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油油藏注蒸汽热采提高开采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156.75 KB
- 文档页数:3
地下油藏注汽提油技术的优化石油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而地下油藏是提取石油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地下油藏开采技术的研究与优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下油藏注汽提油技术的角度,探讨其优化方案。
地下油藏注汽提油技术简介地下油藏注汽提油技术,顾名思义,是在地下油藏中注入蒸汽,使原油温度升高,降低原油的黏度,然后通过出油井将油提出的一种开采技术。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对于高黏度油藏,能够有效地提高原油渗透性,提高采收率。
2. 与其他开采技术相比,注汽提油技术的成本相对较低。
3. 可以对小规模的油田进行开采,具有适用性广泛的特点。
虽然地下油藏注汽提油技术有诸多优点,但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如渗透性不均匀、热耗亏损、气体的溢出等,这都需要进行技术优化。
技术优化方案1. 优化注汽技术参数注汽技术参数是指注汽温度、注汽流量、注汽时间等相关参数。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优化,可以使采油效率得到提高,提高油井的采油能力。
注汽温度的优化是关键的一步,理论上温度越高,采油效率会越高。
但在实际应用中,过高的温度会造成油层产生裂缝,增加采油难度,因此需要在注汽温度与采油效率之间找到平衡。
2. 优化注汽方式地下油藏注汽提油技术的注汽方式主要有连续注汽和间歇注汽两种方式。
连续注汽方式不断向油层注汽,可以使油层温度持续升高,但存在能量浪费等问题。
间歇注汽方式可以避免能量浪费,但对注汽时间的控制要求较高。
针对不同油藏特点,应选择不同的注汽方式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采油效果。
3. 优化注汽剂注汽剂是指注入油藏中的蒸汽,可以根据油藏的不同特点,适当添加一些助推剂、表面活性剂等物质,来增强注汽效果,提高采油效率。
在选择注汽剂时,应根据油藏温度、压力、物理化学特性等各因素,来选择最佳的注汽剂,使其起到最好的协同作用。
4. 优化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的设计对采油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好的排气系统可以确保气体不外泄,保障注汽提油的效率。
在排气系统的优化中,应对其密封性和规划进行改进,同时考虑气体的处理和回收,以最大化地增加能量利用率。
石油开发中的油藏注汽与增产技术石油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对于提高石油产量和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至关重要。
油藏注汽与增产技术在石油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石油开发中的油藏注汽与增产技术进行探讨,旨在了解其原理、应用及发展前景。
一、注汽技术概述油藏注汽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水蒸汽加热需开采的油藏,提高油藏温度,改善油藏物理性质,降低油粘度,从而增加原油流动性,促进油藏中的油液向井口运移,提高产能和采收率。
注汽技术的实施需要依赖注汽设备,包括注汽井、注汽管网和注汽装置等。
注汽井是将注汽直接注入到油藏中,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注汽管网是将注汽井与油井通过管道连接起来,以实现对油藏的注汽作用。
注汽装置则用于生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汽,供给注汽井使用。
二、注汽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注汽技术是利用水蒸汽的热量改变油藏中的温度,从而改善油藏的物理性质。
具体来说,水蒸汽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等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岩石和油层中的水和原油,使其温度升高。
随着温度的升高,原油的粘度降低,油层中的剩余油饱和度下降,从而增加了原油流动性,提高了采掘效率。
注汽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和开发中。
在已经开采一段时间的老油田中,注汽技术可以起到改善采出条件、提高采收率的作用。
同时,注汽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初期开发的低渗透油田,通过提高油藏温度,降低原油粘度,从而改善采收条件。
注汽技术还可用于提高低温油藏的开发效率,例如寒冷地区的含油凝析气田,通过注汽处理,可以使气体凝析油变得易于开采。
