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意志章节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15.62 KB
- 文档页数:3
普通心理学复习内容第一章: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情绪过程、意志过程1心理现象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人格)团体心理: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类型:相关研究、因果研究、个案研究(含义)研究方法: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含义、优点、缺点)3、心理学的历史科学心理学的诞生:20世纪主要的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基本观点)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1、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进化的特点:(3点)2、神经元:含义、结构、分类胶质细胞:功能3、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冲动(含义)电传导: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使用条件(单个神经元内传导)法则化学传导:过程、适用用条件4、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脊髓:构造、功能脑干:延脑、桥脑、中脑、网状结构(功能)小脑:功能间脑:构造、功能边缘系统:构造、功能5、大脑的结构与机能大脑:大脑半球是由表面的灰质和深部的白质组成。
皮层四个分区:额叶、颞叶、顶叶和枕叶皮层的沟、回:中央沟、大脑外侧裂、顶枕裂;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各种心理活动的中枢。
大脑皮层的分区与机能:初级感觉区(肌体感觉区位置、投射特点)初级运动区(位置、投射特点)语言区:三种失语症表现,可能的受伤区域联合区:构造、功能大脑两半球的一侧化优势:大脑左半球、右半球的功能、左右半球通过什么协调、了解割裂脑实验6、脑功能学说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学说(代表人物、基本观点)第三章:感觉1、感觉、感觉的意义2、感受性、感受阈限;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了解含义,之间的关系)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公式、含义、适用条件)3、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视觉的生理机制:椎体细胞棒体细胞的区别视觉的基本现象:明度(含义、明度由什么决定)普肯也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自学考试“普通心理学”各章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心理学的由来及发展,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历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和方法。
本章重点如下:(一)基本概念:感应性、心理、心理状态、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
(二)思考题:1、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怎样证明?答:动物对生物学刺激做出反应,说明心理现象产生。
蚯蚓试验证明。
2、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有何本质区别?答:语言的出现,产生了思维,对事物本质做出反应。
3、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如何证明?答: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脑的发展导致心理的发展。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如狼孩等);(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能动的反应。
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有何根据?5、简述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意义?(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基本概念:神经元、突触、本能、反射、反射弧、反馈、兴奋过程、抑制过程、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二)思考题:1、简述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答:突触的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突触的机能主要是使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进行通讯联络,使神经冲动有效地在神经系统内传导。
2、为什么说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有何根据?3、简述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的功能。
4、简述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
(考过)5、哪些事实证明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非对称的?6、R.W.斯佩里对裂脑人的实验研究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7、第二信号系统对人的心理活动有何重要作用?答:第二信号系统是人们获得间接知识和经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
8、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有何区别?9、简述言语机能联合区的功能。
第三章需要与动机(一)基本概念:需要、动机、内驱力、成就动机、好奇心、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二)思考题: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试对这一理论进行客观的评价。
普通心理学题库-第十四章意志第十四章意志一、选择题1、一个参加唱歌比赛的学生,既想抓住锻炼自己的机会,又怕唱不好遭到嘲笑,这体现出的冲突是(C)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2、心理学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属于失控表现中的(B)A寻求信息 B抗争 C对困境反应加强 D消沉3、下面那些情况不属于失控时抗争的情绪或反应(D)A愤怒、敌意,攻击行为 B竭力挽回失去的控制能力C对结果的认识发生改变 D寻求信息4、在我过古典名著《西游记》中讲述了唐僧师徒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千辛万苦终于求得真经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最能体现意志品质的哪个方面(C)A目的性 B独立性 C坚定性 D果断性5、“与,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是一种怎样的冲突或矛盾的表现(B)A双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趋避矛盾 D多重趋避矛盾6、提出控制点理论的是(A)A罗特 B罗伯特 C华生 D班杜拉7、明日歌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这说的是哪一种时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C)A缺乏目标 B犹豫不决 C拖延 D精力分散8、与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A)A受暗示性 B刚愎执拗 C动摇性 D优柔寡断二、名词解释1.意志:是认为了一定的目标,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2.自由意志:指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
3.意志过程:指意志行动的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
4.目标:个人确立并指导其行为的内部心理表征。
5.冲突:是指两个或多个追求目标之间的斗争。
6.矛盾心理:是指对一个目标追求过程中所产生的混杂感情。
7.意志控制:是个人操纵时间的进程和结果,使之与预期目标相一致的过程。
8.失控:指个体遇到有威胁性的情况而自己又无力应付的状态。
9.抱负水平:是指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水平,它与一个人的目标的确定和选择密切相关。
10.自信心:是个人信任自己,对自己所知的和所能的有信心,对自己所下的判断和所做的事情不怀疑。
普通心理学意志试题及答案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现象的科学。
意志作为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个体在面对选择和决策时所表现出的坚持和决心。
