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我、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04 KB
- 文档页数:3
《我是中国人》教案设计《我是中国人》教案设计6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是中国人》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中国人》教案设计1一、学习内容教材:“我是中国人”;丛书:“上学校”,“上学多好”,“我们班里朋友多”,“太阳公公起得早”,“吃饭歌”,“值日歌”和“好学生”。
二、学习目标1、通过听读、朗读句子、文章,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三、学习流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播放《大中国》;2、看插图,想多民族;3、讲民族故事。
(二)看图说话,听读句子1、介绍天安门;2、认识国旗;3、想长城。
(三)唱一唱,跳一跳1、《我们的祖国是花园》;2、边唱边跳。
(四)链接阅读《丛书》文章“上学校”,“上学多好”,“我们班里朋友多”,“太阳公公起得早”,“吃饭歌”,“值日歌”和“好学生”。
《我是中国人》教案设计2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看图,认识天安门和五星红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国旗的思想情感。
2.读准音节,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3.学会5个生字,学习5个词语,认识3个偏旁:日(日字头)、爪(爪字头)、口(方框儿)。
教学重点:1.巩固汉语拼音,读准生字“是”、“星”的读音。
2.认识句子,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3.进行字、词、句的训练,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1.生字“我”、“爱”、“国”的书写及记忆。
2.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课前准备:1.投影片1框录像录音多体媒软件2.卡片若干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检查:1.认读音节:(出示卡片):小朋友,谁来读一读这些音节?(1)读这些音节要注意什么?(读准后鼻音)(2)这三个音节叫什么名称?(整体认读音节)2.认读笔画名称:(出示卡片):这些笔画,你会读吗?3.认读熟字:(出示卡片):这两个字,我们已经学过了,谁来读读?二.揭示课题: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类型的课文叫──(出示卡片)(指名读──集体读)通过这类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要看懂图,学会生字,还要学词学句。
语文角度赏析歌词示例1.《长江之歌》是为电视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配的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全诗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2.《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歌词明白晓畅,比喻形象生动;曲子节奏明快,铿锵有力,也可以说是珠联璧合。
3.《那就是我》和《弯弯的月亮》曲调抒情强烈,旋律非常柔美,都有四段,迴环往复,反复咏唱,非常感人。
《那就是我》里作者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故乡的水磨、炊烟、牛车、渔火、海螺、山歌,这些具体可感但却似乎很琐碎的、人们不屑一顾的寻常东西上,而正是这些具体事物却最能勾起人对故乡的思念。
《弯弯的月亮》有点像民歌,从诗歌的角度来说,从天上的夜空写起,弯弯的月亮最能引起人们的乡思、乡愁,中国人有个习惯,望月思亲,望月思远,不管这月是圆是缺。
但这首歌的主题却是在感叹,时代在发展,而故乡却还在唱着过去的歌谣,表达了作者希望故乡摆脱忧伤,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赏析实践阅读李海鹰的《弯弯的月亮》,回答后面问题。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阿娇摇着船唱着那古老的歌谣歌声随风飘啊飘到我的脸上脸上淌着泪像那条弯弯的河水弯弯的河水流呀流进我的心上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1.有人说这是一首写给阿娇的情歌,你是否同意,为什么?答案:不同意,这是唱给故乡的歌,是一首怀念故乡的歌。
阿娇也许是故乡的一位熟识的女友,但她也只是作为故乡的化身出现,绝不是情人,这也不是一首情歌。
2.分析这首歌词所用的表现手法。
答案:这首歌运用了典型的民歌的表现手法,以起兴开头,选用一个典型的镜头——阿娇摇船,阿娇是故乡的象征,对阿娇怀念也就是对故乡的怀念。
《我们都是中国人》教案+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2、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
3、指导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借助拼音识字,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教学方法游戏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法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小朋友们今天坐的姿势真漂亮,老师奖励你们一首歌曲,请小朋友认真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播放歌曲《大中国》: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
)2、提问:歌曲里说,“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学生补充: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家里的人是……(生:中国人)请把右手食指伸出来跟着老师一起写“中国人”(板书部分课题:中国人)。
哪些小朋友是中国人?(生1:我是中国人。
生2:我是中国人。
生3:我也是中国人。
生4:……)我们一齐说:我们都是中国人(板书:我们都是)。
3、理解“祖国”一词。
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
(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我们重庆处于祖国的中西部。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民风民俗独特(课件演示我国民俗),孩子们请看:这是我国出产的香喷喷的大米,这是我国红红火火的春节:贴春联、送祝福、放鞭炮;这是藏族人民和象征人们真诚、纯净心愿的哈达;这是世界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它的北坡在我国的西藏境内;这是土家族的吊脚竹楼;这是纯洁美丽的回族少女。
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国而自豪。
4、自豪地读课题:我们都是中国人。
二、初读理解,整体感知歌曲里说我们家兄弟姐妹都很多,有哪些兄弟姐妹呢?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拼一下拼音,也可以请同桌帮助,还可以请教老师,然后多读几遍,争取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1、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实用的《我是中国人》教案4篇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能从不同的旋律、歌词、动作中感受一些典型的少数民族歌舞,引发对少数民族表达方式的兴趣。
