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优化设计模拟模型一
- 格式:pdf
- 大小:276.08 KB
- 文档页数:5
大型露天铁矿多目标配矿优化模型及应用大型露天铁矿多目标配矿优化模型及应用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对于铁矿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大型露天铁矿是重要的铁矿石供应来源之一。
然而,传统的铁矿石配矿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如成本高、资源浪费等。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大型露天铁矿配矿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1. 引言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重要原料,而大型露天铁矿是铁矿石供应的重要来源之一。
然而,传统的铁矿石配矿方法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成本高、资源浪费等。
因此,研究并应用适合大型露天铁矿的配矿优化模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大型露天铁矿配矿模型的构建本文构建的大型露天铁矿配矿模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铁矿石质量评价模型、成本评估模型和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其中,铁矿石质量评价模型用于评估铁矿石的质量,成本评估模型用于评估铁矿石的开采成本和加工成本,环境影响评估模型用于评估铁矿石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3. 大型露天铁矿配矿优化模型的求解本文所提出的大型露天铁矿配矿优化模型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
为了求解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改进的遗传算法。
具体而言,我们将铁矿石的质量、成本和环境影响作为目标函数,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寻找最优的配矿方案。
4. 模型的应用实例本文将所提出的大型露天铁矿配矿优化模型应用到一个实际的工程中。
根据铁矿石质量评价模型、成本评估模型和环境影响评估模型,我们得到了多个可能的配矿方案。
通过改进的遗传算法,我们找到了最优的配矿方案,并进行了实际的应用。
5. 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大型露天铁矿配矿模型,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通过与传统的配矿方法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并对环境产生较小的影响。
因此,该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注:该文章为辅助生成,仅供参考。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请参考相关文献和专业知识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大型露天铁矿配矿模型,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露天矿数学建模摘要:一、露天矿数学建模的背景和意义1.露天矿的定义和作用2.数学建模在露天矿中的应用3.我国露天矿的现状及挑战二、露天矿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步骤1.确定建模目标2.收集和整理数据3.建立数学模型4.模型的求解和分析5.模型的验证和优化三、露天矿数学建模的具体应用1.资源储量估算2.矿井通风优化3.矿石开采与运输规划4.环境监测与治理四、露天矿数学建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大数据技术在露天矿数学建模中的应用2.人工智能与露天矿数学建模的结合3.我国露天矿数学建模的未来发展方向正文:露天矿数学建模是一种利用数学方法和技术对露天矿的资源储量、开采过程、环境问题等进行模拟和优化的技术手段。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露天矿数学建模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露天矿数学建模的背景和意义露天矿是指在地表进行开采的矿山。
它具有资源回收率高、开采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金属矿、煤炭矿、建材矿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露天矿开采方式往往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露天矿数学建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矿山的开采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露天矿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步骤1.确定建模目标:根据露天矿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明确建模目标,如资源储量估算、矿井通风优化等。
