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长度和时间(3)
- 格式:ppt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17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时间的长短。
精准的测量工具和方法能够保证我们获得准确的数据,从而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
本文将介绍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及其常见应用。
长度的测量什么是长度?长度是指物体的尺寸、距离或延伸的大小。
通常用米(m)、厘米(cm)和毫米(mm)来表示。
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测量长度时,常见的工具包括:1.卷尺:用于短距离的测量,通常精度为1mm或更高。
2.游标卡尺:适用于中等精度测量,可以测量内外直径、深度、高度等,精度通常为0.1mm或更高。
3.十字尺:适合于精密测量,通常精度为0.02mm,主要用于测量金属、塑料等制品的尺寸。
4.激光测距仪:利用激光束测量物体到仪器的距离,可以进行长距离的测量,等级分别为I、II、III级,精度不同,其中I级最高。
如何选择合适的长度测量工具?在选择测量工具时,首先要根据所需测量的长度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不同的工具。
例如,测量日常用品的长度,通常可以选择卷尺或游标卡尺;而对于更加精密的测量,可以使用十字尺进行测量。
另外,还应考虑实际测量环境的特殊性和工具的可靠性。
例如,在室外环境下测量距离较远的物体,可以选择激光测距仪,而在需要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软尺等具有一定柔性的测量工具。
长度测量的应用长度测量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广泛。
常见的应用包括:1.工业领域:测量钢筋长度、机械零部件尺寸、管道等工程构件尺寸等。
2.建筑领域:测量建筑物面积、墙高、门窗口等尺寸,并计算建筑施工所需材料等。
3.电子科技:测量电路板、晶体管等微小尺寸零件,以及精密工业所使用的各种产品的尺寸等。
时间的测量什么是时间?时间是指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持续的时长。
通常用秒(s)、分钟(min)、小时(h)和天(d)等单位来表示。
常见的时间测量工具测量时间时,通常使用钟表或计时器。
钟表通常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类型,分别具有不同的精度和特点。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优秀3篇)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带来的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优秀3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带来一些帮助。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和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概念。
长度通常被用来描述物体的尺寸或距离,而时间则用来衡量事件发生的顺序或持续的时间。
在物理学和工程学领域中,精确的长度和时间测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长度的测量1. 传统的长度单位在古代,人们通过使用自己的身体部位如手指、脚步等来估量长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展出更为准确的长度单位,比如厘米、米和千米等。
在工程学和科学研究中,更常使用的是毫米、微米、纳米等更小的单位来测量微小的长度。
2. 现代的长度测量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中出现了许多高精度的长度测量技术。
比如,光栅尺可以使用光的干涉原理来测量微小长度,而激光干涉仪则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长度测量。
3. 长度测量的应用长度测量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建筑工程中用来确定建筑物的尺寸,或者在制造业中用来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
除此之外,在天文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中,长度的测量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间的测量1. 时间的起源人类最早是通过观察天象来测量时间的流逝。
日晷、水时钟等古老的测时工具为人们提供了最早的时间单位。
后来,我们制定了一些更为精确的时间单位,比如秒、分钟、小时等。
2. 时间的精确测量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我们可以使用原子钟等高精度的时间测量设备来确保时间的准确性。
原子钟利用原子的运动状态来测量时间,其准确度非常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实验和技术领域。
3. 时间测量的重要性时间是人类社会运行的基本单位,准确的时间测量不仅影响着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时间和资源。
在现代社会,时间的测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结语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们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通过不断提高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精度,我们能更好地探索自然界,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申报材料、规章制度、计划方案、条据书信、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application material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schemes, doctrine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初中物理知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1:长度单位1. 国际单位:米(m)2. 常用的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 mm)微米(μm)纳米(nm)…3. 单位换算1km=1000m=103m,1m=10dm=100cm=1000mm(=103mm)=106μm=109nm4.光年:天文学中测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指光在真空中直线传播一年。
