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346.12 KB
- 文档页数:4
真武汤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真武汤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抗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真武汤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2周相应方案治疗,治疗前两组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599.28±65.71)pg/ml低于对照组(2086.35±214.38)pg/ml、LVEF(57.95±6.05)%高于对照组(50.23±5.8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真武汤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可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真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各类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发病后以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下降、心排血量降低等为其主要病理改变[1]。
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真武汤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41例,年龄48~87岁、平均年龄(64.15±7.62)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8例、Ⅲ级43例、Ⅳ级19例。
将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
真武汤加减方在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真武汤加减方在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真武汤加减方治疗,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对比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2%,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真武汤加减方,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真武汤加减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依据中医理论,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悸”、“水肿”等范畴,易反复发作,加重病情,预后效果不佳。
据相关研究显示,年龄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病存在密切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病发病率有所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
在此,本院以100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象,对真武汤加减方在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纳入标准:(1)符合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其中,参照《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2007年版)中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关于心肾阳虚型,主证包括气短喘息、肢体浮肿、心悸,次证有乏力、畏寒肢冷。
舌象:舌淡胖,或伴有淤斑、淤点,苔白,或白滑。
脉象:脉沉细,或结代,或者为脉微欲绝。
(2)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法)[3],表现为Ⅱ-Ⅲ级。
真武汤治疗肾阳虚虚衰慢性心力衰竭临床32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真武汤对肾阳虚衰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口服真武汤治疗,14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在治疗两周后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结果真武汤治疗组患者无论是在心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均优对照组。
结论真武汤治疗肾阳虚衰型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值的推广。
标签:真武汤;慢性心力衰竭;肾阳虚衰慢性心力衰竭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病,疑难病,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也是心脏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和水肿,多伴有肾阳虚衰的临床表现。
笔者在运用西药治疗原发病,纠正慢性心力衰竭的同时,配合中药汤剂——真武汤,辩证治疗该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病人均为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10月的住院病人,将其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18人,其中男10人,女8人;最大年龄85岁,最小37岁,平均年龄61 岁。
其中冠心病心力衰竭9人,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1例;全心衰12例,左心衰竭4例,右心衰竭2例;对照组14人,其中男8人,女6人;最大年龄83岁,最小40岁,平均年龄61.5岁。
其中冠心病心力衰竭8例,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1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1例;全心衰10例,左心衰竭3例,右心衰竭1例1.2 诊断标准、1.2.1 诊断及辩证标准西医诊断参照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心功能分级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的分级标准〔1〕。
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内科学》〔2〕中喘证、水肿病肾阳虚衰证的舌苔脉象及临床表现。
1.2.2入选标准:①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②心功能分级在2级以上。
③符合中医肾阳虚衰的辩证标准。
真武汤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真武汤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72例慢性心力衰竭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量都为36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真武汤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NT-proBNP以及LVEF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真武汤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真武汤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指标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为细胞凋亡、细胞因子等,常规的西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由于患者长期用药所产生的耐药性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
有研究表明,中医用药中真武汤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较好[1]。
基于此,本文对3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用真武汤联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旨在为临床提高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提供依据,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72例慢性心力衰竭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量都为36例。
实验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7~82岁,平均(62.32±3.81)岁;病程1~4年,平均(2.81±0.52)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4例、Ⅲ级12例、Ⅳ级9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6~83岁,平均(63.25±3.14)岁;病程1~5年,平均(2.76±0.48)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3例、Ⅲ级14例、Ⅳ级9例。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真武汤治疗心衰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6-04-13T15:10:29.6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作者:杜燕王永利[导读] 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真武汤治疗心衰效果甚佳,建议推广。
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医院 075000 摘要:目的:观察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真武汤治疗心衰的效果。
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0月,纳入心衰72例,数字法分成两组。
实施西医常规疗法者36例,设为对照组;实施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真武汤者36例,设为研究组。
对比疗效。
结果:两组中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更明显,治疗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真武汤治疗心衰效果甚佳,建议推广。
关键词:心衰;葶苈大枣泻肺汤;真武汤;疗效心衰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病,是由心肌病、炎症及心肌梗死等导致的心肌损伤,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结构发生变化,心室充盈功能明显低下,心室泵血功能下降,致使心力衰竭。
该病对病患健康有很大威胁,西医常规疗法有镇静、血管扩张剂、吸氧、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和对症治疗等,治疗作用一般。
此文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0月,纳入心衰72例,总结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真武汤疗效,汇报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0月,纳入心衰72例,数字法分成两组。
实施西医常规疗法者36例,设为对照组,病程均为(4.51±2.21)年,1-13年,共有女患者15例,男患者21例,均龄(63.44±2.53)岁,36-81岁,疾病类型:4例高血压病,12例肺心病,9例风心病,11例冠心病。
实施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真武汤者36例,设为研究组,病程均为(4.34±2.23)年,1-12年,共有女患者14例,男患者22例,均龄(63.32±2.60)岁,36-80岁,疾病类型:4例高血压病,13例肺心病,9例风心病,10例冠心病。
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真武汤(茯苓、芍药、生姜、淡附片、白术),随证加减,2次/d,早晚分服,共治疗4~6个疗程。
结果治愈36例,好转15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为85%。
结论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标签:真武汤;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疗效【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Zhenw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May 2016 in our hospital,6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given Zhenwu Decoction (paeoniflorin,ginger,Poria,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with syndrome,2 times /d,sooner or later the service,for 4 to 6 courses.Results 36 cases were cured,15 cases improved,9 cases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5%.Conclusion Zhenwu Decoction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curative effect.【Key words】Zhenwu Decoction;Chronic heart failure;heart failure;Curative effect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的死因,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两大挑战之一。
