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操作流程
- 格式:docx
- 大小:10.98 KB
- 文档页数:1
尺骨鹰嘴骨折一、概述尺骨鹰嘴骨折是指发生于尺骨半月关节的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伸肘装置的连续性中断。
多发生于成人。
间接暴力及直接暴力均可导致鹰嘴骨折。
直接暴力打击鹰嘴后侧可导致骨折。
尺骨鹰嘴骨折分类比较混乱。
目前常用的是Coiton分型。
Ⅰ型:骨折无移位,折端分离在2mm以下,能抗阻力伸肘,伸肘机制尚完整,稳定性好。
Ⅱ型:骨折有移位,折端分离3mm以上,无抗阻力伸肘功能,伸肘机制不完整。
又分为下面几型。
(1)撕脱骨折鹰嘴尖有一小的撕脱骨片,分离移位。
(2)横断骨折骨折线为横行或斜型,折块分为两部分。
(3)粉碎骨折包括鹰嘴所有粉碎骨折,关节面往往破坏严重。
(4)骨折-脱位型在冠突或接近冠突部位发生鹰嘴骨折,尺骨远端及桡骨头向前脱位,肘关节极不稳定。
二、病例摘要魏某,男,15岁,学生。
主诉:摔伤右肘部肿痛、活动受限2天。
现病史:病人于2天前骑自行车时摔倒,致伤右肘关节,当时右肘关节肿痛,畸形,活动受限,无昏迷恶心呕吐史。
在当地医院拍片后见右尺骨鹰嘴骨折,对症治疗。
今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检查病人后以“右尺骨鹰嘴骨折”为诊断收入我科。
现病人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好,二便正常。
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既往史、个人、婚育及家族史:无特殊记载。
体检与专科情况:生命体征平稳,舌淡,苔白,脉弦,其他未发现异常。
右肘部肿胀,局部有大片青紫瘀斑,尺骨鹰嘴压痛明显,叩击痛(+),触之有骨擦音,可触及分离骨折端的凹槽,可触及移位的鹰嘴近端。
右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不能抗重力伸肘,前臂旋转功能尚好。
伤肢远端血运及手指感觉运动好。
影像学检查:右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显示:右尺骨鹰嘴骨折,折线呈短斜型,折端分离移位。
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诊断:右尺骨鹰嘴骨折骨断筋伤气滞血瘀治疗方法:手法复位鹰嘴钳固定:1.术前准备:术前x线片,肘关节周围备皮,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消肿。
准备切开包、牵引包、鹰嘴钳及相关器械消毒,C臂透视。
2.操作过程:患者取仰卧,肘关节半伸直位。
完整版)骨科手术记录2.以左肱骨骨折部位为中心作横形切口,长约8cm,切开筋膜层,显露肱骨骨折端,作骨膜下剥离,清除骨折端血肿,见骨折呈斜行,移位明显。
将骨折牵引复位,钳夹维持,取4孔重建钢板置于肱骨外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检查骨折固定稳定。
3.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拆除止血带,术后患肢活动自如。
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1.全麻下,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置放股骨颈牵引器。
2.以髋关节中心点为中心,作长约15cm的外侧切口,切开筋膜层,显露髋关节,切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清除关节内增生肉芽组织和骨碎片。
选用适当大小的髋臼和股骨干,进行全髋置换,钉固髋臼和股骨干,术中检查置换部位稳定,股骨头置入髋臼,恢复髋关节功能。
3.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膝关节镜检半月板部分切除术1.局麻下,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置放膝关节牵引器。
2.在膝关节前方作2个小切口,插入关节镜,观察膝关节内部情况,发现半月板部分损伤,采用电切器将损伤部分切除,术中检查膝关节稳定,关节镜取出。
3.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术后患者恢复快。