三、注汽技术的发展及前景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的不断深入,注汽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在注汽设备方面,研发出更加高效、节能的注汽井和注汽装置,提高了注汽技术的实施效果。
在注汽管理方面,注汽工艺的优化和完善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提高了注汽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未来,注汽技术将继续在石油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方面,随着我国原油开采难度的增加,包括低渗透油藏、高粘度油藏和含油页岩等在内的复杂储层将成为主要的勘探和开发对象。
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探讨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深入,我国石油产量逐年增加,而随之而来的是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开采难度的增加。
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稠油井的注汽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稠油井产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稠油井注汽工艺是一种通过向井下注入蒸汽,从而降低原油粘度,促进原油流动,提高采收率的增产技术。
这种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稠油开采难的问题,提高了油田的开发效益。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会面临着以下的技术难题:储汽层的压力发挥不充分、蒸汽作用半径达不到设计要求、地层裂缝不发达、重质稠油不易流动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需要加强对储汽层的认识和评价。
注汽工艺的效果主要受储汽层的物性参数、分布规律、储层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储汽层的详细地质调查和研究,掌握储汽层的物性参数、分布规律和储层结构等信息,对于合理设计注汽方案和提高注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优化注汽工艺方案。
在设计注汽工艺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油藏的地质条件、井网布置、注汽井位置、注汽管网等因素,合理确定注汽工艺参数和注汽周期,优化注汽工艺方案,提高注汽效果。
需要加强注汽过程监测和调整。
在注汽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注汽作用的地层进行监测和调整,通过地层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及时发现地层的反应情况,对注汽参数进行调整,并实施相应的注汽措施,以提高注汽效果。
需要加强注汽工艺技术创新和研发。
稠油井注汽工艺虽然已经在我国油田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仍然存在许多技术难题有待解决,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开展注汽工艺装备、注汽剂技术、注汽模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提高注汽工艺的开发效果。
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物理、化学等因素,同时需要加强注汽工艺方案的设计和优化、注汽过程的监测和调整,以及注汽工艺技术的创新和研发,从而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的开发效果,为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化学助采提高蒸汽吞吐效果研究近年来,化学助采技术在油田开采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化学助采可以提高蒸汽吞吐效果,从而增加油田开采的产量。
本文以某油田为例,探讨化学助采提高蒸汽吞吐效果的研究。
一、化学助采技术及其优势化学助采技术是指将化学药剂注入到油藏中,改变油藏物性,提高采出油的效率的一种技术。
化学助采技术的优势在于:1、提高采油率:化学助采可以改变油藏物性,使得原本固定在油藏中的油能够被采出,从而提高采油率。
2、降低成本:通过使用化学药剂,可以减少水和蒸汽的用量,从而降低开采成本。
3、减少环境污染:使用化学药剂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化学助采提高蒸汽吞吐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渗透率:渗透率是指岩石对流体渗透的能力,渗透率越高,对蒸汽吞吐的效果越好。
2、温度:温度是影响蒸汽吞吐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温度越高,蒸汽吞吐的效果越好。
3、固体颗粒:固体颗粒的颗粒大小和分布影响了蒸汽在油藏中的传递路径和速度,从而影响了蒸汽吞吐效果。
