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例汇报
- 格式:pptx
- 大小:377.65 KB
- 文档页数:13
肺结核涂阳初治合并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抗结核治疗1例病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肝硬化的抗结核治疗。
方法:回顾1例肺结核涂阳初治合并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病历,讨论是否存在误诊,查找相关文献,探讨抗结核治疗方案,总结经验教训。
结果:这1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在被诊断为“肺结核涂阳初治”前,有1次住院,当时诊断为“肝性胸水”,应修正为“结核性胸膜炎”,当时未抗痨,延误了病情,直到该病人出现了活动性肺结核才抗痨。
该病人经过其他医生的抗痨治疗,疗效不佳,等转到笔者手里,才给予调整合适的抗痨方案,将肺结核治愈。
结论:临床诊断应全面,不能误诊、漏诊,应重视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诊断的作用。
笔者认为应及时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严密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并及时调整合适的抗痨方案,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376-031.前言肺结核合并肝硬化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的难点,一般医生都选择保守治疗。
如何治疗该类疾病,笔者做了一些探讨。
病例介绍:某病人,男,1939年出生,多次住院。
2007-8-22住院,情况如下。
主诉及现病史: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胸闷、干咳,伴乏力、纳差、尿量减少。
既往史:2000年发现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体格检查:体温 37℃脉搏 74次/分呼吸 16次/分血压 90/60mmHg。
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轻度黄染,有肝掌,面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
右侧胸壁肋间隙增宽,右侧呼吸动度弱,语颤右侧偏弱,左肺叩诊呈清音,右中下肺叩诊呈浊音,左肺及右上肺呼吸音清,右中下肺呼吸音消失,两肺未闻及明显啰音。
腹略膨隆,腹壁静脉轻度曲张。
腹软,肝肋下3cm,质地Ⅱ度,脾肋下5cm,质地Ⅱ度。
全腹轻度压痛,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B超:“肝硬化伴右叶多发囊肿,少量腹水伴胆囊壁水肿,脾肿大,右胸腔中至大量积液”。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一般资料姓名:刘文武性别:男年龄: 38 岁职业:自由职业者籍贯:湖北咸丰民族:土家族入院日期: 2014 年 4 月 3 日记录日期:2014年4月3日婚姻:已婚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主诉: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 余年,进行性加重。
现病史:患者自诉10 余年前发现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
稍有腹胀,无腹痛,无乏力、纳差,无呕血、黑便,无畏寒发热,无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
院外未作处理,腹壁静脉扩张,迂曲较前加重,向胸壁进展,部分迂曲成团。
无红肿疼痛不适。
7 月前于我科就诊,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拟手术治疗,因患者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而未行手术治疗并出院调理,院外继续护肝对症治疗,现来我院复查,以求进一步治疗。
门诊以肝硬化收入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欠佳,睡眠尚可,大便正常,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有肝炎病史。
手术及外伤史:无。
输血史:无。
过敏史:无。
个人史: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无毒品接触史。
婚孕史:已婚,配偶身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未见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 37℃,脉搏 76 次/ 分(规则),呼吸 20 次/ 分(规则),血压 128/70mmHg。
肝病面容,皮肤黝黑,巩膜稍黄,脐上腹壁可见迂曲扩张静脉,向上延展至胸壁,部分迂曲成团。
腹壁血流由上向下流动,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 3 横指,边界清楚,无压痛,表面光滑,肠鸣音可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双下肢不肿。
入院前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30× 10∧ 9/L ,肝功能示: AST134u/l ,DBIL24.8u/l ,TBIL53.6umol/l ,r-GT188u/l 。
乙肝三对半示: HBsAg(-) 。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医患沟通记录姓名:XXXXXX 职业:务农性别:男住址:XXX年龄:68岁籍贯:铜梁婚姻:未婚民族:汉族谈话在场人员:XXX医师及患者家人入院时间:2012年12月03日09时00分记录时间:2012年12月03日11时40分告知患者家人:1、患者入院后主管医师就患者病情同患者及家属进行了沟通。