2.取尺骨鹰嘴处为中心,沿皮肤纹理切开约8cm,显露出尺侧前臂肌肉,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剥离,牵开桡神经以避免损伤。
显露出骨折部位,发现骨折端向尺侧移位。
3.清理骨折断端,进行牵引复位,用张力带固定骨折,检查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
4.冲洗伤口,彻底止血,留置胶管引流1条,逐层缝合。
5.术后给予患肢石膏托外固定,保持患肢在功能位。
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本文描述了四个不同的手术过程。
第一段介绍了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过程。
首先作右肘后纵弧形切口,长约8cm,逐层切开,暴露尺骨鹰嘴及骨折部。
清除局部血肿后,发现鹰嘴皮质有骨折碎块,主骨折线为横形锯齿状,近侧鹰嘴骨块长约2.5cm,骨折分离移位3cm,周围腱膜撕裂。
医生将骨折复位,并力求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要求。
尺骨鹰嘴骨折手术技巧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谢雪涛尺骨鹰嘴骨折约占肘部骨折的10%,由于伸肘装置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移位明显(分离移位或关节面台阶>2mm)的骨折常需进行手术治疗。
Hierholzer教授推荐针对简单的横型骨折采用克氏针和钢缆进行张力带固定,而对复杂、粉碎性的骨折则使用钢板固定,从而实现骨折的稳定固定,以便术后早期开始功能锻炼。
张力带固定简单尺骨鹰嘴骨折张力带固定简单尺骨鹰嘴骨折术中患者俯卧位,肘部屈曲90°悬垂,在肘后方作正中切口,但在桡侧使切口呈弧形绕过鹰嘴,以免手术瘢痕位于鹰嘴顶端造成日后不适,甚至引发切口愈合问题。
复位时,可先以直径2mm的克氏针在尺骨上钻孔,以便用尖头复位钳牢固地抓住骨折端,有利于实施复位及维持稳定。
固定时,靠近鹰嘴关节面软骨下皮质平行置入2枚直径2mm的克氏针;将克氏针尖端穿出尺骨前方皮质后立即往回退出少许至髓腔内;拧紧钢缆,将克氏针尾端折弯180°,再用锤子敲击,直至该尾端埋入骨质内,此时其尖端即穿过尺骨前方皮质(图1)。
上述操作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术后克氏针退出这一最常见的并发症。
该手术常见失误包括:①克氏针太细造成内固定强度不够,要获得足够的内固定强度通常应使用直径2mm的克氏针,必要时还可使用直径2.5mm的克氏针;②克氏针离尺骨鹰嘴关节面过远导致固定强度不够(图2a);③克氏针穿过对侧皮质过多(图2b),可能损伤前方血管神经束;④克氏针尾端未折弯180°(图2c),与尺骨鹰嘴尖端骨质缺乏稳定接触,术后容易出现克氏针退出和松动。
钢板固定复杂尺骨鹰嘴骨折复杂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体位和入路与简单骨折完全相同。
尺骨鹰嘴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图3a),治疗上要求解剖复位。
对于复杂尺骨鹰嘴骨折,术前CT检查尤为重要。
CT检查有助于评估尺骨鹰嘴中间骨折块的移位程度和关节面是否有压缩(图3b)。
复位时,首先以肱骨滑车关节面为模板,撬拨中间骨折块,恢复关节面高度和关节面平整,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后复位其他骨折块;对肱三头肌腱的附着处作纵行有限剥离,放置解剖型锁定钢板(VariAxelbowplate)使其直接贴附在尺骨鹰嘴骨质上,然后置入螺钉固定(图3c)。
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尺骨鹰嘴骨折(ICD-10:S52.001)。
行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12/79.32/ 79.53)。