4、化学药剂种类:不同种类的化学药剂对油藏的作用不同,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可以提高蒸汽吞吐效果。
5、注入方法:化学药剂的注入方法也会影响到蒸汽吞吐效果,不同的注入方法对油藏的作用不同。
在实验中注入的化学药剂种类包括:1、降低表面张力剂:该种药剂可以降低油和水之间的表面张力,从而提高油的可采性。
2、增黏剂:该种药剂能够增加油井口黏度,使得油更容易被采出。
3、渗透剂:该种药剂可以扩大油藏孔隙,提高油的流动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都可以提高蒸汽吞吐效果,但渗透剂效果最为显著。
此外,将化学药剂与蒸汽一起注入油藏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蒸汽吞吐效果。
四、结论化学助采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油田开采技术。
通过注入合适的化学药剂可以改变油藏物性,提高采油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化学助采可以提高蒸汽吞吐效果,从而增加油田的产量。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油藏特点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及注入方法,才能达到最佳开采效果。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稠油热采工艺技术是针对原油中高粘度、高密度以及高黏度等特性而发展出来的油田开采技术,在石油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详细分析。
1.热采工艺热采工艺是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核心部分。
该技术利用地下蒸汽及热水将胶体状高粘度油膜分解成较小的油滴,从而减少流体阻力,降低运输能耗,提高油田开采效率。
常见的热采工艺有蒸汽吞吐采油法、电加热采油法、火烧油田法等。
2.注水采油工艺注水采油工艺是一种稀释油藏厚度、降低油藏渗透性、改善地下油井环境、提高压力的方法。
该工艺通过将固体或液体注入油藏来形成压力,从而推动稠油进入井底,降低粘度,提高产油率。
3.化学反应采油工艺化学反应采油工艺是利用化学物质促进原油分解、破乳和降粘度等过程来提高油田开采效率的一种工艺。
常见的化学反应采油工艺有聚合物水驱和碱驱。
稀油热采工艺技术还包括一些其它采油工艺,例如浸泡采油、气体驱动采油、压裂热采采油法等。
1.提高产油率从产油效果来看,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在能够迅速提高油井产出能力方面表现突出。
在配合注水、GH等辅助措施下,其产油率可以提高2倍以上。
2.节省能源常规开采方式往往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而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则可以有效利用地下能源,如地下蒸汽、热水等,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降低生产成本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稠油地区制造业的发展。
相对于传统采油方式,它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开支。
4.提高油矿总体盈利能力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油矿的总体盈利能力。
此外,在开发石油资源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稠油热采技术是目前石油工业中一种重要的开采方式。
其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产油率、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矿总体盈利能力。
注蒸汽和热气可提高边缘井产量
侯鲜蓉
【期刊名称】《石油知识》
【年(卷),期】1999()6
【摘要】"工艺田园"是本刊经营多年的一个老栏目,长期以来以介绍钻采工艺技术
为主。
为使本栏目办得更有特色和针对性,决定从1999年第6期开始由辽河油田
钻采研究院协办此栏目。
辽河油田是全国最大的稠油生产基地。
辽河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在稠油开采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工艺技术,在国内颇有影响。
然而就全国而言,以蒸汽吞吐为主的稠油开采已进入了高轮次,效果逐渐变差,而接替技术尚未成熟。
为此,协办期间本栏目将开展稠油接替技术的讨论,并在适当的时候,召开一次较大规模的稠油工艺技术研讨会。
欢迎广大读者,尤其是从事油田开发的朋友赐稿。
【总页数】1页(P24-24)
【关键词】注蒸气;热气;边缘井;提高采收率;产量
【作者】侯鲜蓉
【作者单位】长庆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44
【相关文献】
1.热注蒸汽驱在提高稠油水平井采收率方面的应用 [J], 王旭春
2.提高稠油水平井注蒸汽效率的技术研究 [J], 尹虎;刘辉;李黔;钟守明;黄建智
