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沥青混凝土的优缺点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也就是沥青砼,它是通过人工选配一定组合的原材料进行一定比例而制作成的混合料,技术控制的非常严格,从结合料不同上可以分为石油沥青和煤沥青两大类。
今天将从沥青混凝土优缺点、路面施工要点以及质量控制这三方面来做一下详细介绍。
沥青混凝土优缺点优点:相对于普通的水泥混凝土而言,沥青混凝土具有更好地力学性能,建设的路面能够有更好地负载能力,可以成首个助攻车辆所施加的力度;沥青混凝土有很好的弹性和塑性变形能力,这样可以在力度不同的时候能够应变,不会被破坏;和汽车轮胎附着力好,让车辆行驶更加爱安全;有减震性,能够让汽车驾驶更加快速和平稳,且降低噪声;沥青混凝土路面不会扬尘,比较容易清洗和清扫;沥青路面有再生利用优点,维修也比较容易。
缺点:沥青混凝土在车辆严重超载的时候容易出现断裂,冬季温度低也会造成面层断裂;在高温时候,车辆反复碾压容易造成车辙,如果积水就会发生事故;高低温、车辆反复碾压,容易让沥青从矿料表面剥落;沥青混凝土表面比水泥混凝土光滑,下雨天容易发生车祸。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要点首先,做好施工准备。
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施工顺利,那么就要做好准备,要购买合格的材料进行,矿料不能够受潮,要分类堆放好。
其次,要做好合适的配合比。
配合比要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配备,要报送审批,确定所有原材料符合要求、配合比正确才能够定下来。
第三,对上下承层做好清扫,底面层施工前二天就要在基层上洒透层油,在中底面层上喷洒粘层油。
第四,准备好相关的机械设备,确定好所有的工作人员,技术方案等。
第五,在施工完毕之后,要做好相关的检查和测试,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没有问题、符合所有技术要求的。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技术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要控制好质量,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首先是原材料,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粗集料、细集料、矿粉、沥青等,这些材料一定要经过精心的选择和保护,在制作过程中还要注意材料的离析和含水率控制。
拌合也是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所在。
沥青与水泥路面优缺点对比沥青砼路面的优点:1、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弹-塑-粘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它不需要设置施工缝和伸缩缝。
2、沥青里面平整且有一定粗糙度,即使雨天也有较好的抗滑性;黑色里面无强烈反光,行车比较安全;路面有弹性,能减震降噪,行车较为舒适。
3、沥青路面维修方便,维修完成后,可马上开放交通;混凝土路面维修比较麻烦,不能马上开放交通。
4、经济耐久,并可分期改造和再生利用。
缺点1、石油价格较高,导致沥青价格较高,沥青路面造价高于水泥路面2、行驶舒适但是以油耗为代价,60KM时速时沥青路面油耗较水泥路面高约8%。
但本项目非高速公路,里程也较短,故对经济性影响不大。
而沥青玛蹄脂路面比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性能更为优异,在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抵抗车辙性能更为突出缺点是对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和素质要求更高,面层造价也高于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优点:1、强度高,耐久性好,具有较强的抗压、抗弯拉和抗磨损的力学强度2、稳定性好,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影响很小3、水泥资源丰富、水泥价格低缺点1、水泥路面接缝较多,使施工和养护增加复杂性。
接缝还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舒适性,同时也增加行车噪音。
2、施工及维修后不能立即开放交通,要经过15-20天的湿治养生,才能开放交通。
本项目滨江大道段通行多为重型汽车,势必造成路面维修周期较短频率较高,故水泥路面对及时开放交通影响不利。
3、挖掘和修补困难:路面破坏后挖掘和修补工作都很费事,且影响交通,修补后的路面质量不如原来的整体强度高。
尤其对于有地下管线的城市道路带来较大困难4、阳光下反光太强,影响驾驶员视线和行车安全5、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较多,如设模板、布置接缝及传力杆设施等综上所述,结合本项目为市政道路的特点,虽然沥青路面造价较水泥路面高,但是在行车舒适程度,后期的养护维修等方面均优于水泥路面,故推荐本项目采用沥青砼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与沥青混凝土路面优缺点水泥混凝土路与沥青混凝土路面优缺点本文将对水泥混凝土路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对比,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两种路面类型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1. 水泥混凝土路面1.1 优点1.1.1 高强度: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重负荷和长时间使用。
1.1.2 耐久性: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殊结构,其使用寿命相对较长,能够经受住长时间的使用和磨损。
1.1.3 耐车辆刹车冲击: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好的抗滑性和抗刹车冲击能力,适用于高速公路等需要频繁刹车的场所。
1.1.4 维护成本低:水泥混凝土路面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使用寿命长,不易出现坑洼和龟裂,减少了维修和改造的频率和费用。
1.2 缺点1.2.1 施工周期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需要一定的施工工期和等待时间。