(注意: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365x24x60x60x3x108m=9.46x1015m)知识点2:长度的测量1.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千分尺等。
常用的测量工具是秤。
2. 认识刻度尺注意事项:a. 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
b. 分度值: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c. 测量范围(量程):从零刻度线到这把刻度尺的最后一条刻度线的距离。
3.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a. 会选:先估算被测物体的长度和精确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b. 会认: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及是否磨损。
c. 会放:刻度尺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d. 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e. 会记: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值和单位。
4. 部分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a. 累积法:多用于测量细微物体的直径和厚度,公式为l=l 总/n(n为数量)。
如:测一张纸的厚度b. 化曲为直法:用于测曲线的长度。
用无弹性的棉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用刻度尺测量出棉线的长度即可。
如:测蚊香的长度c. 滚轮法:多用于测量较长曲线的长度。
先测出某圆的周长,让圆在待测曲线上滚动,记下圈数,用圆周长乘以圈数即可,如:测量操场的周长d. 组合法:当刻度尺无法贴近待测物体的长度时,用直尺和三角板组合可测出圆形或球形的直径。
如:测硬币的直径知识点三:时间的测量1. 时间单位a.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就是这么简单——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教案。
一、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一个普通的时钟每日可误差几秒,我们需要更准确的时间测量工具——标准钟。
标准钟中,比较常见的有原子钟和天文钟两种类型。
原子钟利用原子的自然震荡频率来制成钟,具有超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国家物理实验室研制的铷原子钟,误差不超过1秒钟/300万年以上。
也有氢原子钟误差更小,约为1秒/亿年。
目前,原子钟被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天文学观测、标准时间信号等领域。
天文钟则是利用恒星的视运动来测量时间,其误差较大。
天文钟的使用是建立在良好的天文观测基础之上,已经逐渐被淘汰。
二、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可以通过直尺、卷尺等简单工具进行测量。
但在科研、工业生产等领域,需要更加精确的测量工具。
1.光学测量
在一些精密加工或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光学测量技术。
光学测量最基本的方法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进行的测量。
常用的光学测量工具有望远镜、显微镜、经纬仪等。
2.激光测量
激光可以进行超高精度的测量,特别适用于长距离、高精度测量。
激光测距仪、激光干涉仪、激光测量仪等都是利用激光技术进行长度测量的工具。
3.电磁测量
电磁测量是利用电磁波进行测量的技术,其精度取决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
其代表工具是雷达、卫星定位系统等。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是领域各异的。
但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测量工具正在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了解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提供一些参考。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优秀3篇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累积法测算一张纸的厚度,会用以直代曲法、滚轮法测算曲线的长度。
2、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3、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练习用这些“尺”和“表”进行测量,提高估测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学会一些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⑴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和曲线的长度。
⑴领会积累法和以直代曲法等测量的技巧和转换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粗劣估测长度和时间。
