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石路基施工技术交底(简洁适合)
- 格式:doc
- 大小:216.50 KB
- 文档页数:5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路基土石混填施工一、施工组织为保证路基施工质量,我项目经理部组织路基施工治理小组,由两名生产副经理担任组长,各技术员、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组成完整的生产治理体系;由质检工程师、质检部、质检员、试验人员、测量人员组成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二、施工预备1、熟悉设计意图,查对图纸文件资料:a、试验段施工前对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认真进行熟悉,查对是否齐全、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之间有矛盾之处,发觉差错应向设计单位提出;或补齐或更正,并作记录。
b、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觉问题及时依照有关程序提出修改意见并报请变更设计。
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预备—测量放样—清表—填前碾压—土方挖、装、运—卸料、粗平—精平—碾压—检测。
3、测量操纵及放样a、在施工前做好测量工作,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按施工测量要求补测、加固、移设或增设水准点等。
测量精度要符合国家有关规程规定的要求。
b、导线复测:必须与相邻施工段导线闭合;中线复测(复原征地界桩、原地面复测等);路基放样定位:路基施工前,依照设计图表和有关规定进行放样,包括路基用地桩和路堤坡脚、边沟、取土坑、护坡道等的具体位置桩。
在距路中心一定距离处设立操纵桩,其间隔不宜大于20m,桩上标明桩号与路中心填方高度。
在边桩放样后,进行边坡放样。
机械施工中,在边桩处设立明显标志。
4、设置观测点放出路基填筑边界线,路基宽度边界线。
观测点每间隔20m横向布置一道,分别记为h11、h12、h21、h22 (42)分别测其高程做好记录。
5、填筑材料按设计要求石料比例≥50%。
并按照JTG F10-2006 规范要求路堤填料粒径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平均系数宜为15-20。
路床底面以下400mm范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0mm。
6、运料与摊铺:运料采纳挖掘机和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
装料时,尽量使填料混合平均,同时安排好石料运输路线。
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填石路堤交底对象
交底人记录人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填石路堤施工时,将石块逐层水平填筑,各层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层厚的2/3。
大面朝下,小面向上,摆放平稳,紧密靠拢,所有缝隙填以小石块、石渣、石屑、中砂填满;在路床顶面以下50cm的范围内,填筑适当级配的砂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0cm。
填石路基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配合50吨重型凸轮振动碾压实12~15遍,压实时继续用小石块或石屑等填缝,直至压实层顶面稳定、无下沉,石块紧密,表面平整且无轮迹为止。
压实度与压实遍数,由现场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确定。
填石路堤边坡坡面在填方石料中选大于25厘米的石块进行台阶式码砌,码砌厚度1~2米。
边坡码砌与路堤填方一同上升。
填石路堤达到94区时,采用良好的土或采用级配砂砾石或砾石土或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压实。
路基填筑重点在保证填方的密实度,通过以下措施来保证:
(a)填石路基采用不易风化的开山石料填筑。
本合同段石方地段多为片麻岩石山,开采的石料能满足填筑要求。
(b)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层厚的2/3。
(c)填方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施工方法。
(d)填石路堤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50cm,土石路堤每层松铺厚。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为提高寻沾高速公路路基填筑质量,减少质量通病,结合寻沾高速公路实际情况,根据《寻甸至沾益高速公路曲靖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l0—2006 )、《云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要点》等文件,现将路基填筑施工有关要求交底如下:一、施工准备(一)路基填筑施工前,应编制合理的土石方调配方案;按要求选定取、弃土场,填料经土工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单位、中心试验室验证合格.若使用路基挖方作为填料的,要求同上.(二)填前处理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l0—2006及本项目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
(三)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进场性能良好、型号及数量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
二、路基填筑前对挡护构造物的施工要求(一)若路基填方段设计有护脚墙的,路基填筑前,护脚墙必须施工完成,墙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墙背回填按要求填到原地面以上,原地面和软土地基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处理完成并检验签证,方可进行路基填筑。
(二)若路基填方段设计有仰斜式挡土墙、衡重式挡土墙的,先施工路基填方,路基填筑至仰斜式挡土墙设计标或衡重式挡土墙衡重台高度时,再反开挖施工挡土墙,待挡土墙施工到设计标高,墙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方可再次进行路基填筑.(三)为确保路基工程质量,避免造成人为搭接,应合理组织涵洞通道、构筑物优先施工.严禁涵洞通道、构筑物未施工完成先行路基填筑。
(四)路基填方施工前提前做好路基排水保证排水通畅,注意永临结合。
三、填筑工艺试验路基填筑前各种填料均应进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试验路段),试验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等工程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或部位,路段长度不得小于100m,以确定采用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的施工方法及工艺参数。
四、路堤填筑路堤填料中石料含量≥70%时,应按填石路堤施工;30%≤运石料含量<70%,按土石混填路堤施工;石料含量<30%时按填土路堤施工.路基填筑施工,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压实度满足相关要求,路床顶层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
路基石方填筑施工技术交底路基石方填筑施工技术交底一、目的明确路基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路基填筑施工作业,达标准化要求,创优质工程。
