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暂缓公开申请表[001]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暂缓公开申请表[001]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暂缓公开申请表[001]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暂缓公开申请表[001]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暂缓公开申请表

注:1.与企事业单位签订的科研保密合同(协议)复印件附后。

2.本表请交学院(系)研究生教育科保存。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蔗糖酶的提取 同组学生姓名: 金宇尊、鲍其琛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掌握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巩固理论知识,学会学以致用并发现新问题。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 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 2、实验原理: ①酵母细胞破碎 细胞破碎的常用方法 液体剪切法固体剪切法压力和研磨 物理法、化学渗透法、酶溶 本实验采用研磨的方法。通过固体剪切法(研磨)将酵母细胞破碎,把蔗糖酶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出来。 ②蔗糖酶的初步分离纯化 蛋白酶常用的初步分离纯化方法有:盐析、选择性变性、有机溶剂沉淀等。 本实验采用选择性变性(加热)、有机溶剂(乙醇)沉淀等方法对蔗糖酶进行初步的提纯以及收集样品。 由于一般酶蛋白在常温下分离纯化过程中易变性失活,为了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率和纯度,在提纯 操作中要始终保持酶的活性,如在低温下操作等,这样才能得到较好地分离提纯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1、实验材料 市售干酵母粉10g/组(3~4人) 2、实验试剂 石英砂,95%乙醇(-20℃),20mmol/L Tris-HCl pH7.3 缓冲液。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电子天平(称量干酵母粉);研砵(每组一套);50ml高速离心管(4支/组、4孔50ml离心管架一个/组);托盘天平(离心管平衡用);高速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箱(50℃);量筒(50ml)、微量移液枪(1000ul)及枪头或移液管(1ml)、玻棒、滴管等;1.5ml离心管(留样品Ⅰ、Ⅱ用)及离心管架;制冰机;-20℃冰箱。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酵母细胞破粹(干磨法) ①称量:称取市售干酵母粉10g+约3-5 g石英砂放入研钵 ②研磨(干磨):至尽可能成细粉末状(约15min) ③加液+研磨:量取总体积40 ml的20mmol/L Tris-HCl pH7.3 缓冲液,分2次加研磨10min, 使呈糊状液体; ④离心:将糊状液体转移到2支50ml离心管中,两支离心管平衡后(托盘天平上),离心10min (条件:4℃、12000r/min) ⑤收集+测量:收集上清液并量出体积V1(样品I),另留1ml上清液(样品I )放置-20℃冰箱保存用于蔗糖酶蛋白含量测定、蔗糖酶活力测定和SDS-PAGE分析 2、热处理 ①水浴热处理:将上步抽提液(样品I),迅速放入50℃恒温水浴,保温30min, 并每隔5min用玻璃棒温和搅拌提取液。 ②冰浴冷却:保温后迅速用冰浴冷却5min ③离心:将热处理后的样品I转移至两支50ml离心管中,平衡后,离心10min。 (条件:4℃,12000r/min) ④收集+测量:收集上清液并量出体积V2(样品Ⅱ),另留1ml上清液(样品Ⅱ)放置-20℃冰箱保存(用于蔗糖酶蛋白含量测定、测定蔗糖酶活力和SDS-PAGE分析。 3、有机溶剂(乙醇)沉淀 ①冰浴:将热处理后的上清液加入相同体积的-20℃的95%乙醇,冰浴中温和搅动混匀,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一、恒温槽的性能测试 1.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和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 答: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继电器的灵敏度;2)加热套功率;3)使用介质的比热;4)控制温度与室温温差;5)搅拌是否均匀等。 要提高灵敏度:1)继电器动作灵敏;2)加热套功率在保证足够提供因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的前提下,功率适当较小;3)使用比热较大的介质,如水;4)控制温度与室温要有一定温差;5)搅拌均匀等。 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讨论,应该如何选择加热器的功率大小? 答:从能量守恒角度考虑,控制加热器功率使得加热器提供的能量恰好和恒温槽因为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相当时,恒温槽的温度即恒定不变。但因偶然因素,如室内风速、风向变动等,导致恒温槽热损失并不能恒定。因此应该控制加热器功率接近并略大于恒温槽热损失速率。 3.你认为可以用那些测温元件测量恒温槽温度波动? 答:1)通过读取温度值,确定温度波动,如采用高精度水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2)采用温差测量仪表测量温度波动值,如贝克曼温度计等;3)热敏元件,如铂、半导体等,配以适当的电子仪表,将温度波动转变为电信号测量温度波动,如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等。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 答:恒温槽中加装制冷装置,即可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低于室温。 5.恒温槽能够控制的温度范围? 答:普通恒温槽(只有加热功能)的控制温度应高于室温、低于介质的沸点,并留有一定的差值;具有制冷功能的恒温槽控制温度可以低于室温,但不能低于使用介质的凝固点。 其它相关问题: 1.在恒温槽中使用过大的加热电压会使得波动曲线:( B ) A.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大; B.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大; C.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小; D.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小。 2.恒温槽中的水银接点温度计(导电表)的作用是:( B )