2、感受小组、集体初步合作编舞、跳舞的乐趣。
活动过程:(集体舞”爱我中华”进场)一、讲讲、猜猜知道的少数民族(主要关注:幼儿是否能大声地用有节奏的语言节奏、大胆地用各种肢体动作表达表现所知道的、所探索的少数民族。
)1、师:能不能把你知道的少数民族大声地告诉大家?如果加上动作就更棒了!2、师:我们再来玩猜猜少数民族的游戏。
等会儿请你看一个动作或是一样东西来猜,也要用有节奏的话回答,行吗?二、幼儿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主要关注:师生间、幼儿间关于合作表演情况和方式的交流。
)师:我们不但知道很多少数民族,还4个人一组一起编了少数民族的舞蹈,是吗?不过每一组到底跳的是什么民族的舞蹈还是个秘密。
今天我们就把小组编的舞蹈跳给大家看,请你猜猜到底是什么民族的舞蹈?还可以互相学习学习。
哪组先来试试?小结:今天我们不但跳了自己排练的舞蹈,还学到了一些记舞蹈动作的好方法,学习了别人好看的舞蹈动作。
三、集体跳各民族舞蹈(主要关注:1、幼儿能对前奏有敏感性以及能跟着音乐节奏自主地舞蹈。
2、每个幼儿能否把学习到的新动作大胆地、有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1、听音乐顺序排列少数民族图片。
2、集体跳各民族舞蹈。
3、教师表演。
尾声:其实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我们以后再听听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跳跳舞蹈,好吗?活动反思:新课标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听音乐打节奏本环节通过两次的听赏,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音乐旋律的记忆,感受乐曲的节拍特点,为后面的学唱做准备。
2.教师的范唱教师的范唱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能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和热情,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发法,所以教师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都是中国人》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热爱自己的国家,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中国的美丽风景和丰富文化。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展示中国的美丽风景和丰富文化。
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收集学生的分享和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第二章:中国的历史与文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字、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展示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成就。
学生分享自己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收集学生的分享和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第三章:中国的经济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和认同。
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重要经济指标和发展战略。
介绍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数据、图表等资料,向学生展示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学生分享自己对经济发展的了解和关注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的影响。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收集学生的分享和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大班主题教案《我的祖国叫中国》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我的祖国叫中国》,让孩子了解祖国的概念和中国的基本情况。
2.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件:《我的祖国叫中国》的文字内容。
2.彩纸、颜料、毛笔等绘画工具。
3.孩子们提前准备的中国地图或祖国相关的图片。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与启发(5分钟)1.老师出示中国地图或祖国相关的图片,引导孩子们看图、联想,问一些问题: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你们知道这个国家的名字吗?2.引导孩子们一起说出中国的名字,并强调“我的祖国叫中国”。
第二步:朗读与解读(10分钟)1.通过课件播放,引导孩子们一起朗读《我的祖国叫中国》的内容。
2.介绍一些简单的中文词汇,如“中国”、“祖国”,并解释它们的意思。
第三步:绘画活动(20分钟)1.布置绘画任务,让孩子们用彩纸、颜料、毛笔等工具绘制自己眼中的祖国。
2.引导孩子们先想象,再动手绘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四步:分享与展示(15分钟)1.孩子们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给其他同学,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画中的内容。
2.老师可以组织一个小展览,让每个孩子的作品都能得到展示与欣赏。
第五步:综合活动(30分钟)1.孩子们分成小组,一起合作完成一份小作业:设计一个“我爱祖国”的海报。
2.每个小组可以从祖国的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选取内容进行展示。
3.在活动结束时,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海报,并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设计理念。
第六步:总结与反思(10分钟)1.老师带领孩子们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并与孩子们一起总结收获。
2.鼓励孩子们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共同感受团结和向上的力量。
四、课后延伸1.鼓励孩子们在家庭中与家人分享自己对祖国的理解和热爱。
2.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身边的祖国建设,如:环保活动、社区志愿者活动等。
3.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更多关于中国的故事和资料,扩宽孩子们的知识面。
我是中国人教案(优秀4篇)我是中国人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我是中国人》是入学教育单元“我上学了”中的第一课。
这一课是全册书的开始,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我是中国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书中采用图配文的方式——天安门、五星红旗和56个民族的孩子身着各自不同民族的服饰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场景图,配合“我是中国人”的文字。