1.2.2 初期投资大: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初期投资较高,需要较多的资金支出。
1.2.3 不适合低温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出现龟裂和脱落,对于低温地区来说不太适宜。
2. 沥青混凝土路面2.1 优点2.1.1 施工速度快: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速度较快,可以快速投入使用,减少交通中断时间。
2.1.2 适应性广: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2.1.3 修复成本低: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破损时,修复成本相对较低,只需对破损部分进行修补即可。
2.1.4 抗冻性能好: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低温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抗冻性能,不易出现裂缝和脱落。
2.2 缺点2.2.1 车辆刹车冲击差: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刹车冲击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出现滑动和损坏情况。
2.2.2 耐久性较差: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来说使用寿命较短,需要定期维护修复。
综上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承受重荷和长时间使用的场所。
而沥青混凝土路面则施工速度快、适应性广,并具有较好的抗冻性能。
水泥混凝土路与沥青混凝土路面优缺点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优缺点在现代城市交通建设中,路面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在路面选材方面,常见的选择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
两者各有优劣,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1. 耐久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成分为水泥、砂、石料和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相对而言,水泥混凝土路面寿命更长,能够承受更大的重载荷。
这意味着在长时间使用和重压环境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和维修需求相对较低。
2. 抗水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好的抗水性能,不容易受水侵蚀和渗透。
这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可以在高湿度地区或频繁降雨的地区表现得更加可靠。
3. 高温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能够经受住高温环境的考验。
相比之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高温下容易软化和变形,容易出现车辙和龟裂等问题。
4. 可调整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可以通过控制材料比例来调整其强度和耐久性。
这一点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易于在不同道路类型和负荷条件下使用。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缺点1. 施工成本高:相比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成本相对较高。
主要原因是水泥混凝土的原材料价格较高,且施工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工程量。
2. 维护困难: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对坚硬,一旦出现状况,如裂缝和损坏,维修起来较为困难。
维修中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交通流量造成较大的干扰。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1. 低施工成本: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低的施工成本。
沥青作为一种常见的天然资源,成本相对较低,施工工程相对较简单,因此能够降低路面的铺设成本。
2. 修复容易:相比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相对来说较为容易。
在发生损坏或损毁时,只需要进行局部修补即可。
这可以大大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3. 抗冲击性强: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能够较好地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震动。
探究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市政公路施工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沥青混凝土在实际开展路面施工时,具备一定优势,不仅能够保障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强度,而且公路日后检修维护也更加便利,舒适度更高,具备经济性。
但是若开展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没有按照规范标准与设计图纸要求开展施工,则会出现非常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
为此,在开展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必须要对各个施工技术关键点进行把控,从施工技术下手,全面强化市政公路质量。
关键词: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优势;不足1导言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平坦整齐、耐久度与稳定性较高、维护方便以及投资效益高等优点。