(二)诊断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尺骨鹰嘴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年龄在14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52.001闭合性尺骨鹰嘴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尺骨鹰嘴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5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肌电图、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骨科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配合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器械敷料:骨科包、骨上肢包、各种型号的钢丝、进口钢丝剪、电钻、敷料包、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驱血带、气压止血带
2、一次性物品:电刀、吸引器、吸引器管、1号、4号、慕丝线、缝合针
二、麻醉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三、手术体位:仰卧位,患肢肘关节屈曲90°置于胸前,上臂安放气压止血带,健肢固定于体侧,下肢约束带固定,静脉通路建立在下肢
四、手术配合:
1. 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安放气压止血带,驱血后启动气压止血带
2.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电凝止血
3. 显露骨折处:电刀切开筋膜,分离肌肉,拉开肱三头肌肌
膜,弯钳分离已破坏的关节囊,刮匙清除关节内的积雪,及小碎骨片,切开骨膜,骨膜剥离器剥离骨膜,显露骨折处
4. 整复骨折:伸直肘关节,骨折复位钳进行整复并固定,维持复位
5. 钢丝内固定:使用电钻、克氏针钻孔,助手用骨膜剥离器保护周围软组织,血管钳钳夹钢丝分别穿过骨折远、近段骨孔,做“ 8”字形交叉固定,钢丝钳拉紧钢丝并拧紧结扎,钢丝剪剪去多余的钢丝,并用钢丝钳将钢丝尾端弯贴于骨皮质
6. 缝合切口:冲洗并止血,逐层缝合切口,包扎切口
五、注意事项:
1. 备好各种型号的钢丝,按需选用
2. 掌握气压止血带的正确使用。
手把手教你: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术尺骨鹰嘴是肘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稳定肘关节的作用。
尺骨鹰嘴骨折是上肢常见骨折,多见于成年人,约占肘关节周围骨折的10%,全身骨折的1%。
除小块撕脱骨折外,多数尺骨鹰嘴骨折波及半月状切迹关节面,任何残留的关节面不平整都会引起活动受限、恢复延迟和创伤性关节炎,因此准确复位和坚强固定是防止关节不稳及预防骨关节炎发生的有效措施。
本文将详细讲解尺骨鹰嘴骨折的张力带固定技术。
01解剖肘关节的骨骼、肌肉和肌腱:肘关节的神经血管解剖:•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桡动脉和尺动脉02分型及固定技术的选择Schatzker分类法提供了简单且综合性的方案描述这些骨折,并帮助选择固定技术。
最佳的固定技术取决于骨折类型:•A型:张力带固定的经典类型;接骨板和螺钉固定也显示有效;•B型:关节面的压缩必须识别、复位,并使用植骨和/或内植物来稳定;骨折固定方式如A型。
•C型:由拉力螺钉产生骨折间加压,并由接骨板或张力带提供保护(“中和”);•D型:中间骨块复位并应用双皮质或骨内螺钉固定,然后使用张力带(如果骨折状况稳定且允许加压)或接骨板螺钉固定;•E型:力学上不适合张力带固定;使用接骨板和螺钉,于骨折间应用拉力技术;•F型:显著不稳定的复杂骨折需要注意所有损伤的骨性和软组织成分。
03手术治疗体位一般为仰卧位。
若没有助手,可考虑侧卧位(下图),此时允许肘关节伸直在Mayo架上。
入路/显露:使用鹰嘴后方入路:切口绕过鹰嘴尖部,不是跨过,避免引起麻烦的瘢痕。
注意:最少的软组织分离(包括骨膜和娶肌起点)保护生物愈合环境,但必须能判断骨折复位,尤其是关节面复位。
手术步骤:#1暴露骨折,切开距离骨折边缘2cm处骨膜和软组织,清理骨折块间凝血块(下图)。
如果需要,屈肌起点(指浅屈肌、拇长屈肌和旋前圆肌)可从内侧剥离,显露关节面,评估骨折复位。
任何关节塌陷都要撑起并自体骨或异体骨植骨。
如果骨折类型个固定方式允许,小量的植骨可以从骨折附近的干骺端获取。
实用手术技巧: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强有力固定肱骨远端骨折!引言目前,肱骨远端骨折是对骨科医生的挑战。
治疗的目的是关节面解剖复位,防止骨关节炎的发生,同时坚强的内固定能允许病人早期功能锻炼。