通过观察和读句子,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二、学情分析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活动主要是游戏。
他们在阅读方面表现为初步开始学习借助图画阅读。
在观察能力方面,他们主要表现为能整体观察画面,并能透过图画知道图画上主要表达的内容。
与此同时,也能观察到图画中的细节。
因此,《我是中国人》一课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图片、视频以及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
天安门、五星红旗,他们早已认识,而56个民族的孩子是观察的难点,可以通过观察顺序和观察细节两方面,突破这以难点。
教学时,不必拘泥于非要学生把图中每个孩子代表的民族准确无误地说出来,只要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就行了。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欣赏视频音乐,知道中国地图和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标志,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通过视频、读句子、游戏等多种形式,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清楚响亮地说:“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一、认识地图,引入新课1、先后出示公鸡图片和中国地图,对比一下,你有什么发现?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
2、出示拍手儿歌《中国地图》,拍手读儿歌。
二、国家认同——认识中国旗1、出示中国地图和国旗图片,联系实际说话。
我们的祖国是中国。
中国是我们的祖国。
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是中国人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2、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自主观察画面,讲述画面内容。
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初步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播放歌曲《大中国》,提问: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中国是我们的家。
2、板书课题二、观察插图,听读句子1、出示插图,提问: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1)引导学生看图简单介绍天安门以及国徽。
(2)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使我们的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3)教师小结: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每天清晨时分,国旗徐徐升起;每天日落时分,国旗缓缓降落,这些都是十分庄严的仪式。
(播放天安门前升旗仪式录像,加深对国旗的认识)2、了解各个民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1)知道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
引导学生认识回族、藏族等少数名族。
(2)互动交流:同学们,你们都是什么民族的人?你的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或风俗习惯。
过渡:除了汉族你还知道哪些民族?(3)体验活动: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全班同学相互拥抱。
过渡: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连心的兄弟姐妹,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3、引读句子,抒发爱国情感。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长城和天安门举世闻名,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2)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我们有好看的衣服,有美味的食物,还有漂亮的校园,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大班《我的祖国叫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地理、文化、历史等方面。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语言描述中国的特点。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国家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地图:让幼儿认识中国的地理位置,了解各大地理板块及其特点。
2. 中国文化: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传统美食等,让幼儿感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3. 中国历史:简要介绍中国的历史发展,让幼儿了解中国的辉煌历史。
4. 祖国成就:让幼儿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5. 国家象征:讲解中国的国旗、国徽、国歌等,让幼儿认识到这些是国家的重要象征。
三、教学准备:1. 教具:中国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3. 环境: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对中国的基本国情产生兴趣。
2. 教学环节:a. 介绍中国地图,让幼儿了解各大地理板块及其特点。
b. 讲解中国文化,让幼儿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c. 介绍中国历史,让幼儿了解中国的辉煌历史。
d. 讲解祖国成就,让幼儿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的伟大成就。
e. 讲解国家象征,让幼儿认识到国旗、国徽、国歌等重要意义。
3. 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中国地图、民间艺术作品等,增强对祖国的认知。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其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检验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了解其对祖国的认知和热爱之情。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具,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
2. 运用故事讲解法,以有趣的故事形式,介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3.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幼儿动手操作,提高其参与度和兴趣。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祖国的简称是“中国”,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能简单介绍自己的祖国。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祖国的简称和基本国情。