3.小井眼注蒸汽井与常规注蒸汽井的比较 [J], 鲍锋;林平
4.美国用注蒸汽和注热敢新提高低产井产量 [J], 高明霞
5.化学就地生热提高注蒸汽井井底干度可行性分析 [J], 蒋海岩;杜坤;袁士宝;任宗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稠油热采配套技术应用与改善开发效果的措施稠油热采是一种常用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但是由于稠油的特殊性质,稠油热采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为了提高稠油热采的开发效果,可以采取一些配套技术应用和改善措施。
可以采用蒸汽辅助重质油热采技术。
稠油热采过程中,蒸汽可以起到加热原油、稀释原油粘度以及提高原油流动性的作用。
可以将蒸汽注入到稠油层中,从而提高采收率。
在蒸汽辅助重质油热采技术中,需要考虑蒸汽的注入压力、注入量、注入温度等参数,以及蒸汽与原油的物理化学作用。
还可以考虑与蒸汽辅助重质油热采技术相结合的其他技术,如溶剂辅助重质油热采技术、CO2辅助重质油热采技术等,以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
可以采用水平井技术。
稠油层往往具有低渗透性和高粘度特点,制约了稠油的开采效果。
水平井技术可以在稠油层中制造一条水平井段,从而增加油层的有效厚度,提高采油能力。
通过水平井进行稠油热采可以减小垂向压力梯度,增加油井的流动面积,提高原油储量采收率。
在水平井技术应用中,需要合理考虑水平井的长度、位置、倾角、完井方式等参数,并结合稠油热采的其他技术进行综合应用。
可以利用人工沉降技术。
稠油热采后,油井中的原油和水会形成乳状液体,不利于油水分离。
借助人工沉降技术,可以促使原油和水分离,并提高分离效率。
在人工沉降技术应用中,可以采用沉降器、沉降罐等装置,通过调整装置的操作参数,如压力、温度、停留时间等,以实现原油和水的有效分离。
可以改变注采比。
注采比指的是注入蒸汽的量和采出油的量之比。
合理调整注采比可以提高采收率。
一般来说,当注采比较小时,原油的采收率会随之增加;当注采比较大时,虽然采出油量增加,但采收率反而会下降。
在稠油热采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注采比,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控制。
还可以考虑注水剂的使用。
注水剂可以在稠油层中与原油起到减低粘度、提高流动性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注水剂,可以降低原油的粘度,从而提高原油的流动性和采收率。
稠油开发工艺简介由于稠油和稠油油藏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开发工艺不同于稀油油藏。
到目前为止,稠油油藏主要采用热力开采,对油层加热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向油层中注入热流体,如热水、蒸汽等;二是油层内燃烧产生热量,称火烧油层方法。
很多油田也试验向油层中注入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以及化学溶剂等来开采稠油。
1、蒸汽吞吐采油1.1蒸汽吞吐采油原理稠油蒸汽吞吐法又称周期性注汽或循环注蒸汽方法,是稠油开采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就是将一定数量的高温高压湿饱和蒸汽注入油层,焖井数天,加热油层中的原油,然后开井回采。
注入蒸汽的数量按水当量计算,通常注入蒸汽的干度越高,注汽效果越好。
蒸汽吞吐的增产机理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1.1油层中原油加热后黏度大幅度降低,流动阻力大大减小;1.1.2对于压力高的油层,油层的弹性能量在加热油层后充分释放出来,成为驱油能量;1.1.3对于厚油层,热原油流向井底时,除油层压力驱动外,还受到重力驱动作用;1.1.4原油采出过程中带走大量热量,冷油补充到压降的加热带;1.1.5蒸汽吞吐过程中的油层解堵作用,在钻井完井、修井作业及采油过程中,入井流体及沥青胶质很容易堵塞油层,造成严重的油层伤害,蒸汽吞吐可起到油层解堵作用;1.1.6高温下原油裂解,黏度降低;1.1.7油层加热后,油水相对渗透率发生变化,增加了流向井底的油量。
1.2蒸汽吞吐采油生产过程蒸汽吞吐采油的生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油井注汽、焖井和回采。
1.2.1油井注汽油井注蒸汽前要做好注汽设备、地面注汽管线、热采井口、油井内注汽管柱和注汽量计量等准备工作,然后按注汽设计要求进行注汽。
注汽工艺参数主要有:注入压力、蒸汽干度、注汽速度、注汽强度和周期注汽量等。
1.2.2焖井完成设计注入量或满足开采技术参数要求后,停止注汽,关井,也称焖井。
焖井时间一般为2~7d,目的是使注入近井地带油层的蒸汽尽可能扩散,扩大蒸汽带及蒸汽凝结带加热地层及原油的范围。
1.2.3回采在回采阶段,当油井压力较高时,能够自喷生产,自喷结束后进行机械采油;有些油井放喷压力较低,直接进行机械采油。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稠油热采工艺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高温热能来降低油粘度并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稠油主要指的是粘度大于100mPa·s的原油,由于其粘度高,常规的采油方法难以有效开发,因此热采工艺技术成为稠油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主要包括蒸汽吞吐法、蒸汽辅助重力排油法、燃烧辅助重力排油法、蒸汽驱油法等。