以下是一套关于意志的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意志的定义是什么?A. 个体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B. 个体在面对选择时的坚持和决心C. 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D. 个体对情绪的调节能力答案:B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意志强度的因素?A. 动机B. 情绪C. 环境D. 遗传答案:D3. 意志的哪个方面与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密切相关?A. 决策力B. 持久性C. 自我效能感D. 灵活性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意志在个体行为决策中的作用。
答案:意志在个体行为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帮助个体在面对选择时,能够坚持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抵抗外界诱惑和干扰,从而实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意志的强度和持久性直接影响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应对策略和行为表现。
2. 描述意志与动机之间的关系。
答案:意志与动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动机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力量,而意志则是个体在实现动机目标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决心和坚持。
强烈的动机可以激发个体的意志,使其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坚定和持久。
三、论述题1. 论述如何通过训练提高个体的意志力。
答案:提高个体的意志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增强目标导向性。
- 通过自我激励和自我奖励,增强自我效能感。
- 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以应对压力和挫折。
- 通过持续的挑战和实践,锻炼自我控制能力。
- 学习并应用有效的决策和问题解决策略。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及答案,我们对意志的概念、作用以及如何提高意志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意志是个体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希望本试题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普通心理学中关于意志的相关知识。
普通心理学意志章节复习资料意志一、名词解释1、自由意志指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2、抱负水平指个人在做某项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水平3、趋避矛盾个人在追求一个目标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情感: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4、失控当人遇到有威胁性的情况而自己又无力应付时,就会觉得自己对事件失去了控制能力,这就叫失控5、意志的坚定性表现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的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二、简答题1.简述意志品质的几个特性并举例说明。
2.人处于失控状态时一般会有哪些反应?此时若是想要发挥意志的控制作用,需要如何实现?3.简述意志行动中,冲突与矛盾心理的几种表现形式。
并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举例说明。
答案1.四个点共4分,每个例子合理则0.5分,共6分。
①独立性,表现为一个人自己有能力做出重要的决定并执行,有责任并愿意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责,深信这样的行为是切实可行的(意对即可)。
比如面对困难问题独立思考,或面对追责愿意承担责任。
②坚定性,表现为长时间的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意对即可)。
比如一直坚持某个目标。
③果断性,表现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能及时的,坚决的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意对即可)。
比如面对危机当机立断之类的。
④自制力,善于控制自我的能力。
比如面对诱惑不越界。
2.①寻求信息, (1)②对困境反应加剧, (1)③抗争(1)或消沉(1),…通过对行为的激励(1)和控制(1)没有答出省略号内容(写的太少)酌情扣分3.①双趋冲突, (1)②双避冲突, (1)③趋避矛盾, (1)④决策, (1)举例(2)三、综述题(一)材料:“糖果实验”。
心理学家把一些四岁左右的孩子带到- -间房子里,然后给每个孩子一颗糖果,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不过,如果马上吃,只能吃- -颗,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可以吃到五颗糖果。
结果是有的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有的孩子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或闭上眼睛,或自言自.语.... 最终得到五块糖果。
自考普通心理学串讲资料:第十一章第11章意志第一节:意志的一般概述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第三节:意志品质意志品质包罗:1 - 意志的自觉性2 - 意志的果断性 3 - 意志的坚韧性4 - 意志的便宜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其行为的目的及社会意义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并能自觉地支配本身的行动,使之服从活动目的的品质。
果断性:指一个人能迅速有效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断的品质。
坚韧性:又叫顽强性或毅力,是指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便宜性:即便宜力,是指一个人善于办理本身的能力。
表示为自觉地控制本身的情绪,约束本身与目标相违背的言行。
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盲目性(或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与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心猿意马和鲁莽草率。
与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顽固、执拗、摆荡。
与便宜性相反的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第12章能力能力:指顺利而有效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知识能力智力:通常叫智慧,指人认识客不雅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力包罗不雅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代表智力的水平。
智力测验:1. 比奈- 西蒙量表(比- 西量表)2. 斯坦福- 比奈量表引入了“智商”这一概念,3. 智商(IQ)= 智力年龄(MA)/ 实际年龄(CA)x 100从公式上看,IQ 是个相对值,它是智龄和实际年龄之比。
IQ 为100,表示儿童的智龄与其实际年龄一致,大于100表白其智力高于正常发展水平。
低于100则表白其智力低于正常发展水平。
本质:又称天赋,是个体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罗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及脑神经系统。
本质主要是遗传的来的,但本质并不完全是遗传的结果。
能力的个别差异包罗:1、能力的类型差异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能力表示早晚的差异。
意志
一、名词解释
1、自由意志
指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
2、抱负水平
指个人在做某项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水平
3、趋避矛盾
个人在追求一个目标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情感: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
4、失控
当人遇到有威胁性的情况而自己又无力应付时,就会觉得自己对事件失去了控制能力,这就叫失控
5、意志的坚定性
表现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的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
二、简答题
1.简述意志品质的几个特性并举例说明。
2.人处于失控状态时一般会有哪些反应?此时若是想要发挥意志的控制作用,需要如何实现?