人体解剖学练习题运动系统资料

1、下列对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块骨都由骨质、骨髓、骨髓腔、骨膜和关节软骨构成 B. 骨骺由骨密质构成 C. 成人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 D.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E. 每块骨均不能视为一个器官 2、不成对的脑颅骨有( ) A.顶骨 B.颞骨 C.蝶骨 D.上颌骨 E.泪骨 3、解剖学姿势的描述,下列何者是错误的( ) A、身体必须直立 B、两眼平视前方 C、上肢在躯干两旁自然下垂 D、手掌面对躯干 E、两足跟靠拢,两趾接触并指向前方 4、骶管麻醉须摸认的骨性标志( ) A.骶正中嵴 B.骶岬 C.骶角 D.骶后孔 E.都不对 5、开口于蝶筛隐窝的鼻旁窦是( ) A. 上颌窦 B. 额窦 C. 蝶窦 D. 筛窦中小房 E. 筛窦后小房 ( ) 、开口中鼻道的鼻旁窦是6 以上都是 D. 筛窦中群 E. A. 上颌窦 B. 额窦 C. 筛窦前群( ) 不能由于重力作用而引流的鼻旁窦是7、在直立姿势下, 以上都不对筛窦 E. D.额窦 B.蝶窦 C.上颌窦 A.( ) 、下列何骨属于长骨8 椎骨跟骨 E. B.舟骨 C.趾骨 D.A.第八肋骨( )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人体九大系统9 .感觉器.内分泌系统 E.脉管系统C.免疫系统 DA.消化系统 B( ) 、有关骨髓腔正确的是10 A.位于骨骺内 B.位于长骨的骨干内 C. 位于骨松质的间隙内 D.成人骨髓腔内含红骨髓 E.小儿骨髓腔内含黄骨髓( ) 11、有关各部椎骨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胸椎体的横断面呈肾形 B.颈椎体的横断面呈心形A .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D.腰椎体的横断面呈椭圆形C E.胸椎横突有孔啊( ) 12、胸骨角 B.是两侧肋弓形成的夹角A.位于胸骨体和剑突的交界处2肋间隙C.两侧平对第2肋 D.两侧平对第肋E.两侧平对第3( ) 、骶管麻醉时须摸清的骨性标志是13 E.骶岬 D.骶角.骶管A.骶前孔 B.骶后孔 C( ) 14、不属于肩胛骨的结构是.喙突 E.滑车切迹 BA.肩峰.肩胛冈C.肩胛下窝 D( ) 、桡神经沟位于15 股骨 C. D.胫骨 E.尺骨.肱骨A B.桡骨( ) 16、蝶窦开口于鼻前庭蝶筛隐窝中鼻道A.下鼻道 B. C.上鼻道 D. E.( ) 17、开口中鼻道的鼻旁窦是筛窦中小房筛窦前小房额窦上颌窦A. B. C. D. E. 以上都是( )

浙江大学2017年公共管理学院推免生名单

浙江大学2017年公共管理学院推免生名单莫思佳220公共管理学院020207劳动经济学 郭子湾220公共管理学院020207劳动经济学 李冬冬220公共管理学院030301社会学 陈玲220公共管理学院030301社会学 李浩明220公共管理学院030301社会学 黎健鹏220公共管理学院030301社会学 金志林220公共管理学院030301社会学 朱惠220公共管理学院030301社会学 任思炜220公共管理学院030301社会学 陈文文220公共管理学院030301社会学 韩灵馨220公共管理学院030301社会学 徐达220公共管理学院030301社会学思政 王木子220公共管理学院030302人口学 向芯仪220公共管理学院035200社会工作 徐蕾蕾220公共管理学院035200社会工作 周怡文220公共管理学院035200社会工作 杜鲁佳220公共管理学院035200社会工作 汤兆涵220公共管理学院035200社会工作 谢金霞220公共管理学院035200社会工作 张勇220公共管理学院035200社会工作 阮涵淇220公共管理学院035200社会工作 魏珂220公共管理学院095110农村与区域发展 马素贤220公共管理学院095110农村与区域发展 韩晓雨220公共管理学院095110农村与区域发展 冯诗博220公共管理学院095110农村与区域发展 韩熠宗220公共管理学院095110农村与区域发展 翟李琴220公共管理学院095110农村与区域发展 董涵220公共管理学院095110农村与区域发展

黄鹭220公共管理学院120301农业经济管理 蒋莹莹220公共管理学院120301农业经济管理 赵旭灿220公共管理学院120301农业经济管理 王选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黄张迪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李华健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陶铸钧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胡佳琦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宋祎玮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俞央央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王禅童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第36页,共65页 姓名拟录取学院代码拟录取学院拟录取专业代码拟录取专业名称备注高琦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傅鹏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赵彦钧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任杰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戴以壮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钱婉妍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张文静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彭莹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王璐逸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 章成之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支教 朱锴治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支教 吴志侠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1行政管理支教 何秀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余倩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孙玉娟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施锦诚220公共管理学院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名词解释(修改)

