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书
- 格式:doc
- 大小:654.50 KB
- 文档页数:3
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查及结果处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保证学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的通知》(学位〔2014〕5号),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学位论文抽查包括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博士学位论文抽查、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学位办”)组织的硕士学位论文抽查、各专业学位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组织的专业学位论文抽查以及浙江大学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学位办”)组织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查。
第三条国务院学位办、省学位办和教指委的学位论文抽查按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第四条学校学位论文抽查采用隐名评阅,由校学位办组织实施。
第五条校学位办博士学位论文抽查按不少于所在学院(系)当期博士学位申请人数20%的比例。
在学位论文答辩前的论文评阅时,同时抽取1份学位论文进行同步抽查,聘请专家进行评阅。
校学位办硕士学位论文抽查一般采取跟踪抽查方式,即对省学位办抽查结果较差的学位论文,其指导教师下一年度所指导的全部学位论文均须同步抽查。
校学位办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展专项抽查。
抽查论文的专家评阅意见纳入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中,作为学位申请者是否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依据之一。
第六条国务院学位办、省学位办和教指委的学位论文抽查结果在全校范围内公布。
对于学位论文抽查中出现有2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即被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处理如下:1.由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对所在学院(系)分管研究生教育的院长(主任)进行质量约谈;2.暂停指导教师相应类别研究生招生资格1年;3.减少所在学院(系)当期相应类别研究生招生名额1名。
如同一学院(系)有2篇及以上“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则按“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篇数减扣该学院(系)相应类别的研究生招生名额,责令相应学科限期整改;4.如同一指导教师第二次出现“存在问题学位论文”,暂停该指导教师相应类别研究生招生资格3年。
浙大硕士毕业论文格式浙大硕士毕业论文格式【篇一:浙大研究生论文格式】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格式一、页面设置和装订规格要求1、论文页面上要有页眉和页脚。
2、页眉左侧为“浙江大学emba学位论文”,右侧为论文题目,用宋体5号。
3、正文页脚为阿拉伯数字,中、英文摘要和目录的页脚分别用大写罗马数字表示,居中,用宋体6号;页眉和页脚分别距边界1.75厘米,上、下、左、右页边距和字号取计算机默认值(上、下页边距2.54厘米,左、右页边距3.17厘米)。
4、正文采用1.25倍行间距。
5、1-3级标题、“摘要”、“abstract”、“目录”、“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和“致谢”等的段前间距1行,段后间距0.5行。
6、纸张规格、尺寸(mm):a4。
7、论文封面用统一的标准封面(学院网上下载),字体大小、间距等不得改变;白色铜版纸装订。
8、单面印刷。
二、论文结构及其要求学位论文应由八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中文摘要(包括中文关键词);(3)英文摘要(包括英文关键词);(4)目录;(5)正文;(6)参考文献;(7)附录;(8)致谢。
1、封面(1)学院统一的标准封面,在学院网上下载(字体、字号、浙大图标等不得随意改变)。
(2)论文题目:控制在25字以内。
(3)学科(专业):填“emba”。
(4)论文题目用宋体3号居中;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学科专业和所在学院用宋体4号居中;提交日期用宋体小3号居中,日期用阿拉伯数字(例如:2006年2月)。
2、中文摘要(1)“摘要”两字用粗黑体三号并且居中,段前间距1行,段后间距0.5行。
(2)摘要内容的字体、字号为宋体小4号。
(3)关键词用宋体小4号加粗。
3、英文摘要(1)“abstract” 用粗黑体三号并且居中,段前间距1行,段后间距0.5行。
(2)内容的字体、字号为times new roman小4号。
(3)key words用times new roman小4号加粗。
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隐名评阅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提高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阅质量,保证我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学位[]号)和《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实施办法》(浙大发研[]号),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各学院(系)应利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实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网上评阅,并逐步实现网上评阅。
