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医教结合”——访哈尔滨市燎原学校校长张联弛
- 格式:pdf
- 大小:854.24 KB
- 文档页数:7
第七届(华师京城杯)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获奖名单团体总分第一名:河北省;第二名:上海市;第三名:北京市获一等奖(共79件)获二等奖(共167件)获三等奖(共255件)获提名奖(共183件),名单略第七届(华师京城杯)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获得自制教具能手称号名单单位姓名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中学汪维澄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中学张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石有龙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张国瑞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吴月江天津市蓟县城关第三小学聂志利天津市海河中学魏涛天津市实验小学王建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北焦学校梅明远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四中学张士峰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李雅君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曹治淮河北省任邱市华北油田第一中学徐福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王建国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电建中学杨德龙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保康一中邸长林辽宁省抚顺市特殊教育学校富庆昌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东明小学徐庆华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教育局栾传仁辽宁省盖州市徐屯学校王传洲辽宁省铁岭市第三中学郭亚利吉林省松原市教育技术装备处徐文涛吉林省长春市第一六二中学郭俊山吉林省镇赉县第三中学校李洪军吉林省通化市靖宇中学杨静秋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九年制学校梁祖军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中学李万庆上海市中小学数字化实验系统研发中心陈开云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蔡文学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巷中学何益民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高级中学黄卫良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程有淦浙江省平湖市乍浦小学王秀林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中心学校王国顺安徽省合肥市肥东第一中学汪玉强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孙礼平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临淮中学朱成标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黄树清江西省安远县第一中学李荣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二校梁雪英江西省乐平市第四中学朱良义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邵跃进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杨海文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二小学刘子瑜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第一中学李建武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石爱萍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外国语学校贺邦巷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赵东洋河南省郑州市七十九中黄礼安河南省周口市恒大中学周纯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水果湖高级中学陈应生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教育局电教仪器站杨魁湖北省仙桃市仙桃中学王伟湖北省翔宇教育集团监利总校谢作为广西玉林市第一中学牟崇甡海南省海口市国兴中学潘正康四川省仁寿县文林镇第三小学叶洪涛重庆市巴南区电教教仪站何发强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陈渝德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小学校吕敬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黄锡彬贵州省绥阳县旺草中学冉启国云南省蒙自县高级中学何崇林陕西省山阳县山阳中学雷建设青海油田教育管理中心实验中学曾新林青海省民和县实验小学李桂香宁夏银川第一中学王培琪宁夏银川长庆高级中学卓尉新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刘亚沙新疆兵团农十师190团中学王登大连市第三十八中学陈经建大连市普兰店市第十中学徐德阳厦门市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练仰贤深圳市深圳高级中学罗亚明深圳市罗湖区罗湖外语学校吴祥志深圳市南山区松坪学校朱立奇。
仁者大爱作者:黄耀强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1年第05期张联池,哈尔滨市燎原学校校长,被特殊教育界的同仁们称为“康复理念进校园的引领者、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倡导者、智障儿童潜能的挖掘者、智障学生未来生存状况的谋划者”。
先后获得黑龙江省特殊教育最佳教师(终身荣誉称号)、特殊教育先进个人、地方课程实验先进个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07年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中青年专家、百年风采女性、十佳校长等荣誉称号。
2009年6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哈尔滨市燎原学校视察。
离开前,总书记深情地对老师们说:“你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辛劳,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帮助孩子们成长进步,我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说完,走到全体老师面前,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一躬,让所有老师都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激动的泪水……跨越,一个崭新的开始作为内科医生的张联池,从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成为教师。
直到1998年,在南京举行的医疗康复工作会议上,她与当时燎原学校的老校长结识。
应对智障儿童进行医疗干预的共识使他们一拍即合,回到哈尔滨,张联池特意来到燎原学校。
学校的一切与医院截然不同,残障学生们灿烂的笑脸深深打动了张联池,她觉得如果对这些孩子尽早进行医疗干预,那势必是影响他们一生生活质量的关键。
在特教问题上,社会上是有争议的,一是认为特教不需要医生,如要治疗可以到医院进行专门医治;二是教医结合,以教育为主,辅以医疗;再就是张联池提出的“医教互补,不分主次”。