其沟通内容如下:根据患者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目前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目前治疗:积极给予保肝、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向患者家人交待病情,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易诱发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及其它难以预料的意外情况发生、出现生命危险。
2、入院后应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不能擅自离院,若擅自离院,因此而造成的医疗费用不能报销、意外及一切不良后果,由患方自行负责,与主管医师和医院无关。
另外,医疗费用依据病情轻重而不同,最后以实际结算为准;病人及家属如有意可随时到上级医院诊治。
患者对此前病史记录无异议。
沟通记录患方签字:医师签字:入院记录姓名:XXXXXX 职业:农民性别:男住址:XXXX年龄:68岁病史供述者:家属婚姻:未婚可靠程度:较可靠民族:汉族入院时间:2012年12月03日09时00分籍贯:重庆铜梁记录时间:2012年12月03日16时10分主诉:乏力、纳差、腹胀痛、双下肢水肿1+月。
现病史:1+月前患者不明诱因出现乏力、纳差,无恶心、呕吐,进行性腹胀,双下肢水肿,未经正规治疗,于今日到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浮肿待查收住入院。
患病以来无发热、盗汗、咯血,无体重减轻,胃纳夜眠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无内分泌、传染病、血液、遗传病史、药物、花粉及食物过敏史、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
个人史:出生于当地,无疫水接触史,嗜酒,无吸烟及吸毒史;无职业病史;未婚家族史:无家族性疾病、传染,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T 36.5℃ P 88次/分 R 21次/分 BP 119/74mmHg 发育正常,营养差消瘦,步入病房,神清合作,耳失聪,自动体位,慢性病容贫血貌,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胸部多处可见蜘蛛痣,无肝掌;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正常,外耳道、口鼻腔无分泌物,乳突、眼眶无青紫肿胀,乳突无压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0.25c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轻度紫绀,口腔粘膜无溃疡,咽喉部无充血、水肿,扁桃腺不肿大。
肝硬化腹水病例书写范文# 肝硬化腹水病例。
一、一般信息。
患者姓名:李大爷。
性别:男。
年龄:62岁。
职业:退休工人。
住址:XX市XX区XX街道XX号。
二、主诉。
腹胀、尿少1个月,加重1周。
三、现病史。
李大爷这1个月啊,就开始觉得肚子有点不对劲,像吹气球似的慢慢鼓起来了,而且小便也变得越来越少,就跟那水龙头没拧紧,滴答滴答的,量少得可怜。
这1周呢,情况更糟糕了,那肚子鼓得就像个大西瓜,走路都费劲,就像怀里揣着个大铅球,沉甸甸的。
李大爷自己也觉得没什么力气,吃啥都不香,感觉就像嘴巴里塞了棉花,没味儿。
睡觉也不安稳,翻来覆去的,总觉得肚子胀得难受,像有个调皮的小鬼在肚子里捣乱。
四、既往史。
这李大爷啊,以前就有乙肝病史,都好些年了。
年轻的时候也没太当回事儿,总觉得自己身体硬朗着呢。
平时呢,还爱喝上两口小酒,一天不喝就觉得浑身不得劲儿。
五、体格检查。
1. 生命体征。
体温:36.8℃,还算正常,没发烧。
脉搏:85次/分,不快不慢的,但感觉有点弱。
呼吸:20次/分,稍微有点急促,可能是肚子胀得难受影响的。
血压:120/80 mmHg,这个血压还比较稳定。
2. 腹部检查。
视诊:我的天哪,那肚子可大了,就像个小山包似的,肚皮绷得紧紧的,亮亮的,就像被打了蜡一样。
触诊:轻轻一按肚子,就像按在水袋上,软乎乎的,还有波动感呢,李大爷还直喊疼,看来腹水还不少呢。
肝脏都摸不太清楚了,脾脏倒是有点肿大,感觉就像个小馒头似的在肚子里。
叩诊:肚子就像个小鼓一样,到处都是浊音,特别是两边,那腹水的声音特别明显。
听诊:肠鸣音倒是还能听到,不过有点弱,就像小虫子在轻轻地哼唧,不像正常的时候那么响亮。
3. 其他检查。
双下肢有点水肿,就像两根大萝卜,一按一个坑,半天都起不来。
眼睛也有点黄,就像刚从染缸里捞出来的小黄布一样,看来肝功能可能不太好了。
六、辅助检查。
1. 肝功能检查。
谷丙转氨酶(ALT):120 U/L,比正常高了不少,这肝脏细胞肯定是有损伤了。
肝硬化合并肝性皮层盲1例报告患者,男,37岁,因食欲不振,乏力,腹胀,腹水反复发作5年。
于2012年11月15日入院,该患于1996年在体检时发现HBSAg阳性,肝功正常,2011年因大量饮酒,开始食欲不振,乏力,腹胀,尿黄,纳差,黄疸,尿量减少,并出现腹水,双下肢水肿,在我院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在我院住院2次,经保肝对症治疗后,病情缓解,腹水消失,肝功好转、出院,在家继续服用中药治疗。
于7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反复出现腹水,黄疸,并出现视力下降、模糊、视物不清,头晕,头痛,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记忆力、计算力减退,开始烦躁,谵语,逐渐进入昏睡状态,再次来我院住院治疗。