问题的难点在于肱骨远端复杂的解剖、粉碎性骨折和可能伴有关节内骨折。
肱骨远端小的骨折碎片因为太小只能用螺钉固定。
尽管如此,术后坚强的内固定可以实现关节的早期活动。
在老年肱骨远端的治疗中,固定的效果也会因原有的骨质疏松而进一步的减弱。
锁定加压钢板比传统的非锁定钢板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的效果明显。
有研究表明,伴有骨质疏松症的骨折使用了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后,预后效果得到了提升。
锁定加压钢板对肱骨远端的骨折尤其有用。
手术技术术中定位成像患者可俯卧位或支撑一侧手臂的侧卧位(图1),对所有骨凸起处用垫做保护。
手术开始之前要准备好止血带,以便创造一个少血的环境。
对于大面积的骨折或者胳膊较大的患者,要应用无菌的止血带尽量减少占用手术区域的范围。
图1 患者处于具有射线可透射臂支撑的横向位置方法/显露后正中切口在鹰嘴尖端处弯曲绕行切开(图2),可以避免瘢痕在其上产生。
切口两侧采用全厚皮瓣应该到达三头肌腱膜。
在肱骨的内侧明确尺神经,用棉花圈小心地暴露尺神经,要非常小心地处理尺神经。
如果计划行尺神经前置,肘管需要充分的打开,这样神经不会在换位后扭结。
图2 表面标记和切入点关节内骨折,特别是C2和C3型的骨折,完全暴露肱骨远端关节面需要行尺骨鹰嘴截骨。
沿着鹰嘴的两侧剥离附着的肌肉和软组织,以暴露肱骨远端的关节面。
通过肘肌瓣到达鹰嘴,同时保留肘肌神经分布和血液供应。
鹰嘴截骨术可以用细摆锯,在距离尺骨鹰嘴2cm处作V型或者横行切口(图3A~C)。
图3 A~C鹰嘴V型截骨截骨在大切迹的中心,含有少量关节软骨的覆盖。
在最后进关节面的时候要使用锋利、狭窄的骨凿,并且避免切到关节面。
此外,鹰嘴截骨准确的还原是一个关键的过程。
手术中不能使用厚骨凿,因为无法完成解剖复位而且骨折碎片将会受到过度压迫。
1.患者姓名:甘志乾性别:男年龄:16岁床号:50 住院号:80082
2.手术日期:2010年01月05日9时30分-10时40分
3.术前诊断:右尺骨鹰嘴骨折
4.术中诊断:右尺骨鹰嘴骨折
5.手术名称:右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术
6.手术者:卢庆弘助手:1.黄毅 2.李良少
7.麻醉师:卢章明麻醉方法:臂丛麻
8.手术经过:患者取仰卧位,患肢置于方桌上。
麻醉生效后,常规消毒术野,铺巾,伸直肘关节,切口从鹰嘴突的近侧2cm处开始,沿着它的尺侧缘向远侧延伸6cm,切开筋膜,剥离骨膜,显露骨折端,术中见右尺骨鹰嘴呈骨折,骨折端有大量凝血块,取去骨折端的血块,软组织,维持肘关节于伸直位,复位骨折端后,用巾钳钳住维持复位,于适合位置分别打入两根克氏针做内固定,并用钢丝呈"8"缠绕加强固定,清洗伤口后,置入引流胶片,逐层缝合伤口。
术毕。
尺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步骤
尺骨骨折可不好受呢,要是需要做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那大致是这样的步骤哦。
一般手术前呀,医生护士们会把患者安置好,就像小心呵护一个宝贝一样。
患者会躺在手术台上,麻醉师就登场啦,打麻醉药,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觉到疼痛,这就像是给患者的身体开了个“无痛护盾”。
接着呢,医生会在尺骨骨折的部位做切口。
这个切口可不能乱切哦,要选择最适合的位置,就像找到打开宝藏的正确入口一样。
医生会小心翼翼地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等,一层一层地,就像剥开洋葱,不过可没洋葱那么刺激啦。
看到骨折的地方后呀,医生得把骨折的断端清理干净呢。
那些碎骨头渣子或者是夹杂在里面的血块之类的,都得清理掉,这就好比给要修复的小零件先打扫干净场地。
然后呢,就是复位啦。
医生会凭借着自己高超的技术,把断开的尺骨准确地对接起来,就像把断开的小木棍重新完美地拼接好一样。
这个过程可得非常精准,差一点点都不行呢。
再之后就是内固定啦。
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像钢板、螺丝钉之类的。
把钢板放在合适的位置,然后用螺丝钉紧紧地固定住。
这就像是给重新拼接好的尺骨穿上一层坚固的铠甲,让它能稳稳地长好。
最后呀,医生会仔细地检查伤口里面有没有出血点,要是有就赶紧处理好。
然后把切开的那些组织一层一层地缝合起来,皮肤也缝合好,就像把之前打开的包裹又重新包好一样。