各学院(系)应通过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各学科的专家数据库,应将全国高水平教学科研单位的一线专家学者列入专家数据库。
第三条双向隐名评阅是指学位论文评阅过程中,隐去作者及其导师姓名和评阅专家姓名。
博士学位论文全部实行双向隐名评阅。
硕士学位论文聘请的位评阅专家中,至少有一位专家实行双向隐名评阅。
第四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双向隐名评阅工作由各学院(系)组织进行。
学院(系)应有专人负责博士学位论文双向隐名评阅工作,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由学院(系)分管研究生教育的院长(主任)或由其指定的学院(系)研究生科(下简称研究生科)工作人员选聘,选聘专家应按照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尽可能聘请相近研究领域的同行专家评阅。
有条件的学院(系)可聘请境外同行专家评阅。
第五条为避免因学术观点等原因导致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工作中发生不公正现象,学位申请人及其导师可以提出学位论文评阅需要回避的专家名单,最多可以提出名专家。
第六条博士生应在拟答辩天前(硕士生应在拟答辩天前)完成学位论文评阅申请,包括将经导师审定的学位论文上传、完成各培养环节信息登录及提交申请所需的各种材料等,提请研究生科审核和组织学位论文评阅。
非网上评阅的研究生需提交学位论文纸质版1 / 4和空白“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阅意见书或硕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博士生还需提交份给学校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学位办”)。
学位论文须按照隐名评阅的要求,纸质版和网络版中均需隐去论文作者及其导师姓名,并隐去所有可能反映出导师及作者信息的内容,但非隐名评阅的硕士学位论文纸质版不需隐去导师及作者信息。
硕士学位论文匿名评阅书论文题目(申请人填写):申请人所在(申请人填写):学科专业(申请人填写):研究方向(申请人填写):申请学位类别(申请人填写):论文编号(校学位办填写):研究生处学位办制(此表请反正面打印,红色字体内容打印时需删除)(本页将由我校学位办公室取下保存,并负责保密)硕士学位论文匿名评阅书研究生处学位办(章)作者姓名(由校学位办公室填写)论文编号(由校学位办公室填写)学科名称(由研究生填写二级学科名称,没有二级学科的填写一级学科名称)论文题目(由研究生填写)硕士学位论文评阅指标序号评审项目评审要素项目满分实际得分1 论文选题课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包括对学科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或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202 文献综述对本研究领域文献资料的掌握程度及立题论述:(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掌握及其评述(2)本论文所解决问题的目的及意义的论述103 论文成果科研能力(1)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2)研究成果的创新性(3)论文的难易程度及工作量(4)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404 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205 写作能力学风(1)概念清晰与分析严谨的程度(2)材料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合理性(3)论文的规范性与文字表达能力10 总分综合评定等级: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 60分。
100评阅结论(请在相应的□内划√)□Ⅰ.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要求,可以进行答辩。
□Ⅱ.基本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要求,修改后可以进行答辩。
□Ⅲ.未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要求,不能进行答辩。
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制。
浙大硕士毕业论文格式浙大硕士毕业论文格式【篇一:浙大研究生论文格式】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格式一、页面设置和装订规格要求1、论文页面上要有页眉和页脚。
2、页眉左侧为“浙江大学emba学位论文”,右侧为论文题目,用宋体5号。
3、正文页脚为阿拉伯数字,中、英文摘要和目录的页脚分别用大写罗马数字表示,居中,用宋体6号;页眉和页脚分别距边界1.75厘米,上、下、左、右页边距和字号取计算机默认值(上、下页边距2.54厘米,左、右页边距3.17厘米)。
4、正文采用1.25倍行间距。
5、1-3级标题、“摘要”、“abstract”、“目录”、“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和“致谢”等的段前间距1行,段后间距0.5行。
6、纸张规格、尺寸(mm):a4。
7、论文封面用统一的标准封面(学院网上下载),字体大小、间距等不得改变;白色铜版纸装订。
8、单面印刷。
二、论文结构及其要求学位论文应由八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中文摘要(包括中文关键词);(3)英文摘要(包括英文关键词);(4)目录;(5)正文;(6)参考文献;(7)附录;(8)致谢。
1、封面(1)学院统一的标准封面,在学院网上下载(字体、字号、浙大图标等不得随意改变)。
(2)论文题目:控制在25字以内。
(3)学科(专业):填“emba”。
(4)论文题目用宋体3号居中;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学科专业和所在学院用宋体4号居中;提交日期用宋体小3号居中,日期用阿拉伯数字(例如:2006年2月)。
2、中文摘要(1)“摘要”两字用粗黑体三号并且居中,段前间距1行,段后间距0.5行。
(2)摘要内容的字体、字号为宋体小4号。
(3)关键词用宋体小4号加粗。
3、英文摘要(1)“abstract” 用粗黑体三号并且居中,段前间距1行,段后间距0.5行。