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地质条件、油藏特征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原油粘度下降,从而提高油藏储量和产能。
在油井注入高温蒸汽后,稠油的粘度会减小,使得原油能够更容易地被抽采出来。
热采还可以降低固体沉积物的含量,减少储油层的堵塞现象,提高采收率。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改善油井注采关系,提高采油效率。
通过在注水井中注入高温蒸汽,可以有效地提高注采比,使油井的采油效率提高。
热采还可以改善油藏物性,提高油井的注采关系。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传统的稠油开采方法往往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而热采技术则可以减少废弃液的排放量和环境污染。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热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热能供应,这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
热采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油层泥浆泥化、油藏疏导等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来解决。
热采过程中还可能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在稠油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注入高温蒸汽,可以降低稠油粘度,提高采收率;稠油热采还可以改善油井注采关系和减少环境污染。
热采技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石油工程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在石油工程领域中,提高石油开采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石油开采效率,从而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并保护环境。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和技术,以提高石油开采效率。
一、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是一种在垂直井的基础上向地层水平方向延伸的井,通过增加井底面积,提高了原油能够从地层中流出的面积,从而增加了开采效率。
而且水平井具有较高的注采比,可减少采收距离,提高原油采收率。
二、压裂技术压裂是指通过高压注入液体来破裂地层,增加裂缝的面积和连通性,以便原油能够更容易地流出。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石油开采效率,特别是对于那些地层渗透性较差的油田来说效果更为显著。
三、水驱技术水驱是指通过注入水来排出地层中的原油,从而增加采收率。
该技术对于具有较低黏度的原油特别有效。
在使用水驱技术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地质勘探和工程设计,以确保水能够均匀地注入到地层中,从而提高驱替效果。
四、CO2驱油技术二氧化碳(CO2)驱油技术是指通过注入CO2气体来增加地层中的压力,从而推动原油流出。
CO2驱油技术适用于高黏度原油的开采,由于CO2能够降低原油的粘度和表面张力,使得原油更易流出。
五、增强油藏诱导技术增强油藏诱导技术包括热采技术和化学驱油技术。
热采技术主要通过注入高温流体来降低原油的粘度,使其更易流出。
而化学驱油技术则是通过注入化学药剂来改变原油与地层的相互作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增加原油的流动性。
六、智能油田技术智能油田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对油田进行全面的监测、数据分析和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油井、管道和设备状态,并进行智能分析和预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总而言之,提高石油开采效率是石油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采用水平井技术、压裂技术、水驱技术、CO2驱油技术、增强油藏诱导技术和智能油田技术等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实现高产、低成本的石油开采,同时保护环境。
稠油油藏注蒸汽若干开发机理
稠油油藏的注蒸汽开发是一种常用于提高稠油油田采收率的技术。
其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油层温度:注蒸汽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提高油层温度,将稠油变为高粘度油或减少油的粘度。