2.收集和整理数据:收集与建模目标相关的数据,如地质资料、矿井设计参数、生产数据等。
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为建模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支持。
3.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建模目标和数据资料,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建立描述露天矿问题的数学模型。
4.模型的求解和分析:运用数学软件或算法求解模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5.模型的验证和优化:将模型应用于实际问题,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需求。
三、露天矿数学建模的具体应用1.资源储量估算:通过数学模型预测矿山的资源储量,为矿山开采规划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
露天矿数学建模摘要:1.露天矿数学建模的背景和意义2.露天矿数学建模的方法3.露天矿数学建模的应用案例4.露天矿数学建模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正文:一、露天矿数学建模的背景和意义露天矿数学建模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矿业行业的发展而逐渐受到重视的一个领域。
露天矿是指在地表进行开采的矿产资源,其开采方式相较于地下矿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然而,露天矿的开采过程中涉及到复杂的地质环境和工程技术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成为了当前矿业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数学建模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和研究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露天矿数学建模就是利用数学方法对露天矿的开采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以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等目的。
在露天矿数学建模中,地质勘探、矿床特性、开采技术、经济指标等多个因素都需要考虑,因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二、露天矿数学建模的方法1.系统分析法:通过对露天矿开采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建立系统模型,研究系统结构、功能和行为,以实现系统优化。
2.数学物理法:根据露天矿的开采过程和物理原理,建立数学模型,描述矿床的开采、运输、破碎等过程,以优化开采方案。
3.统计分析法:通过收集露天矿开采过程中的数据,利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预测矿床的开采效果和资源储量。
4.模拟仿真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露天矿的开采过程进行模拟仿真,以评估不同开采方案的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
三、露天矿数学建模的应用案例1.某铜矿露天矿的开采方案优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同开采方案的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最终确定最优开采方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2.某铁矿露天矿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利用数学模型,预测矿床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四、露天矿数学建模的发展趋势和前景随着我国矿业行业的发展,露天矿数学建模在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1.数学建模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
露天矿场教学模型
一. 设计目的
为了满足露天矿场的教学需求,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模型的过程,同学们可以很直观的反映露天矿场的整个开采流程,让我们更深刻的、形象的了解露天矿场开采的工艺。
同时也可以提高同学的的实验动手能力。
二.设计原理
模型采用全蜡框架,配合泥质模型矿体组成。
采用蜡质模拟岩石,由于蜡质和泥质很容易塑性、剥落的特点可以很形象的模拟真实的露天矿场的地形地貌和开采过程,同时蜡质很容易修补,方便在模型出错时及时补救。