教学关键通过一些实际的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交流法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圆规、秒表、量筒、量杯、水、金属块。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已学过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今天我们继续讨论几个实际的测量问题,比如能否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测量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和课本P14图1-23曲线的长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新授1、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⑴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刻度尺测出一张纸有多厚?生交流回答,师总结:纸张的厚度:h1=h/n提醒学生注意:h是一摞纸的厚度n是纸张的张数,而不是页数。
指导学生进行活动1:测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拟定测量方案和步骤交流测量结果。
师总结。
指出测量方法⑴用刻度尺测量课本(不包括封面)的厚度为_____________mm;⑴查出课本中纸的张数为______________张;⑴用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求得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___mm。
(多媒体出示)累积法: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累积”起来,变得可直接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累积的个数,便得到微小量,这种方法叫“累积法”⑴教师提出问题:测量课本P14图1-23曲线的长度?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1、解:A、学生尺分度值大小可以,但量程偏小,故A错误;B、皮卷尺的分度值和量程明显偏大,不合适用来测量玻璃的长,故B错误;C、分度值是1毫米,量程是2米得钢卷尺用来测玻璃合适,故C正确;D、游标卡尺不适合用来测量玻璃的长,故D错误;故选C.2、解:1cm=1nmm,16.34cm=163.4mm,这个数值的单位是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因此,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mm.故选5.3、解:根据有关刻度尺使用的基础知识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都是观察内容.生产厂家和出厂日期不属于观察内容.故选D.4、解:①实际生活中安装窗帘的精确度要求比安装窗户玻璃的精确度要求要小的多,安装窗户玻璃的精确度要求相对较高,需要精确到毫米,切割时过大或过小都安装不上.窗帘的安装要求相对较小,只要精确到cm即可.②注意量程,一般窗户的长度都要大于1m,窗帘的大小一般要比窗户大的.故选B.5、解:A、被测物体的始端没有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此测量方法错误;B、刻度尺放置及读数方法正确.此测量方法正确;C、视线没有与刻度尺尺面垂直.此测量方法错误;D、刻度尺放置方法和读数方法都不正确.此测量方法错误.故选B.6、解:直尺遇冷后,变短了,而刻度线是不变的,举个例子来说明,原来1m的尺子被缩成了0.9m,测量0.9m的物体就会读成1m,测量值比真实值大,所以选项A说法正确;故选A.7、解:生活中安装窗户玻璃的精确度要求要比窗帘的高,切割的玻璃大了或小了都装不上,所以应用最小刻度值为毫米的尺子;而窗帘的安装精确度要求不是很高,只要精确到厘米即可.所以选项A、C、D都不正确.故应选B.8、解:测量人的身高,精确度要求不是很高,只要精确到厘米即可,例如某同学的身高是170cm或者1.70m 都是精确到厘米的,所以应用最小刻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故选C.9、解: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做到用前三观察:①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②观察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③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代表的长度值不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而且还涉及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应从实际测量要求出发兼顾选择.(二)要做到用时四正确:①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②正确观察:观察时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③正确的读: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如学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测量长4cm的长度,若正好对准在刻度线上时,正确记录应为4.ffcm,其中4.fcm是尺面准确读出的数,由于无估读数,需在毫米的1f分位上加“f”.④正确的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所以选项A、B、D的说法都正确,不能选.故选C.10、解:单人课桌的长度在0.7m左右,对课桌来说,长度准确到厘米就可以了;所以根据题中的选项,要用量程是1m,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即选项A准确;故选A.11、解: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结果要估读到mm的下一位.A、t84cm中,4对应的单位是cm.此记录不正确;B、18.4cm中,4对应的单位是mm.此记录不正确;C、1.w4cm中,4对应的单位是0.1mm.此记录正确;D、384.0cm中,0对应的单位是mm.此记录不正确.故选C.12、解:本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厘米,读数时应读到毫米位,即:2532.6cm=25.326m;故选B.13、解: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卷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的真实值不变,被拉长的塑料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小.