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名词解释 绪论 组织学:是研究人体细微结构,超微结构及其于机能关系的科学。 解剖学:主要是用解剖器械剖割和肉眼观察来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又称巨视解剖学广义的解剖学包括,大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和细胞学。 组织:是由许多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基本结构,具有多种类型。每种组织具有某些共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一般将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称为基本组织。 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联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如胃、肝、肺、骨和肌等。 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某种特定的生理活动,即构成系统。 PAS反映:糖经过碘酸(HIO4)氧化,出现醛基,成为多醛。多醛与无色品红结合,成为紫红色沉淀物,此反应称为过碘酸反应,简称PAS反应。PAS反应阳性的部位即表示有多糖存在。 前臂的内侧称尺侧,外侧称桡侧,小腿内侧称胫侧,外侧称腓侧 近侧和远侧:多用于四肢。肢体接近躯干处,血管、神经等接近起始处为近侧,反之为远侧。 矢状轴(面),冠状轴(面),垂直轴(面)。见书P5 H-E染色:苏木精和伊红组成,苏木精是一种碱性染料,可将核染色质染成蓝紫色。伊红是一种酸性染料,可将多种细胞的胞质染成粉红色或红色 第一章基本组织 1.内皮:是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内皮细胞很薄,游离面光滑,有利于血和淋巴的流动及物质交换。 2.间皮:是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外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细胞表面湿润而光滑,便于内脏器官的活动和减少摩擦。 3.腺上皮:是由腺细胞组成并以分泌机能为主的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组成的器官称腺。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是由形状不同,高低不齐的一层细胞组成。细胞的底部均附于基膜上,但由于细胞的高低不同,胞核的位置也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光镜下形似复层上皮,实为单层上皮,故为假复层上皮。 4.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和胞质向细胞外伸出的细长突起,长约5-10um,直径约0.2um ,比微绒毛粗而长,光镜下清楚可见。纤毛具有向一定方向节性摆动的能力。 5.微绒毛:是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细指壮突起,起直径约为0.1um,长度因细胞的种类或生理状态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微绒毛显著的扩大了细胞的表面积,和吸收功能密切相关。 6.连接复合体:根据细胞连接的结构和机能不同和分为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等。凡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连接结构连在一起,即称为连接复合体。 7.哈弗氏系统(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圆筒状和骨干长轴平行排列。每个骨单位由一个位于中央的中央管和数层围绕中央管的呈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组成。 8.肌节:(肌原纤维呈细丝状,光镜下肌原纤维呈明暗相间的横带,明带称I带,暗带称A带,明带中间有Z线,暗带中的发亮区称H带,H带中有M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肌节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位。 9.肌浆: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因此称为肌纤维。肌细胞胞质称为肌浆。 10.肌原纤维:电镜下,肌原纤维是由许多平行排列的肌丝组成的。肌丝可以分为粗肌丝和细肌丝两种。 11.三联体:包绕肌原纤维的肌质网,在位于横小管两侧分别汇合成与横小管平行的较粗的小管,称终池。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称为三联体。 12.缝隙连接:广泛存在于胚胎和成体的多种细胞间,是一种较大的平板状连接。可供细胞间交换离子和某些小分子物质,以及传递化学信息和协调细胞功能等。缝隙连接还与细胞分泌、增殖和分化等功能有关。 13.外分泌腺:根据分泌腺的分泌物派出方式不同,可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外分泌腺具有导管,分泌物经导管排到其他器官或体表,如汗腺、胃腺和唾液腺等。 14.浆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数量较少,而在病原菌侵入的部位,如消化管、呼吸道固有层结缔组织内和慢性炎症病灶及淋巴组织等部位浆细胞较多。浆细胞具有合成、储存和分泌抗体的功能,参与体液免疫。 15.巨嗜细胞:在体内数量多,分布广,是吞噬功能最强的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内的巨嗜细胞常沿纤维散在分布,可分为固定巨嗜细胞和游离巨嗜细胞两种。来源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巨嗜细胞有很重要的防御功能。 16.肥大细胞:疏松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常沿小血管和小淋巴管分布。 17.闰盘:是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结构。在H-E染色的切片上,闰盘深染的粗线状,形如梯形,位于Z线水平。 18.有髓神经纤维(有髓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和神经膜形成的纤维状结构。 19.环层小体:又称帕奇尼小体。主要功能是感受压觉和触觉。 20.触觉小体:多见于手指,足趾掌面的真皮乳头内。主要功能是感受触觉。 21.运动终板:运动神经纤维抵达骨骼肌纤维时失去髓鞘,并反复分支,每一分支终末与一条骨骼肌建立突触联接,此连接区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简称终板。 22.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及其分支所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合称一个运动单位。 23.突触:是指神经原、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一种传递信息的特化连接结构。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大类。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开题报告评审实施细则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开题报告评审实施细则 (2017年3月) 为了优化博士生培养流程,进一步提高博士论文的质量,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资格认定实施细则》基础上,制定《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评审实施细则》。 一、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在进行学位论文正式开题前,应参加开题报告评审; 二、申请博士生开题报告评审的博士研究生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所有博士课程,跨专业博士生还应修完硕士阶段规定的核心课程; 2、完成学位论文预开题; 3、完成文献综述与研究报告。 三、文献综述和研究报告的要求 1、文献综述:要求认真阅读专业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前沿文献并写出书面报告,字数在二万字以上。正文后面应按照标准格式列出参考文献。 2、研究报告:要求在深入研究本研究方向的前沿问题基础上提出书面报告,字数在一万字以上。 四、开题报告评审程序 1、博士生在申请开题报告评审前应填写《博士生开题报告评审申请表》一式1份; 2、申请人向研究生管理办公室提供:《博士生开题报告评审申请