用橡皮泥模拟矿体,可以很容易区别出矿体和废石,方便同学们设计自己模型的开采方案。
三.模型优点
本模型与其他常规物理模型比较有诸多优点:蜡质和泥质材料很容易塑性,加工,剥落,制作起来简单、方便、省时、便宜。
材料可以重复利用,经济实惠。
出错时容易补救,纠正。
可以真实的模拟露天开采的整个工艺流程,让学生更形象,深刻的了解露天矿山的开采流程。
四.模型用途
本模型为教学模型,大型的模型,老师可用作为露天矿山的认识模型,学生可以制作简单的小型模型,便于熟悉矿山的开采工艺。
五.制作过程
1、制作外框架,用于盛装熔融的蜡液,塑造整体外框架
2、用熔蜡器材将蜡融化,倒入模型中
3、用雕刻工具模拟露天矿场开采流程
六.模型费用规格40*30*20(cm)
1、蜡质,泥质材料共150元蜡20公斤泥1公斤
2、外框架模型100 两张60*60*0.3有机玻璃
3、熔蜡器材200
4、雕刻工具50
5,材料运费100
总计:600元
设计人:矿资091李科。
露天矿生产能力的优化*姬长生张幼蒂( 中国矿业大学)摘要针对常用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及方法在优化矿山生产能力时具有多解性的缺陷, 运用规模经济理论对露天矿山生产能力优化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以露天矿境界内单位储量净现值最大为优化准则, 并通过各决策要素间的合理匹配确定矿山的最佳规模.关键词露天矿生产能力规模经济净现值储量中图分类号F 407 21 TD 80470 年代以来, 我国陆续探明一些埋藏较浅、赋存量大、适合于大规模露天开采的煤田, 其中五大露天矿区相继开工建设, 其余的正在规划论证之中. 根据远景规划, 到2000 年, 我国煤炭工业统配煤矿每年应新投产至少3 000 万t 以上产量, 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 加速条件较好的大型露天矿山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产能力是矿山诸多决策要素的核心, 它影响着矿山投资规模、成本及经济效益的优劣, 其他如总平面布置、劳动力数量、外部运输通道的建设均以矿山生产规模为基础进行规划, 一经确定, 往往很难改变。
所以, 合理确定矿山生产规模至关重要.我国对合理确定大型矿山生产规模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够. 例如, 已开工建设的霍林河、准格尔、平朔等矿山, 不同规模的方案作了很多, 小到几百万、大至几千万年产量, 前后反复、波动很大, 而每一次变动并未给出对前次规模否定的令人信服的论据, 说明对合理确定矿山规模还缺少足够的理论分析和研究, 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1常用方法我国对矿山生产能力的确定尚无统一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最常用的方法是按照有关设计规范的, 而这些规定仅是从矿山服务年限不得少于多少年的角度对矿山生产能力或境界内储量规模作出的限制, 或按照技术经济条件( 如按可布置的采矿工作面数量、矿山工程延深速度、道路通过能力、资金限制等) 确定,显然按照这些方法得出的生产能力仅是其上限或下限规模, 并非矿山的最优规模.国内外关于矿山生产能力确定的研究论文较少, 主要论点有:优化矿山生产能力的准则应使矿山以投资利润率最大的规模为最优规模以最小,以计算成本最低规模为最佳规模,以矿石储量净终值最大的规模为投资取得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经济效益;按净现值或内部收益率最大确定最优费用的规模为最优规模。
模型的评价和改进★1 模型的评价1.模型的优点(1)通过利用数学工具和Lingo编程的方法,严格地对模型求解,具有科学性.(2)建立的模型能与实际紧密联系,结合实际情况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求解,使模型更贴近实际,通用性、推广性较强.(3)给出了快速决算卡车和铲车分配的方法,计算方便、灵活.(4)模型分别对所涉及的重要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对于在调整铲车和卡车的分配以及品质限制的范围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2.模型的缺点(1)一些数据中,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必要的处理,如取整数据、舍弃数据等,这些方法带来一定的误差.(2)本章没有给出分配到各铲位的车辆最佳调配问题,如:假如第i铲位有两辆卡车对第j卸点运输,我们在模型中就没有考虑这两辆车的最佳分配问题.★2 考虑卸点移动时模型的改进对于各卸点来说,我们并没有考虑到卸点可以移动的情况.从开采铁矿的实际看来,开采过程中,采矿工厂(下简称工厂)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出发,选择移动的卸点来满足工厂生产的需要.这样,就出现了卸点移动带来工厂的铲车以及卡车分配的变化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在规划工厂的铲车以及卡车的分配时,就不能单单地把卸点当成固定不动的点来计算了,而要通常用建立动态规划模型的方法来解决,即把各卸点的移动看成是动态的变化链(下简称动态链),在此动态链内,各卸点可以选择一些位置作为基本地址.如果要规划此工厂系统中的铲车以及卡车的分配,就必须在此动态链内进行.