入院查体:T 37.6℃,P108/分,R21次/分,BP105/60 mmHg,发育正常,神志恍惚,处于昏睡状态,呈慢性肝病面容,巩膜、皮肤中度黄疸,蜘蛛痣㈩,皮下瘀斑、肝掌㈩,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迟钝,双目失明,眼球运动自如,牙龈出血,全身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功能正常,腹部高度隆起,腹壁静脉曲张,肝脏肋下未触及,脾大肋下5cm,全腹压痛、反跳痛阳性,无肌紧张,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生理反射存在,扑击颤阳性,踝阵挛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7.0×109/L,RBC2.63×1012/L,Hb100g/L, PLT42×109/L, N81%,L19%,尿常规、便常规均正常,肝功能:ALT 84U/L,AST108U/L,TP 62.4g/L,ALB23.2g/L,TBIL202.7µmol/L, DBIL80.7µmol/L,CHE1.3ku/L,NH3111.3 mmol/L,AFP67.08ng/ml,PA 43%,CHO1.87 mmol/L, TG0.36mmol/L, HBV-M: HBSAg阳性,抗-HBC阳性,抗-HBe阳性,HBV-DNA2.3×106/L,抗-HCV阴性,抗-HDV阴性。
SGLT-2抑制剂治疗糖尿病伴肝硬化失代偿期1例体会SGLT-2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口服药物,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近年来,研究表明SGLT-2抑制剂对于糖尿病患者伴有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效果也非常显著。
今天我将分享一位病人的治疗经历,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病人,女性,62岁,患有2型糖尿病超过10年,伴有肝硬化失代偿期。
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最后阶段,患者的肝功能已经严重受损,肝功能的失代偿状态使得病人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肝硬化也给病人的糖尿病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SGLT-2抑制剂成为了治疗糖尿病伴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一个新的选择。
在病人最初使用SGLT-2抑制剂治疗的时候,她的血糖水平并没有明显的下降,但是随着治疗的持续,病人开始逐渐感觉到了一些改善。
她开始觉得精神状态比以前好了很多,没有了那种持续的疲劳感。
在每次检查血糖水平的时候,病人发现自己的血糖水平已经开始慢慢下降了,而且波动也变得更加稳定。
这种改善不仅仅体现在血糖控制上,病人的其他指标,比如肝功能指标和肾功能指标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在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我们也不断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搭配,以求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的病人也注意了饮食的调整和锻炼的增加,这些措施相辅相成,使得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
她发现自己的胃口变得更好了,睡眠也更加稳定,身体的力气也恢复了一些。
这些改善给了病人很大的信心和动力,她意识到只要自己努力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就一定可以看到更好的效果。
通过持续的治疗,病人的病情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肝功能和糖尿病指标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这一年来的治疗过程中,病人也学到了很多关于自身疾病的知识,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疾病对于生活的影响。
她明白了自己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对抗疾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通过这位病人的治疗经历,我们可以看到SGLT-2抑制剂对于糖尿病伴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例精选)(一)本文初步探讨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病例病例1:(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大量腹水)患者,男,60岁,2007年6月,以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大量腹水伴右下肢骨折入院,经骨科固定后,因肝功能处于严重失代偿期,而入我科进行内科保治疗。
有乙肝家族史,其兄弟三人均为慢性乙肝病人。
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
双手可见明显肝掌,未见蜘蛛痣,腹部膨隆,叩诊移动性浊音明显阳性,双下肢中度水肿。
化验检查:Hb129g/L,WBC3.3×109/L,PLT42×109/L,ALT120U/L,AST96U/L,ALB30g/L,TBIL39umol/L,BUN4.6umol/L,Cr67umol/L。
乙肝六项:“大三阳”;HBV-DAN定量:7.9×107copy/ml。
腹部超声提示:肝硬化、腹水(中-大量)、脾大、胆囊继发性改变。
住院治疗经过:1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
2应用恩替卡韦0.5mg/d。
经过六周的治疗,其腹水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而出院,出院后经多次复查,肝功能均正常,HBV-DAN(-),现仍坚持服用恩替卡韦,0.5mg/d。
病例2:(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高黄疸、腹水)患者,男,52岁,有慢性乙肝病史多年,一直未进行正规抗病毒治疗,肝功能时有轻度波动,由于劳累而出现肝功能明显异常,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于2007年8月入我院。