高温可以降低稠油的粘度,使其更易于流动。
此外,高温还可以改变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关系,改善相对渗透率曲线,提高水的相对渗透率,促进驱替效果。
2. 提高原油体积:蒸汽在注入过程中会蒸发并与原油发生热交换,使原油体积膨胀。
膨胀的原油可以通过自身重力和压力差等力驱使油体向井口移动,实现采油效果。
同时,注蒸汽会增加压力,通过压力差驱动原油运移。
3. 油膜降解:高温蒸汽在与原油接触时,可以分解其中的油膜物质,破坏油水界面的张力,减小原油与岩石颗粒之间的粘附力。
这样就可减少油在孔隙中的分散浸润和水的保持力,增大含油饱和度,有利于提高采收率。
4. 水蒸汽的驱替作用:高温蒸汽因为温度、压力和水汽分子的动能较大,其在注入注蒸汽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驱替作用。
蒸汽在注入过程中向外扩张,水汽分子与原油和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趋向使水汽分子排开,使原油和水向井口移动,从而实现驱油效果。
综上所述,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的机理包括提高油层温度、提
高原油体积、油膜降解和水蒸汽的驱替作用等。
这些机理的综合作用可以促进原油向井口移动,提高稠油油田的采收率。
化学助采提高蒸汽吞吐效果研究化学助采是一种利用化学方法来提高油田开采效果的技术,其中蒸汽吞吐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助采方法之一。
蒸汽吞吐是利用蒸汽的热量和压力来提高原油的流动性,从而增加原油产量。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蒸汽吞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油田的开采率和产量。
本文将从蒸汽吞吐的原理、影响因素和优化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化学助采提高蒸汽吞吐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蒸汽吞吐的原理蒸汽吞吐技术是通过注入高压高温的蒸汽到油层中,使原油和地层中的水蒸气化,从而降低原油的粘度,提高原油的流动性,促进原油的采出。
蒸汽的注入可以提高地层的温度和压力,降低原油的粘度,改善原油流动性,从而提高原油产量。
二、蒸汽吞吐的影响因素1. 地层温度和压力:地层的温度和压力是影响蒸汽吞吐效果的重要因素。
高温和高压有利于蒸汽加热原油和水,降低原油的粘度,提高流动性。
2. 原油性质:原油的密度、粘度、温度等性质会影响蒸汽吞吐的效果。
一般来说,较重质的原油对蒸汽吞吐的响应较好。
3. 蒸汽注入方式:注汽方式也是影响蒸汽吞吐效果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注汽方式会对地层温度分布和原油加热产生不同的影响。
4. 地层渗透率和孔隙度:地层的渗透率和孔隙度直接影响原油和水的流动性,从而影响蒸汽吞吐的效果。
5. 地层含水饱和度:地层中的含水饱和度也会影响蒸汽吞吐的效果。
含水饱和度越高,蒸汽吞吐效果越好。
三、蒸汽吞吐效果的优化研究为了提高蒸汽吞吐的效果,需要进行优化研究,从而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和产量。
优化研究的内容包括优化注汽方式、提高地层温度和压力、改善原油性质等。
1. 优化注汽方式:优化注汽方式是提高蒸汽吞吐效果的关键。
可以通过改变注汽的压力、温度、时间等参数,以及改变注汽点的布置方式,来优化注汽方式。
3. 改善原油性质:改善原油的性质也是提高蒸汽吞吐效果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添加助剂、注入溶剂等方式来改善原油的流动性。
4. 提高地层渗透率和孔隙度:提高地层渗透率和孔隙度是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重要途径。
文章编号:100020747(2004)022*******稀油油藏注蒸汽热采提高开采效果张义堂1,计秉玉2,廖广志2,李秀娈1,沈德煌1(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摘要:探讨了3类稀油油藏注蒸汽热采的经济和技术可行性。
对于含蜡低渗透油藏,通过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注蒸汽提高开采效果的可行性,在大庆油田外围朝阳沟低渗透油藏2口生产井进行的蒸汽吞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蒸汽吞吐是有效的增产措施;对于吉林油田扶余水驱稀油油藏,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其转蒸汽驱的可行性,对1个井组的开发指标和经济效益预测结果表明,水驱稀油油藏转蒸汽驱可提高采收率20%以上;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藏转蒸汽驱的可行性进行了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蒸汽驱与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不同机理,初步研究表明,这类油藏转蒸汽驱后可提高采收率10%以上。