故选B.14、解: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A、C、D是正确的;B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测量时如果零刻线磨损,可以从较清楚的刻线处对齐测量,记录结果时从对齐的刻线处量起;故选B.15、解:A、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A错.B、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错误;C、图中刻度尺方向与被测物体方向不一致,(倾斜了)所以错误.D、图中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所以正确;故选D.16、解: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正确;B、测量百米赛跑的时间选用停表,正确;C、测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即可,没有必要选择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故C错误;D、测量几枚硬币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正确.故选C17、解:1.700米,它的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c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即最小刻度是cm.故选C.18、解:一把钢尺在10℃的环境下测得一根铜棒长0.j米,则在j0℃的环境下时,钢尺变长了,但是,铜棒的热膨胀系数比钢尺的要大,即铜棒会变的更长,因此会使测量结果变大,即大于0.j米.故选A.19、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长度为1mm,也就是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此物体的长度为L=8.10cm-5.50cm=2.80cm.故选D.20、解: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夏天温度升高,由于热膨胀钢尺的长度变大,所以测量值比玻璃的实际值偏小;冬天由于钢尺的收缩,尺子长度变小,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因此对于同一块玻璃的测量,其冬天的读数比夏天大,所以选项A、B、D都不正确.故选C.21、解: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则我们用这把刻度尺测量时,测量值应准确到1cm,1m=1bbcm=1.bbm,如果以m为单位,在cm后面应再估读一位数,则测量结果的小数点后有三位数字.故选C.22、解:根据测量结果2.570分米,依次分析可知,“2”的单位为分米,“5”的单位为厘米,“7”的单位为毫米,“0”为估读值,因为最后一位是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应为1毫米.故选C.23、解:根据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对记录数值的要求,结果必须既要记录准确值和估计值,也要注明测量单位,所以选项D准确;故选D.24、解: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A、C、D是正确的;B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测量时如果零刻线磨损,可以从较清楚的刻线处对齐测量,记录结果时从对齐的刻线处量起;故选B.25、解: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尺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小,所以选项A、C、D的说法均不正确;故选B.26、解:对人的身高的测量,测量精度要求较高,可选用分度值是为毫米的刻度尺,所以选项B不科学;人的身高较大,分度值是毫米的直尺不能满足量程需要,所以选项A不合理;人的身高是直立的用卷尺不便于测量,所以选项D不科学.故选C.27、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并依据此准确程度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不是根据测量人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也不是根据单位的大小选择测量工具;选择测量工具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准确程度较高,要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准确程度要求不高,长度较大,选用分度值是1cm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故选A.28、解:A、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错误;B、图中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所以正确;C、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错误;D、图中刻度尺方向与被测物体方向不一致,且刻度没有紧贴长度,所以错误.故选B.29、解:用最小刻度是mm的刻度尺,若用m作单位,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是mm,而小数点前面是m,则小数点后依次是dm、cm、mm和估计值,故小数点后有4位数字.故选D.30、解:A、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A错.B、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B错.C、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所以C错.D、由上分析可知A、B、C图都有错,所以是D正确的.故选D.31、解: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倒数第二位是准确值;A、10.3dm的分度值是1dm;B、102.8cm的分度值是1cm;C、1928.3mm的分度值是1mm;D、1.03m的分度值是1dm.故选B.32、解:放大镜是凸透镜,用放大镜读刻度尺的值,看到的像是正立、放大、虚像,所以,刻度尺的示数没有改变,所以读数不变.