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
未见明显肝掌及蜘蛛痣,腹软,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水肿。
化验检查:Hb129g/L,WBC7.3×109/L,PLT84×109/L,ALT110U/L,AST96U/L,ALB30g/L,TBIL179umol/L,BUN4.6umol/L,Cr67umol/L。
血吸虫性肝硬化严重失代偿1例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造成弥漫性的肝脏损害。
“肝硬化”是西医的病名,中医有“臌胀”、“单腹胀”、“水蛊”、“黄疸”、“黑疸”、“癥瘕”、“积聚”、“血症”、“胁痛”、“昏迷”等有关病证的记述。
古代文献虽无“血吸虫性肝硬化”的病名,但在《诸病源候论》中有关于“水蛊候”的论述:“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常欲饮水,皮肤粗黑,如似肿状”。
在当时就提到“水蛊”的发病与水源感染密切关系,并详述其症状,弥足珍贵!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个笔者诊治的血吸虫性肝硬化严重失代偿的病例:2018年2月9日,在春节将至的时候开始了这场惊心动魄的辨证用药治疗之旅,至2018年8月24日,历时半年余。
期间患者因肝硬化导致的肾功能受损,肌酐一度高达188umol/L,但其坚持服用中药(化湿利尿,补气益阴,活血化瘀),并加用以活血消癥、补益肝肾为主的复肝散,成功阻断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病例】陈xx,女,55岁。
2018-2-9 初诊病史简述:患者有“血吸虫性肝硬化”病史40余年,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近2年出现反复腹胀。
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2018-1-30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85×109/L;血小板32×109/L;红细胞 2.74×1012/L;血红蛋白83g/L。
肝功能示:总胆红素47umol/L;直接胆红素 25.3umol/L;间接胆红素 21.7umol/L。
腹部、泌尿系彩超示:肝硬化,腹腔积液,胆囊壁水肿,脾肿大,脾内囊性块,脾内结节,双肾结石,双肾囊肿。
.胸片示:两肺炎症,右侧胸腔积液。
.刻诊:脉细有弦象,舌上有瘀斑,苔薄腻。
血吸虫性肝硬化,曾经腹水,现在有胸水、腹腔积液。
心下痛,下肢搔痒。
腹诊脾脏胁下可触及。
肾功能损害,肌酐、尿素氮升高,血三系减少。
治予利尿排水,活血消癥。
泽漆10克泽泻10克炒白术10克西洋参10克猪苓10克胡芦壳15克六月雪15克玉米须20克桂枝15克炒柴胡10克当归10克法半夏10克橘皮10克炒枳实10克三七10克郁金10克丹参15克鳖甲20克三棱、莪术各10克砂仁3克后下土鳖虫6克2018-06-30近三个月,患者因大量腹水住院,经腹腔穿刺引流、利尿排水等治疗,大量水液丧失,肾功能进一步受损。
SGLT-2抑制剂治疗糖尿病伴肝硬化失代偿期1例体会SGLT-2抑制剂是一类最新的口服降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治疗。
它通过阻止肾脏再吸收葡萄糖而降低血糖水平,同时还具有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血管风险的作用。
对于糖尿病患者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SGLT-2抑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有明确的研究数据。
我将结合一例病例来分享SGLT-2抑制剂治疗糖尿病伴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体会。
患者为男性,65岁,病史15年。
主要症状为乏力、腹胀、腹水。
三个月前因腹胀、腹水明显增加,入院行肝穿刺术示肝硬化失代偿期。
入院时血糖控制不佳,血糖一直在10mmol/L以上,患者存在口渴、多饮、多尿等典型糖尿病症状。
考虑到患者合并糖尿病,我们在控制肝硬化的也需对糖尿病给予积极治疗。
由于患者胃肠道功能减退,胰岛素治疗不便,我们决定考虑口服降糖药物,而SGLT-2抑制剂是我们的首选。
SGLT-2抑制剂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广泛验证,但对于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根据临床经验,我们决定使用SGLT-2抑制剂,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和血糖水平,以及随时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副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糖控制得到了明显改善,数天后血糖降至正常水平,患者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在进行治疗的我们也密切关注了患者的肝功能和肾功能,以确保SGLT-2抑制剂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没有不良影响。
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SGLT-2抑制剂的常见副作用,例如尿路感染、低血糖等,以及特殊的合并症,特别是对于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来说更需要谨慎。
在调整治疗方案后,患者的病情稳定,血糖控制良好,肝硬化的相关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告知患者SGLT-2抑制剂的治疗原理和注意事项,以及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治疗,定期复诊等。
最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出院时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