图1表4参10关键词:稀油油藏;水驱;聚合物驱;注蒸汽热采中图分类号:TE357.44 文献标识码:A0引言我国已动用的石油地质储量约150亿t,绝大部分是稀油油藏(原油相对密度为0.825~0.92,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黏度小于100mPa・s),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和西北部,如大庆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田、华北油田、吉林油田等。
由于多年的开发,这些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
在我国石油后备储量不足的情况下,主力老油田增加可采储量和稳定原油生产成为当前油田开发的主攻目标。
热力采油[124]已被广泛应用于稠油开发。
热采技术没有用于稀油油藏的开采,关键在于在标定的水驱采收率条件下,没有必要采用成本相对较高的热采技术。
但是,当水驱或聚合物驱无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时,如果热采能在水驱或聚合物驱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可采储量,显著延长老油田的开采期,那么热采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稀油油藏开采技术。
同样,如果在适合热采的低渗透油田实施热力采油能够发挥增储稳产的作用,热力采油也会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对含蜡低渗透油藏、聚合物驱油藏、水驱稀油油藏注蒸汽热采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进行的初步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热力采油技术应用于稀油油藏是值得探索的。
1含蜡低渗透油藏热力开采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中,低渗透油田的地质储量约为50亿t,占已探明储量的27%左右,其中大部分的原油都含有一定的蜡和胶质[5],黏度偏高,而且随着降压脱气开采和注水,原油黏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如大庆的朝阳沟油田、吉林的新民油田等都属于这类油田。
为改善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热力采油研究所与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油十厂共同开展了朝阳沟低渗透油田蒸汽吞吐开采的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研究。
物理模拟研究表明,高温蒸汽降低原油黏度、解堵和降低剩余油饱和度是含蜡低渗透油藏生产井增产的主要机理;数学模拟研究表明,蒸汽吞吐可明显提高采油速率[6]。
在研究的基础上,2002年9月和10月分别对朝142269井和146270井进行蒸汽吞吐试验研究(见图1),每天各注入150t蒸汽,各累计注入1500t蒸汽。
蒸汽吞吐前单井日产油平均2t,截至2003年6月底,朝142269井吞吐期间的平均日产油3. 9t,比水驱增油436t,朝146270井吞吐期间平均日产油6.8t,比水驱增油685t。
可见对于孔隙度为16%、渗透率为5m D、原油黏度为40mPa・s的低产储集层增产效果是明显的。
大庆油田2004年计划在朝阳沟低渗透油田增加蒸汽吞吐试验井。
图1 朝142269井和146270井蒸汽吞吐生产曲线 蒸汽吞吐在大庆朝阳沟含蜡低渗透油田的初步成功,突破了国内外现有的蒸汽吞吐在孔隙度和渗透率方面的界限,为我国和世界高效开发含蜡低渗透油田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热力211石 油 勘 探 与 开 发2004年4月 PETRO LE UM EXP LORATI ON AND DE VE LOP ME NT V ol.31 N o.2 采油研究所和大庆油田正计划开展含蜡低渗透油田蒸汽吞吐后的接替技术研究,以促进热采技术在含蜡低渗透油田的进一步应用。
2聚合物驱油藏注蒸汽热采聚合物驱油是提高水驱油藏采收率的成熟技术,可以提高采出程度8%~12%,仅大庆油田就有约23亿t的地质储量适合聚合物驱[7]。
聚合物驱后,油层中仍有近50%的剩余油。
多元复合驱是聚合物驱后的重要接替技术,除此之外,热力采油也是值得考虑的一项接替技术。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热力采油研究所做的三管驱油实验的初步结果是:聚驱后转蒸汽驱的阶段采出程度约是聚驱阶段采出程度的2倍(见表1);根据实际聚驱后的数值模拟结果,用热采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聚合物驱后转蒸汽驱的开发效果,当剩余油饱和度大于0.35时,注采井距为150m×210m时,汽驱阶段的采出程度可在聚合物驱的基础上增加10%~20% (见表2)。
如果实际的汽驱能提高采出程度8%,那么可以使23亿t的聚合物驱储量多采出1.8亿t原油,按每年采600万t计,可生产30a。