二、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XX市普通公路建设施工标准化指南XX开发大道改扩建工程建设标准化实施细则;三、适用范围XX开发大道第XX合同段路基填筑施工。
四、施工准备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旧桥梁、旧涵洞、旧路面和其他障碍物等应予以拆除,对正在使用的道路设施及构造物,应做出妥善安排之后,才能拆除。
2、原有结构物的地下部分,其挖除深度和范围应符合设计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对于因拆除施工造成的坑穴,在杂物清除干净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应不小于90%。
3、路基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树根应予以清除干净,并有序集中地堆放在弃土场。
4、施工前做好路基的各种临时防、排水设施,如挖设排水沟,保证其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5、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区段公示牌应齐全,并安放稳固,位置准确。
6、路基施工前由测量人员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放出路基坡脚线及填筑边缘线。
7、施工前应人工挖十字沟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施工而造成损坏。
五、施工工序1、施工放样路堤基底处理(凊草皮、表土、清淤换填、整白灰打格并挂线分层填筑、推土机推平重型振人工用细石块、石屑找平碾压至无轮迹填报质量检验报告单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六、具体施工工艺1、边沟清淤换填原路基边沟应进行清淤换填,分有水边沟和无水边沟两种类型。
有水边沟清淤80cm,换填80cm石渣;无水边沟清淤70cm,换填70cm石渣。
清淤换填分三层填筑,材料要严格控制含泥量,强风化石渣不得使用,必须保证换填厚度。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工作1、测量测量工作是施工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首先必须保证施工测量与设计相符,接桩后,及时组织人员对导线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监理和设计代表审批,待满足要求后,用全站仪恢复线路中线,原地面经清表、翻松、整平、碾压至规定压实度后,全线测量原地面标高,并绘制标准横断面图.根据线路中线及路基填筑高度,再加上施工富余宽度,钉出路堤坡脚位置,用石灰撒出白线,同时钉上标志桩,使路基施工作业范围一目了然。
2、试验准备路基施工前,首先做好土场取样工作,由试验室做分析试验,测定土样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等土壤特性以指导施工.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路基施工前,在主线路基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临时排水沟的位置要尽可能同永久性边沟位置相吻合,同时在不破坏原有水系的前提下,对施工范围内的水系进行疏导,在低洼水田等地,增加横向排水沟做为施工期间的临时排水设施。
4、施工技术标准⑴、路基压实度设计标准⑵、土质路堤施工质量标准5经我部协调,I匝道路堤填筑从城港港大道挖方段取土,施工前,取土场内先清除山体表土,以覆盖层下土体作为路基填料。
确定出取土场的范围和便道的位置,并进行便道施工和土质试验分析。
另外,沿取土场边缘开挖出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取场内浸泡土体从而改变天然含水量。
6、清表场地清理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推土机清表,施工时对于填方范围内的草皮、树根、腐殖土、淤泥、积水等全部清理出场,对于机械清理不干净处,人工配合清理,自卸汽车运输到弃土场堆放.7、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二、路基填筑施工工艺1、清表后,进行原地面填前碾压及压实度检测,实测地面标高.2、土方的挖、装、运均采用机械化施工,一般采用挖装机配合自卸汽车运土,按每延米用土量严格控制卸土,推土机推粗平,平地机精平。
3、根据技术规范的要求,每层填土厚度松铺不能超过30cm,在经过中边桩放样的路基范围内,通过所使用的自卸汽车单车装载方量,以每台4。
1、一般要求1)我标段项目部测量人员按设计图纸进行用地放样,确定路基施工界线。
2)场地拆除清理及回填压实后,我标段应重测原地面高程及横断面,并做好填挖方断面及土石方调配方案,作为路基施工计量的依据。
3)我项目工程部按工作量的大小,适当划分段落组织实施;清理和拆除工作完成后,我标段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
2、清理场地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应在清表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2)经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路段,清理场地前必须主动与保护区有关管理部门联系,辨别、确认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资源,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保护区管理部门进行移植等妥善处理。
3)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100〜300mm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应予以清除,并且达到规范要求。
清理的表土应有序集中地堆放在弃土场内,以供土地复耕和绿化使用。
场地清理完成后,应全面进行填前碾压,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同时经过试验工程师进行填前碾压试验检测,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0%。
4)路基用地范围及取土场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并将路基范围内的坑穴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填平夯实,其压实度应不小于90%。
5)路基跨越河、塘地段时,我标段应采取措施修筑围堰,排除积水,清除淤泥等不适宜材料,并按设计要求的施工工艺进行填前处理。
3、石方路堤施工方法1)填料要求见图;填石路堤松铺厚度与最大粒径要求示意图修筑填石路堤时,应进行地表清理,逐层水平填筑石块,摆放平稳,码砌边部,填筑层厚度及石块尺寸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填料空隙用石渣、石隙嵌压稳定,下路床填料和石料最大尺寸应符合规范规定。
(1)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 ,填料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2)填石路堤的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cm ,路床底面以下70cm 厚的过渡层,填料粒径应小于15cm ,其中小于0.05mm 的细粒料含量要不小于30%。
路基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工序(一)、测量放线1、放样(1)、对原地面进行复测后再对全线进行施工放样。
(2)、对深挖高填路段,每挖填3-5m或者一个边坡平台(碎落台)应复测中线、高程和宽度。
(3)、位于曲线段的路基工程,放样时应加密位桩。