但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也应认清当前的各项问题与不足,将优势与不足相结合。
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保障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顺利开展,促进市政公路建设水平的提高。
2沥青混凝土路面特点沥青混凝土路面相较于传统的水泥路面有较大差异,沥青混凝土在自身性能与特点方面优势主要有以下方面:1、沥青混凝土材料易于施工,后期养护便利,在道路使用中不会产生过度损坏2、相比于水泥路面,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更加优良,在强度与稳定性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道路维护以及道路行车安全和提高行车舒适度,故其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柔性特点会使其抗压能力变差,如在施工中有操作控制不当或水平把控不严格等问题,极易出现路面损坏或其他施工问题,严重影响道路工程项目的质量与社会效益。
3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优势3.1耐久性与温度稳定性良好沥青混凝土材料的高温稳定性与耐久性较好,因为此材料的粗集料接触面较大,所以在高温环境下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从而使其具备较强的抗车辙能力。
与此同时,在低温条件下,沥青混凝土材料具有很强的柔韧性与延伸性,可以更好的起到抵御低温变形的特性。
沥青混凝土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沥青混凝土材料透水性相对较小,在极端天气下可以有效抵抗水渗透,能够从基础上对道路起到保护作用,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水泥混凝土路与沥青混凝土路面优缺点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它们各有优点和缺点,适用于不同的道路需求和环境条件。
下面将分别从几个方面探讨水泥混凝土路和沥青混凝土路的优缺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首先,水泥混凝土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大车辆和重载的车辆经过而不损坏路面。
其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滑性能较好,不易发生打滑和车辆侧滑的情况,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此外,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简单,维护成本较低,使用寿命较长,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的高速公路和主干道路非常适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缺点:然而,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的早期需要一定的养护时间,无法迅速通车,可能会对交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此外,水泥混凝土路的成本相对较高,对于一些预算有限的道路建设项目来说可能不太合适。
另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整体颜色较为单一,不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黑色更具美感。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能够缓解车辆传递的震动和噪音,使行车更为平稳舒适。
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速度快,不需要过长的养护时间即可通车使用,能够有效减少交通等待时间和影响。
此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一些预算有限的道路建设项目。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缺点:然而,沥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较水泥混凝土路面稍逊一筹,需要定期维护和修补,增加了道路养护的成本和工作量。
另外,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高温或大雨天气可能会软化或变形,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处理,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此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防滑性不如水泥混凝土路好,容易发生打滑事故。
综上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各有优点和缺点,根据道路使用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选择适合的路面材料,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舒适性。
在实际建设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路面材料,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道路的运行效率和整体品质。
混凝土与沥青路面的对比研究混凝土与沥青是两种常见的路面材料,它们在道路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混凝土和沥青路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
并且,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种路面材料的结构、耐久性、成本和可持续性等方面,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结构与组成混凝土路面主要由水泥、骨料和水等组成。
它具有坚固的结构,能够承受车辆载荷和气候变化的冲击。
然而,混凝土路面相对较硬,缺乏弹性,使得它容易受到冻融循环和重载车辆的影响。