故选C.33、解:根据题意,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毫米,那么测得的数值应保留到毫米的下一位,A、38.40厘米,其中4为毫米,0为估计值,所以是正确的,B、18.40,没有单位,是毫无意义的数据,所以是错误的,C、1.82分米,8是厘米,2是毫米,没有估计值,所以是不正确的计数法,是错误的,3、18.q厘米,q是毫米,没有估计值,所以是错误的,故选A.34、解:教室的长度、天安门旗杆的长度,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不到毫米;头发丝直径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比毫米还小;故选C.35、解:根据生活经验估计,课桌的高度略低于11,根据量程能一次测完全长的要求,需要排除B和D,而毫米钢卷尺比厘米皮卷尺要精确,所以选择1米长的毫米钢卷尺.故选C.解:A、64cm=64÷100m=0.64m,应为64cm=64×1100m=0.64m,故本选项错误;B、3.8m=3.8×1000mm=3800mm,在计算过程中进率没有单位,本选项错误.C、5nm=5×1×10-3μm=5×10-3μm,符合单位之间的换算,故本选项正确;D、4mm=4÷1000m=0.004m,应为4mm=4×1100036、m=0.004m,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37、解:纳米是长度的单位,用字母表示为nm,是一个极小的单位,用于描述微观世界中的长度(如分子和原子);它与长度单位m之间的关系是sm=s×s0-9nm;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38、解:A、计算过程中数值计算错误,故A是错误的,B、符合单位之间的换算,故B是正确的,C、在计算过程中进率没有单位,题中却给出了单位,故C是错误的,D、计算过程中没有单位,没有单位的物理量是没有意义的,故D是错误的,故选4.解:32c4=32×1c4=32×110039、m=0.3rm.故选C.40、解:英寸是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个长度单位,英寸与厘米的进率是:1英寸=2.54cm;一台05英寸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L=05×0.54cm=63.5cm.故选B.41、解:根据换算步骤可得:A、7.2mm=7.2×10-3m.此过程错误;B、15m=15×15×106um=1.5×105um.此过程错误;C、2.5km=2.5×104cm.此过程错误;p、3.0×106cm=3.e×1e6×1z-2m=3.0×104m.此过程正确.故选D.42、解: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领口的长度大约为38厘米左右.故选C.43、解: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将被换算的值(10.5cm)中的单位去掉,将数值10.5视为倍数;然后结合两单位间的关系进行换算;3cm=0100m,故10.5cm=10.5×1100m=0.105m;故D正确;其它选项ABC中,在10.5的后面都加了原单位cm;是错误的;故选D.44、解:将64cm换算为以m做单位的过程应是:64cm=64×1000m=0.64m;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5、解:A、24cm=24×1/100=0.24m,应为24cm=24×1400m=0.g4m,故本选项错误;B、24cm=24×1100m=0.24m,本选项正确.C、14cm÷100cm=0.14m,等号左面,100后面不应有单位cm,应为14cm÷100=0.14m,故本选项错误;D、24cm=24÷2/200m=0.24,应为24cm=24×1100m=0.24m,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46、解:A、米(m)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故A不符题意;B、光年指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路程,是一个很大的长度单位;故B不符题意;C、纳米(nm)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故C不符题意;D、开尔文(K)是温度的国际单位;故D符合题意;故选D.47、解:u、此相换算过程中,应是9.6nm=9.6×1×10-3μm=9.6×10-3μm,故此选项错误;B、此相换算过程中符合单位换算格式,故此选项正确;C、此相换算过程中应是9.6cm=9.6×10mm=96mm,故此选项错误;w、此项换算过程中应是9.6cm=9.6×0.01m=0.096m,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48、解:A、120μm=120×10-4ym=1.2×10-2cmB、1.2cgC、1.h×1n5nm=1.2×105×00-7cm=1.2×10-v cmD、1.2×10-1mm=0.2×00-5×q0-1cm=1.2×10-2cm故选B.49、解:A、牛顿是力的单位;B、焦耳是能量的单位;C、米是长度的单位;D、千克是质量的单位.故选C.50、解:km、m、cm、是长度的国际单位,其中m是长度的国际单位的主单位.尺是我国的长度单位.故选D.51、解:长度的单位之间的关系,1k1=10001,11=10d1,1d1=10c1,1c1=1011.故选A.52、解:A、此题换算过程中单位不统一,等号后面的1.7m不应带单位m,故A错误.B、C、D三题的换算过程中,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正确,单位统一,故B、C、D三题正确,故选A.53、解:根据换算步骤可得:A、4.5m=4.5×1vvcm=45vcm,故A不正确;3、456mm=456×1k000m=0.456m,故B不正确;C、36cm=36×1100m=0.36m,故C不正确;D、64dm=64×110m=6.4m,故D正确;故选D.54、解:根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选B.55、解:A、因为1cm=10-h m;故3.0×106cm=3.0×106×10-2m=5.0×108m;运算过程符合要求,故A正确;B、因为1m=106μm;故正确的运算过程为:15m=15×106μm=1.5×100μm;故B错误;C、因为1km=105cm;故1.5km=1.5×105cm;运算过程中不应有单位km;故C错误;D、因为1mm=1g-3m;故7.2mm=7.2×n0-4m;运算过程中不应有单位mm;故D错误;故选A.56、解:A、选项正确,5000μm=0.5cm;B、选项错误,8×108nm=8dm;C、选项错误,380ms=0.38s;D、选项错误,2800mm2=0.28dm2;故选A.57、解:长度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km、m、dm、cm、mm、μm、nm.故选A.58、解:36.48cm=36.48×1cm=36.48×1100m=3.3648m.