另外,要规划铲车及卡车的分配,还必须考虑各铲位的位置,这样,由各铲位以及移动的铲位便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图.所以,在此题的考虑中不仅要进行动态规划,还要引入图论的理论,并且要对二者进行合理的分析、讨论、计算,由于此过程较为烦琐,本章中没有涉及这点;而这也正是需要改进的一个方向.下面对此情况进行简单的讨论.设工厂有P 个铲位,设立r 个卸点,其中,各卸点都可以在一定的链路上选择位置,分别有铲车和卡车I 、J 辆,考虑在不超出铲车和卡车数量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合理的调配,以使工厂获得最好的效益.对每一个卸点来说,我们假设其都有自己的动态链,即对于第i 个卸点来说,它的动态链为:1i V →2i V →…→in V →1i V ∘各个卸点及其可能的位置到各铲位的距离,我们使已知的,设铲位j 到第i 个卸点所在链路上各点的距离分别为1ji d 、2ij d 、…、ijn d ρ.考虑总运量()f 最小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如下的目标函数:11min min rj jix jix x n i f p N d ρρρρ≤≤==∑∑ 其中,j p 表示第j 铲位的铲车数,其值要么为0,要么为1,即01j j p j ⎧=⎨⎩第铲点分配不到铲车时第铲分配到铲车时p jix N 表示卡车从第j 铲位运输到第i 卸点链路中ρ点的车次数.同理,还可以在考虑最大生产(Q )的情况下的最优生产分配,得到如下的目标函数:111max max pr jix jix x n i j Q C N ρρρρ≤≤===≤∑∑ 其中,jix C ρ表示卡车从第j 铲位运输到第i 卸点链路中ρ点的单程运输量. 根据工厂的实际情况,对上面的目标函数进行约束,就得到工厂的铲车以及卡车的分配情况.。
2003年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一等奖论文学员:吴成映王聿磊曹霞斌指导老师:朱家明露天矿生产车辆安排方案的优化模型摘要本文建立了露天矿生产车辆安排方案的优化模型,为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以增加露天矿经济效益,在卡车不等待条件下且满足产量和品位要求的基础上,依据所给的两条原则分别建模制定了一个班次的生产计划:铲车的定辆定位和卡车定辆定线定次,并相应给出各生产计划的快速算法、总运量及岩矿石的产量,最终在讨论分析后,对模型做出了评价和改进。
模型Ⅰ对问题1建立了求路段车次上限、卸点车次下限、铲位矿与岩最大整车数等模型,并依据原则一分步建立了若干个线性规划模型,运用Mathematic软件求解,综合给出了生产计划:出动6辆铲车;出动13辆卡车;a相应的总运量88496.1吨公里,岩石产量32186吨,矿石产量38192吨。
模型Ⅱ对问题1建立整数规划模型,采用lingo编程法,给出了一个班次的生产计划:出动7辆铲车,铲位1、2、3、4、8、9、10各安排一辆;出动13辆卡车,具体方案为:铲位1→岩石漏81车次,2辆;铲位3→岩石漏43车次,1辆;铲位9→岩场70车次,2辆;铲位4→倒装场Ⅰ45车次,2辆;铲位8→矿石漏54车次,2辆;铲位2 →倒装场Ⅰ40车次,→矿石漏13车次,→倒装场Ⅱ15车次,3辆;铲位10 →岩场15车次,→矿石漏11车次,→倒装场Ⅱ70车次,2辆。
相应的总运量85714.86吨公里,岩石产量32186吨,矿石产量38192吨。
结果总运量优于模型Ⅰ,产量相同。
模型Ⅲ对问题2建立最优化模型,利用lingo编程法,给出生产计划:出动全部7辆,铲位1、2、3、7、8、9、10各安排一辆;出动20辆卡车,具体方案为:铲位1→倒装场Ⅰ15车,岩石漏81车;铲位2→倒装场Ⅰ66车,→岩石漏28车,→倒装场Ⅱ2车;铲位3→矿石漏20车,→岩石漏51车,→倒装场Ⅱ25车;铲位7→倒装场Ⅰ68车,→岩场28车;铲位8→矿石漏60车,→倒装场Ⅰ2车,→岩场12车,→倒装场Ⅱ22车;铲位9→倒装场Ⅰ9车,→岩场87车;铲位10→岩场33车,→倒装场Ⅱ63车。
露天矿生产车辆安排的数学模型露天矿生产车辆安排的数学模型
露天矿的生产工作主要是靠机械运输车来完成的,为了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
需要制定适当的机械运输车的调度和规划,以达到最佳的效率。
针对这种情况,专家们采取数学建模的方法来安排生产作业中机械运输车的安排。
这种数学模型能够在某一特定因素下求解最优调度方案,进而形成一条最优运输方案。
比如,在这种模型中,可以考虑到机械运输车的负载状况、运输时间、安全要
求以及运输成本等因素,以充分分析生产需求、客户需求等多种环境因素。
同时,它还可以考虑到多个任务之间的关系和约束,因为这些任务中都可能存在互斥关系,所以模型需要考虑到它们。
需要注意的是,该数学模型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是也无法解决生产现场的具体
实际问题,这仍需要生产人员的实际操作,以及适时的调整。
因为这些问题都涉及到机械运输车的调度安排,需要仔细考虑,作出恰当的判断和决定。
总的来说,采用数学模型安排露天矿生产中机械运输车的安排是有效的。
它能
够有效地解决机械运输车安排上出现的问题,为露天矿生产过程带来更加高效率高产量的效果,从而保证整个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
露天矿境界优化几何约束模型优化及其应用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和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对基于几何约束优化模型的需求越来越高。