沥青路面由矿物骨料和沥青混合而成。
沥青具有较好的弹性,可以减轻车辆对路面的冲击,提供更舒适的驾驶体验。
然而,沥青路面相对较软,容易受到高温和紫外线的影响,需要定期的维护和修复。
二、耐久性从耐久性的角度来看,混凝土路面通常比沥青路面更持久。
它能够抵抗重载车辆的压力,减少路面变形和裂缝的发生。
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寿命通常较长,可以达到20年以上。
然而,混凝土路面一旦出现损坏,修复成本较高且操作复杂。
相比之下,沥青路面的寿命相对较短,通常在10到15年之间。
沥青路面容易被重载车辆压实形成车辙,且容易发生龟裂和坑洞。
但是,沥青路面可以通过热再生和补丁修复等简便的方法进行维护和修复,这降低了维护成本和修复时间。
三、成本分析在建设成本方面,混凝土路面的初期投资较高。
由于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较长的养护时间,因此施工成本较高。
但是,由于混凝土路面的寿命长,后期维护和修复成本相对较低。
相比之下,沥青路面的建设成本较低。
沥青施工简单快捷,施工周期短,因此初期投资较少。
但是,沥青路面的维护和修复成本较高,需要定期的翻新和补丁修复,增加了后期成本。
四、可持续性比较从可持续性的角度来看,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好的环境性能。
混凝土可以利用可再生材料,如废弃水泥和粉煤灰等,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由于混凝土的较长寿命和低维护需求,可以降低建设和运维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沥青路面在可持续性方面存在一定挑战。
1 传统的沥青混凝土面层(AC) ps: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根据“七五”国家科技攻关研究及修订该规范的专题研究,统一将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粒径标准由圆孔筛标准改为方孔筛标准。
其主要原因为:①计量标准向ISO国际标准靠近;②便于参考国外同类结构形式的级配标准;③世行项目增多,便于国际招标、监理及质量检验;④许多国外拌和设备均以方孔筛为标准。
沥青混凝土的符号由原LH改为AC。
1.1 按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分类1.1.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9.5mm或AC—13.2mm。
1.1.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mm或AC—19mm。
1.1.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6.5mm或AC—31.5mm。
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
上层宜使用中粒式及细粒式,且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1/2,中、下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1.2 按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的孔隙率大小分类1.2.1 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3%~6%)1.2.2 Ⅱ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4%~10%)c、AM型开级配热拌沥青碎石:孔隙率为(大于10%)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至少有一层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以防水下渗。
若上面层采用Ⅱ型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须采用Ⅰ型沥青混凝土,AM型开级配沥青碎石不宜作面层,仅可做联结层。
2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SAC)2.1 产生背景较大流量的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舒适高速地通行,沥青面层必须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
这就要求沥青面层不但要有较大的磨擦系数,而且要有较深的表面构造深度(构造深度是高速行车减低噪音和减少水〖LM〗漂、溅水影响司机视线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沥青面层的抗滑性能是由面层结构的微观构造和宏观构造两部分形成。
其中宏观构造来源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主要由骨料的粗细、级配形式决定”。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本文基于市政道路工程常常采用的沥青混凝土,通过介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特点,阐述了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材料的优点和缺点,详细分析了沥青混凝土施工容易产生的质量缺陷,并针对这些质量缺陷提出了控制质量的有效策略。
对于目前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予相应的改正方法,为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施工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标签: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眾所周知,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多的道路市政工程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了市政道路工程拥有更加严格的控制条件。
本文对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缺陷以及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做了以下研究。
