;(3)积极治疗泌尿系感染,防止尿潴留,进入手术室前排空膀胱,必要时留置导尿,防止术中损伤膀胱;(4)合并有高血压者术前给低盐低脂饮食,应用降压药使血压平稳在一定水平;(5)合并有糖尿病者,术前控制饮食,使用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5.6—11.2mmol/L,尿糖(+)—(++),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防止术后切口感染;(6)对营养不良者术前应补充富含蛋白的饮食,若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需静脉补充血浆、人体白蛋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
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对67例行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并注意与腹腔镜技术相关的并
发症观察及处理。
结果: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
结论腹
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 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256-01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逐渐成熟起来,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因其美容效果
明显、安全、微创、恢复快等优点得到推广。
2013年9月~2015年3月我院进
行的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13年9月~2015年3月在我院肛肠外科进行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
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
共67例,其中腹股沟斜疝45例,腹股沟直疝22
例;年龄42 岁~81岁,平均68岁。
1.2 手术方式?
自患者脐下缘切口0.5cm,刺入气腹针建立CO2气腹,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置入带有多个操作孔道的穿刺管,通过操作孔道引入手术器械和照明设备以完成
手术操作,手术标本经脐孔取出。
1.3 术后结果?
本组6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4~6d,平均5.2d。
术后恢复快,6h
后进食,术后第1天能下床活动。
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皮下气肿,有4例患
者术后出现腹胀,出院前均自行消退。
出院后67例随访3~15个月,无1例出
现复发及远期并发症。
2.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有的患者认为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彻底,操作复杂,影响疗效,术前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介绍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优点、安全性
以及目前该手术的疗效,结合本院既往该手术患者的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其对该手术的信心。
2.1.2术前准备? 皮肤准备脐部是腹腔镜手术的重要切口部位,由于脐部的位
置特殊,容易造成污垢残留,因此脐部要彻底清洁,可先用棉签蘸液体石蜡5 min,然后用清水反复清洗,再用碘伏棉签消毒两次。
减少术后脐部切口渗血、
渗液、红肿现象发生[1]。
清洁脐部时注意动作轻柔,用力适当,以免造成患者皮
肤破损而影响手术。
2.2 术后护理
2.2.1术后常规护理? 全麻术后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呼吸,监测生命体征至
其清醒。
术后中流量给氧4h~6h,防止高碳酸血症发生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呼吸情况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有文献报道腹腔镜手术后有发生高碳酸血症的危险[2],从而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导致酸碱平衡失调、肺部并发症增多等,虽
然其发生率不高,但后果较重,仍需引起重视。
2.2.2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2.2.1皮下气肿表现为局部皮下组织有捻发音。
由于穿刺鞘与腹壁组织之间易出现细小缝隙,如手术时间较长,气腹压力较高,较易出现此并发症。
轻度皮下气肿对患者影响不大,一般术后2~3d即可消失。
本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皮下气肿,均于出院前自行消退。
2.2.2.2内脏损伤一般发生率较低。
常表现为腹腔内感染、出血、膈肌损伤后的呼吸困难。
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全身状况,若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应考率有内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本组病例无此并发症的发生。
2.2.2.3疝囊残留余气表现为患侧阴囊积气、积液而肿大。
主要因为内环口缝合后缚结前未能同时将气体从疝囊完全挤出,如残留气体不多,2~3d后可吸收。
如患侧阴囊积气过多而肿大严重,则需要报告医生行放气处理[3]。
2.2.3饮食指导患者术后6 h后可进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可进半流质,宜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促进愈合。
术后3天避免摄入牛奶、豆浆及过甜等产气食物,防止术后肠胀气。
3.小结
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复发率低、损伤小、疼痛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不易损伤神经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饮食活动的指导,并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杨俏梅,徐鑫芬,林莉莉等.两种脐型不同清洁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渗血渗液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28-29.
[2] 张红艳,赵黎丽,王俊晖.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对全麻患者呼吸及循环的影响[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7,10(5):441-442.
[3] 龚昭,张本福,周程等.腹腔镜手术出现高碳酸血症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13(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