对智障孩子来说,生理能力是接受教育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孩子是无法接受教育的。
而生理能力的改善依靠教育又是难以解决的,只能依靠医疗康复训练。
所以在医疗与教育之间,是互为依托的。
用张联池的话说,只要对孩子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医与教的比例占多大,谁为主,谁为辅,并不重要。
崭新的理念势必引发争论、不解,甚至是反对,但张联池认准了这条路,她坚信自己的选择。
用爱照亮智障孩子的生命旅程尊敬的各位领导,姐妹们、同志们:大家好!盛开的花朵中承载着我们最初的梦想,粉红无暇的杜鹃,代表了纯洁;国色天香的玫瑰,代表了美丽;正活力四射的我们,拥有无限激情,但在坚强的内心深处,也有一个璀璨明亮的梦。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我们身边的优秀女性,她叫张联驰,是南岗区燎原学校的校长。
这是一所以招收智障孩子为主的特殊教育学校。
天下没有哪个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前程远大。
然而,上天无情,世上就有那样一些不幸的妈妈,她们的孩子非痴即残,生活无望。
曾经有位病孩的妈妈对张联弛校长说:“我是个死都死不起的人,如果我死了,孩子怎么活?家人怎么活?”这样的妈妈和孩子真的是太需要社会的帮助了。
张联弛,原是一家医院康复科的内科医生,是那些孩子的无助和母亲的绝望改变了她的人生,把她带上了特殊教育这一少为人知的领域。
十多年来,张校长和她的团队在这条布满荆棘道路上艰难跋涉,把青春和爱都献给了这些折翼的天使。
她们不是妈妈,却要用比妈妈更博爱的情怀去守望孩子的健康。
为了让搁浅的生命之舟扬帆起航,张联弛带领教师们采取了医教结合的方法对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站不住、走不稳的孩子进行康复训练。
张联弛接手的第一个学生是个重度脑瘫患儿,医生曾明确地告诉孩子妈妈:你的孩子要站起来--难!入学那天,孩子是被父母架着胳膊、抱着腿抬进来的,他的妈妈哭着说,我们没少治可都没结果,你就帮帮我们吧。
张联弛体会其中的辛酸,毫不犹豫收下了这个孩子。
从此,她走到哪把这个孩子带到哪,渴了喂水,饿了喂饭,训练时和孩子一起匍匐爬行,一起俯卧跪立,膝盖被咯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为了恢复孩子双手的小肌肉群的功能,学会握笔,她常常握着孩子的手在冰水和热水中交替浸泡进行冷热刺激治疗,自己的十指关节也被刺激得比常人粗了一圈。
为了帮助孩子把话说清楚,在构音功能训练时经常被吐得满身污物。
一年后,孩子终于可以站起来了,可以握笔写字了,那一刻,她和孩子的妈妈喜极而泣。
专题01 审题立意方法及训练一、审题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是构思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如何审题始终困扰着很多的同学,如今,笔者提炼出几种审题方式,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找对象看看材料社稷的对象有几个,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假如无明显的主次之分,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当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确定要辨析清晰这几个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含意有些材料运用比方或蕴涵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当细致分析,细致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意的依据。
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发觉,虽然很多同学理清了关系,还是提炼不出来重点,对于材料似乎是理解了,但是不知道写什么。
那么,你就用下面的方法进行确认吧。
二、用确定的思维方法解析材料下面我介绍的这种方法——“概括中心法”,是最保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1、概括中心:人物或者主体﹢事务﹢结果2、询问缘由、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也要学会问为什么)3、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说白了,就是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是怎样。
三、立意古人云:“文贵立意。
”“每个人各自的想法”即是指文章的立意。
只有先确立好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才知道要写什么,须要些什么来写,且它的好坏关系着整篇文章的成败。
1.抓关键句法关键句经常有示意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经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原委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确定不能卖。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 . 10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开始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和发展的历史,任何时期,为群众谋利益、为百姓谋福祉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宗旨。
其中,残疾人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一直备受党和政府的关注。
我国培智教育应该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直至1987年国家首次颁布《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起,在随后的50年里,国家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在30万人口以上城市(区),加快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工作,解决残疾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培养专业教师队伍,不断提高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解决残疾儿童少年“上得好”的问题。
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到十八大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再到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国家连续出台《残疾人教育条例》和《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等文件,发布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各级政府密集发布实施细则和相关落实文件,政策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特殊教育也如期实现了快速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显著提高,经费投入大幅增加,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得到扩充,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作为哈尔滨市特殊教育教师群体中的普通一员,近20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在我市特殊教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先(领先)的发展历程中,有上级行政部门的重视,有同行专家的指导,有特教教师的努力。
回顾20年的工作历程,感慨万千……20年前,我来到哈尔滨市燎原学校工作,这所学校是面向智力障碍群体的特殊教育学校。
就读的216名学生中包括:脑瘫、自闭症、21—3体综合症、苯丙酮尿症、多动症、学习困难及身体多重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