通过分析沥青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原因,采取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实际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和指导作用。
一、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特点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其自身的优点。
例如,沥青混凝土的耐磨性较好,表面平整,易于通行,扬尘少,易于清洁等等。
但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缺点,由于沥青材料的稳定性较差,受温度影响较大。
尤其在冬季与夏季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给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由于沥青的其特点也是不尽相同的。
沥青混凝土使用年限较为长久,而且造价低廉。
对于施工人员来说,沥青混凝土是很好的路面材料。
沥青路面无接缝,给行车提供了一定的方便,并且在行车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较小,噪音较低,路面建成之后的养护维修工作也很方便,且沥青混凝土路面和周围的环境也有很好的适应性,因此广泛受到道路工程施工人员的青睐。
为了使沥青道路在承载力上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施工时必须要严格依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避免道路工程在日后的行驶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引发交通事故,并且道路工程还要具有一定的抗疲劳能力。
由于道路工程建设施工之后施工建成之后需要长经年累月地投入使用,其使用年限一般较长,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日后道路的使用性能不发生改变,避免疲劳问题的产生。
浅议田间道路路面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的优劣摘要本文通过对田间道路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两种路面的对比分析,给出了各自优劣及适用条件,对田间道路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田间道路;路面;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了4亿亩高标准农田,十三五期间将再建成4亿亩高标准农田,各省、市为补充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也开展了大量的土地整理项目,在这些项目中,为改善农田的通行状况,修建了大量的田间道路,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修建这些田间道路路面材料广泛的使用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
笔者也参与了这类工程的设计,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在工程施工和后续的使用上,对这两种类型的田间道路进行对比分析,为从事该类工程设计和施工者提供借鉴[1]。
目前,我国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低等级公路基本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在经济较欠发达地区,低等级公路以水泥路面为主,这与中国水泥产量高、当地水泥资源丰富、水泥价格低有较大关系。
在农村田间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哪一种好?各种观点很多,见仁见智,应该说两种路面各有优缺点,要根据建设地点的地形、土质和地下水等条件综合考虑,两种路面会长期并存。
农村田间道路工程因为道路等级较低,建设标准要求路面宽度一般小于6m,路面厚度对水泥混凝土小于20cm,沥青混凝土路面小于6cm,设计使用寿命15年,在此前提下,对比分析两种路面的优劣如下。
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1.1 优点(1)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弹-塑-粘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它不需要设置施工缝和伸缩缝,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形成车辆本身和路面两级减振,因此行车时减震降噪效果好,舒适性高。
(2)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高且有一定粗糙度,雨雪天气条件下也有较好的抗滑性;黑色路面无强烈反光,行车安全性高。
(3)沥青混凝土为柔性路面,对路基、地基变形或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较强,即使出现路基、地基变形或不均匀沉降,也不会发生脱空的现象,特别是田间道路,施工面狭窄,大型机械无法使用,致使路基的压实程度一般较低,交工后使用过程中,有时会有重型车辆通行,易造成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因沥青混凝土具有柔性特点,可以抵抗一定程度的变形和沉降。
浅谈沥青混凝土的优缺点
[摘要] 沥青混凝土即经济又安全,而且其本质的特点是建造沥青混凝土结构完全不需要任何接缝。
对那些有接缝的坝,其接缝将中断连续铺盖层,同时为了使荷载从结构的一部分向另一部分传递,则必须用密封的混合物填筑加固。
与另外的某些密封材料相比,沥青混凝土提供了很高的安全度。
故近些年来,采用沥青混凝土斜墙和心墙衬砌以防止土坝和堆石坝透水的工程实例正以稳定的比例增长。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优缺点
正文:沥青混凝土防渗土石坝有斜墙和心墙两类,从施工工艺不同有分为碾压式和浇筑式两类。
由于其不透水性高,适应变形性能好,而被广泛的应用与水工防渗材料。
具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成了50余座沥青防渗的土石坝,其中斜墙30余座,心墙10余座。
但真正用现代技术修建的沥青防渗土石坝,还是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上库沥青混凝土斜墙堆石坝。
坝高72m,于1997年建成,而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除意大利公司承包建成的高岛东西坝外,大陆上采用现代技术最早的是三峡茅坪溪防护坝,坝高104m,目前正在建设中。