(2)内容的字体、字号为times new roman小4号。
(3)key words用times new roman小4号加粗。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尊敬的评阅专家:经过对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认真阅读和深思熟虑,我对该论文的质量和内容做出如下评价和意见:首先,该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方式客观科学,符合学术要求。
作者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大量的实证数据并运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研究结果得出的结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特别是在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的运用上,作者恰当地使用了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使得研究结论更加可靠和准确。
其次,该论文的研究内容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和研究热点,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性和实用性。
作者选择了一个新颖并具有实际重要性的研究问题,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而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论文的研究目的明确,论述层次清晰,逻辑性强,思路整体连贯,论据充分,通过大量的文献综述和实证数据,作者对问题的分析和解释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然而,该论文在格式规范、文献引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论文的语言表达可以再精炼些,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描述可以更加简明扼要。
其次,论文中的图表可以更清晰、美观,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消化。
再次,该论文的文献引用不够规范,存在一些引用不全或错误的情况,建议作者在最终版本中仔细检查和核对文献引用的准确性。
最后,该论文的结论合理、准确,符合研究目的和主要观点。
作者对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解释,并对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较好的展望。
我认为,该论文在研究内容和方法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以作为该领域相关研究的一个有益探索。
综上所述,该论文在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性。
然而,还需要修改和完善论文的格式规范、语言表达和文献引用等方面。
希望作者能够认真对待评审意见书中提及的问题,并在最终版本中进行适当的修订和改进。
祝愿该论文能在修订后,达到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并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做出积极贡献。
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隐名评阅实施细则为保证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水平,根据《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隐名评阅暂行办法》(浙大发研〔2014〕104号)、《浙江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查及结果处理暂行办法》(浙大发研〔2014〕105号)和《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有关规定》(医学院发[2014]32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隐名评阅对象已完成学位论文并准备申请学位的博士硕士(含非全日制、同等学力申请学位)。
二、隐名评阅比例及抽查方法(一)博士学位论文隐名评阅比例100%。
硕士学位论文隐名评阅总比例不少于20%。
(二)全日制硕士随机抽查,抽查率为5-10%,被抽查人员3本论文全隐名评阅。
其中以下几种情况学位论文必须送隐名评阅:1、申请特批答辩的硕士;2、导师名下同一季有3位及以上硕士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抽1位硕士;3、前一次论文评阅结果较差,终止学位申请程序者,再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4、对上一年度省学位办、校学位办抽查结果较差的学位论文,其导师所指导的全部硕士学位论文均须隐名评阅。
(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采用部分隐名评阅方式,每人的3本论文中2本隐名评阅。
三、隐名评阅工作要求(一)博士论文审查专家全部为外校具有正高职称或为博士生导师的同行专家,由学院负责送审。
硕士论文审查专家为外校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同行专家,由学院负责抽查,各系办、科教科负责送审。
(二)确定参加隐名评阅的学位申请人员应在通知日期内,按规定格式要求制作论文及隐名评阅意见书(隐去作者和导师姓名),博士一式六份,报送学院研究生科,硕士一式三份报送各系办/科教科。
超过时间不送交论文视为盲评不合格。
(三)参加隐名评阅的论文,要在隐名评阅结果确定后方可组织答辩工作,隐名评阅结果应作为答辩资格、论文评优的依据。
(四)评审论文一般不退回。
四、隐名评阅结果处理(一)论文送审意见全部收回,评审意见有效,若不能全部收回,缺额份数必须追加送审。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书模版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书一______系统在_______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目前_____系统存在_____,并________。