手术完成后呀,患者就被送去病房休息啦,医护人员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呢。
这整个手术过程呀,每一步都很关键,医生护士们就像一群守护天使,努力让患者的尺骨重新恢复健康。
尺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步骤1. 嘿,要做尺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啦,就像一场拯救小尺骨的超级大作战开始咯。
2. 先在那皮肤上来一刀,这刀下去就像给皮肤开了个小拉链,准备探寻尺骨的秘密世界。
3. 肌肉被分开的时候,感觉像是在拨开层层叠叠的小窗帘,为找到尺骨让条道。
4. 看到那断了的尺骨,就像发现一根折了的小树枝,可怜巴巴地躺在那。
5. 医生的手此时就像神奇的魔法棒,要把断骨归位呢。
6. 把尺骨复位的过程,仿佛是在玩超级精密的拼图游戏,差一点都不行。
7. 然后拿出内固定的器材,那些钉子和板子,就像是给尺骨量身打造的小铠甲。
8. 把钉子打进尺骨的时候,“砰砰”声像是在给小尺骨敲敲打打做按摩,当然是超级硬核的那种。
9. 那板子一固定上,尺骨就像被钢铁侠的战甲紧紧抱住,瞬间变得坚固无比。
10. 检查复位和固定情况的时候,医生的眼睛就像超级扫描仪,任何小瑕疵都逃不过。
11. 周围的软组织呢,就像一群小跟班,要把固定好的尺骨围得好好的。
12. 开始冲洗伤口啦,就像给这个小小的战场来一场清爽的淋浴。
13. 缝合肌肉的时候,针线在医生手里穿梭,就像小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飞舞。
14. 缝合皮肤这最后一步,那针线就像在给伤口拉上一道精致的拉链,把里面的一切都保护好。
15. 手术完成后,那被固定好的尺骨仿佛在体内得意地说:“看,我又强壮起来啦,像个小超人。
”16. 整个手术台就像一个奇妙的魔法工坊,把断了的尺骨变得完好如初。
17. 医生的操作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步骤都那么有节奏感。
18. 从手术开始到结束,就像经历了一场尺骨的重生之旅,充满了神奇和希望。
桡、尺骨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 适应症尺、桡骨除提供前臂长度外,还构成肱桡关节、肱尺关节、腕关节及上、下尺、桡关节。
起止于前臂的肌肉除伸肌和屈肌外,旋后肌群的肱二头肌及旋后肌止于桡骨上1/3,旋前肌群的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分别止于桡骨中1/3和桡骨的下1/4。
以上的肌肉和关节除使尺、桡骨能伸屈外,还使桡骨能环绕尺骨进行旋转。
由于尺、桡骨的功能复杂而重要,骨折的治疗方针应当是解剖复位、坚强固定,防止并发症,尽早恢复功能,因此,尺、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的适应证是:1、闭合复位失败或手法复位外固定后再移位者。
2、骨折已1~2周,仍有严重移位者。
2. 禁忌症暂无可参考资料。
3. 最佳时间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1、体位:体位因骨折的部位不同而有差异,总的要求是:①便于手术显露和操作。
②不妨碍骨折的手术复位。
③病人舒适。
例如髋关节后脱位的切开复位,选用后侧途径时,原可用俯卧位,但俯卧位将妨碍复位时的屈髋牵引,故以采用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为宜。
此外,行组织移植以修复组织缺损时,常需两组人员同时手术,此时体位应考虑供区和受区手术的需要和方便。
2、切口:切口部位选择的要求:①显露充分,操作简便,损伤小,出血少,愈合后瘢痕不影响功能。
②不要选在皮肤下即有骨骼或骨突起的部位,以免日后瘢痕粘连及疼痛。
③切口最好不经过关节,必需经过关节时,应采用┌┘形切口,以免瘢痕挛缩而影响关节功能。
3、显露骨折端:循某一显露途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沿肌间隙分开肌肉或切开肌肉,直达骨膜。
切开骨膜,并作骨膜下分离,即可显露骨折端[。
显露过程应遵守:①尽可能从肌肉间隙进入。
这样,解剖层次清楚,损伤小,出血少,术野清晰,不易误伤神经、血管。
②尽量保留软组织与骨膜的联系,尽可能多地保持骨折端的血供。
③剥离骨膜的范围只要能满足复位和内固定即可,不要剥离过多,以免破坏骨折端的血运而影响愈合。
4、骨折区的处理:骨折区的处理包括:①清除凝血块与损毁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