表》一份,文献综述、研究报告4份,论文预开题报告1份,其中文献综述和研究报告3份隐名; 3、申请人的博士生开题报告评审材料由学院统一组织相关专家隐名评审,专家组由校内外3-5名正高职专家组成,其中校外成员不少于2人; 4、文献综述与研究报告分别记分,评价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文献综述与研究报告的总体评价,专家评价意见等级均为合格及合格以上的材料为评审合格,即开题报告评审通过;在文献综述与研究报告的总体评价中有一个意见为不合格的材料为博士生开题报告评审不通过; 5、若开题报告评审中出现1位专家的评阅意见与另外2位专家的评阅意见明显不同,博士生及其导师认为评阅不通过是因为学术观点分歧所致,或因其他原因致使评阅有失公正,可填写“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开题报告评审学术观点分歧申诉表”(见附件),向所属学科学位委员会提出申诉。由学科学位委员会主任组织2-3名校内同行专家对博士生资格认材料、评阅专家的意见和博士生及其导师的申诉意见进行审定,如果专家审定认为确实存在学术分歧,可以另外聘请1位专家进行重新评阅。若新的评阅结果通过开题报告评审,即可进行论文开题。 6、博士生开题报告评审通过者,应于三个月内组织开题,进入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撰写阶段;博士生开题报告评审不通过者,应对开题报告评审材料进行修改,在半学年后由博士生本人提出申请,经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学生手册

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学生手册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2002.11 1

目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二、关于成立浙江大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三、浙江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条例(试行) 四、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培养方案 五、浙江大学MPA研究生班主任职责 六、浙江大学MPA研究生秘书职责 七、浙江大学MPA研究生任课教师工作规则 八、浙江大学MPA研究生考试工作规则 九、浙江大学MPA研究生导师工作规则 十、浙江大学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三次会议通过) 一、为了促进我国科学专门人才的成长,促进各门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二、凡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公民,都可以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 三、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四、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 (1)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五、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六、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3

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名词解释

5.微绒毛:是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细指壮突起,起直径约为0.1um,长度因细胞的种类或生理状态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微绒毛显著的扩大了细胞的表面积,和吸收功能密切相关。 7.哈弗氏系统(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圆筒状和骨干长轴平行排列。每个骨单位由一个位于中央的中央管和数层围绕中央管呈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组成。 8.肌节:(肌原纤维呈细丝状,光镜下肌原纤维呈明暗相间的横带,明带称I带,暗带称A 带,明带中间有Z线,暗带中的发亮区称H带,H带中有M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肌节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位。 10.肌原纤维:电镜下,肌原纤维是由许多平行排列的肌丝组成的。肌丝可以分为粗肌丝和细肌丝两种。 11.三联体:包绕肌原纤维的肌质网,在位于横小管两侧分别汇合成与横小管平行的较粗的小管,称终池。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称为三联体。 14.浆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数量较少,而在病原菌侵入的部位,如消化管、呼吸道固有层结缔组织内和慢性炎症病灶及淋巴组织等部位浆细胞较多。浆细胞具有合成、储存和分泌抗体的功能,参与体液免疫。 15.巨嗜细胞:在体内数量多,分布广,是吞噬功能最强的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内的巨嗜细胞常沿纤维散在分布,可分为固定巨嗜细胞和游离巨嗜细胞两种。来源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巨嗜细胞有很重要的防御功能。 17.闰盘:是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结构。在H-E染色的切片上,闰盘深染的粗线状,形如梯形,位于Z线水平。 18.有髓神经纤维(有髓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和神经膜形成的纤维状结构。 23.突触:是指神经原、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一种传递信息的特化连接结构。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大类。 24.尼氏小体:光镜下呈噬碱性的颗粒或小块。其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包括复制细胞器和与产生神经递质有关的蛋白质和酶。 25.神经纤维节(郎飞氏节):光镜下,有髓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和神经膜构成的。髓鞘和神经膜都有节段性,段与段之间的缩窄部位称郎飞节。 4.骨连接:是骨与骨间的连接装置,根据他的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纤维连接和滑膜关节连接两种形式。 5.关节:(滑膜关节连接,滑膜关节)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接。其间具有腔隙,活动性教大,这种连接叫关节。 15.膈: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呈穹隆状。膈的周围是肌质部,中央为腱质部。起自胸廓下口周缘,各部肌纤维向中央移行于中心腱。 1.体循环:含氧和营养物质较多的动脉血,自左心室泵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静脉血再汇入各级静脉,经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血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大循环或体循环。 2.肺循环:全身返回心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自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血沿上述路径的循环叫小循环或肺循环。 5.微循环:是指由微静脉到微动脉之间的血循环,是血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等。