正在建设中的还有冶勒电站(高125m),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等。
沥青混凝土心墙有碾压式和浇筑式两种。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造浇筑式心墙,比碾压式的沥青含量大(8.5%~16%),成形无须碾压,施工简便易行。
我国早期应用的多是浇筑式心墙,因其可以在寒冷的天气可以施工,在东北、西北等寒冷地区使用较多,运行都属正常。
近代用现代技术施工的多是碾雅士的。
目前正在施工的三峡茅坪溪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高104m,坝顶长度1840m。
心墙铺筑自1997年12月开工,在心墙底层与混凝土垫座之间的接触部位,先涂一层冷底子油,再铺一层2cm厚的沥青马蹄脂沙浆,在底部3cm高的区域内,心墙厚度从3.0m 渐变为1.2m。
在此过度区内采用半机械化施工方法,既人工立钢模,保温车运输沥青混凝土倒入模板内,用人工摊铺平整,拔出模板,待达到碾压温度后用震动碾将心墙连过渡料一起压实。
在过渡区以上,则用自挪威引进的专用摊铺机施工。
1 沥青混凝土的优点
1.1 沥青混凝土心墙还有以下几个优点:
(1)施工时间:可以以相当高的速度铺筑沥青混凝土,因此是经济的。
沥青混凝土一经压实,立即可以防水,特别是在潮湿的季节施工时,这点非常重要。
(2)生理的适宜性:沥青在生理方面完全适宜于饮水,从水质卫生的观点来看,对其应用于水库完全没有异议。
(3)抗冻性:因为沥青混凝土具有极小的孔隙率,因此就没有水进入这些构件的机会,所以冰冻作用不会影响到沥青材料,故沥青构件不需要防水保护。
(4)冰冻时期的铺筑:如果铺盖层的厚度适当,在零度以下都可以铺筑沥青混凝土,这就允许在高海拔的地方有较长的施工工期,这点特别适用于新疆。
还需特别注意的是为使拌和温度适当,有时有必要在现场设拌和楼,这样可以避免过高的拌和温度。
过高的拌和温度将导致过早的过渡变硬。
过长的运输时间也可能造成过渡变硬。
1.2 从受力的方面来说,沥青心墙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动力冲击:心墙完全不受外部巨大的主动力的影响。
(2)短的接触面:沥青混凝土心墙与不透水的底层土接触面通常是较短的。
因此,比较经济。
(3)只有压应力:为了获得有利于坝体稳定的条件或对底层有更他、压实的接触面,心墙就可以是垂直布置或倾斜布置。
(4)底土层的吸收作用:由于沥青混凝土的可塑性,沥青混凝土心墙可以在不减少坝体稳定的条件下可靠的吸收掉由于坝体超载的增长和在各种厚度的变形的冲击层随蓄水而引起的底层土位移。
(5)心墙下游:倘若需要排水墙以减轻渗漏水压和向下游排走渗漏水,可在铺筑层施工时,借助适当选择下游支承过渡区的材料,为沥青混凝土设置一个排水墙。
(6)汇集渗漏水:不需要任何巨额附加费用,通过廊道和管将渗漏水导至下游。
(7)裂缝自愈效应:如果由于力的作用,心墙发生渗漏,沥青混凝土的可塑性能使其裂缝子愈。
利用向上游支承坝体的过渡区灌浆,可以修复破损的断面。
(8)地震作用:在地震区可以将沥青混凝土设计的可塑性强,使可能产生的任何裂缝很快的子愈。
(9)水力劈裂:作为密封材料,沥青混凝土由于掺有沥青胶粘剂,具有较强的粘性。
水库中的水在水头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由于地震作用在心墙内形成的空隙和裂隙而渗漏。
且沥青混合物中的细料不可能被水冲走,因此,不可能使这些材料产生水力劈裂。
(10)同时铺筑回填土和心墙:在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当坝体升高时,填筑可以先行开工并随填土面的上升继续进行。
(11) 溢流:在相应的填筑材料的前提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坝能承受较高的溢流速度。
(12) 沥青混凝土心墙与天然混合料心墙在坝的添筑期间,其切向变形的差别是很小的。
随着压力的增加,天然材料的剪切变形比沥青混凝土要大。
因此,高坝沥青混凝土心墙比天然料心墙对支撑体施加的侧压力小。
(13)沥青混凝土在很大的剪切变形情况下不会破坏,实验表明,在发生14%的压缩变形和6%的侧向变形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防水性。
这种性能对于V形谷大坝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陷是很有意义的。
2沥青混凝土心墙和沥青混凝土斜墙在比较的优点
(1)气候影响,可以使用性能较差的沥青或渣油,建成后也不易受冰冻、风浪、浮托力或机械的损伤。
(2) 常只有一层,比斜墙施工简单,施工设备也简单。
(3) 心墙与坝基齿墙或岸坡连接较移。
(4) 防爆性好,抗震性好。
(5) 坝体沉陷对心墙影响小,而对斜墙影响大,易使斜墙开裂。
(6) 心墙与坝体同时施工,可以早蓄水。
3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缺点和问题
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也有其缺点,主要如下:
(1)只有下游坝体承受水压力,如坝下游是堆室的话,坝坡比自然安息度大,工程量就比斜墙大。
(2)心墙与坝体同时施工,影响坝体填筑速度。
(3)青混凝土的高温流淌、低温冻裂以及坝体和各种连接部位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断裂、塌坑等问题。
前两者主要是沥青品质不好,含蜡量高,加以配合比不当所致。
施工中加热温度偏高,促使沥青加速老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已有品质较好的国产石油沥青,并用导热油加热,这种情况当可改善。
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断裂主要发生于定向爆破、抛填堆石等变形量偏大的情况,或地基软硬不均匀的变化界面等处,在碾压堆石的情况已可基本避免。
(4)沥青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方法缺乏标准。
由于沥青混凝土性能受配比、温度、加荷速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试验成果受试验方法影响较大,国内还没有一个试验规程,使成果难以比较。
对沥青混凝土防渗的土石坝,其应力应变分析方法及参数取值很难与实际工况相拟合,用非线性弹性或是黏弹性分析方法还不成熟,也是阻碍沥青混凝土防渗石坝发展的因素。
(5)施工机具和施工队伍。
沥青混凝土施工需要专用机械和专门队伍。
施工机具包括沥青混凝土制备、运输、摊铺及碾压等部分组成。
虽然,沥青施工设备国产化进程已经有了不小的进展,国内也建立了一批长期从事沥青混凝土研究的专业梯队。
但和国际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