(二)、场地清理1、地表清理⑴、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应在清表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
⑵、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农作物根系应予以清除;原地表以下至少30cm的草皮、表土,应予以清除并有序集中堆放,以供土地复耕和绿化使用。
⑶、路基范围内的坑穴,应填平夯实,并进行填前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
⑷、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旧桥梁、旧涵洞、旧路面等结构物等应予以拆除;对正在使用的道路设施及构筑物,应对其正常使用做出妥善安排后,方可拆除。
(三)、填土路基1、施工技术(1)、严禁施工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腐殖土;不得采用淤泥、泥炭、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
(2)、下承层经检验合格后,应根据试验路确定的松铺厚度及自卸车容积计算卸料间距卸料,用推土机依据松铺厚度“高程台”(或标尺)在整个路基宽度内进行摊铺;应采用平地机进行精细平整,形成路拱,虚铺厚度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碾压作业。
(2)、土方路堤,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分层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填筑在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3)、土方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路堤时,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压实含水量±2%之内。
(4)、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5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土方填筑至路床顶后,及时进行边坡修整,以达到满足设计要求的坡率。
(5)、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
即按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并处理好接茬。
填石路基施工方案
填石路基施工是道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保证道路的
平整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下面介绍填石路基施工的一般流程和技术要点。
施工准备
在进行填石路基施工之前,首先要对工地进行勘测、测量,确定道路的线型和
高程。
然后清理工地,将杂物清除干净,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
基层处理
在填石路基的施工中,基层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首先要确保路基原有土壤
的承载力符合规定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则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然后对路基进行整平、压实,确保路基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石料选择
在填石路基施工中,石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般选用坚硬耐磨的碎石或者是砾石,石料尺寸应符合规定要求。
石料在施工前应经过筛分、清洗等处理,确保石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石料铺设
在石料铺设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逐层铺设,每层石料的厚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在铺设过程中要保持石料的密实性,避免出现空隙和松散现象。
压实处理
石料铺设完成后,需要对路基进行压实处理,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压实设备
应选择合适的类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多次轧压,直至路基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
后续处理
填石路基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处理工作,如检查路基的平整度和
排水性能,修补路基表面的损坏,保持路基的平整和美观。
结束语
填石路基施工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才能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希望以上介绍能为填石路基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路基填土安全技术交底一、路基工程填土施工安全技术交底1.填方前,应将原地表积水排干,淤泥、腐殖土、权芥艮杂物等挖除,并整平原地面;清除淤泥前应探明淤泥性质和深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2.填土前,应根据工程规模、填土宽度和深度、地下管线等构筑物与现场环境状况制定填土案,确定现状建(构)筑物、管线的改移和加固方法、填土方法和程序,并选择适宜的土方整平和碾压机械设备,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填土路基为土边坡时,每侧填土宽度应大于设计宽度50cm;碾压高填土方时,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且与填土外侧距离不得小于50CmO4.路基填土应在影响施工的现状建(构)筑物和管线处理完毕、路基范围内新建地下管线沟槽回填完毕后进行;运输挖掘机械应根据运输的机械质量、结构形式、运输环境等选择相应的平板拖车,制定运输方案,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5.施工中使用推土机、压路机、蛙式夯实机等施工机械时,应按照相关的施工机械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操作。
6.路基外侧为挡土墙时,应先施工挡土墙,混凝土或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墙后方可填土。
7.填方边坡坡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填方破坏原排水系统时,应在填方前修筑新的排水系统,保持通畅。
8.填土地段的架空线路净高应满足施工要求。
9•路基下有管线时,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用压路机碾压;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或有较重车辆在回填土上行驶时,管道顶部以上应有一定厚度的压实回填土,其最小厚度应根据机械和车辆的质量与管道的设计载力等情况,经计算确定。
10.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路基前,应对附近地上和地下建(构)筑物、管线可能造成的振动影响进行分析,确认安全。
11•借土填筑路基时,取土场应符合下列要求:(1)取土场地宜选择在空旷、远离建(构)筑物、地势较高,不积水且不影响原有排水系统功能的地方。
(2)场地上有架空线时,应对线杆和拉线采取预留土台等防护措施。
土台半径应依线杆(拉线)结构、埋入深度和土质而定,线杆不得小于Im,拉线不得小于L5m,并应根据土质情况设土台边坡,土台周围应设安全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