浙江大学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姓名:系:专业:学号:指导教师: 物理光学实验郭天翱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信息工程(光电系) 3100101228 蒋凌颖 2012年1 月7日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夫琅和弗衍射光强分布记录实验类型:_________ 课程名称:__物理光学实验_指导老师:_蒋凌颖__成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单缝和多缝的夫琅和费衍射光路的布置和光强分布特点。 2.掌握一种测量单缝宽度的方法。 3.了解光强分布自动记录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束单色平面光波垂直入射到单狭缝平面上,在其后透镜焦平面上得到单狭缝的夫琅禾费衍射花样,其光强分布为: i?i0( 装 式中 sin? ? ) 2 (1) 订 ?? 线 ??sin?? (2) ?为单缝宽度,?为入射光波长,?为考察点相应的衍射角。i0为衍射场中心点(??0处)的光强。如图一所示。 由(1)式可见,随着?的增大,i有一系列极大值和极小值。极小值条件 asin??n?(n?1,n?2) (3) 是: 如果测得某一级极值的位置,即可求得单缝的宽度。 如果将上述单缝换成若干宽度相等,等距平行排列的单缝组合——多缝,则透镜焦面上得到的多缝夫琅禾费衍射花样,其光强分布: n? sin?2 )2 i?i0()( ?

2 (4) sin 式中 ?? sin??2???dsin? ? ?? (5) ?为单缝宽度,d为相邻单缝间的间距,n为被照明的单缝数,?为考察点相应的衍射角;i0为衍射中心点(??0处)的光强。 n? )2 (sin?2() 2称?为单缝衍射因子,为多缝干涉因子。前者决定了衍射花 sin (干涉)极大的条件是dsin??m?(m?0,?1,?2......)。 dsin??(m? m )?(m?0,?1,?2......;m?1,2,.......,n?1)n 样主极大的相对强度,后者决定了主极大的位置。 (干涉)极小的条件是 当某一考虑点的衍射角满足干涉主极大条件而同时又满足单缝衍射极小值条件,该点的光强度实际为0/,主极大并不出现,称该机主极大缺级。显然当d/??m/n为整数时,相应的m 级主极大为缺级。 不难理解,在每个相邻干涉主极大之间有n-1个干涉极小;两个相邻干涉极小之间有一个干涉次级大,而两个相邻干涉主级之间共有n-2个次级大。 三、主要仪器设备 激光器、扩束镜、准直镜、衍射屏、会聚镜、光电接收扫描器、自动平衡记录仪。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调整实验系统 (1)按上图所示安排系统。 (2)开启激光器电源,调整光学元件等高同轴,光斑均匀,亮度合适。(3)选择衍射板中的任一图形,使产生衍射花样,在白屏上清晰显示。 (4)将ccd的输出视频电缆接入电脑主机视频输出端,将白屏更换为焦距为100mm的透镜。 (5)调整透镜位置,使衍射光强能完全进入ccd。 (6)开启电脑电源,点击“光强分布测定仪分析系统”便进入本软件的主界面,进入系统的主界面后,点击“视频卡”下的“连接视频卡”项,打开一个实时采集窗口,调整透镜与ccd的距离,使电脑显示屏能清晰显示衍射图样,并调整起偏/检偏器件组,使光强达到适当的强度,将采集的图像保存为bmp、jpg两种格式的图片。 2.测量单缝夫琅和费衍射的光强分布(1)选定一条单狭缝作为衍射元件(2)运用光强分布智能分析软件在屏幕上显示衍射图像,并绘制出光强分布曲线。 (3)对实验曲线进行测量,计算狭缝的宽度。 3.观察衍射图样 将衍射板上的图形一次移入光路,观察光强分布的水平、垂直坐标图或三维图形。