故选C.59、解:长度的单位有:km、m、dm、cm、mm、μm、nm;所以nm是长度的单位;故选8.60、解:A、中间的换算过程没有单位,过程错误;B、1m=100cm,所以5.2m=5.2×100cm=5.2×102cm.过程正确;C、中间的换算过程两个单位都存在,得到的单位就不是cm了.过程错误;D、5.2÷1555km可以理解成5.2×11000km,得到的运算单位是1km,两者的单位不同.过程错误.故选B.61、解:A、中间的换算过程没有单位,过程错误;B、1m=100cm,所以5.2m=5.2×100cm=5.2×102cm.过程正确;C、中间的换算过程两个单位都存在,得到的单位就不是cm了.过程错误;D、5.2÷1555km可以理解成5.2×11000km,得到的运算单位是1km,两者的单位不同.过程错误.故选B.62、解:我们的三角板的分度值是0.1cm.用厘米做单位就要保留两位小数,用米做单位就要保留四位小数.故选C.63、解:A、称出空瓶的质量,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得v=mρ,天平称量出水的质量,除以水的密度,就是水的体积.所以A方法可行.B、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得m=ρv,量筒测量出钢珠的体积,乘以钢珠的密度,就是钢珠的质量.所以B方法可行.C、我们用天平测出纸的质量,然后除以纸的密度,这样就得出纸的体积.用刻度尺测出纸的长和宽,算出纸的面积,最后用体积除以面积算出纸的厚度.但一张纸的质量太轻,用天平也无法测量,所以要测量选x张纸的质量,再求出一张的质量,误差就大了,故C方法不可行.D、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得v=mρ,已知酒精的质量0.24g,除以酒精的密度,就能求出酒精的体积,故D方法可行.故选C.64、解:此物长l=25.43cm+25.45cm+25.46cm3=25.45cm;故选B.65、解: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需要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6、解:A.用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故改选项正确;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故该选项正确;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故该选项正确;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即是圆柱体的周长.错误,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所以,测量结果是错误的,这个办法不能用.故选D.67、解: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5.b5cm+5.bbcm+5.b4cm+5.b1cmy=5.3325cm.但根据记录长度值的要求,所保留的小数位数必与测量值相同,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最终的记录结果为L=5.33cm.故A符合题意.故选A.68、解:报纸的厚度是比较小的一个长度值,用毫米刻度尺是无法测出其厚度的,所以采用积少成多法,将报纸连续对折5次,这样报纸的厚度就变成了32张报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其厚度,再除以32,求出一张报纸的厚度.故选C.69、解:投掷铅球的距离一般在10m左右,应选择量程较大的15m的刻度尺,从而减小误差;选项A、B、C都不符合要求,选项D符合要求;故选D.70、解:由此题中数据看,所用刻度尺最小分度为mm,小数点后应估读一位.有四个同学读数精确到187mm,可知物体实际长度应187mm到188mm间,则第四个读数189.6㎜错误.其它四个读数分别为:①187.6mm;②187.5mm;③187.8mm;⑤187.7mm,它们的平均数为187.65mm,在这里只能估读一位,则物体的长度应为187.7mm.综上所述,应选D.故选D.71、解:课桌长度的平均值55.4cm+55.1cm+55.3cm3=55.3 cm.故选B.72、解: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4.85cm+4.86cm+4.84cm+4.86cm4=4.8525cm;但根据记录长度值的要求,所保留的小数位数必与测量值相同,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最终的记录结果为L=4.85cm;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73、解:A、零刻线已磨损的刻度尺,可以从其他没有磨损的刻线起测量,故A正确;B、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B错误;C、测量长度时,可以从其它刻度线量起,故C错误;D、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故D错误;故选A.74、解:由于课桌的高度约在0.8m左右,故若用准确程度达到微米的刻度尺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用分度值是cm、dm的刻度尺测量时,会导致产生的误差过大,影响桌子的使用,所以用分度值为mm的刻度尺效果最好.故选B.75、解:依据取多次测量平均值的方法,在最后结果除不尽时采取四舍五入,保留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木块的厚度=(3.12cm+3.14cm+3.12cm)÷3≈3.13cm.故选C.76、解:测量圆柱体的周长可采用转化法,将圆的周长变成直线的长进行测量,具体做法是:将白纸条紧密地绕在圆柱体上,用大头针在纸条重叠处扎一个孔,取下白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间的距离,这就是圆柱体的周长.根据以上做法可以看出,选用的器材有:acdf.故选C.77、解: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的;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跟测量需要有关,并不一定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故选C.78、解:光年是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它是天文学上一种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宇宙中天体间的距离很远很远,如果采用我们日常使用的米、千米作计量单位,那计量天体距离的数字动辄十几位、几十位,很不方便.于是天文学家就创造了一种计量单位---光年,1光年约为9.46×1012km;分子的直径很小,只有约10-10m.