几何约束优化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它应用于露天矿境界优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针对露天矿境界优化问题,从建立优化模型和求解优化模型方面,结合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约束的优化模型优化及其应用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介绍了露天矿境界优化的基本概念,重点介绍了几何约束模型在露天矿境界优化中的重要作用。
然后,我们提出了基于几何约束的优化模型优化及其应用解决方案,针对空间几何约束,给出了空间关系的检出和实现机制,给出了可用于露天矿境界优化中的全局和局部优化算法;其次,我们就优化模型中的应用领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讨论了露天矿境界优化的多个具体应用,包括空间结构设计,资源维护以及空间优化规划;最后,我们介绍了露天矿境界优化模型优化及其应用实施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提出了露天矿境界优化模型发展的几个方向,为更深入地研究露天矿境界优化模型优化及其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从理论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露天矿境界优化模型在建模及求解优化模型方面的具体方法。
根据几何约束模型在露天矿境界优化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个基于几何约束的优化模型优化及其应用的解决方案。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指出露天矿境界优化模型在资源维护,空间结构设计,空间优化规划等几个方面的重要应用,同时提出了该解决方案的实施注意事项以及该优化模型研究的几个发展方向,为露天矿境界优化模型优化及其应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几何约束模型在露天矿境界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建立了基于几何约束的露天矿境界优化模型优化及其应用的解决方案,以及解决方案的实施注意事项和研究的几个发展方向。
展望未来,将继续深入研究几何约束模型在露天矿境界优化中的应用,并针对新的几何约束模型研究出更适合实际需要的优化解决方案,以期进一步推动露天矿境界优化技术的发展。
22
矿业工程第1卷第3期时间。
为了供应符台要求的矿石,可能会要改变
开采顺序,这就是说,最优露天矿轮廓不仅与货
币价值有关,而且还与技术要求有关。
4露天矿优化设计问题——综合性新定义
本项研究是根据露天矿优化设计问题的新定
义进行的。
用于矿山企业,优化乃是通过矿山生
产活动获取最大利润的一种努力尝试。
在这种情
况之下,优化设计问题应当尽量作为一个统一的
系统来处理。
一座矿山的生产工作要受到若干因
素的影响,因此,任何一项优化研究都不应当只
考虑问题的一个部分。
矿山开采是一个复杂的系
统,只有把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其优化
工作才能做得更切合实际、更加可靠。
技术参数、经济参数、堆矿场和选厂的要求这一切均应同时加以考虑。
露天开采境界、设备选择、单位成本、块段开采顺序、堆矿、混匀、选厂供矿以及利率都是该系统的有关参数。
所以,露天矿优化设计问题应当定义得更具有综合性。
本项研究中,利润最大化模型是按照最优露天开采境界随着生产进度计算而变化这一关系建立的。
此模型根据不断变化的露天采场条件来重新估算单位成本。
此外,此模拟模型还可做到保质保量地向选厂均匀供矿。
5模拟优化模型
建立此优化模型是为了要使开采一个矿体可获得的利润达到最大值。
目的是想解决使用以往各种优化算法当中所出现的大部分问题,同时想提供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优化方法。
因此,这个模型提供的便是通过优化块段开采顺序来确定最优露天开采境界的利润最大化方法。
此外,此模型配有一个有条件的单位成本估算系统。
为了根据每种露天采场条件生成单位成本项目表,要修正和重新计算设备选择、道路特性等这类变量。
此模型概略结构流程图见图l。
此模型的目的是要找出可使净贴现现金价值最大化的露天矿框架。
取露天采场体积作为影响经济效果的基本变量。
露天采场体积一有变化就会改变像设备、年开采量、单位成本等参数。
所提出的模型可以
圈1利润最大化系统概略流程
确定出最大可能的露天采场体积,然后着手将其采出,最终获得最佳效果。
最火露天采场指的足包括加在一起能够获得正经济价值的全部块段的那一个露天采场。
露天开采境界是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来达到的。
该算法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和地质各方面条件来发出块段开采时间的指令。
(待续)
(冀湘边伟l
BertelLangenskioId先生将成为
美卓矿机新一任总裁
一美卓公司已任命Bertel
hngenski01d先生(52岁,工
科硕士)为美卓矿机新~任
总裁。
他还将成为美卓公司
执行董事会的成员。
nerIe
Langenski01d先生目前是芬兰
金属与工程公司(Fiskars)的
总裁和首席执行官。
Omvaartjmo先生(52岁,经济硕士)是美卓矿机现任总裁,他将晋升为美卓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和首席财务执行官,于2003年5月1日
上任。