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92.84 KB
- 文档页数:2
视诱发电位的测试和应用(吴德正)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是视觉刺激在大脑皮层产生的生物电,通过信号平均技术从在头皮记录的脑电图中提取出的诱发电生理电位,反映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信号的传递过程。
VEP是湮没于脑电图中的感受器电位,并且受到心电图、肌电图的干扰。
同时VEP信号的振幅很小,约2~30uV左右,因此极易受到外界干扰。
自发性脑电、各种伪迹和干扰等统称为背景电活动。
在记录中采用多次叠加的记录方法,即在反复给予同样刺激的过程中,使与刺激有固定时间关系的电位活动相对地逐渐增大;而与刺激无固定关系的背景电活动在多次平均的过程中相互消减,逐渐变小,这样VEP在背景活动中就显现出来。
VEP对于视觉系统的完整性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1934年Adrian等人首先证明利用有规律的重复闪光刺激,可记录到视皮层的电反应。
从此开始了对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FVEP)的研究和探索。
Cobb 等(1967)介绍用模式翻转刺激技术诱发VEP(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其波形成分简单,记录较容易,大大提高了皮层VEP在评价视觉通路疾患的可靠性和敏感性。
特别是自Halliday等(1972,1973)首先将PVEP用于临床并获得肯定结果之后,PVEP就广泛应用于临床。
第一节视诱发电位的临床价值总论VEP提供了整个视通路的功能测试。
按照刺激形式的不同可以将VEP分为闪光VEP((flash VEP,FVEP)和图形VEP,其中图形VEP根据刺激给予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图形翻转VEP(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PVEP)和图形给/撤VEP(pattern onset/offset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视觉诱发电位对眼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对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78例经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患者进行VEP检测。
结果通过视神经患者受伤眼VEP与自体健眼进行比较,P100的振幅,潜伏时均有不同程度异常,VEP对视神经损伤程度反应灵敏。
结论VEP能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早期临床诊断,视功能评价提供重要客观依据。
标签:视神经挫伤;视觉诱发电位视神经挫伤是眼部外伤中常见的损伤,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甚至丧失,临床上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影响疾病的关键。
常规的视力检查不能提供客观依据。
视觉诱发电位是用图形或光刺激视网膜后通过视路传递,在枕叶视皮层诱发出的电活动,它反映了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到视皮层的功能状态[1],具有客观,敏感,安全的特点,因此,及时进行视诱发电位检测可以对视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现就2006~2009年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视神经挫伤的78例患者进行VEP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间,在笔者所在医院眼科诊断为单眼视神经挫伤的患者78例78只眼。
其中男性68例,女性10例,年龄8~65岁,平均年龄32岁。
致伤原因主要为拳击伤,钝器伤,撞伤,车祸,检测时间为受伤后2 h~5 d。
78例患者均在清醒状态下双眼行常规视力,眼底,裂隙灯,眼压检查及眼B超、CT,受伤眼屈光间质透明所有视力下降均与眼外伤有关。
取健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1.0,无既往眼病史作为对照组。
挫伤眼有不同程度视力下降,其中矫正视力为光感~0.1者5眼,视力为0.12~0.3者37眼,0.4~0.5者25眼,0.6~0.8者11眼。
1.2方法应用重庆康华科技公司生产的APS-2000型全自动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进行VEP检查。
检查前向被检者说明检查意义及无痛无害性,消除紧张心理,取得良好配合。
早产儿视觉诱发电位特点与临床应用夏艳艳;孙慧红;李惠玲;王俊英;马建荣;张巍【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波形及潜伏期的发育规律,获得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的VEP潜伏期参考数据,评价其对早产儿远期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VikingⅣ诱发电位仪,对纠正胎龄近37周的91例早产儿及55例足月儿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同期对91例早产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检测.并对早产儿进行远期追踪.结果 91例早产儿纠正胎龄至近足月时,82例VEP波形已发育成熟,9例未引出或单侧未引出.纠正胎龄近足月早产儿N75、P100、N145潜伏期仍较足月儿长,P均<0.05.随访至纠正胎龄6个月时.5例早产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语言发育落后及肌张力异常,其中3例为VEP未正常引出者;纠正胎龄1岁时均发育正常,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VEP评价近期早产儿预后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93.0%,均高于ABR的40.0%及89.5%.结论早产儿纠正胎龄至近足月时VEP波形已可正常引出,异常者应密切关注其预后.早产儿纠正胎龄接近足月时VEP检测对其预后评价优于ABR.【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10(028)008【总页数】4页(P784-787)【关键词】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早产儿;随访【作者】夏艳艳;孙慧红;李惠玲;王俊英;马建荣;张巍【作者单位】北京海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是指对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包括从感受器到大脑皮层)给予相宜的刺激,在该系统和脑的相应部位产生的可以检出的生物电反应,反映了神经系统功能的完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