难点: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祖国地图、中国国旗、相关图片等。
2. 环境创设: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播放《我和我的祖国》歌曲,引导幼儿感受祖国的美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基本部分:(1)教师向幼儿展示祖国地图,引导幼儿找出中国的位置,并讲解中国的简称是“中国”。
(2)教师向幼儿介绍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如长城、故宫、春节等,让幼儿了解祖国的博大精深。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祖国的知识,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才艺,如唱一首关于祖国的歌曲、跳一段舞蹈等,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3.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内容,强调祖国的美好,鼓励幼儿热爱祖国,为幼儿发放小奖品,以示鼓励。
五、作业设计:1. 家长协助幼儿制作一幅关于祖国的画作,可以是国旗、长城等,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2. 家长引导幼儿在家中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祖国的美丽,与家长分享,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 家长鼓励幼儿学会一首关于祖国的歌曲,可以是《我和我的祖国》等,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程度。
2. 关注幼儿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案进行改进和优化。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2. 开展“祖国知识竞答”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8课 歌词四首学习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欣赏歌词的形式美。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哺.育( )②荡涤.( ) ③磅礴..( )④泱.泱( ) 答案 ①bǔ ②dí ③pánɡbó④yānɡ (2)多音字①脉⎩⎪⎨⎪⎧ 脉.搏( )脉.脉含情( ) ②臂⎩⎪⎨⎪⎧ 臂.膀()胳臂.( )③熬⎩⎪⎨⎪⎧ 熬.夜( )熬.白菜( )答案 ①mài/mò ②bì/bei ③áo/āo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涤( )绦( ) (2)⎩⎪⎨⎪⎧ 挽( )娩( )答案 (1)荡涤/丝绦 (2)挽起/分娩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泱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气势)盛大;(气势)充满。
(2)水面广阔;形容气魄宏大。
2.辨词填空沉默·静默沉默:不爱说笑;不说话。
静默:寂静,没有声音;肃立不作声,表示悼念。
①当年这些风云一时的机构,如今________地分散在街道的各个角落。
②在广泛的质询面前,该中心没有一味________,而是通过媒体对问题进行了部分说明。
答案 ①静默 ②沉默三、名言警句与“长江”相关的名句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3.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4.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那就是我、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教案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领会歌词的抒情特点和表达方式,仿写歌词。
②过程与方法:开展欣赏、朗诵、创作歌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
动。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悟作者的情感,激发爱国、爱家乡
之情。
教学重点:领会两首歌词不同的特点,提高鉴赏水平。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了解歌词的几
种表达方式并能学习运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鉴赏两首歌,与音乐课不同的是,我们主要是鉴
赏歌词的特点。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同学们读诗歌、品诗歌
的悟性和能力能有所提高。
演示课题:鉴赏歌词两首
二、听赏第一首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学生欣赏歌曲和Powerpiont图片,可以跟着唱。
(1)老师:这首歌听过吗?喜欢吗?这歌在80年代很流行,
是我们这代人爱听爱唱的歌。它的旋律很优美,作曲作词的都是黄霑,
可惜他在上个月去世,但他留给我们许多绝唱。
(学生说说自行搜集的信息黄霑主要的音乐作品《上海滩》《我
的中国心》《男儿当自强》《沧海一声笑》,然后彼此交流有关黄霑
的资料。)
(2)老师:我最欣赏黄霑的是三点,哪三点?一是六十岁还去
读书,并拿到博士学位;二是在十几年里就创作了二千多首歌;三是
他写的歌都有四气。哪四气呢?
(学生利用手头资料去说。侠气、豪气、正气、民族之气)
(3)学生诵读歌词。
幻灯:歌词
(4)小组讨论:①这首歌主要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情感?表达
了作者什么
情感?
②歌词使用了什么修辞格?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③歌词最后一节呼唤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a)老师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特点。
b)幻灯:歌词鉴赏法①倾听歌曲,体会歌曲情调。
②了解作者及作品风格。
③诵读歌词,讨论问题。
三、运用此学法学习第二首歌词。
(1)听赏《那就是我》
(2)按学法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
(3)说一说。对《那就是我》这首歌词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体会:
有人认为这首歌词抒发的是游子思念母亲的情怀,有人认为抒发的是
海外赤子思念祖国的深情,还有人认为抒发的是异乡游子对家乡的思
念。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好?为什么?
(让学生畅所欲言)
四、幻灯:好歌词的特点词句优美、琅琅上口
意思清晰明白、意象内涵丰富
情感表达或真挚、或深沉、或轻快,与乐曲旋律配合。
(容易激起唱者和听者的共鸣,实际上,与诗歌差不多,只是
歌词要浅白一些、节奏强一些。))
五、学以致用。
(1)学生选一首喜欢的歌词进行仿写。
(2)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作品,老师参与并挑选几篇,让学生
读一读,评一评。
六、欣赏黄霑另一首歌《我的中国心》
七、作业:请小组合作创作一首歌词,选用喜欢的旋律配唱。
准备在表达与交流的少年情怀总是诗的活动课上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