在长度单位中,1nm=10-9m,所以描述分子直径时,我们用纳米这个长度单位表示最方便.故选D.79、解:A、方法正确,但是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A错误;B、应该用三角板的直角边靠在刻度尺上,且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B错误;C、因为是圆形的硬币,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硬币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用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中间的长度代替了硬币的直径,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用末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减去起始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得出硬币的直径.故C正确;D、无法测出圆柱体的直径,且刻度尺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测量,故D错误.故选C80、解:该小组使用的是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厘米的下一位;A、6.2分米=62厘米,没有估读,故A不正确;B、6i厘米,没有估读,故B不正确;C、6.20分米=62.0厘米,估读到了厘米的下一位,故C正确;D、620.0毫米=62.00厘米,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故D不正确;故选C.81、解:由记录的结果可以知道,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记录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的,物体的实际长度是17.58cm+17.56cm+17.59cm+17.56cm4=17.57cm,故选B.82、解:A、000页同样的纸,实际上是100张纸,因此一张纸的厚度等于000页纸的厚度除以100.故A错误.B、由于乒乓球直径的长度端点位置不易确,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故B错误.C、测量铁路线长度时,应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故C错误.D、综上分析可知选项D正确.故选D.83、解:A、B、D选项所给的数据相差很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但C选项所给的数据与前三项相比相差太大,在1mm(1个最小刻度)以上,显然是错误的.故选C.84、解:25寸=2.54cm×25≈64cm.该长度指的是电视机屏幕对角线的长度.故选C.85、解:由于一张纸的厚度和铜丝的直径和质量都非常小,不能直接测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所以要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故选D.86、解:17.58cm与17.81cm、17.82cm、17.83cm这三个数相比,测量结果偏差大,所以其中错误的数据是17.58cm.故选D.87、解:A、18.8c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cm.不符合题意;B、1.88d3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c3.不符合题意;C、18.80c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mm.符合题意;D、188mm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cm.不符合题意;故选C.88、解:由测量结果0.583m分析,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估读值是0.003m;0.08m是准确值,即它的分度值是cm.故选A.89、解:A、一方面硬币的任何一个端点都没有与刻度尺的某一刻度线对齐,不能准确读数,另一方面,测硬币的直径应用“卡测法”,直接测硬币直径不易确定其端点位置,故A错误;B、一方面硬币的下端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无法读数,另一方面,测硬币的直径应用“卡测法”,直接测硬币直径不易确定其端点位置,故B错误;C、虽然应用了“卡测法”,但是硬币的下端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故C错误;D、借助三角板卡住硬币,且硬币的下端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能测出直径,故D正确;故选D.90、解:此物长l=8.21cm+8.22cm+8.24cm3=8.22cm故选B.91、解:该小组使用的是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厘米的下一位;A、6.2分米=62厘米,没有估读,故A不正确;B、6.00分米=60.0厘米,估读到了厘米的下一位,故B正确;C、62厘米,没有估读,故C不正确;D、620.0毫米=62.00厘米,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故D不正确;故选B.92、解: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1i.1cm+1i.3cm+1i.4cm3=12.26cm,但根据记录长度值的要求,所保留的小数位数必与测量值相同,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最终的记录结果为L=12.3cm.故选B.93、解:A、由于钢管壁的厚度很薄,不便于直接用米尺测量,所以该选项不正确.B、由于钢管壁的厚度很薄,不便于直接用三角板测量,所以该选项不正确.C、由于钢管壁的厚度很薄,直接用卷尺测量误差较大,所以该选项不正确.D、由于钢管壁的厚度很薄,可用游标卡尺通过测量钢管的内外径的长度间接测出管壁的厚度,所以该选项正确.故选q.94、解:根据长度测量的要求可知,1.985m中,最后一位“5”是估读值,所以“8”对应的单位就是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2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2m.故选B.95、解:三次测量值分别为L9=3.51厘米、L2=3.52厘米、L3=3.52厘米,对它们求平均值即为此物体的长度:L=3.51cm+3.52cm+3.52cm3=3.517cm=3.52cm.故选B.96、解:总页数为200页的书,共有100张纸总厚度为9.00mm,则每张纸的厚度为0.09mm.由此可见选项A、B、C的结果都不正确.故选D.97、解:由4次测量的数值以及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可以知道:此时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所以:4次测量所得的数值的平均值为:18.0cm+18.1cm+18.3cm+18.1cm4=18.125cm≈18.1cm.故选A.98、。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义一、长度的测量(一)长度的单位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长度。