3.简述意志行动中,冲突与矛盾心理的几种表现形式。
并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举例说明。
答案
1.四个点共4分,每个例子合理则0.5分,共6分。
①独立性,表现为一个人自己有能力做出重要的决定并执行,有责任并愿意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负责,深信这样的行为是切实可行的(意对即可)。
比如面对困难问题独立思考,或面对追责愿意承担责任。
②坚定性,表现为长时间的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意对即可)。
比如一直坚持某个目标。
③果断性,表现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能及时的,坚决的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意对即可)。
比如面对危机当机立断之类的。
④自制力,善于控制自我的能力。
比如面对诱惑不越界。
2.①寻求信息, (1)
②对困境反应加剧, (1)
③抗争(1)或消沉(1),…
通过对行为的激励(1)和控制(1)
没有答出省略号内容(写的太少)酌情扣分
3.①双趋冲突, (1)
②双避冲突, (1)
③趋避矛盾, (1)
④决策, (1)
举例(2)
三、综述题
(一)
材料:“糖果实验”。
心理学家把一些四岁左右的孩子带到- -间房子里,然后给每个孩子一颗糖果,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不过,如果马上吃,只能吃- -颗,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可以吃到五颗糖果。
结果是有的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有的孩子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或闭上眼睛,或自言自.语.... 最终得到五块糖果。
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 直到他们成年,发现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不能等待的孩子。
1.意志的心理结构包括什么
(答:目标,抱负水平,冲突与矛盾心里,自信心,决策)
2.联系材料说明文中孩子产生的冲突与矛盾心理的表现形式并对其加以解释(答:孩子的意志过程属于双趋冲突;双趋冲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
分析:无论是现在吃到糖还是等待一段时间过后吃到更多的糖对孩子来说都具有吸引力,但是他们只能选择其中一种)
3.你所了解的冲突与矛盾心理的表现形式还有哪些,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其中一种进行举例说明。
(答: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矛盾,多重趋避矛盾;举例略)
(二)
材料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一个人同时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offer。
;“左右为难”、“进退维谷”;有的女孩喜欢甜食,但又担心吃多会发胖。
材料二: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小王在经过充分考量后,为自己制订了他自己一个人的详细的复习计划,并在离考试还有一个月时开始严格执行自己的计划。
偶尔,小王也会在复习过程中倍感压力,但好在他都坚持了下来。
在最后两周时,老师突然通知对考试时间进行了调整,小王听到后立马针对考试时间的改动对自己的复习计划进行了调整。
最后一周,室友们都说复习了好久,打算出去聚个餐,可小王还有一部分没有复习,于是便委婉拒绝拒绝了室友继续执行自己的复习计划。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下列材料反应的冲突属于何种类型,每种类型举出至少一个例子。
2、材料二中的小王具备哪些意志品质,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3、结合意志品质与时间管理有关知识分析自己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答:1、(1)双趋冲突举例:
(2)多重趋避冲突举例:
(3)双避冲突举例:
(4)趋避冲突举例
2、(1)坚定的目的性(应对期末考试)
(2)独立性(独自一人制定复习计划并独自进行)
(3)坚定性(坚持执行复习计划,时间长,未动摇)
(4)果断性(面对考试时间改动,及时进行计划调整)
(5)自制力(拒绝室友聚餐等影响复习计划的外界诱因)
3、(时间管理失误知识点):比如自己要做的一个演讲汇报因为有其他任务或者贪玩拖延或者精力分散而没有按时完成
(科学的时间管理知识点):怎么做? 应该设置目标并定期加以评估、优先顺序完成任务、克服拖延、不要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