如何根据____的具体情况,选择_____方案,以_______实现_______,并保证系统______的先进性,是一项有重要意义并有一定难度的工作。
论文首先通过对不同_______进行比较,选定以_______为主________。
并提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重点强调______的实现,并兼顾____________等_______,确定了_________。
在此基础上论文完成了__________;并________。
论文反映作者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对本专业基础理论和课题方面的知识掌握深入、牢固,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课题中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论文条理清楚、图表规范、数据可信,已达到硕士论文水平,同意该同学按期参加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书二随着_________技术的迅猛发展,建设________已经成为可能。
目前,_______已经_______,如何建设_______系统,保证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技术难度很大,是一项有挑战性但又势在必行的研究。
论文通过对____________的深入分析和比较,选择了__________体制。
并提出___________,基于____________建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功能的_______建设方案。
该方案________,_______。
论文还组织实施了________的建设、调试和测试工作。
论文具体工程方案设计思路新颖,采用的技术路线先进,工程难度高,工作量大,说明作者在本学科已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和通过阅读文献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具有较强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尊敬的评阅专家:依据学校的安排,我作为您的学位论文评阅专家,特向您提交本篇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阅意见书。
经过对论文的认真阅读和审查,我对该论文的质量给予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对作者今后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首先,我从论文的结构和布局开始,对整体框架进行了综合评估。
论文的引言部分明确、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列出了研究目的和主要问题。
然而,在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部分,作者过多地描述了实际操作的细节,并且在论述过程中缺乏逻辑层次的组织。
因此,我建议作者在这一部分进行适当的删减和重新组织,以更好地突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明确数据分析的逻辑链条。
其次,在文献综述和研究背景部分,作者对前人研究工作的引用比较混乱,没有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研究工作和前人工作之间的联系和差距。
我建议作者在文献综述部分加强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分类,同时强调自己工作的创新点和贡献,以凸显论文的学术价值。
再次,在研究结果和讨论部分,作者对实验数据的解读和分析较为深入,但在撰写时存在一些表述上的冗长和啰嗦。
建议作者在这一部分加强逻辑和条理性,提炼出关键的发现和结论,并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和讨论,以增加论文的学术深度和广度。
最后,在结论和展望部分,作者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对后续研究方向做出了一定的展望。
不过,在未来研究的规划上,作者需要更进一步地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方向,并提出具体的研究计划和方法。
总体而言,本篇研究生学位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在某些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证研究。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希望作者能认真对待我的评估意见,加以修订和完善,使得论文能够更好地符合学术要求和研究水平。
最后,我再次感谢您对本篇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阅工作,并期待在今后的学术交流中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祝好!敬上评阅专家:XXX。
学位论文编号:
评阅意见书编号:
硕士学位论文隐名评阅意见书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英文名
研究方向:
学科(专业)
所在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
参考评阅要素
论文选题:研究方向明确,接触学科前沿,理论意义或应用前景等。
文献综述:文献资料的阅读面、分析与综述水平,对所研究领域学术动态的了解程度等。
实验设计与方法:实验设计是否合理,技术路线与方法是否先进等。
研究成果及论文水平:体现理论基础的水平,成果的创新性、完整性,
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等。
论文写作与文风:论文写作的条理是否清楚,表述是否准确,文风是否
严谨。
硕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意见
评阅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