表1 三管驱油实验结果驱替方式水相渗透率(D)平均含油饱和度(%)每层含油饱和度(%)剩余油饱和度(%)驱油效率(%)阶段采出程度(%)0.22174.168.47.7水驱0.48274.274.359.319.729.81.14474.228.761.40.22168.459.712.3转聚合物驱0.48252.159.737.237.216.21.14428.724.2 6.00.22159.315.459.2聚合物驱后转蒸汽驱0.48240.137.217.730.332.21.14424.215.511.7表2 聚合物驱后转汽驱数值模拟预测结果储集层参数有效厚度(m)孔隙度(%)驱前含油饱和度(%)驱前采出程度(%)极限油汽比0.12汽驱采出程度(%)总采收率(%)油汽比极限油汽比0.15汽驱采出程度(%)总采收率(%)油汽比3553.011.323.73848.914.062.90.1264046.216.762.90.14810.056.20.156 4539.523.963.40.20019.358.80.225 3750.018.068.00.13512.162.10.13515.025.03848.919.067.90.14214.062.90.147 4046.221.767.90.16016.562.70.172 4539.529.468.90.20224.463.90.229 3750.021.071.00.14615.565.50.15120.025.03848.922.571.40.15218.367.20.1584046.225.071.20.16921.067.20.1794539.531.871.30.22027.967.40.2323水驱油藏注蒸汽热采水驱油藏能不能不经过聚合物驱而直接转热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为此有针对性地研究了两个区块,其一是大庆油田喇嘛甸过渡带和萨北过渡带[8],其二是吉林扶余油田。
前者地质储量近3亿t,原油黏度偏高,根据初步研究,注蒸汽热采可提高采出程度20%以上;如果实际运行的结果能提高采出程度17%,那么增加可采储量5000万t,若每年采200万t,可采25a。
吉林扶余油田地质储量1.3亿t,原油黏度50mPa・s左右,反九点井网的井距已加密到100m左右,目前采出程度25%,根据初步研究,注蒸汽热采可在现有采出程度的基础上提高采出程度27%左右;若实际运行的结果能提高采出程度20%,那么增加可采储量2600万t,若每年采100万t,可采26a。
而且热采的采油速率比水驱一般提高1~3倍。
表3是扶余油田一个井组(井距100m的反九点井网)转蒸汽驱的开发指标及投入产出预测结果,蒸汽驱前的采出程度是25%,蒸汽驱阶段的采出程度约27%,累计采出程度可达到52%。
表3 扶余油田水驱转蒸汽驱开发指标预测及投入产出估算表项目参数数值井组储量(万t)12.0开发指标目前采出程度(%)25.0汽驱阶段采出程度(%)27.4新钻一口注汽井(万元)80投资估算隔热管柱及地面管线等(万元)50前期准备及不可预见费(万元)50热采操作成本(万元)2040生产成本锅炉折旧及管理费(万元)335总成本(万元)2560销售收入(按税后油价18美元/桶)(万元)3349经济效益评估净收入(万元)789投资回收期(a)2311 2004年4月 张义堂等:稀油油藏注蒸汽热采提高开采效果 注采井距主要受油层渗透率与原油黏度比值的制约。
稠油的黏度高,渗流阻力大,蒸汽驱的注采井距一般要小至70~100m;低渗透油藏的油层渗透率低,水驱的注采井距也要小。
与稠油油藏或低渗透油藏相比,稀油油藏的注采井距要高得多,因此大庆油田的蒸汽驱井距不需要像稠油热采那样的小井距,根据数值模拟研究,150~200m的井距基本能适应大庆长垣大部分油层的蒸汽驱。
水驱稀油油藏热采与水驱稀油油藏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有明显区别(见表4),另外,由于热采技术的特点,油藏深度、油层物性、原油物性及开发状况等都会有一定的限制。
通过对稀油热采机理及稀油油藏热采筛选条件进行研究,水驱稀油油藏热采的筛选条件是:油层深度小于1600m,油层总厚度大于5m,油层净总比大于0.3,孔隙度大于15%,含油饱和度大于30%,渗透率变异系数小于0.8,储量丰度大于0.08,流动系数大于8mD・m/(mPa・s)。
对于满足上述必要条件的稀油油藏,还需要通过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及经济效益研究等来确定热采的可行性。
表4 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9]与汽驱驱油机理[10]对比表因素驱油机理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汽驱提高波及效率降低油水黏度比提高驱替液黏度高温高热降低原油黏度1~2个数量级改善驱替流体的宏观波及范围提高驱替液黏度蒸汽+热水驱在纵向上的完全波及改善驱替流体的微观波及效果提高驱替液黏度/降低毛细管阻力高温高热降低小孔隙的毛细管阻力,改善小孔隙的吸水能力提高驱油效率降低界面张力碱性液体降低界面张力高温蒸汽使岩石完全水湿轻烃蒸馏高温高热使轻烃汽化热膨胀高温使原油和岩石膨胀4结语由以上研究结果可见,在提高含蜡低渗透油藏/水驱稀油油藏/聚合物驱油藏可采储量和采油速率方面,注蒸汽热采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还可以将物理方式的热力三次采油和化学方式的化学三次采油相结合,也可以将火烧和注蒸汽、注水开采相结合,达到延长已开发老油田生命期的目的。
在注蒸汽热采生产成本中,降低蒸汽成本是扩大注蒸汽热采应用范围和应用规模的关键。
热电联供以及以煤代油、以气代油、井下蒸汽发生器都是降低蒸汽成本的途径。
稀油油藏的热采机理和热采技术还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