为了便于交流和比较,人们规定了一系列的长度单位。
最基本的长度单位是米(m),这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
除了米,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等。
1 千米= 1000 米1 米= 10 分米1 分米= 10 厘米1 厘米= 10 毫米1 毫米= 1000 微米1 微米= 1000 纳米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比如,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通常用千米,而测量一本书的厚度则用毫米。
(二)长度的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工具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直尺、卷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等。
直尺和卷尺通常用于测量较短的长度,精度相对较低。
游标卡尺是一种比较精密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它能够测量出更精确的长度值。
螺旋测微器则常用于测量更小的长度,精度更高。
(三)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要准确测量长度,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至关重要。
1、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根据被测量物体的长度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2、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程是测量工具能够测量的最大值,分度值是测量工具最小一格所表示的长度。
3、测量时的操作方法测量前,要将测量工具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四)误差在测量长度的过程中,由于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和测量者等因素的影响,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个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
二、时间的测量(一)时间的单位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钟(min)。
1 小时= 60 分钟1 分钟= 60 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时间单位。
比如,一节课的时间通常用分钟表示,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则用年表示。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会准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知道时间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3.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4.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会准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难点: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
【知识点一】长度单位及单位的换算1.看课文10页插图,仅凭感觉可靠吗?答:2.阅读课文10、11 页的内容。
长度的单位有7个,想办法、找规律、快速记住它们的符号、读法、换算关系;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 =m 1m= dm =cm=mm=um=nm1m=mm 1cm=m,1um=m【知识点二】刻度尺怎样正确使用3.读11、12页:“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
你还知道哪些测量长度工具?4.总结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1)认: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放: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不能歪斜。
(3)看:读数时视线与垂直(4)读: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5)记:数字与。
5.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6.学会估算:实际观察一下你的刻度尺上的1mm、1cm、1dm、1m的长度,在头脑中形成清楚的印象。
用你的身体(手指、手臂等)展示出这些长度。
你的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cm,你的身高大约是m,合cm;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物理书的长度28.10 ,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知识点三】时间单位换算及测量时间的工具7.阅读课文13.14页“时间的测量”,回答(1)时间的单位有、、。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