解剖学课程介绍及课程标准

课程介绍及课程标准 课程简介 《正常人体结构》是一门经典而又充满着活力的重要的医学核心课程。它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同时又不断地从临床医学的发展中获得更新和发展的动力。课程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整合而成,主要阐述正常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人胚发生发育规律。在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均来源于本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医学及医学相关行业的各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特别着重培养学生崇敬、珍惜生命和救死扶伤的职业敬业精神,为职业道德的素质养成教育,培养增强学生社会能力做早期铺垫,在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是护理、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医学检验、医疗美容、医学影像等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以及相应的功能。为学习后续医学课程以及各专业岗位实践,如护理专业正确的健康评估和临床护理操作等专业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正常人体结构》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40110121 学时:96学时 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护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正常人体结构》是医学基础教育的奠基和支柱课程。其在护理专业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关系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其包括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和胚胎学,属于生物学中形态的范畴。 (二)课程定位 《正常人体结构》与医学各科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医学科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后续的正常人体功能、病理、药理及各门临床学科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只有在正确认识人体形态和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否则无法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区别生理与病理状态,更不能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它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在标本、模型和活体上辩认人体形态结构。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并培养自学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突出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把课程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全面有序地进行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需求。

人体解剖学循环系统习题及答案资料

选择题 1.脉管系统的构成 A. 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组成 B. 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C.心、血管系统和淋巴器官 D.心、动脉、静脉和淋巴导管 E.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2.有关心脏正确的说法是 A. 心前面两心耳之间为主动脉根 B. 右心房构成心右缘 C. 居于胸腔的正中 D. 位于两侧肺之间的前纵膈内 E. 冠状沟将心脏分为左、右半 3.关于心脏各腔的位置正确的是 A. 左心室构成心前壁大部 B. 右心室构成心脏的右缘 C. 右心房构成心后壁大部 D. 左心房构成心脏的左缘 E. 心尖由左心室构成 4.关于心脏胸肋面正确的描述是 A. 朝向左下方 B. 左、右心耳位于主动脉根部两侧 C. 由右心房、右心室构成 D. 隔心包与胸骨、肋骨直接相贴 E. 右心室构成此面大部分 5.关于心脏表面标志正确的说法是 A. 冠状沟分隔左、右心房 B. 界沟分隔心房、心室 C. 室间沟深部为室间隔 D. 心尖处有心尖切迹 E. 冠状沟位于人体的冠状面上 6.关于右心房出、入口结构错误的描述是 A. 上腔静脉口通常无瓣膜 B. 冠状窦口位于房室交点的深面 C. 冠状窦口周围多数具有瓣膜 D. 出口处有二尖瓣 E. 下腔静脉瓣连于卵圆窝缘 7.有关右心房错误的描述是 A. 界嵴分隔腔静脉窦和固有心房 B. 固有心房的前上部为右心耳 C. Koch三角的深面为房室结 D. 右心房收集除心脏以外体循环的静脉血 E 梳状肌起自界嵴

8.关于心腔内结构正确的说法是 A. 冠状窦口位于左心房 B. 右心室的出口为主动脉口 C. 三尖瓣口连接左心房与左心室 D. 界嵴为左心室的分部标志 E. 节制索位于右心室 9.心脏收缩射血期瓣膜的状态是 A.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开放 B. 二尖瓣、三尖瓣开放 C. 主动脉瓣开放,肺动脉瓣关闭 D. 二尖瓣关闭、三尖瓣开放 E. 二尖瓣开放,主动脉瓣关闭 10.心室舒张充盈期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是 A. 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B. 肺动脉和三尖瓣 C. 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D.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E.二尖瓣和三尖瓣 11.关于心壁的正确说法是 A. 卵圆窝位于室间隔的上部 B. 房间隔缺损常见于膜部 C. 室间隔中部凸向右心室 D. 整个心脏右心室室壁最厚 E. 心房肌和心室肌相互移行 12.心传导系右束支经何结构至右心室前壁 A. 室上嵴 B. 界嵴 C. Todaro腱 D. 隔缘肉柱 E. Koch三角 13.关于心室壁结构正确的描述是 A. 肉柱布满心室壁 B. 室间隔左侧连有膈侧乳头肌 C. 隔缘肉柱在左心室的下部 D. 心室条索含Purkinje纤维 E.室上嵴为左心室分部标志 14.通过心脏右纤维三角的结构是 A. 房室束 B. 左束支 C. 右束支 D. 结间束 E. 窦房结支 15.含有心传导系束支的结构是 A. 界嵴

人体解剖学练习题运动系统

1、下列对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块骨都由骨质、骨髓、骨髓腔、骨膜和关节软骨构成 B.骨骺由骨密质构成 C.成人骨髓腔内充满红骨髓 D.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E.每块骨均不能视为一个器官 2、不成对的脑颅骨有( ) A.顶骨 B.颞骨 C.蝶骨 D.上颌骨 E.泪骨 3、解剖学姿势的描述,下列何者是错误的( ) A、身体必须直立 B、两眼平视前方 C、上肢在躯干两旁自然下垂 D、手掌面对躯干 E、两足跟靠拢,两趾接触并指向前方 4、骶管麻醉须摸认的骨性标志( ) A.骶正中嵴 B.骶岬