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心衰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方药以真武汤加减,2周后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关键词】真武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328-02中医“心衰”记载早在《内经》就有论及,如《素问• 藏气清时说》指出“腹大胫肿”、“咳喘身重”。
“病下为跗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
至仲景《伤寒杂病论》更确切指出“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中医将心衰一病归纳为“心悸”“喘证”“水肿”“心痹”范畴。
近年来我们运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2007-2011年在我科住院患者共计52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心功能分级标准参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2]。
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64.81±12.22岁,平均病程为8.64±4.27年;其中冠心病14例,风心病6例,肺心病2例,高心病4例。
对照组:男18例,女8例;平均年龄60.48±13.22岁,平均病程为9.34±5.14年,其中冠心病13例,肺心病4例,风心病5例,高心病4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种构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执行。
真武汤联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老年慢性心衰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真武汤联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心功能影响。
方法:以收治老年慢性心衰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1:1分组后(对照组38例,实验组38例),于2019年8月~2021年10月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
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实验组接受西药+真武汤联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
评价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功能、血BNP、6min步行距离及治疗有效率、MACE事件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治疗后LVEF、6MWD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且BNP、MACE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显著,P<0.05。
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治疗中联合真武汤联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可综合调理患者病机,辅助纠正左心功能,延缓心衰进展,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临床效果确切。
【关键词】真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老年慢性心衰;心功能前言慢性心衰是心脏病患者病情终末期进展表现,且随人口老龄化发展,疾病在老年人口中的临床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发展,可在加剧心肌损伤进展,诱发心室重构后,严重限制心功能,增加患者猝死风险,需积极接受治疗,维护残余心功能,改善临床预后。
临床治疗经验总结中,西药治疗虽可在对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后,延缓病情进展,但受患者病情复杂性影响,西药治疗效果有限,可联合中医理论对症治疗,缓解患者病症[1]。
因此,为观察真武汤联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心功能影响,特设临床研究,结果如下: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以收治老年慢性心衰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1:1分组后(对照组38例,实验组38例),于2019年8月~2021年10月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
对照组(男16例,女22例),年龄61~83岁,平均(72.15±5.86)岁,CHF病程(5.21±1.29)个月;实验组(男15例,女23例),年龄60~83岁,平均(71.58±5.72)岁,CHF病程(5.25±1.31)个月。
·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2月第20卷第6期作者简介:姬晴(1987.11-),女,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姬晴(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徐州 221000)【摘要】目的:研究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n =40)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n =40)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 )、每搏输出量(SV )、心输出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临床症状积分、血浆中N 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 )、肌钙蛋白(Tn )、谷丙转氨酶(GPT )、尿素氮(BUN )以及钾离子(K +)水平。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VEF、SV 及心输出量较对照组患者更高,且LVEDD、LVESD 较对照组患者更低(P <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喘憋、心悸、胸闷及下肢浮肿)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中NT-proBNP、Tn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而ALT、BUN 及K +水平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 >0.05)。
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衰程度,加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心室重构,并且基本不影响患者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
【关键词】真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6-0025-04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是因心脏在结构上或功能上发生异常改变,进而导致的一组心脏循环障碍综合征,在临床上通常有心室能力衰退、心排血量骤降、组织灌注不足等特征表现,其患病风险伴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7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0%,且仍在逐年攀升[1]。
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真武汤加减汤药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54.76%)(P<0.05)。
临床研究表明,真武汤加减能明显改善心肺功能,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真武汤加减联合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真武汤加减;心力衰竭【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4-0129-02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简称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
2011年2月~2011年8月,我科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服真武汤加减的方法,利用中西医结合来治疗CHF心功能在Ⅱ级一Ⅲ级的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患者共84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治疗组42 例中,男18例,女24 例;年龄58~78岁,平均65.32±3.84岁,病程最长16年,最短7年,平均11.5±0.6年。
对照组42例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57.6~76.5岁,平均63.41±4.13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8年,平均11.2±0.3年。
两组各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CHF诊断标准和1994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重新修订的心功能分级标准。
阳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心悸气短或不能平卧,咳吐泡沫痰,面浮肢肿,畏寒肢冷,烦躁汗出,颜面灰白,口唇青紫,尿少腹胀,或伴有胸水、腹水,舌暗淡或暗红,苔白滑,脉细促或结代。
真武汤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3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真武汤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HF患者43例,其中真武汤联合常规治疗组22例,常规治疗组21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数(NYHA),体征检查、实验室检查,药物治疗情况和住院时间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真武汤联合常规治疗组心功能指数、心肌酶学水平、心脏B型钠尿肽水平和运动耐量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真武汤联合常规治疗组药物治疗改善明显,相比常规治疗组,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
真武汤联合常规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真武汤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真武汤;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安全性中医药治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中,具有延缓病情进展、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等优点。
真武汤是一种中医药方,起源于《金匮要略》。
以益气为主要途径,可以清热解毒,利水渗湿,强心开脉,主要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病证,具有养血益气、清热解毒、利水利湿、补益心脾等作用。
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关于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还存在一定争议。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真武汤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提供临床参考。
一、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43例。
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42~79岁,平均(62.8±8.6)岁。
临床分型:NYHA II 级13例,NYHA III级30例。
按照入院时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真武汤联合常规治疗组22例,常规治疗组21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临床分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