C.骶角 D.骶后xx E.都不对 5、开口于蝶筛隐窝的鼻旁窦是( ) A.上颌窦 B.额xx C.蝶窦 D.筛xx小房 E.筛xx后小房 6、开口中鼻道的鼻旁窦是( ) A.上颌窦 B.额xx C.筛xx D.筛xx E.以上都是 7、在直立姿势下,不能由于重力作用而引流的鼻旁窦是( ) A.额xx B.蝶窦 C.上颌窦 D.筛xx E.以上都不对

8、下列xx属于长骨( ) A.第八肋骨 B.舟骨 C.趾骨 D.跟骨 E.椎骨 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人体九大系统( ) A.消化系统 B.脉管系统 C.免疫系统 D.内分泌系统E 10、有关骨髓腔正确的是( ) A.位于骨骺内 B.位于长骨的骨干内 C.位于骨松质的间隙内 D.成人骨髓腔内含红骨髓 E.小儿骨髓腔内含黄骨髓 11、有关各部椎骨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胸椎体的横断面呈肾形 B.颈椎体的横断面呈心形 C.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D.腰椎体的横断面呈椭圆形 E.胸椎横突有孔啊 12、胸骨角( ) A.位于胸骨体和剑突的交界处 B.是两侧肋弓形成的夹角 C.两侧平对第2肋 D.两侧平对第2肋间隙 E.两侧平对第3肋 13、骶管麻醉时须摸清的骨性标志是( ) A.骶前孔 B.骶后孔 C.骶岬 D.骶角 E.骶管 14、不属于肩胛骨的结构是( ) A.肩峰 B.肩胛冈 C.肩胛下窝 D.喙突 E.滑车切迹 15、桡神经沟位于( )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简报 2011年第3期 (总第20期) 公共管理学院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2011年2月25日 公共管理学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调研 ——学院各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四) 为了深入了解学院师生对创先争优活动的建议,进一步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公共管理学院围绕创先争优活动在全院师生中开展调研,调研过程中,师生就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此次调研活动采取确定调查对象的方式,通过座谈会、支部民主生活会、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展开,接受此次思想动态调研的师生达90余人。 关键词:时代背景学校发展 行政管理0701 费晴: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时,要把握好大的时代背景,以追求社会和人类的进步为目的,结合浙大的发展和学科的发展开展好此次活动。要与每个人的学习阶段、人生规划、职业选择结合起来。作为学生共产党员,首先要有理想,要确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自身制定可行目标;其次要追求卓越,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生的学习更有动力;再次要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要用心去谋划、去提升自己,多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 我认为学院下一步?创先争优?活动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创新完善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对学生的培养模式要更加贴合学生实际,一切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竞争力为中心,还包括对教师的政策导向,要科研与教学并重,为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平台。 行政管理0801乔扬:学院下一步?创先争优?活动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让基层党员深入学习?十二五?规划纲要上,关心国家的命运与未来,并对当下的政策作出自己的理解。 土地资源管理07饶富杰、沈佳音:创先争优应当紧密结合学院的发展改革工作。比如长期困扰本科生的成绩排名问题,导致保研排名的推出相对延后。因此,学院是否可以考虑在开展创先争优的过程中解决发动老师与学生党员力量,共同建设一套方便成绩排名的机制。 社会学0701郭孟凡:要切实加强针对性与实际工作的有效结合,把教师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放在首位,一门心思地谋发展。 2010级行政管理专业01党支部郑芸芸:我认为可以尝试突破学院界限,共同进行创先争优活动,一方面可以加强学院之间的交流,同时可以进一步提供活动质量,增强社会效果。 2010级行政管理专业01党支部杨阳:学院下一步的?创先争优?活动应该继续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观目标为重点,以本学院的教学科研活动为内容,有步骤、有效果地将这一活动推向新高潮,并取得新成果。 2010级行政管理专业01党支部姚昕辰:工作重点应放在党员政治思想素质和公共服务意识的培养上,以及具有各自专业背景的党员老师和学生在其相关研究领域内的科研工作质量的推进上,这是党员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党员积极性扩大参与面 学院党政办公室朱建芳老师:创先争优应该更注重实效,要结合学校、学院的具体工作实际来开展。如果每位党员都能在原来基础上前进一小步,党组强的战斗力就前进一大步,因此,发挥微观个体党员的积极性是下一步?创先争优?的基础。 行政管理08陈晓伟: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要注重调动基层支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篇一:浙江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浙江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博士后制度是国家人才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培养、吸引和使用高层次优秀人才。为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来校从事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工作,促进我校学科队伍建设和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校博士后管理工作,根据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博管会)制定的《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博士后管理工作是指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管理及其相关工作。 第二章流动站的设立 第三条流动站是指经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管会批准,按规定设立的具有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的一级学科单位。 第四条申请设立流动站的一级学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二)具有一定数量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并已培养出一届以上的博士毕业生;(三)

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承担着国家级高水平的研究项目,科研工作处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四)具有必需的科研条件和科研经费,并能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 第五条流动站的申请设立按国家人事部、全国博管会规定,实行集中申请和审批。 第三章博士后工作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博士后管理工作在分管校长领导下,实行人事处统一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参与配合,各学院、学科密切协作的管理体制。学校加强与院、站之间的联系,理顺工作关系,加 - 1 - 强与全国博管会、省人事厅的联系,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 第七条学校成立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由分管人事工作的副校长任主任,成员由人事处、科学技术处、人文社科处、研究生院、计划财务处、外事处、房地产管理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学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下设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事处,具体负责博士后工作的日常事务。 第八条设有流动站或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学院,由分管人事工作的学院负责人分管博士后工作。流动站设主任1名,设站单位为单个学院的,由分管博士后工作的负责人或选派相关学科负责人兼任主任;两个或两个以上学院共享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复习大纲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复习大纲 教材: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窦肇华主编 一、组织 1、掌握上皮组织的特性和分类。 2、掌握各种被覆上皮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3、掌握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4、掌握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二、血液 1、掌握血液有形成分的结构、功能。 2、掌握血液各有形成分在血液中所含的正常值。 三、骨骼系统 1、掌握骨的分类、构造。 2、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熟悉各部椎骨的形态特征。 3、掌握颅骨的分部,了解脑颅的位置、形态特征;掌握翼点、颅底内面的结构特点。 4、掌握主要四肢骨的形态特征。 5、掌握滑膜关节的基本构造;了解滑膜关节的辅助结构。 6、掌握椎间盘的构成、脊柱的生理弯曲。 7、掌握肩、肘、髋、膝和下颌关节的结构特点;了解腕、踝关节组成,了解骨盆的构成及性别差异。 四、肌学 1、了解肌的辅助结构 2、了解头肌的分部、斜角肌间隙 3、熟悉主要的背肌、胸肌; 4、了解膈的位置、形态及裂孔 5、掌握腹肌的层次关系,掌握腹股沟管的构造。 6、熟悉主要上、下肢肌及其分群。 五、神经系统 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了解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及物质基础;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2.掌握脊髓的位置及外形的特点;掌握脊髓灰质中主要核团的位置、功能;主要上、下行传导束的位置和功能。 3.掌握脑干的位置、分部和外形;掌握脑神经核的分布规律;了解脑干内主要神经核的性质及分布; 掌握脑干内白质的主要变化;了解脑干网状结构的位置及机能。 4.熟悉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及其功能;了解内部构造;掌握第四脑室的位置和交通。 5.掌握间脑的分部;了解其位置和外形;掌握背侧丘脑,后丘脑及下丘脑的主要灰质团块的位置并了解其功能;了解下丘脑与垂体的纤维联系及功能关系。 6.掌握大脑半球的位置、外形和分叶;熟悉大脑半球主要沟、回的位置和名称;熟悉基底核的组成,掌握纹状体并了解其功能;了解白质的分部;掌握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主要传导束; 掌握大脑皮质主要功能区的定位;了解侧脑室的形态特点。 7.掌握躯干和四肢深感觉、浅感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和特点;熟悉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了解听觉传导路;掌握锥体系的组成及传导途径,了解上、下神经元损伤的临床表现;了解锥体外系的组成和功能。 8.掌握脑和脊髓被膜分层及各层被膜形成的结构;掌握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的概念,了解硬脑膜窦的形成并熟悉主要的硬脑膜窦。 9.熟悉脑脊液的产生循环途径。 10.了解脊髓的血液供应;掌握脑的动脉来源;熟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在颅内的主要分支及供血

2019-2020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参考书及面试问题预测

2019-2020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参考书 及面试问题预测 育明教育大印老师 2019年9月15日 【学长解析】北大人大清华北师大北航南开中山武大复旦等全国280多个公共管理硕士MPA 招生院校复试面试问题越来越趋向于考察热点问题,尤其是政策热点问题,比如产业政策争论、垃圾分类、放管服改革等,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一些热点方面的参考书;此外,北大、人大、南开、中山、武大、西安交大、复旦等名校还时常考察社会研究方法问题。结合以上分析,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面试参考书如下所示: 《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程》,袁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目录 一、2019-2020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面试真题及考研复试面试参考书笔记 二、2020-2021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面试常见问题及热点总结 三、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习技巧 四、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笔记答题模板(类似考研英语模板奥~) 具体内容 一、2019-2020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面试真题及考研复试面试参考书笔记

第10章战略管理 育明教育解析:本章从宏观角度对公共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讨论私人部门的战略管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兴起、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学科框架及理论主题等方面的问题。公共管理也是管理学的一部分,战略管理自然而然是决定发展方向的大计。考生要做到的是:把握整章知识点框架体系,熟悉理解框架后反复巩固记忆。 10.1章节知识框架 二、2020-2021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面试常见问题及热点总结 育明考研大印老师(+V153********)结合过去五年公共管理考研真题发现,当前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越来越灵活,对热点考察越来越多,所以以下参考书目是考生必须要看的,来应对今年可能考察的政府改革热点和政策热点问题:《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